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_与皇上的星宿关系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我国冰雪运动历史悠久,内涵深厚,为办好北京冬奥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我国北方地区生活的各民族,自古以来就开展了各项与冰雪共生共存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在历史发展和变迁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冰雪运动文化。

据考古发现,我国新疆阿勒泰市发现的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岩画中,出现了“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人”图像,并伴有一些动物形象线条,这是人类发现最早的反映滑雪运动的考古资料,新疆阿勒泰地区被学者认为是现代滑雪运动的发源地。隋唐时期雪上活动在文献中的记录更为清晰,对“滑雪板”的材质、形制有详细的说明。滑雪板的材质发生了明显变化,有的民族“以木为马,雪上逐鹿”。宋代以后的滑雪运动更增添了竞技娱乐色彩,出现了拖冰凌(雪车)、堆雪人雪狮等休闲雪上活动。延续至今,成为极具民族特色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组成内容,如满族的雪地走、木马滑雪,鄂伦春族滑雪、皮爬犁,朝鲜族坐雪爬犁等项目,目前都发展成为少数民族传统的雪上竞技运动项目。明代以后,冰上运动发展更为专业化、多样化,满族的“靰鞡滑子”(简易冰刀鞋)大大增加了冰上活动的技术。据记载,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25年举办了多个冰上比赛项目,当时的贵族、将士争相竞赛,开展了冰上射箭、冰上武术、冰上舞蹈等活动,成为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冰上运动会”。清朝是冰上运动的黄金时期,随着满族入关,“冰嬉”“冰床”等活动在中原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民间掀起了冰上活动的大潮,冰上活动的竞技性、娱乐性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我国传统的冰雪文化运动,与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留下了各类古籍文献、文化遗迹、珍贵文物等遗产,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到来,以冰雪运动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与奥林匹克运动相互促进、互为融合,在国际文化交流、世界文明互鉴中迸发出新的时代风采。让我们从传统冰雪文化中汲取力量,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向世界交出一份冬季奥运会的中国答卷。

(摘编自覃琛《从中华传统冰雪文化中汲取力量》)

冰雪运动,特别是大众冰雪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开展,当然离不开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但纵观目前各地冰雪文化活动中的展演形式,一些冰雪体验的建筑、庙会和礼堂等,或是民俗风情、生活起居等文化内容,大多都停留在表象的展示阶段,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对冰雪文化的深度发掘和个性化展示还远远不够。

对于我国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建设来说,就是要将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中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内容做实,活化为涵盖思想文化、哲学价值、历史传承、文创开发、遗产保护等在内的新内涵。“活化”不是简单的“回归”和“复旧”,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增强传统文化基因的反应活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首先,要唤醒地域传统冰雪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曾言,“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知”。传统冰雪文化通常是由身体演绎的,很少有单纯性的文字记载,当地民众具有对传统文化基因的记忆,能够通过实践还原冰雪场景,以最大限度保持冰雪文化的原始性。同时,要吸纳与其冰雪相关联、与其文化相融合的多方主体参与,形成治理联盟,站在大国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的角度,宣传传统冰雪文化的时代价值,提升保护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自觉性。

其次,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地域冰雪文化是以传统的农耕文化为基础的,以血缘、地缘、业缘关系为联结的文化形态,是村落乡土文化的优质资源。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泥土是乡人的生命,乡愁对中国人来说,是延绵一生的文化记忆”。因此,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开展能有效勾起村落内居民乡愁追思。传统冰雪项目的开展更多地依附于传统的节庆,对此,可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因地制宜建设乡土冰雪文化平台、冰雪陈列馆、冰雪大讲堂、冰雪民俗馆等,打造村落居民的精神家园。

最后,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与管理政策,打造冰雪产业。村落的传统冰雪文化与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相关联,通常借助庙宇、祠堂、村落、建筑、生产器具等来表达文化生成的价值理念,我们应把保护、开发结合起来,地方政府要根据文物保护法制定冰雪遗产文物保护实施方案等细则,既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政策,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张铁民《活化传统,赋予冰雪文化新生命》)

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的主体部分主要以时间为线索对我国冰雪运动文化进行阐述,印证了我国冰雪运动的悠久历史。

B.阿勒泰地区出现的“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人”图像等考古资料,是学者认定该区域为现代滑雪运动发源地的依据。

C.我国传统冰雪文化运动留下的各类遗产十分宝贵,它可以将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具象化地展现于世界面前。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迸发出新的时代风采,就要注重和奥林匹克运动的相互促进与融合。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各地冰雪文化展演虽在设计上着意立足地域传统文化,但很多都停留在表象的展示阶段,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

B.对我国地域传统冰雪文化建设来说,宣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文化传统最为重要,而且还要领会其内涵精髓。

C.传统冰雪文化所具有的淡化文字记载,注重身体演绎的特点,让冰雪文化的原始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持。

D.地方政府通过冰雪发展地方经济,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深度发掘是发展关键,如因地制宜建设乡土冰雪文化平台、冰雪民俗馆等。

3.结合材料,下列关于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举办北京冬奥会可以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提升保护传统冰雪文化的自觉性。

B.北京冬奥会可提升国人的凝聚力,促进地域性冰雪文化建设,打造村落居民的精神家园。

C.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可以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向世界交出中国答卷。

D.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在弘扬我国冰雪运动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同时,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4.论述类文章经常采用“引用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5.请结合材料一中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特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是白先勇先生的读者。他的《永远的尹雪艳》和《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在我眼里就像两棵灿烂的花树。白先勇先生用那支生花妙笔,让尹雪艳和金大班这两个花树般的人物,获得了地久天长的绚丽。

四月底,青岛的春天正热闹着,白先勇先生来到了中国海洋大学。我刚好在那里给人文学院的学生讲《额尔古纳河右岸》,得以相识。白先生初来青岛,可他似乎并没特别的兴致看风景,他喜欢呆在屋子里。王蒙先生请他出来参加活动时,他才会下楼。天凉时,他披着一件人字呢大衣;天暖时,则是一件中式便服。他闲闲的,淡淡的,似乎与春天有着某种隔膜。

我曾经看过白先生的《树犹如此》,是怀念他的朋友王国祥的,写得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文章中,他多次写到花和树。王国祥离去了,白先生家花园中的一棵高大的意大利柏树也随之枯死,花园荒芜了。那株青烟般消失的树,在花园中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这道缺口,被白先生形容为“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其内心的苍凉之情,可想而知。我想白先生一定是因为看了太多繁华的“春”,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才会在春光中如此的超然、安详。

但他还是爱花的。海大校园中的樱花开得正盛,一树又一树的樱花让他一再驻足观赏,叹息着“太美了,太美了!”他看花的眼神是怜惜的;三月三,大家到崂山的太清宫去,在一处殿门前,逢着一丛朝霞般鲜润的花朵。我看了一眼,便说:“这是芍药。”白先生走过去,大叫:“不是芍药,是牡丹啊!”白先勇先生自从将汤显祖的《牡丹亭》搬上昆曲舞台后,对牡丹可谓情有独钟。对于即将要去北京参加青春版《牡丹亭》百场演出的白先生来说,这丛牡丹,无疑是老天为他写就的福音书啊。那丛牡丹姿态灼灼,开得恰到好处,飘洒,浓艳,馥郁,白先生啧啧惊叹,连称:“不得了,不得了!”我对他说,将来第一百零一场的《牡丹亭》,去哈尔滨演出吧,白先生笑着说自己没有去过哈尔滨,当然希望有一天能带着《牡丹亭》到这里演出。

今年的哈尔滨酷热难当。这个时候,我会放下笔来“歇伏”,以读书为主。好书是可以带来清凉的。

我从书架上将郑愁予先生赠送的三本诗集取下。去年十一月我在香港浸会大学时。郑愁予先生刚好由耶普大学到香港大学讲学。愁予先生的诗歌,韵律优美,婉约惆怅,在港台影响极大。他与白先勇先生一样,根扎在台湾,后来到美国发展,执教于名校。愁予先生爱酒。他和他夫人梅芳请我去兰桂坊,我感受到他爱酒之切。在那家俄罗斯人开的酒吧,他披着大衣,在零下三十多度的环境中品尝威士忌。愁予先生喝酒之后,谈笑风生,出口就是诗,他的热情能把一个冰冷的人都点燃。近午夜时,愁予先生举着杯,邀我到阳台看海。与其说是看海,不如说是赏月,那晚上的月亮实在太明了。海上月光飞舞,好像海上生了一片白桦林。愁予先生无限感怀,轻轻地哼起歌来。那低沉而忧郁的歌儿在月色中回旋,宛如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

愁予先生的诗歌意象绮丽,比如他写长城:“长城像一个担夫担着群山,从地平线上彳亍走来。”他写“塔”:“塔,乃天问的形式吗?”他写微醺的状态:“微醺是枕着山仰卧,全身成为瀑布。”他写花:“百合花的嘴张得太大,像在惊讶。”他有一首诗的名字就叫《寂寞的人坐着看花》。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忽然联想起了白先勇先生,想起他看花时那顾眷的神色。他们俩,虽然年过古稀,但他们身上那种美好的情感,从他们看花的姿态上,可以充分感受得到。

有一天,聂华苓老师来电,我跟她聊起白先勇和郑愁予,他们都是她的老朋友了,我说:“他们与我们这代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是风雅的人!”聂华苓叫道:“很对很对!”

是啊,我们这一代人,传统文化的根基浅,缺乏琴棋书画的浸染,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也不够深刻。

为什么我们可以写出好看的作品,却难写出有大品格的作品?我想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底蕴还不足,境界还不够深远。我们看花,是用眼睛;而他们看花,用的则是寂寞、沧桑的心。看花姿态的不同,作品所呈现的气象就大不一样了。

我愿引愁予先生的几句诗,来为这篇小文做结:

(选自迟子建散文集《云烟过客》,有删改)

我们应该从历史上,找出散文创作成败得失的一些规律,那对我们衡量当前的散文,可能是比较有用的。从我们熟读的一些古代或近代的散文看,凡是长时期被人称诵的名篇,都是感情真实,文字朴实之作。比如说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

作为文章行世,要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也要知道不应该说些什么。不管文章长短,题材如何,大都是我亲身经历,亲眼所见,思想所及,情感所系。言不由衷,读者自然会认为你是欺骗。读者和作者一样,都具备人的良知良能。

(选自孙犁《关于散文创作的答问》)

6.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先勇怀念友人的《树犹如此》,友人逝去,树亦枯死,这与辛弃疾在《登建康赏心亭》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表达的情感是相同的。

B.文本一用“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形象地说明了白先勇内心的伤痛,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也是借助这一神话,表现出音乐的摄人心魄。

C.文中郑愁予先生在喝酒之后,谈笑风生,出口成诗,这种热情如火的形象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归去来兮辞》中“引壶觞以自酌”的陶渊明的形象。

D.台湾诗人郑愁予先生的诗歌“百合花的嘴张得太大,像在惊讶”,以花入诗,让人想到《离骚》中的“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意象同样绮丽,十分传神。

7.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文章以“看花的姿态”为题,匠心独运,透过不同的看花姿态,我们能体味到不同的人生境界。

B.第二段叙写对白先勇先生的初步印象,“闲闲的,淡淡的”,从他对风景和春天的态度可以窥见他对凡事皆淡的内心。

C.在酷热难当的哈尔滨,“我”以读书的方式让自己清凉,这样写既交待我对书的喜爱,又借“书”引出郑愁予先生。

D.作者引用郑愁予先生的诗句为全文作结,含蓄深沉,诗意与哲理同在,又与题目照应,结构严谨。

8.澳大利亚在2003年颁发给迟子健“悬念句子文学奖”时,有这样一句评语:“具有诗的意蕴。”请结合该评语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4分)

9.孙犁所谈到的散文创作规律,在文本一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仁宗嘉祐五年,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是,为度支判官,闻者莫不喜悦。安石果于自用,于是上“万言书”,大要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患在不知法度。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患在治财无其道耳。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上览而置之。英宗治平四年,以王安石知江宁府,终英宗之世,安石被召,未尝起。

神宗在颍邸,韩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帝由是想见其人。及即位,召之,安石不至,帝谓辅臣曰:“安石历先帝朝,召不赴,今又不至,果病邪,有所要邪?”曾公亮曰:“安石真辅相材,必不欺罔。”九月,以王安石为翰林学士。时宰相韩琦执政三朝,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位则不可。”帝不答。王安石始至京师,诏安石越次入对。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熙宁二年,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帝曰;“卿所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

吕诲上疏言;“大奸似忠,大诈似信。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诚恐陛下悦其才辩。大奸得路,则贤者尽去,乱由是生,臣窃忧之,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诲既斥,安石益自用,司马光由是服诲之先见,自以为不及也。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卷三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B.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C.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D.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士大夫,古时指当官有职位的人,也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读书人。

B.英宗,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君主死后在太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西汉。

C.尧舜,是上古的圣君,儒学的政治理想要求统治者效仿二者,以完美的道德治国。

D.参知政事,唐代设置,宋初于同平章事之下设参知政事,为宰相的副职,简称为参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安石富有实干精神,担任地方官时,在水利、粮食安全等方面均有所建树。

B.王安石无意仕途进取,多次拒绝朝廷征召,这让他在士大夫中获得很高声誉。

C.王安石得朋友赞许,朋友在还是太子的神宗面前的推许,有助于他将来被重用。

D.王安石得神宗认可,王安石与神宗论治国之策,提出变风俗立法度的策略,神宗认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

(2)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诚恐陛下悦其才辩。

14.神宗朝王安石毁誉参半,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5-16题。

伐林送远秋山外①,忆君清影杯重开。

从今孤旅心乘月,向晚乡音梦入怀。

红尘不居②雁南北,绿鬓无依落妆台。

龙泉夜夜鸣③东壁,关山捷报挽潮来!

【注】①伐林送远,伐林望友,又叫伐林望徐。刘备送徐庶,树林遮挡视线,伐林相送。②红尘不居,时光流逝。不居,不停留。③龙泉夜鸣,语出清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中“夜夜龙泉壁上鸣”。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援疆即各省支援新疆。从题目看这是一首送别诗,采用旧瓶装新酒的形式反映现实。

B.前两句写送别之情,表现在对诗人动作、神态的描写上,临别前共同举杯,目送友人远到秋山之外。

C.“绿鬓”代指友人,长发无依,散落妆台,透露出远在他乡的友人思乡的真切感受。

D.诗人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手法多样,情感蕴藉,体现出诗歌语言的含蓄性且多样化的特点。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概括并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中国古诗重视“兴发感动”,如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以叶落纷纷生发悲秋之意,李清照《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则由菊花零落之景触发自伤之情。

(2)古代对人的称呼大有讲究,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字称人,表其德行,表达词人对英雄豪杰的赞叹之情。“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小名称人,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京口当地百姓对于该人物的亲切与自豪之感。

(3)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一句用星宿的触手可及写蜀道之高。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则用星宿给月亮定位。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水稻育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变化是简单的,也是数不清的,然而美好的重组总是 。所以育种犹如大海捞针,成千上万个材料甄选,成千上万个日夜艰辛,但还是少之又少。挑选出来,还要进行不同级别的比赛选拔。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技术,也不管你以为自己选育的品种如何,都还需要参加比赛选拔。犹如从校运会到全运会,你都得 。

水稻育种也是 。浙江大学的吴殿星教授,就将诱变技术用得 。他开创出了高抗性淀粉水稻,在小肠里不容易消化吸收,适用对象大多是以减肥人士、糖尿病人为主;改变了叶片颜色的光波长,创造出鸟雀看不到的水稻;还研发出用于制作米冻、胶囊的很多种特别的水稻。

水稻育种的魅力,在于过程,( )。仿佛稻叶上闪耀着光芒,透露给你我的秘密,风吹一吹,稻叶浮动,又是一张轻快的笑脸。这些心里有数的期待,在田间看得见、摸得着。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出类拔萃 超凡脱俗 心手相应 出神入化

B.百里挑一 超凡脱俗 熟能生巧 曲尽其妙

C.出类拔萃 名列前茅 心手相应 曲尽其妙

D.百里挑一 名列前茅 熟能生巧 出神入化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于每一个季节的开花结果都会把一些崭新的期待给予你

B.一些崭新的期待都会被每一个季节的开花结果给予你

C.给予你的一些崭新的期待都在于每一个季节的开花结果

D.在于每一个季节的开花结果都给予你一些崭新的期待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制造出的高抗性淀粉水稻,不容易在小肠消化吸收,适用对象大多以减肥人士、糖尿病人为主。

B.他研制出了高抗性淀粉水稻,在小肠里不容易被消化吸收,适用对象大多以减肥人士、糖尿病人为主。

C.他研制出的高抗性淀粉水稻,不容易在小肠消化吸收,适用对象大多是减肥人士、糖尿病人。

D.他制造出了高抗性淀粉水稻,在小肠里不容易被消化吸收,适用对象以减肥人士、糖尿病人为主。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减少考试,但要 ① 。教师要通过考试结果精准分析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帮扶辅导,加强学情教情分析,科学研判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改进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考试少了并不 ② 。考试是一种手段,学校本身也要加强学习过程评价育人,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可以利用类似课堂观测、随堂练习、实验操作和课后作业等方式开展学生学情即时性评价,通过定期交流、主题演讲、成果展示、学生述评等方式开展学生学情阶段性评价。广大教师要 ③ ,共同科学分析造成学生学业困难或学业缺陷的原因,家校共同努力,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处句式及顺序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66年来蝉联冬奥男单花滑冠军第一人的羽生结弦,在北京冬奥会上选择挑战超出人类体能极限的4A超高难度动作,而这意味着有可能放弃冬奥三连冠。他说:“已看淡所有的荣耀,不在意比赛胜负,挑战不完美并不重要,突破自我拼尽全力的人生才更厚重。”

材料二:鲁迅曾在杂文《最先与最后》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材料三:信仰比生存重要,品格比外貌重要,成长比成功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而不知轻重者,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有时候影响结果的,又看似很轻,其实很重。所以我们唯有在不断自省中知轻重,才能知急缓进退。看清孰轻孰重,是一种大智慧。

上述材料反映出人们对“轻与重”的不同认识,能给人以很深的启示,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与人生发展谈谈你对“轻与重”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D(原文表达的是“以冰雪运动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项扩大了范围。)

2.A(选项B“宣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文化传统最为重要”对文意理解错误。从原文中看,“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有“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中的”的限定,不是泛指意义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再者,对于“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中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的要求是“做实”,而不是“宣扬”。选项C根据材料二第三段“传统冰雪文化通常是由身体演绎的,很少有单纯性的文字记载”内容可知对“文字记载”没有提到“淡化”,还有根据原文“当地民众具有对传统文化基因的记忆,能够通过实践还原冰雪场景,以最大限度保持冰雪文化的原始性”判断,选项逻辑有误。D选项“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深度发掘是发展关键”,无中生有。)

3.C(“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向世界交出中国答卷”表述不当,无限扩展了“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意义”,原文是“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向世界交出一份冬季奥运会的中国答卷”。)

4.①文中引用了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的理解和乡愁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两处内容,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富有文采,更生动,论证更有吸引力。②引用作为理论论据,使论证具体而充实,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5.①冰雪运动最早与人类生产劳动或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如最早的以滑雪作为出行方式的图像及隋唐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开展“雪上逐鹿”的狩猎活动等。②宋代以后的滑雪运动增添了竞技的娱乐色彩,如拖冰凌(雪车)、堆雪人雪狮等。③明代以后,冰上运动发展更为专业化、多样化,如清太祖于1625年举办了“冰上运动会”等。

6.B(A.“表达的情感是相同的”错,白先勇的《树犹如此》表达对已故友人的怀念;辛弃疾词是感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C.“这种热情如火的形象仿佛让我们看到了……陶渊明的形象”错,郑愁予喝酒之后,出口成诗,这是说明郑愁予对现实生活热爱之情的流露,但陶渊明的“引壶觞以自酌”说明的是陶渊明因不满现实的黑暗而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情。由此可以看出,二者所表达的情感是不一致的,所以郑愁予这种热情如火的形象不可能如陶渊明一样,陶渊明的形象是恬淡闲适的。D.“意象同样绮丽”错,《离骚》中的意象是自然美好的,而非“绮丽”的。)

7.B(“凡事皆淡”的表述,无中生有。白先生并非对春天很冷淡,很隔膜,他在春光中表现得很超然、安详,只因为他经历了很多的人世沧桑,曾经品味过生活中众多的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美好人性和美好的友情,也品尝过失去这些美好的痛苦,有一颗历经寂寞、沧桑的心,但他内心里深藏着对春天、对那些美好事物、对生活的热爱。)

8.①这句话将“低沉而忧郁的歌儿”与月色、夜鸟、花树等意象交融在一起,感受到一种幽寂而美好的意境之美;②运用了通感,独特而又生动,化无形为有形,将听到的歌声化作可见的“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形象地表现出愁予先生歌声里传达出的惆怅深沉而美好的情怀之美。

9.①文字朴实。文中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抒情议论,文字不求华美,质朴厚重,极富感染力。②情感真挚。回忆与白、郑两位先生交往过程中的细节,寄寓作者深挚的情感,有一种温暖的鼓舞人心的诗意和温情。③作品要有思想良知。文中展示给我们一种生活的态度:哪怕生活中经历过坎坷,也依然要充满热情,去欣赏生活中的美。文中“我们这一代人”与白先勇、郑愁予先生看花姿态的不同,引发了作者对当今文化创作与文化审美的反思。

11.B(庙号始于商朝)

12.B(“王安石无意仕途进取”错,原文“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是士大夫认为他对俗世事务没什么追求,无意仕途。)

13.(1)曾巩带着王安石写的文章来给欧阳修看,欧阳修看后就替王安石宣扬好名声,王安石后来被选拔为第一等的进士,授职担任淮南判官。所撰,写的文章。(示,给……看。延誉,宣扬好名声。擢,选拔。)

(2)王安石对外显示自己的质朴,内心却藏着机巧伪诈。臣确实担心陛下因为喜欢他的口才而重用他。(外,对外。朴野,质朴。巧诈,机巧伪诈。悦,喜欢。)

14.①曾公亮认为王安石有辅位大臣的才干。②韩琦认为王安石担任翰林学士绰绰有余,但是不能做辅佐大臣。③吕诲认为王安石是大奸之人,一旦得志祸乱就会产生。

15.B(不是共同举杯,是诗人自己重新举起酒杯,没有神态描写。)

16.①惜别之情,诗人运用典故,伐林望远,目送秋山,表达了对友人远去的不舍之情。②思念之情,诗人抓住杯重开的细节,以及对友人心乘月、梦入怀、鬓落妆台的想象,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之情。③赞美与祝福之情,诗人运用典故,说友人像秋瑾一样有报国的雄心壮志,不久好消息就会越过关山潮水般涌来,有对友人的赞美与祝福。

17.(1)无边落木萧萧下 满地黄花堆积(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人道寄奴曾住

(3)扪参历井仰胁息 徘徊于斗牛之间

21.①充分运用考试结果②意味着就无法评价了③加强与家长的沟通(①处为后句总起句,后句陈述具体如何运用考试结果。②处“并不”暗示转折,强调有其他评价方式;后面从“学生学情即时性评价”和“学生学情阶段性评价”两个方面具体陈述。③处“共同”暗示至少有两个方面参与,“家校共同努力”表示需要家长参与。每空2分,共6分。)

22.(1)句式:四字短语,读起来节奏感强,突出了学生学情即时性评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2)顺序特点: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即时性评价”特点。(基于对“双减”认识不够深刻的现实,很多老师担心考试变少无法评价学生成绩,四个四字短语突出了即时性评价形式很多,可以灵活使用。逻辑顺序符合认知规律,也给老师一把“钥匙”,具有可操作性。分析出句式特点及好处2分,顺序特点及好处3分。)

宋仁宗嘉祐五年,王安石被征召担任三司度支判官。王安石,是临川人,喜好读书,擅长写文章,曾巩曾经带着他写的文章来给欧阳修看,欧阳修看后就替王安石宣扬名声,王安石后来被选拔为第一等的进士,授职担任淮南判官。按旧例,做满一任官职后,允许官员向朝廷献诗文请求参加馆阁职位的考试,只有王安石不请求应试,调职担任鄞县知县。在鄞县任上,他修筑堤坝,开挖池塘,修造各种水利和陆上工程。他借粮谷给农民,(农民收获后)连本带利一起偿还,使官仓中的新米陈米能轮换交替,鄞县百姓对此感到十分便利。文彦博用淡泊谦退的品行来推荐王安石,请求朝廷能越级提拔任用他,用这样的做法来洗涤士大夫追名逐利的不良风气。在此之前,馆阁职位的任命多次下达,王安石总是推辞不赴任,士大夫由此认为他对俗世事务没什么追求,都只遗憾自己没能见过他一面;朝廷常常想要授给他清要显贵的职位,就只担心他不肯来就任罢了。到这个时候,王安石担任度支判官,听到消息的人没有一个不为他感到高兴的。王安石对自己的行事极为自信,于是上“万言书”,主旨认为:“现在天下的财富民力一天天地陷入困境,毛病在于官员不明法令制度。借着天下的力量来为天下创造财富,拿天下的财富来供应天下的用度,毛病在于理财没有正确的方法罢了。陛下怎么能一直把上天的短暂眷顾当作是永久不变的,却毫无应对意外变故的忧思呢?”皇帝看过之后就搁在一边。宋英宗治平四年,任命王安石担任江宁府扣府,整个英宗时代,王安石受到朝廷征召,没有一次赴任的。

宋神宗还在颍王府邸时,韩维担任记室,每当他替颍王讲解经典受到称赞时,总是说:“这不是我的见解,这是我的朋友王安石的见解。”皇帝从此就很想见到这个人。等到神宗即位,召见王安石,他没来,皇帝对辅佐大臣说:“王安石经历过先帝朝代,每次征召他都不赴任,现在又不肯来上任,果真是有病呢还是有所求呢?”曾公亮说:“王安石真的有辅位大臣的才干,他一定不会欺骗蒙蔽陛下的。”宋神宗元年九月,任命王安石担任翰林学士。当时宰相韩琦已经是三朝的执政大臣,说:“王安石担任翰林学士那么是绰绰有余的,但是把他放在辅佐大臣的职位上却是不可以的。”皇帝没有答复他。在王安石刚到京都的时候,皇帝就下诏让王安石越级入宫答对。皇帝说:“唐太宗这个人怎么样?”王安石说:“陛下应该效法尧舜,要唐太宗有什么用呢?”宋神宗熙宁二年,任命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皇帝说:“你的计划措施里,拿什么放在最前面?”王安石回答说;“改变社会风气,确立法令制度,正是当今最要紧做的事。”皇帝非常认可他的话。

吕诲上奏章说:“最奸邪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忠诚,最欺诈的人表面上看起来诚信。王安石对外显示自己的质朴,内心却藏着机巧伪诈。臣确实担心陛下因为喜欢他的口才而重用他,大奸之人一旦得志,那么贤良的人都会离开您,祸乱将从此产生。臣私下里为此而感到忧虑,让全天下人受害的一定是这个人。”吕诲被外放后,王安石更加自以为是,司马光由此佩服吕诲的先见之明,认为自己的识人眼光比不上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甄嬛传位分表及封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