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哪些机遇

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将进一步成为大陆未来对台工作的主轴
  中评社╱题:论国家统一是民族复兴的核心要义 作者:王英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摘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将进一步成为大陆未来对台工作的主轴,要在促统中反“独”,在促统中反干预。这与前些年的反“独”促统、以反“独”优先相比,已有明显的不同,这预示着大陆对台工作重心将逐渐发生重大转移。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要和衷共济、团结向前,坚决粉碎任何‘台独’图谋,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①单纯从文字上看,这段涉台表述在之前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以及领导人讲话中曾反复出现过,幷没有什么新提法。但从语境和意涵看,这段文字幷不是对过去表述的简单重复,而是通过一定的表达手法和技巧将内容重新组合,更集中、更清晰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未来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进程中必须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决心和意志。具体言之,这段表述总共包括四句话,前三句主要讲的是我们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愿望和意志,当然,第三句中也包含有“坚决粉碎任何‘台独’图谋”的内容。第四句主要讲的是我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这不仅是针对美国人讲的,也是针对“台独”势力讲的。如果将这段表述和整篇讲话的精神结合起来通盘理解,其表达的总体意涵可谓清晰明瞭,那就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将进一步成为大陆未来对台工作的主轴,要在促统中反“独”,在促统中反干预。这与前些年的反“独”促统、以反“独”优先相比,已有明显的不同,这预示着大陆对台工作重心将逐渐发生重大转移。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七·一”讲话中涉台论述的基本精神,深刻认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重大意义,笔者试图从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内在关联、实现国家完全统一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未来两岸统一的前景,以及如何把握国家统一的历史机遇等方面对此问题作进一步分析。

  一、国家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台湾问题不仅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伟大意义便从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上升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

  其一,国家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题中之义。从文献梳理的结果看,早在2000年1月31日,人民日报社论《实现和平统一共同振兴中华》就首次将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幷放在一起进行了论述,但幷没有具体阐释二者的关系。该社论指出:“台湾问题不但能够解决,而且一定能够早日解决。中华民族在新千年的伟大复兴一定会早日实现。”②后来,经过党的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等一系列文件的进一步阐述,民族复兴与国家统一的关系变得逐渐清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③这是迄今为止对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关系最为权威的论述,将两者关系表述得简洁明瞭,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孰先孰后的争论。按照这一表述,中华民族复兴之日,两岸统一必然已经完成,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截止时间是2050年,因而国家统一问题的完成时间也就不会晚于2050年。需要说明的是,2050年之前实现两岸统一的说法,不是大陆官方直接论述或公布的,而是人们根据官方的相关论述推理出来的。但应该说,这个推理是合乎逻辑的。

  其二,国家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统一是内含于民族复兴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外的一项政治工程。在民族复兴这项伟大工程中,有许多子工程,国家统一就是其中的子工程之一,该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虽然在解决的时序安排上有些后置,但这幷不意味这国家统一工程不及其他工程重要。毫无疑问,无论任何时候,国家统一大业都是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国家统一要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来实现,两者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具有一体性和同步性。对于二者的关系,先前之所以有孰先孰后的争论,是因为有些学者将两者关系理解成了幷列关系或交叉关系,将前者看成了后者之外的东西。事实上,民族复兴与国家统一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而不是交叉关系,也不是幷列关系。

  其三,国家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统一,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复兴的内涵理应包括免受外来干预的内容。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论述,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之时,我们的国家一定是从“富起来”发展到了“强起来”。倘若中华民族复兴时我们自己的领土仍处于另外一个国家的染指和干预之下,“强起来”将无从谈起,一个尚未统一的国家难以成为世界强国。2018年10月25日,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出席第八届北京香山论坛致辞指出:“中国目前仍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④,这句话的意涵不言而喻。目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内部存在分裂尚可容忍;但随着中国日益强大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内部分裂将会与中国的大国形象严重不符。台湾问题若继续存在,中国的国际尊严就无法树立,也就谈不上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民族复兴。解决台湾问题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尊严和自豪感,而且有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以世界强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国家统一是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而台湾问题越来越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绊脚石”,所以必须尽早加以解决。解决这一问题的直接意义就是要将这块“绊脚石”变成“垫脚石”。

  其一,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没有国家统一,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指出“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⑤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⑥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指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⑦这些讲话已经明确传达出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其二,1949年以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我们党、政府和人民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三大历史任务来看,目前除解决台湾问题以外的其他两大任务目标已基本实现,即便尚未完全实现,但袛要按照目前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继续向前推进,二者的完全实现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是,台湾问题却迟迟没有得到解决。接下来,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我们的主要政治任务应是集中力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这不仅意味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政治任务会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完成,也意味着1949年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诉求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梦想将得到实现。

  其三,台湾问题将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严重障碍。两岸尚未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遗憾,台湾问题成为国际反华势力遏制中国崛起的重要抓手。台湾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尤其是岛内“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不仅造成了两岸之间的巨大内耗,给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带来了巨大伤害,而且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问题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牵制作用会越来越大。在此情形下,解决台湾问题将成为摆在大陆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

  其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大陆14亿人民的共同愿望。对中国而言,台湾问题可谓是一个久拖不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该问题都到了一个该解决的时候。完成国家统一大业是大陆14亿人民的心之所向、民意所归,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近些年来,大陆民众对“台独”越来越没有耐心,武统声浪十分高涨。大陆民众尽管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在国家统一问题上的态度却高度一致,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已成为普遍共识。中央顺应民意、解决台湾问题,符合中国人民对国家统一的高度期待。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到这一问题时连续三次获得的热烈掌声中得到有力印证。

  其五,实现两岸统一是确保中国地缘政治安全的需要。台湾岛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位置,是美国所谓亚太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是围堵中国大陆的前沿阵地,对美国具有极为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因而被称为“不沉的航空母舰”。由于台湾问题的存在,中国的东南门户一直洞开,这直接危害我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两岸尚未统一不仅直接影响着我们走向“深蓝”和“东进战略”的实施,也直接影响着党的十八大所确立的“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两岸统一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战略价值,不仅可以打破美国利用第一岛链对中国的战略围堵,而且将会大大提升中国向西太平洋海域投送军力和战略物资的能力,这会让亚太地区的秩序格局向着对中国更加有利的方向发展。

}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一国两制”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具有强大生命力。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和决心都绝不会动摇。我们将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履行职责,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

习近平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统一的光明大道。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对任何人、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进行的分裂国家活动,13亿多中国人民、整个中华民族都决不会答应!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民族强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乱,是同胞共同之祸。两岸双方应该胸怀民族整体利益,携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打拼。

习近平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政治基础,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民意主流。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意志。实现民族复兴,再创中华盛世荣景,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就两岸关系发展提出六点意见。

第一,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一个中国原则,认同两岸同属一中。台湾政局变化改变不了“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和核心意涵。承认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关系认定两岸是一个国家还是两个国家的根本问题。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的立场不可能有丝毫模糊和松动。国共两党、两岸双方还存在着一些复杂的政治分歧问题。这类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只要有决心有诚意,一定能找到解决方案。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也是我们的一贯主张。国共两党可以就此进行探讨。

第二,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中华儿女对近代以来国破山河碎、同胞遭蹂躏的悲惨历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坚定意志,是我们对历史和人民的庄严承诺。“台独”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煽动两岸同胞敌意和对立,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只会给台湾同胞带来深重祸害。任何政党、任何人、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进行分裂国家活动,都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坚决反对。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遏制“台独”。国共两党应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承担起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责大任。

第三,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两岸开展经济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秉持互利双赢,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国共两党要积极发挥交流管道作用,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创新方式,推动扩大两岸经贸往来,加强两岸产业合作,支持两岸企业合作创新、共创品牌、共拓市场,扩大两岸中小企业和农渔业合作,扩大基层民众参与面和获益面。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要为两岸青少年教育、成长营造良好环境,鼓励他们早接触、多交往,增进亲情,了解我们大家庭,认同我们的美好家园。我们将本着“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我们将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第四,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植根在两岸同胞内心深处,是两岸同胞的“根”和“魂”。两岸同胞是中华文化的传人。国共两党要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阐发中华文化的时代内涵,厚植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促进心灵契合,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中华民族自信。两岸教育各具特色,要加强交流合作,尤其要加强学校、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

第五,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我们为推动两岸关系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实现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岸关系形势越是复杂严峻,国共两党越是要为民谋利,准确把握两岸社情民意脉动,开好解决两岸同胞尤其是基层民众需求的方子,创新方式,深入基层,带动更多民众参与到两岸交流中来。我们将一如既往为广大台湾同胞办实事、做好事。只要是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亲情和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事,只要是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事,国共两党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做,并把好事办好。

第六,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他第一个响亮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现在,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理想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两岸关系发展、台湾同胞前途系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岸同胞都是民族复兴的参与者、推动者、获益者。我相信,两岸同胞愿望不可违,民族复兴大势不可挡。只要国共两党胸怀民族复兴理想,广泛团结两岸同胞,就一定能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台海和平稳定,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光明的前景。

习近平2016年11月1日在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时的讲话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

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意志,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习近平2016年11月11日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

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

我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增进同胞福祉和亲情

台湾任何党派、团体、个人,无论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

习近平2016年11月11日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两岸同胞前途命运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密不可分

两岸同胞以及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要携起手来,共同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共同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努力,共同创造所有中国人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习近平2016年11月11日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是我们对历史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坚决反对

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习近平2016年11月11日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央政府充分肯定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工作,希望你带领特区政府管治团队继续综合施策,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着力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坚决维护国家统一,保持社会政治稳定。

习近平2016年11月20日在秘鲁首都利马会见前来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时的讲话

香港回归祖国即将步入第二十个年头

“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一国两制”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实践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是正常的

当前,香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平稳,中央政府和广大香港市民一样,都希望进一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希望社会和谐、市民安居乐业

中央政府坚定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遏制“港独”活动

习近平2016年12月23日在会见来京述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时的讲话

“一国两制”符合国家利益和港人福祉,符合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共同心愿,中央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社会要坚定信心、坚守底线、坚决维护,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在基本法轨道上向前推进

习近平2016年12月23日在会见来京述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时的讲话

我们要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动摇、不走样、不变形。我们要坚持“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不懈努力

习近平2016年12月30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

本文内容转载自 ,供参加申论考试的同学学习申论写作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台盟愿意与广大台湾乡亲一道,弘扬台湾同胞爱国爱乡光荣传统,在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引领下,团结更多台湾同胞坚定前行,推动两岸关系走向祖国统一光辉灿烂的未来。”在出席近日举行的第九届大江论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精英论坛北京主会场活动时,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向与会的台湾嘉宾这样表示。

本届论坛由台盟中央主办,以“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为主题,逾200位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

反“独”促统共谋民族复兴

“实现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是台湾同胞走出历史悲情、迎接光明未来的人间正道,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责任。”开幕式上,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李钺锋致辞表示,两岸同胞团结一起向未来,必将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篇章。

劳动党主席吴荣元在视频连线时表示,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严峻,论坛顺利举行充分说明两岸同胞要求交流合作的热切期望未减,也反映出包括台湾同胞在内两岸民众爱国爱乡的真诚努力。在追求国家统一的正义事业上,要坚定信心,把握历史发展大势。

今年适逢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30周年。“30年来,‘九二共识’的实践为两岸带来和平与繁荣。如今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甚至反向大搞‘去中国化’,逢中必反,致使两岸关系面临兵凶战危的严峻局面。”统一联盟党主席戚嘉林在主旨发言环节呼吁民进党当局正视两岸血脉相连、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认清两岸关系发展大势,以实际行动改善两岸关系。

去年以来,尽管面临疫情带来的困难和岛内人为干扰,许多台胞踊跃参与两岸线上线下各类交流互动,持续在大陆投资兴业、增资扩产。与会嘉宾认为,两岸融合发展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新党主席吴成典视频致辞时说,两岸同胞是同文同种的中国人,有割舍不断的民族情结。两岸在农业、高科技、医疗等多领域可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光发热。

“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表示,目前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台湾同胞,是两岸融合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对大陆来说,如何进一步落实落细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为台胞台企提供更多的同等待遇和发展机遇,是深化融合发展的当务之急。

李钺锋表示,2021年,台盟贯彻“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指示精神,与有关高校院所共同开展两岸经济融合、文化产业合作、共同市场建设等专题调研,首次开展台盟界别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调研,进一步加强与大陆台胞代表性人士交流座谈,就促进两岸经济、人才、教育、乡村振兴等方面的融合发展,特别是针对台湾同胞在祖国大陆学习、就业和创业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解决台胞面临的难点、痛点问题,精心组织提案,着力发挥参政党作用,把来自台湾乡亲、台湾基层民众的情况,转化为助力国家对台工作大局的务实政策建议。

此次论坛上,不少来自两岸的嘉宾学者关注青年议题。大家认为,在两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青年可以从各自领域出发,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于强表示,随着两岸融合的程度不断加深,青年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大陆为台湾青年发展创造了许多平台和机会,期待更多青年朋友来这里生活、发展,携手共谱两岸融合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大陆新媒体平台抖音、B站、小红书等广受台湾民众尤其是青年朋友的欢迎。两岸青年借此类平台展开具体交流,通过同看一部剧、同用一款化妆品、同跳一款健身操……可以形成共同生活经验和记忆,这对增进两岸同胞友谊、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在本届大江论坛的智库分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桂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沪生活的台湾健身教练刘畊宏通过新媒体带动了两岸民众健身热,这是近期新媒体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尤其是青年交流最为典型的例子。

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副理事长、台湾青年孙志全认为,在岛内的台湾青年要抛开对大陆的刻板印象,学会理性、客观看待大陆事物;在大陆生活的台胞要向亲友讲好祖国大陆故事,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及同胞心灵契合。

【原标题】两岸专家“云”聚第九届大江论坛——“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蓬勃发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