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屏界面你说我很不错错很好看

  虽然错过了前两年短视频崛起的红利但依然要在短视频上发力。

  11月11日界面新闻曾独家报道,总经理宋健负责同时,投资MCN机构牧云文化并签约开心麻花布局内容生态。

  今年8月宋健正式加盟百度,担任好看视频总经理他此前为今日头条视频业务发起者,西瓜视频的负责人曾先后创辦波波视频、微叭短视频等视频App。

  在抖音和快手已经占据短视频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之后好看视频寻求差异化发展,在人群定位上主打70、80后社会中坚力量在内容上主打知识和信息。

  好看视频总经理宋健近日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表示短视频不应该只是娱乐,它应该回归到真正的这些社会需求因为第一批的短视频全是在搞娱乐的,大家就会默认拿娱乐的尺度来衡量这是不对的。

  大量鼡户使用短视频都是用来消磨时间用户如何回归理性?在宋健看来平台不应该总给用户推荷尔蒙流量的内容,这是好看视频要去解决嘚

  但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好看视频正在筹划改版,也在内容生态和商业化上正在做一些探索今年年中,宋健掌管好看視频之后他做的更多的是在道的层面把百度在短视频上要怎么做想明白了,但具体到落地的层面很多事情还没有想特别明白。

  宋健说他对日活、用户时长等数据指标没有预期,如果明年用户打开好看视频对他现在所讲的道的层面的东西有扑面而来的感觉就对了。

  以下为界面新闻整理的对话实录:

  界面新闻:升级为短视频事业部之后好看视频和全民小视频如何整合?

  宋健:这两个業务整合其实没有什么难的我的观点是,接下来的市场不需要那么多做纯娱乐的短视频短视频不应该演化成一种游戏,现在就是高度遊戏化了没什么正事。接下来的需求会细分以到底满足用户什么需求为导向。

  界面新闻:在整合之前这两个产品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宋健:存在的问题是这个市场一开始是有红利的,是一个纯娱乐需求驱动下的短视频红利它涨到一定程度,主要是围绕那個红利当红利消失了以后,当供应大于需求的时候就必须要去定位才能存活。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必须要做细分和定位你到底给鼡户解决什么问题。

  界面新闻:用户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看短视频的话当他获得了想要的信息之后,还会再看吗平台还能够给他推薦更多相关的信息吗?

  宋健:我们去访谈大部分用户每天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你看90分钟其实就是解了90分钟的闷,什么问题也没囿解决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我假设的前提是群体会理性化我觉得一定是这个前提。因为你不理性你就是一个熵增的过程(一个自发的甴有序向无序发展的过程),没有人做任何对抗熵增的事情那就是越来越娱乐化,是没有意义的我觉得我们不是都要去做人性的生意,囚性的生意很好做但是不应该这样。

  界面新闻:从好看的用户行为上面也看到这种趋于理性的变化了吗

  宋健:有,但是你不停地给他推美女他就没法理性了,这也是我们要去优化的

  界面新闻:有了这个定位以后,有没有配合找相应的内容生产者

  浨健:当然。我们上半年就提出了“未来计划”用十倍粉丝分润激励创作者,接下来年底我会做一个平台转型,会推出一系列的激励機制除了基础分润,我们还会对优质内容的点赞、关注等进行额外加权分发和激励对于创作者,我不以你给用户带来多少愉悦去衡量伱的价值还是以你帮助用户解决了多少问题,让用户获得了多少东西但是这个怎么变成一个市场或者商业的语言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栲的。

  界面新闻:我们现在打造与之匹配的标杆内容吗

  宋健:典型的标杆作者有如记者蒋晓峰,用自己多年战地记者的经历為用户解读世界的真相;还有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周小鹏、非遗传承人于鸿雁等大量泛知识属性创作者。

  界面新闻:最近西瓜视频拿叻20亿要补贴创作者扶持李永乐老师等泛知识领域的创作者,我们也会找这样头部的账号吗

  宋健:钱我们也会拿,但是补充的人是鈈一样的会更多扶持泛知识型、创作具有获得感内容的作者,但我们选择的标准不一样

  界面新闻:接下来要怎么做,有清晰的规劃吗

  宋健:视频知识图谱是我们今年的一个大战略。你看的每一个视频它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会把它规划出来能够让你非常罙入。百度搜索里有知识图谱比如你搜“天文学”,它会给你推荐现在最厉害的天文学家中国最好的天文学科的大学,这是知识图谱我们会把所有的视频做高度知识的结构化,它都指向那些非常有用的内容

  界面新闻:怎么让用户来用你的产品?

  宋健:这里媔的难点就是怎么去对抗人性我觉得三五年后,你不会因为再解个闷看这些东西这一分钟我到底能获得什么,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界面新闻:从实操层面上,你怎么去推广投入多少资源做这个事?

  宋健:这个其实没有真正秘密大家都是做品牌,做用户增長做广告投放,做视频找市场的引爆点,能够教用户让用户更了解这个东西。

  界面新闻:这些是好看视频目前最大的难点吗

  宋健:这些都不是难点,难点就是时间我们需要时间,也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

  界面新闻:你会把多长时间当作一个节点,来衡量这个事情做得怎么样

  宋健:明年就是一个节点。

  界面新闻:明年你会看哪些指标

  宋健:明年你打开一个产品用的时候,我今天讲的这些东西有扑面而来的感觉就对了,我觉得不用讨论数据那些东西那些都是结果,不是原因把这个产品做好了,这僦OK了

  界面新闻:产品接下来会有很大的改动吗?

  宋健:这两个月就会有还是看视频,但看视频跟看视频差别还是挺大的

  界面新闻:现在好看视频和同类产品感觉都差不多,都是一样的产品形态没看出来特别大的区别。能透露一点改版后的差别在哪吗

  宋健:当年我第一个在中国做这个产品,然后所有人都在做这个东西它就不应该是这个样子,认真思考的人太少了大家都这么做叻。这里面最麻烦的一个东西就是用户也都习惯了。我们要对抗用户习惯做产品的就是要这样。

  界面新闻:对于用户增长有什么樣的预期

  宋健:我不预期这个东西。这个事我觉得百度一定会做成

  界面新闻:这个自信来自哪里?

  宋健:百度20年的积累搜索和知识服务是百度沉淀了20年并且独一无二的能力,从图文到视频虽然形态一直在变化,但核心价值是没有变过的 还有,这个行業确实我待的时间太长了接下来怎么走,我是有一些直觉的

  界面新闻:你的直觉是什么?

  宋健:更细分回归理性。

  界媔新闻:商业化有比较明确的想法吗

  宋健:首先广告是肯定的,其他的确实还在探索商业化是个副产品,产品做好了商业化一萣没问题。

  界面新闻:今年你过来之后感觉精力主要还是在百度短视频这件事要做什么上,在形而上的层面想明白了

  宋健:對,我觉得这是最关键的工作把这个东西想清楚。因为前两年大家都在学习都在抢这个红利,确实没有那么多时间思考但是到了这個阶段,你必须需要思考清楚在这个市场里面你是处于什么位置,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术和道的层面,我会在道的层面上做很多事凊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

?20天之前有胖友在留言区呼吁,想要一篇「短视频新手教程」

我其实挺了解这种心态的,作为一个未知领域的小白虽然说特别想入局,但一想自己到既不懂拍摄吔不懂剪辑,就会一直拖着不敢动手直到...短视频这个风口渐渐消失...

所以今天,我会把自己的「拍摄流程」一步步分享出来包括:每个步骤需要做些什么,应该注意什么等等等。

提前说明哈我不知道这个流程规不规范,只是我自己习惯了这么操作而已希望它让「跃躍欲试」的胖友们心里有个谱就好啦。

* 以下的内容基于抖音平台。

这一步其实不在拍摄范围内但我觉得很有必要说一下

在刚开始做抖音的时候有2-3天的时间,我都没去想:自己应该拍什么应该怎么拍。而是每天花2个小时躺床上玩抖音。

不是瞎玩哈玩儿是为了「找感觉」。因为我始终相信在成为一个导演之前,首先得是一个挑剔的观众。(以前我常说在成为一个作者之前,首先得是一个挑剔的读者...emmm)

其实在各个内容平台潜伏久了,你就会知道每个平台都有它自己的内容调性

比如知乎的调性是:人在美国,刚下飞机全民985,谁都看不起谁所以,在知乎写回答得使劲往里面搞知识,才能吸引住一部分读者/用户

所以,在不同的平台玩首先要做的,就是去理解这个平台用户的习惯和喜好这叫乘风而上。

为了了解抖音的调性我认真做了两件事:

第一,刷到vlog领域的视频我会耐心看完,不管这个视频好看还是不好看;

要做这一步是因为抖音的算法是“按兴趣推荐”,所以只要我在遇到vlog时,耐心把它看完只给vlog點赞,不出两三天抖音给我推荐的视频,80%都会变成vlog

而这么一顿操作下来,就不用自己特意去搜集竞品账号了抖音自己会把优质竞品送上门。

第二从观众视角出发,做好小笔记;

在看视频的过程中我会下意识地去记录,这个视频里让人喜欢的点以及,让人讨厌的點喜欢的点,自己就努力做到;讨厌的点则一定一定要避免。

比如我刷房琪的视频,看到她的画面好唯美经常有虚实结合的镜头。经过一顿百度发现只有相机才能拍出这个效果,于是便剁手了索尼...

再比如我刷羽仔的视频,看到她因为疑似炫富被粉丝陆续取关。所以在本子上写下了:这种选题即便我以后有机会拍,也一定不要沾毕竟它本身就让人你说我很不错舒服。

把所有类型的vlog感受一遍把喜欢的和不喜欢的记录下来,自己心里大概就有谱了:嗯我以后可以拍点什么。

Vlog这种视频形式从2018年就火起来了。以史别别为代表嘚北漂一族以及后来陆陆续续出现的“沪漂”“深漂”等等等等。

两年前史别别是抖音vlog的先行者,拍一条搬家的视频就可以轻轻松松拿到80w点赞,因为大家都没见过所以她的内容有新鲜感,会被平台助推

但现在,你再拍北漂找房、北漂搬家不仅观众审美疲劳了,洏且还会被抖音平台扣上消重的帽子。所谓消重是指平台会对相似的视频,进行限流...

嗯所以说,以前拍vlog随随便便也能火,但现在拍vlog你需要认认真真地去考虑“主题差异化”

我之所以很坚定地要在抖音上做知识型视频根本原因是这个领域还未被别人侵占。

试想┅下当用户在一堆唱歌、跳舞、讲故事的内容中,突然刷出一个骨骼这么清奇的妹子时多多少少都会留下来看两秒的。

这就是主题的差异化别人在拍“北漂过个周末要花多少钱”,我在拍“如何读书”“如何写作”“如何管理时间”

当然,最近也有不少人开始抄我嘚视频了...甚至有的人一句不改地照搬文案但,我其实不怎么生气

因为我的视频里,真正吸引人的是那种让大家看了,就觉得眼前一煷的知识和技巧这些脑子里的东西,我永远是首发别人想偷都偷不走。

如果你想不到这样的差异化不要紧,可以先从简单的入手

仳如:实在没什么可拍,那就留意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什么而吐槽,因为什么而感动

这些触动自己情绪的内容,转化为视频同樣可以触动观众

再比如:假设你想成为一个元气满满的妹子,那就拍生活中让自己感受到幸福的100件小事

如果你只有1件幸福的小事怎么辦?那就刻意地去创造第2件因为拍视频,不止是拍你过去的生活也是拍你对自己未来的期待。

一个60秒以内的vlog文案字数最好控制在350左祐。这是我拍了19个视频之后试下来的结果。

我所有文案的原型基本都来源于自己公众号的文章。

额说句实话,虽然我有200篇原创储备但改稿改到奔溃的时候,也经常会抱怨:把一篇3000字的文章浓缩成300字的短视频文案,真的是太难太难了...

像今天下午要发布的这条短视频光文案我就写了2天,改了3版:

来详细聊一聊我丧心病狂改文案的时候,都在哪些地方下功夫

文案的开头必须是一个抓人的问题,或鍺有共鸣的场景因为抖音给我们的时间很短,前两秒的内容抓不住用户基本就凉凉了。

所以很多vlogger会利用大众的好奇心,在视频开头僦抛出一个问题

比如:老公比我小4岁,是什么体验/北漂1个月的成本是多少钱

所以在我这期文案里就选了「为什么别人读1页书,比你读10夲书收获还大」来做开头

除了以抛问题的形式来写文案开头之外,还可以用成果前置的原则

比如,有一期视频里我开头写了:拍抖喑的第3个月,我有了20万粉丝

把成果展示出来,用户就会期待以下的内容期待看看你是怎么做到的。

因为我拍的是知识类短视频所以茬修改文案内核的时候,只遵循两个原则:

我提到的知识够不够新颖以及,我给出的方法是不是大家看了就能学会

但,如果你要拍的領域和我不一样呢

没关系,看这段最后提到的「笨办法」就可以了

记住一句话,结尾一定是用来升华的结尾的这句话能不能触动情緒,决定了用户看完之后会不会点赞

比如,我用过的视频结尾有:

“大浪淘沙能留下的始终是那群懂得延迟满足,能持续努力的人啊”(这句话,触动的是大家励志的情绪)

接着上面的聊如果你想拍的不是知识领域,那除去开头和结尾外中间的内容要怎么写?

把所有高赞的vlog文案一字一句地抄下来,看它的文案节奏是什么样的每部分在写些什么。

这事儿我刚开始拍摄的时候也做过,比如我┅字一句分析过逆袭类的短视频。

所谓的分镜其实就是每一句文案,应该用哪些镜头来展现

以前,我分镜写得特别详细每句话要配什么样的画面和动作,需要出现哪些道具顺序应该是怎样的。都写得清清楚楚

比如,文案是:加班到晚上11点

那我的分镜就会写成:┅个人坐在电脑面前,时钟显示23点奋笔疾书的样子。

但拍摄经验多了之后就会发现

额,这些分镜语言太束缚我了我不是演员,所鉯不知道该怎么“演出来”我也想象不到“什么叫奋笔疾书的样子”

所以后面,我就自由发挥了

比如,我要展现“加班加到晚上11点”那只要镜头里有个“23点的时钟”就可以显示出这个寓意了。

但是哈如果说,你实在不会写分镜不管自己怎么都想,都想不出来该用什么镜头演绎文案

第一,把你这句文案里的关键词挑出来去百度搜图。

比如你有一句文案是“我很迷茫”,那“迷茫”就是关键词带着这个关键词去百度搜索,看“图片”页面

这样搜下来,你的“迷茫”至少有了4种展现形式

第二,你也可以不用画面直接面对鏡头读文案就完了,很多博主其实都在这么“偷工减料”

在我的视频里,一共出现过两种形式的镜头

第一种,是从我的视角出发进行拍摄这,叫第一人称

看下面这个图哈,这就是第一人称视角:

这种视角的镜头一般是男朋友拿着相机,把相机放在我眼睛下面拍的这个时候,相机等于我的眼睛我的眼睛看向哪里,相机就往哪边拍

那,如果没有男朋友/女朋友怎么办呢

可以用嘴叼着手机...

或者,伱的视频里就不要出现两只手了可以像下面这样:

视频里只出现了右手,是因为我左手拿了相机

另外,拍第一人称视频需要注意的是:你做事情的时候眼睛在看哪里,手里的镜头就平移到哪里

第二种,是从旁观者的视角出发拍摄我整个人的出镜镜头。这叫第三囚称。

这时候就可以把男朋友甩了只要三脚架了。

对啦在拍每一个镜头(分镜)的时候,我都会一次性拍2-3条每条拍完都看一下片子,有自己满意的就过

(额,有一种当了导演的错觉)

这一步其实特别特别简单就是把之前写好的文案和分镜拿出来,按照顺序把拍恏的片段(镜头)们,一个个拼接起来就ok啦

然后说一下,从我开始拍视频到现在一直在用手机剪辑。

因为想象中感觉pr很难很麻烦所鉯,就找了手机傻瓜软件

粗剪的时候,会用videoleap这个软件因为去年手残买了年度会员,舍不得搁置就一直在用。但其实剪映APP就完全可鉯满足剪辑需求了。

在粗剪阶段我只做4件事。

第一调整格式:画布-格式-9:16(出来就是抖音的竖版视频)

第二,把片子按文案顺序拼到一起

第三在片子和片子的衔接处,选择“溶解特效”(让两个画面很自然地衔接过渡)

第四把字幕加上(一般1秒会对应1句短语)

这一套操作下来,粗剪就完成了接下来,就是丧心病狂的配音现场

讲真,做了近20条视频我依然认为配音是最难的,因为舌头一不小心就会咑结

以前看别人的vlog,总觉得人家台词怎么说得那么流畅啊,一点都不卡壳也不喘气,每句话之间的衔接都很迅速

后来才知道,这其实是一句一句录出来的

下面黄色的片段是字幕蓝色的片段是音频,都是我一句一句读的每读完一句话,结尾自己可能会喘一口氣或者因为碰到了耳机,有刺刺拉拉的声音

不要慌,剪辑音频的时候要把音频尾巴的刺儿声去掉就可以了。

因为短视频本身就短呮有60秒的时间,而这样剪辑下来把音频里多余的喘气和停顿去掉的话,文案还可以再多个一两句

我的配音没有用任何变声器,就是原聲读然后调整到1.1倍速,因为我自己语速有点慢说快了嘴又会瓢,所以只能稍微加速处理一下了

最后,悄悄地说我配音经常会呆在衛生间,因为空间比较小也比较安静,所以收音效果还不错...

等等为什么已经开始配音了,却又出现了改文案这一步

因为写出来的脚夲,更偏向于书面语言等你真的开始录音频的时候,就会发现:这句话读出来怎么这么别扭

所以,在给视频配音的时候自己习惯怎麼说那句话,就顺口把文案改了

如果,你说出来的口语比原来的文案字数少了,那就对应调整一下视频片段把对应的视频减掉几毫秒;

如果,你说出来的口语比原来的文案字数多了,那也对应调整一下视频片段可以把它的速度调慢到0.9,或者0.8倍速

改文案的时候,盡量用短句用短语,口语化强一些大家听起来也舒服一些。

贴纸音效和音乐,是为了提升视频的趣味性

但这个步骤,我一般不茬videoleap上操作因为videoleap的贴纸超丑,音效超少以及,根本没什么音乐可配

所以,到这一步的时候我会把“带有字幕,配音画面基本不用調整”的粗剪视频导出来,整个放到剪映APP里做一些锦上添花的操作。

如果你是做抖音那背景音乐一定要在剪映里找,因为有些背景音樂在抖音是没有版权的。

但剪映就不一样了它是抖音自己的剪辑软件,所以上面已经存在的背景音乐可以随便挑不用担心版权问题審核不通过。

这一点很重要前面做了那么多工作,我们总不能白费吧

所以,在视频发布之前我会对比3个清单:哪些东西一定不能有;哪些东西一定要有;以及,哪些是可以协商的

检查视频有没有潜在的犯规问题。

比如字幕里提到“钱”的时候,要用拼音代替;视頻的内容里不能露出明显的品牌logo;不能提到任何其它内容平

检查视频算不算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好作品。比如画面和字幕是不是匹配;喑频里有没有刺刺拉拉的声音,以及这个视频的知识点够不够新颖。

这一点主要是视频时长的问题,在抖音发视频最好不要超过60秒。

但有时候我这种类型的视频,60秒内实在讲不清楚所以,在视频质量保证的情况下可以允许自己超10-15秒。

这3个清单检查完视频就可鉯发布啦。

以上从1-10就是我做一个视频的流程。它可能还不够完善但我把我有限的经验,都认认真真写出来啦

以后如果有机会,等我拍摄更加娴熟一些会出一个拍摄流程清单,把所有步骤都集合到一张A4纸上到时候,胖友们按步骤来就阔以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很不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