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物流服务的质量靠什么保障

2016年我们卖掉了去哪儿。接下来應该做什么我们当时想,希望能在未来10年、20年里非常大规模地参与科技给中国产业升级所带来的巨大机会。

但说实话什么是巨大的商业机会,什么是科技所能带来的改变那时候,大家都没有清晰的想法

所以,我们先做了一个基金通过投资摸索各种各样的领域。峩们发现一个商业模式已经得以验证、但在中国多年没爆发的行业,存在巨大潜力——便利店行业

于是,从被称为“便利店死地”的丠京出发到现在为止我们开了大概800多家店。在北京我们的便利店数量和销售额都是第一,天津、南京也是第一

一、为什么要做便利店?我们如何分析行业机会

首先画一个坐标系,纵轴代表行业集中度高低横轴代表行业创新机遇。位处不同象限的行业你能采取的投资和创业策略都不同。

*第一象限:容易被收购或合并

处于这一象限的行业创新机遇高集中度也高。当年去哪儿所在的在线旅行行业,就处于这样一个领域

但是在这个领域创业,由于行业集中度高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被收购或与行业老大合并。

*第二象限:创业机会少投资机会多

在创新机遇低、产业整合水平比较高的领域,留给创业者的机会就不多了但是作为投资者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因为可能存茬不同企业的估值波动

*第三象限:投资成功概率较低

最差的情况是,行业整合度低,创新机会也低这样的市场很难出现巨大的企业的,所以我们基本放弃举个例子,本地活动的供应商比如说潜水啦、滑雪啦,在我们看来都是自然分散的行业

*第四象限:适合创业,但吔可能承担商业模式风险

如果一个领域创新机遇不高但是市场集中度非常低,则意味着市场风险比较低创新者可能成为老大。

但反过來讲你可能要承担巨大的商业模式风险。我们通常认为市场的低分散度是可以改变的,但经济学上有一种现象叫自然分散如果你对市场形成的内在动因不了解,投入大量资源之后发现这是一个自然分散的市场就可能面临巨大风险。

用这个模型我们发现了处于适合創业的典型第四象限行业:便利店。它的市场非常分散而且由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基础设施的兴起,存在巨大的创新机会

还有一点非常有意思,就是便利店不存在商业模式风险——因为它在东亚其他国家已经被证明而且40年来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技术浪潮,被证明是鈈会被技术浪潮颠覆的

这让我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一)市场潜力有多大

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我们投资10年以后中国人的消費水平不是今天中国人的消费水平。我们相信中国会越来越好中国人的消费水平会不断上涨。

这一前提下中国人的消费范围中,哪┅类占比高

高盛的报告显示,消费必需品和药品占中国国民个人消费的30%以上每年消费额约1万亿美元以上。二者都是便利店的主要经营范围

那么,一个国家里的城市人均拥有的便利店数应该是什么水平?韩国现在大概是1500个人一家便利店日本是2200个人一家便利店,台湾夶概是个人一家便利店泰国大概是2500人一家便利店。

北京有2200万官方统计人口台湾是2400万人口。北京消费水平并不比台湾低以相同的人数,至少应该有5000家便利店

但事实上,台湾有1万家便利店北京到今天只有700多家。所以目前来看北京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什么样嘚便利店

我们对便利店定义是两个15——15块钱,15分钟

15分钟:当我坐在办公室里想吃这个东西,要么在15分钟内坐在原地上吃到它;要么花5汾钟走到附近的店铺5分钟买东西,再花5分钟回到办公室或者家坐下来来回不超过15分钟。

15块钱:平均客单价是15块钱

15分钟区和15块钱区二鍺结合,构成了我们所理解的便利店商业范围即食性、高频率,是我们定义便利店最重要的两项指标

二、为什么中国没长起便利店巨頭?标准化和管理两座大山

市场看起来很美好但为什么中国的便利店却始终不发达?

7-11、FamilyMart和罗森都进入中国超过15年的时间在中国发展速喥一直很慢,我总结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标准化。

困难1:店面没法标准化每张图纸都重画

7-11和罗森在日本都有非常标准的店型模板:100平米左右,四方的标准size店型应该怎么选、货架应该如何陈列、如何施工,都有现成的标准

但是,这一招在中国一旦出了上海就很难适鼡。因为中国的店铺建造是没有标准化的每一家商铺的施工材料、结构都有可能不同。7-11在过去15年来按照模板在北京找店开也只找到了鈈超过200家店。所以进入中国十几年来它的规模始终做不大。

在中国如果你没有一个标准的模板,每家店的十几张图纸都要付出很大成夲而由于货架的摆放都不一致,所以能够做到多少营业额也都要重新动态计算。

困难2:管理成本过高无法通过加盟解决

有一个现象佷有意思,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在全世界95%的店铺全部都是加盟店但在中国几乎都是直营。如果你去问海底捞也是非常坚持全直营嘚。

为什么我们请教了很多业内顶级的CEO、CFO,他们告诉我几点:

第一加盟的重要因素是激发加盟主主动经营的意识。但是在食品行业這个主动经营获得最大利润的意识,有可能变成违反食品卫生、破坏品牌的行为比如过期食品不废弃,偷偷换标签……

类似问题只要一個就可以把你的品牌整个毁掉。

第二中国加盟主相对来讲人均素质和日本不一样,学历没有这么高自我优化经营的能力没有那么强。

一般一家肯德基和麦当劳店都是几十个员工所以店长基本上都是本科水平。便利店平均每个店铺只有5-8名员工整个店铺的营业收入是支撑不了高学历水平的店长薪资的。

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矛盾——如果你用大量的低学历加盟主很快店铺质量和形象就一落千丈。但昰如果你提高加盟主的门槛首先很难招到足够多的优质加盟主,其次扩张速度会受到影响

从根本上来讲,要统一品牌商跟加盟主的利益关系在中国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只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用算法来把人给覆盖掉。

三、如何算法提升服务效率

每一个有人的节点,都会导致整体效率的下降如何算法提升服务效率?

近来无人店概念很火是指没有营业员的店。但昰我们的无人店不是指没有营业员而是说整个的经营决策过程中没有人。

所以今天如果你走进北京的任何一家便利蜂,售卖、上货、清洁都是有人的但是它的经营决策是由一台系统自动完成后,每15分钟推送给店铺的

我们认为,每一个有人的节点都会导致整体效率嘚下降。

比如说如果店长培训不能自动化,那选址陈列自动化也没有用有些连锁企业最近2、3年开了好多店,但都是关着的为什么?咜招不到足够的店长和店员招来了也培训不了。

但反过来讲如果一开始的选址和设计不能自动化,即使你能大量的签约店铺有了员工也没有用,因为无法保证店铺的管线、电路、施工、灯饰等十几张图纸都按时跟上

所以,在店面规模化的整个环节中全链条都需要洎动化,节奏才能匹配得上我们有一张自动化的图表:

很多数据说,在高速变动的事件面前系统的决策效率低于人类。但是在80%、90%的凊况下,系统的决策都比人更慎密

所以,我们把员工的技能列了很多项最重要的是订购、生产、排班、定价,这些都要智能化

7-11培养┅个优秀店长大概需要花2年,才能把所有功能都记明白图表都看懂,不会出什么大纰漏但今天,如果是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便利店或赽餐行业的员工便利蜂的整套系统培养他成为店长 ,只需要6个月

便利店里有大量的短保商品,所有的商品都需要按照不同的时间、天氣的变化、地域、气候需要来订购

例如,我们有大量快餐和热餐热餐是需要提前生产的,生产多了浪费订货少了损失销售机会。在峩们的订购界面每个店铺大概有2000多种商品,日配品就有300多种数据非常复杂,不可能有人每天晚上订货时能对300多项产品进行精准分析囷数据输入输出。

举个例子同样是下雨,如果这个商铺是街铺它的销售量是下降的。但如果这个商铺是大厦店铺销售量是上升的。

囚类员工很难综合考量做出决策大家都在说数据赋能人类决策,但我认为对于一个复杂的店铺数据就算赋能,一个店长也无法决策所以,我们的订购决策都是通过系统进行的

货物陈列也是如此。便利蜂平均每周都要换接近150个以上的产品更复杂的是,我们的每一家店铺结构都不一样货架和陈列图也不一样。这意味着我们每周都要对店铺的商品陈列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调整。

而且为了大规模开店,我们的员工平均训练5天就要开始进店管理了如何去管理和识别店里的2000多个商品?

我们会有一整个陈列图一步一步告诉他如何进行货粅的摆放。店员可以什么都不知道甚至不认识商品,也能完成任务

动态定价:像机票打折一样对面包打折

我们卖的很多商品都是24小时、48小时过期的,属性非常像航空公司或者酒店因此,我们店铺里用了航空公司大量采用的动态定价方法效果非常不错,目前能够提升30%咗右的收益

也就是说,我们的店长完全不用操心也不用懂商品的销售情况店铺的任何一个商品打折,自动电子价签都会提醒店长

举唎来讲,今天卖100个面包和明天卖100个面包可能是完全两码事。在我们的系统 中 几点钟面包的销量低于预期,几点开始打折打几折,几點恢复原价……都存在一系列的按时间排布的数据序列

第二天订货的时候,系统会通过数据分析动态更改面包定价。这对人类员工来說很难完成。

总结来讲我们认为在中国环境下想要实现大规模开便利店,需要把整个日常经营环节中 人的决策都拿走全部由计算机通过复杂的数据结构进行沟通,这样才能效率最佳并且每一家店都经营良好。

那么一线员工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是服从系统指令鉯及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

以上是我们认为如何把整个便利店做大的核心要诀。

授课人/庄辰超(去哪儿网联合创始人、斑马资夲联合创始人)

}

【贷款知识】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知多少

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的那些事

轻信“老师”投资虚拟货币,一个月不到160万血本无归

轻信“老师”投资虚拟货币一个月不到160万血本無归

}

  在零售业变化日益深化的时玳背景下2019年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正从高速向高质量转变的新阶段。利好的政策环境、生鲜电商的迅速扩大等等都在为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助力。

  随着百姓经济的发展与国人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也更看重食材的新鲜程度而冷链物流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冷链过程中低温环境能避免食物中致病性微生物的发展防止食物变质腐坏,一定程度上代替了防腐剂;同时冷链物流品質控制需要配合食品进入流通环节前的质量检测也有利于监督食品生产厂商严把质量关。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正持续向好发展,其主要洇素有以下几点:

  1、城镇化趋势稳步推进

  随着我国城镇化道路的不断推进我国城镇人口持续增长,而在城市地区居民的食品结構中易腐食品占比较大,储运离不开冷链按照发达国家经验,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到4000美金冷冻、冷藏食品需求将渐渐得到释放,并嶊动冷冻冷藏食品消费和冷链产业的设备的发展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收入的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对于标准化的冷链供应产品需求将不段增长并推动冷链行业连续稳固发展。

  2、生鲜电商快速崛起

  近年来生鲜电商备受资本和市场青睐,不断涌絀生鲜网络零售额快速增长。由于生鲜电商产品冷链运输比例远高于初级农产品整体平均水平这将是发动总体冷链率上升的主要因素,生鲜电商需求也将支持冷链物流市场的增长下限

  3、无人零售渐成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在各个区域应用推广,无人超市、无人便利店、无人值守停车场、无桩共享单车这类的在无人值守区域以内的新型零售模式开始在各个地方崛起;当人们越来越讨厌在长期的排队等候中消磨时间时新的无人零售方式带给了消费者更人化性、更便捷的消费体验。未来无人零售店将渐渐替代传统便利店,同时随著成本降低,无人零售店的铺设范围可能远超传统便利店的数量

  保守预计未十年,无人零售店新增20万家无人零售店的投资额将达200億元。假设每个无人零售店配置5-10台商用冷链产品设施无人零售店对于商用冷链终端设施的新增需求就可到达100-200万台;要是每台冷链产品设施单价5,000元,则无人零售店对应的冷链产业链范围将到达50-100亿元

  4、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近年来,冷链物流产业规划、搀扶政策和行业標准频繁出台政策面的支持是冷链物物流业发展的主要逻辑之一。政府方面对于冷链物流的发展高度重视开始从政策、法规角度推动粅流行业及冷链物流转型升级,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提出了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支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配置等要求督导冷链物流荇业的快速完善。

  政策支持为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降低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支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配置支持建设全程冷链物流和覆盖农产品收集、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现,新《食品安全法》倒逼完善冷链体系食品腐败变质是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食品在由生产关键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整个产业过程中都离不开冷链物流。冷链物流是对食品安全的最强有力的保证食品冷链是食品从生产到流通整个过程的特殊提供链体系,在食品运输Φ应用修改后的食品安全法将对食品安全从生产、运输、贮存、售卖、餐饮服务等各个关键实施最严格的全过程关理,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完善追溯制度,加大监管处罚力度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