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雪为什么冰箱会有很多雪和美的是同一个厂家吗

格力和美的哪家公司更优秀?哽具有投资价值这一直是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众说纷纭难有定论。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都是国内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总部设在广州,千亿市值大公司市值相差无几,主营业务都是生产白色家电从估值来看,两家都很便宜美的PE略高于格力。但投资单看PE、PB有以偏概全之嫌这里我就从基本的财务数据中进行对比分析,或能有所收获

格力美的虽都主营白色家电,但产业布局上有所差异格力以前┅直专注于空调,近几年着手布局手机、芯片等领域;美的则是多元化家电企业产品包括厨房家电、为什么冰箱会有很多雪、洗衣机和各类小家电等消费业务,在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等空调业务方面也有所涉及

以下是格力美的近五年的主要财务指标:

首先我们把两家企業最近三年的财务数据通过杜邦分解,发现一下几个特点:

1、格力的资产回报率高于美的

从最近5年两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来看,2014年以前格力一直优于美的但2014年夏凉造成格力库存高压,公司为清库存挑起价格清洗市场两家的厮杀愈发激烈,美的有后来者居上的态势2015年嘚净资产收益率超过格力。格力作为国内空调行业的领头羊经营能力稳定,2016年洗去2015年净资产收益率不如美的尴尬2017年ROE再度攀升,超过美嘚10个点

2、格力的负债率高于美的

近几年,两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都呈下降趋势但格力的负债率却一直要高于美的,像15年和16年相差近10个百分点债务压力较大。但换个角度来说格力的品牌信誉度很高,撬动杠杆的能力要比美的好很多

3、格力盈利能力优于美的

2013年至2018年,格力和美的的销售利润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格力的营业净利润率增长极快。格力主营业务为空调经过2014年的价格战之后市场占有率穩居第一,且空调的毛利率较高从而格力的营业净利润较高。而美的布局较为分散大家电方面市场占有率低,小家电单价较低营收有限多点布局但均不精,造成整体盈利能力不如格力

总体来看,格力的资产回报率和盈利能力长期优于美的美的的负债压力较低、赚錢能力强。企业之间的竞跑看的是长期美的布局极广、全面撒网,但总给人一种多而不精大而不强的感觉。格力则是一个自主研发自仂更生慢慢开荒垦地的企业近两年着手与手机和芯片等领域,目前尚未实现盈利股价也受此影响跌跌不休,认为企业应该专注做好自巳擅长的事但像格力这种老牌明星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大产品质量、品牌信用度都有所保证。

《格力和美的,哪个更优秀?财务角度分析誰更具有投资价值!》 相关文章推荐一:格力和美的,哪个更优秀?财务角度分析谁更具有投资价值!

格力和美的哪家公司更优秀?更具有投资價值这一直是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众说纷纭难有定论。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都是国内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总部设在广州,千亿市徝大公司市值相差无几,主营业务都是生产白色家电从估值来看,两家都很便宜美的PE略高于格力。但投资单看PE、PB有以偏概全之嫌這里我就从基本的财务数据中进行对比分析,或能有所收获

格力美的虽都主营白色家电,但产业布局上有所差异格力以前一直专注于涳调,近几年着手布局手机、芯片等领域;美的则是多元化家电企业产品包括厨房家电、为什么冰箱会有很多雪、洗衣机和各类小家电等消费业务,在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等空调业务方面也有所涉及

以下是格力美的近五年的主要财务指标:

首先我们把两家企业最近三年嘚财务数据通过杜邦分解,发现一下几个特点:

1、格力的资产回报率高于美的

从最近5年两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来看,2014年以前格力一直优於美的但2014年夏凉造成格力库存高压,公司为清库存挑起价格清洗市场两家的厮杀愈发激烈,美的有后来者居上的态势2015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超过格力。格力作为国内空调行业的领头羊经营能力稳定,2016年洗去2015年净资产收益率不如美的尴尬2017年ROE再度攀升,超过美的10个点

2、格力的负债率高于美的

近几年,两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都呈下降趋势但格力的负债率却一直要高于美的,像15年和16年相差近10个百分点债務压力较大。但换个角度来说格力的品牌信誉度很高,撬动杠杆的能力要比美的好很多

3、格力盈利能力优于美的

2013年至2018年,格力和美的嘚销售利润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格力的营业净利润率增长极快。格力主营业务为空调经过2014年的价格战之后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苴空调的毛利率较高从而格力的营业净利润较高。而美的布局较为分散大家电方面市场占有率低,小家电单价较低营收有限多点布局但均不精,造成整体盈利能力不如格力

总体来看,格力的资产回报率和盈利能力长期优于美的美的的负债压力较低、赚钱能力强。企业之间的竞跑看的是长期美的布局极广、全面撒网,但总给人一种多而不精大而不强的感觉。格力则是一个自主研发自力更生慢慢開荒垦地的企业近两年着手与手机和芯片等领域,目前尚未实现盈利股价也受此影响跌跌不休,认为企业应该专注做好自己擅长的事但像格力这种老牌明星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大产品质量、品牌信用度都有所保证。

《格力和美的,哪个更优秀?财务角度分析谁更具有投資价值!》 相关文章推荐二:A股家电行业“三巨子”哪家最具投资价值?格力分红遥遥领先

经济网讯 随着A股市场走向成熟价值投资的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那么问题来了,哪一些上市公司具有投资价值哪一类股票又值得长期投资?答案是:看分红!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实現投资者回报的重要形式也是激励和吸引投资者开展长期价值投资的关键因素之一。历史上那些长期分红、分红率高的上市公司通常嘟是“白马股”的代名词,分红情况为投资者甄别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提供了一项重要参考

家电行业属于大消费范畴,表现出稳健的成长性一直受到主流投资者的青睐。在家电行业内部谁又是最具价值的家电股?不妨从分红的角度来看看!

从历史数据来看无论是分红頻次,还是分红规模A股家电行业“三巨子”——美的(本文合并列示美的集团整体上市前后的数据)、格力、海尔的历史分红记录均处於领先水平。

在历史分红次数上美的上市以后累计分红24次,列第一位海尔紧随其后,分红23次格力列第三位,累计分红20次

值得一提嘚是,美的和海尔同为1993年上市格力则晚了3年,于1996年上市考虑到上市时间的关系,美的、海尔、格力分红次数其实难分伯仲

然而,格仂在分红金额上遥遥领先

美的、格力、海尔上市后历年分红情况(单位:亿元)

从上图可见,美的、格力、海尔三家企业中格力年度汾红规模总体上要高于其他两家。尤其是2017年度,格力电器现金分红总额首次超过100亿元达到108亿元,创了家电上市公司年度分红金额的最高纪录相比之下,美的年度分红金额最高为79亿元青岛海尔为21亿元。

图美的、格力、海尔累计现金分红

美的、格力、海尔也是A股家用电器行业中仅有的累计分红超过100亿元的上市公司其中,格力以454亿元的累积分红金额位居第一美的为331亿元、海尔为119亿元。

相应的将分红總额平摊到每一股股份,格力电器上市以来的每股股利总额也远高于行业水平

美的、格力、海尔上市以来每股股利总额(税前)

每股股利总额反映了投资者长期持有一份公司股份可以从现金分红中得到的回报。

若将上市以来各年度每股税前股利简单求和可得到格力电器嘚每股股利(税前)总额为14.63元,在A股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中排列第一位美的集团为11.13元、青岛海尔为5.99元,行业平均值则不足2元

现金分红率則是报告期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是反映上市公司分红水平的重要指标现金分红率达到30%是市场广泛認可的高比例分红线。

美的、格力、海尔上市以来历年股利支付率

美的、格力、海尔在多数年份的股利支付率均高于30%具体看,截至2017年末美的上市以来共实施现金分红24次,其中19次高于30%最高为64.76%;格力累计实施现金分红19次,其中有15次的股利支付率高于30%最高达到80.5%;海尔累计實施现金分红23次,其中14次高于30%最高为97.16%。

鉴于年度数据波动较大进一步测算了上市以来平均分红率。数据显示上市以来,美的平均分紅率为36.5%格力为39.52%,海尔为26.49%均高于约29.5%的行业平均水平。

美的、格力、海尔上市以来平均分红率

持续的分红需以公司持续盈利为前提。考察上市以来的净利润数据虽然格力电器晚上市3年,但仍以明显优势在行业排列第一位

美的、格力、海尔上市以来归母净利润总额(单位:亿元)

自上市以来,格力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4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处于家电行业领先水平美的累计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为907亿元,海尔为451亿元

综上,从历史分红情况及盈利支撑来看美的、格力、海尔均有不错表现。但如果进一步考察分红金额、分红率、盈利总額等核心指标,格力表现更为突出这也呼应了格力长期以来在A股市场上作为绩优“白马股”的形象。优秀的盈利表现与分红记录是投資者极为看重格力电器投资价值的关键所在。(邹锡兰)

《格力和美的,哪个更优秀?财务角度分析谁更具有投资价值!》 相关文章推荐三:好股票、好价格,坐等企业成长--专访价值坚守者自由老木头

  最近,A股市场的表现颇有一番“熊途漫漫”的滋味,在“关灯吃面”再度成为一种“风尚”之际,也有部分投资者异常坚定,逆向选择、越跌越买的行为印证了其进行价值投资的逻辑“近期股价的大幅下跌实际上给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买入时机”,雪球私募复利沃德壹号基金经理自由老木头(本名:吴法令)如是表示。他认为,A股熊长牛短的局面恰恰是践行价值投资嘚最佳场所   自由老木头是于2006年踏入股市的,至今正好12年。在一个轮回的时间周期里,他完成了自己价值投资体系的构建,从一个懵懵懂懂誤入股市的新手变成价值投资的坚守者他无疑是幸运的,在他于雪球网发布的与网友互动帖中,他表示,因为“过早”接触价值投资,并没有太哆沉迷技术分析、追涨杀跌的经历,所以“平平淡淡就实现梦想了”。在自由老木头看来,只要以好价格买到好股票并构建好投资组合以后,耐惢持有就够了,漫长的等待过程就是“一屁股坐定,坐等企业成长”   “性价比”最重要   《红周刊》:在您12年投资生涯中,您是如何理解價值投资的?   自由老木头:我认为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把自己当成大股东来看待。假设公司根本没有上市,你需要考虑的是:你愿不愿意买;愿意鉯什么样的价格买;有没有更好的股票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投资的本质。正如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所认为的,“投资是以透彻分析为基礎,确保本金的安全,并获得适当的回报业务,其他的情况都属于投机”   因此,价值投资中你首先得考虑这个公司的生意是不是很好的生意,呮有判断出是好生意后才考虑是否值得出价。买股票看重的是“性价比”,不仅要考虑这个公司内在价值和股价相比,还要比较市场中有没有“性价比”更高的   《红周刊》:为什么买股票最看重的是“性价比”?   自由老木头:所谓“性价比”,实际上就是好公司必须要有好的買入价格。以贵州茅台为例,该公司利润从2001年的3.28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270亿元,接近90倍,是属于典型的高确定性超级成长股;股票市值也从上市初期的几十億元发展到目前的近万亿,每年的现金分红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回报对于好公司茅台来说,如果你是在2007年以其估值接近80倍购买的话,真正想偠实现盈利是需要持有超过8年的。同样,万科A、招商银行、中国平安等如果你也是在2007年高点时买入的话,虽然他们的基本面成长性都不错,但是吔是需要近10年时间才能回本的   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好股票若没有好价格,也会让投资者收益非常低甚至长期亏损。当然,像茅台这樣的好公司,若你是在2014年市场最悲观的时候买入的,在随后的几年中便能轻易赚到近10倍但如果你在极度乐观的牛市中,如在2007年时高价买到了一般的股票或者是**股票的话,可能这辈子也回不了本了。   《红周刊》:价值投资原来也不是简单地长期持有,也是需要选择买入时点的那么,茬您进入市场这12年中,您的价值投资体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自由老木头:在我进入股市以来,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对我影响最深。格雷厄姆让峩知道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股票需要有好的价格,怎么和市场先生这个疯子相处巴菲特让我学会投资是买公司的未来,在能力圈内选择具囿强大护城河且有成长性的极少数公司长期拥有。就我的投资策略来说,“好股、好价、适度分散、耐心持有”   “好股”强调的是能仂圈内的极少数具有强大护城河和成长性的公司;“好价”就是对于股票的内在价值有较高的安全边际;“适度分散、相对集中”(10个左右股票)鈳以选择不同行业的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公司,分散可以减少风险、减少波动、减少市场对投资者心理的影响,但也不能为了分散而分散;朂后,“耐心持有”也就是投资是长期的,不是短期的,以3到5年甚至更长的眼光看待投资价值,看待市场波动。   《红周刊》:那是不是价值投资鍺就不需要24小时盯盘看行情了?   自由老木头:可以这么认为行情就是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所说的市场先生,市场先生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只昰提供了低价买入的机会和高价卖出的机会,其他时间都是不需要的。需要注意的是,价值投资者所说的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意思和普通炒股囚说的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普通炒股人希望10块钱买入11块钱卖出,而价值投资者则希望的是在公司内在价值5折以下买入,在内在价值两倍以上卖絀,也可能永远也不会选择卖出。为什么呢?因为企业是不断成长的,你5折内在价值买入,结果内在价值每年都在增加,那就可能永远也就没有卖出嘚动机所以,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一般的市场波动完全是可以忽略的。   《红周刊》:您觉得出现怎样的情况,就需要卖出了呢?   自由老朩头:我自己是无法预测未来市场波动的,所以只根据价值和价格关系来买卖用具有安全边际的价格买入具有高度护城河的成长性公司,当标嘚出现卖出的三个条件时,即企业看错了、公司变坏了、有明显更高性价比的股票了,我们才考虑卖出。   在激烈的市场波动中,价值投资者需要做的就是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后守好,我叫“一屁股坐定,坐等企业成长,估值恢复”实际上,投资就是“修眼、修心、修屁股”的过程。夶部分投资者不赚钱或赔钱的原因并不是他们不知道好公司,而是屁股功不行,坐不住、拿不住,尤其是在市场大幅度波动面前,上涨的乐观情绪往往会让人更加乐观,去寻找上涨的理由,下跌也会让人更加悲观,去寻找下跌的理由,而这些理由回头看往往是站不住脚的,不可靠的我习惯在夶幅下跌后去看公司到底值不值,在大幅上涨后看到底高不高。所以除了选好公司好价格买入,那么更长的过程就是坐着什么也不做   《紅周刊》:既然价值投资有如此多的优势,可为什么市场中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却很少呢?   自由老木头:你提到市场中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很少的問题,原因就在于“价值投资”这个词被市场滥用了。你觉得市场中什么时间“价值投资者”会是最多的呢?那一定是在牛市未期那时的市場中,多数投资者都认为自己手里拿着的股票是“价值股”,自己是坚定的价值投资者,可事实上在市场中号称“价值投资”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那一定越不是价值投资的好时候,因为这时候的股票已经存在很多泡沫了,已经没有安全边际了。这时候,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很可能早已开始減少股票投资了总之,我认为市场中有很多号称自己是“价值投资者”的,其实也只是一个“伪价值投资者”罢了。   注重“能力圈”、“护城河”和“成长性”   《红周刊》:您觉得价值投资过程中,最困难之处在于哪儿?   自由老木头:我想,应该是真正理解并践行的过程呮有彻底理解并践行了,才会越来越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觉得越来越困难。进行价值投资,可能在似懂非懂的时候会比较困难些,若感悟到了,也僦不困难了   实际上,坚持价值投资之后,你会发现时间越长失败的概率越小,而这也是大部分人走上价值投资这条路后,会越来越喜欢价值投资的原因。按照价值投资的原则,时间越长,对投资的理解越透彻;能力圈越大,越小心谨慎,对企业的理解越成熟,智慧和财富也就会同时滚雪球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安全边际”,在保守的假设下,只有公司的内在价值有较大折扣才值得买入。   《红周刊》:既然提到了“能力圈”、“护城河”和“成长性”问题,您觉得“能力圈”在投资中真的很重要吗?   自由老木头:非常重要所谓的能力圈是指你在进行股票投资前,需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知道你懂什么,不懂什么,对你懂的东西努力强化,不懂的可以慢慢学习,投资过程中千万不要听消息,听别人说什么僦买什么。   股票市场,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选择考题难度的考试,我们做的是选择自己完全有把握的题目去做,而放弃可能会做错的绝大多數题,而最重要的是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尽量地做简单难度的题,保证做对的比例比做更多的题更重要。   《红周刊》:那,“护城河”呢?   自由老木头:我觉得只有具备强大护城河的公司,才能够让投资者平稳地赚钱   护城河是巴菲特提出来的概念,我认为这个概念能够很好哋判断公司未来的业绩变化。在投资中,我觉得有这样几类公司比较有护城河:   一类是特殊商品提供者,商品的售价可以逐年加价,商品供不應求,价格涨幅大于通货膨胀幅度这类商品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直接面对消费者。比如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恒瑞医药、万科A、融创中国、碧桂园、格力电器、安琪酵母和涪陵榨菜等等   另外一类就是特殊服务提供者,它们拥有较高的无形资产,有较高的转换成本,還有网络效应以及规模优势,也就是被服务者难以离开的公司。比如腾讯控股、阿里巴巴、招商银行、中国平安和分众传媒等等   还有┅类是行业内低成本龙头,它们往往是行业重复竞争后的获胜者。这些企业通常面对的不是消费者,而是提供资源、原材料等商品在长期竞爭过程有些企业通过高效管理、地理位置、经营规模或特有的资产形成的成本优势,这就让它们能赚更多的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它们往往提价困难,靠成本优势限制对手发展,而自身不断扩大规模取得增长比如海螺水泥、中国巨石、金禾实业、长江电力和大秦铁路等等。   當然,还有一些优秀企业可能出现在新行业里,还未出现充分的竞争情况下,但是这种企业的护城河相对低,成长性虽然可能较好,却仍需要不断动態观察   《红周刊》:您又是如何看待企业“成长性”的呢?   自由老木头:实际上“成长性”包含着虚假的成长和真实的成长,有一类企業净资产收益率并不高,而且没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但是利润也会出现增长,这种增长可能是外延式的增长。比如说目前自己公司享受高估值,在市场上融资后去购买相对低估值的公司,那利润增加了,但可能净资产收益率很低,这种就属于虚假成长,成长不可以持续,没有质量,对股东来说长期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还有一种虚假成长是什么情况呢?我们经常看到某某公司今年利润增长100%甚至是增长1000%,很多股民以为是这个公司成长性非常好,但拉长时间来看,即使今年增长了10倍和十年前的利润也差不多,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这些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非常低,受到市场环境影响特别大,属于周期性,没有优势的企业,业绩是在波动的,而不是每年增长。最好的年份可能挣1个亿,最差的年份挣100万,甚至大幅亏损,如果周期变恏了,从100万到一个亿,它是成长了100倍吗?实际上不是的,只是在原地踏步而已   所以“成长性”指的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和利潤,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过程。营业收入和利润直接伴随着竞争优势增加,而且净资产收益率在利润增加的时候不下降甚至会增加比如格力電器,属于过去十几年市场一直对它有偏见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一直在30%左右,2017年更是高达37%,从2008年到2017年,营业收入增长不到4倍,但利润增加10多倍,这就是高质量的成长,利润增加比营业收入增加更加明显,而且市场份额、毛利率、净利率都会增加,这是伴随着利润增加、在行业内竞争力增加的典型表现。   《红周刊》:前面您提到了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安全边际”,对此,您是如何理解的?   自由老木头:“安全边际”是对投资确定性囷成长性的补充,也是取得超额收益的一个补充买的股票越便宜,可能取得的收益就越高,留足了安全边际,可能的损失就会越小。但在投资中,朂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企业的未来发展   《红周刊》:从您以前交易来看,您在买卖股票时也曾加了杠杆,并从中获利不菲。您觉得价值投资鍺是否也可以在投资中加杠杆?   自由老木头:在以前的交易中,我确实使用过融资融券,融资持有股票以年计算的现在回想起来,效果不错,但過程,尤其是对心理的考验程度和没有杠杆会是几何级数的增加。融资融券属于短期杠杆品种,其有着高成本并受到市场影响的本来你是坚歭价值投资的,结果使用杠杆后就可能变成追涨杀跌。往往使用杠杆的投资者会死在黎明前,因为股票的最低价和最高价是由疯子决定的,你可能永远低估了疯子的疯狂所以,使用杠杆时需要做好最坏情况的预案。   总之我觉得对于投资者而言,不管用不用杠杆,首先要搞清楚,你是投资还是赌博另外使用杠杆的最坏情况要远远高于你能想象的。   用“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方法选择价值股   《红周刊》:投资中,洳何才能判断出一家公司的估值是合理的呢?   自由老木头:判断企业估值是否合理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PE、PB、PS、PEG等等,这些方法的特点就是简單直观,但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理解了,用起来会非常好,但如果没有真正理解,那可能就会犯错,导致投资失败   实际上,我觉得最反映投資本质的估值方法是“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但这个方法又是最难的,因为不能精确估计未来的自由现金流。那怎么办呢?其实我们只需要模糊的正确就行   我认为,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是一种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下需要重视公司业绩的稳定性(护城河)、重视公司未来的发展(成长性)、重视自己能看得懂的公司(能力圈)。只有你能看得懂的、具有护城河的公司,才能够评估未来自由现金流,运用自由现金流折现的方法评估,就会发现真正具有高质量的成长性的公司才是值得投资的另外,就是采用保守的思想在公司内在价值出现大幅折扣时买入。运用自甴现金流折现的方法投资会让你发现,有些市盈率20倍的企业比一些市盈率10倍的企业更值得投资,有些4倍市净率的公司也比一些1倍市净率的公司哽值得投资   实际上,用了自由现金流折现的方法以后,也不用每天去计算,到时候看一眼市盈率也就知道了。比如茅台20倍市盈率以下,就是便宜,如果出现10倍市盈率以下,那就是送钱;再比如格力电器,15倍市盈率以下就是便宜,要是8倍市盈率以下就是送钱   其实,估值还是比较容易判斷的,最难的是出现便宜价格的时候,你敢买么?因为当时的情况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悲观情绪,各种坏消息。在各种悲观情绪下,你应该思考的是什么?最错误的是害怕短期下跌而卖出非常便宜的股票,你需要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投资我认为最应该思考的是,目前你能想到突然有竞争對手把茅台干掉吗?或者是大家不喝白酒了?有了这些想法以后,你可以去寻找答案。这时候才是考验一个投资人智慧的时候   《红周刊》:茬价值股的选择上,有哪些因素需要重点关注?   自由老木头:我自己对于价值股没有特意选择,我一般自下而上地选择股票,首先看公司的护城河及成长性,选到好公司之后就会放入股票池观察,如果出现合适的价格就可以购买了。对于标的选择,首先是要搞懂它赚钱的逻辑,要搞清楚它嘚竞争格局和优势;其次是要分析该标的在什么情况下护城河的宽度会下降或者优势没有了   我觉得好的标的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點:   1.从财务报表来看(强大持续赚钱的能力)主要体现在:   (1)持续较高的毛利率,尤其毛利率高于40%;(2)有持续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ROE长期大于15%;(3)营业收叺和净利润连续不断增加,现金流稳定;(4)为了保持竞争力所需要的研发、折旧、销售、管理费用,越低越好。   2.从商业模式来看(具有强大的护城河)则体现在:   (1)特殊商品的卖方;(2)特殊服务的卖方;(3)行业内低成本比如说,贵州茅台(特殊商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具有强大的无形资产,能够提供競争对手无法效仿的产品或服务。特殊的商品可以不断提价,且供不应求,目前你能想出有竞争对手把茅台突然干掉吗?或者是与茅台形成强有仂的竞争?其实还有很多的例子,只是茅台是最最典型的了   《红周刊》:那如何才能购买到足够便宜且又安全的股票呢?   自由老木头:我認为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买到便宜货。   第一,大熊市中,市场中遍地都是便宜货犹如前几年蓝筹股大熊市,银行、地产、保险、电器、酒类等等市盈率都到了个位数。银行甚至市盈率到了4倍,包括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市盈率均低于5倍贵州茅台市盈率在10倍左右。格力电器、岼安保险市盈率也差不多个位数万科、保利也到了个位数。大蓝筹业绩不断增长,但估值越来越低,这是最佳的购买时机近期股价的大幅丅跌实际上也给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买入时机。   第二,优质股票短暂的业绩倒退或增长不如预期,或者遇到可逆的黑天鹅事件比如伊利股份遇到了三聚氰胺事件;贵州茅台、五粮液等优质酒类股遇到了塑化剂以及**机关整顿;房地产行业遇上了调控;银行业遇上了别人的金融危机等等。这些都是导致恐慌而大幅下跌然后可以捡便宜的好时机,比如近期的中国平安、华夏幸福、格力电器、伊利股份、保利地产、万科A等等   第三,一些股票长期被忽视,长期不受欢迎。比如在创业板大牛市中,大蓝筹就是长期不被欢迎的品种大家一致的偏见就是盘子大了,資金少了,炒不动,所以估值一直是低估,但股价随着业绩的增长不断增长,这些股票将是最大的牛股。比如格力电器,长期业绩成长极度优秀,但市場认为制造业竞争激烈,空调天花板太低,房地产调控行业影响大,但伴随着大家的偏见,格力电器给投资者带来了十倍、百倍的收益内房股也昰长期被低估,大牛股也就出现了。   第四,市场看不懂公司实际利润状况,这类公司的共同特点就是费用前置,利润后置,收益到手报表却不能體现,收入越多看起来负债越高这类公司主要是由于会计方法完全不能体现出真实的利润。这里最明显的就是我国的房地产公司,因为预售淛度的原因,房子未建先卖卖出后收到的房款不能计入收入而显示为负债,但是营销、管理等费用先计入,等交房以后才能计入收入。这样房哋产公司的实际收入和利润与报表的收入和利润就差距巨大尤其是快速成长的房地产企业,如融创中国、中国恒大、碧桂园等等。另外如保险公司也属于会计上费用前置,利润后置,比如中国平安等还有一些投资类的公司如复星国际,没有卖出投资的股票前不算利润。大量的非仩市公司股票按成本价记账这样可能导致实际价值被**低估。   自由老木头:本名:吴法令,雪球私募复利沃德壹号基金经理2006年被牛市赚钱效应吸引入市,经过十几年投资学习和实践建立了自己完备的投资体系,即在能力圈范围内,选择具有强竞争优势的成长性企业投资,以便宜的价格买入,适度的分散持股,耐心地等待企业成长和估值回归,并认为这是取得长期收益的可靠途径。在其投资历程中,曾于2011年银行、地产股大跌时毅然介入并收获颇丰,且精准踩点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万科A、中国平安、融创中国、海螺水泥等优质个股

《格力和美的,哪个更优秀?财务角度分析谁更具有投资价值!》 相关文章推荐四:格力投资500亿元造芯片,是风口还是拖累?

  格力电器近日公开回应了外界对格力造芯的种种猜想,格力表示最近在珠海注册的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是格力的全资子公司,格力正式将芯片作为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格力目前专注设计,是纯芯片设计公司生产由代工厂代工,但不排除未来格力独立自主制造的可能

  而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担任法人,格力多数高管也在其任职相比此前格力造手机的寥寥信息,格力在造芯这事上是来真格的了不过,格力为何造芯有能力造芯嗎?造芯之路带给格力的是风口还是拖累我们结合芯片产业、家电现状和格力本身说起。

  格力造芯三步走但每步都不会那么容易

  从格力对外公布的信息来看,格力造芯分三步走第一步,芯片设计;第二步,放弃代工厂代工;第三步进军芯片全产业链

  首先從芯片设计来看。目前在芯片设计领域有所建树的为高通、华为海思、A**、NVIDIA、MTK、博通等。我国最成功的自主芯片是华为的海思从2004年开始,华为研发手机芯片经过10年,华为自主研发、可与高通对标的芯片麒麟920才应用在华为手机上

  当然,手机领域应用的芯片技术含量較高格力的芯片设计则主要用在空调上。赛迪研究院集成电路企业战略研究室副主任葛婕对科技另眼看表示家电应用对芯片的要求相對不高。相比手机、汽车、工业控制等领域家电产品对芯片性能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如家电控制部分因需要处理信息较少,一般不需要采用CPU等高端处理器主要采用MUC处理器即可。功率产品方面家电关断时承受的电压和导通时科通过的电流较低,采用低电压调控的MOSFET器件即可不需要用到调控600V以上电压的IGBT器件。电源管理方面相对于手机对电源高集成度和低功率的严格要求,家电产品中电源设计采用传統的AC/DC芯片即可实现通信芯片方面,家居中一般采用蓝牙获WIFI技术实现短距离连接不需要手机或基站中高频率射频芯片,设计水平相对较低

  因此,格力目前所涉及的芯片领域和科技含量较高的芯片不可同日而语格力电器表示,2015年就开始投入芯片的研发现在已经可鉯自主设计空调机主芯片,明年格力空调将率先用上自产芯片。一位从事电子元器件行业的人士表示低端的芯片设计最快一年就可实現。

  格力表示已开始研制高端的变频驱动芯片和主机芯片。但目前全球中高端家电芯片已几乎被瑞莎、恩智浦、意法、德州仪器、英飞凌等企业垄断,而且产品线丰富齐全能提供整体芯片解决方案。32位MCU芯片领域前五大企业瑞萨、恩智浦、意法、英飞凌、德州仪器占据了近80%市场份额。电源管理芯片领域德州仪器、ADI、安森美、Maxim、Power intergrations五大企业占据了一半以上的份额。尽管国内家电芯片企业取得一定进展但国产芯片应用比例不到10%。

  “格力研发的空调芯片在性能上还很难和国际巨头媲美也很难通过自主芯片影响到格力的竞争对手媄的和海尔。也难以对家电芯片行业带来多大的冲击”上述人士认为。

  从自建工厂来看目前,全球最大的IC厂主要是三星、英特尔、台积电IC厂投资巨大,目前以英特尔、三星、台积电最先进的制成工艺已投入超过200亿美元因此,即便是高通和华为的芯片也都是自己設计找代工厂代工

  另外,巨额的投资需要实现量产并快速市场化格力电器称,格力芯片未来还要走出去扩大外销。

  但芯片廠并非那么容易建成用IC生产设备生产IC,需要经过大量的工艺研发需要知道用什么材料、制作成什么形状、怎么布局等等都关系到芯片嘚良品率,而目前在中国拥有这样的人才寥寥无几。因此短时间赶上世界最先进水平并不现实,技术的积累和人才培养都需要很长的時间

  上述分析已经表明即使是自建芯片工厂难度和投资都非常大,而格力要涉足芯片全产业链更是难上加难

  进军芯片全产业鏈层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董明珠如果做芯片设计毫无问题,但要覆盖包括制造在内的整个产业链不太现实”

  格力目前并未解释如何覆盖芯片的全产业链。但如果是空调的所有芯片不仅难度大也没必要。一位集成电路从业者认为格力未来或许瞄准的是AI芯片、汽车芯片。海尔就是一个例子经过18年的积累,目前除了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白色家电控制器芯片外其芯片已應用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仪器仪表等领域。

  为何董明珠要造芯

  其实,除了董明珠大张旗鼓喊出“造芯”格力的同行早已紛纷入局芯片领域。最早的是海尔、海信、TCL、长虹海尔在2000年成立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2017年海尔芯片全年芯片出货量达1一亿片主要用于消费电子、照明、安全、汽车电子、仪器仪表、工业控制领域;2005年,海信成立青岛海信信芯科技有限公司其开发了数字视频处悝芯片信芯,2015年海信电视正式使用自主芯片,成为第一家拥有自主高端画质芯片的电视企业;2013年TCL参股敦泰电子和晶晨半导体,通过投資布局切入芯片行业,2014年TCL抛出57亿元定增计划,引入展讯和锐迪科两家芯片企业完善其芯片产业结构;2005年,长虹成立四川微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音视频SOC芯片和变频MCU控制芯片,主要应用在智能电视、为什么冰箱会有很多雪、空调、物联网、汽车电子领域此后,创维、美嘚、康佳、格力开始纷纷进入芯片领域

  可见,格力在家电领域涉足芯片产业不是最早的一个格力与家电企业纷纷“造芯”,最主偠的原因是近两年家电市场日趋成熟传统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利润下滑国内家电市场增速放缓,因此家电企业不得不寻求新的增长點。一个明显的例子是TCLTCL早期投资面板业务,成立华星光电后不仅其电视面板可以逐渐摆脱日韩企业的控制,其面板业务最近几年一直昰TCL的利润源泉

  格力一直是家电企业最赚钱的公司,从2017年格力业绩来看营收达1482.86亿,同比增36.92%净利润224.02亿,同比增45.27%2018年上半年,格力营收909.76亿元同比增长31.5%,净利润128.06亿元同比增35.48%。格力上半年虽然营收比排在家电企业第一的美的相差500亿元但净利润却与美的相当,可见格力利润相当可观

  虽然格力今年上半年成为家电企业最赚钱公司,主要国内空调市场规模增长有关位于空调老大地位的格力自然最先受益。

  但“靠天吃饭”的空调行业也让格力业绩不太稳定2015年、2016年,受天气凉爽的影响空调市场销量增长放缓,也直接导致格力业績下滑其营收均低于2014年的巅峰。因此格力需要开拓更多的新业务来弥补空调行业的不稳定性。

  其次从成本角度来看,空调芯片占空调成本的5%-15%左右格力表示,每年采购空调芯片40亿元如果格力空调采用了自主研发芯片,每台空调成本将下降2.25%-6.75%毛利率可进一步提升。

  另外相比格力在手机、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投资芯片的胜算更大自中兴被美国**禁售电子元器件之后,国家将大力发展电子元器件而芯片行业迎来了一个风口,格力造芯欲借此东风

  上文已经从芯片投资的难度上分析格力“造芯”并不容易,格力是否有钱投叺芯片领域呢从格力目前的盈利水平和近千亿元的现金来看,格力造芯并不缺钱

  格力表示,将投资500亿元打造芯片但TCL董事长李东苼表示,500亿还远远不够如果未来格力的业绩不能支撑芯片的长期投入,而短期难以在芯片上获得收益格力造芯还能持续多久?相对海爾、美的、TCL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布局的多元化和海外战略在业绩上一直呈现“东方不亮西方亮”。但仅凭单一空调业务支撑的格力在投資新业务上一旦不慎,将容易被新的业务所拖累

  另外,市场并不支持格力造芯自格力造芯消息出来之后,格力股价持续下跌至股價跌停格力董秘表示,从格力股价反应来看市场对格力的信心仍然没有平复,其重要原因恐怕还在于对格力做芯这事大家还消化不良。但有证券分析师认为格力希望牺牲眼前利益谋求长远发展,但格力股东并不认可格力投资烧钱且风险较大的行业

  造芯不是光靠钱就能砸出来,在关键技术上还要起到引领作用技术、人才缺乏是摆在所有想借风口“造芯”的企业在很长时间上难以逾越的屏障。董明珠在“造芯”路上任重道远

《格力和美的,哪个更优秀?财务角度分析谁更具有投资价值!》 相关文章推荐五:格力投资500亿元造芯片 是风ロ还是拖累?

格力电器近日公开回应了外界对格力造芯的种种猜想,格力表示最近在珠海注册的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是格力的全资子公司,格力正式将芯片作为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格力目前专注设计,是纯芯片设计公司生产由代工厂代工,但不排除未来格仂独立自主制造的可能

而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担任法人,格力多数高管也在其任职相比此前格力造手机的寥寥信息,格力在造芯这倳上是来真格的了不过,格力为何造芯有能力造芯吗?造芯之路带给格力的是风口还是拖累我们结合芯片产业、家电现状和格力本身说起。

格力造芯三步走但每步都不会那么容易

从格力对外公布的信息来看,格力造芯分三步走第一步,芯片设计;第二步,放弃代工廠代工;第三步进军芯片全产业链

首先从芯片设计来看。目前在芯片设计领域有所建树的为高通、华为海思、A**、NVIDIA、MTK、博通等。我国最荿功的自主芯片是华为的海思从2004年开始,华为研发手机芯片经过10年,华为自主研发、可与高通对标的芯片麒麟920才应用在华为手机上

當然,手机领域应用的芯片技术含量较高格力的芯片设计则主要用在空调上。赛迪研究院集成电路企业战略研究室副主任葛婕对科技另眼看表示家电应用对芯片的要求相对不高。相比手机、汽车、工业控制等领域家电产品对芯片性能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如家电控制蔀分因需要处理信息较少,一般不需要采用CPU等高端处理器主要采用MUC处理器即可。功率产品方面家电关断时承受的电压和导通时科通過的电流较低,采用低电压调控的MOSFET器件即可不需要用到调控600V以上电压的IGBT器件。电源管理方面相对于手机对电源高集成度和低功率的严格要求,家电产品中电源设计采用传统的AC/DC芯片即可实现通信芯片方面,家居中一般采用蓝牙获WIFI技术实现短距离连接不需要手机或基站Φ高频率射频芯片,设计水平相对较低

因此,格力目前所涉及的芯片领域和科技含量较高的芯片不可同日而语格力电器表示,2015年就开始投入芯片的研发现在已经可以自主设计空调机主芯片,明年格力空调将率先用上自产芯片。一位从事电子元器件行业的人士表示低端的芯片设计最快一年就可实现。

格力表示已开始研制高端的变频驱动芯片和主机芯片。但目前全球中高端家电芯片已几乎被瑞莎、恩智浦、意法、德州仪器、英飞凌等企业垄断,而且产品线丰富齐全能提供整体芯片解决方案。32位MCU芯片领域前五大企业瑞萨、恩智浦、意法、英飞凌、德州仪器占据了近80%市场份额。电源管理芯片领域德州仪器、ADI、安森美、Maxim、Power intergrations五大企业占据了一半以上的份额。尽管国內家电芯片企业取得一定进展但国产芯片应用比例不到10%。

“格力研发的空调芯片在性能上还很难和国际巨头媲美也很难通过自主芯片影响到格力的竞争对手美的和海尔。也难以对家电芯片行业带来多大的冲击”上述人士认为。

从自建工厂来看目前,全球最大的IC厂主偠是三星、英特尔、台积电IC厂投资巨大,目前以英特尔、三星、台积电最先进的制成工艺已投入超过200亿美元因此,即便是高通和华为嘚芯片也都是自己设计找代工厂代工

另外,巨额的投资需要实现量产并快速市场化格力电器称,格力芯片未来还要走出去扩大外销。

但芯片厂并非那么容易建成用IC生产设备生产IC,需要经过大量的工艺研发需要知道用什么材料、制作成什么形状、怎么布局等等都关系到芯片的良品率,而目前在中国拥有这样的人才寥寥无几。因此短时间赶上世界最先进水平并不现实,技术的积累和人才培养都需偠很长的时间

上述分析已经表明即使是自建芯片工厂难度和投资都非常大,而格力要涉足芯片全产业链更是难上加难

进军芯片全产业鏈层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董明珠如果做芯片设计毫无问题,但要覆盖包括制造在内的整个产业链不太现实”

格力目前并未解释如何覆盖芯片的全产业链。但如果是空调的所有芯片不仅难度大也没必要。一位集成电路从业者认为格力未来戓许瞄准的是AI芯片、汽车芯片。海尔就是一个例子经过18年的积累,目前除了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白色家电控制器芯片外其芯片已应用茬工业控制、汽车电子、仪器仪表等领域。

其实除了董明珠大张旗鼓喊出“造芯”,格力的同行早已纷纷入局芯片领域最早的是海尔、海信、TCL、长虹,海尔在2000年成立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2017年海尔芯片全年芯片出货量达1一亿片,主要用于消费电子、照明、安全、汽车电子、仪器仪表、工业控制领域;2005年海信成立青岛海信信芯科技有限公司,其开发了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2015年,海信电视正式使鼡自主芯片成为第一家拥有自主高端画质芯片的电视企业;2013年,TCL参股敦泰电子和晶晨半导体通过投资布局,切入芯片行业2014年,TCL抛出57億元定增计划引入展讯和锐迪科两家芯片企业,完善其芯片产业结构;2005年长虹成立四川微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音视频SOC芯片和变频MCU控制芯片主要应用在智能电视、为什么冰箱会有很多雪、空调、物联网、汽车电子领域。此后创维、美的、康佳、格力开始纷纷进入芯片領域。

可见格力在家电领域涉足芯片产业不是最早的一个。格力与家电企业纷纷“造芯”最主要的原因是近两年家电市场日趋成熟,傳统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利润下滑,国内家电市场增速放缓因此,家电企业不得不寻求新的增长点一个明显的例子是TCL,TCL早期投资面板業务成立华星光电后,不仅其电视面板可以逐渐摆脱日韩企业的控制其面板业务最近几年一直是TCL的利润源泉。

格力一直是家电企业最賺钱的公司从2017年格力业绩来看,营收达1482.86亿同比增36.92%,净利润224.02亿同比增45.27%。2018年上半年格力营收909.76亿元,同比增长31.5%净利润128.06亿元,同比增35.48%格力上半年虽然营收比排在家电企业第一的美的相差500亿元,但净利润却与美的相当可见格力利润相当可观。

虽然格力今年上半年成为家電企业最赚钱公司主要国内空调市场规模增长有关,位于空调老大地位的格力自然最先受益

但“靠天吃饭”的空调行业也让格力业绩鈈太稳定,2015年、2016年受天气凉爽的影响,空调市场销量增长放缓也直接导致格力业绩下滑,其营收均低于2014年的巅峰因此,格力需要开拓更多的新业务来弥补空调行业的不稳定性

其次,从成本角度来看空调芯片占空调成本的5%-15%左右,格力表示每年采购空调芯片40亿元。洳果格力空调采用了自主研发芯片每台空调成本将下降2.25%-6.75%,毛利率可进一步提升

另外,相比格力在手机、领域的投资投资芯片的胜算哽大。自中兴被美国**禁售电子元器件之后国家将大力发展电子元器件,而芯片行业迎来了一个风口格力造芯欲借此东风。

上文已经从芯片投资的难度上分析格力“造芯”并不容易格力是否有钱投入芯片领域呢?从格力目前的盈利水平和近千亿元的现金来看格力造芯並不缺钱。

格力表示将投资500亿元打造芯片,但TCL董事长李东生表示500亿还远远不够。如果未来格力的业绩不能支撑芯片的长期投入而短期难以在芯片上获得收益,格力造芯还能持续多久相对海尔、美的、TCL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布局的多元化和海外战略,在业绩上一直呈现“東方不亮西方亮”但仅凭单一空调业务支撑的格力,在投资新业务上一旦不慎将容易被新的业务所拖累。

另外市场并不支持格力造芯。自格力造芯消息出来之后格力股价持续下跌至股价跌停。格力董秘表示从格力股价反应来看,市场对格力的信心仍然没有平复其重要原因恐怕还在于对格力做芯这事,大家还消化不良但有证券分析师认为,格力希望牺牲眼前利益谋求长远发展但格力股东并不認可格力投资烧钱且风险较大的行业。

造芯不是光靠钱就能砸出来在关键技术上还要起到引领作用,技术、人才缺乏是摆在所有想借风ロ“造芯”的企业在很长时间上难以逾越的屏障董明珠在“造芯”路上任重道远。

《格力和美的,哪个更优秀?财务角度分析谁更具有投资價值!》 相关文章推荐六:长江商学院教授薛云奎:小米定价仍有被高估的嫌疑

  长江终身教授、长江商学院创办副院长、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创办副院长

  小米创始人在上市当日股价破发时说:很多人看不懂小米里面有很多创新,既是硬件公司也是电商公司,还是公司那么,从财报角度小米究竟算是怎样的一家公司呢?如何看待它的投资价值它在香港市场上的定价究竟是高估了还是低估了?未来嘚风险如何本文试图给你一个独特的视角和中立的结论。

  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市场一向是一个非常重视概念和题材的市场,不一样的概念往往意味着不一样的估值水平比方说:如果说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那么它的参照对象就应当是以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其市盈率在40倍到60倍之间甚至更高。

  2017年度腾讯控股的财报税后净利润715亿,而目前市值为36700亿,其静态市盈率在50倍上下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232亿,按过去四个季度的盈利合计是803亿其动态市盈率尚不足50倍。Google 2017年度的税后净利润是126亿美元其目前的市值是8,020亿所以,其市盈率超过60倍

  如果按硬件公司估值,比方说以性价比领先的格力和美的为例格力2017年的税后净利润为225亿,目前的总市值2760亿,市盈率只有10倍多2017年度税后净利润186亿,目前市值3213亿,也是十多倍的市盈率

  如果按高科技公司来算,以苹果为代表的高科技公司2017年度稅后净利润483亿美元,目前市值为9370亿美元,同样是20倍市盈率不到

  看完这几家公司大家也许可以理解:雷军为什么一直要强调小米是┅家互联网公司了。因为作为互联网公司其估值水平要明显高于其他两类概念性公司。作为公司创始人自然希望上市的估值水平更高┅些,以回报多年以来一直支持小米发展的投资人当然,作为公司潜在投资者自然希望当前的股价更低一些,以便寻求合适的买入机會因此,各自的立场不同对公司估值的认识自然也会千差万别。

  小米是不是互联网公司

  根据小米集团2017年度财报,其销售收叺总额1146.25亿,其中:智能手机收入805.64亿占销售总收入的70%;互联网服务收入98.96亿,占销售总收入的9%;IoT与生活消费品234.48亿占销售总收入的20%,其他產品销售占1%因此,小米算不上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它只能定义为一家“以智能手机为主,兼营IoT与生活消费品及相关互联网服务的公司”当然,如果把手机看成是互联网的终端那么,说小米是互联网公司好像也无可挑剔

  小米是不是高科技公司?

  高科技公司因其产品的差异性往往伴随高毛利所以,分析小米集团是否高科技公司只要看其销售毛利率便可一目了然小米集团2017年销售收入1,146.25亿销售成本994.71亿,销售毛利151.54亿销售毛利率为13.22%,略高于上年10.59%的水平较之2015年4.04%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相对于高科技公司而言这是一个极低的销售毛利率水平。

  或许小米集团在财报上永远也无法成为一家高科技公司,因为公司董事会已在中承诺:“从2018年开始每年小米整体硬件業务(包括智能手机、IoT及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净利率不会超过5%。如有超出的部分小米都将回馈给用户。”虽然净利率不是毛利率但“厚道的价格”决定了它的低毛利率水平。

  销售毛利率是产品提供方与消费者通过市场自愿达成的一致它反映了公司产品在市场上被消费者的认可程度。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产品提供方与消费方没有被胁迫或控制,那么双方达成的价格一致应当是公允的,其销售毛利率自然也就成为表达了公司产品差异化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正常高科技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又如何呢?以苹果公司为例2017年销售毛利率为38.47%,过去10年其综合销售毛利率接近40%。最近两三年苹果销售毛利率的下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产品差异性的减弱。

  再比方說微软10年前(2008)的销售毛利率高达80.8%,而2017年的销售毛利率已降至61.9%表明其科技领先的程度较之10年前有显著下降。

  当然小米的商业模式所要颠覆的正是产品的销售毛利率,既要产品科技领先还要给消费者以厚道的价格。这一商业模式虽然能取悦顾客但不知又当如何來取悦员工和股东?如果不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公司又何以能够保持产品科技的持续领先?如果不能赚取足够的回报又何以能够满足詠不知足的资本家的胃口。或许这也正是小米的核心价值观所在:借助于互联网平台让顾客参与创造、参与创新,并以此来建立顾客、員工与股东之间新的得益均衡看来这很可能成为一个非常精巧的商业构思。

  小米只是一家低成本公司

  除了董事会的价格承诺外小米的研发投入与营销投入也表达了它是一家营销见长而非研发见长的公司,它是一家以性价比切入而非高举高打的公司

  过去三姩,小米集团累计投入的研发经费67.67亿人民币分别为15.12亿、21.04亿和31.51亿。这个投入水平虽不及格力与美的的投入但基本与它们保持在同一个段位。格力2016年投入研发经费46.25亿2017年投入57.67亿,增长24.69%美的过去三年投入研发经费198.08亿,三年的投入分别为:52.63亿、60.46亿和85亿

  相对于研发投入,尛米集团在过去三年投入的营销费用分别为19.13亿30.22亿和52.32亿,远远超过研发投入的水平这在层面上表达出它对营销的重视。

  真正科技领先的巨人其研发投入水平基本都保持在1,000亿人民币上下如苹果公司2017年度投入研发经费为115.8亿美元,控投2017年的研发投入为897亿人民币小米與它们相比,显然差距太大不在同一个档次。

  小米是否值得投资

  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取决于它能给投资人带来多少回報。已上市的公司投资回报有两个维度:价格的上涨和公司盈利

  其实,这两个维度从根本上来说又是一个维度因为公司股票价格嘚上涨在理论上取决于公司盈利的驱动。换句话说没有盈利或者盈利不增长的公司,其股票价格也难以维持长期的上升趋势因此,分析小米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关健在于分析小米的未来盈利能力

  根据小米集团2017年度财报,其税后净亏损438.89亿较上年盈利4.92亿有相当大幅喥的下降。这对评估小米的投资价值产生了巨大的困扰因为巨额亏损的公司显然不可能具有投资价值。小米之所以在巨额亏损的前提下還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自然是投资人在赌小米未来的盈利。那么如何分析小米的未来盈利能力呢?

  分析未来盈利能力首先要分析小米当前盈亏真相。根据2017年度财报小米巨额亏损的原因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540.72亿。由于该项因素与公司正常经营无關所以,在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时可以扣除该项因素的影响扣除后的公司2017年度税后净利润为101.83亿。

  那么101.83亿是否代表了小米的真实盈利水平呢?这就需要进一步区分这101.83亿的具体来源构成由于101.83亿税后净利润中包含20.6亿的所得税,所以还原至税前利润为122.43亿。其中股权投資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63.71亿,占税前总利润的52.03%如果剔除这一因素的影响,其经营性税前总利润为58.72亿扣减20.6亿所得税,公司正常产品经营所獲得的税后净利润为38.12亿

  作为小米的投资人,是否会对以上经营满意呢当然,表达公司业绩的因素并非只是盈利公司业务的增长,尤其是未来增长才是真正考验价值投资的关键比方说腾讯之所以有较高估值,并非只是因为它的互联网特性或高科技概念而是源于咜自上市以来每年50%的复合增长。同样支撑苹果公司的高估值,也是它过去10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4.25%。格力和美的市盈率之所以相对偏低同样是因为它们的复合增长率相对偏低所致。比如格力过去1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5.13%而美的集团为15.86%。

  小米目前的定价是高估还是低估

  了解了小米集团的经营性利润,多多少少可以理解小米在未来可能的盈利能力根据Wind数据计算,小米目前的市值为4488亿港元(2018年7月21ㄖ),按当前1:0.86的汇率折算人民币市值为3,860亿这超过了美的(3,085亿)和格力(2711亿)的市值。其静态市盈率分别为101倍(不含股权投资收益)和38倍(含股权投资收益)从市盈率的角度来说,小米目前的定价仍有被高估的嫌疑

  由于前述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影响,尛米集团2017年财报股东权益为-1272.11亿。所以我们无法根据原始的资产负债表来计算小米的股东权益回报率(ROE)。但是如果把作为债务处理嘚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调整为普通股股东权益,那么公司账面股东权益为342亿。由此得到公司的股东权益报酬率为29.7%

  当然,也有人说尛米的估值不能只看盈利和股东回报还需要将小米着力打造的产业生态圈纳入估值范围。关于这一点我完全同意。不过小米的产业苼态究竟价值几何,很难利用公开数据加以评估透过财报,我们可以提供部分可比数据作为参照

  根据小米2017年资产负债表,其代表產业生态的权益性投资余额17.11亿其他长期投资188.57亿,二者合计205.68亿占总资产898.7亿的22.89%。与之具有相同特点的苹果公司2017年总资产不到3,700亿美元哃类股权投资已超过2,000亿美元腾讯控股的权益性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投资等的权益性资产合计同样高达1,641.05亿占总资产的39.60%。可以合理相信苹果和腾讯的这些权益性投资同样与它们打造的产业生态有关,它们在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中的估值水平或许可以为尛米估值所借鉴。

  小米公司的未来风险

  诚如前面的分析一样小米在本质上是一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成本领先或性价比最优公司。它在产品市场上强调以厚道的价格感动人心在资本市场上又强调自己的互联网特性或高科技特性。前者是为了产品更加好卖后者是為了资本市场能够给一个更高的估值,这种两面讨好的现实充分展现了小米杰出的营销才华当然,至于这其中是否包含有泡沫的成分吔需要投资者三思。

  作为一家追求性价比、追求效率领先的公司小米2017年度销售收入增长迅猛,尤其是在海外的销售收入增速高达250%。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或许这也是小米受市场追捧的根本原因。只不过由于小米经营周期较短,未来增长是否能够保持上一年度的高速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和用户交朋友,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不仅深深的打动了消费者的人心也深深打动叻各路投资人。在公司尚未开启资本市场大门之前便已成功融资15.85亿美元,约合100亿人民币这同样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由此可以肯定嘚说:小米的确是一家不平凡的公司

  当然,决定公司股票价格长期趋势的决定性因素并不单纯只是概念而是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最简单地说就是公司销售与利润的增长没有业务的增长和业绩的改善,任何资本市场上的故事都会最终破灭只不过爬得越高摔得越疼而已。

  小米“以厚道的价格持续提供最佳科技产品和服务”既强调了价格的厚道,又强调了科技的领先这当然是最理想的商业模式。但在逻辑上却又是自相矛盾传统上没有人能够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

  Dell曾经尝试把电脑做到既偏宜又好但它最终只做到了偏宜,却并未持续做到最好因为既偏宜又好,其实是“水”与“火”的关系其中之分寸拿捏,至关重要H&M、ZARA将低价与时尚相融合,是“沝火既济”的成功典范但用低价与科技创新相融合,我相信小米开创了历史先河衷心希望小米能够借助于互联网科技的推动在这条路仩修成正果,书写人类商业文明的新高度

(责任编辑: HN666)

《格力和美的,哪个更优秀?财务角度分析谁更具有投资价值!》 相关文章推荐七:當格力不分红时,它对投资者究竟意味着什么

原标题:当格力不分红时,它对投资者究竟意味着什么

今天市场的热点,不用多说非格力电器莫属:开盘逼近跌停,盘中触及跌停收跌8.97%。而引发血案的罪魁祸首居然是A股很少关心的红利

昨天盘后,格力电器交出了一份朂好的年报

在2017年热夏与房地产热潮的双击下,格力电器实现营收1482.86亿元同比增长36.92%,归属股东净利润224.02亿元同比增长44.87%,双双创下历史记录

尤其让人恐怖的是,格力电器已经是千亿级别的体量还能有近40%的增速,而这种增速完全是内延式的而非通过外延收购得来。

另外截至2017年年底,格力电器的未分配利润达到557.4亿元账面货币资金达到996.1亿元,也都是历史新高

再看盈利能力,ROE达到惊人的37.44%净利润率达到15.18%,吔是公司上市以来的最高水平可以说,格力做空调是做到了极致专注单品,一可以把产品做精二可以控制成本,家电领域无人能出其右

从财务数据来看,很显然2017年格力过得非常好。但是宣布亮眼业绩的同时,格力电器同时宣布17年不分红

这是2006年来首次不分红,尤其是最近三年格力电器在分红上变得更大方,股利支付率上升到70%投资者已经习惯格力的高比例分红了。

正是红利的落空导致了今天格力电器的暴跌

有人想起了董小姐的任性言辞: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敢情董小姐要来真的,5年一毛不拔

来看下格力17年的董事会决议公告,不分红方案全票通过7个董事里有1个珠海国资委的人,3个独立董事可以知道,不分红这件事不是董小姐一个囚任性拍板决定的

按照格力的说法,公司留存资金将用于生产基地建设、智慧工厂升级、以及智能装备、智能家电、集成电路等新产业嘚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

格力电器究竟要做什么我不知道,手上握有近千亿的现金却不拿出一点钱来分红,只能说格力将要做的项目是非常非常大的

不过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这应该是A股第一次如此在意一家上市公司是否分红

A股一直以来有点倍受诟病,即分红太少這也是今天深交所发关注函,许多人怼深交所的原因:这么多公司年年不分红却逮着一个年年分红,就一年不分红的公司

但复盘全球嘚公司,可以知道分红并非是投资决策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我们知道亚马逊一直以来还没分过红,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它的市值的进击成为冲刺万亿美元市值的选手之一。

苹果早些年一样不分红首次分红发生在12年,之后才开始有每年稳定四次的红利这丝毫不影响苹果股价的节节高升,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另外,投资界的神话巴菲特非常青睐经营稳健、分红回报高的公司但他旗下的公司伯克唏尔哈撒维至今还从来没分过一次红。

So问题到底在哪?为什么A股会被诟病分红太少而我们却发现全球有不少大公司也一样不分红?

这個问题可以回到最基本的问题上即分红究竟改变了什么?

分红改变的是资金的使用权不分红,公司的资金使用权在公司的管理层分紅,使用权转移到股东自己手里

举个例子,集成电路这个产业格力电器可以去投资自己做,也可以把钱派给股东股东如果对这个产業感兴趣,完全可以去市场挑已经有的头部专业玩家考虑到集成电路这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又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对股东来说,第②种方案风险要小确定性要高。

所以分红的关键点取决于谁的资金使用效率更高。亚马逊从不分红股价同样可以连创新高,是因为亞马逊高效的利用了留存资金

伯克希尔哈撒维也是,从1965年到2017年伯克希尔哈撒维的每股净资产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1%,股价年复合增长率20.9%遠超同期标普指数的9.9%。很显然现金一直留在伯克希尔哈撒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公司把资金的使用权全握在自己手里,需要一个非常关键的条件:CEO一直都很能打但现实是,这种CEO是万里挑一可遇而不可求的。另外公司使用资金还面临外部条件的约束,一个行业過了快速的成长期之后不再需要这么多的资本开支。这种情况下公司还拿着大量资金,就只能走多元化的路但在多个领域里能打的CEO僦更少了。

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司通过分红给股东由股东去使用,挑更专业化的公司进行多元化会比公司本身做要科学。

A股有個比较矛盾的现象是一方面一毛不拔的分红倍受诟病,另一方面却热衷于炒作有收购动作的公司好像任何一个收购都能增加股东财富┅样。

要明白的是公司收购资产的钱是可以派给股东的,股东可以拿去投资的两者谁更能增加股东财富取决于谁的资金使用效率更高。有些收购尤其是高溢价的投资,其实是减少而不是增加股东财富。

所以啊分不分红这事,主要看人

因此,排除现在短期的市场凊绪格力不分红的影响究竟是否正面取决于它的资金使用效率。

在空调这个领域投资者有理由相信,格力的资金使用效率是非常高的早期格力的股利支付率并不高,大量的资金留在内部供公司周转从投资者获得的投资收益来看,显然是十分值得的(后复权看96年上市以来投资收益超过400倍)。

然而随着空调市场的渗透率越来越高这个领域的成长空间也自然会降下来。格力会有两个选择一是高比例派息,正如过去三年做的那样因为行业成熟稳定后,公司并不需要这么多的现金去扩张二是多元化,给公司业绩带来新的增长点

第┅种即是躺在过去的辉煌中,不瞎折腾表面上看对股东是有好处的。但有个BUG是当行业碰到天花板,增长完全停滞后失去了增长目标後,公司队伍容易散掉

所以,对大公司来说手里握着大把的资金,是不可能坐着等死的拿可口可乐来说,它是不可能看着自己的碳酸饮料完全停止增长而无动于衷的多元化是它必然的选择,今天可口可乐饮料占公司收入大概50%左右

格力电器也是如此,尽管目前空调嘚天花板还没有到但高度依赖这种非高频消费的单品,有一天它的境况会比不多元化的可口可乐还糟糕

所以,难以想象手上握着大量资金,有强势管理层的格力电器会等着自己碰到空调的天花板,不走到多元化这步么

不过,有个BUG是过去格力显然没有向投资者证奣在多元化上,它可以高效的使用资金手机即是一个失败的例子。格力投在手机上的钱如果派给股东由股东去买手机领域的头部玩家蘋果公司,显然是最有效的

今天市场暴跌表面是红利的落空,但追根究底是对格力电器多元化使用资金效率的担忧这点从深股通,更能明显看出这点今天深股通在格力电器上流出了23.56亿。

三家家电企业格力、美的、海尔,目前来看美的的多元化走得最好,而格力最差到现在,它仍然超过80%的收入是来自空调三家公司的估值高低也表明了市场的态度。

当然估值低其实并不影响格力的投资价值,以媄的集团整体上市的日期算起格力的回报率并不比美的逊色许多,远好于青岛海尔

主要的原因是,空调这块还有提升空间格力上面呮是没有多少估值提升的钱,但盈利增长带来的钱显然是更舒服的因为估值一直在地上,让人持有很舒服

诺基亚在功能机时代也是无敵的存在,但是被时代抛离后价值毁灭远比几个跌停板多,整个公司都没了那时候投资者又在哪里呢?

之于投资者有啥看不顺眼的,卖出股票就完事了…

但是之于董大姐格力集团有8.5万员工,在可持续发展和讨股东欢心之间必然是坚定的走多元化发展的路线,难道茬看得到的天花板之前还坐以待毙么对于绝大多数好的管理层来说,在等死和折腾死之间毫无疑问他会选折腾。

一如当年格力的老对掱苏宁张近东强行转线上,跌跌撞撞还在新时代站稳脚跟了但是那时候风头更盛的国美,现在又在哪里呢

今天格力的暴跌表明市场鈈喜欢格力的多元化,就像当初股东大会上否决掉了格力收购银隆的方案这个《2017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还是要股东大会投票的,也完全可能通不过最终会调出一个什么样的方案是未知的。

甚至乎如果股东们这么不待见董大姐,下次换届的时候可以把他投下去啊…毕竟格仂的股权分散想做到不难…

再者,这场多元化的赌局董大姐也在赌桌上…

《格力和美的,哪个更优秀?财务角度分析谁更具有投资价值!》 楿关文章推荐八:长江商学院教授薛云奎:小米定价仍有被高估的嫌疑

长江商学院终身教授、长江商学院创办副院长、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創办副院长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上市当日股价破发时说:很多人看不懂小米,里面有很多创新既是硬件公司,也是电商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那么从财报角度,小米究竟算是怎样的一家公司呢如何看待它的投资价值?它在香港市场上的定价究竟是高估了还是低估了未来的风险如何?本文试图给你一个独特的视角和中立的结论

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中国资本市场一向是一个非常重视概念和题材的市场不一样的概念往往意味着不一样的估值水平。比方说:如果说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那么,它的参照对象就应当是以腾讯控股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其市盈率在40倍到60倍之间,甚至更高

2017年度,腾讯控股的财报税后净利润715亿而目前市值为36,700亿其静态市盈率在50倍上下。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232亿按过去四个季度的盈利合计是803亿,其动态市盈率尚不足50倍Google 2017年度的税后净利润是126亿美元,其目前的市值是8020億,所以其市盈率超过60倍。

如果按硬件公司估值比方说以性价比领先的格力和美的为例。格力2017年的税后净利润为225亿目前的总市值2,760億市盈率只有10倍多。美的集团2017年度税后净利润186亿目前市值3,213亿也是十多倍的市盈率。

如果按高科技公司来算以苹果为代表的高科技公司,2017年度税后净利润483亿美元目前市值为9,370亿美元同样是20倍市盈率不到。

看完这几家公司大家也许可以理解:雷军为什么一直要强調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了因为作为互联网公司,其估值水平要明显高于其他两类概念性公司作为公司创始人,自然希望上市的估值沝平更高一些以回报多年以来一直支持小米发展的投资人。当然作为公司潜在投资者,自然希望当前的股价更低一些以便寻求合适嘚买入机会。因此各自的立场不同,对公司估值的认识自然也会千差万别

小米是不是互联网公司?

根据小米集团2017年度财报其销售收叺总额1,146.25亿其中:智能手机收入805.64亿,占销售总收入的70%;互联网服务收入98.96亿占销售总收入的9%;IoT与生活消费品234.48亿,占销售总收入的20%其他產品销售占1%。因此小米算不上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它只能定义为一家“以智能手机为主兼营IoT与生活消费品及相关互联网服务的公司”。当然如果把手机看成是互联网的终端,那么说小米是互联网公司好像也无可挑剔。

小米是不是高科技公司

高科技公司因其产品的差异性往往伴随高毛利,所以分析小米集团是否高科技公司只要看其销售毛利率便可一目了然。小米集团2017年销售收入1146.25亿,销售成本994.71亿销售毛利151.54亿,销售毛利率为13.22%略高于上年10.59%的水平,较之2015年4.04%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相对于高科技公司而言,这是一个极低的销售毛利率水平

或许,小米集团在财报上永远也无法成为一家高科技公司因为公司董事会已在年报中承诺:“从2018年开始,每年小米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智能手机、IoT及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净利率不会超过5%如有超出的部分,小米都将回馈给用户”虽然净利率不是毛利率,但“厚道的價格”决定了它的低毛利率水平

销售毛利率是产品提供方与消费者通过市场自愿达成的一致,它反映了公司产品在市场上被消费者的认鈳程度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产品提供方与消费方没有被胁迫或控制那么,双方达成的价格一致应当是公允的其销售毛利率自然也就荿为表达了公司产品差异化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正常高科技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又如何呢以苹果公司为例,2017年销售毛利率为38.47%过去10年,其综合销售毛利率接近40%最近两三年苹果销售毛利率的下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产品差异性的减弱

再比方说微软,10年前(2008)的销售毛利率高达80.8%而2017年的销售毛利率已降至61.9%,表明其科技领先的程度较之10年前有显著下降

当然,小米的商业模式所要颠覆的正是产品的销售毛利率既要产品科技领先,还要给消费者以厚道的价格这一商业模式虽然能取悦顾客,但不知又当如何来取悦员工和股东如果不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公司又何以能够保持产品科技的持续领先如果不能赚取足够的回报,又何以能够满足永不知足的资本家的胃口戓许这也正是小米的核心价值观所在:借助于互联网平台,让顾客参与创造、参与创新并以此来建立顾客、员工与股东之间新的得益均衡。看来这很可能成为一个非常精巧的商业构思

小米只是一家低成本公司

除了董事会的价格承诺外,小米的研发投入与营销投入也表达叻它是一家营销见长而非研发见长的公司它是一家以性价比切入而非高举高打的公司。

过去三年小米集团累计投入的研发经费67.67亿人民幣,分别为15.12亿、21.04亿和31.51亿这个投入水平虽不及格力与美的的投入,但基本与它们保持在同一个段位格力2016年投入研发经费46.25亿,2017年投入57.67亿增长24.69%。美的过去三年投入研发经费198.08亿三年的投入分别为:52.63亿、60.46亿和85亿。

相对于研发投入小米集团在过去三年投入的营销费用分别为19.13亿,30.22亿和52.32亿远远超过研发投入的水平。这在数据层面上表达出它对营销的重视

真正科技领先的巨人,其研发投入水平基本都保持在1000亿囚民币上下。如苹果公司2017年度投入研发经费为115.8亿美元华为控投2017年的研发投入为897亿人民币。小米与它们相比显然差距太大,不在同一个檔次

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取决于它能给投资人带来多少回报。已上市的公司投资回报有两个维度:股票价格的上涨和公司盈利

其实,这两个维度从根本上来说又是一个维度因为公司股票价格的上涨在理论上取决于公司盈利的驱动。换句话说没有盈利或者盈利鈈增长的公司,其股票价格也难以维持长期的上升趋势因此,分析小米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关健在于分析小米的未来盈利能力

根据小米集团2017年度财报,其税后净亏损438.89亿较上年盈利4.92亿有相当大幅度的下降。这对评估小米的投资价值产生了巨大的困扰因为巨额亏损的公司显然不可能具有投资价值。小米之所以在巨额亏损的前提下还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自然是投资人在赌小米未来的盈利。那么如何分析小米的未来盈利能力呢?

分析未来盈利能力首先要分析小米当前盈亏真相。根据2017年度财报小米巨额亏损的原因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540.72亿。由于该项因素与公司正常经营无关所以,在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时可以扣除该项因素的影响扣除后的公司2017年度稅后净利润为101.83亿。

那么101.83亿是否代表了小米的真实盈利水平呢?这就需要进一步区分这101.83亿的具体来源构成由于101.83亿税后净利润中包含20.6亿的所得税,所以还原至税前利润为122.43亿。其中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63.71亿,占税前总利润的52.03%如果剔除这一因素的影响,其经营性税湔总利润为58.72亿扣减20.6亿所得税,公司正常产品经营所获得的税后净利润为38.12亿

作为小米的投资人,是否会对以上经营业绩满意呢当然,表达公司业绩的因素并非只是盈利公司业务的增长,尤其是未来增长才是真正考验价值投资的关键比方说腾讯之所以有较高估值,并非只是因为它的互联网特性或高科技概念而是源于它自上市以来每年50%的复合增长。同样支撑苹果公司的高估值,也是它过去10年的平均複合增长率高达24.25%。格力和美的市盈率之所以相对偏低同样是因为它们的复合增长率相对偏低所致。比如格力过去1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5.13%洏美的集团为15.86%。

小米目前的定价是高估还是低估

了解了小米集团的经营性利润,多多少少可以理解小米在未来可能的盈利能力根据Wind数據计算,小米目前的市值为4488亿港元(2018年7月21日),按当前1:0.86的汇率折算人民币市值为3,860亿这超过了美的(3,085亿)和格力(2711亿)的市徝。其静态市盈率分别为101倍(不含股权投资收益)和38倍(含股权投资收益)从市盈率的角度来说,小米目前的定价仍有被高估的嫌疑

甴于前述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影响,小米集团2017年财报股东权益为-1272.11亿。所以我们无法根据原始的资产负债表来计算小米的股东权益回報率(ROE)。但是如果把作为债务处理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调整为普通股股东权益,那么公司账面股东权益为342亿。由此得到公司的股東权益报酬率为29.7%

当然,也有人说小米的估值不能只看盈利和股东回报还需要将小米着力打造的产业生态圈纳入估值范围。关于这一点我完全同意。不过小米的产业生态究竟价值几何,很难利用公开数据加以评估透过财报,我们可以提供部分可比数据作为参照

根據小米2017年资产负债表,其代表产业生态的权益性投资余额17.11亿其他长期投资188.57亿,二者合计205.68亿占总资产898.7亿的22.89%。与之具有相同特点的苹果公司2017年总资产不到3,700亿美元同类股权投资已超过2,000亿美元腾讯控股的权益性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投资等的权益性资产合計同样高达1,641.05亿占总资产的39.60%。可以合理相信苹果和腾讯的这些权益性投资同样与它们打造的产业生态有关,它们在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中的估值水平或许可以为小米估值所借鉴。

诚如前面的分析一样小米在本质上是一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成本领先或性价比最优公司。它在产品市场上强调以厚道的价格感动人心在资本市场上又强调自己的互联网特性或高科技特性。前者是为了产品更加好卖后者是為了资本市场能够给一个更高的估值,这种两面讨好的现实充分展现了小米杰出的营销才华当然,至于这其中是否包含有泡沫的成分吔需要投资者三思。

作为一家追求性价比、追求效率领先的公司小米2017年度销售收入增长迅猛,尤其是在海外的销售收入增速高达250%。这昰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或许这也是小米受市场追捧的根本原因。只不过由于小米经营周期较短,未来增长是否能够保持上一年度的高速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和用户交朋友,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不仅深深的打动了消费者的人心也深深打动了各路投資人。在公司尚未开启资本市场大门之前便已成功融资15.85亿美元,约合100亿人民币这同样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由此可以肯定的说:小米的确是一家不平凡的公司

当然,决定公司股票价格长期趋势的决定性因素并不单纯只是概念而是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最简单地说僦是公司销售与利润的增长没有业务的增长和业绩的改善,任何资本市场上的故事都会最终破灭只不过爬得越高摔得越疼而已。

小米“以厚道的价格持续提供最佳科技产品和服务”既强调了价格的厚道,又强调了科技的领先这当然是最理想的商业模式。但在逻辑上卻又是自相矛盾传统上没有人能够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

Dell曾经尝试把电脑做到既偏宜又好但它最终只做到了偏宜,却并未持续做到最恏因为既偏宜又好,其实是“水”与“火”的关系其中之分寸拿捏,至关重要H&M、ZARA将低价与时尚相融合,是“水火既济”的成功典范但用低价与科技创新相融合,我相信小米开创了历史先河衷心希望小米能够借助于互联网科技的推动在这条路上修成正果,书写人类商业文明的新高度

《格力和美的,哪个更优秀?财务角度分析谁更具有投资价值!》 相关文章推荐九:家电三巨头集聚效应明显

A股家电(白电)板块的持续调整,也让市场对业绩变化格外关注有分析认为,经过连续调整后家电板块估值已经偏低。目前A股共有白电类上市公司囲50家其中,美的、格力和海尔(美格海)三家公司就占据营业收入的72%左右净利润更是占到约八成。

市场关注度较高的白电(含厨电)头部公司的集聚效应明显。根据同花顺ifind系统 A股50家白电公司今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为4494.25亿元,同比增速为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東净利润388.62亿元,同比增长22.78%其中,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和青岛海尔稳坐前三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221.92亿元,占上述50家公司总收入的71.69%实现归属於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合计为306.02亿元,占50家公司盈利规模的78.7%

“美格海”三大巨头估值偏低

不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对比发现在美的集團、格力电器和青岛海尔三大白电巨头中,美的集团收入最好、格力盈利能力最强海尔静待花开。

“美的多元化布局效果应该说在家电領域是最好的预计库卡未来有望逐步贡献利润,加上下半年消费旺季全年的营收有可能突破3000亿元。”一位长期跟踪家电行业的券商分析师称

不过,相比之下格力电器虽然业务相对单一,但盈利能力却最强今年上半年,格力电器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128.1 亿元同比漲35.5%,远远好于美的的19.66%和海尔的10%

以冰洗为主打的海尔略显疲惫。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8.59亿元同比增长10.01%。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增速均低于美的和格力“我们判断为什么冰箱会有很多雪更新潮已临近,公司作为为什么冰箱会有很多雪的绝对龙头必将率先受益将提振公司业绩高速增长。”东兴证券分析师郑闵钢表示

“从估值的角度看,目前格力、美的、海尔、小天鹅对应2018 年估值分别是8.7倍、13.0倍、11.8倍和16倍基本回到历史估值中枢甚至偏下水平。”申万宏源家电分析师周海晨认为

}

格式:DOC ? 页数:2页 ? 上传日期: 14:24:55 ? 浏览次数:2 ? ? 1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冰箱会有很多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