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保代400电话说的保险靠谱吗?

支付宝、微信、度小满、京东……互联网存款全部下架!或因涉“非法金融活动"

欢迎留言,如果认同,请传播正能量。

都说冬至一阳生,是个寓意吉祥的日子。然而,行家深感遗憾的发现,你的钱袋子可能会“缩水”了。

此前各家平台随时可买的“互联网存款产品”,如今已难觅踪影。监管方面更是传出口风,称其为“非法金融活动”。

对于还没有买过此类产品的朋友们,或许永远的失去了机会。

互联网存款“集体下架”

此前因“收益较高”“存款保险”两大卖点而被追捧,互联网存款产品,近期遭遇了“集体下架”。

行家梳理资讯信息发现,支付宝下架速度最快。

早在12月18日,便有媒体报道称,支付宝理财页面对对银行存款产品进行了下线处理。此外,已持有银行存款产品的用户可以看到此前购买的产品。

就在12月18日上午,腾讯理财通直销银行销售专区曾推荐了某家互联网银行的存款产品,而在当天晚上,该页面显示“更多产品正在路上”。

据悉,腾讯理财通现已下架了互联网存款产品。其稳健理财中不再有银行产品这一选项。

12月19日,百度旗下度小满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据悉,产品下架后将只对已购买产品的用户可见,已购买相关产品的用户不受影响。

行家亲测发现,截至目前,对于没有购买过产品的产品的用户,度小满平台不再列示银行存款产品。但已购买产品的用户,还能看到同类产品在售。

继BAT之后,更多互联网巨头旗下金融平台“下架”。

12月20日,滴滴金融旗下滴滴理财已停止新增银行存款产品,新客已不能购买银行存款类产品。

陆金所称,为响应互联网存款行业相关监管精神,陆金所平台已停止上架新的互联网存款产品,已购买产品不受影响。

同日,京东金融也下架了互联网存款业务。据悉,相关产品将只对已购买产品的用户可见,已购买相关产品的用户不受影响。

由此看来,包括支付宝、腾讯理财通、度小满金融、携程金融APP、京东金融、滴滴金融、陆金所……在内,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App上的互联网存款产品都消失了。

曾经对普通人“友好”的产品

作为普通投资者,行家曾经在多家平台发现了“互联网存款产品”。

近两年来,多家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了存款产品,加大揽存力度,拓宽获客渠道。

据报道,这种模式突破了地方法人银行经营的地域限制,部分地方银行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得以从全国吸收存款,而这也已成为部分中小银行吸收存款、缓解流动性压力的主要手段。

对于投资者个人来说,互联网银行存款产品的优点较多。

首先,50万以内的存款有保障,不少投资者看中这一点。

其次,收益率普遍不错。以某平台为例,爆款产品的收益率“秒杀”同期限存款。

第三,起存门槛非常低,部分产品甚至低至50元就可以购买。

第四,操作便捷。基于互联网属性,包括首次开户在内的操作,均可以在手机端进行。对于忙于工作分身无术的投资者来说,“一键购买”的模式极为方便。

当然,在门槛低、利率高、存取灵活……这一系列的优点之外,互联网存款可能也隐藏着风险。

12月15日,第四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发表了题为《线上平台存款:数字金融和金融监管的一个产品案例》的演讲。

正是这篇广为传播的演讲,提到了互联网存款的一些风险问题:

首先,互联网平台没有相关业务的金融牌照,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实质是“无照驾驶”开展金融业务,属非法金融活动。

而其集中展示存款产品信息,并采取利率奖励、发放购物券等营销手段,实质是通过第三方中介吸收存款的存款营销行为。

其次,通过分段付息等方式变相抬高存款利率,扰乱存款利率市场机制。

部分银行通过缩短付息周期或发放加息券、现金奖励等方式变相提高互联网平台存款产品利率,直接突破利率自律定价机制上限。

如某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每3个月为一个付息周期,利率高达4.1%,而3个月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仅1.1%。同时,营销中有意突出存款保险保障的宣传,在显著位置向客户强调相关产品在50万元限额内受到存款保险全额保障。

第三,地方法人银行偏离业务发展定位,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存款业务拓展至全国,已成为全国性银行。部分银行通过互联网平台吸收存款的规模已超过其风险管理能力。

第四,高风险银行通过互联网平台吸收存款,饮鸠止渴,流动性隐患突出。

这些高风险银行用貌似稳定的不稳定资金来源维持其高风险资产运营,进一步加剧自身风险。同时,平台存款的跨地域属性增加了风险的外溢性,加大了处置难度。

第五,中小银行高息吸收存款必然追求高收益资产,匹配高风险项目,导致资产端风险增加。

第六,互联网平台存款的特有属性,对中小银行流动性管理带来挑战,提出了风险应对的新课题。

第七,账户管理、资金出入等方面可能存在合规性风险。

第八,在个人信息保护、产品宣传等方面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在未取得客户充分授权的情况下,一些互联网平台实际接触了客户的个人身份认证信息和财务信息,相关信息可能被平台与银行共享,侵犯客户隐私。

此外,部分平台的产品分类展示不规范,存在宣传误导。如某平台界面使用“定期精选”分类用语,实际上相关栏目中除了定期存款外,还包括理财、基金、保险等投资类产品,使用“定期”这类存款产品的常用语,并将存款与其他投资类产品混同展示,普通消费者极容易混淆。

监管的“风声”收紧,互联网巨头们,想必早已感到了危机。以“下架”的方式,遵守相关政策规定及监管要求。

然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几乎是唯一的一条低风险的理财渠道被封上了。手头的闲钱,还能往哪里去?

这里提供券商合作广告位

券业行家,服务券商二十年,携手业内顶尖精英,汇聚国内一流商务智慧,与您共同:

探讨财富管理行业格局变化

解析未来券商业务转型“新赛道”

探索打造差异化优势“新机遇”

来源:Beta理财经理家园、中国基金报、每日经济新闻

券业行家上海交大高金财富论坛

总经理董秘双双辞任,谁来执掌申万宏源?

券商最强律师天团,热衷于状告“国信”?

地天板之后再跌停,券商“伤害”几多何?

状告国家知识产权局,国金证券这是为啥?

“骚扰电话”惊动工信部?这两家头部券商被投诉!

保代C类名单,哪些券商挨罚最多?

券业人的高端人际交流平台

戳这里,与券业行家一起成长!

}

每天清晨为你带来有趣有料的新鲜早科技。

早上好,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在过去的24小时内,科技行业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来跟21tech一起看看吧。

1、Uber第二季度财报超出分析师预期。Uber5日凌晨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在截至6月30日的这一季度,Uber营收为39.2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9.13亿美元相比增长105%;归属于Uber的净利润为11.44亿美元,去年同期亏损17.75亿美元;Uber第二季度净营收和调整后每股收益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

2、雾芯科技收跌4.95%。新华社4日晚间发文称,虽然国家已明文规定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但部分裹着“绚烂外衣”的电子烟依旧在向未成年人群体渗透,一些潜藏的风险也值得警惕。雾芯科技开盘后股价震荡,最终以4.95%的跌幅收盘。

3、快手将于本月20日正式关闭旗下短视频产品 Zynn,并将在45天后删除所有用户数据。对此,快手方面回应消息称,此次停止服务的仅为 Zynn,快手海外市场战略不变。据悉,Zynn为TikTok 的直接竞品,二者主要在北美地区展开竞争,上线不到20天时间,Zynn 在下载量上就先后超越了 Zoom、HBO Max 和老对手 TikTok,冲上美区 App Store 免费总榜第一。

4、小米与InterDigital结束专利诉讼,达成全球专利许可协议。InterDigital发布声明称,已与小米达成和解,双方签署了一份为期多年的、全球范围的、非独家的专利许可协议。该许可涵盖了 InterDigital 与蜂窝无线(包括 3G、4G 和 5G)、WiFi 和 HEVC 视频技术相关的标准必要专利下的小米蜂窝移动设备。作为协议的一部分,InterDigital和小米已同意驳回两家公司之间所有未决的专利诉讼和其他诉讼。

5、橙心优选 7 月底已将总部从成都搬迁至北京、杭州两地,原成都总部已关闭,未来总部功能将大幅弱化。同时,调整还包括取消“战时补贴”, 此前橙心优选为激励员工,每月额外发放薪资的20%作为“战时补贴”,自八月起该补贴全部取消,这意味着全员面临降薪。此外,橙心优选的经营目标也从亏钱增长转向追求盈利。

6、京东科技新成立保险事业部。该事业部由原线下生态合作部、平台生态群的保险业务部和保代业务部整合而来,将负责保险业务规划、产品打造和运营交付、同时整合京东科技的全渠道能力,负责综合金融产品的全渠道拓展。其中,原线下生态合作部负责人潘彪被任命为保险事业部负责人,向京东科技CEO李娅云女士汇报。

7、王者荣耀宣布将升级健康系统规则。规则升级后,在游戏消费上,未满12周岁的用户无法进行游戏充值,12周岁(含)以上16周岁(含)以下用户也有相应限制举措。在游戏时间限制上,未成年用户每日22时至次日8时禁玩,国家法定节假日每日限玩2小时,其他时间每日限玩1小时。

8、携程辟谣收购传闻。有报道称中国在线旅游平台携程拟收购韩国在线零售商怡百购。对于上述收购消息,携程方面表示:没有相关动作,消息不实。此前,怡百购创始人兼CEO李基亨释放出拟转让所持怡百购28%股权的消息。媒体指出,目前有7家潜在买方有意收购怡百购,初步竞标定于8月中旬进行。

9、字节跳动辟谣筹划信用服务业务传闻。昨日有传闻称字节跳动正在筹划布局信用服务业务,该业务名暂定为“字信”,或对标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微信支付分”。对此,字节跳动方回应称,消息不实,目前并没有此业务。

10、哪吒汽车遭遇舆论风波。因欲请吴亦凡代言的内部群讨论截图引发争议,哪吒汽车官方发布通知,决定立刻开除市场负责人彭钢,群里所有发表不当言论的人员同时开除。行业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月销量数据屡创新高,但销售及交付榜单格局频频变化,呈现各汽车品牌连番占据头把交椅的激烈竞争态势。

11、索尼公司赖以生存的游戏业务表现欠佳,但净利润仍同比增长9%。索尼公司发布截至6月30日的2021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财季,索尼游戏业务运营利润同比下滑了33%。但索尼营收为2.26万亿日元(约合206.94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96万亿日元相比增长15%。归属于索尼股东的净利润为2118亿日元(约合19.42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936亿日元相比增长9%。

12、英国政府出于对国家安全潜在风险的考虑,或将阻止英伟达收购芯片设计公司ARM的交易。英伟达收购ARM传来遇阻消息后,英伟达短线跳水约5美元,日内从涨约0.6%转变为下跌1.5%,此后跌幅有所收窄。按照市值计算,英伟达已超越英特尔成为美国最大的芯片公司,其在去年9月宣布,将斥资400亿美元收购归属于软银集团的ARM。

13、德尔塔变异毒株导致美国疫情反弹,微软表示从9月开始,如果员工想进入办公室必须接种过疫苗。微软美国办公区2020年3月开始关闭,办公室原定于9月7日重新开放,现在时间推迟,重开时间不会早于10月4日。去年微软发布政策,允许员工在50%的时间里远程工作。在过去几个月,只有极少数微软员工返回美国办公室,许多员工远程办公。

14、SK创新将电池和石油勘探业务拆分为两家独立公司,将于10月1日成立“SK电池”和“SK E&P”(暂名)。SK电池将主要负责电动汽车用中大型电池、电池租用服务和能源储存系统等业务,SK E&P则将负责石油开发生产和勘探项目、碳捕捉和储存业务。公司预测,SK电池将从2022年起盈利,2023年加速提高营业利润率,2025年以后实现5%以上的营业利润率。

15、谷歌被控与Facebook联手操纵广告价格。谷歌在一起反垄断诉讼中被控与Facebook达成互惠交易,使这家社交网络在决定谁的广告出现在哪里的虚拟拍卖占据优势。两家马萨诸塞州企业在一场拟议的集体诉讼中表示,该交易让谷歌可以保持在线广告市场的主导地位,排挤其他广告主,并限制网络内容发布商的收入。

16、东芝洽购法国泰雷兹铁路信号业务。欧洲最大防务类电子公司法国泰雷兹集团周三证实,正就出售其铁路信号业务与日本东芝公司进行深入谈判,包括债券在内,交易价格可能达到16.6亿欧元(约合20亿美元)。这家法国公司希望精简其庞大的业务,并专注于为国防和航空工业制造高科技设备的核心业务。

1、流利说将开启私有化,每股普通股1.13美元。流利说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收到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王翌,联合创始人、董事兼首席技术官(CTO)胡哲人,联合创始人、董事兼首席科学家林晖和PCIL IV Limited(及其附属投资实体)发出的初步非约束性建议书,计划以每股普通股(或ADS)1.13美元的现金收购上述各方尚未持有的公司全部已发行普通股。

2、小米投资成立数字科技新公司,为第一大股东。工商信息显示,宁波弥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赵卫星,经营范围含:互联网数据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服务;人工智能双创服务平台;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等。股东信息显示,小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45%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

3、B站投资未来式互动科技公司。工商信息显示,成都未来式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B站关联公司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股东,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119.05万人民币增加至140.06万人民币,增幅约为17.65%。

4、阿里巴巴在上海成立碗里来电商新公司。工商信息显示,上海碗里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上海斤斤有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均为郑红梅,注册资本均为1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食品经营;互联网信息服务;货物进出口;化妆品零售等。股权穿透信息显示,该公司由阿里全资子公司上海集祥盒意技术有限公司100%控股。

苹果上架了最新产品新款妙控键盘。其中包括,带有触控ID的妙控键盘、带有触控ID和数字小键盘的妙控键盘。苹果表示,妙控键盘现配备Touch ID,用这种身份认证方式进行登录或支付,既快速简单,又安全可靠,能带来更精准、更舒适的输入体验。同时,它的键盘布局有所延伸,加入了用于快速滚动的文档浏览控制键,以及便于游戏操作的全尺寸箭头键。

(作者:杨清清,实习生黎文丹 编辑:张伟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东金融是正规的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