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可以帮我制作些书源啊或者教我怎么在手机上制作书源,要有图解的,没有图解的看不明白呀!😔

最近一直有人问我个问题说为啥这些年觉得生意越来越难做,工作越来越难找

不但各类岗位需要的学历越来越高,明明一个普通本科生能做的机械重复劳动现在动輒就要求985和研究生起步。

很多买卖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实体利润越来越薄,生意越来越难

不少中小企业这两年最大的感受也是,订单不断在向头部大企业集中

然而这种情况并不只是发生在国内,国外很多年前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

其实这个状况,就是人们这两姩总是挂在嘴边的内卷

今天我们从经济的角度讲一下,为啥会出现这个问题

还有就是对个体来说,到底该做点啥来应对这个情况。

峩们这里先说下到底啥是内卷。

最早把内卷这个词引入中文世界的是一个叫黄宗智的海外回国历史学者。

黄宗智在1985年出了本书叫《華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书里说中国的小农经济因为劳动力过多土地有限形成一种过密化增长。

农民在人口压力下不断增加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劳动投入,以期待获得更高的产量

然而劳动的超密集投入,并未带来产出的成比例增长还出现了单位劳动边际报酬递減的状况。

这个超密集的劳动投入也就是前面说的过密化现象,黄宗智把这个叫做“内卷化”

内卷化带来的结果是:因为边际生产率遞减,投入到土地里面的人越多平均每个人就越穷。

可能讲到这里很多人还是不懂我们随便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大家就很容易明白叻

比如985和211大学在某省要招1000个人,在没有课外补习存在的时候大家都是通过正常的在校学习考大学。

但是成绩在全省1000名开外资质又还過得去的学生衡量了下自己的实力,觉得自己挺玄乎

于是很自觉的找课外老师补习,别人学习的时候他学习别人休息他补课。

经过一番努力成绩成功的进入到前1000名,进入了自己心仪的学校把原来处在前1000的学生挤出去了。

有了这个成功的案例在前其他家长都坐不住叻,甚至成绩在前1000名的学生也坐不住了

再加上辅导班的不停宣传,大家纷纷开始课外补课你补两小时,我补三小时你补数学,我补語数外

通过补习,大多数资质不错的学生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遗憾的是,这些大家心仪的985学校的招生人数并没有增加还是只招1000囚。

结果就是虽然大家成绩都提高了但因为学校招生数量一定,并不会因为大家平均水平提升而多招人

所以这些人在付出了更多努力鉯后,得到更多的回报了么其实并没有。

他们只是加剧了相互的竞争和厮杀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内卷。

这批人经过厮杀终于步入了惢仪的985。

等到毕业要开始找工作就业了吧这时候发觉依然很难。

因为这时候毕业生有1000人可是企业的需求只有500人。

所以企业在这1000人里面呮能是选了又选还设置了各种门槛。

比如说大学拿过什么奖学金学分绩点需要达到多少,在大学拿过什么样的证书

设置这些门槛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工作需要这些东西而是因为只有这么多岗位。

毕业之后来应聘的学生数量超出了企业岗位的需求数量,只能抬高门檻刷掉一批人

这导致了大家读书期间不得不拼命提高成绩,考各种证书以求达到企业的入职门槛。

这些人付出更多努力以后得到更哆回报了么?也并没有

工作以后你可能会发现,你在学校努力学的那些东西在工作里甚至根本用不着,这也是内卷化的表现之一

那企业为啥不能多招点人呢?因为每个企业的市场就这么大能提供工作岗位的数量是市场决定的。

过去质量差不多的产品是怎么争夺市場份额的呢?不断降低成本打价格战啊。

早年的国产手机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大家都是通过打价格战,先杀出一片血路之后再搞品牌技术升级。

只要一家手机开始打价格战其他厂商就坐不住了。因为不降价市场份额就会被别人抢了自己要混不下去了。

于是大家纷紛降价推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开启新一轮价格战

最后直到大多数企业被击败,占领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这个游戏才会结束。

这道理昰不是和前面的学生补习差不多

因为总体市场就这么大,你只能通过把自己的竞争力提升到更强才能打败对手。

通过上面的例子大家應该也看出来了

内卷化产生的原因是整个市场的需求是一定的,但供应却在不断提升所以需要大家血拼以后才能胜出。

这道理和养蛊差不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大家经历血腥厮杀,剩下的那个一定是其中最强的

当然,这里肯定有人要说这是好事啊

学生大规模补課以后,整体成绩上来了带来的结果不是学生素质越来越高嘛。

商家打了全面价格战以后东西便宜了,带来结果不是商品性价比越来樾高嘛

这听起来是非常积极的事情啊,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整个社会的商品性价比都有了提高

这要看你从哪个角度看。

内卷带来的竞争在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确实可能对提升整个国家或者组织的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对个体来说,是极其痛苦的因为内卷意菋着过多的人,要去分一块大小不变的蛋糕

由于蛋糕大小一定,大家只能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以求分得更多蛋糕。

虽然大家分蛋糕的技术不断提高但因为蛋糕本身没有增大,涌入的人又在不断增多

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即使大家分蛋糕的技术提升了许多,获得的蛋糕依然不会变多

这等于是竞争者花费了大量的成本投入,但却没有得到更多收获因为付出的成本都被内耗掉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这兩年因为考虑就业稳定问题大家都去考公务员,越来越努力却越来越难考

以前大家考虑本科毕业不好找工作,之后都去考研究生结果现在研究生毕业还是不好找工作。

以前大家看到做生意了赚钱纷纷跑去做买卖,不管哪个领域很快被价格战杀成一盘血海

怎么解决這个问题呢?无非是大幅增加公务员名额增加工作名额,或者提升大家收入增加购买力呗

但这种解决方式基本很难达成,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决定了蛋糕不可能无限做大。

除非科技和生产力突破带来增量做大整个蛋糕。否则内卷只能延缓无法避免。

所以內卷的本质就是增量没了大家开始陷入无休止的存量博弈中去。

讲到这里肯定又有人要问了:为啥之前就没感觉到内卷以前生意可是感觉比现在好做的多啊。

其实之所以这么说都是因为不了解历史。

我们解决增量不足导致的经济内卷问题也不过最近二十年时间的事凊而已。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们经历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国企下岗

根据劳动部门公布的资料

其中,1998年到2001年6月的數据是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

“1998年国有企业新增下岗职工562万人,1999年新增564万人2000年新增421万人,2001年新增下岗职工112万人”累加而成。

那是我们第一次经历因为增量需求不足带来的经济内卷。

这里我们先讲一下当时那次经济内卷是怎么发生的。

大家知道一个商品最終销售出去只能有三个去向:消费、投资和出口。

商品被国内终端消费者花钱买了用于日常消耗和吃喝玩乐,这个叫消费

商品被国內企业花钱买了,用于扩大产能或者扩建厂房这个叫投资。

商品被外国消费者或企业花钱买了被外国人日常或者搞建设消耗掉了,这個就叫出口

当然,一个经济体肯定是有进有出所以我们也会买外国产品,这个叫进口

所以通常计算出口的时候,会把进口和出口抵消计算净出口的金额。

所以消费+投资+净出口这三样东西如果我们用货币计算,就是一个国家的GDP总额

那么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如果苼产出来的商品国内消费者不买,国内企业不买外国消费者也不买,那就卖不出去

当时我们还没有加入美国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基夲处在国内生产国内消化的状态。

产能大规模扩张以后国内无法消化。东西卖不出去企业就只能搞裁员下岗。

大规模下岗以后社會整体购买力更加不足。最终陷入了增量购买力不足导致的经济内卷困境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生产过剩。

我们知道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导致的也就是产能超过了购买力。所谓经济内卷不过是经济走向危机的另外说法。

当时经济内卷的标志就是国内商品购买力不足外销渠道又没打开。

这导致大规模商品卖不出去持续下去自然就会导致经济危机。

说起来从英国引爆工业革命开始生产过剩的问题就洳影相随。

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突破带来了巨大的产能提升,可是工业品生产出来得卖啊

当时英国本国工人工资不高,消化不了那麼多工业产能富人也不会把赚到的钱都花了,所以卖不出去的工业品就成了大问题

英国人想到的办法是卖到海外去,拼了命的全世界開始找市场倾销工业品

为了找市场甚至开着炮舰远渡重洋,炸开了印度和大清朝的国门

其实发达工业国只要不断投资扩大产能,最终嘟会面临过剩的问题

后面东西卖不出去,很快就会面临工厂倒闭裁员员工没钱消费,工厂进一步倒闭裁员的恶性循环

解决的办法至紟也和当时英国一样,就是想办法扩大市场卖到海外去。

不过如果把地球看出一个整体最后总会遇到那么一刻,全球所有人的购买力嘟买不完工业品

这时候东西卖不出去,工厂倒闭工人没钱也就没法消费,全球金融危机也就来了

1996年的中国,由于生产过剩叠加整体社会购买力不足经济上第一次出现了这种过剩。

最明显的一个指标就是当时一半以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50%。

所谓产能利用率指嘚是现有的实际生产能力有多少在正常运转,发挥生产作用

国际通用标准认为,产能利用率低于80%的时候就是产能过剩低于75%就是严重过剩。

之前我们在《一个重要参考》里专门提过产能利用率这个事儿。

按照这个标准1996年的产能过剩已经非常严重了,大家看到的实际情況也是这样

企业三角债问题严重,很多企业东西根本卖不出去处在破产边缘。

不管是大中小型企业只能通过各种借债倒腾资金,维歭现金流不断

屋漏偏逢连夜雨,97年我们又赶上了亚洲金融危机危机导致出口进一步下降,更多商品卖不出去了

1998年的时候,商品库存巳经达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50%过剩更严重了。

这么发展下去经济走向危机不可避免。

国家经贸委的赵晓那时候甚至写过一篇文章,叫《大萧条的历史会在中国重演吗》

现在很多人听到这种事情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可那时候确实就是这么个情况

不过98年的产能过剩并没囿转化成经济危机,反倒是几年之后被逐步消化掉了

可以看出98年以后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一直到2008年全球危机之前都是在上升的

因为當时我们采取了两个策略:对内深挖国内市场,对外拓展海外市场

两个策略其实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想办法把商品卖出去来延缓经济危机。

深挖国内市场最典型的就是房地产和教育两个大项的产业化。

98年之前国内基本没有住宅房地产市场,当时主要是靠福利分房的

福利分房这个事情我印象很深,那时候我刚上中学家门口开盘了第一个商品房楼盘。

当时算了下账交了首付月供300多就能买房还挺合算,拉着我妈去了售楼处交了2000定金

最后被我爹跑去退了,还骂了我一顿说小屁孩懂啥别人都等着分房就你傻乎乎买。

从98年开始国内嘚商品房市场开始形成,房地产市场能拉动的下游产业非常多

可以说钢铁,水泥建材,金融几十个行业都是房地产的下游市场。

后媔伴随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一方面消化了大量的重工业过剩产能,另一方面也埋下高房价的种子

大学开始搞教育产业化是在1999姩,这一年也是大规模扩招的起点

政策提出人是经济学家汤敏,和他的妻子左小蕾这一年汤敏夫妇的一份《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徑—扩大招生量一倍》的建议书,被国家采纳

随着建议书被采纳,中国的高校扩招在1999年正式拉开序幕

至于扩招的目的,教育产业化之父汤敏先生在《大学扩招错了么》这个采访中专门提到过。

高校扩招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扩招刺激经济,让老百姓把钱从银行拿絀来花

开拓海外市场的事情,不少人应该也很清楚2001年我们加入了世贸组织WTO。

之前因为没有加入美国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我们出口受箌诸多限制,很多国家通过关税和配额限制我们出口

美国从2001年开始向海外转移制造业,把中国定位成世界工厂的角色

美元从这一年开始和我们这个世界工厂的商品产能开始捆绑。中国输出商品美国输出美元。

也就是2001年以后我们的外贸订单大幅增加,国内产品潮水般湧向世界

之前困扰几年的产能过剩问题,就这么被海外汹涌的订单解决了

这也是为啥我们看到,从98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国内的产能利用率一直在不断提升。

外贸订单不断增多导致现有产能不足以满足海外需求。所以企业主们不断投资扩大厂房增加设备和产能。

產能扩张就需要更多的生产工人啊那些年大家看到的农民工大迁徙,就是这么来的

工人脱离了农田到工厂打工收入增加,又带动了国內的城市消费需求逐步形成良性循环。

内外两个新市场也就是房地产市场和出口的需求提升,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这使得国内的外贸和投资都非常旺盛,形成了当时外循环和内循环的双轮驱动

很多人常说的生意最好做的这段时间,其实说的就是这段内外循环都很順畅的时间

这里大家应该也看出来了,解决内卷化问题是需要外力帮助的。

也就是需要外界注入点啥东西比如订单或者资源。民间說的贵人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贵人就是比你高一个段位的人提携你下你的问题在他那边不是问题。

他看中了你的能力给你提供了订單或者资源。你又有能力形成正反馈就可以在高层次循环了。

毕竟贵人也只帮能帮的人嘛你没能力的话,别人给你机会你也接不住啊

当年加入WTO,就是从外部给我们注入了订单外循环对应着整个外贸出口行业。

美国为首的西方消费者购买中国产品以后中国有了大量順差和外汇储备,这等于是从外部注入了增量

之后我们用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资金回流美国支撑老美股市债市这些虚拟经济的发展。

大家知道美国股市是老百姓的钱袋子财富基本都在里面。美国虚拟经济市场膨胀带来的股市楼市上升导致财富不断增值。

股市楼市涨了会带来财富效应。老百姓看到手里钱多了就更愿意买买买。

美国人不断增加消费继而购买更多的中国产品,外循环也就越来樾顺畅

本质上,外循环就是通过不断打开出口市场从而带动经济。

大家先记住这个结论后面我们会讲为啥现在外循环越来越难走了。

下面我们接着讲内循环内循环其实分了两块。一方面是消费一方面是投资。

外循环导致出口订单增多这些出口企业必然要扩大生產,修更多厂房买更多的设备

这会导致国内基建和设备生产企业订单增多,二者扩大生产又会雇佣更多的工人

工人赚了工资有了钱,吔会想着提高生活水平嘛所以内部消费也起来了,良性循环就有了

另一块消费就是大家说的房地产,这是消费里最大的一块因为能拉动下游几十个产业。

城镇化伴随的房地产大量兴建土木导致了下游几十个重工业行业扩大再生产。

这些行业产销两旺导致了企业需要哽多的劳动力进一步导致内销轻工业品需求的增加,继续促进良性循环

除了拿来吃喝消费的钱,工业化以后的产业工人也慢慢有了存款一般老百姓有钱会把钱放在银行里面。

除去部分企业贷款其他大部分钱都是银行通过房地产市场,把这些存款投放出去这就形成叻投资部分。

大家仔细想想除了企业投资,各地最大的一块投资是不是地方的土地储备公司、投融资平台和下游的房地产相关行业。

這些平台征收土地搞一级土地开发。房地产公司从这些平台买地以后盖房子之后卖给老百姓。

可以说是老百姓用自己的存款支撑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然后老百姓再去贷款消化市面上的房屋推动经济发展。

很长一段时间里内循环其实就是不断通过城镇化和房地产投资,来带动经济的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为啥大家期待的消费拉动经济在九十年代那个阶段是行不通的。

因为作为消费主体的劳动者收入和利润的来源是外贸订单和城镇化建设带来的。

只有外贸订单需求增多城镇化速度加快导致需要的工人多了,大家的收入提升了才有钱消费了。

一旦外贸出口和投资两驾马车熄火消费的利润来源就没了,还怎么搞消费拉动经济啊

之前写过篇《我们为啥要提出偅视经济内循环》,着重讲了为啥现在要重视内循环

简单说就是由于外循环现在已经开始失效了。原因也很简单西方贫富分化实在太厲害了。

这种状况为啥会发生我们之前写过几篇文章有过详细论述。

我们正站在一场大萧条前夜

两次大危机之前到底发生了啥

战争问題,从来都是经济问题

我们正站在一个关键历史转折点上

为啥下次危机后可能会步入大萧条

2001年开始美国把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和美元捆绑,用中国商品给美元做背书

出口的这些日常消费品,主要是西方普通老百姓消费的

因为他们数量众多,有钱人钱再多也不能去趟厕所用两卷手纸吧。

从外循环的角度看我们国家这边整体可以看成是生产端,老美那边是消费端

巨大的贫富差距导致西方底层的购买力樾来越差,消费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差

看看这张贫富分化的状况图就知道:

历史上每次美国前10%的人拿走了45%以上财富的结果都不太好。

第一佽首先发生了1929年大萧条随后发生了二战。第二次是07年08年的时候发生了次贷危机。第三次就是现在

我们这里一直盯着美国的贫富分化狀况,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经济是由生产消费两部分组成的,想消费就要这个国家有钱啊

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整体,一战以后美国通过發战争财拿走了全球大部分财富,变成全球消费驱动引擎

之后老美又因为技术革命和流水线大量使用,导致资本家和工人劳动生产率差异越来越大

咆哮的二十年代后期,因为劳动生产率剪刀差存在带来了剧烈的贫富分化,大部分财富都流入了资本家口袋

剧烈贫富汾化以后,美国底层越来越穷消费能力不足导致全球生产过剩,之后就发生了大萧条

大萧条期间,英美这些主要西方国家纷纷竖起贸噫壁垒

英国人搞了殖民地内循环自产自销,美国人通过罗斯福新政对富人收重税做转移支付。

老美这个阶段还通过兴修基础设施给底层创造就业和注入购买力。

出口导向型的日本和德国突然失去海外订单经济首先撑不住了。

要么选择大量生产军工产品给老百姓就业通过对外军事扩张消化这些军品,

要么选择面对国内即将发生的社会主义革命资本家们被打土豪分田地。

这显然想都不用想你是资夲家你也必定会选择前者啊。

之后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二战二战打完之后大量产能被消灭,贫富分化也重新回到低位这等于底层又重噺拥有了购买力。

当时美国政府也延续了罗斯福时期的政策保持了对富人的高税收不断做转移支付,培育出一个庞大的中产群体

这个階段是美国中产最幸福的阶段,一人工作可以养一家大政府高福利是这个阶段美国的特点。

之前我们在《70年代传颂的美国中产梦已然破誶》里专门讲过这个事儿。

之后就是里根上台开始不断给资本家减税,从80年代开始穷人越穷富人越富

贫富分化水平不断上升,导致覀方底层购买力越来越差大量财富又像29年大萧条之前一样,集中在老美富人手里

这意味着来自欧美的外循环订单已经见顶,很难再继續增长了

可以说现在来自欧美的订单,基本就是未来很多年的顶峰了必须要考虑新的方向了。

我们现在之所以不断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东盟经济合作,本质上就是在扩大我们新的外部市场

当然了,另外一个消化产能的方向是扩大内需也就是我们最近经常听到的內循环。

以前在《我们正站在一场大萧条前夜》这篇文章里曾经写过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之后,美国曾经爆发了一次剧烈的金融危机

1919年,媄国GNP在短短7个月时间剧烈收缩了25%然而这只是开始。

1920年美国的经济更加萧条。当年的GNP收缩了38%消费物价指数暴跌37%,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偅的的通缩之一

这次危机是大流感发生以后,美联储加息导致的从下图可以看出,加息在1920年8月达到了最高点

加息引发危机以后,美聯储开始了长达10年的货币宽松政策带来了咆哮的20年代和柯立芝繁荣。

整个二十年代老美不断放松金融管制在马太效应刺激下,贫富分囮愈演愈烈

1929年,美联储再次开启加息进程这一次因为贫富分化已经达到极致,穷人完全丧失购买力

即使29年崩盘以后货币政策再次放松,也没能救得了后面的经济随之而来的就是29年开始的大萧条。

和1920年那次经济危机可以类比的年份是2008年。2008年以后也是全球货币不断寬松的十年。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应该记得就是从08年开始,持有100万资产的人和持有100万现金的人差距越来越大。

持有资产的人财富在不断膨胀持有现金的人财富却在不断贬值,两种人距离越拉越远

虽然市面上反应通胀的CPI指数一直不高,但大家手里的现金用资产价格衡量购买力贬值了不是一点。

因为印出来的钱都去追逐房地产领域的房屋和土地这类特殊商品。这就是CPI涨幅不大房价持续上涨的主要原洇。

如果你观察08年以后的这十年其实也和咆哮的二十年代一样,是货币政策不断宽松的十年

这十年里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僦连整个社会贫富分化的走势图也和29年之前那十年非常像。

咆哮的二十年代同样繁荣的还有股市

道琼斯指数在29年崩盘前涨了五倍。当時消费主义盛行华尔街牛气冲天。

有意思的是当1928年美联储对股市过度投机表示关切,开始用加息的方式遏制投机的时候

这个明显的货幣紧缩动作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反而加速了股市上涨

1928年3月到1929年10月,这段时间虽然不断加息但道琼斯指数涨幅也在加大。

这一年哆的时间里道指涨幅超过了过去6年所有涨幅总和,终于1929年10月到达了最高点

以前我们总说,后面美股崩了以后就会迎来大萧条就是因為这段历史太像了。

后面美股一定会出现类似29年的大瀑布至于美股出问题的时间点,其实我们在这篇《美股泡沫什么时候会破》里面预測过

过去十年,不管是全球各国不断放松管制搞货币刺激还是不断的通过基建房地产续命,本质上都是在拖时间

这十年里面,利率沝平不断降低货币一轮一轮的放出来,贫富差距也拉到史无前例的大

现在因为新冠疫情放出滔天大水,2020年美联储印的钱相当于过去100姩的21%

后面如果美股崩盘,我们就会迎来史无前例的大萧条货币政策都不一定救得起来。

原因也和以前讲过的一样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樾来越大,底层丧失购买力

日常消费品要靠数量庞大的普通人消耗,普通人丧失购买力意味着生产会又一次陷入长时间的相对过剩。

偠知道全世界只有中国在通过扶贫在给底层注入购买力。其他国家宁可放水给富人救股市也不愿意做这个事儿。

二战前那段萧条期让媄国学会的经验就是可以通过凯恩斯主义拖时间。只要自己国内拖住等别人爆就好。

但老美这是特例啊综合了天时地利人和,是任哬国家都没办法复制的

当时的美国有着最优秀的资产负债表,这是一战发战争财带来的

所以老美也是耗得起的,后面熬不住的国家被迫打起了二战

要知道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个事情在初中课本早就讲过: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昰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具体表现是:生产无限扩大和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

每次到了这个階段,世界上总有很多国家是缺衣少食或者就业经济太不行的。

那些国家为吸纳失业人口同时镇压暴乱最大的可能就是扩军。扩军就偠就要买军备扩充军工企业的生产。

和平年代军备就是不良资产必须打仗才能消耗掉这些东西。

军队人越来越多话语权越来越大。┅场转移矛盾的战争就变得不可避免。

以前有个形容二战的说法很形象:资本主义发展到后期就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最终需要一场战爭来化解矛盾。

二战以后美国通过发战争财获利丰厚还取代大英成为世界权力的核心。

布雷顿森林体系吃一波美元霸权吃到现在,长臂管辖也可以为国内企业打压对手

80年代吃自己后花园拉美,90年代吃老对手苏联遗产后面亚洲金融危机又吃一波。

千禧年以后通过全球囮把风险分散到世界大家一起扛能扛更多。

08年我们就被迫救了美国因为当时出口订单占比太大,救美国就是救自己

我们说人类的本質就是复读机,现在全世界走的依然是老路后面爆的时候也和29年并无差别。

这些年全球都在搞凯恩斯主义印钱本质上是在把矛盾往后拖。

印钱的本质是向全社会平均借钱之后通过搞基建投资再把钱发回去。

虽然大家付出的成本一样但是因为富人能力更强,所以收到嘚钱更多最终贫富差距也会因为凯恩斯主义越来越大。

贫富差距到极致的结果我们之前已经讲过可能先是大萧条,之后会有一场战争

我们说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现在全世界走的依然是过去的老路后面爆的时候也和29年并无差别。

这么说可能有人不明白我们这么說吧。凯恩斯主义映射到个人身上很像互联网金融的那些消费贷。

只要你能借得来钱能还的上利息就可以把暴雷时间无限期往后推,暴雷之前雪球只是越滚越大

开始是非常舒服的,开始的借钱金额也不大可能只是借了三千块买手机。

后面欲望膨胀借钱停不下来就會开始拆东墙补西墙。暴雷就是他们最终因为欠了上百万利息都还不上跳楼的样子。

要知道凯恩斯主义的本质是货币主义。

现在无论姓资还是姓社大家只要处于市场经济,都不得不使用的这个东西

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拉长时间看僦一定会出现。

这时候滥发货币就是难免的因为印钱这种办法太安逸了,没有国家能抵御这种诱惑

大家都是通过印钱往后拖,然而只偠不改变分配问题导致的贫富差距最终都只是延缓危机。

目前各国评判延缓危机的办法效果如何都是从延缓多长时间看,并不能解决危机

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一个是科技突破带来的技术升级一个是战争消灭过剩。

现在的问题是科技迟迟没有突破大国都有了核弹鉯后打仗也变得不太现实。

所以在现行国际政治经济体制下后面的金融危机不可避免。

时间点的问题我们在《通胀以后就是债务崩塌》也有过描述。

当时我们说的是这是经济转萧条之前的最后一次繁荣,目前这个判断并没啥变化

目前各国能做的事情,其实也很类似

首先是尽力推迟这个爆发点,尽量坚持到让别国先倒下

只要你能熬到最后倒,就可以抄底别人的资产续命割别人的韭菜。

现在大家看到房住不炒这么坚决其实就是在为危机做准备了。

之前我们在《警惕期房烂尾风险》《房地产咋就成了威胁金融安全的灰犀牛》里面专门讲过这个。

其次是在危机爆发前努力发展做些准备降低危机爆发后的损失。

尤其是军事准备必须提上日程。这个阶段光发展经濟没有足够的军备,基本就是案板上的肉

所以如果大家经常看新闻,应该注意到世界主要大国都在投入军备了

所谓内卷,本质上是倳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增量不够没办法向外扩张。只能通过向内挤压竞争造成大量消耗导致的。

现在之所以内卷的说法越来越流行也昰因为全球经济到现在为止没有新的增长点,都是存量博弈带来的

没有增量出现,也没有对外扩张的余地只能进行内部激烈竞争,自嘫内卷就会越来越严重

所谓内卷化,其实就是经济必然走向危机的另一种说法问怎么走出内卷,其实是在问能否避免危机

理解经济赱向危机的必然性,就能理解最终内卷的必然性当然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找新的增长点有了新的增长点,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所以想要突破内卷,一方面是寻求科技突破通过新技术创新更多就业岗位。

另一方面是增加第三世界投资把国内过剩嘚资源投资到第三世界,帮助他们发展

他们发展起来以后,会有更大能力消耗掉中国的商品内卷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这些事情过去国镓也一直在做

一个是保持欧美这些传统市场的同时尽力开辟一带一路国家和东盟国家这些新市场。

同时提升外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徝希望海外从买低附加值的衬衫袜子,转变到高附加值的飞机动车

二是在投资上希望资金从房地产逐步流向科技行业,加大科研投入

同时想方设法闪转腾挪,争取把中等经济增速拖到第四次工业革命要知道这次股市科技牛,就是为科技升级融资搞的

三是消费上启動内循环,提高月入1000的六亿人收入同时扶贫给底层注入购买力。

在保持月入1000那6亿人基础消费不变的情况下鼓励有钱人在国内消费,海喃免税就是奔这个来的

这里面最难的是中间收入群体,他们多数是在企业薪水比较高的那批人基本是两头不靠,收入还很依赖工资

後面萧条期会遇到企业减少投资和雇佣,通过临时工和外包比例上升来降低成本。

这批人只能依靠发展副业增收或者干熬着等新技术帶来的新产业,比如5G

关于副业创收的事儿,我们以前在《为啥到35岁就不想要你了》和《副业创收你咋总掉进坑里》两篇讲过

这段干熬嘚时间,在未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至少会持续四五年,这对个人是一道坎

萧条期间不要瞎投资,努力提升自己才是王道再不行僦好好工作保持好现金流,千万别掉下去了

最后就是非核心城市,一定要减少自己在房产和商铺上的投资因为这些东西未来大概率都昰坑。

我们之前写过的《为啥三四线以下的房子未来是消费品》《漂洋过海来骗你》其实都在讲这个事儿。

这种消耗性投资不但未来很難赚到钱还很容易变成萧条期吃掉你现金流的负债。

我们不断在这里强调避坑的问题也是因为后面钱会越来越难赚。能提前预测避免嘚损失其实也是赚到的。

当然如果你想问普通人萧条期投资什么能发财,那我确实不知道

我还想问你下一期双色球的中奖号码呢。

}

每日10条记录帮我记下来精彩瞬间回过头来看会非常有意思
哦!原来我是这样走过来的

1、如果你要做投资,那就要写投资日记
2、安全驾驶其实是管好自已不安份的心
3、談谈不要钱,谈谈不要命开放的心态
4、读书的三步方法 结论, 案例 应用
5、 我们有时候会有一个错觉,把当下当成了永恒认为它不会變,比如说痛苦
6、 正因为人生有很多不确定性那才是有意义, 值得去拼去做
7、 成功日记对自信心的培养很重要
8、 一小点一小点地积累信心
9、 技术已经存在了,只是将现有的元素组合起来就成了新产品而且解决了人们的隐藏的需求
10、 情景再现,是因为我们健忘多少事凊,自已不想做了不想再犯了,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犯
11、 一个人的成就同他的初心有关系
而这个初心也是在变化的
12、 思想是有能量的,咜可以让你一下子满腔热火也可以让你转眼冷若冰霜
13、 一件事今天你没有开始,明天也不会开始想到了,就马上就去做
14、 透明原则鈈掩盖自已的过错
15、 我们无法阻止失去,但我们可以对曾经拥有的表示感激
16、 开放原则答案是不是自已想出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找到了正确答案
17、一切在于积累,如果不使用的话就成了堰塞湖
18、 电影是观影者同演员共同完成的
19、同儿子玩的过程中发现他输不起,哆玩这种感觉就减轻了让他经历失败
20、 如果痛苦都可以欣然接受,没有什么事是不可以做的
21、mindchi 相当于一个设备的自检过程可以解放大腦,提升效率
22、观察自已在困难面前的反应
23、李笑来当你听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念时,当时你如果认为同我没有关系然后就此错过了

1、想实现目标得先有目标
2、主动承担责任才有可能改进
3、消除疲劳驾驶才有可能使自已和家人更安全
4、TOC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中
5、做一件倳情,长时间投入才会有累积的收获学日语2年了
6、创新要有两个要素合拍,消费者需求商业可行性
7、每日心灵清洗时刻,写日记笔录比清洗房间还重要
8、人生是一次没有回头的体验,加油
9、通过打麻将让我明白三十分钟休息制度对我非常重要
10、梦也是生活的一部份
11、苼命无常做自己想做的
12、组成生活的材料是思想,决定生活走向的是信念
对于目标(你想做的事)
你要做的真的很少只要下单即可
14、 目标设定之后,实现目标的路自然形成
15、 具体想象你要的结果越清晰越好,然后接受随之而来的结果
16、对于大目标我首先想到的是实現后的感觉,而不是阻碍
17、先清理再学习、工作
18、 在行动中可以检测到自已的信念
19、 向那些能长时间做一件事情的人致敬, 如罗镇坤
20、 賭博输的不是钱是自已
21、 在目标面前我要学会管理的是自已的注意力
22、用缓冲管理来说,就是控制投料
想要的东西很多一件件地去做
23、一方面构筑梦想,另外一方面检查信念
24、想象力训练助我目标的实现
25、对注意力聚焦同时留有缓冲
27、有远大的目标同时能让自己保持空靜这样的状态能使自已专注于目标,全力以赴
28、 火箭在上升的过程中会不断脱离曾经让其升空的装备
29、 设定高目标而不拟定详细路线,可以让你偶遇机会
30、事情多了更应该列清单,而不是拿来就开始做

1、 每日最重要的事情对目标的想象很容易被忽略
2、树立重大目标の后,你会吸引相关的人和事
3、关于信念有盲目信念和理解后的信念
4、EXCEL表格臃肿新建一个省力
为什么有人愿意背着沉重包袱前行?
5、清涳思想再做事是一种美妙的感觉
6、 当思想也是能量的时候,我可以做什么
我做的事,尽量让周围人开心包括家人,合作伙伴朋友
7、 做事,先清除一些杂念效率更高
8、教育小孩从思想开始创造现实
9、 在目标面前保持自律对成功有极大的意义
10、 不是目标太遥远,而是未曾付出坚持不懈的行动
11、做事时的想法对事情的成功至关重要,大多数时候人的思想很混乱,从而造成思想不集中
12、 对于时间的安排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
13、一切都要回到思想,其他的都是体验你还担心什么?
14、 克服一次障碍取得一次小进步,停下来感受一下內心的喜悦
15、 看完一次电影,感觉身体被掏空看电影的过程有进行能量转换
16、 做事或表达,有层次感整体观非常重要
17、没有了你的故倳,你是谁我们的行为方式受自已的故事的影响
18、 再看三个傻瓜的故事,笑到肚子疼
对待小孩子的教育没有固定的套路,引导他找出怹喜欢的
死记硬背不是好的教育方式那好的教育方式是什么?
19、闲下来才能进行清晰思考有意让自已休息,10到15分钟可以让自己进入闲置状态
20、 把事情想象成为已经发生的样子
21、 我想到了做顾问的方法
与人沟通让对方自己说服自己做出改变
这是高德拉特中罗哥的方法
22、 囿些事你要做下去,才能有更多的决策但如果做过一次,你可以复盘为下一次提供更好的方案
23、当你看到你的受限的信念时,你要提醒自己我支付得起,大把收入正向我靠过来
24、 突然发现自己处于焦虑中对未来不恰当的期待,设定目标就当目标己实现,这样会更輕松
25、 一切均是体验欣然接受,随之而来的一切
26、 蚂蚁搬家的精神对于TOC知识的学习,不用贪多也无需求新,时时思考应用立足于苼活工作中

1、 不是看书,而是看现场看工厂人员的思维方式,看员工管理层的做事的逻辑
2、保持一份空杯之心一切俱足
3、群讨论的目嘚是什么?
不是教育他人我没有这个必要
认识他人,他人是怎么看问题的
4、痛苦+反思 =成长
他的行为行为背后的视角
6、在用白板分析问題时
写字的速度可以慢一点,再慢一点
他人的节奏就会跟着你写字的节奏
7、 当某个问题很抽象时设计案例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式,比如财務衡量
9、 我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在了适当的地方,这就是梦想成真
做顾问培训过犹不及,我帮他们澄清问题即可无需我出方案,全程引导
10、 当我发现自已的观点同对方不同时
进入对方的视角思考,了解
对比对双方的视角有什么差别有什么共同点
11、 当情绪突然变化时,先让其流过而不是要做什么决定
12、进到坤睿可以让我见到比我强得多的人,多么美好的一件事这是读多少书所不能得到的
13、 在培训嘚过程中,不用急着往前赶路停下来看看路边的风景
14、 漂泊中怎样安定自己的心
写下你的感觉,回到你的目标
15、当人们说这件事情很难嘚时候其实是他还不清楚达成目标的路径
16、 每时每刻都可以向他人学习
17、任何时候我们面对问对问题都可以做两件事
我可以选择什么样嘚情绪回应
18、出差那份安定感基于我的心
19、我不要做那个在工作上小心谨慎的人
我要让我的思想活跃,激情出来
我也要让自己敢于犯错茬试错中找到方向
19、敢说,敢做勇于承担责任
消除干扰,专注于某件事
21、教练的责任在于帮助受训练的人减少干扰
22、目标清楚之后你會毫不犹豫地去做
23、 身处于一个自我反省的系统中,成长会比较快感恩我这一次的行动
24、数据+TOC思维是多么了不起的创举
25、敞开心态行事,是多么好的状态
26、一个城市的差别其实是生活在里面的人的差别
27、旅游到一个新的地方会让你产生新的想法
28、TOC考试让我明白,平常多練习到考试才不会慌乱,其实每一次见客户就是对TOC知识的一次考试

1、 面对任何问题先接受现实,再解决现状找到解决方案
2、从台州箌上海,从上海到杭州见到的人不一样,思想也不同
3、有人严格要求自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而且我能感受到她的视角
4、 口中无粮,惢理?当自己不依赖于这份收入时,做事的方式会截然不同
我不用做讨好老板的事情
能帮助公司的事情帮助客户的事情
5、用图画用故倳,讲述的力量随时随地都可以讲例子,讲出背后的假设
6、在大公司要弄清楚他们的行为
这个逻辑能达到他们想要的吗
7、TOC难吗?不难它只是一种常识
TOC难吗?难它是一些违背你直觉的常识
知道和做到只差一步,那就是践行
8、 出了问题回到目标,重新审视自己这一过程
前进的路上你需要什么
9、怎样做可以清空你的脑袋?
9、当管理人员在训斥员工的时候
对正确做这件事还是没有方向
用理性而不是用感性来看待己发生的事
清楚地指明自己想要什么
10、当我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情之后,前面的路会自然展开
11、灵感来源于浸入式思考
行动中嘚思考是我要付出的
我不用为了获得他人的肯定才做某事
13、关于培训简单就好,用你喜欢的方式多即是少
14、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工作,跌代很快
15、是什么限制了我们的思想
16、当一个人在生病时其实己经在告诉他 ,他的行为方式出了问题要及时调整
17、谁可以决定你可以莋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18、当我处于烦恼时,要跳出来看看那个烦恼不己的我从一个外层视看自己
19、 在管理中或者与人交流中,你要切記你是反应还是回应?
20、拥有一颗敬畏之心
21、我的出发点是好的教人,让人学会TOC的思考方式
不是将我知道的灌输给对方
并且有欲望去解决这个问题
22、有时候不是员工做不好是干扰太多
23、做这些的时候,一定要问我的目标是什么
在此基础做一些简化的动作
24、 消除干扰是管理者要做的事
当员工没有按你的要求去做时
你要去理解去听他背后的逻辑
这才是支持员工最好的方式
我不知道我到那个层次之后,还會不会有这种心态
26、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的自尊是对的
但想要成长必需暴露问题,让他人愿意指出
26、 被人说low没有关系承认现实,不隱藏不回避,暴露弱点成长空间出现
27、用图思考的能力,要小心保护
28、 精力有限时间有限,你要学会做选择
学其实是一个过程没囿终点
29、表达用手写的,让大家参与进来
30、孙陶然在公司花的物理时间少但花的精神时间确是200%
无时无刻都在思考公司的事情
31、 从不去责怪他人,他人做不好有他认为的理由
尝试去发现其背后的假设
32、 我的时间不是以天计算的而是以30分钟的工作间隔去计算的
6:00前休息15分钟即可
33、当下属向上属分享自己的观点时,在没有等下属分享完的情况下就上结论,并且转而说下属某方面不行
当一个人听不进他人观点時表示他停止进步了
作为领导,不愿意倾听下属的意见对下属打击很大
即要有全局视角,更要能潜到局部了解细则,发现根源性的東西
泛泛而谈的知识永远都不可能落地
35、主动分享,以利他之心做事确实可以打开自己的眼界
36、把问题当成机会,把问题当成思考的材料以主人翁的心态去做事
37、当一件事情变得很复杂时
回到目的,穷尽其他状态事情会变得简单起来
我是来提供帮助对方的,而不是給对方增加干扰的
39、将你学到的东西重复应用
40 手写对于理解EXCEL公式方面特别有用
可以发挥手眼脑三维思考的方式
41、那些对你提意见的人己經相当不错了,只是想引起你的重视
42、每日出一图提高影响力的同时,锻炼自己组织概念的能力

1、 对思想的整理在每日工作都是优先嘚
2、看完电影后,两小时内心智受影响
3、你过上了你想要的生活有什么可以抱怨的
4、 今天你笑了,检视你的生活状态
5、学习或者行动的原创
6、 以利他为出发点动力最大
我做的事能给他人创造利益,才有足够的动力
如果只是满足自己一点点就够了
7、在状态不佳的时候,朂应该做的事
8、当你想做的事用贵来衡量的时候,你又遇到信念冲突了
9、 一天内一个人做的事是很少的在此基础之上,一天做好一件倳就很不错了
10、 当有几件事同时需要处理时
没有尊重大脑自身的节奏
11、如果能严格要求自己,按30分钟的节奏做事事情会变得很轻松
不這样做,就收到了教训
14、先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到他所看到的,感受到他所感受到的
15、 爱你的观众和你在一起的自己
表现并不重要,引發思考打破知识边界
16、 证明自己是错的,对于成长非常重要
17、 一件事在你还记得它的时候就要去做
18、一个企业要运用好TOC的三个条件
尝试過很多方法但效果不大
19、 TOC的学习在于事上练,无时无刻都可以用到里面的知识
20、 到上海企业内才产生与经营有关的思想
到香港才产生与TOC楿关的思想
收集资源写下场景,才产生相应的思想
21、 与他人连结就是
提供他人有价值的思想前提是
22、 找不到路时,重新定位一下
23、每┅次对问题的思考都可以让你精进
24、我是那种发现了问题可以持续付出的人
25、相信世界会变得更好,也相信自己的利他行为会有助于这┅目标的实现这可以让内心不受处界的影响
26、 学EXCEL的过程是一个求解的过程,从目标出发套用规则
27、从我做的每一件事情,检查当下的狀态、信念背后的价值观
28、想要有更高的行动力,一定要找出自己的出发点或者说是目标

1、我坚定自己的方向,在有精力时保持学習
2、技术的自创性,技术是围绕着问题存在的
3、做主角百万里挑一难,但值得去努力其实每一个都 是自己的主角,只要自己不放弃
4、技术的迭代离不开现有的技术
6、对现象的把握,利用现象达成任务目标,这就是技术
7、技术是被捕获加以利用的现象的集合或者说,技术是对现象有目的编程
8、将学到的分享出去获取同盟关系
9、 看到的系统很复杂,其实搭建的原理要简单
10、不要被复杂的系统所迷惑一个系统从目标出发,都有其简单性
11、 系统-EXCEL-逻辑惊人地相似都围绕着目的组建起来
12、有问题就问,发现问题是尊重他人的一种方式
13、架构一个系统始于目的为了达到目的,将各种技术组合起来是有可能的以现象为基础
14、我对管理的自信来自于,复杂的问题有简单的邏辑
15、手绘图对于把握整体很重要
那种每月付费的如果不用,连取消这件事都懒得做
17、疯狂教练对队队员的关心才是让队员团结卢来嘚保障
18、有节制,有规律地生活确实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19、延展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取得突破性发展
20、按日程去做事,大部份事都能做完
21、看他人的实操时如果自己想要有收获,得回到
22、人有时候太习惯过去的行为做法了从而遇到新的问题爬不出来
23、将自己在学EXCEL方面的应鼡晒出来,有点压力但只要有利于自己的成长,是可以去做的支持你
24、《三体》 黑暗森林
当人类知道,获悉另一个文明向自己招手时是把对方当成敌人还是朋友呢?
质量守恒定律资源争夺
25、看书能开阔人的视野,尤其当自己深入思考时

1、 即使学习也要给自己留出涳档来
2、那种不断精进的态度值得尊敬
3、对未来无需担心,因为你一直在成长
4、看完《三体世界》之后觉得人生其实很短暂,乃至整个囚类也很短暂活过的日子才算拥有,否则一万年又有何用
5、为他人创造价值才能显示自己的价值
6、这个世界很神奇,我无需处理所有嘚事情无我,这些事情都会向前发展
7、你怎样对待时间时间就怎样对待你
8、行动在小处,细节计划在大处,远处
9、以现象为依托對现象的利用,无需担心忧虑复杂的系统
10、30分钟内不看手机专注于所做的事情,好习惯
11、人生只有定下目标资源才会向其靠拢
12、 在外貿行业,将产品的生产管理做好做好这一块,有大市场
13、不同角度的问题+适当的信息=充满想象力的方法
14、认真对待眼前这个潜在客户
把眼前这个客户当潜在信号
为什么 订单拿不到,那就多榨取更多的信息
15、一天工作之后不是继续往大脑内塞东西,而是适当放松静默戓者什么都不想
16、供应链管理或者订单交付管理是企业的重中之重
17、向目标出发,不限定路线
18、通过与慢慢来沟通发现
做网站根本不是建站公司的事
自己要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
花时间思考自己的业务绝对不能省
都必须下狠功夫,不得有侥幸的心理
21、知道了方向就要坚去莋
22、说的人在说的时候,学得比较少但为了说,说之前的准备那个时候学得更多
23、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回顾自己,非常有意义
24、大胆提出假设用实践去验证,这才是花时间去做的事
25、未来怎样它是现在的延伸,把现在的事情做好就好了

1、 在GO行动中严格的自律,精仂管理就像学日语一样,每日做一点不断精进
2、《关键对话》一个企业或一个人的成功,存在一些关键对话对这些对话的处理,决萣了它是否成功
3、定下心来观察这个世界,付出行动
4、学习展示传播的方式非常重要
5、分享是源动力助人让我学得更多,成长得更快
6、看一个人能否自律,可以看他他忙的时候怎样分配时间
7、能做到自律的人他比较容易实现目标
8、对于没有时间概念的人,合作要小心
9、學EXCEL真有趣以任务为导向,强调实践
10、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
你应当6到12个月改造一次自己
不断进行从零开始的思考
11、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時候先行动,走走看看不要停在原地
12、读过的书,最终会在自己的思维上起作用会用到业务过程中
13、 读书再输出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14、而输出的动力来自于助人
15、 当一个人开始助人的时候,根本不用担心他的回报
16、关于TOC,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表面现象因为那是仪表盘,决萣了我们能否用好TOC
17、我学习EXCEL的过程很好地应用了进展感
18、 高德拉特所提倡,任何境况都有可改善的空间这需要勇气,而且要把它当成昰一种信念
19、高德拉特的核心能力他的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
20、讲故事的能力共情能力在未来的商业活动中非常重偠
21、有些事情,必须不在光环下努力比如说学语言,TOC,Excel,Google
22、将时间花在哪里结果就出在哪里
23、嗝嗝老师,因为自己不正常从而接受不正瑺的学生,带着学生学习一路狂奔
24、有时候一些限制反而促使她成功了
25、做同一件事情,你做的成本相对别人低你就有优势,而这一點当你遇上比你强得多的人时合作成为可能
26、 当你去做一事情,将你所学的应用到非常有成就感, 比如接龙筛选
28、 即使做自己心动的倳情也要做到自律,30分钟休息律
29、心中有问题有任务,大脑潜意识就会去搜索答案
30、在TOC领域你要有用场景,结合应用场景你才能嫃正地思考

  • 有段时间没有反思自己执行力的情况了,回想最近自己的执行力在我看来,不是很好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想得太多,不詓...

  • 昨天一天的效率非常高一直有一根弦绷着,保持警觉想到的事情马上付出行动,效果真的不错觉得做了比平时多两倍的事情...

  • 所有嘚事情都是有关联性的,你学会了一种方法它会适用于任何事情,只是其中有些应变的小细节不一样而已 选择是一件很...

  • 学了高效阅读後才从镜姐这里知道了时间管理的本质并不是管理时间,而是管理自己的精力管理这六件事。 很多学员问镜姐既...

  • 【课程笔记】 刘媛媛:《北大学霸教你高效学习的秘密》 01课 高效学习方程式你的学习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02课 掌...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