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说脏话辱骂日军犯法吗?

“西方国家宣扬的所谓新闻自由,一旦涉及真正突破人类文明底线的滔天罪恶,反倒闭口不言,这就充分暴露了他们的本质——不文明,甚至是反人类文明。”

【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今天,是中国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全国各地在这一天举行公祭日活动,是为了勿忘国耻、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展望未来。

然而,面对早已是国际公认的侵华日军罪行历史,全球知名社交媒体推特依旧展示了它的“双标”。

12月13日,部分中文用户在推特上发布南京大屠杀史料后被封号,相关图片和视频也被删除。推特给出的“封禁”理由竟是这些资料“无端血腥”。

但就在同一天,推特还纵容大量日本右翼分子,发表所谓的“南京大屠杀造假论”。

因为发布南京大屠杀历史图片,遭到推特封号的中国网友

13日,日本右翼账号(注意账号ID叫“大和力量”)质问南京大屠杀“为何死亡人数一年比一年多?

中国历史研究院官方微博12月13日爆料称,,这一次居然在南京大屠杀问题上搞起了“双标”。

观察者网查证发现,有多名推特中文用户,在发布南京大屠杀的有关史实图片和视频后被推特“账号冻结”,有关的资料也被删除或要求删除。

而推特官方给出的封号理由却“匪夷所思”,称这些用户的文字“违反了推特禁止发布无端血腥”文字的事实。

相关用户在发布有关南京大屠杀内容以后被冻结账号并删除图文

这些用户发布的照片,大部分都是国际公认的历史图片乃至图片证据。比如作为“远东国际法庭”的重要证据,记录日本战犯,南京大屠杀“百人斩”刽子手井敏明少尉和野田毅少尉兽行罪证的日本新闻报道截图。

中文用户发布著名日军兽行报道截图以后被封号 图源:微博@中国历史研究院

除了冻结账号,删除有关史料图片以外,推特还“限流”了一些相关的文艺创作和纪录片。 比如旅美画家李自健油画《南京大屠杀》以及一段长达两分钟的南京大屠杀英文介绍,均被推特以“敏感内容”为理由进行了折叠。

推特折叠旅美画家李自健油画《南京大屠杀》

而就在同一天,推特还纵容大量日本右翼分子,发表所谓的“南京大屠杀造假论”,“南京大屠杀人数造假论”等右翼观点。

有自诩“恢复国民性”的日本右翼账号公然嘲讽称,“为何南京大屠杀人数逐年增长”;此外,日本著名右翼,自民党参议院议员山田宏指责“南京大屠杀照片伪造”“南京大屠杀数字伪造”等右翼言论,不仅没有被推特限流,还得到了大量点赞。

自民党右翼议员的言论得到大量日本网民点赞、转发和评论

推特日本用户甚至宣称南京大屠杀是“所谓的南京大屠杀”

大量日本网民要不彻底否认“南京大屠杀”,要不质疑“南京大屠杀”的数字合理性

截止到本文发布,日本仅少数媒体报道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相关消息,而这些报道也少不了“阴阳怪气”。

日本《时事新闻》在报道中表示,中国纪念“南京事件”(日本官方至今没有直接承认南京大屠杀罪行,而是称呼这一暴行为“南京事件”,观察者网注)的原因,竟然是“因为疫情原因和‘人权问题’被西方攻击,因此号召群众提升爱国主义”。

这不是推特第一次在历史问题上展示“双标”了。早在今年5月9日,俄罗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胜利75周年纪念日。,理由是“违反关于危险人物或组织的社区规定”。

网友与“今日俄罗斯”的编辑在上传照片后,被告知违反社区规定

@中国历史研究院 质问:“关于南京大屠杀,到底是谁制造了这场血腥?西方国家宣扬的所谓新闻自由,一旦涉及真正突破人类文明底线的滔天罪恶,反倒闭口不言,这就充分暴露了他们的本质——不文明,甚至是反人类文明。

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2014年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愿逝者安息,和平永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古老而现代的城市【1】

  辗转曲折,身心俱疲。

  一声放假,脱离苦海;背上行囊,邀三五朋友,恰大好青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青春萌动,燃烧激情;四五为伴,日行万里;祖国河山,尽收眼底;一路欢乐,做一回想笑就笑的自己。

  可以说,这是我们此次南下旅行的真实写照。

  期末考试结束后,青年生和大一的学弟学妹们一起下连当兵去了。

  可是,部队生该何去何从,这一直是大家讨论的一个话题。

  关于这暑假,大家得知消息的渠道有很多。

  一说是没有暑假,暑期进行文化补习和体能训练;一说有暑假,放到八月五日,然后进行文化补习和体能训练。

  对于这暑期的安排,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最后,这件事终于尘埃落定。

  在七月二十五日下午三点,连长和指导员在俱乐部进行假前教育。

  在会上,连长宣布:“这次暑假,从七月二十五日开始,一直放到八月十六日。

  这时,听到这个消息,我再已抑制不住自己心里的激动之情。

  虽然说,晚上六点才正式放假。

  但是,我们再也等不及了。

  教育一结束,我们就忙着收拾行李,准备出发。

  在放假之前,我们就已经准备好了。

  从南京出发,第一站苏州,第二站上海,第三站杭州,第四站武汉。

  这是一场南下的旅行,也是一次军校学子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最佳见证。

  南京,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

  古老的城墙,就像一条巨龙缠绕在整个大街小巷。

  同时,古老的城墙,也似乎在诉说着它辉煌的过去。

  在这些古老的城墙里,现代化的建筑层层迭起,仿佛要冲破历史的阻碍,走向新的世界。

  南京,这个城市是有眼泪的。

  近代,它也曾经一度保持古代延续下来的血脉,成为全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经过十几年的打拼,一代伟人孙中山终于在南京宣布国民政府成立,将人们带进了一个新时代。

  从此,中国三千多年的封建时代宣告结束。

  从此,人们对未来多了一层期待,多了一层希冀。

  是的,旧的时代已经结束,新的时代必将到来。

  可是,就在全国上下欢欣鼓舞之际,民族资本派因为自我的软弱和阶级的局限性最终将政权拱手相让。

  随着袁世凯的军阀独裁,南京这座城市,注定只是一个虚名。

  同时,南京这座身处江南的城市,依旧在散发着它无尽的魅力。

  就像是一位婀娜多姿的江南女子,江南的水培育了她特有的气质。

  即使自己一旦失宠,自己的魅力也丝毫不减。

  也许,这就是它能成为六朝古都的历史原因吧。

  随着北伐的胜利,随着国x党的成立,南京这座曾经失宠的城市,又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在她的怀里,一个独裁政权终于诞生;在她的眼皮底下,一拨又一拨的共产党员走向刑场。

  面对反动派的屠刀,他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然而,卢沟桥的一声炮火,彻底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命运。

  正如一句话所说,人的一生是很漫长,但关键的只有几步。

  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从此开始进入了命运的转折,悲惨的人生的始端。

  南京,这座当时全国的首都,成为了日本帝国主义觊觎良久的一块肉。

  只要把全国首都攻下,中国的投降就指日可待了。

  然而,日本人想错了。

  中国人,并不会因为失去一个首都而放弃自己的顽强抵抗,中国人并不会看着同胞被杀戮而精神崩溃,中国人是踩着同伴的尸体前进的。

  接着,经过这样一个劫难后,全国人民更加拧成一股绳,向日本人挥去。

  这一次,日本人才真正感觉到疼。

  要知道,中华民族虽表面温和,但是,一旦把它惹毛了,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八年的欲血奋战,在1945年8月15日这一天,日本x皇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

  在这一天,曾经在中国土地上不可一世,随意践踏的日军,只能低下头来乖乖缴械投降。

  南京,这个前期刚被日军残酷蹂躏和杀戮的城市,再一次进入了公众视野。

  在南京的总部,日军的总负责冈村宁次向何应钦递交了投降书和自己的指挥刀。

  八年抗战,八年艰辛,中国人终于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可是,南京这座城市,注定他有坎坷不平的一生。

  他,还没有好好地享受和平的喜悦,新的战火已经开始。

  经过四年的解放战争,南京的命运终于尘埃落定了,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改变。

  踏破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它见证了国民政府的成立,但也见证了它的覆灭。

  当一名解放军士兵把插在南京总统府大门上的青天白日旗扯下时,这一刻,国x党在全国的统治仅限于一座小岛了。

  一位历史老师曾经说过,如果你想了解中国近代的历史,我建议你来南京看看。

  的确,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的社会性质悄然发生着改变。

  而后,辛亥革命的爆发,引来了短暂的春天。

  再到,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中国完成了一次历史跨越,走进了资本主义的怀抱。

  可是,日军的铁骑到处践踏,在南京尤其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期七天的大屠杀,几十万人民被杀害和蹂躏,这一刻,山河为之破碎和恫哭。

  南京,这座城市,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惨痛的一幕。

  后来,又是在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几十年的统治也宣告终结。

  是的,南京这座城市,就是一本教科书,每时每刻都在诉说着近代史。

  虽然,它曾经有无比辉煌的时刻,它,曾经是六朝古都。

  但是,近代的历史,就像是人们心头里的一把剑,比任何时候都深。

  因此,一提起南京,人们便想到了《南京条约》的签订;一提到南京,人们便想到了为期七天的大屠杀。

  以前,对于南京,我最初的印象也是南京大屠杀这类的字眼。

  可是,自从我来到南京读军校后,对于南京,我觉得自己的认识更加趋于理性。

  是的,南京,曾经遭遇过苦痛,曾经粘满了无数共产党员的鲜血。

  但是,我们看这座城市,不应局限于它的过去,还应看到它的未来。

  近几年,南京又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国家公祭日的举行,南京,这座城市,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新的明天。

  作为紫金山下的一位军校学子,每次与南京的相遇都是那么短暂。

  每次放假回家,我都脚步匆匆。

  即使外出旅游,我也是快步疾走,好像在追赶着什么。

  这次,我决定留下来,与南京共度一晚。

  好久没有看南京的夜景了。

  走在南京的大街小巷里,现代化的.霓虹依然掩盖不了它曾经经历过的沧桑。

  一位作家曾经说过,南京到处都是古楼铺子。

  的确,走在这南京的街道上,少了白天里熙熙攘攘的人群。

  更多的是,一些晚上出来休闲的人们。

  在南京的夜晚,是很少看到跳广场舞的。

  不知道是南京的叔叔阿姨们更加热衷于什么,但是,南京这座城市本来的苦痛,已经在人们心里深深打下烙印。

  另外,南京人,本来就有民族自觉吧。

  在建邺区的大屠杀纪念馆,对于南京人来说,不仅是一次纪念,更多是一次警醒。

  所以,南京人是不会像其他城市那样放得开。

  南京人,可以说,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

  南京人,可以说,比其他城市的人更加珍惜生活。

  我出来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但是,在双龙街大道旁边的巷道里,仍然有不少商贩在忙碌着。

  这些商贩,从早上一直到晚上,他们都是在这里。

  有卖煎饼的,有卖烧烤的,有卖烤鱿鱼的,甚至还有卖炒饭的。

  这些商贩,他们并不处于繁华的街道,只是在一条巷道里。

  在这条巷道里,不时有人来回穿梭。

  这儿,当然也是没有城管的。

  在这些商贩中间,大多数是已成人妇的大姐们,也有年轻的小伙子。

  “师傅,这个怎么卖?”

  “这个,五块钱一斤。”

  “先生,你是要买来当下酒菜吧。”

  “干我们这行的,对顾客的需求都很熟悉。”

  “这个下酒菜,不应该太多。

  这个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所以,适当的搭配,给你来两斤吧。”

  “好。就来两斤。”

  “给,再给你加点。

  如果好吃,下次继续光顾啊。”

  在这儿停留了一会儿,到处可见这样的交谈。

  也许,南京,正是有了古代的辉煌,才使南京有了江南特有的婉约和柔美。

  可是,也有了近代的耻辱和浮沉,南京人,更加懂得感恩和勤奋,更加懂得去生活。

  转眼三四年的光景便这样完结了,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

  南京,对于像我这样的外乡人来说,却还是没有十分的归属感,相同的,对她,也就不会倾注十二分的情感了。

  我预备在剩下仅有的这几日里,重新去六朝古都的那些山川河流、亭台楼阁、故人名邸闲逛一番,以聊表我最后的一丝敬意。

  不得不说,南京的历史是悠久的、风景是优美的。

  她是从三国时代便破土而出的石头城,帝王先贤称之为王霸之地、虎踞龙盘,文人墨客也谓之秦淮风月、烟雨朦胧。

  便是到了如今,驻足于玄武湖畔、穿梭于秦淮小吃、仰望于紫禁之巅的游人仍是络绎不绝,将本就人满为患的金陵城妆点的更加熙攘繁华,灯火昼夜不息。

  这样的场景却是我不太喜欢的,我总觉得,现如今的南京已经失去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的韵味。

  又或许,其实他从古至今一直是如此,只不过我却缺少了那些文人墨客的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罢了。

  然而不管旧时如何,我终究是相信我自己的一双不太有神的眼睛的。

  自我入大学以来,我所见到的南京是这样一幅幅景象:随处可见的施工队将原本静静伏在地上的泥土改造成漫天飞扬的灰尘并散发出令人作呕的腥味;小区的水流里、街道两旁的河水中漂浮着千奇百状的废弃物,泡久了便生出一层厚厚的深绿色的像薄膜似得覆盖物,水中的鱼儿大抵都是死了的,一阵风拂过,恶臭扑鼻而来;道路上的货车、客运车、私家车、出租车等各式的车的鸣笛声一浪高过一浪,仿佛有一万只乌鸦在你的耳边呱噪;万恶的扒手潜伏在城市的每一座商场里、每一辆公交车上,每一条市井之中,等候他们无辜的“猎物”,饿急的时候他们甚至到被称之为象牙塔的地方去觅食,我一个要好的朋友的手机在学校里公然被抢便是铁证,这是怎样的一种令人愤懑的龌龊勾当呢?。

  至于南京的人,我也不得不提出一些拙见:为何很多人甚至老弱妇孺的口中都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脏话呢?这实在是让人有一丝的不解,这又可被称之为一种怎样的文化呢?每每看到这些,想到这些,厌恶之情也油然而生。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忽然想打开窗户再尝一尝这空气的味道,一阵风轻轻地擦着我的耳朵溜进我的窄小的屋内,打个转,便很快的溜走了,紧接着又是下一阵风。

  这风来风往的片刻瞬间倒又让我感受到一丝的惬意了,只不过这样的瞬间实是太少。

  “三度春秋何其多,金陵一梦成蹉跎。”我竟不知这句诗究竟是我自己作的还是引用的别处什么地方的了,但总之是尤其契合我现在的苦闷不堪的心境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