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新长征中学是封闭式吗

于都县“五型”办 回复:

关于网友反映“于都六小4、5、6年级被安排到长征学院上学很不合理”等问题的回复


您好!您在“问政江西”平台上反映的“于都六小4、5、6年级被安排到长征学院上学很不合理”等问题已收悉。我县立即安排县教科体局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核实,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经调查,于都县工业园区目前有三所县直小学,即于都县第六小学、于都县六小芦山校区、九章路小学,另外有一所完中(新长征中学)。根据《于都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2020年招生入学工作意见》精神,县城主要有四类对象(以户籍和居住地进行分类)需要安排入学,即第一类是县城户口和住房一致的,第二类是县城户口和住房不一致的,第三类县城购房入住但是户籍不在城区的,第四类是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含小产权房住户子女)。按照规定,就读人员符合其中一项条件即可在县城学校安排学位,且我县是严格按照学生的居住地划片,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如第六小学的招生范围和对象是贡江大道以南,龙门路以北区域的第一、二、三类人员子女,农业村户籍世居适龄儿童;第六小学芦山校区的招生范围和对象是龙门路西起,沿龙门路东行至于都大道交汇处以南、工业园区323国道以北区域的第一、二、三、四类人员子女;九章路小学的招生范围和对象是工业园区323国道以南区域的第一、二、三、四类人员子女,贡江镇上欧村户籍世居适龄儿童。

目前,于都县第六小学本学期共有97个教学班,全校学生班额均达到义务教育阶段班额要求,但六小本部只有74间教室,容纳不下97个教学班。2018年6月,为化解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县教科体局与新长征学院签订了协议,即新长征学院借给第六小学使用,设为第六小学的一个校区,由第六小学负责教育教学管理,且新长征学院离第六小学本部约1千米,学生上学不会很远,不存在安全隐患。其次,接管新长征学院后,我县共投入32万元进行维修,配齐了“班班通”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原运动场可以满足学生运动需要,各项设施安全、齐全,把五、六年级学生安排到新长征学院就读是暂时的,化解大班额更有助于教育教学管理,更有利于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目前园区内还有两所学校正在建设中,即上欧中小学和水南小学,2021年秋季两所学校将投入使用,届时,将有更多的学位满足百姓子女的就学需求,方便百姓子女就近入学,望广大网友群众给予谅解!

感谢您对于都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问政江西》栏目组 回复:

您好,您所反映的问题已转交于都县“五型”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敬请关注处理结果。

}

六月精阳,七月流火。校建如火如荼,师生积极备考……近年来,我县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硕果累累。


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

“我们的新校园可漂亮了,教室宽敞又干净,操场特别‘高大上’......我喜欢我们学校”。4月18日,县职业中专正式搬入新校园,师生开心地学习、工作。

夯实教育发展最硬基础。2012年以来,我县共投入各级资金16.48亿元,新建校舍70.97万平方米,维修改造校舍69.1万平方米,硬化校园道路和运动场78.6万平方米,新建塑胶运动场30万平方米、校门216座、围墙8.5万米。



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有效化解。2016至2019年,我县投入18.9亿元,规划新建了一批城区学校。站前小学、思源实验学校、胜利学校小学部、九章路小学、职业中专已投入使用;城北中小学、第八中学今年秋季将投入使用;上欧中小学、水南小学、胜利学校初中部、水南中学正在建设。这些学校建成后,城区将新增校园用地面积1175.16亩,新增校舍建筑面积57.5万平方米,新增学位4万余个。另外,雩山中小学(原于都二中校址)、阳明学校(原四中校址)今年秋季开始招生,同时将在城区再规划建设“天城名都小学”。



教育发展插上“现代化”翅膀。截止到2019年底,我县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学用计算机13450台、图书486.8万余册、实验室及功能室2328间、班班通多媒体设备4435套、录播主教室21间、专递课堂接收教室75间。建设了信息化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平台,完善了教育城域网建设,校园监控及校园网络实现了三级学校全覆盖。

截止目前,全县有8所学校被评为市级文明校园,6所学校被评为市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其中,县长征源红军小学先后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唢呐)传承学校”“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三个国字号荣誉。

近几年来,一批批的教师纷纷走出省外“取经”,赴北上广深、江浙等名校进行“点对点影子式”培训。

营造教育发展最优环境。2012年,我县在全市率先修订出台了县级层面的《关于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教师特殊贡献奖励制度。成功列为第一批“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百个培训基地之一。


培育教育发展最良师资。2012年以来,我县共招聘教师3133人,加强了农村学校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学科专业教师的配备力度。通过“定向培养计划”,培养了小学、幼儿园和特殊教育教师269人。在全市率先推出“县域名师团队建设”,打造了20个名师工作团队、10所名师培养基地。目前,我县有省特级教师18人,省骨干教师109人,省学科带头人20人。在最新一批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中,我县有17名教师评为学科带头人,83名教师评为骨干教师。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得以妥善安排。我县坚持“两为主、两纳入”政策,积极稳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有了大幅提升。

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确保了无一人因贫失学,无一个家庭因学返贫,我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被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评为“全国学生资助工作推荐学习单位”。

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平稳推进,实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


创造教育发展最大特色,“红色育人”誉四方。我县纵深推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争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红色育人”工作声名远播——县域德育工作被江西教育电视台专题报道;“红色绿色古色三项文化”教育工作连续7年被省教育厅表彰为先进;1000余名红娃讲解员,在周末及节假日为游客义务宣讲红色故事,先后接待省部级领导30余次,在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赣南日报等多家电视台及报刊上精彩亮相。

奠定学生发展最厚基础,“校园书香”飘万家。银坑中心小学校长邱富生、曲洋小学校长郭志强被马云公益基金会发起的“2017年新乡村校长论坛”评为“优秀乡村校长”;银坑镇周庆小学肖雪花和罗江乡苏坑小学谢海金老师斩获“2019届马云乡村教师奖”。

来源:于都县教科体局于都县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封闭式学校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