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黑沙环政府综合服务大楼有哪些_目

  图: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门黑沙环政府综合服务中心同市民亲切交流 新华社

关切政务服务挂心居民福利

  在同大家的交流中,能够感受到澳门同胞生活不断改善,感受到澳门回归20年来发生的历史性变化。

  【大公报讯】12月20日,新华社以《殷殷关怀满濠江——习近平主席视察澳门基层回访记》为题,发表了追随习近平主席的澳门足迹回访的文章。19日上午,习近平在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陪同下,视察位於澳门黑沙环的政府综合服务中心、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考察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综合体,了解澳门的政务服务、经济、教育、城市规劃等方面情况,同澳门市民和师生亲切交流。澳门特区上下一心,热情高涨,对习主席视察和祖国的关心关怀充满感恩之情。他们表示,将牢记习主席的殷殷嘱讬,认真实践好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把澳门建设成更加美好的家园。

  黑沙环政府综合服务中心可提供26个政府部门335项服务。习近平在服务大楼听取通过整合行政服务资源、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的情况。

  在社会保障服务专区工作的陈殷桁,今天和往常一样正常上班。习近平来到她所在的柜枱,询问办理业务的市民关於养老金领取的情况,以及市民享有的其他福利待遇。

  “平时只在电视上见过习主席,今天他离我就不到一米的距离,心情很激动。”接受採访时陈殷桁仍难掩兴奋,“当习主席听到澳门长者每个月各种福利加起来大概7000元(澳门元,下同)、澳门市民都很满意的时候,他也很满意。”

  陈殷桁对记者说,自己参加工作以来,见证了澳门的养老金从每月1700元上涨到约3700元,澳门居民的福利越来越好。近年来,特区政府的服务机构和内地的民政服务部门互相交流,更提升了设备条件和服务水平。

  来大楼办理护照的市民林先生直言在这裏见到习主席“很惊喜”。“我们一看到习主席就自发地鼓起掌来,习主席和我们打招呼,一直微笑着和大家交流。”林先生说。

  在身份证明服务专区,习近平向等候办证的市民询问是否方便,市民回应说通过网上预约办证十分方便。澳门特区政府身份证明局的罗灏芝向习主席介绍了身份证明相关业务办理流程,并现场演示如何使用自助终端办理各项服务。

  “见到习主席我很兴奋。他很亲切,他的眼神、表情都给人很温暖的感觉。他问我这个专区是办理什麼服务的,办理流程如何。”罗灏芝说,“习主席来视察我们的工作,表达了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鼓励。”

}

中新网3月3日电 据《澳门日报》报道,澳门已20多天没有新增新冠肺炎个案,特区政府部门2日起全面复工,水坑尾公共行政大楼上午9时约有20人排队,稍后时间未见太多人;黑沙环政府综合服务大楼于下午约2时人流仍络绎不绝,但有办完服务的居民表示过程相当快。

据报道,民众进入公共部门要出示健康声明及量体温,各部门亦采取措施避免太多人同一时间办理服务。水坑尾公共行政大楼有职员在地下大堂现场派号,数量会因应当日柜台预约量增减。

前来公共行政大楼取文件的陈女士表示,2日较上周人流减少,相信是各部门恢复正常办公,分散了人流。而进入大楼要填写健康声明及量体温,感觉安全。何女士提前来办理服务,因为不是原本预约的时间而要折返,认为有点麻烦。

身份证明局过往周一会有较多人办理事务,但2日现场不见拥挤情况。身份证明局综合事务厅服务管理处长张佩群表示,上两周开始提供全日服务,加上上周开始恢复网上预约,减少了积压,故2日全面复工没引起太多波动。

该局亦限制预约人数,要求等候的居民保持约一米距离,如到场的人流增加,才加开柜台。但为免出现太多人聚集的情况,接待公众量会比平日减少约一成。

上周仍只开放公证署服务的黑沙环政府综合服务大楼,2日全面开放,人流络绎不绝,下午约2时仍有不少人聚在门口填写健康声明。曾小姐用了约半小时办完护照续期,认为等候时间不长。王先生前来替女儿取身份证,表示不用排队,一到场就能取证,安排有序。

受疫情影响,澳门特区政府部门自2月3日起暂停基本服务,2月19日恢复有限度开放,至3月2日才全面开放。

}

澳门行政长官贺一诚今日(11 月 16 日)下午 3 时在立法会发表题为 " 凝心聚力、共创新局 " 的《2022 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明年施政总方针是:防疫情、稳复苏、保民生、促多元、强合作、谋发展。

澳门行政长官首先回顾和总结 2021 年的施政工作,评估 2022 年澳门发展形势,并阐述了 2022 年特区政府施政总体方向,重点提出明年施政的主要任务,包括:落实《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个五年规划( 年)》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

2022 年将从以下 9 个方面展开施政工作。

坚守 "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 策略,切实做好常态化防疫工作,不断加强和完善防疫体系,提升澳门居民新冠疫苗接种率,为恢复澳门与内地、香港及其他地区人员正常流动创设必要条件。

增投资、减税费、扶企业、稳就业,多措并举,促进经济稳定复苏。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公共投资,投资与发展开支计划(PIDDA)初步安排 183.20 亿元的预算,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房屋、市政设施及新基建等各类工程项目。加强扶助中小企业稳定发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一方面通过丰富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内涵,推动综合旅游休闲产业提质发展;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发展以中医药研发制造为切入点的大健康产业、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会展商贸和文化体育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新兴重点产业较快发展。

促进旅游娱乐业依法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依法妥善推进博彩经营权重新竞投的相关工作。深化 " 旅游 +" 跨界融合,促进旅游服务业复苏。加快中医科研成果在澳门及横琴开发和转化生产,推动知名药企落户澳门。推进现代金融业发展,加快科技产业发展,推动会展业专业化和市场化发展,藉 " 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 " 举办十周年,向国际会展组织申请展会认证。

协助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转型及多元发展。促进文化体育产业成长,发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对体育产业的拉动作用。

坚守 " 一国 " 之本、善用 " 两制 " 之利,着力构建琴澳一体化发展体系,推动构建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新机制。大力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加快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集聚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研究制定深合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吸引更多海内外优质企业及项目落户横琴。落实税务政策保障,争取深合区内的税制环境逐步与澳门趋同,建立国际化招商引资机制。着力打造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推进 " 澳门新街坊 " 建设,有序开展主体工程及配套工程,力争于 2023 年 8 月前完工。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推进人员、车辆及货物便利通关。

当中包括 2022 年将延续上一年度的税务优惠、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及现金分享等多项惠民措施,并因应新形势推出新的惠民措施。

房屋方面,2022 年重点做好几项工作:

一是完成澳门台山社屋建设,开展黑沙环慕拉士社屋项目上盖结构工程及 A 区 4,000 个社屋建设;

二是开展 A 区经屋 B4、B9 和 B10 地段上盖施工,陆续开展 A1、A2、A3、A4 及 A12 地段的施工;

三是推动夹心房屋计划;

四是兴建长者公寓大楼的主体工程;

五是展开私人楼宇用地的计划工作。

此外,离岛医疗综合体的综合医院、辅助设施大楼、综合服务行政大楼及员工宿舍大楼将于 2022 年竣工。完善医疗系统,进一步回应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增加专科服务供给,不断提升专科医疗水平。

坚持 " 总体国家安全观 ",全面落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宪制责任,巩固 " 爱国者治澳 " 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完善 " 爱国者治澳 " 原则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配套立法,推动完成《维护国家安全法》修法和《通讯截取及保障法律制度》立法工作。加强国家安全执法,优化专责单位运作。以积极创新《宪法》和《基本法》的宣传推广方式,提高普法成效。

加强城市安全体系建设,启动临时燃料中途仓搬迁及兴建危险品永久储存仓工作。加大科技强警力度。继续加强与内地及周边地区的联防联控。

政府将检讨及完善授权和问责制度,明确各级官员在人事、财政等方面的管理权责,减少不必要授权。

改革公务人员职程、招聘、晋升及调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加强公务人员培训,逐步组织各级公务人员参加有关 " 国家宪法和澳门基本法 "、" 维护国家安全法 "、" 国情、湾情及区情 ",以及 " 中华文化 " 专题的系列课程。持续推进电子政务,推出 " 一户通 "2.0 版本。

加强对澳门公共资本企业和自治基金的监管并与立法会沟通协作,落实立法规划所订定的 17 项立法任务,主要包括:制定《公共资本企业法律制度》、《处理楼宇渗漏水法律制度》、《人才引进制度》、《夹心房屋法律制度》等;修改第 2/2009 号法律《维护国家安全法》等。

在澳门新城 A 区规划建设学校,解决裙楼校舍问题。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澳门理工学院将更名为澳门理工大学,致力发展成亚太地区领先的应用型大学。

持续加强爱国爱澳教育,培育和增强青年和学生爱国爱澳情怀。支持青年升学、实习和融入大湾区发展。启动《澳门通志》的编撰工作,打造澳门国际文化论坛,2022 年以 " 海上丝绸之路 " 为主题举办首届论坛。全力支持运动员参加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积极参与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前期筹备工作。

设立高层次的人才引进评审架构,分领域订定人才引进的标准,首阶段优先引进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科技及文化体育四大重点发展产业的高端人才、优秀人才,以及澳门所需且缺乏的高级专业人才。

2022 年将发出 5G 牌照以加快 5G 网络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医疗、教育、文博、旅游、市政、海事、交通等领域的智慧化应用,逐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有序开展城市详细规划工作,在 " 澳门城市总体规划 " 的框架下,2022 年首先开展新城 A 区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详细订定新城 A 区公共房屋等用地建设指标。

完善交通网络,完成《澳门陆路整体交通运输规划()》编制,开展改建凼仔客运码头部分设施作为澳门国际机场第二候机楼的工程,开通九澳隧道。着力落实各项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开展长期减碳策略研究。按照特区减碳目标,淘汰 " 欧四 " 环保标准的公共巴士,并逐步拓展至所有重型客车。

澳门政府继续带头推动使用电动车,制订电动车推广计划,未来新建公共停车场、新建公共楼宇的全部停车位将预留充电容量及基础设施。2022 年将禁止进口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胶餐饮吸管及饮料搅拌棒,完成中水设施及管网等建设规划,动工建设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人工岛污水处理厂。优化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土地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大湾区城市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

加强区域合作工作统筹。积极务实推进与内地各领域合作,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和创新,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贸易、科创、通关、民生等重点领域的合作。

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合作。创新通关政策,合作建设口岸 " 单一窗口 " 综合服务平台,为粤澳两地货物通关提供 " 一单两报 " 服务。积极组织澳门企业参加 "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等国家重要活动。进一步扩展中葡平台功能,充分发挥中葡平台作用,协助做好第六届中国 ─ 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门市政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