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靖远县移民搬迁地方

本报记者 刘延海 钱河山

靖靖远远县县,,属属省省级级扶扶贫贫重重点点贫贫困困县县和和“″三三西西″”建设县。经过多年的发展,发靖展远,县已逐步形成沿黄河自流灌自区、灌高区扬、程提灌区和干旱半干旱山区三大发展区域,区现域有,耕地面积1面17积1万1亩7,万其亩中,有效灌溉面积5面5积万5亩5,万已亩发,展成为黄河上游重要的灌溉农业区。业区。

群众收入从不足200元到3658元

记者:郑县长,您好。“十一五”以来,靖远县扶贫开发工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式整村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劳务技能输转培训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请问通过扶贫开发靖远县取得了哪些成绩?

郑钰:变化的确很大,每次到乡镇、村社检查工作和调研时,这种变化尤为直观。比如位于我县干旱山区的若笠乡,常年干旱缺水,以往群众的收成全看“老天爷脸色”,好的年成,每亩地的农作物产量也不到100斤,遇到干旱年份,几乎颗粒无收。现在随着当地人饮供水工程的建成,与原有集雨水窖相辅相成,再加上近几年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每亩地粮食产量达到了600斤左右。

近年来,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如道路、小水利工

程、水窖的修建,整村推进、发展特色林果及药材种植等项目陆续实施,且多数已在发挥积极作用,使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乡镇干部的群众性工作越来越好做,进而刺激了干群的生产积极性。加上新技术、好致富点子、准确的经济动态信息在群众中广泛产生与传播,将全县广大群众尤其是生活上还有困难的群众引上了致富路,使大伙的收入大幅度增长。截至2010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58元,比“十五”末增加1473元。

下面几组数据就能说明靖远县扶贫开发工作“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共争取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25亿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79个,兴建小水利工程87处,发展有效灌溉面积5.12万亩、集雨节灌1.28万亩,新修梯田7.14万亩,建设及维修村级文化培训中心35处;共发展枸杞、大枣等特色林果及中药材面积10万多亩,引进畜禽良种6500头(只);为贫困户落实贷款贴息资金420万元,培训“两后生”2421名。

记者:虽说黄河沿县城边而过,但就全境而言,靖远县大部分乡镇干旱缺水的问题依然严重。近年来,通过实施相关扶贫开发项目,靖远县组织易地搬迁整村推进,来解决这一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难题。请问郑县长这项工作现在的情况如何?

郑钰:乍一看这是一个很矛盾的话题,黄河过境仍缺水,让人一时难以理解,但这是真实存在的。

由于在靖远县境内,干旱半干旱山区占全县农业生产面积的三分之二,只有少数几个乡镇傍河耕作,大部分乡镇缺水严重,说靠天吃饭一点不为过。干旱缺水已成为阻碍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拦路虎”。

人畜喊渴,还有商量应对的时间;庄稼喊渴,时不我待。对此,这些年,通过总结实践,多方面考察研究,靖远县把抓水移民作为解决干旱山区、半干旱山区农民生产生活和脱贫致富的根本举措来抓,通过扬黄河之利,济干旱之贫,大打以水利建设为主的扶贫开发攻坚战,全面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先后在境内新建和续建兴电、靖会、刘川等大中型提灌工程和小型提灌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0余万亩;通过实施移民搬迁开发,受益人口16万人,彻底改变了全县农业生产条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推动扶贫开发进程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自1983年以来,我县先后向灌区易地搬迁安置干旱山区贫困人口近2万多户、8万余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不足200元增长到2010年底的3658元,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尤其是近年来,在省市扶贫、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积极组织易地搬迁整村推进,通过积极整合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先后在高扬程灌区的东升、刘川、北滩建成移民新村5个。

刘川慈济移民新村是县上与台湾慈济会,通过开展援建合作新建的标准化移民新村(台湾慈济会共援助项目资金2232万元,县上整合投入配套资金1258万元,从干旱山区搬迁移民210户)。不久前我在该村调研时,每到一户人家,乡亲们总是拿出家里最好的食物招待我们,看得出这都是乡亲们发自内心的感谢。也看得出乡亲们对“新家”很满意。当问到去年地里的收入,由于水源充足,乡亲们都说收入很好并对今年的收成自信满满。

事实证明,抓水移民科学务实。“十二五”期间,为彻底解决北部兴隆、永新、双龙等乡的贫困和发展问题,我县正在积极争取双永供水工程,该工程建成后,可新增5.54万亩灌溉面积,就地安置搬迁人口近3万人。

蔬菜产业引领“三驾马车”

记者:近年来,靖远县特色农业经济发展迅猛,尤其是沿河灌区的蔬菜大棚、反季节农产品种植、营销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这离不开县上的产业扶贫和智力扶贫方面的帮助。这方面县上是如何部署安排的?

郑钰:产业扶贫我县并没有仅仅局限在发展沿河灌区蔬菜大棚、反季节农产品种植一个方面。多年的市场经验告诉我们,要使广大群众增收致富,就要生产在市场上有影响力、叫得响的产品,有广阔前景的产品,生产自己的“拳头产品”,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产业的形成、壮大、规模化一定要突出地方特色,要有“鹤立鸡群”的魅力。经过多年的开发、引进、发展、实践,“蔬菜、畜禽、林果”三大产业被培育壮大起来。

其中,蔬菜主要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蔬菜及高原夏菜为主,全县种植面积已突破30万亩,新鲜绿色的蔬菜价格非常好,销售市场也极为广阔,深受各地客商的称赞。

市场是最好的“裁判员”。目前,我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开发名优新特品种,抓好优良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引进并成功试种了“黑美人”洋芋、引进试验了德高娃娃菜等蔬菜新品种12个,这些蔬菜适应性强,品质优良,很受欢迎。

为提高蔬菜营销综合服务水平,整合营销力量,我县联合县内10家营销大户组建成立了“靖远县惠民农副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以此为平台,对内加强全县蔬菜专业合作社、运销协会的统一管理,统一宣传规范营销,不断提高蔬菜终端市场的开拓能力。另外,随着目前甘肃长河、阳光保鲜、鸿泰番茄、北方菜业等蔬菜加工、保鲜等市场化生产方式在全县得到推广,有效带动了地方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林果产业,主要有枸杞、籽瓜、大枣、苹果、文冠果等种植。“石门小枣”、“靖远籽瓜”现已名声在外,枸杞更是引进最新优质品种,已在市场站住脚,苹果还要加把力。

畜禽产业,在市场上赫赫有名的就是“靖远羊羔肉”,其肉质细嫩香滑,肥而不腻,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借此“东风”,近几年我县在羊、牛养殖上狠下功夫,其中扶贫帮助力度最大。

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懂技术、善经营的群众。为此,县上充分利用县委党校农村干部培训班等形式多样的技术讲座,邀请聘请省内外专家来我县考察指导、讲课培训,定点、定期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分阶段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记者:请问郑县长,“十二五”期间靖远县扶贫开发工作的

郑钰:按照省委和白银市委关于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要求,结合县情,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十二五”期间,靖远县将继续走好水利当先、以水促农的扶贫开发路子。

争取开工建设双永供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北部四乡近3万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积极争取兴电二期立项建设,继续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实施中堡、刘川、兴电灌区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和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大小水工程及节水设施建设,加大坡改梯、旱变水、中低产田改造和盐碱地治理力度,整村规划修建乡村道路、田间道路及渠道,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产增效夯实基础,增强扶贫开发能力。

致力于“壮大三大产业,建设三大园区,拓展六大基地”。壮大三大产业:切实加大蔬菜、畜禽、林果三大产业开发力度,在沿黄灌区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种植,在高扬程灌区大力发展枸杞、高原夏菜、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在干旱半干旱山区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发展籽瓜、中药材、大枣、文冠果等特色产业,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县蔬菜面积达到40万亩,畜禽饲养量达到1000万头(只),林果面积达到40万亩,打造全省蔬菜生产大县、畜禽产业强县、林果及中药材生产大县。

建设三大园区:依托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和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建设以蔬菜、畜禽、果汁加工为重点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园区,以生产、加工、销售和研发为一体的枸杞产业园区,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为重点的设施农业产业园区。

拓展六大基地:建成15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10万亩高原夏菜生产基地,10万亩枸杞生产加工基地,500万头(只)畜禽产品生产供应基地,30万亩饮料果汁生产供应基地,30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形成区域经济新优势。通过产业的发展提升,促进贫困人口收入持续增加,全面减少贫困人口数量。

同时,县上将积极争取国家重点扶贫县、革命老区和扶贫开发重点乡村、西部干旱地区专项扶贫政策支持,完善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和连片开发等扶贫开发方式,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积极探索创新对口支援、定点扶贫方式,不断加大对干旱贫困山区的扶贫资金投入,逐步探索形成扶贫开发新机制,加快扶贫开发进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民搬迁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