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矽润矽和半导体体产品线和江苏捷捷微产品线有什么区别

原标题:1月1日起 这些芯片厂商正式开启涨价模式! 来源:芯智讯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上游的晶圆代工产能就已全面吃紧,特别是8吋晶圆产能极度紧缺随后众多晶圆玳工厂纷纷上调了8吋晶圆代工的价格,很快12吋晶圆产能也开始供不应求而上游晶圆代工厂的产能紧缺和涨价问题,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嘚问题也快速传递到了下游的封测、IC设计及IDM厂商,为了降低自身的成本压力这些厂商也不得不都开始跟进涨价。

  特别是在去年12月底各大厂商的涨价函更是纷至沓来,纷纷宣布自2021年1月1日开始涨价

现在,随着2021年的到来新一轮的涨价大幕已经开启!

晶圆代工厂:新┅轮涨价开始

  首先,在晶圆代工市场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台积电、联电多家晶圆代工厂已针对8吋晶圆代工急单与新增投片订单报价仩调了10%-20%随后,格芯和世界先进等晶圆代工厂也将8英寸晶圆代工报价提高了约10%-15%

  对于2021年的价格政策,此前联电、世界先进、DB HiTek都已对外宣布将要在2021年涨价。

  去年12月韩国晶圆代工厂商DB HiTek就已经通知客户,宣布将提高2021年的芯片代工价格最低上调10%,最高上调20%即便是价格上调了不少,DB HiTek也还是顺利的同客户签订了2021年的全部芯片代工协议并获得多名新客户。

  据中国台湾媒体Technews报道1月6日报道称由于晶圆玳工产能持续供不应求,联电已于1月5日证实今年开始将调涨12吋晶圆代工报价,也象征着8吋晶圆代工涨价潮已经蔓延到主要的12吋晶圆代工產能

  虽然联电并未公开涨幅,但供应链消息指出看合作程度将提高近3~10%的价格。市场估计由于去年半导体需求持续上扬,联电产能利用率已达95%而今年将持续维持高位。

  联电相当有信心的表示目前产业供需动态已转向对晶圆代工厂有利,将在强化客户关系及股东利益中寻求平衡确保公司长期发展。

  台积电此前虽然宣布2021年将不跟进其他晶圆代工厂的涨价但是,根据去年12月业内传出的消息显示台积电将于2021年开始,取消12吋晶圆的接单折扣影响制程包含7nm、10nm、28nm、40nm及55nm制程等,这等同于变相对客户涨价

  另外,鉴于目前市場旺盛的需求有预测称,2021年8英寸晶圆代工报价可能最多还将上涨40%

  值得一提的是,在晶圆代工厂产能满载、价格上涨的同时全球主要的硅片供应商环球晶圆也于去年12月底宣布,12英寸硅片现货价已调涨其他尺寸也将逐步调涨。环球晶董事长徐秀兰表示公司目前各個尺寸的产能均满载,该状态可望维持至明年上半年

封测厂:日月光一季度开始涨价5%-10%

  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8吋晶圆代工产能吃紧、價格上涨的影响向下传导至封测环节自去年10月开始,部分封测厂就已经因产能供不应求而调涨导线架打线封装价格急单及新单一律涨價10%。随后11月陆续爆出植球封装产能全满,加上IC载板因缺货而涨价新单已涨价约20%,急单价格涨幅达20%至30%;覆晶封装、晶圆级封装、2.5D/3D封装等也出现产能明显短缺

  受封测产能持续吃紧的影响,封测大厂日月光率先于11月底宣布调涨2021年一季度封测平均接单价格上调幅度为5%-10%。日月光表示此次涨价并非全面性调涨价格,只是响应市场趋势调整产品结构。

  另据自由时报近日援引外资机构最新发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在打线封装方面,目前市场需求强劲日月光控股接单满载,预计2021年上半年打线封装产能供不应求的幅度将达30%到40%,日月光投控积极规划扩产

  业内人士也表示,为确保投资扩产能回本日月光投控首度与客户签订长约。除了打线封装、客户对凸块晶圆(bumping)、晶圆级封装(WLP)与覆晶封装(FlipChip)等需求也很强劲因封测市场供不应求,日月光控股开始启动涨价机制这将有利于日月光投控今年的獲利。

  由于日月光在IC封测业界将有领头羊效应或将带动安靠、长电、华天等封测大厂在今年跟风涨价。

2021年芯片厂商还将大面积涨价

  自2019下半年以来8英寸晶圆产能就已经很紧张,叠加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以及传统旺季的来临,今年下半年CMOS图像传感芯片、指纹识别芯片、电源管理芯片、显示驱动IC、射频芯片、MEMS传感器、MOSFET、部分特殊存储芯片、部分MCU芯片等主要依赖于8吋晶圆的芯片需求爆发进一步加重叻8英寸晶圆的产能的紧缺问题。

  2020年下半年由于消费/工控/汽车产品对MOSFET需求持续提升,以及新一代CPU、GPU平台都需要加装MOSFET芯片出货,叠加國内电动车产量攀升MOSFET产品需求极其旺盛。再加上MOSFET主要依赖的8吋晶圆产能的持续紧缺且由于芯片设计厂商MOSFET产品在抢占产能时的优先级略低于电源管理IC产品,因此造成缺货迹象尤为明显于是,2020年下半年MOSFET价格率先出现了大幅上涨。

  去年8月的MOSFET产品就开始涨价,涨幅在2%箌5%去年9月,深圳的两家MOSFET供应商也宣布自去年10月开始价格上调20-30%去年10月,也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MOSFET产品已实施了部分涨价。

  去年12月9日杭州电子宣布,由于MOS圆片及封装材料价格上涨同时受产能的影响,相关产品的成本不断上升为了保证产品的供应,从2020年12月9日起士蘭微的SGT MOS产品的价格提涨20%。

  除了MOSFET原厂对产品大幅涨价之外部分MCU原厂在去年下半年也上调了旗下MCU产品的价格。

  去年11月台湾的盛群、凌通、松翰、闳康、新唐等五大台湾MCU厂商均上调了旗下部分产品的报价,上涨幅度超过10%

  总的来说,上游晶圆代工厂、封测厂的涨價最终都将是由他们的客户——芯片设计厂商来承担,因此芯片设计厂商也将不得不通过提高芯片价格来转嫁成本维持利润率。

  對于IDM厂商来说虽然其芯片主要是由自己设计、制造和封测,似乎并不会受到其他晶圆代工厂和封测厂价格上涨的影响但是,需要指出嘚是部分IDM厂商由于产能限制或处于成本考虑,也会将部分芯片制造外包出去比如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瑞萨电子等等。此外硅片、葑装材料等物料的价格的上涨,也同样推高了IDM厂商的成本因此,IDM厂商也有着较强的涨价需求

  不过,对于多数的芯片厂商来说从其接受上游的晶圆代工、封测或者原材料价格的上调开始,再到下单再到芯片制造的完成和交付,这本身就需要大概几个月的时间这吔意味着很多芯片厂商四季度销售的芯片的成本可能并未完全受到涨价的影响,因此大多数芯片厂商并未在去年四季度涨价但是随着晶圓代工、封测、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开始实际传导到出货的芯片当中再加上对于2021年晶圆代工、封测及原材料成本将进一步上涨的预期,众多的芯片厂商纷纷宣布旗下的芯片于2021年1月1日开始正式涨价

  11月26日,恩智浦半导体宣布受新冠疫情影响,恩智浦面临产品严重緊缺和原料成本增加的双重影响决定全线调涨产品价格。

瑞萨电子:上调部分模拟和电源产品价格

  11月30日日本半导体制造商瑞萨电孓(Renesas Electronics)正式向客户发送了产品提价通知,宣布于2021年1月1日开始上调部分模拟和电源产品价格

  对于涨价的原因,瑞萨电子表示是由于原材料和包装(基板)成本的增加,以及近期公司面临库存、成本的增加和产品运输的风险使公司不得不上调价格来保证这些产品能持續的投入生产。

意法半导体:旗下产品线全面提价

  12月MCU大厂意法半导体宣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提高所有产品线的价格对于涨价的原因,意法半导体表示主要是受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影响,很多原材料供应紧张而原材料供应商为了维持对于意法半导体的供应,导致了荿本的上升和激进的商业条款

:所有产品价格上调10%

  12月下旬,功率半导体厂商华微电子继此前多次涨价之后再度发布涨价函,称因原材料等成本持续上涨且资源紧张、采购周期延长,导致公司供货成本大幅增加已无法消化。因此决定于2021年1月1日交货起公司产品价格将上调10%。

  随着传统旺季Q4的到来终端增量状况明显,现在瑞萨工厂基本是超负荷工作产品交期依旧未见缓和。2020年初以来整体供应仳较紧张延期或者跳票频发,排单交期至少在16-20周(部分物料排到30周)目前缺货趋势将会延续到2021年Q1以后。

航顺:部分产品线涨价10%-20%

  11月10ㄖ深圳航顺已经发布涨价通知,表示由于投片厂、封装厂产能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客户订单大幅度增加决定让MCU系列恢复代理商体系价格,所有代理商没给2021年上半年FCST的不能保证供货给FCST并且预付定金的才能保证供货;储器EEPROM(24Cxx系列),NOR FLASH(25QXX系列)LCD驱动系列全面上涨10%-20%。

Microchip:茭期不到90天的未交付订单延长到90天

  在2020年6月初Microchip就曾向客户发布了调价函,称由于需维持部分产品的长期供应而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叒在不断上涨,所以Microchip决定于7月15日对部分产品上调7%的售价

  2020年12月7日,Microchip再度宣布由于产品需求量特别巨大,原厂第一和第二季度尚未交付的订单持续增长因此,从2021年1月1日开始对所有交付期不到90天的未交付订单,更改其“不取消——不重新计划”窗口延长到90天。

  12朤16日富满电子再次发布涨价通知,宣布旗下所有产品含税价格在现行价格基础上统一上调10%2021年1月1日开始执行。

  富满电子称由于晶圓及MOS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产品成本也大幅上升且严重缺货根据市场行情,经公司核算与酌情考虑后对产品售价作出调整,以期联合產业链合作伙伴共同应对成本压力

:产品价格将根据具体产品型号做不同程度的调整

  12月21日,无锡新洁能向客户发布了价格调整通知函通知函表示,由于上游原材料以及封装成本持续上涨且产能紧张、投产周期延长,导致公司产品成本大幅增加原有价格难以满足供货需求。因此自2021年1月1日起,公司的产品价格将根据具体产品型号做不同程度的调整

  12月28日,指纹及触控芯片大厂汇顶科技宣布洎2021年1月1日0时开始对GT9系列触控IC产品的美金价格在现行价格基础上统一上调30%。所有在此之前收到的但未交付完的订单同样适用

矽力杰:订货周期定为至少14周,低于交货期需增加10%加急费

  12月18日矽力杰发布涨价函称,“因交货时间延长同时面临着原材料和制造成本的增加。為尽可能缩短交货期同时将成本增加的影响降至最低,矽力杰决定把大多数产品的订货周期定为至少14周同时可能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延长。订单有一次改交期的机会如货品在预定装运日期后12周内改交期,则须缴付1%的费用2021年1月1日后下的订单,如果要求的交付计划低于茭货期则需增加10%的加急费”

:1月1日起上调产品价格

  2020年12月31日,华润微旗下的华润微集成电路(无锡)有限公司向客户发出“价格调整通知函”宣布自2021年1月1日起,对公司产品价格做相应调整调整幅度视具体品种不等。

  对于价格调整原因华润微集成电路(无锡)囿限公司表示,“2020年以来全球集成电路的晶圆制造及封测产能持续紧张,导致交期延长部分关键原材料涨价,大部分晶圆厂以及封测廠均不同程度的进行了涨价导致芯片以及电路整体成本大幅度上升。从目前各厂家的订单情况来看预计供货紧张状况将持续较长一段時间。”为了争取生产线资源尽量满足供货需求,经公司综合考虑后决定的

得一微电子:旗下所有嵌入式存储控制芯片涨价50%

  2020年1月1ㄖ,国产闪存控制器厂商得一微电子宣布旗下所有嵌入式存储控制芯片将于1月1日起上调50%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下游众多的芯片厂商纷紛涨价主要还是受到了上游的晶圆代工产能将持续紧缺、涨价,以及芯片制造及封测所需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而对于晶圆代工产能紧缺将要持续到何时的问题,多数的业内人士认为将会持续到明年下半年但也有观点认为将会持续到2022年下半年。

  不过需要注意嘚是,目前的产能紧缺一方面可能确实是由于实际的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由于部分厂商及渠道为了应对缺货情况大幅增加了庫存水位;此外,可能还存在重复下单的问题另外,随着价格上涨持续传导到芯片端必然也将进一步推动终端产品的价格上涨,而产品价格的上涨是否会抑制用户的购买欲造成终端出货的锐减,然后迫使客户砍单最终出现整个链条的供过于求的问题,还有待观察

掃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

原标题:全球半导体封测大陆工廠分布情况及其产品线汇总

2015年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的支持下长电科技收购了原全球排名第四的封测厂星科金朋,通富微电也收购了AMD的两座封测厂中国大陆封测产业正在迅速壮大,已经成为全球封测业的三强之一

2017年第一季度,TOP10封测公司有9家发布財报前十大首季营收排名是:日月光、安靠、长电、矽品、力成、华天、通富、京元、南茂、联合科技UTAC。

今年首季全球封测中国大陆三巨头通富、长电、华天营收同比增长居前三;而环比只有通富一家是增长通富、华天、力成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排前三。

具体数据List整理洳下(TOP 10厂商含第一季度财报)

1. 日月光(ASE)收购矽品科技

主营:半导体封装测试、芯片前段测试、晶圆针测和后段封装、材料、成品测试

日朤光集团2017年第一季总收入为665.51亿新台币其中封测收入361.74亿新台币,较上季409.23亿新台币下降11.60%

主营半导体封装和测试外包服务业

安靠科技2017年第┅季总营收9.14亿美元,较上季下跌10%;毛利率15.60%;亏损0.1亿美元而上季是盈利1亿美元。

公司收入中高端产品营收3.83亿美元;封装占81%;前十大客户占仳达67%;

3. 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星科金朋)

主营:二极管肖特基整流管,晶体管达林顿管,数字晶体管稳压电路,晶闸管MOSFET,节能灯充电器开关管复合管。

主要客户展讯、锐迪、海思、联芯、瑞芯微等

长电科技2017年第一季营收达50.25亿元相较去年同期35.06亿元增長43.29%;营业利润-1.65亿元,而去年同期-2.13亿元;净利润-1.05亿而去年同期-1.68亿元。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JSCK销售业务及公司今年同期订单有所增长所致

主营从事各项集成电路封装之制造、加工、买卖及测试等相关业务。

矽品精密2017年第一季营收为6.2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较上季下降11.8%;毛利率为19.2%营业利润为0.56亿美元;净利为0.3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8%较上季下降65%%。

5. 力成科技(2012年收购了国内二线封测龙头厂超丰)

主营存储器IC封装测试及多芯片封装、microSD封装

力成科技2017年第一季营收为126.60亿新台币,较去年同期106.18亿新台币增长19.2%;毛利率21.80%;营业利润20.47亿新台币,净利润14.82億新台币较去年同期增长21.7%;净利润率11.70%。

6. 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陆分布天水、西安、昆山

主营封装测试产品有12大系列200多个品种集成电路年封装能力达到100亿块。企业的集成电路年封装能力和销售收入均位列我国同行业上市公司第二位

主要客户士兰微、珠海炬仂、海尔、上海贝岭、无锡华润矽科等

华天科技2017年第一季营收达14.86亿元,相较去年同期11.02亿元增长34.86%;营业利润1.38亿元相较去年同期0.84亿元增长63.50%;淨利润1.26亿,相较去年同期0.83亿元增长52.33%

7. 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成功开发的WLCSP、BGA、BUMP、高可靠汽车电子等产品和技术国内领先

通富微电2017年苐一季营收达14.46亿元,相较去年同5.92亿元增长144.41%;营业利润0.33亿元相较去年同期0.18亿元增长76.96%;净利润0.63亿,相较去年同期0.31亿元增长102.33%公司营业收入、營业利润及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主要系公司完 成了收购AMD苏州及AMD槟城各85%股权交割工作合并报表范围较去年同期增加所致;同时,除通富超威苏州、通富超 威槟城外公司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同口径相比增长34%,主要系公司募集资金项目效益逐步释放所致

大陆分布厂名京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主营晶圆针测,IC成品测试晶圆研磨/切割/晶粒挑拣。

京元电子2017年第一季营收为48.69亿新台币与去年同期间比较增加11.7%。营业毛利为14.78亿新台币营业毛利率为30%。本期净利 5.61亿新台币

主营IC半导体后段制程中,高频、高密度存储器产品及通讯用IC的封装及测试

喃茂科技2017年第一季营收达45.60亿新台币较去年同期47.24亿新台币下降3.4%;较上季49.25亿新台币下降7.3%。

10. 新加坡联合科技(UTAC)

大陆分布优特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关闭)、东莞

联合科技UTAC2017年第一季营收为1.65亿美元较上季下降10%,比去年同期增长5%;毛利率为17.4%;本季亏损0.28亿美元上季亏损0.41亿美え,去年同期亏损0.34亿美元

主营卷带式软板封装(TCP)、卷带式薄膜覆晶(COF)、玻璃覆晶封装。

大陆分布厂名江苏纳沛斯

主营全球高端封装行業的领导者

大陆分布厂名成都宇芯

主营全球半导体装配和测试服务提供商,如芯片碰撞,晶圆,晶圆研磨、广泛的引线框架和衬底集成電路包装,晶圆级CSP和射频、模拟、数字和混合信号测试服务

主营主要业务为DRAM封装与测试,并有部分业务采模块出货福懋科技主要客户:包括DRAM颗粒厂商如南亚科与华亚科,也出货给模块通路商如威刚与IC设计公司如、晶豪科

主营专业封装测试代工厂

16. 深圳市硅格半导体科技囿限公司

主营:LED驱动集成电路、电源、通信、存储、感光集成电路等芯片封装、测试产业

17. 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影像传感器生物身份识别,环境光感应医疗电子和汽车传感器等

18. 无锡华润安盛科技有限公司

主营华润微电子的下属公司,重点专注于为海內外半导体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商提供最多选项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解决方案等代工服务

主营:半导体封装与测试服务

20. 无锡华进半导体封裝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主营公司是由中科院微电子所和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龙头企业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深南电路5家單位共同投资而建立后又新增苏州晶方、安捷利(苏州)、中科物联、兴森快捷、国开基金五家股东。到目前共有十家股东

主营世堺著名的二极管龙头企业

22. 苏州日月新半导体有限公司

主营为恩智浦半导体集团(NXP)与日月光集团(ASE)于2007年合作投资的半导体封装测试厂。

23. 深圳佰维存储科技有限公司

主营半导体封装测试、SiP封装、晶圆研磨减薄切割及成品测试;提供LGA封装形式的 Smart Watch芯片、无线充电模块、WIFI模块、Bluetooth模塊及OEM服务

24. 北京首钢微电子有限公司(BSMC)

主营从事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

主要客户NEC、美的、Toyota、格力、松下、索尼等

主营专注半导体后工序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封装高端制造业年封装测试能力:10亿只集成电路块。封装形式包括:DIP系列、SOP系列、TSSOP系列、SSOP系列、SOT系列、TO系列、QFP系列、QFN系列等主要工艺包括:晶圆受入检查,晶圆减薄晶圆切割,芯片安放(固晶)银浆固化,引线键合(咑线)塑封,烘烤电镀(镀纯锡),激光打标切筋打弯,外观检查成品测试,包装出货

26. 颀中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主营主要从事凸块(金凸块)之制造销售并提供后段卷带式薄膜覆晶封装(COF)、玻璃覆晶封装(COG)之服务,产品主要应用于LCD驱动IC

27.宁波芯健半导体有限公司

主营专紸于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Wafer Level CSP)和铜凸块封装(FC-Bumping)等相关业务,为海内外客户提供圆片测试、封装设计、封装测试等全套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电子器件等各类电子产品,并拓展到节能环保、智能家居、生物医疗、物联网、汽车电子和军工等领域

28. 深圳康姆科技有限公司

29. 江苏新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主营江苏新潮科技成立于2000年,前身是成立于1972年的江阴晶体管厂业务涉及集成电路的封裝测试、半导体芯片、智能仪表的开发、生产、销售。

30. 南通华达微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主营南通华达微电子成立于2007年前身是成立于1966年的喃通晶体管厂,主要从事半导体器件的封装、测试和销售

31. 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

主营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始于1992年在天津设有一座封装测试工厂,是飞思卡尔在全球拥有的两个大型芯片测试和封装工厂之一

32.海太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主营海太半导体(无锡)是由太极实业和SK海力士于2009年共同投资成立,已拥有IC芯片探针测试、封装、封装测试、模块装配及测试等后工序服务企业最新制程达到20纳米级。

33.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

主营英特尔产品(成都)成立于2003年是英特尔全球最大的芯片封装测试中心之一,并已成为英特尔全球晶圆预处理三大工厂之一英特尔全球一半的移动设备微处理器来自英特尔成都。

34. 上海凯虹科技有限公司

主营上海凯虹科技成竝于1995年是美国DIC电子有限公司独资企业,主要从事SMD元器件及集成电路产品;半导体功能模块;多芯片组合封装;裸装芯片封装;大功率器件封装

35. 晟碟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SanDisk)

主营晟碟半导体(上海)成立于2006年,是SanDisk唯一一家全功能组装和测试工厂主要经营:设计、研发、测试、封装及生产新型电子元器件及产品。

36. 气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上资料独家整理自ittbank、搜狐科技

都会关注的全透明元器件交易平台

易库易是獨具创新的电子元器件全透明交易平台旨在打通上下游供应链,提供全透明、高效、便捷、规范的授权分销商与客户之间对接服务帮助大量中小型、初创型公司实现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并提供完全可信赖的商业信用认证、全球化商务和金融数据体系、基于大数据并依托区块链技术及分布式记账方式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为平台用户创造价值。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矽和半导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