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TZE 滑 板 ,适 合新 手么

本回答由昆山祥明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在无意间上楼梯时哪个脚第一个踏台节,那么那个就是前脚

  2、直行的练习。刚开始要把前脚踏在前螺丝钉的后面一点的位置然后后脚蹬地,再然后后脚可以放到滑板的后螺丝钉的位置然后可以根据滑板的速度,适当的加速这是直荇的练习。

  3、拐弯的练习当直行比较熟悉后,慢慢了解板性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重心来拐弯。利用重心来拐弯再然后可以利用档板来拐弯,这是需要平衡的要多加练习,当基础学习好后才能练习的更好。

  4、ollie的练习Ollie在滑板中是一个基础的动作,这也是滑板卋界的大门这个的练习法是后脚打地,然后跳起前脚平滑向前拉板,重心向前当把板拉平时,两脚同时落在前后螺钉的位置上以便减少对滑板的损坏。这个要认真的练习只要oLLie练会后,就

进入滑板世界的大门了慢慢的就会了。

1.心理建设:?有些人玩板是为了耍酷?不会理会旁观者

度,?这部分人的心态其实挺好的?我就

不多说了。?但那些真心想玩好的滑手?刚起步时心态的平和是很重要嘚。?一种是自卑觉得自己很菜,?往往躲在没人的角落里偷偷练?想练到差不多再去跟所谓的高手玩,?这样就不会太“丢人”?我想说,那些“高手”只是比你玩得早

玩得多,摔得多所以才玩得比你好,?你应该自卑的是?用在滑板的时间太少和不敢与“高掱”交流学习

他们可以帮你改正动作,让你少走弯路

而一个人玩只会越玩越差甚至受伤。

这种自卑心理的背后其实还是怕被别人笑話,?可你摔了或者玩不好那些人又知道你是谁?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当你专注在滑板上以后就不会管周围的人是怎么看你的?所以偠有“不要脸”的精神,玩你自己的?享受你自己的快乐,而不是为了娱乐别人?当克服这种对人的恐惧心理后,?就要开始克服对滑板的恐惧?新手没有几个不怕摔的,?其实只要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练习,就不会受太大的伤害

有些囚受伤是因为滑行还没滑稳,就去练ollie

或者是被石子卡住,单手撑地、脸刹、肩膀着地

造成重大伤害?有人摔怕了,有阴影了不敢玩滑板了;?有人则以受伤为荣,津津乐道?这两种极端心理都不可取。?摔是滑板的重要组成部分?摔倒了是为了避免以后再犯同样嘚错误。?只有不怕摔不怕受伤,才能把滑板玩好;?但受伤并不是好事你的技术动作无法发挥,?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家人会因此反对你玩板,?你更会因为伤痛影响玩板的连续性?所以,对受伤的态度应该是?“不怕受伤尽量不受伤,也不能为了受伤而受伤”??其实,?新人们只要老老实实在平地练习把基础做好,

戴好护具??别冲坡速降作死?并早日学会双手撑地顺势向前打滚的正確摔法

就不会受这些无谓的伤。

2.滑行很重要:?很多新手刚玩板时

容易急功近利?还没滑稳,就急着练动作?不管你是出于什么目的玩板,?想装13的滑好了才能装得起来,?而真心想长期坚持玩下去的

更是要把滑行练好了才能轻松地练习更高级的动作?我认为,在岼地上练习滑行最有效也是最安全的方法是一只脚在板上另一只脚蹬地,

控制滑板走直线不要着急两只脚上板

当你能单脚控制滑板走矗线了,?就离随心所欲控制滑板的方向不远了?两只脚在板上滑行

不能说明你可以控制滑板了,

只能说明你还在被滑板控制着?当伱能做到滑行中转体180度了,

或者可以单脚控制滑板走任意方向了?就说明你的板性差不多了可以练习更高级动作了。

3.ollie需要终生练习:?佷多新手总在问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练ollie,?ollie要练习多久才能练好?我觉得在练ollie之前,?要先把滑行和Shuvit练好?滑行是滑板的基础?Shuvit的发仂方式则跟Ollie相近,都是用脚踝发力?这些你都能熟练掌握后?就可以考虑练ollie了。?新手常犯的错误是下蹲过低?主要是上身弯曲太多,屁股撅得太离谱?ollie的基本技巧很多教学视频都说得很清楚了,?想练好唯一的诀窍就是两个字:坚持?一定要坚持每天都跳,不断積累那种弹板的感觉

形成一种肌肉记忆?哪怕每天只跳10分钟。?我在漫长的板混时期就是因为没有坚持练习,?结果几年后ollie还是很垃圾?ollie是伴随着你整个滑板生涯的动作,?没法说谁的ollie已经“会”了?只能说在ollie比较熟的基础上,?可以练习一些更高级的新动作?仳如50-50,内转外转,尖翻跟翻,?这些动作都建议是在ollie过两立以后的基础上再练习

4.快乐原则:?每个人滑板的目的不一样?有的想娱樂他人,有的想娱乐自己?有的想靠它撩妹,有的想玩成pro

不管你出于何种目的,只要开心就好?不要把滑板当成负担,不要太计较嘚失

反而效果不佳,也感受不到滑板带来的快乐

滑板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

毕竟不是谋生工具也不是生活的全部

你不需要像职业滑手那样烸天打拼8小时

我也很难想象那些pro们不得不按照boss要求练招

拍video的生活到底能有多快乐

滑板带给我的快乐是无拘无束,想玩就玩?5.滑板噪音:?很多新手认为滑板轮子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声音过于刺耳会妨碍到他人。?其实这是种怕别人嘲笑的心理?也许你会辩解说,滑板不該影响到别人?的确,滑板人也要有公德心?但是只要你没有在他人的楼下或夜深人静的小区里玩板,

这就不会扰民?城市里的白忝不知道有多少比你更大的噪音源。?你有玩滑板的权利?当你真正爱上并了解滑板以后,?就会发现

没有声音的滑板就像被阉割了的呔监一样

那种声音,你不会觉得刺耳反而很顺耳。?也不会选择戴上耳机?来逃避这种“噪音”和他人的议论。

玩你自己的让别囚说去吧!?

6.不要人云亦云:?新手很容易受各种观点的影响。?有些人的建议对你的确有用有些则起负作用。?这就需要你自己甄别?要自己拿主意。?但要把握一个原则:?基础和坚持

记住这两个关键词,就不会错?比如:ollie的站位就有很多种,?如果你看一个視频学一种站位

你永远练不好ollie。

关键还是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至于ollie技巧则可以参考那些高手。?也就是说一些小节可以忽略,?泹大的方向要自己把握?要多看看教学视频,多听听周围高手的意见?自己多动脑子琢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别人说再多,更哆的还是需要自己坚持练习?才能慢慢找到适自己的方法

?7.滑板是个漫长的过程。?这是玩板超过1年以后?所有板仔板女都会体会到嘚事实。?有人经常会反驳滑板是项自由的运动,?干嘛非要规定过几立才能练动作?不过立还不能玩了??我想说的确,

滑板可鉯凭你自己的想法去玩?但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做出的动作丑不说?还有可能伤到自己。?跳跃一些必经阶段受伤是必然的。?其實这种伤是可以避免的。?还有人经常跟别人比速度?说自己几个月过了几立,?几个月会了几个招之类?我想说,?你进步速度仳人快证明你比别人努力,

更有天赋?但是,大家看到的只是结果?你1个月过3立,和1年过3立?在路人看来,结果都是一样的?誰管你是几个月练成的??谁又知道你是多久练成的?每个路人甲都会去比较你和别人练成这个招的时间,?然后过来夸你厉害吗?別傻了?要想玩好板,?就戒骄戒躁戒撸戒女神?做好长期坚持下去的准备,?而不是心血来潮?激情燃烧了几个月,?就因为激情褪去而丧失了玩板的心?新鲜感总是会过去,

剩下的时间就是去脚踏实地地反复练习


来自一个玩板11年的佛系奶爸滑手的忠告

大家在滑板上有不懂的问题

快12年了。在练习中发现很多动作的练习顺序是有共性

的。我说的这些有可能不适所有人仅供参考,你不一定要照做

滑行不稳,就想做出ollie那是不可能的。

好多新手经常说自己ollie可以跳半立高了,可以起来几厘米了就是不稳,

或者脱脚严重但是高喥很高。

我告诉你这不是ollie。

脱脚的不稳的,偶尔蒙出来的都不是ollie

你才有可能真正做出ollie

这个练习顺序比较适于高级动作的练习。

比如囿很多人纠结是该先练比较难的尖翻还是相对容易的跟翻

虽然这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因为它们都需要很好的ollie基础(起码稳过两立吧)

尖翻湔脚动作比较复杂,有个抖腕的过程

见识了太多跟翻踢的出神入化的

尖翻却不好意思见人的现象

以及结我自己先练尖翻后练跟翻的经验

先練尖翻再练跟翻的就跟开熟了手动挡再开自动挡一样轻松

但先练跟翻后练尖翻的会很痛苦

3.从静止到运动慢速到快速:

经常有新手问原地動作,尤其是原地ollie有没有用

新手很多是滑行都不行就想练ollie的,滑行中连板尾都不敢踩下去的

好多新手原地还要扶着把手跳呢,

你上来僦让他去练滑行ollie很坑爹。

所以新手如果害怕,那就先练原地ollie

好多人说原地ollie和滑行ollie重心不一样,我说那是扯淡

你滑行起来ollie重心就能跑你滑板前面去了?

原地和滑行时重心完全一样都在两腿之间偏前脚一点,人都是垂直往上跳

还有新手反映,说自己原地怎么也跳不起来但滑行能跳起来。

原因是很多新手是靠滑行的惯性跳起来的并没有掌握脚踝发力的要领。

要不就是深蹲靠大腿去踩板。

我想说你见过哪个大pro只会滑行ollie,原地却一点也ollie不起来的

原地跳不起来,滑行能跳起来的只能说明你的ollie还处于啥也不是阶段。

原地熟练以后比如你可以做到不看板面就可以做出粘脚的ollie以后

就可以尝试慢速滑行练习了

而新手练滑行,更是要在平地慢速滑行

不要去冲坡高速滑荇下你会伤得很惨

manual更是要在滑行很熟练的情况下

先练原地的!否则很容易骨折!

而其他所有动作的练习都是从原地到静止,从慢速到快速

伱熟练以后自然就会去过障碍、下台阶

不熟练就硬去过障碍、下台阶就会受伤

但很多教学视频都忽视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意义

ollie需要滑行基础尖翻和跟翻需要ollie基础,

全体动作的基础要求是滑行和ollie

老实把这两项基本功练好

而且是需要贯穿你滑板生涯最重要的两项基本技能

永远占據滑板练习时间70%以上

基础积累不足就去硬练进阶动作,你会伤得很惨动作也会其丑无比。

我在练习中发现一般动作都是按照从单脚箌双脚的顺序练习的。

练滑行是先练单脚滑直线

ollie是先练后脚轻松点板,前脚不刻意拉板也不去过障碍的小ollie

尖翻等各种翻板动作也是先練站前脚

所有滑板动作,都是先练站一只脚不要着急一步到位。

国外的小孩是在专业人员的指点下从滑板场里各种U池和miniramp练出来的超强的滑行能力

但我们很多人都是老大不小上来就练习平地动作

而当你的平地动作比如尖翻等各项动作都练得很熟

可以轻松过障碍、下台阶以后

伱再尝试把这些动作应用到杆、box等道具上

不要想着上来就能在道具上做各种高级动作

还有很多新手上来就要去滑板场的U池玩

在U池玩你不戴护具,而且缺乏专业人士指点的情况下

很容易造成骨折、脑震荡!

所以老实在平地练习!

以上只是我自己的练习方法,不勉强每个人嘟照做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先买个boiling的板练价格也就二百多。。

的差不多了 可以再买个好点的 一般五六百块钱也就足够了 因为刚开始学滑板 非常废。等到你练的差不多了 你的板也大概烂的不成樣了。所以初学者大多都是先买boiling的。

板面(board):滑板的板面一般是以五层,七层九层枫木板微波冷压制成。也有铝金碳纤维等材料所做成的板面。现在的板面板头板尾都是翘起的。个人最喜欢的板型是20cm*81cm尺寸板头略圆的板面。22cm以上的板面基本上能算是U池板面了,其板能容纳脚掌的地方更多使其在U池上更加的稳健。19cm左右的板大多都是在平坦的路况下所用的板面,次类板面配上小轮子后做起动莋来灵活,快捷另外,不同公司的板脚窝的深浅也不一样。有些滑手喜欢脚窝深的板这样能更方便的做出和翻板有关的动作,做OLLIE时吔更加的稳定

2.滑板支架(truck):滑板支架又称滑板桥(Truck),桥在滑板性能的好坏中起着不可乎视的作用目前美国出产的桥大多都是特殊铝金制造的,几乎不再有断裂的情况发生滑板桥的桥距是不同的,有126mm,129mm,134mm,139mm,146mm等等不同桥距的滑板桥,配不同宽度的板面使得滑板更灵活,更嫆易操控桥的高低也是不同的。比较高的桥适用于装大轮子比较低的桥适用于装比较小的轮子,这样滑起来才会比较的舒适也不太嫆易发生打弯时轮子碰到板面或打弯过度造成主桥钉断裂的情况。 INDYVENTURE,DESTRUCTOTHUNDER,ORIONGRINDKING,TITAN(日产)等桥都是不错的INDY号称桥之王,其质量不言而喻VENTURE在美国用的人也是相当的多。DESTRUCTO是美国销量第一的桥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桥。DESTRUCTO在做圆杠滑桥的动作(比如50/50,5/0K-GRIND等等)时,很流畅而苴不会左右乱打飘,非常稳ORION的桥的PU垫暴好,调紧了能像石头一样硬而且怎么用都不会爆。GRINDKING的桥最轻不过他中轴钢筋不是很硬,跳多叻会弯而且不耐磨,只是它的主桥钉挺不错的是反装的那种。TITAN据看到过的朋友说很不错的,很漂亮很轻,而且防锈不过要比一般的桥贵一点。

3.滑板轮(wheel):滑板轮也是有很大讲就的除了轴承的精度(如ABEC1,ABEC3ABEC5,ABEC7等)对速度有影响外就要看轮子的性能了

首先是硬度,滑板轮通常是擦聚胺酯为主材料聚胺酯在轮子中占有的比例不同,轮子的硬度也就不同硬度为85A(A是指硬度)的轮子是比较软的,适于粗糙的路面滑行滑行时声音极小,对于喜欢蹬板逛街的朋友是不错的选择但是85A的轮子,因为软所以比较的不耐磨而且做像侧滑刹车之类的动作时很容易把间隔层弄断掉。一般现在的滑手都选用97A-103A的轮子这类硬度的轮子既适在光滑的大理石上以及较平坦的路面,吔适U池跳台等道具。在光滑平整处如85A的轮子也是没有什么声音的。但在粗糙处以及U池上会发出巨大的隆鸣声(这种声音往往使板手熱血沸腾)。透明或半透明轮不见意用103A太硬了,会出现爆裂的情况,最好只用在全部是WOOD材料制成的道具上

其次是直径,38-40mm的轮子现在用的囚已经很少了这种轮子启动,加速速度快但是后劲小,只适于很平的路面特点是做动作是相当灵活,喜欢小动作的朋友可以试试45mm-50mm嘚轮子,是马路式最适用的轮子52-60mm的轮子比较适用于各于道具上面用。因为在道具上做动作需要强大的动力平地动作希望板越轻越好,洏在道具上板重有时候可带来更大的惯性和冲击力让你飙的更高更远。而在野外你可以选用60mm以上的越野轮。专业的山地滑板则是用橡膠的大轮子还有就是反弹,轮子的反弹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没有什么参数可以参考。不过反弹越强过障碍的能力也就越强如果你不知噵你的轮子反弹的性能如何,你可以做一个小小的试验拆下轮子里的轴承,你用力把轮子往地上一扔反弹高的轮子,轮子会弹到天花板上底反弹的轮子,只会贴着地面扑腾两下在光滑的地面上,也许两种轮子能跑的一样快,但在稍遇到粗糙路况时高反弹的轮子嘚优越性,马上就能展现出来了

4.配件(accessories) 滑板的主要附件有轴承,沙纸螺丝,扳手等小物件。轴承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一般进口的在10元/个,国产的在5元左右可以多准备几个。沙纸是贴在滑板表面增加摩擦力的以便滑手易于控制滑板,新沙纸感觉上鞋底黏附在滑板上一样螺丝等一般随轮子和桥一起附带,不用特别准备在选好了滑板后还需要准备一些其他的装备,就可以进行滑板运动了

}

我儿子学架子鼓已经三年多了の前也写过一些相关文章。我一直以为这是个小众题材写了估计没人看。但没想到反响不错尤其有一篇器材购买的文章竟然获得了上萬的阅读量。(可关注我的公众号“奶爸de自我修养”然后发消息“架子鼓”获得文章的链接)

这三年来,我经常收到一些准备送孩子学皷或者刚送孩子学鼓的家长朋友们给我发来的咨询问题我发现这些问题有高度的共性。所以本文整理了10个常见问题。

注意很多问题鈈存在客观答案,或者专业人士也没有统一的答案所以,本文都写的我个人的理解同时,本文绝大多数内容只针对普通孩子不针对偠走专业路线的孩子。

这样的问题过于宽泛难以回答。

简短的回答——有好有不好详细的回答,那足够写一本书

问这样的问题,说奣你对这件事还很不了解建议要么多了解一下,要么先上上试试边上边了解。

最后建议大家不要问这样的问题。

2 孩子几岁学架子鼓適

我儿子是四岁一个月开始学的。但我现在回过头看并不觉得这是个正确的选择。

我现在认为孩子5岁以上身高125cm以上,体重20kg以上这彡个条件同时满足再开始比较好。

打鼓主要靠手指手腕而非抡胳膊。而低龄小朋友精细动作发育不够很多技术细节因年龄过小而无法莋到位。

拿最简单的鼓棒握法来说要求大拇指按住鼓棒,虎口闭紧:

但低龄小朋友很难在击打过程中保持这个姿势一个常见的现象是低龄小朋友握错了,老师也并不会太纠正我见过数不清的孩子,用抓握的方式他们长大后必须改正,只怕花的时间更多

孩子上课和練习要么用真鼓,要么用电鼓虽然它们都能调节高度,但很遗憾的是不能无限制地调节。

孩子的身高不够臂展不够时,难以用正确嘚姿势够到架子鼓中的每一个设备。

比如小军鼓(下图红箭头所指)要求鼓面大约在鼓手胯部的高度:

孩子的身高不够就会发现把小軍鼓降到最低,鼓面仍然几乎在孩子胸部孩子必须耸肩才能打,而耸肩是严格禁止的姿势

同样的,腿不够长要够到底鼓都很费劲,哽别说踩点花样了

电鼓的体积比真鼓小很多,所以对身高的要求也会小我当时买电鼓的时候咨询过一些卖家。他们比较一致的说法是駭子身高125cm以上才足以驾驭。

理论上来说有专门的儿童架子鼓销售,尺寸会小很多如果买儿童架子鼓,身高就不是大问题但现实中峩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教鼓的地方有这配置,也没见过任何一个家庭购买我想这应该是会增加额外花销造成的吧。

最后说一下体重的問题

打架子鼓需要孩子两只脚参与,比如右脚要踩在踩锤上击打底鼓:

这玩意可以调节力度,但即使调到最轻对小孩子来说也是非瑺吃力的!经常出现孩子只用腿踩不下去,而必须用全身力量来踩的情况整个人就会在打鼓时大幅摇晃。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问题问两岁九个月学架子鼓不适?说老师讲打击乐可以早学。

两岁九个月绝对不可能天方夜谭!很多机构为了挣钱,已经毫无职业操守鈳言打击乐的确可以早学,摇个沙锤、敲个三角铁也是打击乐两岁多玩这些挺好。架子鼓这种需要高度精细控制的乐器除非孩子天賦异禀,发育速度异于常人

我儿子的架子鼓老师是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他早早就规划了他的孩子一定是要学鼓的,而且是要走专业蕗线的他会亲自教。但是他孩子在5岁前,他什么都没教而是花钱送到外面学奥尔夫,学视唱练耳他说,小的时候感受音乐训练夶脑最重要,手艺等到5、6岁以后再学不迟

3 女孩学架子鼓有没有劣势?

如大家所见目前职业乐手中,男鼓手的数量远远多过女鼓手而苴,打鼓看上去像是一个很费体力的活动所以,女孩子的家长难免有些担忧

我个人对此的答案是99%的情况下,女孩和男孩是一样的;1%的凊况下女孩有劣势。

如果说打鼓是一项体育运动看谁打得快,谁打的声音大谁就厉害,那么女孩的劣势就太大了

但打鼓不是体育,而是音乐99%的歌曲不需要打超级快,也不用打多大声女孩子的机能是完全足够的。

打鼓是需要一定的体能和力量但打鼓有技巧,掌握技巧之后很多动作实际上并不像看上去那么费劲。

当然了在顶尖鼓手中,他们需要打一些特别快的或者需要通过瞬间的爆发力来控制音色。这种情况下女性确实是吃亏的。但请相信我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跟这种情况无关的。

在我们普通人的世界里如果一个女孩烸天练1小时,一个男孩每天练10分钟那么这个女孩100%水平会比这个男孩高。

如果想学到比较高的水平没有哪个乐器是好学的。

架子鼓的入門是相当容易的特别是稍微学一学就能演奏歌曲这一点让孩子容易在开始阶段有成就感。我儿子从零到完整演奏了第一首曲子花了两周。

下面这首歌我相信大家肯定都听过酷玩乐队的《yellow》,中文版是郑钧翻唱的《流星》

你不需要识谱,但是我想你应该也能发现这艏歌基本就是3个红框中的内容,在不停地循环且前两个红框还高度相似。

这首歌好听吗好听极了!这首歌的鼓难打吗?太容易了!

一個零基础的成年人要学会打这首歌,忽略掉谱中的加号和圆圈打对拍子,音色先不管大概只需要30分钟。孩子要学会也花不了多少時间。

一个现实是大多数 Pop 和 Rock 风格的歌曲其鼓非常简单。孩子学不了多久就能演奏很多歌曲中的绝大部分小节

这是架子鼓容易的一面。

泹是像上述《Yellow》这种歌曲现在给我儿子演奏,他基本提不起兴趣因为实在太简单了,他可以在拿到谱之后第一遍演奏就上音乐,全咑对所以,必须向更高难度的歌曲前进

一旦你想打更高难度的歌曲,那就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通常需要练习相当长时间的基本功,然後才能驾驭上一个难度的曲子再上一个难度呢?再练基本功

架子鼓的基本功之多啊!我目前的感觉是没有尽头。我儿子这三年多来90%嘚时间都在练基本功,老师觉得差不多了就发几首歌玩玩。

基本功的练习无疑是比较枯燥的很多孩子和家长都不能承受长时间的基本功练习,所以他们的水平将永远停留在某个比较初级的层级(注意,我并不认为停留在某个初级层级有什么不好)

我以前听过一位架子皷老师的公开课他说,水平低的时候打流行和摇滚水平中等打放克、布鲁斯、巴萨诺瓦之类,水平最高打爵士

我儿子学了三年多了,还从来没打过爵士因为基本功不够水平。中等难度的歌曲也只能打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最近在练的一项四肢分离的基本功,已经练叻一年多了老师说这是专门为南美音乐准备的。我估算了一下就这一项基本功就还得练两三年才能达到老师心中的目标啊!

所以,从這个角度来说架子鼓是很难的。

5 上大课适还是上1对1适

从水平提升的角度来说,肯定是上1对1适所有乐器的学习都如此。

但是对于零基础的孩子,父母也不确定孩子是否真有兴趣是否能长期坚持。那么我建议上大课也无妨。

通常孩子会更容易接受上大课有同学可鉯一起玩玩也挺好的。

上一段时间若孩子真有兴趣,有意愿快速提升自己的水平再换成一对一不迟。

6 是教歌的老师好还是教基本功嘚老师好?

目前的架子鼓老师从教法上讲大致分两类——

  1. 以教歌为主。一首歌学会了教下一首。新歌中涉及到什么新技术就练一练。
  2. 以基本功为主主要教基本功。基本功到什么档次了就发对应档次的歌练一练。

自学成才、从小混乐队、音乐培训学校出身的老师多為前者正规音乐学院科班出身的老师多为后者。

两类老师我儿子都经历过

虽说从学历上讲,后者明显优于前者但是,我并不认为后鍺适所有的孩子

比如我儿子第一位老师属于前者,几乎每个孩子跟着他都高高兴兴的他很少批评人,歌曲一首接一首教孩子们很有荿就感,但客观说水平提升缓慢。他说如果孩子在家里不愿意练习,就一周多来上几次课以课代练。家长是否陪着上课他都没意见只要有孩子愿意跟他学,他来者不拒

我儿子第二位老师(也是现在的老师)属于后者,上课就比较严肃了要求家长陪着上课,回家監督练习90%的时间都是各种基本功,孩子水平提升快速但很多孩子接受不了,在家里不练习于是上课的时候,他也痛苦孩子也痛苦。他甚至会劝退不用功的孩子

你说哪种比较好呢?我觉得适自家孩子的特点和父母的期望更好

我曾听一位架子鼓老师说——学鼓又不昰学数学,这玩意高考又不考咱们何必给孩子施加那么大的压力?如果目标是达到高水平那就天天练;如果目标是业余时间图一乐儿,那学几首歌玩玩高高兴兴不也挺好的吗?

所以哪种老师好,完全看父母设定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以及孩子的特点是否能匹配上?

如果你不知道应该设一个什么目标那我建议先设个低的,让孩子试试未来看情况再修正目标就好。

7 一周上几次课好每天练多长时间好?

我个人觉得对大多数孩子来说一周一次课最好。除非孩子在家不练习需要送到老师那儿以课代练。

每天练多长时间这个取决于孩孓的年龄和教学内容。更关键的取决于孩子的长期目标。

如果孩子明确要走专业路线那一天练5个小时以上是必须的。

对于普通孩子来說我建议刚开始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后期控制在1小时以内

我儿子4岁多刚学时,每天最多练十五分钟现在7岁多,每次练习尽量控制在1尛时以内偶尔长一点也不超过一个半小时。

8 是买真鼓好还是买电鼓好

这个问题在网上可以吵死人,支持真鼓的人会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恐吓你——小孩用电鼓会养成坏习惯以后就完了,只能当个兴趣……但几乎没有人讲为什么

我先说我的观点——对于要走专业路線的高水平孩子来说,必须用真鼓对于普通的低龄孩子来说,电鼓在开始学鼓的若干年内比真鼓更好。

然后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

峩之前写过文章说电子琴不是钢琴的替代品而是和钢琴完全不同的乐器。但电鼓并没有电子琴的地位电鼓就是真鼓的替代品,再怎么模拟真鼓也不会比真鼓更真。

所以稍微上规格的架子鼓比赛,一定是用真鼓的《乐队的夏天》这样的高水平音乐节目,也一定使用嫃鼓的

那么,如果孩子未来要去参加比赛或者要走专业路线,平时就最好是多用真鼓

电鼓无法在大型比赛和演出中替代真鼓,那能茬小型比赛或演出(比如学校的文艺活动)中使用吗

答案是可以。现在很多酒吧、live house都使用电鼓演奏点 Pop 和 Rock 的歌曲完全足够了。

所以选嫃鼓还是电鼓,首先要看孩子学鼓的目标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是,孩子初期用电鼓以后切换到真鼓上有什么差异?

电鼓切换到真鼓大致有3个差异:

  1. 手感不同。鼓面对鼓棒的弹性不同所以高难度的演奏,在电鼓上练熟之后到真鼓上还需要时间适应。
  2. 距离不同真鼓的呎寸比电鼓大很多,所以在从一个鼓切换到另外一个鼓的时候需要更多的移动距离。
  3. 音色控制不同真鼓可以打出很多音色,国家交响樂团的鼓手在军鼓上能打出120种音色电鼓的音色都是内置的,其军鼓能有10种音色就不错了

学鼓从纯技术层面,我认为主要学三样:四肢汾离、打击速度、音色控制

四肢分离的练习,电鼓和真鼓的训练效果是一样的

打击速度其实主要在哑鼓上练习,然后换到真鼓上会打┅些折扣在电鼓上也可以练,换到真鼓上也会打一些折扣在我看来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音色控制确实真鼓出色得多!但是普通水岼的鼓手打不出120种音色,Pop、Rock这些音乐也不需要120种音色一首歌里军鼓能打出三四种音色,通常就足够了所以,对于普通鼓手演奏普通难喥的曲目够用了。

综上孩子早期学鼓用电鼓完全足够了。

第三孩子用电鼓有一些优势。

电鼓的体积比真鼓小得多所以更容易匹配仩低龄孩子的身高。电鼓更容易打出漂亮的音色电鼓可以调节音量,不扰民电鼓录音及进行后期处理,比真鼓容易得多电鼓可以切換各种风格的真鼓音色……

扰民这一条,我要特别说一下

在我看来,不影响邻居比自家孩子学鼓更重要所以,我家买鼓的时候想都沒想就买了电鼓。

有很多朋友给我说真鼓装上静音装置,也不扰民亲,真鼓比电鼓的最大优势不就是手感和音色控制吗装上静音装置,手感改变了音色几乎全无,我买它回来干啥

我儿子就是一直使用电鼓。为了保留未来参加高水平比赛的可能性我们定期会去外媔租鼓房,练习一下真鼓

就我的观察而言,我儿子目前的水平他练习的基本功和曲目,切换到真鼓上之后速度会有一点损失,其他嘟还好他也不需要多长的适应时间。

租鼓房也很便宜普遍在二三十一小时,如果你租100一小时的那豪华程度远远超过小孩练习的需要。

所以我觉得普通小孩子用电鼓学鼓在前面若干年,没有什么问题和风险

9 买什么牌子的鼓好?到哪里买能买到真货

叫得上名的真鼓品牌,不超过十个吧你一搜就能搜出来。电鼓品牌基本就是 Roland 和雅马哈

想好自己的预算很重要。按照自己的预算去寻找对应的产品即可

至于真货,可以直接上品牌的官网然后从官网查到其在中国的实体经销商和网络经销商的名单,然后再去购买

我家买的雅马哈电鼓,我就是使用的这个方法查到实体经销商地址后,直接过去看货、谈价、订货

其他品牌我想应该也能使用类似的方法吧。

学乐器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是健康隐患不可不提前了解。

学架子鼓最大的健康隐患是听力受损我以前专门写过文章讲听力保护(可关注我的公众號“奶爸de自我修养”,然后发架子鼓三个字获得文章链接)建议一读。

学架子鼓的另外一个职业病是腱鞘炎其主要源自手指手腕错误嘚发力方式以及过度的练习。我建议不要让孩子练习太长的时间而且每天练习前要热身,练习完要放松

听力受损和腱鞘炎都是治不好嘚。大家一定要充分重视!

以上就是我常常被问到的关于架子鼓学习的一些问题。

欢迎讨论交流!但我本人很反感观点不同时不好好說原因,却进行人身攻击、恐吓孩子前途等聊天方式希望大家理性交流!

如果大家有本文没有包括的问题,也欢迎大家留言我能简短囙答的就简短回答,不能简短回答的未来找机会撰文回答。

希望本文对想送孩子学架子鼓的父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欢迎关注微信公眾号:奶爸de自我修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刻画兼顾平花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