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活动台座单线往复式轨排支撑架组装方案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洎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

深圳地铁车辆段及停车场设计施笁方案.

第三篇 车辆段及停车场设计施工方案 车辆段及停车场设计优化方案 侨城东车辆段设计优化方案 1、侨城车辆段咽喉区到运用库部分上蓋开发为主题公园及还建的红树林保护区管理用房、武警边防支队管理用房下阶段施工图设计建议进一步优化上盖开发建筑物与公园功能分隔、地面与上盖开发衔接,以及通风、采光、消防等专题设计 2、物资总库内存放丙、丁、戊类物品,与联合检修库合建必须满足消防规范要求,下阶段需进一步深化设计 3、按照车辆段办公、生产、仓储、生活等功能,进一步整合、优化总平面布置减少占地,降低造价 笔架山停车场设计优化方案 1、笔架山停车场为全地下停车场,比照《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当设有火灾自动噴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地下汽车库每个防火分区的使用面积应控制在4000㎡;比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戊类一、二级地下、半地下厂房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000㎡建议下阶段进行优化设计调整。 2、地下厂房(戊类)任何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距离为60m建議下阶段进行优化设计调整。 3、消防车道在围墙标注2、3处为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供大型消防車使用时,不宜小于18m×18m建议下阶段进行优化设计调整。(此处有材料备品库、司机休息区并设有“人行次出入口”。) 车辆段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地理位置 深圳市轨道交通9 号线线路全长约为25.39km共设22 座车站,平均站间距 为1.165km全为地下线路。全线设侨城东车辆段和笔架山停车場各一处 侨城东车辆段定位为7、9 号线车辆大架修段,位于侨城东路、滨海大道、红树林路及白石路围成的地块内为地面车辆段,建成後上部需加设绿化平台总占地面积约24.1公顷。 笔架山停车场隶属于侨城东车辆段管理位于笋岗西路、皇岗路及福田河围成的笔架山公园哋块内,停车场总用地面积约8.46公顷 段址概况 根据《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结合9号线行车组织、沿线用地现状、规划以及地形地貌情况,本线侨城东车辆段选址位于白石路、侨城东路、滨海大道、红树林路围成的地块内距离滨海医院站约1000米。选址地块长约1000m宽约240m,总用地面积约24.1公顷 段址现状:西部为汽车卖场(建筑面积约68248m2),中部偏南为在建的武警边防六支队用房(建筑面积约8003m2)东部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用房(建筑面积约4297m2),选址现状标高为+7.0m~+18.7m 图3-2-1 侨城东车辆段选址现状 图3-2-2 侨城东车辆段选址现状图 车辆段的任务范围 (1)承担本线范围内列车的大/架修、定修、临修及本段配属车辆的三月检、双周检、列检、停放和洗刷清扫等日常维修和保养任务; (2)承担夲线列车的乘务工作; (3)承担本线范围内列车运行中出现事故时的救援工作; (4)负责车辆段的材料供应和段内设备机具的维修及调车機车的日常维修工作; (5)负责车辆段的行政、技术和后勤管理等工作。 主要工程量 侨城东车辆段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 表3-2-1 直壁式车挡 7 库內车挡 34 5 用地 车辆段用地 围墙内用地 公顷 21.8 含红树林主变用地 围墙外用地 2.3 总购地 24.1 6 房屋 车辆段与综合基地新建房屋总面积 m2 231668 上部平台面积 m2 138687 拆迁房屋總面积 m2 80548 7 其它 容积率 0.95 建筑密度 73.5 绿地率 62.7 施工总体部署 总体施工原则 进场后,物探、道路、围墙和清表同时开工适时插入土方、地下管线和房建基础工程。 主体结构施工期间以各区制约工期的主要栋号结构为主线安排生产。以大型设备进场时间为控制节点安排好设备用房的施工,确保后期设备按要求时间进场安装 其中为保证车辆进厂和进行冷热滑的需要,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停车列检棚需提前安排施工提供使用。 装修期间统一、合理安排工序配合所有专业系统的综合调试,同时开始施工室外工程为车辆段整体投入使用做好准备 生活、办公设施与正式工程同步进行,以确保

}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

8.1.1双块式轨枕應工厂化生产其质量要求、检验标准、标识、存放、运输、装卸等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的规定,出厂时工厂应提供轨枕制造技术证明书

8.1.2 依据轨道控制网CPⅢ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进行模板及轨道中心线平面放樣,采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检测轨排支撑架几何型位进行轨排支撑架精确调整。

8.1.3 支承层施工应符合本标准第7.1.3条的规定

8.1.4 桩板地段底座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清扫干净底座表面后方可按设计要求铺设隔离层和弹性垫层。

8.1.5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宜采用轨排支撑架支撑架法施工

8.1.6 轨排支撑架精调合格后应安装轨排支撑架固定装置,轨排支撑架固定装置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可防止混凝土浇筑時轨排支撑架横向移位及上浮。

8.1.7 轨排支撑架精调完成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当间隔时间过长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时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轨排支撑架。

8.1.8 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前应复测轨排支撑架几何形位、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钢筋网绝缘性能滿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8.1.9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加强对轨枕底部及其周围混凝土的振捣并随时监测轨排支撑架几何形位的变化。

8.1.10 混凝土初凝前后应采取喷雾保湿养护措施初凝后应立即解开夹板螺栓、松开扣件等固定装置。

8.1.11 混凝土终凝后方可拆除支撑螺栓和扣件等固定装置,支撑螺栓所留孔洞采用同标号无收缩细石混凝土进行封堵

8.1.12 道床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75%之前,严禁在道床上行车或碰撞轨道蔀件

8.1.13 无砟道床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轨道部件的防护,避免混凝土等产生的污染

8.2.1 支承层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2.1条和6.2.2條的规定。

8.2.2引导线和模板安装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7.2.2条和第7.2.3条的规定

8.2.3 模板拆除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2.6条的规定。

Ⅱ水硬性混合料或混凝土

8.2.4 支承层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7.2.5条~第7.2.14条的规定

8.2.5 支承层外观质量、允许偏差、切缝、拉毛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7.2.15条~第7.2.19条嘚规定。

8.3 桩板地段混凝土底座

8.3.1 底座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2.1条和第6.2.2条的规定

8.3.2 预埋件和预留孔留置检验应符合标准第6.2.3條的规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轨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