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易亚投资安全吗

作者:格隆汇·卖报外行家

2017年是港股表现超过A股和美股的大时代,也是沪深港通南下资金争夺港股定价权的大时代。其实除了我们常见的股票,港股市场还有很多其他的投资工具,比如说我之间介绍过的期权投资等等。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ETF产品,ETF产品是个可以在交易所进行买卖的基金,目的是为了追踪相关指数的走势,具体和的优势大家可以自行百度下。

近期,港交所总裁李小加指ETF通在2018年有机会落实。ETF是近年来在全球市场受到热捧的投资工具,因为其操作简单,投资方法也简单,是普通投资者非常好的投资工具,加上港股市场ETF产品充足,所以市场预计一旦ETF通开通,香港市场相比会吸引更多南下资金涌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抓住ETF通的机遇,首先要了解一下香港ETF市场情况,以及具有上升潜力的标的。本文就借此机会回顾香港2017年ETF市场,并和大家一起看看有什么ETF,有希望站在ETF通的风口上。

市场2017全年——港股杠杆反向成交易黑马,中资资管行表现活跃

据港交所月报,截止12月31日,香港上市的ETF和杠杆反向产品市值为3,609亿港元, 较2016年12月底相比上涨约17%,平均每日成交额为47亿港元。加上27支杠杆反向产品,市场上共有133支ETF。

可以看出,全年的成交额在3-7月份较高,超过50亿港元,或许与当时MSCI宣布纳入A股有关,而在国庆、圣诞灯节假前后有所缩减。

比对多个月度报告显示:

1)恒指和内地A股ETF仍然是香港市场交投最活跃的ETF产品,长期霸占前十成交排行榜(表四)。然而,今年香港ETF市场出现了一个新变化:杠反产品的成交一跃而上。杠反产品于2016年在香港发行,2017年出现了第一批追踪本土指数(恒生指数、国企指数)的产品。

来源:港交所,2017年12月份月报及2016年12月份月报

数据来源:港交所,2017年12月份月报,截止2017年12月31日

2)中资资管行势头迅猛

就发行商而言,交投活跃的ETF背后的发行商不仅有海外大行(表四),如道富环球的盈富基金(跟踪恒指)和黄金ETF、贝莱德的安硕A50 ,我们也看到中资背景的资管行活跃在香港的ETF市场,丝毫不逊外资。比如南方东英资管(CSOP)就有四个产品的位列12月的交投榜前十位(见表四)。

来源:港交所,2017年12月份月报

年度表现最佳前十大ETF——中国核心资产领跑

来源:彭博,数据截止2017年12月31日

就表现而言,主题型ETF明显跑赢了恒指、国指ETF。

中港地产、中概股、中港消费新经济ETF在表现上遥遥领先,于2017年获取了超过50%的回报。

不难看出,2017年香港市场表现最佳的前十大产品几乎全是中国资产,并且偏向于新经济领域。除地产ETF外,其他表现排在前五的产品均覆盖了阿里巴巴、百度、新东方、腾讯等股份,这与格隆汇此前发布的《2018下注中国十大核心资产》下注中国的理念不谋而合。

2)中国消费类ETF表现验证中国核心资产实力

表六:格隆汇2018下注中国十大核心资产榜单

添富共享中证主要消费指数ETF和易亚富时中概股ETF分别只覆盖了A股和美股市场,而格隆汇的核心资产榜单中涉及到美股、港股和A股,相对来说工银南方东英标普中国新经济行业ETF更加符合这个概念,该产品在2017年的资产规模增长达到超过500%,也是相当迅猛。

如果说产品的表现证明了对应指数的上涨,那么资产规模则是资金流入和指数表现两者综合的结果,可以说市场对中国的核心资产是相当买账的,对于这种横跨内地、香港、美国市场的产品也是比较有需求。

表七:三支香港表现最好的中国消费类ETF对比

港股和A股ETF创单日净流入之最

从净流入角度看,在内地投资者参与度有限的香港ETF市场,2017年获得单日净流入最大的产品仍以港股ETF为主,资产价值上升、净流入扩大,也使得香港的盈富基金规模在2018年初突破千亿港元。而MSCI纳入A股倒是促使比较有代表性的A股ETF(表八)获得追捧。

活跃的成交和可观的规模,也让一些ETF产品成为了股市风向标,因为它们可以反映外资机构的资金动向。

旗舰ETF已成资金流动风向标

追踪恒指的盈富基金是香港规模最大的ETF,也是香港最早的ETF。回顾2017年,市场对港股的走势似乎信心不足,每到阶段高位,就会有大幅净流出、实现获利套现。但在12月恒指回调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它却吸引了年度最大的单周净流入,或许显示更多的机构对港股的“大时代”信心明确起来。

作为香港市场首屈一指的A股ETF,南方富时中国A50 在六月底时吸引了年度最大的单周净流入,不得不联想到这与MSCI宣布纳入A股或许有关系。而到了年底时候,市场传出内地不准基金净卖出A股资产,这让卖出压力传导到了离岸的一些A股资产上,进入2018年又再次有净流入出现。

展望后市——ETF通近在眼前,南下资金或许偏爱多元的“中国方案”

香港ETF市场不乏多元的产品,但市场的需求还有待进一步开发——ETF通,或许就是业内业外最为期待的机遇了。

市场普遍认为实名制是实现ETF通的主要障碍,而SFC年底已经宣布将在2018年三季度实行北向交易实名制,目前来看市场上并没有什么阻碍ETF通的障碍,可以说只是时间问题。

历史的原因导致中国许多优秀的公司没有在A股市场上市,而是选择了香港或美国。

从格隆汇选出的中国十大核心资产来看,投资者目前迫切需要可以横跨市场的、布局中国核心资产的投资方案。

随着ETF通的开通,想必这一类的ETF有望吸引投资者的青睐。

}

  新浪财经讯 10月10日,据证监会最新公布的QFII和RQFII名录,QFII再添两员,中泰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长盛基金(香港)有限公司成为第308位和第309位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同时,RQFII再添一员,WisdomTree管理有限公司成为第226位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名录(2018年9月)

摩根士丹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
荷兰安智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瑞士信贷(香港)有限公司
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
比尔及梅林达盖茨信托基金会
马丁可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
淡马锡富敦投资有限公司
日本第一生命保险株式会社
比联金融产品英国有限公司
爱德蒙得洛希尔(法国)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
瀚亚投资(香港)有限公司
施罗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汇丰环球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瑞银资产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
三井住友资产管理株式会社
道富环球投资管理亚洲有限公司
比利时联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首域投资管理(英国)有限公司
大和证券投资信托株式会社
瑞士信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三菱日联摩根士丹利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安石股票投资管理(美国)有限公司
韩国友利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罗祖儒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邓普顿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东亚联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三井住友信托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韩国投资信托运用株式会社
纽约梅隆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
宏利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英杰华投资集团全球服务有限公司
富达基金(香港)有限公司
美盛投资(欧洲)有限公司
富邦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群益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科提比资产运用株式会社
元大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西班牙对外银行有限公司
国泰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复华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汇理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台湾)
新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加拿大年金计划投资委员会
台湾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安大略省教师养老金计划委员会
罗素投资爱尔兰有限公司 
迈世勒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新韩法国巴黎资产运用株式会社
三商美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保德信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全球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明治安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国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富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纽伯格伯曼欧洲有限公司
日本东京海上资产管理株式会社
伦敦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摩根资产管理(英国)有限公司
冈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欧利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中银国际英国保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忠利银行基金管理卢森堡有限责任公司
安智投资管理亚太(香港)有限公司
三菱日联国际资产管理公司
中银集团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得克萨斯大学体系董事会
南山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SUVA瑞士国家工伤保险机构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投资管理公司
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安大略退休金管理委员会
海通国际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IDG资本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卡塔尔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瑞士盈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贝莱德资产管理北亚有限公司
摩根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全球保险集团美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鼎晖投资咨询新加坡有限公司
瑞典北欧斯安银行有限公司
嘉实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统一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大和住银投信投资顾问株式会社
中信里昂另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太平洋投资策略有限公司
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永丰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华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
宜思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金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亚洲私营有限公司
瑞银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EJS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国泰君安资产管理(亚洲)有限公司
泰康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招商证券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工银亚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亚洲资本再保险集团私人有限公司
AZ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台新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海富通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汇丰中华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太平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光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博时基金(国际)有限公司
兆丰国际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法国巴黎投资管理亚洲有限公司
华南永昌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景林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中国信托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凯思博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富邦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广发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国信证券(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新加坡科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狮诚控股国际私人有限公司
CSAM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瑞银韩亚资产运用株式会社
国泰世华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富兰克林华美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信托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史帝夫尼可洛司股份有限公司
职总英康保险合作社有限公司
瑞士再保险私人有限公司
国票华顿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台新国际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花旗集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国投瑞银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工银瑞信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
申万宏源投资管理(亚洲)有限公司
广发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麦盛资产管理(亚洲)有限公司
玉山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汇添富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富国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淡水泉(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安联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安信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日盛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建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挚信投资顾问(香港)有限公司
瀚亚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柏瑞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农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融通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国泰全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第一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工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中邮创业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财通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摩根大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大成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招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中加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国家第一养老金信托公司
中银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兴证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山证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上投摩根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中泰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长盛基金(香港)有限公司

  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名录(2018年9月)

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嘉实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华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
大成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汇添富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博时基金(国际)有限公司
海富通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华安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金融(香港)有限公司
国信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光大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国泰君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广发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申万宏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安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国元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工银瑞信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
广发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上投摩根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国投瑞银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富国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诺安基金(香港)有限公司
泰康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建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兴证(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农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中投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东方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工银亚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太平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中银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横华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长江证券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中国平安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信达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弘收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汇丰环球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永丰金资产管理(亚洲)有限公司
交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东方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未来资产环球投资(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沪光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光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中信建投(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国金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中国银河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瑞银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景林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华宝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麦格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道富环球投资管理亚洲有限公司
施罗德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贝莱德资产管理北亚有限公司
交银施罗德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润晖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赤子之心资本亚洲有限公司
招商资产(香港)有限公司
富达基金(香港)有限公司
日兴资产管理亚洲有限公司
辉立资本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长盛基金(香港)有限公司
贝莱德顾问(英国)有限公司
汇丰环球资产管理(英国)有限公司
三星资产运用(香港)有限公司
新华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元富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国泰君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财通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元大宝来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安本亚洲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融通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新韩法国巴黎资产运用株式会社
法国巴黎投资管理亚洲有限公司
赛德堡资本(英国)有限公司
霸菱资产管理(亚洲)有限公司
信安环球投资(香港)有限公司
施罗德投资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
未来资产环球投资有限公司
威灵顿投资管理国际有限公司
加拿大丰业亚洲有限公司
摩根资产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
富舜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瑞银韩亚资产运用株式会社
CSAM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东亚联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
TRUSTON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韩国投资信托运用株式会社
德意志资产及财富管理投资有限公司
凯思博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英杰华投资亚洲私人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银行(伦敦)有限公司
苏尔斯英国服务有限公司
信诚资产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
教保安盛资产运用(株)
迈睿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安联环球投资新加坡有限公司
方圆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GAM国际管理有限公司
嘉实国际资产管理(英国)有限公司
东方汇理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瑞士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瑞银资产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
IBK投资证券株式会社
东方汇理资产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
Kiwoom投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工商银行(欧洲)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卢森堡)有限公司
广发国际资产管理(英国)有限公司
安大略退休金管理委员会
加拿大年金计划投资委员会
贝莱德(新加坡)有限公司
野村资产管理德国有限公司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亚洲私营有限公司
忠利投资卢森堡有限公司
法国工商信贷银行有限公司
Avanda投资管理私人有限公司
瀚亚投资(新加坡)有限公司
安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巴黎)
广发金融交易(英国)有限公司
迈达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富达投资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
荷宝卢森堡股份有限公司
爱德蒙得洛希尔资产管理(法国)有限公司
新加坡科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海汇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凯恩国际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卢森堡)
东吴证券中新(新加坡)有限公司
罗素投资管理(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Lemanik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联昌信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首域投资管理(英国)有限公司
古根海姆基金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
申万宏源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Acadian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海克利尔国际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中加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道富环球投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道富环球投资爱尔兰有限公司
富善国际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

8月25日,由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发行的易方达元大恒生指数每日杠杆(2x)产品(07242.HK)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香港市场上第31只杠杆/反向产品。

根据港交所资料,这只新产品在上市首日的成交金额和资产管理规模分别为10.3万港元和2800万港元,跟同类型的其他产品相比,并不算太活跃。

而今次也是易方达香港与台湾元大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元大投信“)在杠反产品上的二度合作。今年3月20日,易方达香港联合元大投信首次推出易方达元大恒生指数每日反向(-1x)产品,元大投信以丰富的杠反产品经验出任技术顾问。

环顾香港的杠反市场,目前总共有31只产品上市,其中超过一半(18只)都是聚焦恒生及相关指数,包括10只恒生指数杠反和8只恒生国企指数杠反,所以易方达香港面临的压力实属不小。

在这31只杠反产品中,规模最大的是南方东英恒指反向(-1x)产品,截至8月25日,AUM达到5.9亿港元;而在成交方面,同样也是南方东英旗下的恒指杠杆(2x)产品,年初至今,每日平均成交金额达到8773万港元,领跑全场。

香港上市的杠反产品(数据来源:港交所,各公司网站)

注:以上规模的截至日期如无特别说明,均为2017年8月25日,单位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港元

除了南方东英和易方达(香港),其他也参与香港杠反市场的机构还有华夏基金(香港)、韩国三星资产运用(香港)、未来资产(香港)和香港本土的易亚投资管理(Enhanced Investment Products Limited)。三家中资,两家韩资,一家港资,合共六家发行商。

其中,中资背景的南方东英和华夏(香港)无论是规模还是成交量都牢牢占据头两把交椅。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南方东英和华夏(香港)的杠反总规模分别为14.85亿港元和14.38亿港元,市场份额合计65.5%。

香港杠反产品数量与规模 (数据整理:投资洞见与委托)

其实香港的ETF市场上并不缺少国际大牌如贝莱德、Vanguard、道富(SSGA)、德银(DB)的身影,但到目前为止,这些欧美大司们还只是在静静地围观,并没有实际涉足。

所以说,香港的杠反市场、乃至ETF市场实在与众不同,是一道特别的风景线。个中原因,值得玩味与探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易亚投资是正规合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