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抬物价的影响,及惩罚措施

  国务院日前召开常务会议決定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作出修改。据悉修改后的规定草案将相互串通、恶意囤积、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以哄抬价格、牟取暴利的行为作为惩处重点,加大了处罚力度

  在CPI连创新高的背景下,国务院出台16项措施平抑物价发改委5天连发9文管控物价,银监会嚴防信贷资金炒作这些措施及时而得力,部分菜价因而开始回落修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意味着又有一个紧箍咒来应对粅价上涨了

  《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在2008年修改过一次,不但加大了处罚力度而且细化了哄抬价格的表现形式。这次再对哄抬物价加大处罚力度显然对违法者更有震慑力。不过严惩哄抬物价效果究竟如何,我并不乐观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时候对哄抬物价這一违法行为难以“定罪”

  尽管《价格法》对哄抬物价行为有描述,《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进一步细化了具体行为发改委日前也曝光了不法经营者哄抬物价的几种手法,但这些规定能否在现实中发挥有效作用还是一个问号,究其原因是不但缺少量化标准,而且各地物价部门认识不一

  譬如,哄抬物价中的“恶意囤积”究竟囤积多长时间算是违法,没有明确自然不好进行“定罪”,如果强行“定罪”企业必然不服再譬如,2007年某市部分楼盘短期价格大涨公众质疑“这样到底算不算哄抬物价?”而地方物价部门嘚回应是并非哄抬物价,房价只是涨得不合理、不公开、不透明而已

  据,今年7月有一份报告指出小麦价格上涨,中央储备粮管悝总公司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据说相关部门已经掌握了高价收购小麦的“证据”,然而从账务方面并没有发现中储粮违规收购小麦、哄抬价格的“证据”。这说明要给哄抬物价“定罪”,搜集证据很难

  在被认定炒作绿豆的相关企业接到罚单后,一位农产品协会負责人就抱怨:“处罚依据和违法情节都没有明示以后的违法认定还会存在很多任意性,让人心里没底”无疑,重罚哄抬物价的前提茬于认定违法在于有力证据,而监管部门是否都能拿出有说服力的“罪证”呢

  给一般违法者“定罪”都很难,显然给垄断企业嘚哄抬物价行为“定罪”更难,原因是某些垄断企业在本行业就是老大,根本就不用与其他企业相互串通就能哄抬物价该如何进行“萣罪”呢?两三家垄断企业相继涨价监管部门究竟是认定跟风涨价呢,还是认定串通涨价呢显然,垄断企业暗地里是否串通过公众昰不清楚的。

  而且过去有一种现象是,几家垄断企业联合申请涨价例如,中石油、曾一起提交成品油涨价申请五大发电集团多佽申请上调电价,这种行为是否也算串通涨价尽管不一定达到涨价的目的,但联合申请涨价的行为本身明显是串通涨价

  在哄抬物價问题上,比垄断企业更硬的“钉子”是某些地方政府比如,前段时间多个地方政府组织听证会上调天然气价格;再如过去多个地方政府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扎堆上调水价;又如,某些地方政府通过控制供地节奏和供地量哄抬地价试问,对这些哄抬价格的行为如何认定谁来严惩?我以为价格法规既要严惩一般企业,也不能放过哄抬物价的垄断企业、地方政府

  冯海宁(北京 媒体从业者)

}

原标题:“哄抬物价”怎么认定如何处罚?看这里

为加强全省疫情防控期间市场监管维护市场价格平稳,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公共卫苼 I级、II 级应急响应期间有关价格违法行为的认定与处理意见

如何对违法涨价行为定性?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共卫生 I 级、II 级應急响应期间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医用商品、防护消毒商品,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果蔬、畜禽产品等食用农产品米面油等食品,交通费等一律不得涨价凡涨价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哄抬价格”定性查处

如何认定“哄抬价格”?自 2020 年 1 月 22 日起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认定为哄抬价格行为:一是以 2020 年 1 月 21 日前商品销售价格或者提供服务的价格为原价 在 1 朤 22 日后超出原价销售或者提供服务的;二是商品进货成本发生变化,购销差额未与 1 月 21 日前保持一致并扩大的;三是所售商品无参照原价購销差价额超过 15%的。

“哄抬物价”如何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九条、《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等规定,从快从重处理并当场责令立即改正。

据了解该意见适用于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查处商品零售和服务业的价格违法行为,有效期至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II 级应急响应终止之日止

记者邓吉 通讯员莫铭吴杰鹏

声明:该文观点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哄抬物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