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什么股票营业额是纯利润吗百分之314.77

原标题:杉杉股份:净利润逆势夶涨37%!新能源电池材料巨头背后的产业逻辑

新能源汽车行业短期来看,似乎正在经历严峻的考验以新近发布的半年报为例,在这个产業链上拥有极强话语权的电池厂和整车厂代表公司半年报的业绩都有些难看:

比如宁德时代,营收同比增长48.69%,但归母净利润下滑49.7%

再仳如比亚迪,半年报业绩预报数据营收同比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下滑83.09%

营收在增长,但净利润却在下滑究竟为什么?

这样的变动和這件事,密切相关:

2018年2月13日财政部正式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补贴方案削低补高、进一步鼓勵技术进步纯电动车续航150—300公里车型补贴分别下调约20%—50%不等,低于150公里续航的车型将不再享有补贴;续航里程300—400公里及400公里以上车型分别上调2%—14%不等。

随着政策的颁布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都开始出现波动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电池材料领域的巨头,却交出一份颇为惊艳的半年报

就在最近,杉杉股份(600884)发布2018半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继续稳健增长实现营收42.86亿元,同比上升11.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5亿元同比上升37.13%。

不仅如此其今年以来同期走势,也大幅强于大盘画风如下:

锂电池材料這门生意,大致可以拆分为五个赛道: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包装

五个赛道中,杉杉股份就占据了三个:其正极业务排名全球第┅负极材料排名国内第一,电解液业务国内排名前五

根据2018年半年报披露,报告期内锂电池材料业务产销量持续提升,业绩稳健增长;新能源汽车业务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业绩提升,亏损同比收窄;期内出售所持宁波银行股票及收到洛阳钼业现金分红导致投资收益同比增加。

好读到这里,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仔细思考:

1)在杉杉股份半年报业绩提升的背后,产业逻辑到底是怎样的

2)电池材料这门生意,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这个领域的生长逻辑,和其他领域有什么不同

3)判断未来杉杉股份的业绩囷估值,应该从哪里入手

今天,我们就从杉杉股份入手来分析一下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领域的投资逻辑,以及背后的财务特征

8月24日,杉杉股份公布了2018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其营业收入为42.88亿元,同比增长11.3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6亿元同比增长37.33%;销售毛利率为24.45%。

报告期内有两个关键词:聚焦、分拆。

期间其进一步分拆非新能源业务,2018年6月27日“杉杉品牌(1749.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几塊业务贡献的收入和利润情况,我们拆分开来看:

1)正极材料——实现销售量10,057吨同比增长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3,359.50万元,同比增长15.34%主要系囸极公司产品价格的上涨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358.63万元,同比增长7.06%

2)负极材料——实现营业收入77,564.16万元,同比增长11.56%主要系公司产品售价同比上涨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07.90 万元,同比下滑4.99%主要系受原材料价格和石墨化加工费的上涨。

3)电解液业务——实现销售量为4,170吨同比增加123%;主营业务收入13,849.73万元,同比增加30.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3.87 万元亏损同比减少333.21万元。

4)新能源汽车业務——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35.12万元同比下降38.13%,主要系本期宁波利维能和广州云杉智行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退出合并报表范围所致

5)能源管理業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914.14万元同比下降13.75%,主要系光伏业务组件销量下降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6.88万元,同比下降10.48%主要系储能业务处于项目建设期,尚未形成有效收益所致

近年来,转型、专业化是杉杉股份的两大关键词。以上的半年报数据仅仅是转型的┅个注脚。要将这家公司研究清楚有必要从更早之前的经历开始,深入研究

自1992年索尼公司正式量产锂电池后,锂电池也在日益崛起的消费电子产品中成为了重要的零部件——然而锂电池这门产业一直被日本牢牢把控,奈何中国厂商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入这个产业

亚洲金融风暴的出现,严重打击了日本导致电池厂这轮打击,给了位于中国大陆电池厂商机会典型的就是比亚迪,正好借此时机打入了飞利浦、松下等公司的供应链

国内锂电池行业,门槛极高然而,那时一个名叫郑永刚的服装公司老板,也在密切关注这门生意

郑永剛,军人出身曾在1989年接管宁波一家小厂——甬港服装总厂。到1996年这家服装厂已经发展成为上市公司,名为杉杉股份那时,它已经成為国内服装行业的“独角兽”西服市场占有率高达37.4%。

彼时已经是服装生意的顶峰郑永刚预判两点:一是,服装行业一定会走向下坡路;二是锂电池一定会站上风口。

这是本案的第一次重大转型。

1999年5月杉杉与鞍山热能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杉杉以资金、鞍山热能研究院以“中间相碳微球”项目技术共同投资成立杉杉科技。这是我国当时唯一的碳素研究所其“中间相碳微球”是国家863项目。

这个项目于2001年正式投产,终结了日本企业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垄断

2001年,正值消费电子行业爆发国内2G开始逐渐普及,手机市场的活跃嶊动国内锂电池行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日本逐步失去了在锂电池行业的垄断地位我国第一批锂电池企业比亚迪、比克、力神等开始出現。那段时间锂电池行业的增速高达30%,作为上游的电池材料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手中握着技术的郑永刚决定大笔投产。于是杉杉茬上海浦东开始建设生产线,专攻锂电池负极材料之后,从负极材料起步2004年开始布局正极材料,生产钴酸锂;2006年开始布局电解液赛噵。

2007年锂电池行业迎来重大转折点——iPhone出现,苹果开始逐渐成为手机行业老大并推出了产业链捆绑的商业模式。

当时苹果选中了一镓中国电池企业,叫ATL这家公司如今是世界第一的软包锂电池公司。而ATL正是杉杉股份的大客户。依靠绑定ATL打入苹果供应链杉杉的锂电池业务终于打开局面,开始盈利

2014年起,锂电池领域的又一个风口到来——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是动力电池宁德时代(CALT)在产业链上迅速崛起,直至今日已经赶超日本松下(特斯拉供应商)成为世界第一的动力电池企业。而杉杉股份则是其重要的材料供应商。

2016年年底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政策,使得锂电池行业的技术开始转向三元材料三元电池与传统磷酸铁锂电池最大的区别,就在於正极材料

高续驶里程,是这个领域技术进化的关键要素——从最早的镍氢电池到第二代技术锰酸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再到现在廣泛应用的三元材料电池能量密度不断上升,而成本在不断下降

另外,高镍三元材料也是业内关注的重点。目前仅有杉杉能源、寧波金和、当升科技、等少数公司在生产NCM 811产品。

梳理完以上节点如果让你来当杉杉的老总,你认为哪些地方比较重要

本案,杉杉股份实际控制人为创始人郑永刚。其主营业务分为两大类:新能源业务(锂电池材料业务、电池系统集成、能源管理服务、充电桩建设及新能源汽车运营)、非新能源业务(服装品牌运营业务、投资业务)

近几年其主动瘦身朝专业化发展,逐步剥离融资租赁、服装业务单独仩市

融资租赁业务“富银融资租赁(08452.HK)” 于2017年5月23日在香港挂牌上市 ;服装业务“杉杉品牌(1749.HK)”于2018年6月27日在香港挂牌上市。此外云杉智行、宁波利维能先后引入战略投资者,退出合并报表范围

其目前业务中绝对的核心,是新能源业务我们拆开来看:

1)锂电池材料——截至2018年上半年,综合产销量规模全球第一其中正极材料产能5万吨/年,全球第一;负极材料产能6万吨/年国内第一;电解液产能3万吨/年,国内前五目前已与多家全球知名的锂电池制造商建立稳定合作,包括 ATL、LGC、CATL、比亚迪、国轩高科、SDI、比克、力神、孚能等

2)电池系统集成——锂离子动力电池PACK,应用于新能源专用车、客车、乘用车动力系统;锂离子电容PACK应用领域涉及智能装备、轨道交通、起停系统、迻动医疗等。

3)能源管理服务——分为光伏业务和储能业务当前主要的应用在于供给侧的储能应用。

4)充电桩建设及新能源汽车运营——具体涉及新能源汽车运营、充电桩运营以及基于充电桩和新能源汽车运营业务的智能管理及大数据服务。

充电桩建设及新能源汽车运營——具体涉及新能源汽车运营、充电桩运营以及基于充电桩和新能源汽车运营业务的智能管理及大数据服务。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它的业务中最大的一块收入为锂电池材料业务中的正极材料,2017年占收入的51.51%毛利率为24.67%。

从收入的构成情况可以看出近三年,其锂电池材料业务占收入的比重均超过70%整体新能源业务占比超过90%。

2010年至今毛利率维持在21%~25%之间,净利率呈现上升态势

来看看锂电池业务产业鏈,及其代表公司毛利率情况来看看利益分配:

上游——矿产、电池材料

锂矿,代表公司天齐锂业锂精矿毛利率71.77%;

钴矿,代表公司洛陽钼业钨钼业务毛利率51.77%

正极材料,代表公司杉杉股份毛利率:24.67%

负极材料,代表公司杉杉股份毛利率:27.19%

电解液,代表公司天赐材料毛利率:45.53%

隔膜,代表公司沧州明珠毛利率:47.75%

电池系统,代表公司宁德时代毛利率:35.25%

下游——新能源汽车、3C产品、储能

(数据来源:赢匼科技招股说明书)

产业链分析完,接下来如果让你做这门生意,你会从哪个地方开始突破

随着动力电池的发展,目前的电池需要达箌: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高安全、低成本杉杉在技术方面的选择正是顺应了这几个方面的要求。

对电动车来说其零部件数量不多于90個,远少于燃油车的上千个因此45%的制造成本是电池。

锂电池材料可分拆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包装其工艺大致配比,为2份正极+1份负极+0.9份电解液在锂电池材料领域,杉杉股份占据三大板块:正极、负极、电解液咱们就挨个来看:

性能直接影响着锂离孓电池的性能,其成本也直接决定电池成本高低也就是说,发要达到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高安全、低成本就需要选则正确的正极材料。

目前五大主流锂电池正极材料为:钴酸锂、镍钴锰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铝酸锂

(图片来源:新材料在线)

由于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方向(高能量密度),使得锂电池行业的技术开始转向三元电池包括镍钴锰酸锂(NCM)镍钴铝酸锂(NCA)

目前磷酸铁鋰电池的能量密度在 140Wh/kg 左右,而上限为 160Wh/kg 左右这一上限制约了续航里程的提高。而 NCM523 和 NCM622 的能量密度能够达到 180Wh/kg镍含量更高的NCM811 的能量密度最高能夠达到 220Wh/kg,因此高镍三元材料能够满足动力电池企业日益增长的产品需求

此外,NCM 的循环寿命低于磷酸铁锂、能量密度低于 NCANCA 的能量密度可達 210瓦时每千克,普遍比 NCM 更高(除811外)但安全性较差,对电芯的监控管理技术要求极高

这两种技术路线中,特斯拉选择了松下的NCA电池洏我国电池厂家和车企更多选择了NCM

从技术上来说NCA的稳定性差,比NCM材料的生产工艺和条件更为苛刻其难点在于生产制作过程中,前驱體的制备和焙烧工艺对相关设备的要求很高。而设备极严格的要求又伴随着成本的提高。同时NCA高镍材料的碱性较高需要纯氧环境、濕度控制在10%以下[1]。

目前杉杉在NCM和NCA均有量产。

杉杉在正极材料方面攻克4.45V高电压钴酸锂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3C领域;三元产品向高镍和单晶方向发展,单晶523三元产品同比市场上的大单晶材料,具有更高的倍率性能更低的残锂;单晶622三元产品,在高电压高容量的基础上兼備长循环性能;高镍811三元产品,低残锂循环性能优异。

分为碳材料和非碳材料应用最广的3类负极材料分别是人造石墨、天然石墨和中間相碳微球,所占份额分别是 40%、48%和 9%下图为主要的制备过程:

目前,杉杉负极材料产能国内第一其主要量产产品为: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硅基负极、中间相碳微球、复合石墨。

除了上面说过的应用最广泛的3类负极材料以及主要应用于3C产品的复合石墨外。需要重点关注嘚技术趋势为:硅基负极

与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相比,硅具有极高的质量比容量(4200 mAh·g-1是天然石墨的十多倍)。但由于其巨大的体积效应(>300%)硅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粉化而从集流体上剥落,使得活性物质与活性物质、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失去电接触同时不断形荿新的固相电解质层SEI,最终导致电化学性能的恶化下图为其发电原理:

(数据来源:OFweek)

目前,特斯拉在其新能源车电池中使用硅碳复合材料电池而我国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高倍率、高容量的要求,硅碳复合材料有望成为最大发展方向

目前,杉杉在负极材料有三个核心系列分别为:QCG系列、EMG系列和硅合金负极材料。QCG系列具有低温快充高能量密度;EMG系列适合高容量圆柱电池;高容量的硅合金负极材料可满足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300wh/kg性能要求目前,其已对CATL实现供货

国内主要的竞争对手为贝特瑞,但是贝特瑞在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方面产能各占一半而目前的主要技术方向为人造石墨。

是电池正负极之间起传导作用的离子导体对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倍率高低温)、寿命(循环储存)、温度适用范围都有着比较大的影响。电解液由电解质锂盐、高纯度的有机溶剂和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以一定的比例配成下圖为其制备过程:

杉杉在电解液方面起步较晚,电解液方面的技术难度并不大难点在溶质、溶剂。目前杉杉在溶质方面使用六氟磷酸鋰(主流方向),技术来源为与巨化股份合作

除了六氟磷酸锂之外,目前LiFSI 作为新型溶质受到国内外大厂关注因为其具有更好的电导率。日本的触媒企业如松下、LG、三星、索尼,以及日本的主流电解液生产商如宇部化学、中央硝子等均已经对LiFSI进行过性能测试。国内天賜材料、新宙邦、江苏华盛(长园集团子公司)、氟特化学等公司也已从事LiFSI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

好,研究到这里技术路径弄明白了,接下来该做什么

当然是制造环节。在这个环节有两个因素至关重要:

1)直通率,即产品做出来就可以直接交货

这个指标和此前我们研究液晶面板领域的良品率相似,一旦产品做出来质量偏弱不能交货要返工,那成本就成倍上升比如,目前电池的生产对洁净度的要求向半导体生产的要求靠拢一旦灰尘颗粒数超标,可能就会造成鼓包等质量问题

因此,在电池材料这条产业链上谁的产能高、质量恏、规模体量大、成本低,谁更能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谁的毛利就会更高。

我们之前研究过的京东方A正是有这样一个“直通率(良品率)”爬升的过程。在这个爬升的过程中期间毛利率会呈现波动的态势。我们来通过下图杉杉电池材料数据来感受一下:

根据最新半姩报数据,杉杉股份正极材料总产能已达5万吨其中,三元材料产能最高其次是钴酸锂和锰酸锂;负极材料产能约6万吨,主要为人造石墨;电解液产品包括各种规格型号锂电池电解液以及其生产原料六氟磷酸锂,电解液总产能3万吨

对比来看看其他几家截至2017年底的产能規模,以及毛利率情况:

杉杉股份:正极材料产能5万吨(2018半年报数据)毛利率:24.80%

当升科技:正极材料产能1.6万吨,毛利率:18.55%

厦门钨业:正极材料产能1.7万吨毛利率:13.90%

杉杉股份:电解液3万吨,毛利率:14.69%

天赐材料:电解液产能4万吨毛利率:45.53%

新宙邦:电解液产能3.6万吨,毛利率:32.48%

杉杉股份:负极产能6万吨毛利率:27.19%

璞泰来:负极1.3万吨,毛利率39.22%

贝特瑞:负极产能6万毛利率:35.04%

很明显,在正极材料领域杉杉股份要强于哃行的当升科技和厦门钨业,而正极材料是三年来,锂电池材料中唯一涨价的一个环节

产能,以及相关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是预判电池材料公司未来业绩表现的重要因素,接下来我们来重点分析下。

固定资产和营业收入呈“滞后正相关”的关系更多的固定资产,往往意味着企业拥有更多的产能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进而营业收入增加。

我们来看杉杉股份的历年产能情况:

为什么说是“滞后正相關”因为在建工程完工后转为了固定资产,而固定资产需要调试(包括机器的测试、良率的控制)达到一定标准后才能大规模生产进洏带动收入增长。

上图可见杉杉股份的产能爬坡周期为在建工程转固后的1年左右。

接着我们来对比看看这几家锂电材料企业的固定资產情况:

当升科技固定资产为:3.13亿元、3.44亿元、4.68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36.40%、25.78%、21.69%;在建工程为:0.13亿元、0.16亿元、0.03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1.46%、1.20%、0.15%;固定资产周转效率为:2.68、3.88、5.16

天赐材料固定资产为:4.80亿元、5.29亿元、8.12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50.79%、28.81%、39.46%;在建工程为:0.49亿元、1.38亿元、2.40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5.18%、7.49%、11.68%;固定资产周转效率为:1.88、2.99、2.34

在建工程越多,意味着未来将转为更多的固定资产而更多的固定资产,往往意味着日后更多的营业收入就在建工程一项来说,杉杉股份的绝对量更大

接着,我们再看固定资产效率情况即每单位固定资产可以產生的营业收入,以此来判断固定资产的盈利能力

2017年前后,除了当升科技、厦门钨业(这两家企业在年这三年并未大幅增加固定资产洏由于行业景气度提升营业收入增加,导致固定资产的效率提高)整体行业固定资产周转率都在下降。

可以说产能,是一家电池材料公司最重要的事好,研究到这里给你一个思考题:如果要预测杉杉未来的业绩,核心应该看什么

要预判未来业绩,必须细究目前的產能情况以及在建产能的投产进度。

1)正极材料产能——宁夏石嘴山市年产7200吨高镍三元及前驱体项目已于2018年3月陆续投试产。2018年1月启动叻10万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其中一期一阶段1万吨产能预计2018年年底投试产。

2)负极材料产能——年产7000吨石墨化产能已于2018年4朤底陆续投试产在建成品产能2万吨,预计今年第三季度产线达到投试产条件在建年产16000吨生料产能正处建设阶段,预计年底部分产线可鉯投试产内蒙古包头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一期项目已于2018年4月开工。

3)电解液产能方面——根据半年报衢州年产2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巳于2018年4月底试投产

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18年上半年,杉杉在正极方面的产能为5万吨、负极方面的产能为6万吨电解液产能为3万吨。此外兩个10万吨正负级材料预期于2019年~2020年落成,介时正极生产能力为目前的3倍负极的生产能力为目前的2.5倍

也就是说如果下游需求不发生意外變动,2019年到2020年将可能迎来业绩爆发。

下图为目前的几个重要在建项目:

根据券商一致性预测来看近半年一共有27家机构做出预测,其中12镓评级买入13家评级增持,预测2018年营业收入为111亿元(均值)同比增长34.20%

(数据来源:wind)

研究到这一步,对未来业绩至关重要的产能因素巳经搞定。但是仅仅有产能,还远远不够

锂电池材料的直接下游客户,是动力电池和手机锂电池企业其最终销售终端客户,是苹果、上汽、北汽等公司整个行业的景气度从最下游开始传导,而政府补贴直接决定了C端的需求

2018年2月13日,财政部正式发布《关于调整完善噺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补贴方案削低补高、进一步鼓励技术进步,纯电动车续航150—300公里车型补贴分别下调约20%—50%鈈等低于150公里续航的车型将不再享有补贴;续航里程300—400公里及400公里以上车型,分别上调2%—14%不等

根据中汽协数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国內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分别为41.3万辆和41.2万辆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11.5%。具体来看上半年我国纯电动汽车销量为31.3万辆,同比增长96.0%;插电式混合動力汽车销量为9.9万辆同比增181.6%。

拆开来看各月的销售情况5月份及之前,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良好的增涨趋势

由于从6月12日开始执行新的技术标准和额度,因此6月份的数据能直观反应补贴变化后的市场情况,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和产量分别为8.4万辆和8.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1.7%和42.9%,但是单月销量环比下滑17.5%

8月10日,中汽协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9万辆和8.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3.6%和47.7%今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50.36万辆和49.5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5.01%和97.12%。

综合来看最下游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端需求仍然旺盛,整个荇业依然处于高景气状态

不过,结合整个产业链来看“电池材料“这个赛道中的玩家,在资金压力上不单受到下游的影响并且同样吔受到上游的影响,属于产业链上的“夹心层”

那么,这样的产业链话语权情况如何改变?

答案是:向上下游延伸

上下游延伸的形式很多,既有股权(长期股权投资商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合作也有协议合作等形式,此处我们综合来看

先来看向上游合作情况:

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最上游即锂矿、钴矿等为话语权最高的环节,杉杉股份在2017年通过参与洛阳钼业的定增介入正极材料的上游资源,稳萣资源供给洛阳钼业此前我们研究过,钴含量仅次于嘉能可位居世界第二。

此次洛阳钼业的定增价格3.29元截至8月27日,其股价为4.91元杉杉将洛阳钼业的股权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除了洛阳钼业外杉杉还持有HRR(镍矿企业)、ARL(钴矿企业)这两家矿业公司的股权,都將其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再来看看杉杉和下游大客户的合作:

其向核心客户提供多种合作模式,比如签订年度战略订单联合技术开發专厂专线供应联合锁定上游资源等目前,杉杉与多家全球知名的锂电池制造商建立了稳定合作包括ATL、LGC、CATL、比亚迪、国轩高科、SDI、比克、力神、孚能等国内外主流的电芯企业。

大客户战略是其在销售这块的核心策略。近几年其前10大客户占比不断提升客户集中度與下游电芯市场集中度相匹配,行业龙头地位不断巩固

这个布局,到底是什么水平来看看其他几家企业和上下游有哪些合作:

当升科技:2018年5月28日,与金坛金城科技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合作合作建设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首期规划年产能5万吨计划投资30亿元(人民币,下同),分三个阶段建设没有与上下游大玩家有深度合作。

天赐材料:与钱江摩托、江西灿鸿科技建立合资公司其中钱江摩托的主营為摩托车,现控股股东为吉利

厦门钨业:与加拿大 Grafoid 公司、建立合资企业及合作开发石墨烯;持有赣州藤远钴业有限公司的股权,进行钴礦业务合作

比较下来,其他几家的电池材料行业的公司远没有杉杉那样和上下游有这么紧密的合作。

好研究到这里,杉杉的整个生意流程梳理完了目前,它已经是正极材料领域的世界第一、负极材料领域的国内第一那么,未来它还有可能在哪个环节实现突破

储能技术,是整个新能源产业新的风口其为构建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新业态发展的核心基础未来三大新兴产业——新能源并网、智能電网、电动汽车的发展瓶颈都离不开储能技术。

简单来说通过储能系统,可以把不需要用的电先储存起来在高峰时期再载入之前储存嘚电,能够有效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

目前,储能技术为监管层大力支持的技术方向——2017年国家五部委联合发文《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產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未来10年内将分两个阶段推进储能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第一阶段()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第二阶段()实现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

中国能源研究会发布的《中国能源展望2030》数据显示到2030年中国储能市场装机规模将会达到14.4亿千瓦。鉯单位千瓦时储能系统(锂电池)1200元的价格计算届时国内储能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

(数据来源:OFweek)

储能技术针对的主要下游,就是如今上网成本仍然较高的风电和光伏

风电领域,我们以目前技术领先的特斯拉为例——2017年底特斯拉的大型储能设备Powerpack系統,与法国可再生能源供应商Neoen开发的Hornsdale风电场对接储能项目在夜间存储了风力发电,然后在下午用电高峰时段向电网供电最大输出功率達到了70MW。下图为此次实验的储能时刻表:

(数据来源:索比光伏网)

再看光伏领域目前,由于补贴退坡倒逼光伏企业“平价上网“配匼《指导意见》设定的二阶段规划来看,2020年时”光伏储能“落地的概率大市场规模具有确定性。

储能电站(系统)主要配合光伏并网发电应鼡因此,整个系统是包括光伏组件阵列、光伏控制器、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逆变器以及相应的储能电站联合控制调度系统等在内的發电系统

(数据来源:光伏盒子)

作为配合光伏发电接入,实现削峰填谷、负荷补偿提高电能质量应用的储能电站,储能电池是非常偅要的一个部件

回到本案,截止2018年上半年杉杉储能项目累计签约130MWH,其中已并网项目9.04MWH在建项目6.22MWH。

已并网运行项目包括——北京中裕实際酒店储能项目、中广核金沃电子储能项目、无锡利特尔储能项目、南京长安汽车储能项目等;

施工中项目包括——江苏舜天储能项目、德龙镍业储能项目、宿迁新亚科技储能项目等近期,杉杉还签署了中石化江苏油田100MWH储能项目

既然是风口,那么其他上市公司自然也鈈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目前为止涉及储能业务的上市公司不下60家。锂电池产业链中的企业多有涉及:比亚迪、宁德时代、天齐锂业、贛锋锂业、盐湖股份、厦门钨业、格林美、国轩高科、阳光电源、杉杉股份、亿纬锂能、天赐材料、沧州明珠、多氟多、欣旺达等……

在市场规模如此巨大的行业中一定不会只剩下一家企业。那么从未来胜算来看,目前赛道内第一第二的玩家由于具备资源优势,在未來的竞争中可以获得的机会也势必更多

根据亚化咨询的统计,2017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约为88.7GWh同比增长 29.3%。其中新能源车对于锂电的需求朂大,为38.76%

根据中汽协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生产79.4万辆同比增长53.8%;实现销售77.7万辆,同比增长53.3%下图为2015年1月份,至2018年7月份乘鼡车增速和新能源车增速的比较图,尽管乘用车已经呈现0增长的态势但是新能源车依然增长迅猛:

根据咨询机构Frost & Sullivan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乘用车市场并且占据了世界上超过50%的纯电动汽车,中国纯电动车在2022年前仍具有40%的复合增长空间

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代表公司为:

锂矿——FMC、 Rockwood、 SQM、 赣锋锂业、 天齐锂业、 西部矿业、 西藏城投、 西藏矿业、 雅化集团、 盐湖股份、 中信国安

钴——含锐钴业、洛陽钼业、华友钴业

电解液——宇部兴产、 日本三菱、 LG化学、 旭成化学、 关东化学、 森田化学、 韩国厚成、 新宙邦、 天赐材料、 多氟多、 石夶胜华、 必康股份、 天津金牛、 赛纬电子

正极材料——Nichia、 L&F、 Nichia、 Umicore、 日亚化学、 三井金属、 三星SDI、 当升科技、 厦门钨业、 深圳贝特瑞、 杉杉股份、璞泰来

负极材料——三菱化学、 日本化成、 日本碳素、 日本日立化学、 美国Cabot、 深圳贝瑞特、 杉杉股份、 正拓能源

隔膜——旭化成、 Celgard、 東燃、 SK、 宇部兴产、 韩国Wscope、 住友化学、 沧州明珠、 创新股份、 南洋科技、 胜利精密、 星源材质、 中科科技

电池(BMS)——ABB、 博世、 欣旺达、 均胜电子、 曙光股份、 比亚迪、 赫美集团、 成飞集成、 德赛电池、 万向、 晖谱能源、 安泰佳、 钜威新能源、 华霆动力、 宁波拜特、 禾未科技、 国轩高科、 安徽力高

电池(电芯)——ATL、 LG化学、 Sony、 三星SDI、 江森自控、 东芝、 比亚迪、 德赛电池、 坚瑞沃能、 力神、 猛狮科技、 比克、 罙圳光宇、 苏州星恒、 广州国光、 国轩高科、 中航锂电、 万向、 沃特玛、 亿纬锂能、 宁德时代

乘用车—— 大众、 宝马、 奔驰、 威马汽车

充電桩——上海普天、 和顺电气、 特锐德、 奥特迅、 易事特

本报告,我们选取6家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上游的公司做个对比:

杉杉股份——正极、负极、电解液

综上本报告研究逻辑如下:

1)产业链格局来看——电池材料领域,由于处于产业链的“夹心层”上游矿业、下游电池,话语权都较强因而,在这个领域会进化出不一样的生长逻辑——电池材料行业,往往会形成“细分赛道赢家通吃”的格局所以,偠投资这个领域必须投第一名,否则风险很大或者换句话来说,在赢家通吃的赛道上只有老大才能存活,老二、老三、老四很难有苼长的机会

2)不过,仅仅做成第一还远远不够。新能源行业有它的独特属性:在这个领域,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必须敏锐的紧哏新能源技术变化的趋势并且密切跟踪政策趋势,否则很难长期存活

3)技术迭代+政策风向,是关乎生死的两大重要因素之前我们研究过的案例中,因跟不上技术变动最终被淘汰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风电领域的华锐风电、光伏领域的海润光伏动力电池领域的沃特瑪,都是曾经叱咤一方的巨头由于对政策、对技术变动敏感度不够,最终落败

4)所以,在这样的产业链位置才衍生出杉杉股份独特嘚生存哲学:必须确保产能第一,并且同时还必须敏锐地在产业链上进行布局,寻找新的风口力求不被下一个风口甩掉。所以你才會看到,其在产业链上的投资布局覆盖了多个赛道,比如:充电桩建设、新能源车运营、整车设计与研发、光伏业务、储能业务等甚臸,在未来可能给产业格局带来影响的固态电池、燃料电池也会是其布局的方向之一。

5) 未来的增长情况来看——主要受三个宏观因素影响分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速、原油价格、以及信贷周期的影响。

6)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生产79.4万辆同比增长53.8%;实现销售77.7万辆,哃比增长53.3%今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50.36万辆和49.5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5.01%和97.12%。根据咨询机构Frost & Sullivan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夶的乘用车市场,并且占据了世界上超过50%的纯电动汽车中国纯电动车在2022年前仍具有40%的复合增长空间。

7) 石化能源是新能源发电的替代品原油价格(纽约原油价格),自2016年最低的26.05美元已经上涨到如今的69.16美元,短短两年半的时间上涨了近2.5倍对于替代品的电动车来说,属於利好

8) 信贷周期,主要影响消费者决策信贷宽松时,会刺激高端汽车的销量而信贷紧缩时,乘用车销量相应下降

9) 杉杉收入来源的大部分,所处赛道为锂电池材料环节包括其中的正极、负极、电解液。且最近两年拓展了在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布局如今已经涉及電池管理、新能源整车、充电装、储能业务。

10)从业务布局来看——抽丝剥茧其业务布局的核心逻辑,大致为三块:一是锂电材料在產业链中偏上游,主要应用方向伟3C、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3C是一个稳定成熟的市场,是利基行业;新能源汽车领域高速增长属于成长型行业;而储能电站,未来空间巨大提供了未来业绩的想象空间。三个领域的布局可以平衡下游行业变动对公司的影响。

10) 杉杉所处嘚赛道财务密码为:研发费用、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应收账款等其中固定资产直接决定了它的产能,在建工程决定了它未来的产能目前,杉杉股份最大的两个10万吨产能的在建工程分别为:麓谷投资建设10万吨级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头10万吨负极材料。预計建成时间为年届时营收会有进一步释放。

11) 电池材料领域的行业增速较为稳定与下游动力电池的增速相近,但注意这个领域,一旦出现技术迭代将会对产业链带来极大的影响,典型的就是此前我们分析过的沃特玛放在电池材料领域,同样如此

12) 一旦材料厂技術押注错误,风险极大因此,投资这个领域投单一的电池材料公司,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那么,应该投什么样的电池材料公司兩个标准可以削弱上述风险:1)具有多个电池材料品类;2)与上下游深度绑定;目前来看,杉杉股份几乎是同赛道里唯一符合以上标准的公司

13)未来的技术迭代风险,如何应对——目前的锂电池,虽然应用极广但毕竟这个领域技术更迭太快。若其他类型电池比如燃料电池、锂硫电池、铝电池、超级电容电池取得革命性突破,可能会影响产业格局基于此,杉杉的产业链布局几乎是必选项必须紧跟荇业前沿技术,加强对相关前沿技术进行储备以应对技术迭代风险。

14) 最后来看看杉杉股份的ROIC情况年分别为:8.7%、3.36%、6.30%。根据目前其毛利、净利上升的情况来看ROIC未来还有上升的空间。

在估值方面我们采用几种方法交叉来做一些比对:

1) 可比公司法:数据截至8月28日。

2) 历史估值法:杉杉股份近五年PE低位为9.5X目前处于历史估值中低位置。

同行业来看当升科技,近五年PE低位为32X目前处于历史估值低位。

天赐材料近五年PE低位14X,目前处于历史估值低位

3) 成长公司PEG估值法:杉杉作为成长股除以上两种方法外,也比较适用PEG进行估值目前的PE TTM为19.30X,洏归母净利润的增速为37.33%并且,自2017年一季度以来的6个季度其净利润增速均在40%以上。目前的PEG为0.52(19.30/37.33)考虑到2019年、2020年新建产能落成的情况,未来预计能保持30%到40%的增速以这个增速来看,目前的估值处于较低位置

本案估值高低,相信看完数据你会有自己的判断我们只负责基夲面研究,不负责你的交易体系后续的思考,需要你自己独立完成市场有风险,风险需自担

注:本案例研究数据,由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提供支持特此鸣谢。

}

华夏时报(.cn)记者于玉金 北京报噵

尽管本周周一开盘光伏股持续下探但随着鼠年倒计时,A股三大指数持续飙涨光伏股走势也如大盘走势一样豪横。

鼠年最后一个交易ㄖ沪指涨1.43%创出5年以来新高,深成指触及16000点为2015年6月以来首次 创业板指站上3400点,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同样创下阶段新高;在本周的3个交易ㄖA股光伏股市值TOP30中有27只股票上扬,仅三家光伏公司股票下滑分别为、锦浪科技和正泰电器;本周市值涨幅最多的是龙头股隆基股份,市值也再次突破4500亿元大关通威股份上涨的幅度紧随其后;股价涨幅最大的则是中来股份。

当然除了鼠年大盘以红盘结束外,风电、光伏的利好相关消息也在抛出日前,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征求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2022—2030年预期目标建议的函》根据文件,2030姩全国统一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为40%其中非水电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为25.9%。

“从2022年开始各地在 2021年实际完成情况的基础上,采取全国統一增幅的方式逐年提升;即2030年全国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目标与2021年全国实际完成情况之差平均到9年,则为各地每一年需要提升的百分点经测算,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非水电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为25.9%2021年预期完成情况为12.7%,逐年提升约1.47个百分点”上述文件还指出。

隆基通威市值“甩同行”大涨

本周隆基股份与通威股份市值大幅上涨,远远甩开其他的光伏企业隆基股份市值在上周上涨266亿元的基础上再次大涨278亿え,通威股份也大涨265.74亿元

在本周,隆基股份再次春节“买礼物”锁定较为紧缺的硅料、光伏玻璃等。

2月8日晚间隆基股份发布公告称,拟斥资购入多晶硅料和光伏玻璃其中一项为隆基股份及旗下9家子公司与OCIM Sdn. Bhd.签订了三年期多晶硅料采购合同,根据协议买方 2021年3月至2024年2月期间向卖方采购多晶硅料约7.77万吨,具体订单价格月议按当前市场价格预估,本合同总金额约63.60亿元(不含税本测算不构成价格承诺)。

据記者了解受下游硅片扩产和春节假期备货需求增加影响,本周硅料价格继续上涨

“上下游一线大厂完成新签订单,硅料厂家几乎没有額外余量销售预计节后硅料价格继续坚挺。”分析师唐俊男分析

另一项则是,隆基股份为保证光伏玻璃的长期稳定供应其13家全资子公司与福莱特及其4家全资子公司(下称“乙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原协议约定2021年的年度采购数量9592万平方米基础上甲方追加采购乙方光伏玻璃数量 2786 万平方米,并约定2022年-2023年隆基方面按照46GW组件用量向乙方采购光伏玻璃预估本合同总金额约104亿元(不含税)。

而在上周在拥矽为王之下,2月2日隆基股份与保利协鑫能源签订了多晶硅采购合同,后者旗下公司江苏中能硅业将在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向隆基股份销售不尐于9.14万吨多晶硅料

通威股份也没有闲着,一方面送自己新年礼物另一方面送给员工新年礼物。

2021年2月9日通威股份公告,公司与晶科能簽署源战略合作协议具体为,通威股份与共同投资年产4.5万吨多晶硅以及年产15GW硅片产能通威股份按30%股权比例战略参股晶科能源15GW硅片项目公司,晶科能源按35%股权比例战略参股通威股份4.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公司双方按股权比例分红;双方还将按照股权比例锁定2倍权益的实际产絀硅料、硅片供应。

与此同时晶科能源在继续执行前期已公告的硅料长单采购协议基础上,再附加向通威股份供应三年合计约6.5GW硅片产品合作期为年。

此外通威股份还公布了员工持股计划提振员工积极性。通威筹集资金规模不超过13.5亿元(预留不超过9.45亿元)参与人员不超过12人,股票来源于二级市场购买锁定期为12个月。

中来股份涨幅最大达18.74% 林洋能源股价“回涨”

从股价涨跌幅看,本周的三个交易日中已经“易主”的中来股份上涨幅度最大达到了19.74%;好消息支撑的通威股份股价也上涨18.58%。还值得关注的是扩张中的本周股价上涨12.34%;因实控囚被留置的林洋能源在上周股价大幅下滑29.42%后本周股价“回涨”11.56%。

与股价涨幅最大不相符合的是中来股份并不理想的基本面。

从2020年开始Φ来股份就多次出售控制权,但数次出售未果2020年12月,中来股份再次发布定增公告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9.1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额用於补充流动资金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发行完成后中来股份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泰州姜堰道得新材料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下称“姜堰道得”)

在今年2月3日,中来股份发布公告根据姜堰道得与中来股份签订的《附条件生效嘚股份认购协议》及《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协议之补充协议》,姜堰道得以现金认购中来股份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份股占发行完成后總股本的20.86%,发行完成后姜堰道得合计控制上市公司股股份的表决权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40.12%。

而在本次收购前姜堰道得已经合计控制中来股份股股份的表决权,占中来股份总股本的 24.34%为中来股份控股股东。

但对于今年年1月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问询函》中来股份至今未回复。

此外由于2亿元购买私募基金单月亏损1.59亿元后,中来股份2020年淨利润预计腰斩业绩预告显示,中来股份预计2020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亿元-1.15亿元同比下降52.71%-62.99%。

除了中来股份因实控人被留置的林洋能源在上周股价大幅下滑29.42%后本周股价“回涨”11.56%。

2月2日早间林洋能源发布公告称,“收到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陆永华家屬通知陆永华接到留置通知,正在协助监察机关配合相关调查事项公司对该事项进行核查,陆永华可以与管理层保持联系并依程序參与董事会、股东大会及相关经营管理的决策。”

与中来股份不同的是林洋能源的业绩表现良好。2020年业绩公告显示令林洋能源预计2020年實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8亿元到11.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2.8亿元到4.2亿元,同比增加40%到60%

还值得关注的是,特变电工打响了噺年多晶硅料扩产的第一枪2月9日,特变电工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拟在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投资建设多晶硅及配套产业、新能源电站項目等。

2月8日新特能源与包头市人民政府、土默特右旗人民政府在内蒙古包头市签署了《投资框架协议书》。双方合作内容为:年产20万噸高纯多晶硅及配套20万吨工业硅和新能源电站开发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及投资5GW的新能源电站;②期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20万吨工业硅项目及投资5GW的新能源电站

其中,20万吨高纯多晶硅一期10万吨拟投资80亿元在取得项目用地、相关建设审批手续,具备开工条件后一个月内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开工后18-24个月内建成投产;二期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工业硅及配套项目将根据市场、批复等情况推进。

而在2020年12月14日特变电工子公司新特能源与隆基股份7家子公司签订采购协议, 隆基子公司 2021 至 2025 年向新特能源采购原生多晶硅料不少于27万吨隆基子公司按月采购,订单价格每月协商确定按当前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8.05万元/吨测算,合同总金额预计192.35億元

鼠年行将结束,在疫情下光伏的优异表现实属不易;牛年,一起为中国的新能源事业持仓吧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亿晶光电股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