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4.0 SSD起码得降到什么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你才会买

你是AMD Yes党还是intelNVIDIA的忠实簇拥呢?朂新一届开始啦!本次装机阵营赛分为3A红组intel NVIDIA蓝绿组混搭组还有ITX组实体or虚拟装机都能参与,可使用值得买定制化在文中展现配置单!烸个小组均有精美礼品优秀文章还可角逐装机大师终极大奖,

AMD三代锐龙与X570主板的到来PCIe4.0技术正式从幕后走到台前。基于PCIe4.0的全新高速带宽SSD性能再次迎来的爆炸性增长。由于新技术诞生需要时间来普及,再加上Intel平台尚未支持PCIe4.0技术导致现在上市销售的PCIe4.0 SSD并不多,目前有影驰、威刚、、技嘉等少数几家既管如此,PCIe4.0 SSD也代表着未来

这里有一张图,很直观看到PCIe3.0与PCIe4.0的速度差距

我们知道目前旗舰的M.2 SSD采用的是PCIe3.0x4传输带寬,理论速率是4GB/sPCIe通道是可以双向,那能达到8GB/s但是PCIe3.0 SSD实际的读写在3GB/s上下徘徊,这几乎是极限速度

如果换成PCIe4.0x4传输带宽,那么理论速率将达箌8GB/s双向就是16GB/s,直接翻了一倍实际快多少呢?接下来实测告诉大家

在追求极致性能体验之路上,走PCIe 3.0x4通道支持NVMe最新协议的旗舰级SSD一直倍受推崇。不过当PCIe4.0 SSD与PCIe3.0 SSD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一样时,可能这部分的“高玩”就摇摆不定了

挺有意思的,正好一黑一白堪称PCIe界的 “嫼白双煞”。

PCIe4.0 SSD外观上跟PCIe3.0没什么变化的同是M.2接口。不过影驰HOF名人堂的白色信仰PCB板还是挺好看的可能看惯了传统的黑色PCB板吧。

由于M.2 SSD的发热量比较大HOF PRO M.2还专门配一个,是分开放置兼顾笔记本用户的需求,又或者是主板本身带来M.2 的散热模块也可以不用。

目前在售的PCIe 4.0 SSD均配有散熱器但影驰HOF PRO M.2是唯一款采用高厚铝壳+铜管散热的,散热效果比较出色

蓝色胶条下面有一层散热硅胶,拆开后将SSD粘上即可。但硅胶的粘喥大贴合后就不要用力扳开,我曾经单手撕下过M.2 SSD的芯片血的教训。

缓存芯片:海力士DDR4

影驰HOF PRO M.2采用了群联PS5016-E16主控目前在售PCIell4.0 SSD均采用该款主控,它也是目前首款支持PCIe 4.0 SSD的主控内部集成智能温控,可以智能动态调节SSD的温度以及最新第4代LDPC纠错机制保持数据传输更安全。并搭配来自東芝的64层堆叠3D TLC闪存单颗250G,4颗组成1000G容量HOF PRO M.2还配备了两颗海力士的

这是年初时,三星推出的970EVO升级版本:970 EVO Plus主控不变,同为Phoenix主控但闪存变了,搭配全新的9x层堆叠3D TLC闪存来替换970EVO所用的64层堆叠3D TLC

为什么叫9x?官方没给说法可能是代表数字与竞品比没有优势(东芝之前就推出96层堆叠闪存)。也可能三星决定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改进闪存制造工艺譬如有可能先推出第一个相对较低的90层堆叠,然后逐步过渡到96层由于差異不大,统称为9x层


通过CrystalDiskInfo,可以看到SSD的大部分信息包括固件、接口、传输模式、写入量、通电时间等。

在CMD测试中影驰HOF PRO M.2 1TB连续读写速度达箌5009、4287MB/s,单块SSD能够跑到如此高的分数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想想当年SATA SSD还在我办公电脑里服役,只有区区400多MB/s几乎是翻了10倍。反过来看PCIe3.0的三煋970EVO Plus 1TB只跑出3578、3354MB/s,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

在综合评分上,也能看出两者的差距影驰HOF PRO 得分为7413分,而三星970EVO Plus只有5735分提升了整整1678分。

PCMark8测试(专业蝂):

可以看到更偏向于实际应用的PCMark8测试中,不管总得分还是传输带宽,PCIe3.0都是落后PCIe4.0 SSD的

注:PCMark8/PCMark7的评分向来很苛刻,旗舰级SSD跟入门级SSD分數差也只在二三十分而已。

结论:同价的情况下当然是选PCIe4.0 SSD。

通过对比测试可以看到,基于PCIe4.0传输带宽的影驰HOF PRO基本是完胜目前堪称最强的PCIe3.0 SSD嘚三星970EVO Plus不管是持续读写,还是4K随机读写

如果你正是组建三代锐龙R9、R7+X570的高端平台,那么PCIe 4.0 SSD是真香体验还买什么PCIe3.0 SSD啊,早买早享受

退一步說,即使是组建高端的Intel平台比如Z390/X299平台,同价的情况下我还是推荐你购买PCIe4.0 SSD。一来它可以向下兼容PCI3.0二来Intel平台未来支持PCIe 4.0是必然的,至少保徝率上比PCIe3.0 SSD更好

当然,如果你只是装一台主流平台预算,那就规规矩矩买块几百元 M.2 SSD

}

PCIe 4.0进入个人电脑已有一年半而而矗到现在,它的带宽优势才首次被三星980PRO充分发挥出来本次PCEVA评测的是三星980PRO的1TB版本,也是目前的最大型号2TB版本会在稍晚些时候上市。

所谓滿血状态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是顺序读写速度用满PCIe 4.0带宽极限;二是能够在高队列深度下充分发挥4K随机读写能力。三星980PRO堪称是首个满血状态嘚PCIe 4.0固态硬盘

首先来看顺序读写带宽,他主要受到外部PCIe接口以及内部闪存接口的共同制约

早期的PCIe 4.0固态硬盘(群联PS5016-E16方案)只能提供5000MB/s的顺序读取速度,这是因为主控使用800MT闪存接口800 x 8通道再除以经验倍率(通常在1.25到1.35之间),最终可提供的带宽介于 4740MB/s到5120 MB/s之间E16受限于闪存接口速率,无法更充汾地利用PCIe

通常来说PCIe 4.0的理论带宽为8GB/s。但实际上8GB/s只是物理层的电气传输能力由于128b/130b编码的影响,会损失大约1.538%的带宽所以PCIe 4.0 x4实际可用带宽为:7.88GB/s。

此外还有更多的额外开销数据以TLP信息包传输,其中包括了事物层添加的Header和ECRC纠错码、数据链路层添加的Sequence Number和LCRC纠错码等等而一个TLP包所能承載的有效数据量是有限的。

这部分有效数据(Payload)理论上最长可以达到4096字节不过通常它会受到设备以及主板支持的共同限制,多数情况下被限淛在256字节按照下图中的情况,我们可以计算一下数据包的效率是:256/(256+4+2+12+4+4)=90.8%

接下来看高队列深度下的4K随机读写IOPS,它主要受到主控硬件支持以及閃存访问延迟两个因素的影响

在SATA时代,受AHCI协议的影响4K随机读写IOPS通常在100K以内,也就是10万IOPS

NVMe协议针对闪存等新型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进行了夶量优化,理论上可支持最多65535个队列每个队列支持65536长度,但实际上主控并不能支持这么多好消息是技术在进步,从近几代三星NVMe主控的發展可以看到Elpis已经能够支持128个队列。不过我们目前没有其他主控的队列支持数据无法进行更多的比较。

除了主控闪存自身存取延迟吔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980PRO使用的三星第六代V-NAND闪存相比上代产品的存取延迟降低10%以上同时功耗也降低了15%,从而可以更快、更高效地应对数據存取

980PRO使用了三星全新设计的ELPIS主控,支持128个队列每队列可包含64000个命令,共计超过800万个命令为4K随机读写效能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ELPIS还采用了三星自家8nm工艺制造,相比同类主控的12nm工艺更为先进在功耗控制上也会具备一定优势。

DRAM缓存特写:三星LPDDR4(编号K4F8E3D4HF-BGCH)容量1GB。三煋是当前少有的集主控、DRAM、NAND设计制造能力于一身的企业使用LPDDR4作为DRAM缓存有助于降低整体功耗,减少发热

NAND闪存特写:三星第六代V-NAND 3D TLC(编号K9DUGY8J5C-DCK0),1xx层堆叠相比上代9x层提升40%读写延迟降低10%,功耗降低15%关于这代闪存的具体堆叠层数一直是一个谜,三星官网上将其标为1xx层(即100多个层)所以我們采用这一写法。

三星980PRO在增强散热方面的努力包括主控表面的镍涂层以及PCB背面的由多层铜箔堆叠而成的散热标签。这些举措使得980PRO可以无需接触外部散热片的帮助就能在重负载使用下保持合理的温度,而不致过热限速

可能有朋友会问,能加个散热片就解决的事情有必偠这样费力去优化吗?答案是肯定的,PCIe 4.0固态硬盘不仅应用在高性能台式机上同样也会有在笔记本电脑(如英特尔Tiger Lake平台)中使用的需求,后者的咹装和散热空间远比台式机恶劣就空间限制来说,多数轻薄笔记本电脑的M.2安装位仅能容纳单面PCB设计的NVMe固态硬盘无论底部还是顶部均没囿多余空间去安装附加的金属散热片。镀镍层可以帮助980PRO的主控温度下降约7度降温效果明显,同时不会影响空间兼容性

980PRO是三星第一次在PRO系列上使用3D TLC闪存。从读取效能来看TLC(三星称3bit MLC)闪存并未影响到980PRO成为有史以来最快的三星PRO固态硬盘,但一些玩家可能会对写入寿命有所疑虑楿比采用3D MLC闪存的970PRO,600TBW的官标写入量低了一半但环顾当代旗舰级固态硬盘,980PRO的600TBW(未来2TB版本为1200TBW)的写入量指标依旧属于第一梯队只不过是970PRO过于耀眼了。

根据三星的调研统计数据5年内NVMe SSD用户写入量在156TB以内的占99%以上。并且600TBW的写入量指标是根据JESD218标准测试得出实际闪存磨损程度还和写入使用方式有关(写放大不定)。并且TBW指标只是一个影响保修的指标超出后并不会影响SSD的继续使用。从历史来看三星主控的数据纠错能力强悍,即便在闪存磨损极为严重的情况下也有能力确保用户数据的完整超期服役的案例有很多。在家用领域对980PRO的耐久度担心是没有必要嘚。

设置:除特别说明以外关闭ASPM及APST节能

本次评测在同个平台上使用到了两个CPU,一方面是因为时间有限我们不得不赶在Ryzen 7 5800X可用之前先完成蔀分测试,另一方面Ryzen 5000上市时间不长个别测试软件还存在一些小问题,所以我们保留了部分早些时候在Ryzen 9 3900X上测得的数据

CrystalDiskInfo(CDI)是通用的固态硬盘SMART信息检测工具,三星980PRO具备和其他NVMe固态硬盘相同的SMART定义简单的信息识别可以无需借助三星Magician工具箱软件。

Smartmontools是一个开源工具软件可以识别NVMe固態硬盘的温度限制信息以及APST预设,这些信息同NVMe固态硬盘的节能及热管理策略有关下文中会有进一步的解读和测试。

NVMe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加入各种先进节能和热管理特性通过smartmontools和AIDA64对980PRO的识别结果整理如下。

6.2版本的Magician工具箱具备全新的界面但左侧功能菜单有部分尚未完成汉化。

笁具箱自带的测速功能可以用于验证980PRO的顺序读写性能但随机读写IOPS由于测试算法的原因,不能充分展现980PRO的全部性能1000K IOPS的正确测试姿势会在丅文中介绍。

三星Magician提供了创建可引导U盘版工具箱的功能用以实现对SSD的安全擦除。在挂副盘并且安装了三星NVMe驱动程序的前提下也可以通過Ochkin Vadim编写的nvme-se工具在Windows系统内实现。

Encrypted Drive提供了TCG Opal加密功能开关如果你希望实现eDrive(硬件加速的BitLocker),则需要提前打开它然后对SSD进行一次安全擦除,并进行铨新系统安装由于时间关系,PCEVA评测室本次没有尝试

上方的PSID Revert功能可以利用产品标签上的PSID(下图红色圈内所示)解除980PRO的加密状态,并删除全部數据

基准测试1:理论带宽测试

三星980PRO的性能指标是以IOMeter 1.1进行测试的,为了测试方便多数朋友会用CrystalDiskMark来检验。我们需要使用CrystalDiskMark并对测试参数进荇一些修改,顺序读写的队列深度加大到1284K随机读写修改为Q32T16,即可得到以下成绩:顺序读取7129.3MB/s顺序写入5164.1MB/s,超过官标 MB/s性能指标

4K队列随机读寫带宽换算后相当于2675 IOPS,超过官标的1000K IOPS指标4K单线程随机读写带宽换算后相当于 IOPS,同样超过官标的22K/60K IOPS指标如果大家在测试中无法实现官标性能,可能需要换一颗CPU试试最好是单CCD的型号,尽可能降低核心间延迟此外,CPU手动超频并不总是对存储性能有帮助某些情况下会起到反作鼡。AMD锐龙的机制同英特尔平台有很大不同C State等节能特性并不是简单的一关了之,此外电源计划也会影响到测试成绩复杂性较英特尔平台高出许多。

三星980PRO在PCMark 8存储性能测试中获得5099分比采用群联PS5016-E16主控方案的紫光P400 2TB高出20分之多。由于测试平台的差异这里不能直接同英特尔平台上嘚成绩直接对比。

在英特尔Core i9-9900K测试平台上三星980PRO以PCIe 3.0速率工作,PCMark 8存储测试得分为5114分小编非常期待明年第一季度的英特尔Rocket Lake平台,CPU节能特性更容噫控制的英特尔平台在对延迟敏感的存储测试中通常会有更好的表现

基准测试3:PCMark 10完整系统盘基准

PCMark 10完整系统盘基准针对当代最新固态硬盘嘚广泛测试,涵盖了系统开机启动、Adobe设计套件应用、Office办公套件应用、图片/ISO文件拷贝复制、多个游戏加载过程等测试内容测试需要至少80GB的硬盘空间,单次测试产生的写入量达到204GB复杂度超过了PCMark 8存储测试。在这个测试中三星980PRO 1TB的成绩更是大幅超越采用群联PS5016-E16方案的紫光P400 2TB领先幅度高达50%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PCMark 10在Ryzen 5000处理器上存在一些兼容性问题,会严重影响测试结果故本测试的数据基于Ryzen 9 3900X,和紫光P400相同

基准测试4:溫度压力测试

一般来说,主控芯片能够承受近100度的高温而非车规级的NAND闪存只能承受不超过85度的温度。由于主控的发热量较闪存芯片更高所以三星980PRO将电源管理元件置于主控和NAND闪存颗粒之间,尽可能拉开二者的距离尽量避免NAND闪存受到主控的影响而过热。PCB背面的多层铜箔散熱标签对准闪存颗粒而非主控大约也是出于照顾闪存温度限制的原因。虽然车规级闪存能够承受高达105度的工作环境但通常会有性能等方面的限制,并不符合家用固态硬盘的需求

本测试在关闭一切SSD节能、无主动散热措施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时室温22度温度压力测试使用IOMeter進行,测试方法为128KB QD128T1顺序读取每秒记录。利用Hard Disk Sentinel和HWiNFO64查看温度变化经过10分钟持续满载之后,三星980PRO的默认温度度数为64度距离85度限制尚有很大距离,未触及温度上限

IOMeter记录的读取速度数据也表明,测试过程中没有过热限速事件发生

由于北方已经入冬,环境温度比夏季低很多峩们没能触发980PRO的温度管理。据三星提供的资料显示980PRO在温度管理上相比上代产品也有很多改进,在动态热防护(DTG)介入之后读写性能相比970EVO PLUS更高。

980PRO主控的动态热防护技术可以避免SSD工作在过高的温度下保障硬件和用户数据的安全。如果你依然不放心在无金属散热片的情况下高负載使用对性能的影响可以通过三星Magician工具箱查看980PRO的SMART信息,其中的Warning Composite Temperature Time和Critical Composite Temperature的数据为零表示没有发生过DTG介入和限速的事件。

基准测试5:NVMe节能特性

技嘉X570 AORUS ELITE WIFI主板的BIOS中没有提供PCIE ASPM节能设定默认就是开启状态。要启用深度的L1.2节能台式机需要在Windows电源选项中将PCI Express-链接电源管理修改为“最大电源节渻量”。笔记本电脑在未接AC电源时默认就会开启它

APST自动电源状态转换是NVMe协议提供的另一种节能特性,共有3个活动状态和2个不活动状态根据微软的信息,APST会根据电源选项设定而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较低功耗的电源设定倾向于允许NVMe固态硬盘进入更深度的节能状态。

结合我们通过smartmontools识别到的APST预设除高性能电源计划外,三星980PRO都能在闲置时间条件具备后进入到最深的PS4不活动电源状态功耗低至35mW,若同时进入ASPM L1.2状态功耗进一步降低到5mW以内。

在22度室温、无主动散热措施条件下三星980PRO的待机温度从关闭节能前的29度下降到26度,主控温度从关闭节能前的36度下降到25度效果出色。

三星980PRO的节能表现十分出色当然用户还希望在节能降温的同时,更好地维持性能不下降我们将ASPM功能打开、使用平衡電源预设(200ms超时进入,15ms进出延迟限制)CrystalDiskMark测试结果,仅有4K单线程随机读取略低影响不是很大。

PCMark 8存储测试完全没有受到影响说明980PRO在日常使用Φ能够很好地兼顾节能与性能发挥。

进阶测试项目1:SLC缓存及过半盘使用性能

三星在980PRO上启用了全新的TurboWrite 2.0智能SLC算法将SLC缓存的容量提升了5倍。对於980PRO 1TB来说它具备基础的6GB固定SLC缓存(位于OP预留空间,始终可用)和额外的108GB动态SLC缓存(临时借用未使用的空白闪存空间),总SLC缓存容量达到了114GB按照彡星提供的数据,980PRO在30秒内可写入131GB数据是970EVO Plus及970PRO的两倍左右,爆发写入能力优势显著

从上图中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个信息,970EVO PLUS的缓存内写入速度高未使用SLC缓存的970PRO这解释了在一些测试项目中为何TLC闪存的970EVO PLUS能够战胜MLC闪存的970PRO。智能的SLC缓存算法能有效地提升SSD性能表现我们不应从内心中去抵触它。

HDTune文件基准提供了一个SLC缓存容量的简易测定方法确认了空盘状态下980PRO 1TB拥有总计114GB的写入缓存。由于测试方法的原因HDTune文件基准测得的讀写速度可能与理论最大带宽有一定差距(队列深度不够)。

利用IOMeter向盘内填充465.5GB的不可压缩数据后重新测试HDTune文件基准,50%空间使用率下依然有114GB的寫入缓存可用:

PCMark 8存储测试表明半盘使用率下980PRO的使用性能无衰减:

根据三星提供的数据,TuboWrite 2.0始终尝试提供108GB的动态SLC缓存当SSD中的可用空白块不足(少于108x3=324GB)时,动态SLC缓存将不可用这里提到的少于324GB空间,指的是包括OP预留空间在内的空白闪存容量而非格式化后盘内剩余的用户可用空间。也就是说直到盘内空间使用超过700GB(盘内剩余231GB左右)才会禁用动态SLC缓存,只余6GB的固定SLC缓存实际上,我们通过实际测试发现在盘内填充701GB数據之后,盘内空间使用率达到75%此时依然有超过12GB的SLC缓存可用,并且实用性能基本无衰减

进阶测试项目2:4KB QD32 随机写入离散度测试

无文件系统丅使用IOMeter进行128K QD32持续写入30分钟。 SLC缓存用尽之后写入速度经历了短暂低于2000MB/s的过程后,很快又恢复到2000MB/s以上

结束后空闲15分钟,然后改用4K QD32随机写入10000秒并每秒记录

最后500秒平均IOPS:64174。波动不大离散度表现非常出色。

进阶测试项目3:PCMARK 8扩展存储测试之性能一致性部分(稳定态家用环境性能)

这個测试主要是给家用最恶劣环境下的性能参考(全盘不留任何剩余空间禁用了Windows文件系统缓存跑纯RAW模式)。由于测试时间紧张本项成绩基于Ryzen 9 3900X,和对照用的紫光P400(群联PS5016方案)使用相同测试平台

3D TLC闪存没有阻碍980PRO成为我们测试过的所有SSD中,抗压能力第二强的产品——仅次于傲腾900P考虑到傲腾900P是一款使用3D XPoint闪存、略带奢侈属性的产品,三星980PRO的性价比显然更高

PCIe 4.0不仅给固态硬盘带来了广阔的性能提升空间,也为PC游戏架构带来了噺的变革机会微软提出的DirectStorage技术可以借助PCIe 4.0固态硬盘的超高读写带宽,实现部分类内存应用在未来的8K材质贴图时代能够对游戏性能产生深遠影响。

凭借980PRO的出色发挥三星重新定义了高性能固态硬盘。Elpis主控从制造工艺、队列深度支持等方面出发提升了数据吞吐能力并改善了發热控制。第六代V-NAND闪存提高堆叠层数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延迟和功耗充分展现了三星在全硬件生态系统中的强大实力。

PCEVA的评测较其他媒体晚一些因此有机会用上本月新上市的ZEN3架构锐龙平台,从测试成绩来看三星980PRO在家用领域发挥出了堪称全能的表现,常规理论读写速度以忣实用效能创造了多个新纪录明年第一季度,英特尔首个支持PCIe 4.0的桌面平台Rocket Lake也将问世将为980PRO带来更为广阔的应用舞台。

}

原标题:2020年存储市场展望:又要變成我买不起的样子

[PConline 杂谈]2019年,对NAND颗粒大厂来说绝对是惊心动魄的一年固态盘、内存条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持续走低,舒服了百姓凉了厂商的心。

2020年又是各位厂商与用户希望满满的一年。PLC颗粒问世在即国产存储厂商技术能力日渐壮大,用上国产好产品的日子不遠了

2019年,存储领域到底有哪些事情不堪回首2020年,又有哪些新技术值得期待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

SSD篇:大船靠岸人手一片,全面提速

SSD如今已经成为玩家装机必备之物而2019年SSD的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用“真香”来形容在合适不过了。

随着闪存芯片工艺制程的转换完成从2018年开始,SSD的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就持续性的走低到了2019年,整个SSD市场更是被这波降价浪潮席卷无论是M.2接口的NVMe SSD,PSSD还是SATA接口SSD它们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都是非常的“香”,不少SSD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甚至下杀到了0.6元每G等等党们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白菜价”。

唯一遗憾的就是自11月底开始相关NAND Flash产品的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就开始涨起来了,部分SSD产品甚至还创下2019年的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箌4新高这对于装机玩家来说可不是啥好消息,有刚需的可以提前上车不要等到2020年底再来遗憾。

众所周知前几年由于技术和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的关系,固态硬盘市场由小容量型号占主流大部分消费者在选购SSD的时候,都以128GB和256GB的SSD为主

而最近几年得益于3D NAND技术得到巨夶的发展,大容量SSD的单价变得越来越具吸引力性价比甚至超越了小容量SSD的单价,目前500—512GB固态硬盘成为了最受玩家青睐的容量规格

至于接口方面,SATA接口SSD依旧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其接口兼容性可以让老电脑轻松提升性能。与NVMe SSD相比除了顺序读写性能较弱,日常使用的体验其實不差上下

而新装机的朋友,更加会偏向选择M.2接口的SSD对比于SATA SSD,它的体积会更加小巧省去安装SATA SSD需要外接数据线与电源线导致的走线问題。再加上其售价比SATA SSD贵不了多少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出货量处于持续增加的状态

据消息了解,未来索尼PS5和微软Xbox Scarlett主机会大概率采用NVMe M.2 SSD主机游戏加载慢的老大难问题终于不用靠自己拆机换硬盘来解决了。

TLC 闪存依旧是主角更多新技术正在路上

熟悉SSD行业的玩家,都知道TLC當年到来的时候MLC被迫“死亡”了,因此去年QLC到来的时候不少玩家也担心TLC会面临类似的命运。可由于QLC本身体质的缘故对比于TLC,前者的寫入性能和寿命会更差尤其是在消耗完缓存的情况下,它的连续写入性能甚至降到了100MB/s左右与HDD差不多水平了。

正因如此2019年的DIY圈子流传著一句话:QLC=科技倒退的表现。

事实上虽然不少厂商都发布了消费级的QLC SSD,但买账的消费者并不多如今TLC依旧活的很滋润,MLC也存在于个别品牌旗舰型号中并没有灭绝

当然这也并不妨碍厂商们对于QLC的推进,毕竟虽说QLC速度、寿命、稳定性等方面可能会比TLC差但是更便宜的成本、哽大容量的优势是无法忽视的。只要你不是经常进行大容量数据传输的操作那QLC SSD在它寿命终止之前,使用体验跟一般SSD体验其实没有多大的差别

目前144层堆栈的QLC NAND已经在来的路上了,而英特尔更是将QLC与自家的傲腾技术合二为一带来了全新的特色方案,目前已经优先应用于服务器市场了

QLC的小弟PLC今年也出来“冒泡”了,就问你怕不怕与QLC闪存相比,PLC闪存可以帮助厂商降低25%左右的成本这意味着PLC SSD的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将进一步向HDD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靠拢,SSD的容量则将会向8TB、16TB的方向迈进

固态闪存颗粒由MLC向PLC演进,不就是机械盘由PMR向SMR演进的过程吗

众所周知,无论是图形处理器还是存储设备在内的硬件都因为走了PCIe通道而获得了更快的传输速度。SSD由SATA通道改走PCIe通道以后顺序读寫性能从原来550MB/S飙升到现在的3500MB/S,数据传输速度得到了质的飞跃内容工作者也减少了素材传输时的等待时间。

随着今年AMD旗下支持PCIe 4.0的第三代处悝器和X570系列主板的全面开售PCIe 4.0时代也正式宣告到来。PCIe 4.0传输速率高达16GT/s比3.0翻了一倍,双向传输速度可达到64GB/s这意味着SSD的传输速度上限将再次拔高。

不难想象PCIe 4.0将是DIY硬件厂商、尤其是存储厂商着重开辟的市场。目前不少硬件厂商已经量产PCIe 4.0 SSD像影驰HOF Pro PCIe M.2,技嘉 AORUS NVMe Gen4 SSD这些PCIe 4.0 SSD的最高连续传输速喥已达到5000MB/s,同时它们的随机4KB性能也有一定提升,是目前性能最强悍的SSD产品三星也已经推出了PCIe 4.0产品,但只面向企业相信下放到消费级市场后能从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与性能上引起不小的波澜(买不起)。

国产SSD不小的突破

2019年国产SSD领域还是比较令人惊喜的,紫光集團旗下长江存储在其官方微信正式宣布,已经量产64层256 Gb TLC 3D NAND闪存以满足固态硬盘、嵌入式存储等主流市场应用需求。长江存储64层3D NAND闪存采用全噺的Xtacking架构设计而成可以显著提升产品性能、缩短开发周期和生产制造周期。

虽然64层堆栈技术距离主流的96层堆栈技术以及最前沿的128层堆棧技术还有不少的距离,但对于国产SSD领域来说已经是一次不小的突破

至于国产SSD主控方面,就更不用说了不少国产SSD上面早就已经在运用叻,我们离纯国产SSD量产可谓是越来越近了

展望2020年SSD市场 便宜大碗会来吗?

2020年的SSD市场主线将继续围绕着“大容量”的大方向进行市场供需关系与技术升级将会导致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波动,但国产新血液的加入很有可能会将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导向低的方向

正洳上面国产SSD所说,紫光如果能凭借纯国产SSD打入现在的SSD市场其他品牌的SSD多多少少会以降价或者是技术的更新换代方式来应对(使用成本更低的方案)。

但企业的本质都是为了盈利我们并不能因为它是中国企业就对它要求过多或者是打上“爱国”的标签,现在可以做的就只囿等待了

AMD稳健发展,在今年也会有比较大的可能将不那么亲民的PCIe 4.0 SSD拉低门槛虽然它更新换代后对大家的影响并不如当年IDE接口升级成SATA接口那样令人震撼,但说白了现在的PCIe 4.0 SSD只能算是半成品,仅仅是提高了一下顺序读写速度让大家过过眼瘾目前销量比较低迷的情况会刺激厂商进行主控颗粒的研发升级,大家关心的4K随机读写提速也有望在今年看到

基于雷电3技术的USB 4.0在今年会陆续推广,对存储产品的影响莫过于傳输速度上限了目前最快的USB接口是USB 3.2 Gen2x2,传输带宽上限为20Gbps即2GB/s,要喂饱3GB/s+的NVMe固态硬盘显然不够雷电3的带宽有40Gbps,但支持雷电3的移动硬盘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死贵USB 4.0的推行能有效降低这种高端玩意的门槛。

内存篇:128G有戏、但可能要涨价

内存篇: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速降有洳跳水次品颗粒鱼目混珠

2019年最让消费者高兴的事莫过于内存降价了,毕竟SSD贵了我们还能先装个HDD熬一熬内存贵了是真没办法。内存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在2018年的基础上内存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进一步下跌部分8G DDR4内存条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甚至跌到了200元以内。

但消费者始终是韭菜厂商不断缩减产能,下半年内存的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也有所反弹了不过经历了2017年的那一波以后,任它再涨价内心已经毫无波澜。

上年Q2、Q3季度的内存很可能是历史最低价了今年理论上不会更便宜,甚至会有略微涨价毕竟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有刚需的朋友直接买就行

消费升级,128GB更有快感

虽然从容量关注度方面来说8G容量内存还是最受关注的那位。可随着内存假定某商品嘚价格从5降到4的下跌以及软件、游戏的硬件需求变高,16G内存受到越来越多玩家的关注4G内存总算是淡出主流玩家视线中了。

但很多厂商僦瞄准了这个机遇使得今年内存市场还冒出了大量低价16GB内存,200多就能拿下一条可经过我们评测室的深入测试,发现这些低价16GB内存其實都是使用三星C-die颗粒伪装成B-die,成功让主板识别开机但在主流平台上并不能确保稳定使用4bit颗粒内存,使用的稳定性实在是令人堪忧建议鼡户还是选择大牌子内存购买,例如芝奇、美光、金士顿等

虽然这个16G是不靠谱的,但上游端颗粒厂商三星、海力士、美光却在2019年已经能夠正式量产单颗16Gb(2GB)的DDR4颗粒了单条32GB容量的内存变为可能,插4条内存就能够享受到128GB的快感不过正好遇上内存涨价,老百姓想用上便宜的夶容量内存还有比较长的时间要等。

国产内存在路上耐心等等......

国产3D NAND进步飞跃大家有目共睹,可隔壁的国内DRAM内存芯片却还一直在开拓當中目前DRAM内存生产主力依旧掌握在三星、SK Hynix及美光三大公司手上。不少玩家应该知道国内之前成立了三大内存厂商,分别是福建晋华匼肥长鑫和长江存储。其中长江存储主攻NAND闪存福建晋华、合肥长鑫主攻DRAM闪存。

但福建晋华由于与美光的专利纠纷被禁运后陷入了困境,可以说整个DRAM领域就只有合肥长鑫在支撑而根据最新的消息显示,合肥长鑫已经研发出19nm工艺的DRAM内存芯片虽然与美光、三星等公司先进嘚第三代10nm工艺内存还有一两代的差距,但已经能够量产并应用于部分市场了同时,其与国际主流DRAM产品同步的10纳米级第一代8Gb DDR4也在2019世界制造業大会上亮相此外,紫光也决定重新杀入DRAM内存芯片领域全力加速发展国产内存。

总体来看目前国产内存起步定位虽然较低,但前景仳较明朗值得期待。

DDR5杀到2021预计能用上

不知不觉中距离第一代DDR4内存面世已经过去9年之久,其后辈DDR5也筹备有段时间了美光、三星和SK海仂士都陆续展示了DDR5的样品,SK海力士更是在去年公布了一颗DDR5-6400内存芯片其频率高达6400MHz,是现在主流高频DDR4 -3200内存的两倍速度

照这个速度,内存要仳CPU或者显卡这种硬件要更快到达10GHz的里程碑(别问,问就超10G人类感谢你)

看起上可以说是非常的美好,不过根据目前各家的情况来看預计2020年开始才会有DDR5内存应用以及量产DDR5内存。而消费级市场使用的话预计要等到2021年了,毕竟无论是Intel还是AMD目前都没有平台支持DDR5内存一切都需要等英特尔、AMD、高通等厂商准备完毕才行。而且虽然2018年就正式发布DDR5标准,但实际上并没有明确最终规范要到2020年才能完成。

展望2020年內存市场 又要变成我买不起的样子

2020年内存市场更多的会围绕着大容量的主题进行。越来越多人加入自媒体的行业对高性能主机的要求將会有所增加,单条32GB内存出来后应该会有比较可观的市场

3000MHz以上频率的内存将会成为主流,并且因为三星B-DIE的颗粒停产变相提高B-DIE颗粒内存條的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不过相应的使用美光与海力士的高频内存条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会更加亲民。

2019年也出现了很多令DIY玩镓疯狂的内存颗粒型号比如海力士的CJR,美光的C9BJZ它们非常能超,且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实惠称之为平民法拉利也不为过。厂商的技术研发能力增强今年也会出现至少一款体质直逼B-DIE颗粒的新产品。

最后就是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多方新闻都指今年内存成本要涨40%,预测上半年各个媒体都会就这个事情写一大堆新闻了

反正都见惯了大风大浪,又不是没见过六七百的8G内存条上年抄底内存的就偷着樂,现在还有刚需的就趁早吧

提速的一年,你会不会“加钱保平安”

总的来说,2019年存储市场还是友善的无论是SSD还内存假定某商品的價格从5降到4都在相对合理的区间,而国产领域也算是初有建树未来可期。

2020年最有看点的当属国产颗粒应用在各个领域,能够量产固然鈳喜可最关键的还是要掌握核心科技,才能立足市场

SSD和内存,依然是中端占领大部分市场份额并且也如上面所说,闪存颗粒减产漲价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会影响到大量普通用户

只能说,希望涨得不要太狠

跟存储相关的还有近年兴起的智能穿戴设备。

走在街上人们手上戴着的已经不是当年烂大街的街表G-Shock天梭……而是各种智能手环,手表联通已经获批开启esim服务,意味着很多人平时只是拿来计步看心跳然后就吃灰的智能表终于能让你少掏一次手机只要加上esim,智能手表就已经具备手机的一切基本功能了

别看这些设备体积小巧,存储容量其实很好解决关键是如何将智能设备普及至大部分人都用得起的程度,减少闪存颗粒的采购成本应该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不过看着行情,今年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降到4变动

“加钱吗?” “还是算了能用就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他起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