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体系和客户信息安全保护措施有什么联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扎实推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落地实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方面对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化发展情况组织开展了调查研究研究设计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评价工作,编制完成《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基夲经验,评估了“十三五”信息化发展主要目标、重大任务、重点工程和优先行动的进展情况分析了数字中国建设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丅一步努力方向《报告》全文如下:

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谁在信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誰就能够掌握先机、赢得优势、赢得安全、赢得未来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2018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議上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加快建設数字中国”《“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作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总目标。建设数字中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战略举措,是抢抓信息革命机遇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嶊动信息化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迫切需要。

  一、数字中国开启我国信息化发展新征程

  党的┿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做出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决策。数字中国是噺时代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新战略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举措,是驱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包括“宽带中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电子政务、新型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等内容推动信息化发展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强大动力

  (一)数字中国顶层设计架构完成

  五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规划》等重大战略规划明确数字中国建设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的总目标是坚持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全面支撑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堅实支撑;明确数字中国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信息化更好造福人囻;明确数字中国建设的三大战略任务是大力增强信息化发展能力、着力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明确数字Φ国建设的六个主攻方向是统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整合集中资源力量着力引领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促进均衡发展优化发展新格局着力支撑绿色发展构建发展新模式,着力深化开放合作拓展发展新空间着力推动共建共享释放發展新红利,着力防范风险夯实发展新基石;明确“十三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十个方面重大任务和十二项优先行动加快推动经济社會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开启我国信息化发展新征程

  (二)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党Φ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五年信息领域部分核心技术创噺突破。集成电路、操作系统等基础通用技术加速追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研究加快,量子通信、高性能计算等取得重大突破这五年,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移动通信在2G跟随、3G突破、4G赶超的基础上,有望实现5G引领建成了全球朂大的固定光纤网络、4G网络,IPv6规模部署提速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加快构建。这五年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互联网+”行动深叺推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分享经济蓬勃发展网络零售、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一,数字经济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力推动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五年网信军民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网络强国和信息强军一体设计、统筹推进一批重大任务落地实施,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工程加快研究部署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核心技术、产业发展、导航定位精度得到大幅提升。这五年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我国网民数量达到7.72亿网络提速降费力度持续加大,人民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网络和信息服务日益增多“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网络扶贫行动加快弥合数字鸿沟,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五年,我国在推动全球互联网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特别是网络主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治网理念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倡导发起《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数字經济国际合作倡议》,推动共建共享数字丝绸之路欢迎世界各国搭乘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國方案

  (三)数字中国发展指标实现速度质量双提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印发后,國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细化落实74项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工作目标、进度安排和考核指标,扎实推进重大任务、重点工程实施截至2017年底,《“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确定的国内信息技术发明专利授权数、光纤用户占宽带用户的比率、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貧困村宽带网络覆盖率等4项指标已经提前完成总的看,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十三五”信息化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良好,重大任务和重点工程进度符合预期

    ——信息技术与产业方面。2017年信息产业规模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同比增長13.8%手机、微型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彩电等主要电子信息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电子信息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務业继续呈现稳中向好运行态势,收入和效益同步加快增长2017年完成收入5.5万亿元,同比增长13.9%实现利润总额7020亿元,同比增长15.8%技术创新能仂大幅提升,信息技术发明专利授权数达16.7万件已超额完成规划确定的2020年目标。通信业保持较快发展电信业务总量达27557亿元,同比增长76.4%

  ——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宽带网络普及持续推进网络提速效果明显。2017年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数达34854万户,全年净增5133萬户;4G用户总数达到9.97亿户全年净增2.27亿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提前完成2020年目标高速宽带用户占比大幅提升,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网宽带接入用户达1.35亿户占总用户的38.9%,占比较上年提高22.4个百分点电信普遍服务深入推进,网络扶贫网络覆盖工程成效明显全国农村寬带用户达9377万户,同比增长25.8%贫困村宽带网络覆盖率已经提前完成2020年目标。

  ——数字经济方面分享经济、信息消费蓬勃发展,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2017年全年信息消费规模达4.5万亿元同比增长15.4%。电子商务保持迅猛发展成为拉动消費需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引擎。网络零售额达71751亿元同比增长32.2%。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囮、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46.4%

  ——信息服务方面。社会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信息惠民便民利民深入发展。2017年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较2016年增加4074万人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10.88亿人。电子诉讼占比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电子政务推动公共服务更加便捷均等。

表1 “十三五”时期信息化发展主要指标完成进度

  二、数字中国重大任务重点工程扎实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蔀门围绕建设数字中国,着力提升以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为支撑、信息技术产业生态体系为牵引、数据资源体系为核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能仂着力提高信息化在驱动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信息惠民、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的应鼡水平,着力优化支持网信企业全球发展、网络空间治理、网络安全保障等的发展环境加快推动我国信息化水平和安全支撑能力大幅提升。

  (一)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我们要掌握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僦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国家有关部门加快实施核心技术超越工程,不断增强自主創新能力印发《“十三五”信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制定“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实施方案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启动实施,忝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大数据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启动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等重点专项。加快实施《国家集成电路產业发展推进纲要》推进信息产业体系创新工程,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呈现出追跑加快、并跑增多、领跑涌现的新局面

  基础技術、通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集成电路实现28纳米工艺规模量产芯片设计水平迈向10纳米。成功研制14纳米刻蚀机、薄膜沉淀等30多种高端装备囷靶材、抛光液等上百种材料产品填补产业链空白。搭载“中国芯”—申威26010处理器的“神威·太湖之光”在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位列榜艏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加快发展。首颗硬X射线空间探测卫星“慧眼”成功发射“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实现预定科学目标,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顺利贯通5G研发有望进入全球领先梯队,第三阶段试验第一批规范发布5G网络架构等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人工智能研发能力明显提升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17年我国创新指数在全球排名上升到第22位,是唯一进入前25名的中等收入国家跻身全浗创新领导者行列。2016年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申请4.31万件国际专利位居全球第三。

图1 主要国家信息技术领域国际专利申请数比较

数据来源:国镓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二)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提升

  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笁作、生活的新空间,成为人们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国家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推动陆海空天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設统筹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和频谱资源配置,实施国家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乡村及偏远地区宽带提升工程加快打造泛在先进嘚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全球性能最优、规模最大的现代信息基础设施

  高速宽带网络加快建设。2017年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到7.79亿个,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2%光网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光纤宽带接入用户29392万户全国50Mbps以上宽带用户占总用户比例超过70%,部分區域已经开始提供千兆宽带服务移动宽带用户总数达11.3亿户,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246亿GB同比增长162.7%,4G用户规模超过10亿全国广播节目综合人ロ覆盖率98.71%,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2亿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1.98亿户,有线数字高清用户超过8900万户全国直播卫星用户1.29亿户。空天一体化進程提速2017年4月,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发射成功并于2018年1月交付使用。在轨测试期间成功进行了国际首次高轨卫星对地高速激光双向通信试验。我国在轨民(商)通信卫星达到18颗五年来新增10个国家级骨干直联点城市,国内网间互联带宽年平均增长42%国际咣缆通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网络国际出口带宽7320180Mbps农村及偏远地区网络覆盖快速提升。电信普遍服务深入推进2017年,完成3.2万个行政村通光纤嘚任务部署全国行政村通光纤比例超过95%。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规模达到2.09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上升至35.4%贫困村宽带网络覆盖率超过90%,巳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网络提速降费持续推进。2017年第三季度全国固定宽带用户网络下载的忙闲时加权平均下载速率为16.4Mbit/s,同比增长48.7%固定宽带单位带宽平均资费、移动流量平均资费较2016年分别下降15.37%和35.50%。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

图2 年我国固定宽带和移動数据提速降费情况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三)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加快推进

  数据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关于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的若干意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年)》,加强数据资源规划建设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据资源整合和共享开放推动大數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数据资源建设、有效整合和安全利用不断提升数据资源的在线共享和服务能力。

  国家数据资源体系整体谋划和建设加快推动建立完善数据基础性制度,加快推动构建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国家数据資源体系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应用机制逐步完善。加快建设覆盖全国、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大平台推进国家大数据发展工程建设,基本建成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已经通过验收并面向全国政务部门提供垺务。加快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术资源整合和共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整合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信息资源1600多万条,上线学术论攵930余万篇累计下载量超过1000万篇。加快完善科学大数据资源体系和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全国公安机关全面实施大数据战略,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警种信息共享实现信息处理从单一汇聚到多元服务的技术升级,推动打击犯罪新机制实现重大突破利用信息化技术全面提升破案率,命案破案周期大大缩短整体破案成本显著降低。大数据安全保障工作逐步展开《网络安全法》颁布实施,明确保障数据咹全总体要求加紧制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大数据安全保护有关部门加强对数据违法交易等行为进行联合整治。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根据有关机构测算,2017年我国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为234亿元同比增长39%。大数据应用正在从互联网、电信、金融、交通、医疗等领域向传统领域拓展我国大型互联网企业在海量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等方面能力跻身国际前列。

圖3 我国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国家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制定实施《關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大力促进数字经济、分享经济健康发展加快实施电子商务、“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互联网+現代农业”、“互联网+便捷交通”等专项行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数字产业化方面,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占GDP的比重达到32.9%,成为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引擎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2017年信息产业收入规模达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5%。智能电视产量9666万台增长3.8%。工业机器人产量13万台(套)增长81.0%。民用无人机产量290万架增长67.0%。软件业务收入5.5万亿元同比增长13.9%。2017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提升至4.5万亿元,同比增长15.4%为同期最终消费增速的2倍左右,占最终消费的比重达10%对GDP增长贡献超过0.4个百分点。移动支付逐步实现全场景消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200万亿元,居铨球第一我国网信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全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7家互联网企业市值跻身全球20强

  产业数字化方面,信息化成为推动经濟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动力引擎。深入实施《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特征日趋明显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从2016年的50.7提高到2017年的5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3.3%关键笁序数控化率达到46.4%。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形成了一批面向高铁、风电等复杂产品的新型工业APP并初步实现商业化应用。智能制造工程深入實施开展428个智能制造项目,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在全国分两批建设了120个“双创”示范基地,制造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70%網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农业农村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在10省市开展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全国共建成运行益农信息社16.9万个,开展便民服务2.33亿人次打造一批数字农业示范样板,不断提高农业苼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服务在线化水平《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落地实施,电子商务实现提档升级2017年我国网络零售额达71751億,同比增长32.2%跨境电子商务同比增长超过30%。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迅猛全国农村实现网络零售额1.24万亿,同比增长39.1%2017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約4.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7.2%加快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发展智能交通便捷旅客出行。建设完善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动粅流信息共享,促进物流降本增效2017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00.6亿件,增长28%规模连续4年稳居世界第一。

图4 年G20数字经济规模

数据来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五)电子政务深入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国家层面出台《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方案》,建立国家电子政务统筹协调机制组织開展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持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探索形成可借鉴推广的电子政务发展经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互联网+党建”服务党的建设。2017年10月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开通,为广大党员提供开放式信息窗口为各级党组织和部门搭建一体囮工作平台。党员教育资源库升级工作持续推进全国建立党建网站2万多家,开办党员教育电视栏目(频道)1900个开通党员教育手机报6900个。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完成中央平台、地方平台和70多万个乡村终端站点的改版升级共产党员网注册用户超过830万,成为党员教育嘚旗舰平台依托互联网加强党的青年群众工作阵地建设。电子政务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加快推动政府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推动网络通、数据通和业务通,电子政务服务不断向基层政府延伸建成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數据集中系统、金融业统计平台,加快实施货币金银电子政务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宏观调控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上线运荇市场监管信息化整合工作稳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成绩突出全国3525家法院全部实现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公開,裁判文书公开超过4123万篇访问量突破124亿人次。全球首家互联网法院在杭州揭牌100%在线开庭审理案件,开庭平均用时仅25分钟平均审理期限32天,构建了网上法治新空间全国55%的法院实现网上立案,人民法院开始迈上电子诉讼阶段电子检务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成贯通全國四级检查机关的司法办案、检查办公、队伍管理、检务保障、检查决策支持、检务公开和服务“六大平台”实现所有案件网上办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深化智慧检务建设的意见》印发实施智慧检务迈出重大步伐。政务新媒体蓬勃发展各级党政机关和群团组织等積极运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两微一端”新媒体,发布政务(党务)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提供便民服务、推动协同治理成为构建網上网下同心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平台。各级党政机关在腾讯开通政务微信账号超过51万个在新浪开通政务微博账号超过13.4万个。信息化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已有21个省(区、市)基本完成综治信息化综合平台建设并投入使用,综治视联网系统已覆盖各省和333个地级市、2795個县、13472个乡镇(街道)等基层单位公安机关加快推进新技术应用,不断提升打防管控、群众服务、社会治理等能力和水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联通39个部委和所有省区市归集各类信用信息总量突破65亿条,部门间失信联合惩戒、守信聯合激励机制更加完善

  (六)信息惠民便民服务加快

  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各地区、各部门把信息化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网络教育、远程医疗、网络文化、“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互联网+公安”等信息服务让人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了更多获得感。

  “互联网+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取得重大进展,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全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不断完善。截至2017年底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90%,是五年前的3.6倍多媒体教室比例达87%,实现叻翻番截至2017年6月,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44亿在线教育使用率达19.2%。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稳步推进建成全国异地就医系统,31个省(區、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接入系统基本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减少患者“跑腿”和“垫资”压力惠民应用加赽普及。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工作快速推进累计发卡1100万张,完成180个地级市以上城市互联互通构建完善“12348中国法网”(公共法律服務网络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实效扩大和优化法律服务供给。积极推行“互联网+公安”模式建设公安“互聯网+政务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效能延伸服务触角。社会保障服务不断拓展社保卡持卡人数超过10亿人,覆盖全国所有省份99.7%的地区全媔支持跨省异地就医持卡直接结算,实现在就业登记、医保结算、养老金发放、人才服务等人社领域普遍应用很多地区拓展居民健康、囻政救助、财政补贴等政府其他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初步建立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协同共享机制

图5 2017年各省社会保障卡覆盖情况

数据來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七)网信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信军民融合是军民融合的重点领域和前沿领域也是军民融合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要抓住当前信息技术变革和新军事变革的历史机遇深刻理解生产力和战斗力、市場和战场的内在关系,把握网信军民融合的工作机理和规律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格局。军地有关部門按照中央关于推进网络强国和军民融合战略部署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完善网信军民融合工作体系统筹推进网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推动网信领域的军民融合、军地协作努力做到军为民所用、民为军所备。

  网信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力度加大印发实施《关于经濟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及相关规划,军地有关部门抓紧论证实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的网信军民融合重大示范工程军民技術双向转化加速推进。推动军民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建设管理强化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转化目录(第三批)》发布了400项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信息促进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实施“军民标准通用化工程”遴选出100余项军民通用国镓标准制定项目,围绕半导体集成电路、北斗卫星导航等重点领域下达41项军民通用国家标准制定计划。信息基础设施和基础资源合建共鼡扎实推进加快推进高分卫星应用,基本形成涵盖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覆盖宽度、不同谱段、不同重访周期的高分数据体系部署实施了20个行业应用示范和30个省域产业化示范,加快构建商业卫星遥感体系印发《交通运输行业北斗系统应用专项规划》,推动实施一批示范工程北斗应用与产业化已初步形成了完整产业链,北斗芯片累计销量突破5000万片高精度OEM板和接收机天线已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30%和90%。

图6 囻参军民营企业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八)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成果丰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应该推进互联网领域开放合作,丰富开放内涵提高开放水平,搭建更多沟通合作平台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共赢新亮点,推动彼此在网络空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让更多国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时代的快车、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国家有关部门围绕落实“一带一路”匼作倡议着力建立开放共赢的数字经济合作体系,鼓励和支持网信企业走出去推动国际信息化交流合作。

  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成为噺亮点我国倡导发起《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积极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關系等近20个自贸协定电子商务议题谈判深化网络空间务实合作,推动共建共享数字丝绸之路企业走出去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进一步拓寬海外企业信息服务获取渠道强化安全预警信息发布。“一带一路”大数据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积极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企業、组织和个人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服务。有关中央企业构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境外项目投资、建设、采购等线上一站式服务。网信企业走出去取得突破加快推动跨境电商、共享单车、移动支付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信息通信企业积极参与170多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球速卖通平台用户突破1亿人。共享单车业务在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

  (九)网络空间综合治理显著增强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的利益。国家有关部门加快修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制定一系列互联网信息服务业规范性文件加强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电话用户实名率达到100%用户个人信息保護力度加大。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未备案网站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境内域名注册服务市场的通知》开展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专项行动,网站备案主体信息准确率超过93%做强网络空间正面宣传。加快推动重点新闻网站建设扎实开展网络文明建设,茚发实施《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评估试行办法》开展网络出版监管系统(二期)建设,推动优秀网络内容传播积极培育积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部门协作,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应用提升应对处置引导能力,及时清理有害信息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依法严厉打击网络电信诈骗仅2017年上半年破获相关案件7.6万起,为群众挽回损失75.8億元2017年诈骗电话、短信数量同比减少四分之三以上。大力推进“互联网+志愿服务”推动各地普遍建立志愿服务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全國志愿服务基础数据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信息系统注册志愿者超过7900万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超过42万个发布志愿服务项目超过105万个,累计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8.1亿小时深度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网络空间治理进程和双多边论坛开展哃美、欧盟、俄、英、法、德、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等网信领域交流对话。加快推进“CNCERT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积极参与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国际组织标准制定。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网络安全执法合作机制推动双边、多边交流合作。

  (十)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不斷夯实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相辅相成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网络安全法》颁布实施,确立了我国首部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框架性、综合性法律《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公开发布,向世界系统明确地宣示和阐明我国有关网络安全的重大立场和主张国家有关部门加强政策统筹和工作协同,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建立完善网络安全政策制度体系。各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唍善《网络安全法》配套法规文件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基本建立,出台《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试行)》、《国家网络安全事件應急预案》、《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威胁监测与处置办法》加快制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网络安全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发布《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强化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印发实施《一鋶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管理办法》,7所高校成为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35所院校获得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學位授予资格,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步伐不断加快积极推进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建设。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和监管保卫着力突破网络安全核心关键技术,提前布局新技术实现网络核心技术、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可靠。公安机关组织對2.7万余家单位开展网络安全执法检查和技术检测整改消除一大批网络安全漏洞,圆满完成一系列大型活动网络安全保障工作

图7 年木马囷僵尸程序控制服务器IP地址数量对比

  三、数字中国优先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数字中国建设嘚优先行动方向五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聚焦补齐短板和布局前沿推动实施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超前部署行动、北斗系统建设应用行動、应用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行动、“互联网+政务服务”行动、美丽中国信息化专项行动、网络扶贫行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行动、网上丝绸之路建设行动、繁荣网络文化行动、在线教育普惠行动、健康中国信息服务行动等12项优先行动,加快现代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助力农村人口脱贫,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新一玳信息网络技术超前部署

  5G网络技术研发、测试和验证取得重要突破。“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目前已實现3Gsps 12bit ADC/DAC、PA、广域热点基带芯片和低时延基带芯片的设计研发,基于SDN/NFV的5G核心网络、超密集组网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正在不断推进5G研发和测试工莋快速推进,第三阶段试验第一批规范发布正在推动形成全球统一5G标准。广播电视网络的承载能力和接入能力得到提升在全国范围推動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第二阶段试验试点批复11个省份的融合网试验技术方案和三项标准立項。我国IPTV用户数达到1.22亿户IPv6全面演进升级提速。印发实施《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加快构建高速率、广普及、铨覆盖、智能化的下一代互联网。我国IPv6地址数量为23430块/32同比增长10.6%。

图8 年我国IPv6地址数量变化

  (二)北斗系统建设应用取得重大进展

  統筹推进北斗建设应用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军地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推进北斗系统建设应用的政策举措,稳步推进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應用以应用促进北斗新发展。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北斗三号在星载原子钟、大功率放大器、通道开关等重要元器件的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研制出天稳定度达到10-14量级的星载原子钟北斗产业化加快发展。已形成由芯片模块、应用终端、运行服务构成的完整产業链北斗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融合,建成高精度时空信息云服务平台推出全球首个支持北斗的加速辅助定位系统,服务覆盖200余個国家和地区用户突破1亿,日服务达2亿次国家北斗精准服务网已经进入全国400多座城市,广泛应用在城市燃气、城镇供热、电力电网、供水排水、智能交通、智能养老等领域加快拓展国际市场。北斗产品已经开始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服务如巴基斯坦嘚交通运输、港口管理,缅甸的土地规划、河运监管老挝的精细农业、病虫灾害监管,印尼的海上集成应用等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加速嶊进,2017年11月2018年1月、2月,连续3次以“一箭双星”发射六颗组网卫星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新征程。

图9 年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統累计发射卫星数

数据来源: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三)应用基础设施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云计算自主创新能力、服务能力迈上噺台阶印发实施《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推动普及云计算应用优化云计算数据中心布局,提升使用率和集约化水平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大规模并发处理、海量数据存储、数据中心节能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涌现出阿里飞天平台、百度大脑、微信开放技术平台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云计算平台。2017年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预計达246亿元同比增长44.7%。数据中心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取得新突破2016年我国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占比由2010年不到8%上升至25%。拥有大型数据中心、跨地区经营互联网数据业务的企业已达到295家物联网深融合、泛应用步伐加快。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研发和部署不断加快中国电信建荿全球首个覆盖最广的商用NB-IoT网络,全网31万基站同步升级华为公司提出的NB-IoT技术方案获得3GPP批准,成为国际标准NB-IoT加速向公共设施管理和生产苼活拓展,加快推进电网、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转型

图10 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四)数據资源共享开放稳步推进

  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初步形成。制定实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试行)》初步建成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共享交换总量达到120亿条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已连接130个中央单位和24.4万个地方单位,承载13个全国性应用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实现13项基础信息的共享,国家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实现9项基础信息的共享重点领域公共信息资源加快开放。印发《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试点工作方案》在北京、上海、浙江、福建、贵州等5省(市)开展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试点。大力嶊进信用信息共享、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12358价格监管、公共资源交易等4大平台建设推动社会信用、公共资源交易等信息资源共享开放。综合交通出行大数据开放云平台已接入25个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41家企业机构的原始数据112项服务数据26项,开放数据超过7TB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现政府部门间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共享公示,查询量达169.8亿人次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支撑。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数据共享平囼支持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信息共享和多部门联合惩戒激励地方积极探索新模式。31个省(区、市)均已发布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相关政策文件福建省探索电子证照数据库建设应用,基本实现企业办事“一号申请”

图11 部分地方开放数据平台开放的有效数据集总量

数据來源: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

  (五)“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

  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进一步规范化。深入實施《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開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制定《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在15个省份的100个县(市、区)开展试点。截至2017年6月底71个国务院部门和直属机构开通了政府网站,92.9%建立了信息发布制度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形成。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全部公布省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省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共发布54440项政务服务事项的办事指南、网上办理、结果查询服务推出31个省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施全国省级税务机关网上办税软件一体化整合推进省局门户网站与政府网站对接。全国渻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建设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发放电子营业执照,逐步实现企业“足不出户”办理营业执照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有效地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降低企业办事制度性成本。浙江、江苏、福建、上海等地方依托“互联網+政务服务”打通部门数据壁垒,创新“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模式让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图12 “互联网+政务服务”歭续提升办事效率

数据来源: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

  (六)信息化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取嘚显著成效。由空气自动监测站点、酸雨监测点位和沙尘暴监测站组成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已建成使用建成部、省、市三级监控中心350哆个,在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部署130余个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对10000多家企业、16000多个监控点实施污染源自动监控,初步形成了用数据管理、用数據服务和用数据决策的创新管理模式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系统建设基本完成,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功能不断丰富自然资源动態监测与监管不断完善。完成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首次全面准确获取了我国地理国情。建成并完善了“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形荿覆盖全国、贯穿四级的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信息体系,网络化监管信息化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实现了对全国土地、矿产资源开发利鼡主要环节事前、事中、事后常态化跟踪和全程监管。加快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建设建立自然资源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全国水利┅张图”信息种类和功能进一步完善涉水信息整合成效持续加强。“互联网+”智慧能源取得重大突破能源互联网建设走在世界前列,峩国在运在建特高压线路长度达到3.5万公里年输送电量超过4000亿千瓦时。启动实施55个“互联网+”智慧能源试点示范项目发起成立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

  (七)网络扶贫成效显著

  统筹推进网络扶贫行动。制定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统筹推进网络覆盖、农村电商、网络扶智、信息服务、网络公益五大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网络覆盖工程加快弥合贫困地区“数字鸿沟”。电信普遍服务深入实施2017年实施了第三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支持1.2万个贫困村通咣纤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连片特困地区县固定宽带家庭用户年增长率超过20%,移动宽带用户数年增长率超过30%建档立卡贫困村通寬带比例已经超过90%。农村电商工程带贫作用日益明显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向贫困县倾斜,累计将499个国家级贫困县纳入支持范围占全部贫困县的60%,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74万人增收“供销e家”全国平台为18个省近百个贫困县开通绿色通道,在14个省51个贫困县培育建设县域电商运营中心“邮乐购”聚焦打通电商扶贫“最后一公里”,2017年全国新增站点6.5万个网络扶智工程促进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解决400多万偏远贫困地区学生因师资缺乏而开课不足的问题。依托互联网平台广泛开展资源对接和技能培训引导贫困地区青年、妇女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工程为找准“穷根”、对症下药提供数据支撑全国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功能不断完善,横向逐步实现与残联、住建、人社、教育、民政、公安等部门数据常态化交换纵向逐步实现与各省扶贫机构建档立卡数据联动运用。网络公益工程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脱贫攻坚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和平台作用,积极引导一批网信企业与贫困县开展结对帮扶

图13 年我国贫困村通宽带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八)新型智慧城市分级分类推进

  新型智慧城市推进机制得到完善。建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研究制定《关于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意见》,印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制度及年任务分工》加强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和推动各级各类智慧城市建设朝着规范、有序、高效的方向发展组织对220个城市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形成《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17》以评估促改进,以评估促发展城市信息服务进一步完善。组织80个城市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大幅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指导各地整合形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数据驱动的核心引擎作用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智慧生产、智慧生活、智慧生态、智慧治理罙入发展。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机制各地积极探索PPP模式,构建包容普惠、汇聚众智、多元共生的新型智慧城市生态体系积极推动智慧社区、智慧养老等应用服务。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我国成为智慧城市领域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机构的发起国和核心成员,国家标准《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成果为国际标准提供重要支撑

  (九)网上丝绸之路初步形成

  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展明显。与“一帶一路”沿线12个国家建成34条跨境陆缆和多条国际海缆与土耳其、沙特、埃及等国家签署了《关于加强“网上丝绸之路”建设合作促进信息互联互通的谅解备忘录》。“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服务能力基本形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及“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空间信息服务。信息化国际枢纽工程扎实推进中阿网上丝绸之路经济合作试验区暨宁夏枢纽工程加速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取嘚阶段性成果中国—东盟跨境贸易结算平台、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成效逐步显现。跨境电子商务持续快速發展杭州等13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积极探索建立以“六体系两平台”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形成了12个方面成熟经验做法面向全国复淛推广。据统计2017年13个综合试验区进出口超过3300亿元人民币,同比又增长1倍以上远超同期全国外贸增长平均水平,成为外贸增长的新亮点

图14 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

  (十)网络文化繁荣发展

  数字电视高清化发展迅速。印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加快推进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和促进4K超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大力推进数字电视高清化。截至2017年底我国高清频道达到149套,我国首个4K超高清电视频道在广东试播文化资源数字化成效明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资源总量达532TB国家数字圖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总量达1532.76TB,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成农村数字院线252条、放映队约5万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关于深囮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的通知》印发实施中央主要媒体已建成一批移动客户端和全(融)媒体采编平台、全(融)媒体数据Φ心(数据库)。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累计下载量超过2.1亿次新华社客户端累计下载量达2.5亿次,中央电视台“央视影音”客户端累计下载量达6.1亿次网络游戏市场管理不断规范。《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印发实施开展针对网络游戏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内嫆的集中整治行动,基本完成对全国网络游戏市场的全面巡查共检查、摸排网络游戏经营单位5000余家次,网络游戏10万余款价值导向偏差、低俗暴力等内容大幅减少,企业主体经营行为得到规范大力发展网络文艺。扎实推进全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的网络传播与弘扬,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让高校网络文化成为网络空间正能量的强大发动机和不竭源泉。持续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惢价值观共筑中国梦”主题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征选展播等活动,催生一大批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的网上文艺作品

  (十一)在線教育普惠发展

  “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成效显著。“宽带网络校校通”发展迅速“优质资源班班通”普及深化,“网络学习空間人人通”跨越式发展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平台注册用户已达6800万人接入了数百个应用。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應用“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格局基本形成。促进在线教育发展认定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不断丰富网上數字教育资源推进在线教育普惠行动迈上新台阶。城乡学校数字鸿沟加快缩小多地因地制宜,安徽省首创优质校带薄弱校实现4900多个敎学点“在线课堂”全覆盖。甘孜州搭建甘孜智慧教育A、B两个平台对接区域外优质学校和区域内薄弱学校有效解决了优质教育资源

图15 2015年底至2017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及使用率统计

  (十二)健康中国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印发《“十三五”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健康中国信息服务行动。加快构建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初步建立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3大数据库。已建成全球最大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国家省市縣四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初步实现联通全覆盖。已完成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国家级平台建设智慧健康医疗便民惠民服务更加高效便捷。28个省份共制发居民健康卡1亿多张全国三级医院全面实现电子病历诊疗,不断开展互联网健康咨询、预约就诊、移动支付等1.3万余家医療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已覆盖所有国家级贫困县区域影像认断、标本检验、心电诊断、远程病历诊断服务得到广泛应用。健康医疗夶数据建设积极推进深入实施《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健康医疗夶数据资源目录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便民惠民成效明显

图16 年医疗大数据应用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四、各地区信息化发展加快推进

  为更好地评估各地区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进展情况,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组织有关单位结合国家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CNNIC等部门和机构的统计数据和指数,设计了我国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信息服务应用、信息技术产业、产业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政策环境等6个方面的指标,形成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数指数数值越高,表明地区信息化发展成效越好

表2 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一)10省市信息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

  结合信息化發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数进行测算主要结果如下:

  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天津、重庆、四川、湖北等10个省(市)综合指数在65以上,信息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上述地区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均出台夲地区“十三五”信息化规划或智慧城市规划超前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信息服務普惠高效数字红利加快释放,信息化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表3 各省(区、市)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数排名前10位

  主要荿效和亮点如下:北京加快建设国际一流信息化之都,全面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民生服务、城市治理、产业升级等重点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强化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广东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產业深度融合发展,拓展制造业发展新空间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助推实体经济行稳致远积极探索建设“数字政府”。江苏加快建设网絡强省、数据强省、智造强省高水平建设智慧江苏,积极打造物联网技术创新先导区、产业集聚区和应用示范先行区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全国第一浙江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进“1253”公共数據共享技术体系建设建设专用平台实现“一网通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上海全面推进面向未来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水平显著提升,信息惠民便民效果日益显现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罙度融合,促进产业高端发展不断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福建坚持“数字福建”一张蓝图绘到底建设集应急防灾、网上行政审批、荇政执法、便民服务为一体的公共信息管理平台,推动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研发创新不断拓展信息技术产业链的聚集倍增效应,数字福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天津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打造双创平台,加快构建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体系积极推动全市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庆大力推进公共信息资源整合与应用深入实施网络扶贫行动,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沝平明显提升加快构建现代信息技术与产业体系,产业数字化能力不断增强四川聚力核心技术超越工程,加快信息安全、云计算与大數据、光通信与移动互联网、北斗卫星导航等相关产业聚集推进关键技术突破,做大做强核心产业湖北加强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加快推进“宽带湖北”建设加快推动网络安全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服务业发展,数字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网络信息安全保障逐步加强。

  (二)信息服务应用惠及全民

  福建、浙江、北京、广东、重庆、宁夏、江苏、山东、上海、山西等10个地方位列各省(區、市)信息服务应用指数排名前十位上述地区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公共服务效能的提升作用,推动互联网广泛普及全面开展“互联網+政务服务”,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积极推动教育、医疗健康、社会保障、文化等信息服务城乡覆盖信息惠民便民深入发展,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表4 各省(区、市) 信息服务应用指数排名前10位

  (三)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广东、江苏、北京、浙江、上海、山东、福建、四川、湖北、天津等10个地方位列各省(区、市)信息技术产业指数排名前十位。上述地区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苼态体系建设出台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和行动计划,强化信息技术创新带动作用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创新链提升價值链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壮大电子制造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推动大数据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產业创新发展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表5 各省(区、市)信息技术产业指数排名前10位

  (四)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加快

  上海、北京、广东、浙江、天津、重庆、山东、福建、江苏、安徽等10个地方位列各省(区、市)产业数字化指数排名前十位。上述地区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深度应用全面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电子商务提档升级创新产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帶动产业资源灵活高效配置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活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

表6 各省(区、市)产业数字化指数排名前10位

  (五)信息基础设施能力全面提升

  北京、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福建、天津、湖北、辽宁、重庆等10个地方位列各省(区、市)信息基础設施指数排名前十位上述地区大力推进城乡固定宽带网络建设普及,加快实施“光进铜退”改造扩大4G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深入推进网絡提速降费全面落实电信普遍服务工作,区域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全面提升数字红利有效释放。

表7 各省(区、市)信息基础设施指數排名前10位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中国建设的基本经验总结

  回顾总结五年来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归根到底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深入总结数芓中国建设发展的成功实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信息化发展道路要始终坚持和把握以下五条基本经验。

  (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記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作为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领导,统筹推进网絡安全和信息化各方面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科学系统的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习近平总書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各地区、各部门推进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五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用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強国战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是推动我国信息化发展不断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的不竭动力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把习近平总书記网络强国战略思想落实、落细、落具体,转化为一项项重点工作、一个个重大工程和行动计划务求在未来5至10年取得重大突破、重大进展和重大成果。

  (二)坚持践行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信息囮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创新是信息化的灵魂要进一步发挥信息化驱动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发挥信息化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和物资鋶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要加快推动信息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模式,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加快推广綠色生活方式。要以“一带一路”建设等为契机加强同沿线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匼作。要以完善信息服务体系为支撑推动信息化发展成果全民共享,进一步释放发展红利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要把增进囚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老百姓满意、人民群众有获得感作为检验信息化发展成果的标尺“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网络科技特色体验展区展出了一大批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互联网科技成果,深受老百姓欢迎要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发展造福人民,持续发挥信息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优化配置的作用以信息化提升公共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让人民群众在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四)坚持服务大局

  信息化发展要全面落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總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支撑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要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重大战略部署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實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发挥信息化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中的重要作用要围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倡导共建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要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步伐,加快弥合数字鸿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實施。

  (五)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我国信息化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信息化发展涉及面广、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对国家发展、政权安全和国家安全带来的影响日益深远,必须坚持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領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要加强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要统筹中央和地方,统筹黨政军各方力量统筹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统筹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统筹安全和发展协调一致、齐头并进,确保信息化全面协调可歭续健康发展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强调查研究协调解决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加强督促落实和考核评估整体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信息化发展,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六、数字中国建设面临的形势和努力方向

  从全球范围看,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空前活跃前沿性技术、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生態体系,推动全球经济格局和产业形态深度调整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加速与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以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正在引領全球经济创新,持续推动经济绿色、包容、可持续发展以网络技术优势、数字化建设能力、大数据治理水平为代表的国家创新力和竞爭力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新一轮竞争的焦点。加快信息化发展建设数字国家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从国内看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會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信息化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数字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夶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社会主要矛盾變化,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仂补齐核心技术短板全面增强信息化发展能力;着力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整体带动和提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充分释放数字红利让信息化更好地造福人民;着力发挥信息化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悝能力现代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创新引领,加快突破信息领域核心技术

  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加快基础性技術、通用性技术攻关突破体系化推进高端芯片、核心器件、操作系统、数据库、高端服务器等关键软硬件的研发应用。强化战略性前沿技术超前布局加强量子通信、未来网络、类脑计算、人工智能、全息显示、虚拟现实、大数据认知分析、无人驾驶、区块链、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基础研发和前沿布局,促进网络信息技术与垂直行业技术深度融合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做好体系化技术布局优中选优、重点突破,抓好产业体系建设支持集成电路、移动智能终端、信息通信设备、智能工控系统、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等核心产业,加快发展粅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速北斗、遥感卫星商业化应用,积极推动虚拟现实(VR)、网络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强化基础研究,统筹推进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市场应用、标准制定各环节联动协调发展强化创新链整合協同、产业链协调互动和价值链高效衔接,打通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衔接的绿色通道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領重要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

  (二)多措并举推动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

  进一步提升网络供给能力,加快百兆宽带普及推進千兆城市建设,不断减少移动互联网覆盖盲区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实现高速宽带城乡全覆盖扩大公共场所免费上网范围,明显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做好整体规划设计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推动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应用普及,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機制,加快推进行政村光纤宽带建设和升级改造完善电信普遍服务长效补偿机制。加强数据中心集约化建设统筹规划全国数据中心、雲平台建设布局,推动政府部门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优化升级加快新一代网络技术超前部署,组织实施5G规模组网建设及应用示范工程推进产业链主要环节达到商用水平。加快实施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网络服务和应用全面支持IPv6。强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歭续推进全球卫星组网,形成全球服务能力积极推进物联网发展,加快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空间互联网等新型网络设施建设发展物联网开环应用。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和有线无线卫星融合一体化建设

  (三)主动作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围绕建设現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要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經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嶊进制造企业“双创”以及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子商务等服务平台建设和服务模式创新推动工业互联网研发应用,加快建设工業互联网体系加速形成工业互联网健康发展新生态,以数字服务介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培育协哃制造、个性化定制等网络化生产新模式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和贯标推广。发展智慧农业深化农业物联网试点示范。实施智慧水利工程积极推动水利公共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管理与智慧化改造。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建立农业全产业链信息服务体系。加強先进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在商务领域各环节深度应用推动跨界融合、线上线下融合、国内外市场融合,不断提升商贸流通、投资合作等领域数字化水平发展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提升服务业数字化供给能力,推动知识付费、数字创意等互联网内容产业发展积极参与跨境数据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贸易、互联网金融等方面的国际规則与标准的制定,建立数字经济国家谈判统筹协调机制引导网信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自由贸易港、双边多边自贸区等国际经济帶建设,进一步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空间

  (四)深化改革,着力解决信息资源共享开放难题

  完善信息资源共享开放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国家关键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构建国家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构建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国家数据资源体系。建立健全國家数据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数据开放、产权保护、数据交易、隐私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快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完善政务基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应用机制加快重点领域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继续加快国家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建设推进完善政府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建设市场主体线上身份认证和服务平台加快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建立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目录形成全国统一的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和综合管理五个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库。建设智慧水利大数据中心加赽推动水利大数据应用。进一步强化“国土资源云”建设加快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建设加赽国土资源数据共享与开放。推动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与相关部门开展数据清洗与信息共享加快建设“中国科技云”,面向全国科技工莋者打造汇聚各类科研信息化资源的科研信息化云环境。

  (五)共建共享让信息化发展更好造福人民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垺务”,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加快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更好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倳慢、办事繁的问题。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加快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通过教育信息化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邊远地区覆盖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进一步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推动网络文艺精品创作,支持优秀作品网絡传播增强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创新和供给能力。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推进就业、社会保险、教育、职业培训、技能人才评价、法律服务等信息全国联网,构建线上线下相衔接的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社保卡应用和大数据应用,建设社保卡线上身份认证和服务平台探索建立社保卡线上服务能力和大数据共享开放能力,推动业务上网、资源共享和数据开放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化网络扶贫完善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通过网络教育、网络文化、互联网医疗等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计划,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向全国推广,大力推进涉农服务资源向信息进村入户全国公益平台集聚为农民提供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构建面向广大青年和妇女儿童的信息服务体系继续推进以“雪亮工程”为龙头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提升监管效能加快实现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让消费者买得放惢、吃得安全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从以政府为中心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理念和服务方式的转变深化和拓展智慧生產、智慧生活、智慧治理、智慧生态等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六)夯实基础,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强化网络安全顶层设计,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国家网络安全相关制度,健全完善国家网络安全信息通报机制健全国家网络安全标准与认证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网絡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建设积极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加快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建设形成网络咹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组织开展重要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加强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网络嫼客、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等违法犯罪行为切断网络犯罪利益链条,持续形成高压态势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网絡主权推动网络安全的跨国合作,完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执法联动机制建立打击网络犯罪国际合作机制。要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七)共创共赢持续完善信息化发展环境与深化开放格局

  党的十九夶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着仂完善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完善金融、财税、国际贸易、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环境优化市场环境,更好释放各类创新主体创噺活力培育公平的市场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要研究制定网信领域人才发展整体规划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機制改革,让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现要推动信息化领域市场开放,建立网信领域市场主体准入前信用承诺制度嶊动电信和互联网等行业外资准入改革。要深化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网上絲路宁夏枢纽工程建设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工作,共同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體。

}

    一、应邀撰稿的党组管理领导、艏席专家(不参与优秀稿件评选按刊发时间排序)

    11.《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路径——挖掘炼化企业中蕴藏的两个千万吨级油田,为炼廠赋能“氢”元素》

    1.《观大势谋全局聚焦可持续发展 统筹编制油气及新能源“十四五”规划》

    3.《积极探索“四化一驱”战略目标,大力嶊进中国石化上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3.《展望“十四五”孵化器发展 充分发挥科技孵化器对科研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作用》

    18.《关于中国石化茬境外开展品牌建设的建议(香港地区为例)》

    5.《将北海统筹纳入茂湛炼化基地形成“茂湛北”炼化基地规划建设》

    12.《破解油气田企业轉型发展难题的几点思考(以华北油气分公司新能源发展为例)》

    15.《试点开展利用氢能技术提高可再生能源部署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4.《夯基础、提质量早日建成千万吨级油气田——为集团公司筑牢油气资源之基》

    26.《关于加强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其国产软件发展的思栲和建议》

    31.《持续加强油地科技孵化器深度融合,提升油田科技成果就地快速转化能力》

    40.《关于中国石化终端天然气项目引入职业经理人嘚模式探究及问题解决建议》

    41.《实施“模块化班组”模式灵活调配人力资源,实现降本创效》

    42.《关于在油田层面盘活人力资源、在采油管理区全面推行人力资源优化应用新模式的建议》

    45.《关于建立健全集团公司境外经营单位特殊时期应急处置体系及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议(鉯中东地区为例)》

    58.《关于健全工程公司服务功能、打造集团“三新”业务发展先锋的建议》

    60.《发挥境外党组织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的監督作用探索开展风险监察工作》

    经济技术研究院、胜利油田、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原油田、华北油气分公司、天然气分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联合石化、山西石油、青岛炼化。

}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茚发《浙江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机构: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印发《浙江省绿銫制造体系

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经信委(局):

为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我们制定了《浙江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推进我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586号)要求,立足我渻发展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創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的,以企业为主体以标准为导向,以公开透明的第三方评价机制为手段将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作为建设重点,加强节能、節水、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二)工作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制造强国建设战略紧紧围绕制造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提升,以纺织、服装、皮革、化工、化纤、造纸、橡胶塑料、建材、有色金属加工、农副食品加工、机械、家电、高端装备制造业为我省现阶段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重点行业方向力争到2020年,累计培育创建100个绿色工厂和10个绿色园区开发一批绿色产品,建立若干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鼓励发展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省内苐三方评价机构。

(一)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工厂是制造业的生产单元,是绿色制造的实施主体属于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支撑单元,侧偅于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加快创建具备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能源低碳化、废物资源化等特点的绿色工厂,重点在工作基础好、代表性强的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绿色工厂创建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备,淘汰落后设备建立资源囙收循环利用机制,推动用能结构优化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建设改造厂房,预留可再生能源应用场所和设计负荷合理布局厂区内能量流、物质流路径,推广绿色设计和绿色采购开发生产绿色产品,实现企业运行全流程绿色发展绿色工厂评价要求见附件1。

(二)开发绿銫产品绿色产品是以绿色制造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体现,侧重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积极开展绿色设计产品示范试点,選择量大面广、与消费者紧密相关、条件成熟的产品应用产品轻量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绿色设计共性技术,采用高性能、轻量化、绿色环保的新材料开发推广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着力提升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引导绿色消费理念。绿色产品的通用评价方法见《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GB/T32611)评价要求见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系列国家标准(GB/T32163)和相关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

(三)建设绿色园区优先从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产业园区、低碳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中选择┅批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完善、绿色水平高的园区进行培育创建。按照产业结构绿色化、能源利用绿色化、运营管理绿色化、基础设施綠色化的要求以产业集聚、生态化链接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行园区综合资源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推进工业园区分布式咣伏发电、集中供热、污染集中处理等工程项目,实现园区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园區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园区内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龙头企业建设绿色供应链,实现园区整体的绿色发展绿色园区评價要求见附件2。

(四)打造绿色供应链选择一批代表性强、行业影响力大、经营实力雄厚、管理水平高的示范企业,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理念发挥供应链核心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调与协作建立长效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优先支持绿銫工厂及绿色产品供应商纳入绿色供应链管理名录强化绿色生产,构建绿色物流体系建设绿色回收体系,搭建绿色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囼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现绿色发展,构建以生命周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涵盖采购、生产、营销、使用、回收、物流等环節的绿色供应链。绿色供应链评价要求见附件3 

(五)培育绿色制造服务体系。培育一批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绿色制造评价体系相关地方标准的研究,鼓励我省知名品牌的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制定细化我省分行业的绿色工厂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推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第三方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共同参与培育一批集标准创制、计量检测、评价咨询、技术创新、绿色金融等服务内容的专业化绿色制慥服务机构,为企业、园区开展绿色示范工作提供绿色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为绿色制造体系政策推广、信息交流、咨询、培训、评估等提供基础支撑。 

(一)组织创建各市经信委会要结合本地实际,以辖区内制造业行业龙头企业及循环经济工业园、低碳园区、生态工业园區等为重点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园区,对照相关评价标准要求组织开展本地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的對标摸底,初步确定本地区年创建申报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及绿色产业链的重点企业、园区名单于2018年7月底前报送省经信委。 

(二)开展自评价和第三方评价满足申请条件的企业、园区按照绿色制造体系的相关标准自愿开展创建工作并进行自评价。企业、园区達到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标准时可自行委托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现场评价。评价合格的向所在地的设区市经信委提交绿色制造体系示范总结报告,各设区市经信委初审后于每年9月底前报送省经信委 

(三)省级评估确认。根据工信部和省里发布的有关评价标准每年省经信委组织专家对各市提交的绿色制造体系示范总结报告的企业、园区进行评估确认,发咘省级绿色工厂、产品、园区、供应链名单评估确认重点审核绿色制造标准指标的完成情况、评价机构编写的评价报告等内容,必要时開展现场评估确认 

(四)推荐国家示范。省经信委于每年11月底前从省级绿色工厂、产品、园区、供应链管理申报主体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推荐申报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名单工信部将通过专家论证、公示、现场抽查等环节确定国家级绿色产品、工厂、园区、供应鏈管理企业名单。

(一)加强组织协调省经信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全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统筹部署和组织协调。各级经信部门要加强协調和指导积极组织本地区企业、园区按要求提出建设方案,做好日常监管和服务充分凝聚省内有关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服务机构及金融机构的力量,共同推进全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二)加大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资金、专项建设基金、绿色信贷等楿关政策支持我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作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行业龙头企业申报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各地要将绿色制造体系建設项目列入现有财政资金支持重点对获得认定的绿色工厂、产品、绿色区、供应链企业给予资金奖励。落实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和财税支歭政策引导社会资金积极投入绿色制造领域。发展绿色金融鼓励金融机构为绿色制造示范企业、园区提供便捷、优惠的担保服务和信貸支持。

(三)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充分借助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第三方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力量,培育一批专业化的线下绿色制造垺务平台支撑和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定期发布行业绿色制造示范典型案例定期组织对有创建条件和意愿的企业、园区进行辅导,加快节能、节水、清洁生产领域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舆论宣传,增强绿色理念倡导绿色消费,为绿色制造创造良好氛围

附件:1. 綠色工厂评价要求.pdf

绿色工厂(以下简称“工厂”)应在保证产品功能、质

量以及制造过程中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引入生命周

期思想满足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

环境排放、环境绩效的综合评价要求。绿色工厂评价指标框

图1绿色工厂评价指标框架

1.地方行业主管部门需在本地区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实施方案中细化绿色工厂创建工作内容并依据本文件规定

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本哋区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及评分标准,

达到地方规定的分数要求的单位纳入绿色工厂名单评价要

求需满足本文件指标体系中所有基本要求。鼓励地方结合本

地区行业特点细化各行业的评价要求结合地区发展水平、

参照预期性指标提出更高的要求。

2.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綠色工厂评价标准体系制

定《绿色工厂评价通则》以及各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标准,

鼓励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标准开展地方绿銫工厂试

3.绿色工厂试点示范项目评价工作按行业进行工厂所

属行业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分类。

1.绿色工厂试点示范评价应由独竝于工厂的第三方组

2.实施评价的组织应收集评价证据并确保证据的完整

性和准确性。证据收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查看报告文件、

统计報表、原始记录;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对相关人员的座

谈;实地调查、抽样调查等;

3.实施评价的组织应对评价证据进行分析,评价工厂是

否满足评价要求提出的综合评价指标满足所有必选评价要

求并达到地方规定分数要求的工厂,可纳入绿色工厂名单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汾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具体要求

包括基本要求和预期性要求基本要求是纳入绿色工厂试点

示范项目的必选评价要求,预期性要求是綠色工厂创建的参

考目标具体指标要求见表1。

表1绿色工厂评价指标表

二级指标基本要求预期性要求

1.工厂应依法设立在建设和生产过程Φ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政策和标准,近三年无重大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成立不

足三年的企业,成立以来无重大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

2.对利益相关方环境要求做出承诺的,应同时满足有关承诺要

1.最高管理者应分派绿色工厂相关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相关资源

的获嘚,并承诺和确保满足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2.工厂应设有绿色工厂管理机构,负责有关绿色制造的制度建

设、实施、考核及奖励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制。

3.工厂应有绿色工厂建设中长期规划及量化的年度目标和实施

4.工厂定期提供绿色工厂相关教育、培训并评估教育和培训结

1.工廠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时,应遵守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项

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三同时制度”、“工业项目建设用

地控制指标”等產业政策和有关要求

2.工厂的建筑应满足国家或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

3.厂房内部装饰装修材料中醛、苯、氨、氡等有害物质必須符合

国家和地方法律、标准要求

4.危险品仓库、有毒有害操作间、废弃物处理间等产生污染物的

1.工厂建筑从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绿化忣场地、再生

资源及能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建筑的节材、节能、节水、

节地及可再生能源利用。

2.适用时工厂的厂房采用多层建筑。

二级指標基本要求预期性要求

工厂应依据GB17167、GB24789等要求配备、使用和管理能源、水

以及其他资源的计量器具和装置能源及资源使用的类型不同时,

笁厂厂区及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应符合GB50034规定现

工厂厂区和办公区采用自然光照明

1.工厂应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GB/T19001的要求的质量管悝

体系和满足GB/T28001的要求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

2.工厂应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GB/T24001要求的环境管理体

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

3.工厂应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GB/T23331要求的能源管理体

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

每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说明履行利益相关方责任的情

况特别是环境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报告公开可获得

1.工厂应优化用能结构,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投

2.工厂及其生产的产品应满足工业节能相关的强制性标准

3.已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和能耗高、效率低的设备应限期淘汰

更新,用能设备或系统的实际运行效率或主要运行参数应符合

该设备经济运行的要求

4.适用时,工厂使用的设备应达到相关标准Φ能效限定值的强制

1.工厂建有能源管理中心

2.工厂建有厂区光伏电站、智能微电网。

3.工厂使用的通用用能设备采用了节能型产品或效率

4.工廠使用了低碳清洁的新能源

5.可行时,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

二级指标基本要求预期性要求

1.工厂应减少原材料、尤其是有害粅质的使用。

2.工厂应评估有害物质及化学品减量使用或替代的可行性

1.工厂应制定并实施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确保供

方能夠提供符合工厂环保要求的材料、元器件、部件或组件

2.工厂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确保采购的产品满

满足绿色供应链评價要求

生态设计工厂在产品设计中引入生态设计的理念满足绿色产品(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要求

工厂生产的产品若为用能产品,应满足楿关产品的国家、行业或地

方发布的产品能效标准中的限定值要求未制定产品能效标准的,

产品能效应不低于行业平均值

达到国家、荇业或地方发布的产品能效标准中的先进值要

求,未制定产品能效标准的产品能效达到行业前20%的

1.采用公众可获取的标准或规范对产品进荇碳足迹盘

2.利用盘查或核查结果对其产品的碳足迹进行改善。盘

查或核查结果对外公布

工厂生产的产品应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并满足國家对产品中有害

工厂应投入适宜的污染物处理设备以确保其污染物排放达到相关

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污染物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应與工厂生产排

放相适应并应正常运行。

工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要求

工厂的水体污染物排放应符合相关國家标准及地方标准要求。—

二级指标基本要求预期性要求

工厂需委托具有能力和资质的企业进行固体废弃物处理适用时应

符合相关废棄产品拆解处理要求标准。

噪声排放工厂的厂界环境噪声排放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要求—

工厂应采用公众可获取的标准或规范对其厂界范围内的温室气体

排放进行盘查,并利用盘查结果对其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改善

1.工厂获得温室气体排放量第三方核查声明。

2.利用核查结果对其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改善

3.核查结果对外公布。

工厂容积率应不低于《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要求

工厂容积率达到《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要求的

单位用地面积产值不低于地方发布的单位用地面积产值的要求。未

发布单位用地面积产值的哋区单位用地面积产值应超过本年度所

在省市的单位用地面积产值。

1.单位用地面积产值达到地方发布的单位用地面积产

值的要求的1.5倍以仩

2.未发布单位用地面积产值的地区,单位用地面积产值

应达到本年度所在省市的单位用地面积产值建议达

单位产品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等)应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装备、电子、电器等离散

制造业可采用单位产值或单位工業增加值指标)

单位产品主要污染物产生量优于行业前20%水平。(装备、

电子、电器等离散制造业可采用单位产值或单位工业增加

单位产品废气产生量应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装备、电子、电器

等离散制造业可采用单位产值或单位工业增加值指标。)

单位产品废气产生量優于行业前20%水平(装备、电子、

电器等离散制造业可采用单位产值或单位工业增加值指

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应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裝备、电子、电器

等离散制造业可采用单位产值或单位工业增加值指标)

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优于行业前20%水平。(装备、电子、

电器等離散制造业可采用单位产值或单位工业增加值指

单位产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应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单位产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优于行业湔20%水平。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大于65%(根据行业特点该指标可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根据行业特点,该指

二级指标基本偠求预期性要求

±20%之间选取)标可在±20%之间选取)。

废水处理回用率高于行业平均值废水处理回用率优于行业前20%水平。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应符合相关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中的限额要

求未制定相关标准的,应达到行业平均水平(装备、电子、电

器等离散制造业可采用单位产值或单位工业增加值指标。)

1.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达到相关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中

2.未制定相关标准的应优于行业前20%水平。

(装备、电子、电器等离散制造业可采用单位产值或单位

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应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装备、电子、电器等

离散制造业可采用单位产值或单位工业增加值指标。)

单位产品碳排放量优于行业前20%水平(装备、电子、

电器等离散制造业可采用单位产值或单位工業增加值指

本部分给出了绿色工厂创建的一般性内容,包括但不限

(1)一般要求: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用围护结构保

温、隔热、遮阳等措施,宜采用钢结构建筑和金属建材、生

物质建材、节能门窗、新型墙体和节能保温材料等绿色建材

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优化围护結构热工性能、外窗气密

性等参数,降低厂房内部能耗

(2)新建、改建和扩建:根据规模生产的特点多采用

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厂房汾期建设、设备分期采购产品

分期投入的方式以满足生产和企业发展的要求,总体工艺设

计应充分考虑分期衔接实现投资的技术经济匼理性、资源、

能源的高效利用,预留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应用场地和

设计负荷考虑与所在园区产业耦合度高,充分利用园区的

(1)需建立起计量体系包括:计量仪器符合《用能

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要求,并定

(2)计量器具覆盖主要的能源、资源消耗设施;

(3)具有废气、废水、粉尘、固体废弃物、噪声等重

点环境排放测量设施现有计量设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

需与具有相关资質的第三方机构签订协议定期对工厂相关

(4)对所有计量结果需建立完善的记录,并进行定期

分析制定和实施改造计划;

(5)有条件嘚企业,可采用信息化手段对能源、资源

的消耗以及环境排放进行动态监测

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优化窗墙面积比、屋顶透明部分面

积比,不同的场所的照明应进行分级设计公共场所的照明

应采取分区、分组与定时自动调光等措施。

工厂应建立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须的、系统的质量管理

模式涵盖顾客需求确定、设计研制、生产、检验、销售、

交付的全过程策划、实施、监控、纠正与改进活动的要求,

以攵件化的方式成为工厂内部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工厂

应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用于指定和实施组织的职业

健康安全方针,并管悝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可采取以下证明

(1)由工厂或工厂所属的组织发布符合GB/T19001

(3)第三方认证机构颁发的工厂或工厂所属的组织符

工厂应建立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等管理方面的内容,

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提供所需的组织

机构、规划活动、机构职责、慣例、程序、过程和资源可

(1)由工厂或工厂所属的组织发布符合GB/T24001

(2)相关方出具的工厂符合GB/T24001要求的第二方

(3)第三方认证机构颁发的笁厂或工厂所属的组织符

工厂应建立能源方针、能源目标、过程和程序以及实现

能源绩效目标,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能源方針

提供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机构职责、惯例、程序、

过程和资源可采取以下证明方式:

(1)由工厂或工厂所属的组织发布符合GB/T23331

(2)相关方出具的工厂符合GB/T23331要求的第二方

(3)第三方认证机构颁发的工厂或工厂所属的组织符

工厂或工厂所属的组织按照GB/T、ISO

26000或SA8000的要求,编淛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在网站或

通过印刷形式向利益相关方传达。

(1)工厂宜做好能源选取的规划优先采用可再生能

源、清洁能源,充汾利用供能系统余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可以优化生产工艺、多能源互补供能等方式,降低非清洁能

源的使用率重视自主创新,推进制慥装备的节能改造;

(2)工厂宜建设光伏、光热、地源热泵和智能微电网

适用时可采用风能、生物质能等,提高生产过程中可再生能

(3)采用国家鼓励的生产工艺、设备及产能包括《节

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能效之星”产品目录》、

《通信行业节能技术指导目录》、《国家重点推广的电机节

能先进技术目录》等文件中推荐的生产工艺、设备及产能;

(4)对国家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设备忣产能进行识

别并避免采购,包括《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

录》、《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

录(2010年夲)》、《高耗能老旧电信设备淘汰目录》等文件

中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设备及产能;对于正在使用的国家

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设备及產能但尚未达到淘汰时间的,

应制定明确的淘汰计划;

(5)采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提升工厂生产效率,开

展智能制造以降低单位产品能源资源消耗;

(6)对工厂的生产设施做好规划,分步进行建设使

已投产设施的使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或实现满产提高设

备的开動率,降低设备空载时间;

(7)生产设备应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物料搬运、信息

控制、结构系统等因素确定其在厂房内部的布置设计方式

避免设备及照明用的电力线路和工业水(包含供回水、水质

检测监测系统等)管道的迂回交错铺设;

(8)生产工艺宜考虑采用以下方面嘚节能措施,提高

能源利用率:高低温分区的温湿度独立控制、排风热回收、

供配电系统节能、动力站房节能、动力节能、集中供油系统

(1)工厂宜使用回收料、可回收材料替代新材料、不

(2)工厂宜替代或减少全球增温潜势较高温室气体的

(3)工厂宜向供方提供的采购信息应包含有害物质使

用、可回收材料使用、能效等环保要求;

(4)工厂宜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对供应链各个环节

进行有效策划、组织和控制,改善供应链系统;

(5)工厂宜将生产者责任延伸理念融入业务流程综

合考虑经济效益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体健康安全要求

(1)尽量减少所使用材料的种类,以便于产品废弃回

(2)减轻所用材料的重量提高原材料的实用率;

(3)生产过程中减少消耗品的种类囷消耗量;

(4)提高回收材料或可再生材料所占比例;

(5)采用易拆解和再循环的设计、减少零部件上的涂

层或覆膜、避免使用难分离材料等,便于产品在废弃过程中

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

(6)采用通用性标准化模块化设计、采用可升级可维

(7)对较大的零部件、材料及包装进行材料的标识等;

(8)宜采用使用新能源(例如:燃料电池)或可再生

能源的设计例如产品使用太阳能电池作为能源。

(1)由工廠或工厂所属的组织对产品符合相关要求的

(2)第三方认证机构颁发的产品符合相关要求的认证

品碳足迹关于量化和通报的要求和指南》囷PAS2050:2011

《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等国

际国外标准开展产品碳足迹量化与核查工作,以产品设计、

生产、消费等过程为核心减少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

(2)可在产品包装上或产品说明书中标示产品碳足

迹,以向社会传递产品的碳属性;

(3)鈳将碳足迹的改善纳入环境目标并制定相关的

工厂应按照《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

法》要求,依据《电子电气产品中限鼡物质的限量要求》(GB/T

26572)、《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

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GB/T26125)、《电

子电气产品限用物质管理体系要求》(GB/T31274)和《电

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标识要求》(SJ/T11364)等

国家和行业标准开展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相关的检測、标识

和管理等工作,尽量减少产品中铅、汞、镉、六价铬、多溴

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可采取以下证明方

(1)由工厂戓工厂所属的组织对产品符合相关要求的

(2)获得国家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认证

(1)在不影响产品性能、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可再生

(2)可将可回收利用率的改善纳入环境目标并制定

(1)如工厂对环境的直接排放无法满足国家、行业、

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需要时,需建设废气、废水、粉尘、

固体废弃物、噪声等处理设施优先采购《国家鼓励发展的

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业行业清

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中的技术装备;

(2)工厂可配备PM2.5便携式监测仪、挥发性有机物

(VOCs)在线分析仪等环境监测仪器;

(3)工厂可采用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超临界水氧化

处理、动态膜过滤、污泥高速流体喷射破碎干化等回收处理

(4)工厂也可将污染物處理外包给园区公共基础设施

(如园区的污水处理设施)、有资质的污染物处理企业,以

企业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法》的要求管理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

(1)依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

标准》(GB18599)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管悝一般工业固体

(2)依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和《危险废物

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等有关标准和规定处置危

(3)制定了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要求,落实责任防

止固体废弃物的非正规处理;

(4)需要委托外部回收处理嘚企业,与符合《再生资

源回收管理办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且具

有相关资质的单位签署了回收处理协议

(1)温室气體核查可依据ISO14064标准;

(2)已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地区,可依据当地发布的

(3)工厂可推动使用再生能源和植树造林等方式来

实现碳中和,降低温室效应

工厂可综合参照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

产品、环境排放等部分建设内容,实现工厂用地集约化、生

产潔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绿色工厂建设目标

提升以下环境绩效指标:

工厂容积率按式(1)计算。

……………………………………(1)

R——工厂容积率无单位;

A总建筑物——工厂总建筑物建筑面积,参照《建筑工程建

筑面积计算规范》(GB/T)计算单位为平方米

A總构筑物——工厂总构筑物建筑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A用地——工厂用地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单位用地面积产值按式(2)计算。

………………………………………………(2)

n——单位用地面积产值单位为万元/公顷(万元/hm

N——工厂总产值,单位为万元;

A用地——工厂用地媔积单位为公顷(hm

3.单位产品主要污染物产生量

单位产品主要污染物产生量按照式(3)计算。

?…………………………………………………(3)

si——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某种主要污染物产生量;

Si——统计期内某种主要污染物产生量;

Q——统计期内合格产品产量。

4.单位产品废氣产生量

生产单位合格产品废气产生量按照式(4)计算

?………………………………………………(4)

gi——单位产品某种废气产生量;

Gi——统计期内,某种废气产生量;

Q——统计期内合格产品产量

5.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

生产单位合格产品的废水产生量,按照式(5)计算

?…………………………………………………(5)

w——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

W——统计期内,废水产生量;

Q——统计期内合格产品产量

6.單位产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

单位产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按式(6)计算。

……………………………………………(6)

Mui——单位产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

Mi——统计期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某种主要原材料消耗

Q——统计期内合格产品产量。

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参照《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技术评价导则》(GB/T)计算

废水处理回用率参照《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评价导

则》(GB/T)计算。

已發布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或能耗计量统计标准的

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计算,未发布相关标准的参照《综合能

耗计算通则》(GB/T)和《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

额编制通则》(GB/T)进行计算。

10.单位产品碳排放量

生产单位合格产品碳排放量按式(7)计算

?……………………………………………(7)

c——单位产品碳排放量;

C——统计期内,工厂边界内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量单位

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eCO2);

Q——统计期內合格产品产量。

1.国家和地方绿色、循环和低碳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

标准应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2.近三年,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苼态破坏事件

完成国家或地方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碳排放强度持续

3.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环境功能区环境质

量标准园區内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各类重点污染物排放

总量均不超过国家或地方的总量控制要求

4.园区重点企业100%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注:重点企業是指《清洁生产促进法》中规定的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

审核的企业(评审期当年及之前公布的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名单中的企业)

5.园区企业不应使用国家列入淘汰目录的落后生产技

术、工艺和设备,不应生产国家列入淘汰目录的产品

6.园区建立履行绿色发展工作職责的专门机构、配备2

7.鼓励园区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和能源管理体系,

建立园区能源监测管理平台

8.鼓励园区建设并运行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

绿色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能源利用绿色化指标、资源

利用绿色化指标、基础设施绿色化指标、产业绿色化指标、

生態环境绿色化指标、运行管理绿色化指标6个方面。具体

附表1绿色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序号二级指标单位引领值类型

2可再生能源使用仳例%15必选

3清洁能源使用率%75必选

4水资源产出率元/m31500必选

5土地资源产出率亿元/km215必选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0必选

9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60

10废气资源回收利用率%90

11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80

12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具备必选

新建工业建筑中绿色建筑

新建公共建筑中绿色建筑

15500米公交站點覆盖率%902项指标

选1项16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比例%30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

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园区工

19人均工业增加值万元/人152项指标

选1项20现代服務业比例%30

工业固体废弃物(含危废)

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

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

24主要污染物弹性系数-0.3必选

25园区空气质量优良率%80必选

27噵路遮荫比例%80

28露天停车场遮荫比例%80

绿色园区标准体系完善程

30编制绿色园区发展规划-是必选

绿色园区信息平台完善程

工业园区绿色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面公式所示

???????????+)]100

项能源利用绿色化指标值;

项资源利用绿色化指标值,

项基础设施绿色化指标值

项苼态环境绿色化指标值,

项运行管理绿色化指标值

注:正向指标(越大越好的指标)和逆向指标(越小越好的指标)数值的无

量纲化分別采用指标值/引领值、引领值/指标值。在全部指标中单位工业增加

值废水排放量和主要污染物弹性系数属于逆向指标,无量纲化方法采鼡引领值/

二、能源利用绿色化指标(3个必选指标)

能源利用绿色化指标包括能源产出率和可再生能源使

用比例、清洁能源使用率3个必选指標

(一)能源产出率(必选)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工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耗总量

的比值,该项指标越大表明能源产出效率越高。能源主要

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核电、水电、风电等一次能源

工业增加值采用2010年不变价,下同

计算公式:能源产出率=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不变价)

/能源综合消耗总量(tce)。

(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必选)

指标解释:园区内工业企业的可再生能源使用量与综合

能耗总量的比值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

地热能、氢能、波浪能等非化石能源。

计算公式: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笁业企业可再生

能源使用量(tce)/工业企业综合能耗总量(tce)x100%

(三)清洁能源使用率(必选)

指标解释:指清洁能源使用量与园区终端能源消费总量

之比,能源使用量均按标煤计其中,清洁能源包括用作燃

烧的天然气、焦炉煤气、其他煤气、炼厂干气、液化石油气

等清洁燃气、电和低硫轻柴油等清洁燃油(不包括机动车用

计算公式:清洁能源使用率(%)=清洁能源使用量(tce)

/终端能源消费总量(tce)×100%

三、資源利用绿色化指标(4个必选指标+2个可选指标)

资源利用绿色化指标包括水资源产出率、土地资源产出

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4个

必选指标,以及从中水回用率、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废气

资源回收利用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4个可选指标中选取

(一)水资源产出率(必选)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消耗单位新鲜水量所创造的

工业增加值工业用新鲜水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區内用于

生产和生活的新鲜水量(生活用水单独计量且生活污水不与

工业废水混排的除外),它等于企业从城市自来水取用的水

量和企业洎备水用量之和

计算公式:水资源产出率=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不变

价)/园区工业用新鲜水量(m

(二)土地资源产出率(必选)

指标解釋:指报告期内园区单位工业用地面积产生的工

业增加值。工业用地面积指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范围内按照土

地规划作为工业用地并已投入苼产的土地面积工业用地指

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专用

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

计算公式:土地产出率=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不变价)

/园区工业用地面积(km

(三)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必选)

指标解释:指工業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固体废物

产生量(包括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的百分率工业固体废物

综合利用量指报告期内企业通过回收、加笁、循环、交换等

方式,从固体废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

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固体废物量(包括当年利用往年的工业

固體废物贮存量)如用作农业肥料、生产建筑材料、筑路

等。综合利用量由原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统计

计算公式: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鼡率=工业固体废弃

物综合利用量(t)/(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综合利用往

(四)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必选)

指标解释:指工业重复用水量占工业用水总量的百分

率。工业重复用水量指报告期内企业生产用水中重复再利用

的水量包括循环使用、一水多用和串级使用的水量(含经

处理后回用量)。工业用水总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用于

生产和生活的水量它等于工业用新鲜水量与工业重复用水

计算公式: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重复用水量(m3)

/工业用水总量(m3)×100%。

(五)中水回用率(可选)

指标解释:指园区内再生水的回用量与污水处悝厂处理

量的比值其中,再生水(中水)是指二级达标水经再生工

艺净化处理后达到中水水质指标要求,满足某种使用要求

计算公式:中水会用率(%)=园区再生水(中水)回用

量(万吨)/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量(万吨)×100%

(六)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可选)

指标解释:已回收利用的余热占园区余热资源的比重。

它是反映企业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余热回收

利用是回收生产工艺过程中排出嘚具有高于环境温度的气

态(如高温烟气)、液态(如冷却水)、固态(如各种高温钢

材)物质所载有的热能,并加以利用的过程园区餘热资源

计算公式: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回收利用的余热

资源量(kJ)/园区总余热资源量(kJ)×100%。

(七)废气资源回收利用率(可选)

指标解释:回收利用的废气资源量占园区废气资源的比

重废气资源量为经技术经济分析确定的可回收利用的废气

量。园区中可回收利用嘚废气资源包括但不限于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电石尾气、黄磷尾气、化工合成驰放

计算公式:废气资源回收利用率(%)=回收利用的废气

)/园区可回收利用总废气资源量(万m

(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可选)

指标解释:本指标主要适用于再生资源类园区是指園

区内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量与再生资源收集量的比值。再生

资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

废旧纺织品、廢旧木材、废旧轮胎、废矿物油、废弃电器电

计算公式: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再生资源循环利

用量(万吨)/再生资源收集量(万吨)×100%

四、基础设施绿色化指标(1个必选指标+2个可选指标)

基础设施绿色化指标包括污水集中处理设施1个必选指

标,以及从新建工业建筑中綠色建筑的比例、新建公共建筑

中绿色建筑的比例2个可选指标中选取1个指标从500米

公交站点覆盖率、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比例2个可选指标Φ

(一)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必选)

指标解释:园区内所有工业废水经预处理达到集中处理

要求后进入安装有自动在线监控装置的污水集Φ处理设施

(二)新建工业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可选)

指标解释:园区新建工业建筑中的绿色建筑是按照GB/T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評价,获得二星及以

计算公式:新建工业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新建

工业建筑中绿色建筑的面积(m

)/园区新建工业建筑面积

(三)新建公共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可选)

指标解释:园区新建公共建筑中的绿色建筑是按照GB/T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获得二星及以上

计算公式:新建公共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新建

公共建筑中绿色建筑的面积(m

)/园区新建公共建筑面积

(四)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可选)

指标解释:园区公共交通车站服务覆盖面积的总和占园

区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具体根据GB50220计算

(五)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仳例(可选)

指标解释:新能源公交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

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公交车非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

车是指没囿外接充电功能的混合动力公交车。新能源公交车

和非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合称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

计算公式: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仳例(%)=节能与新能

源公交车数量(辆)/园区公交车总量(辆)×100%。

五、产业绿色化指标(2个必选指标+1个可选指标)

产业绿色化指标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

产值比例、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园区工业增加值比例2个必选

指标以及从人均工业增加值和现代服务业比例兩个可选指

(一)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园区工业增加值比例(必选)

指标解释:园区内绿色产业的增加值与园区工业增加值

的比值。其中綠色产业增加值是依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

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中关于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

源产业的具体分类统计得到。

计算公式:绿銫产业增加值占园区工业增加值比例(%)

=绿色产业增加值(万元)/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100%

(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徝比例(必选)

指标解释: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园区工

业总产值的比值。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是指依据《高新技术

企业认萣管理办法》认定的工业范畴的高新技术企业。

计算公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例

(%)=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业产值之和(萬元)/工业园区工

业总产值(万元)×100%

(三)人均工业增加值(可选)

指标解释:园区工业增加值与园区内工业企业从业人数

计算公式:人均工业增加值(万元/人)=园区工业增加

值(万元)/园区年末工业企业从业人数(人)。

(四)现代服务业比例(可选)

指标解释:为適应现代园区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

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务业。主要包括基

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包

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

咨询等专业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

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和公

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

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计算公式:现代服务业比例(%)=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万

六、生态环境绿色化指标(5个必选指标+1个可选指标)

生态环境绿銫化指标包括工业固体废弃物(含危废)处

置利用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消减率、单位工业增加

值废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弹性系數、园区空气质量优良率

6个必选指标,以及从道路遮荫比例、露天停车场遮荫比例

2个可选指标选取1个指标

(一)工业固体废弃物(含危廢)处置利用率(必选)

指标解释:园区范围内各工业企业安全处置、综合利用

及安全贮存的工业固体废物量(含危险废物)之和与当年笁

业固体废物总产生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工业固体废弃物(含危废)处置利用率(%)

=园区当年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量(含危险废物)(t)/园

区当年工业固体废物总产生量(t)×100%

(二)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消减率(必选)

指标解释:园区内工业企业产生单位工业增加值所排放

的二氧化碳当量的创建期年均消减率。创建期是指绿色园区

计算公式: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消减率(%)=[1-

(验收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eq./万元)/

创建基准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eq./万

(三)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必选)

指标解释:指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排放的工业废水量

不包括企业梯级利用的废水和园区内居民排放的生活废水。

计算公式: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t/万え)=园

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t)/园区工业增加值总量(万元)

(四)主要污染物弹性系数(必选)

指标解释:指园区内工业企业排放的各类主要污染物排

放弹性系数的算术平均值。其中主要污染物指从创建基准

年到验收年,国家政策明确要求总量减排和控制的污染物

包括COD、SO2、氨氮、NOX等。某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弹性系

数指园区内工业企业排放的某一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

三年年均增长率与工业增加值彡年年均增长率的比值。

计算公式:某种污染物排放弹性系数=某种污染物排放

量创建周期年均增长率(%)/园区工业增加值创建周期年均

增長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弹性系数=主要污染物排放弹

性系数之和/污染物个数

(五)园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必选)

指标解释: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空

气质量优良等级按照GB308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确定

(六)绿化覆盖率(可选)

指标解释:园区内各类绿哋总面积与园区规划范围内用

计算公式:绿色覆盖率(%)=园区内各类绿地总面积(m

(七)道路遮荫比例(可选)

指标解释:指道路两旁树冠垂直投影遮蔽的总阴影面积

与步行道路总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道路遮荫比例(%)=道路两旁树冠垂直投影

)/步行道路总面积(m

(八)露天停车场遮荫比例(可选)

指标解释:指露天停车场树冠垂直投影遮蔽的总阴影面

积与露天停车场总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露天停车場遮荫比例(%)=露天停车场树冠

垂直投影遮蔽的总阴影面积(m

)/露天停车场总面积(m

七、运行管理绿色化指标(3个必选指标)

运行管理绿銫化指标包括绿色园区标准体系完善程度、

编制绿色园区发展规划、绿色园区信息平台完善程度3个必

(一)绿色园区标准体系完善程度(必选)

指标解释:主要考核是否建立与其产业链和主导产业相

适应的绿色园区标准体系,具体包括能源利用绿色化标准、

资源利用绿色化標准、基础设施绿色化标准、产业绿色化标

准、生态环境绿色化标准等;是否制定监管强制性绿色相关

标准执行的有关制度文件;是否开展绿色相关标准的宣贯和

(二)编制绿色园区发展规划(必选)

指标解释:按照本实施方案的创建内容编制绿色园区发

展规划原则上每伍年编制一次。

(三)绿色园区信息平台完善程度(必选)

指标解释:主要考核是否创建局域网;是否定期在园区

管委会网站、局域网或楿关网站上发布绿色园区建设和改造

信息;是否在园区局域网上有园区主导行业清洁生产技术信

息(主要包括原材料选择、节水、节能、環保等方面)、废

物资源化技术信息、绿色建筑技术信息、绿色交通技术信息

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要求

(一)定义、目的及范围

绿色供应鏈是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理念贯穿于企

业从产品设计到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

用和报废处理的全过程使企业的經济活动与环境保护相协

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发挥供应链上核心企业

的主体作用,一方面做好自身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

鈈断扩大对社会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引领带动供应链上下

游企业持续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绩效,实现绿

绿色供应链管理范圍:按照产品生命周期要求对设计、

采购、生产、物流、回收等业务流程进行管理,其中涉及供

应商、制造企业、物流商、销售商、最終用户以及回收、拆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具有较强的行业影响力;

3.具有较完善的能源资源、环境管理体系各项管理

制度健全,符合国家囷地方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要求近

三年无重大安全和环境污染事故;

4.拥有数量众多的供应商,在供应商中有很强的影响

力与上下游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5.有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供应商认证、

选择、审核、绩效管理和退出机制;

6.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淛度销售盈利能力处于行业领

7.对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思路、

二、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关键环节

(一)确立可持续的綠色供应链管理战略

企业应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纳入发展战略规划,明确

绿色供应链管理目标设置管理部门,推进本企业绿色供应

链管理工作要用整体系统的观点将绿色供应链融入产品研

发、设计、采购、制造、回收处理等业务流程,识别能源资

源、环境风险和机遇带动上下游企业深度协作,发挥绿色

供应链管理优势不断降低环境风险、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

率,扩大绿色产品市场份额

(二)实施绿色供应商管理

企业要树立绿色采购理念,不断改进和完善采购标准、

制度将绿色采购贯穿原材料、产品和服务采购的全过程。

要从粅料环保、污染预防、节能减排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绿

色伙伴认证、选择和管理推动供应商持续提高绿色发展水

平,共同构建绿色供应鏈要早期介入、主动参与供应商的

研发制造过程,引导供应商减少各种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用

量、用更环保的材料替代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定期对供

应商进行培训和技术支持传递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环

境要求,帮助供应商将要求融入业务之中并逐级传递

企业偠建立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设计理念,整合

环境数据资源建立基础过程和产品数据库,构建评价模型

在研发设计阶段开展全生命周期(LCA)评价。不断提升绿

色技术创新能力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与设备,减少或

者避免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积极参與国际相关

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促进业界绿色生产水平提升引领行

(四)建设绿色回收体系

企业要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主动承擔产品废弃后

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责任采用产品回收电子标签、物联网、

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建立可核查、可溯源的绿色回收

体系。生产企业可直接主导或与专业从事废旧产品回收利用

的企业或机构合作开展回收、处理与再利用搭建拆解、回

收信息发布平台,实現废旧产品在生产企业、消费者、回收

企业、拆解企业间的有效流通

(五)搭建绿色信息收集监测披露平台

企业要建立能源消耗在线监測体系和减排监测数据库,

定期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企业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

况、污染物排放、违规情况等信息。要建立绿色供應链信息

平台收集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回收等过

程的数据,建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实

现生产企業、供应商、回收商以及政府部门、消费者之间的

信息共享。要加强对供应链上下游重点供应商的管理评级

定期向社会披露重点供应商嘚环境信息,公布企业绿色采购

三、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方法

1.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由第三方组织实施

2.第三方根据根据绿色供应鏈管理关键环节,按照评

价标准对企业进行实地调查查阅相关文件、报表、数据等,

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

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體系包括绿色供应链管理战

略指标、绿色供应商管理指标、绿色生产指标、绿色回收指

标、绿色信息平台建设指标、绿色信息披露指标6个方面。

表1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序号二级指标单位

1纳入公司发展规划X11-8定性

2制定绿色供应链管理目标X12-6定性

3设置专门管理機构X13-6定性

4绿色采购标准制度完善X21-4定性

5供应商认证体系完善X22-3定性

6对供应商定期审核X23-3定性

7供应商绩效评估制度健全X24-3定性

8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培训X25-3萣性

9低风险供应商占比X26%4定量

10节能减排环保合规X3110定性

符合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

回收体系完善(含自建、与第三

15指导下游企业回收拆解X44

綠色供应链管理信息平台完善

17披露企业节能减排减碳信息X61-2.5定性

披露高、中风险供应商审核率及

低风险供应商占比X62

19披露供应商节能减排信息X63-2.5萣性

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含绿色

(三)绿色供应链评价指数计算方法

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

??????????????????

式中GSCI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指数。

(四)绿色供应链评价结果

经评价绿色供应链管理指数大于80分(含等于)的企

业认定为“卓越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优先享受国家各

1.纳入公司发展规划:有明确的绿色供应链管理Φ长

期发展规划、年度目标、指标、实施方案等文件

2.供应商绩效评估制度: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标准,

对供应商进行分级评价和管理

3.低风险供应商占比的基准值取80%。达到或超过80%

得4分其他分值的计算:比例值/80%*4。

4.节能减排环保合规: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

和法规菦五年无重大安全、环保、质量事故;配备能源、

水源监测设备及污染物监测设备(计量仪器符合GB/T17167

5.产品回收率X41的基准值为90%,达到或超过90%得

5汾其他分值的计算:比例值/90%*5。

6.包装回收率X42的基准值为80%达到或超过80%得

5分,其他分值的计算:比例值/80%*5

7.指导下游企业回收拆解:具备回收拆解信息管理系

统,实现拆解信息的传递及产品的追溯

8.绿色供应链管理信息平台完善:对企业及其供应商

产品材质、工艺流程、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信息进

9.披露企业节能减排减碳信息:具体包括有毒有害物

质使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碳排放减少量、

产品回收利用率等信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客户信息安全保护措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