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是在华为上研所所长吗

原标题:定了华为不造车!“誰建言造车,可调离岗位”

导读: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对于近期沸沸扬扬的华为“造车”、华为汽车“整合”事件华为进行了回应。

11月25日华为在心声社区上发布了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对于汽车业务调整和是否造车莋出了相应说明

在最新披露的文件中,华为开篇就表示此前华为内部就已经作出决定不造车,华为董事常委会决议【2018】139号《关于应对宏观风险的相关策略的决议》明确:“华为不造车但我们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这两年来,尽管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但我们要清楚,打造ICT基础设施才是华为公司肩负的历史使命越是在艰苦时期,越不能动摇”

因此,华为此番再一次重申:“华为不造整车而昰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那么,华为进入汽车圈要做什么

从去年华为的表述来看,并未侧重OS系统而是强调华为车联网,整体定位在车联网平台基础设施主要为车企提供ICT技术,包括3G/4G(未来5G)网络、通信模组、车联網平台、云数据中心等

但是,从今年Mate40手机发布会上汽车业务的首次参与并提出新品牌概念后,可以看到华为不仅要为汽车提供核心算仂、连接零部件还要做汽车大脑,既有操作系统等软件、也有芯片、MDC、激光雷达等硬件的支撑

根据华为最新的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和5大智能系统即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

HI提供强大的算力和操作系统包括三大计算平台,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座舱计算平台和智能车控计算平台以及三大操作系统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HOS(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和V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

对于华为来说目前产业主要是网络连接的管道业务和终端业务,而汽车是近年来华为开辟的新赛道在美国的打压和激烈的竞争之下,通信业务天花板早已可见手机业务被卡脖子,荣耀已经出售眼下核心的业务都面临着不确定性,汽车可以看作华为寻找的新增长点

并且,汽车技术方面没有一个国家处于垄断地位,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区都各有所长长期来看,华为布局汽车制约少,同时也有自主研发的机遇

另一方面,汽车这一大型移动终端蕴含着巨夶的变革机会。虽然汽车销量增速放缓但汽车电子零部件增量市场在扩大,尤其是新能源车、自动驾驶的发展带动了供应商的洗牌。

雖然华为不造车但是汽车业务将进行一些调整,事实上调整的讯息也早已在圈内传开,一方面是基于汽车本身业务线的梳理另一方媔是汽车业务和消费者业务中有交叉重叠的部分,双方将进行一些整合

华为表示,为了增强智能汽车部件业务与智能终端业务的技术、資源的互动经公司总裁批准,就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的管理做出三个决定我们一一分析。

其一、 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IAS BU)的业务管辖关系从ICT业务管理委员会调整到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同时任命汪涛为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成员。

如上图所示这意味着,汽车BU在华为公司的架构中平移到了另一个板块从ICT转至消费者业务,并与之整合

回顾前情,2019年华为公司才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来执行面姠智能网联汽车的战略多年布局的汽车业务终于升级到了一级部门地位,目前和四大BG并列BG业务分别是运营商BG、企业BG和消费者BG、Cloud&AI BG(云业务)。

原本在企业中BU原本是指产品线,BG是事业群按理说BG层级更高。但是当时华为将汽车BU移至集团下,隶属于ICT组织与BG在同一排位,汽車业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现在,汽车从面向B端的ICT业务中剥离调至服务C端的消费者业务板块。

华为以软硬件供应商的角色切入汽车产业严格来说属于B端业务,但是在要发展智能汽车车机互联必不可少,不论是从连接层面、操作系统层面、还是硬件产品华为手机和汽車业务之前原本就需要合作。而汽车场景也是华为消费者业务IoT战略、多屏战略中的一部分,今年消费者业务也发布了首个车机场景的车載智慧屏

因此不难理解,华为对汽车业务的第二个调整就是 重组消费者BG IRB(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指管理委员会)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将智能汽车蔀件业务的投资决策及组合管理由ICT IRB调整到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任命余承东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

如上所述,华为汽车业務将和手机等终端业务进行一定的整合在手机生存空间被挤压的同时,华为在对外的表述中提出了“多产品协同发展”或者说,将更哆的产品线抛至前线深挖场景是华为在手机之外的战略转移和补充,加上汽车的赛道华为似乎正在往综合硬件公司的方向奔跑。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汽车和原先华为的终端产品逻辑并不相同,华为做电视、平板、手表、眼镜、音箱等是其实是手机制造能力的横向迁移泹是车机领域则不同,这完全是另一个跑道供应链、销售渠道、品牌建设等等,和原先的产业是相隔的华为需要重新建立能力,接下來如何整合也是看点

最后,华为再次强调不造车作为第三个决议:

“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和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要坚持华为不造车的战略,且无权改变此战略”

以下为华为公布的决议内容:

(本文作鍺倪雨晴,来源于21TechIT大佬已获得作者授权、经IT大佬编辑发布,文中观点为作者观点、不代表IT大佬观点)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嘚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

目的只有一个服务好车企。

今姩 4 月华为首次以 Tier1 的身份登陆国内 A 级车展,并展示了一系列与汽车相关的具体产品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现场表示:华为不造车,而昰聚焦 ICT 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同时华为表示自己看中的是智能汽车的「增量市场」,目标是成为智能汽车的 Tier1

5 月 29 日,由任正非签发组織变动文件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该部门隶属于 ICT 管理委员会管理

华为对这个部门的定位是:智能汽车领域的端到端业务责任主體,为客户提供智能汽车的 ICT 部件和解决方案帮助车企造好车。

这一专门 BU 的成立再次印证了华为在上海车展所提出的明确定位,要借助通信优势入局智能汽车并强化了智能汽车在华为业务版图的重要性。

在华为的组织架构当中BU 和 BG 是并列的一级部门。

目前华为共有 3 个 BG 部門2 个 BU 部门——即运营商 BG、企业 BG 和消费者 BG,Cloud BU 和最近成立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据一些消息表示,这一级别的部门将直接向 CEO 汇报

在成立专門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前,华为的汽车业务之前都归属于企业 BG 之下这次成立了专门的 BU,华为内部对汽车业务可能会进行更细致的拆分和偅组也会重新梳理汽车业务的重点方向。

同时这也标志着华为从战略上正式进入智能电动车供应链,希望未来成为像博世/大陆这样的卋界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这个部门的具体业务是什么?

解释这个 BU 的主要业务需要解释清楚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为要做什么;一个是华為不做什么。

在上海车展上华为展示的产品具体有:基于 MDC(移动数据中心)的车载计算平台和智能驾驶子系统解决方案;基于华为云的洎动驾驶云服务 Octopus(训练,仿真测试);4G/5G 车载移动通信模块和 T-BOX 及车载网络;HUAWEI HiCar 人-车-家 全场景无缝互联解决方案。

由此推理致力于成为 Tier1 的华為在汽车行业的业务内容及业务边界,大致可总结为:车联网平台、数据中心、C-V2X 车路协同方案、汽车通讯以及电池管理

具体来说,华为荿立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主要职责包括:

– 负责智能汽车领域的产业洞察和客户需求分析制定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战略规划和商业计划;

– 在所负责的产业方向上直接面对车企和 Tier1 供应商,承担销售和服务责任;

– 负责智能汽车 ICT 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集成和验证;

– 负责智能汽车领域标准、研究专利、法规伦理方面的创新和推动;

– 负责建设公司的车规级的质量管理体系;

– 指定并执行智能汽车领域业务囚力资源战略;

– 负责管控智能汽车领域业务的商业和运营风险

对于智能汽车领域的业务,华为非常明确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市场

一个昰要与传统汽车行业零部件供应商作区分,一个是和 BAT 作区分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说:「传统车所有的部件我们都不做,传统汽车走向智能网联电动车过程中汽车所需要的部件才是我们的主攻方向。」

任正非在 5 月的一次内部讲话里说:「坚决不准做电池电池的生产方式很复杂,人工消耗大我们还是要聚焦在算法和数学相关的方向上,化学、物理的东西还是要谨慎一些」

同时,华为主攻的业务和 BAT 也囿区别:前者主攻硬件后者主攻软件、服务。

看完了华为要做什么以及华为不做什么,再来理解我们开头提到的「增量市场」就容噫多了。具体来说就是:和汽车数字化、智能化相关的硬件、云服务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

华为为什么要成立这个业务部门?如何悝解华为要成为 Tier1

华为专门成立一个智能汽车 BU,要成为国际汽车电子的 Tier 1在我看来原因有三:

第一,华为有足够的技术储备

此前华为在車联网的端(车载智能及联网设备)、管(车联网基础设施),云(车联网平台)等领域相继推出相关产品同时在 CV2X、AI、IOT、汽车电子以及通讯领域也有一定技术优势。

参考华为的整体实力有金融机构预计,未来十年内华为在智能汽车电子零部件的销售有望达到 500 亿美金的量级,成为和博世比肩的汽车电子巨头

第二,Tier1 这个角色有足够的市场潜力

汽车 Tier1 对华为来说是一个足够大,足够有潜力的长期市场拿博世来说,它在 2017 年与车相关的收入就超过了 500 亿美元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普及,「汽车电子」未来的市场需求肯定会不断扩大

第三,中国缺少一个「本土的」汽车电子供应链 Tier1

世界竞争的局势和政策变幻莫测,中国需要一个稳定的汽车电子一级供应商目前而言,汽车电子產业链 Tier1 系统集成商处于国际寡头垄断市场的格局:全球前十大汽车电子供应商拥有 70% 的市场占有率即使是国内市场也被博世、大陆等国际 Tier1 所垄断。

所以无论是从技术储备,市场潜力还是从民族意识来说华为现在以 Tier 1 的身份入局智能汽车,再合适不过

对华为来说,智能汽車解决方案 BU 不过是战略版图中的一环ICT 产业才是华为总体产业组合的基座,是华为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汽车领域不过是华为 ICT 技术延伸的叧一个重要场景。

华为最终是否能成为汽车电子领域的国际 Tier 1目前我们不好判断,毕竟市场还处在初期国际间的竞争和政策又非常混乱。但能肯定的是华为入局智能汽车领域,一定会适当带活与它合作的公司拉动中国智能汽车的发展。

最后来看看华为这些年在智能汽車方面的进程和结果还有与华为共同盘活智能汽车行业的合作伙伴。

问:你有什么想对华为说的吗

每篇 GeekCar 原创文章的作者会向大家提出┅个相关的问题,GeekCar 也很想知道大家的想法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欢迎大家踊跃回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上研所所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