沪惠保跟太平e保无忧有没有冲突?

财联社记者 王宏 去年参保人数超过739万的沪惠保,今日开启了2022年的线上预约投保。与去年相比,2022版的沪惠保保障责任有所扩容,增加了CAR-T治疗药品及15种海外特药保障,并扩充了国内特药,参保人群也将“新市民”群体纳入。

2022版沪惠保上线首日表现火爆,产品上线一度挤爆系统。数据显示,今日上午10点至下午3点的5小时中,预约投保人数已突破100万人。今年其保费为129元保一年,较去年上涨约12.2%。

业内人士表示,沪惠保价格较外地高出一些,主要是年龄结构的原因,上海老年人群体占比要较高。进入到第二年投保期,业内也较为关注实际参保人群结构和最终参保人数。随着各地惠民保的逐步兴起,如何实现良性发展也受到关注。业内指出,在政府指导下,惠民保有望呈现出高参保率、高现金流、低费用率的良性循环。

保障责任有所扩容 新市民可参加

“刚刚产品上线系统就被挤爆了”,某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今日,2022年度上海沪惠保开启线上预约投保,保费为129元保一年,可获得医保范围外最高310万元的医疗保障。据悉,从今日上午10点至下午3点的5小时中,2022版沪惠保预约投保人数已突破100万人。

从上海银保监局获悉,沪惠保由上海市医保局指导,上海银保监局监督,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提供技术支持,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协调,中国太保寿险为首席承保单位,中国人寿、新华人寿、平安养老、人保健康、泰康养老、平安健康、太平养老、建信人寿8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

与去年的沪惠保相比,2022版的在保障责任上有三个变化,即两增一扩,一是增加海外特殊药品至15种,二是新增CAR-T治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药品费用,三是扩展国内特定高额药品至25种。

据沪惠保的药品服务商镁信健康介绍,今年为沪惠保提供定制化药品服务支持,国内特定高额药品从去年的21种提升至25种,剔除掉了进了医保的7种,新增包括沃瑞沙、唯择、擎乐等在内的11种医保目录外特药,覆盖更多高发病种,将更大程度地缓解参保人的医疗负担。

此外,在参保人群上,2022版沪惠保将“新市民”纳入,明确除了全体参加上海市基本医保的在保人员、参加上海市市民社区医疗互助帮困计划的人员外,在上海部分大型企业(试点物流配送、外卖快递等保供平台企业)工作并参加当地基本医疗保险的务工人群也可参保。

此外,沪惠保今年家庭共济账户投保人上限由6人增至7人,更好覆盖三孩家庭。个人医保账户可为本人及6位有上海医保的家庭直系亲属(本人父母,配偶,子女)参保。

保费较去年上涨约12.2%

2022版沪惠保价格定在129元/年,相比去年的115元微涨14元,涨幅12.2%。

据燕道数科统计,去年沪惠保总参保人数超739万人,创下“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首年参保人数之最,首年参保率高达38.49%。这对于基本医保参保人数约1900万人的上海来说,相当于不到3个上海人中就有1人投保了沪惠保。

业内某资深精算师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沪惠保价格是外地的约一倍,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年龄结构不一样,上海老年人占比比外地要高。另外一个是上海购买人群中老年人占比较高,上海老年人群体比较有文化,对保险也较为认可。

从公布的理赔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4月底,沪惠保累计赔付金额超6亿元,累计赔付超14万人次。其中单个赔付件最高赔付金额58.7万元,个人累计赔付最高金额69.68万元;年龄最大的理赔用户101周岁,年龄最小的仅1周岁。

沪惠保已进入到第二年投保期,实际上,业内较为关注其最终参保人数和实际的投保人群结构。

“如果实际投保的年轻人较多,投保人群结构优于精算假设的话,惠民保肯定会盈利。但如果实际发生的赔付率越来越偏离精算假设,保费逐渐提升,参与投保的年轻人或者健康人群外流,有可能最终陷入‘死亡螺旋’中,可持续性就存在挑战”,上述资深精算师表示。

但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沪惠保还是有好处的,不限年龄、职业、户籍、健康状况,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普及保险意识,上述资深精算师还表示。

惠民保如何实现良性循环?

自2020年8月至当年年底,惠民保呈爆发式增长,在230多个城市陆续上线了90多款产品。据燕道数科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有27个省份,共推出150多款惠民保类产品,覆盖114个地区,和236个地级市,覆盖率达80.5%;累计参保人数近1亿人,同比增长超过100%;保费规模超过80亿,同比增长60%。

随着惠民保的遍地开花,对其可持续性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惠民保发展模式报告》中指出,从惠民保的发展与运营现状来看,其可持续性发展主要存在三方面的挑战,包括参保率与死亡螺旋、普惠性与赔付率、公信力与信任危机。

惠民保如何实现良性发展?上述报告指出,在政府指导下,惠民保有望呈现出高参保率、高现金流、低费用率的良性循环。同时,由于采用了商业化产品设计与精算定价,短期内的整体赔付预期可控,中长期来看,只有通过不断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并帮助民众建立合理的心理预期,且在这一过程中对产品形态保持科学动态优化,才有机会降低“死亡螺旋”的发生概率。

}

预计到投保结束时的6月30日,投保人数可能会达到700万。

从4月27日正式发布至今,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惠保”交出了满月的成绩单。

“‘沪惠保’上线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有575万人投保,占到可参保人数的30%。预计到投保结束时的6月30日,投保人数可能会达到700万。”在近日举行的平安养老ESG战略发布会上,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副秘书长伍国良表示。

“目前的参保人数达到了之前的预期。”一名负责“沪惠保”项目的保险公司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但她同时称,尽管投保率达到预期,但受续保率、医疗通胀等因素影响,保险公司未来的整体经营情况仍不好预测。

而业内人士表示,保险公司的业务逻辑并非是靠惠民保类业务赚钱,而是在支持政府指导类项目的同时对客户进行保险普及教育,之后用服务和其他商业产品增加客户黏性,并进行二次客户开发。

“沪惠保”满月成绩达预期

4月27日,惠及上海1900万基本医保参保人的“沪惠保”一经上线就呈现了“刷屏”之势,投保量也一路高歌猛进。上线12个小时参保人数突破100万,24小时突破150万,31小时突破了200万人……

伍国良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沪惠保”上线满月之际,其投保人数达到575万人,以每份115元来计算,总保费已达。

}

上海沪惠保是上海市政府联合太平洋人寿和多家保险公司共同推出的一款惠民保险。

下面奶爸来为大家具体分析它的几个理赔案例。

介绍理赔案例之前,咱们还是先来了解一番上海沪惠保的保障内容,避免瞎子摸象。

1. 特定住院自费医疗费用保险金理赔案例

曹女士今年61岁,于前段时间投保了上海沪惠保,7月份因帕金森病住院手术治疗,期间一共产生了21.52万元的自费费用。

随后,曹女士在上海沪惠保随申办APP资助申请特定住院自费医疗费用报销,保司核实无误后,扣除2万元免赔额,按照保单约定报销了曹女士70%的自费费用,共计理赔13.66万元。

2. 特定高额药品医疗保险金理赔案例

今年59岁的余先生因患脑肿瘤,在投保上海沪惠保之后购配置治疗药品累计自费13.3万元。

因为上海沪惠保有特定高额药品费用报销功能,所以余先生于7月15日申请理赔。

保司核实无误后,按照保单约定报销了余先生30%的自费药费用,累计报销3.99万元。

3. 质子重离子医疗保险金理赔案例

70岁的杨先生投保上海沪惠保后,于今年7月因患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在规定医院接受了质子重离子治疗,期间共计花费5.87万元。

随后,杨先生向保司申请理赔,保司核实无误后,按照合同约定针对质子重离子费用报销70%,即报销4.11万元。

二. 百万医疗险怎么选?

刚好奶爸这里整理了一份百万医疗险表格,下面分享给大家,供大家投保参考:

众安尊享e生2021的投保年龄为出生满30天-70周岁。

太平太健康百万医疗险2020

提供增值服务,包括医疗费垫付、重疾国内二次诊疗、重疾就医绿通和恶性肿瘤特药服务。

普惠e生全民百万医疗险

还是那句话,不管是惠民保险还是其他商业保险,配置度需要遵循按需投保的原则哟~

关注公众号【奶爸保】,保险测评每天为您呈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粤沪战冲突细节曝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