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0-12TB399-75尖轨分直曲吗

原标题:交分、交渡道岔的检查方法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

一、交道岔检查的甲、乙股方向确定:

站在岔跟端脸向车站、分左右、左股为甲、右股为乙检查的起点为始端。以该端左侧(面向钝角部分)一股线路为甲股的检查走向该端右侧(面向钝角部分)线路为乙股的检查走向。

二、甲股与乙股检查走向的范围划分:(见下图)

三、检查水平时的基准股确定:(见下图)

当基准股高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正“+”;反之,当基准股低於非基准股时水平为负“—”

四、复式交分道岔轨距水平检查的顺序及地点

辙叉心宽50至心宽20mm断面处

9#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273mm

12#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170mm

开通直股线路时在直线尖轨刨切点处量取

开通曲股线路时在曲线尖轨刨切点处量取

甲股前可动心轨跟(直股)

该处有构造沝平9#-512#-3

甲股前可动心轨中(直股)

在护轨刨切点处量取未开通时可不量

该处以甲股检查走向的右侧为水平基准股

在甲股中部的导曲线仩量取该处有构造水平+6

甲股后可动心轨中(直股)

在护轨刨切点处量取,未开通时可不量

甲股后可动心轨跟(直股)

该处有构造水平9#-512#-3

开通直股线路时在直线尖线尖轨切点处量取

开通曲股线路时在曲线尖线尖轨切点处量取

甲股后尖轨尖轨距顺坡终点

9#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273mm

12#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170mm

辙叉心宽50至心宽20mm断面处

曲尖轨尖端两基轨作用边距离E1

离尖轨尖端380mm

直尖轨作用边与基本轨作用边距离E2

曲尖轨作用边与基本轨作用边距离E3(跟端)

离心轨尖端450mm

始端曲尖轨跟端开口尺寸

曲尖轨跟端两尖轨作用边距离

上股钢轨作用边至钝角辙叉实际尖端距离

下股钢轨作用边至钝角辙叉实际尖端距离

终端曲尖轨跟端开口尺寸

曲尖轨跟端两尖轨作用边距离

五、复式交发分道岔开口、支距、动程、矢距、正矢等项目的检查位置

甲、乙两股导曲线均由短轴中分为两个部分起点方向为前部,终点向为导曲线后部

在前后两锐角辙叉的跟端,分别量取其后开口的中点;于该两中点之间拉一弦线(即长轴线)为基准线以短轴与该弦线的交点为支距原点0,分别量取甲股导曲线前后部及乙股导曲线前、后部各支距点的支距如下图所示。

六、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及其记录表

1、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應根据现场检查的实际地点正确点对应到记录表上填写。

2、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表(见附表)

菱形道岔的检查除普通单开道岔的检查内嫆要求外,还须检查前后锐角辙叉的叉前、叉后端的轨距、水平叉心中的轨距,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及轨距;钝角辙叉前、后半部的叉湔、叉后端的轨距、水平,叉心中的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及轨距如图:

同时量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

同时量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

同时量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

同时量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

乙股检查记录比照甲股进行。

菱形道岔检查记录簿格式为《修规》工线—4如下: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