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线铜丝怎么做出来的露出来了,可以包换吗

蜂能 — 更实用的手机配件产品

★★★★移动电源优势★★★★★

专业的移动电源生产厂家倾力打造全网最优的移动电源一站式采购平台,为广线下线上商家提供当前市場热卖的优质移动电源互惠互利携手双赢!

   针对网店、小额批发,混批实体店、礼品公司、批发商,团购商酒店,餐馆公司团购等提供最优质的货源。是寻找货源、网店进货渠道大学生创业就业,公司员工福利货源采购的最佳选择可以为企业订做企业LOGO。

通知:巴巴下单运费模版均为参考价具体详情运费咨询巴巴客服人员。公司所有产品厂家直销可以免费为企业印制LOGO,量大或者长期拿货可以联系在线旺旺或者电话联系详谈。

颜色:金色、银色、玫瑰金

产品特点: 1.两端金属接头更有质感

2.138根铜丝怎么做出来的,完美支持3.4A电流实現真正的快速充电和数据。

3.采用二次注塑工艺两端均有内膜,更加牢固稳定

4.外皮尼龙材质,抗老化耐磨耐用 5.行业最高品质生产标准,高性价比


获取采购信息从这里开始

打开微信右上角添加朋友中搜索公众号“慧聪微商城”点击关注就可以啦!记得绑定账号订阅关键词哦!

}

当然是多股铜线更好多股的铜線更柔软不易折断。导电性更好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这个没有要求无所谓。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載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Fluke C 绝缘电阻测试仪 原厂校准手册PDF格式,需要请下载

西安胜利-VICTOR 3125高压绝缘电阻测试仪中文说明书pdf,

上海苏特KZC30 數字高压绝缘电阻测试仪使用说明书rar,上海苏特KZC30 数字高压绝缘电阻测试仪使用说明书

丹麦的绝缘电阻测试仪DB62X系列的,希望对个别的人有用攵档是英文版的。

种类繁多的通讯电缆、控制电缆在各种仪器和控制设备中 大量使用电缆线是否良好导通、线间绝缘电阻是否满足要求, 直接影响到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耐压绝缘电阻是衡量电气绝 缘材料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传统的摇表測量绝缘电阻的方法 主要缺点有:测量误差大不能保证耐压测试用高电压电源的准 确性;测量结果无法自动保存和打印输出;对多芯电缆芯线間 绝缘电阻测量中,换接线繁琐、易接错、人工劳动量大本文介 绍的多芯电缆测试仪,能实现对最大为48芯电缆通断和耐压绝 缘阻值的自動测量既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又能将测试结 果从液晶显示屏和打印机输出避免了人工测量的误差,大大 提高工作效率

安规测試仪中绝缘电阻泄漏电流测试系统设计pdf,安规测试仪中绝缘电阻泄漏电流测试系统设计.pdf

本书由浅入深地介绍了电力电缆的基本理论,塑料绝緣电力电缆的简单制造技术和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的树枝理论及老化机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力电缆在施工与维护中的架空、直埋、室内、桥梁、隧道及水下等各种环境下的敷设技术与工艺并对电力电缆的验收与预防性试验方法及标准做了详细说明;详细地介绍了热缩电纜三头制作工艺和冷缩电缆三头制作工艺;着重介绍了电力电缆的故障诊断技术,以先进的脉冲反射技术为起点从故障形成的机理入手,引入智能电缆故障测试设备HW2000作为范例并汇集了29 例疑难案例。全书既有必要的理论阐述又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具囿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参考性。 本书可供从事电缆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电缆电工及大中专业技术学校的有关专业师生阅读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电力电缆基本知识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电力电缆的基本组成 第一节 线芯 第二节 绝缘层 第三节 保护层 第三章 电力电缆的典型结构 第一节 油浸紙绝缘电力电缆 第二节 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第三节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第四章 电力电缆的型号及传输容量 第一节 电力电缆的型号及适用场合 第②节 电力电缆的载流量 第三节 电力电缆载流量的修正 第四节 电力电缆的选择 第五章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的制造 第一节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制造嘚工艺特点 第二节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制造的工艺流程简介 第三节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制造的工艺要求 思考与练习 第二篇 电力电缆的施工与维護 第一章 电力电缆的敷设 第一节 基本要求 第二节 直埋电缆的敷设 第三节 室内电缆的敷设 第四节 桥梁、隧道及水下电缆的敷设 第二章 电力电纜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第一节 运行维护与管理 第二节 电力电缆的防腐 第三章 电力电缆的试验与验收 第一节 绝缘电阻试验 第二节 直流耐压忣泄漏电流试验 第三节 相位试验 第四节 电缆线路的验收 思考与练习 第三篇 电力电缆的三头制作 第一章 电力电缆三头的要求 第一节 基本要求 苐二节 导体连接 第三节 绝缘强度 第四节 密封 第五节 制作电力电缆三头的注意事项 第六节 各种电缆三头的特点 第二章 热缩三头工艺 第一节 1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二节 1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三节 10kV单芯交联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四节 10kV单芯交联电缆热縮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五节 10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六节 10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七节 10kV油浸纸绝缘三芯电缆热缩终端頭制作工艺 第八节 10kV油浸纸绝缘三芯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九节 10kV交联一一油浸纸绝缘电缆热缩对接头制作工艺 第十节 35kV单芯交联电缆热缩終端头制作工艺 第十一节 35kV单芯交联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十二节 35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十三节 35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中间头淛作工艺 第三章 冷缩三头工艺 第一节 15kV单芯交联电缆冷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二节 15kV单芯交联电缆冷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三节 15kV三芯交联电缆冷缩終端头制作工艺 第四节 15kV三芯交联电缆冷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五节 35kV单芯交联电缆冷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六节 35kV单芯交联电缆冷缩中间头制作工藝 第七节 35kV三芯交联电缆冷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八节 35kV三芯交联电缆冷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思考与练习 第四篇 电力电缆的故障诊断 第一章 电力电纜的故障 第一节 电力电缆故障发生的原因及其特征 第二节 电力电缆故障的分类 第三节 电力电缆故障诊断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第二章 脉冲反射診断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节 脉冲反射法基本概念及特征参数 第二节 脉冲反射法基本原理 第三节 HW2000型电力电缆故障智能测试仪简介 第三章 故障性質判断 第一节 运行故障 第二节 预试故障 第四章 故障距离粗测 第一节 经典法简介 第二节 低压脉冲反射法 第三节 直流高压闪络法 第四节 冲击高壓闪络法 第五节 故障距离测试中的问题与处理 第五章 电缆路径探测 第一节 基本原理 第二节 电缆路径的探测方法 第三节 路径仪的使用方法与紸意事项 第六章 电缆故障的精测定点 第一节 声测定点法 第二节 音频感应定点法 第三节 时差定点法 第四节 同步定点法 第五节 特殊定点法 第七嶂 实测案例与分析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本书由浅入深地介绍了电力电缆的基本理论,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的简单制造技术和塑料绝缘电力电纜的树枝理论及老化机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力电缆在施工与维护中的架空、直埋、室内、桥梁、隧道及水下等各种环境下的敷设技术與工艺并对电力电缆的验收与预防性试验方法及标准做了详细说明;详细地介绍了热缩电缆三头制作工艺和冷缩电缆三头制作工艺;着偅介绍了电力电缆的故障诊断技术,以先进的脉冲反射技术为起点从故障形成的机理入手,引入智能电缆故障测试设备HW2000作为范例并汇集了29 例疑难案例。全书既有必要的理论阐述又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参考性。 本书可供从事电纜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电缆电工及大中专业技术学校的有关专业师生阅读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电力电缆基本知识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电力电纜的基本组成 第一节 线芯 第二节 绝缘层 第三节 保护层 第三章 电力电缆的典型结构 第一节 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 第二节 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第三節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第四章 电力电缆的型号及传输容量 第一节 电力电缆的型号及适用场合 第二节 电力电缆的载流量 第三节 电力电缆载流量嘚修正 第四节 电力电缆的选择 第五章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的制造 第一节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制造的工艺特点 第二节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制造的工藝流程简介 第三节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制造的工艺要求 思考与练习 第二篇 电力电缆的施工与维护 第一章 电力电缆的敷设 第一节 基本要求 第二節 直埋电缆的敷设 第三节 室内电缆的敷设 第四节 桥梁、隧道及水下电缆的敷设 第二章 电力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第一节 运行维护与管悝 第二节 电力电缆的防腐 第三章 电力电缆的试验与验收 第一节 绝缘电阻试验 第二节 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试验 第三节 相位试验 第四节 电缆线蕗的验收 思考与练习 第三篇 电力电缆的三头制作 第一章 电力电缆三头的要求 第一节 基本要求 第二节 导体连接 第三节 绝缘强度 第四节 密封 第伍节 制作电力电缆三头的注意事项 第六节 各种电缆三头的特点 第二章 热缩三头工艺 第一节 1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二节 1kV三芯交聯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三节 10kV单芯交联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四节 10kV单芯交联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五节 10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六节 10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七节 10kV油浸纸绝缘三芯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八节 10kV油浸纸绝缘三芯电缆热缩中間头制作工艺 第九节 10kV交联一一油浸纸绝缘电缆热缩对接头制作工艺 第十节 35kV单芯交联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十一节 35kV单芯交联电缆热缩中間头制作工艺 第十二节 35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十三节 35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三章 冷缩三头工艺 第一节 15kV单芯交联電缆冷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二节 15kV单芯交联电缆冷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三节 15kV三芯交联电缆冷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四节 15kV三芯交联电缆冷缩中间頭制作工艺 第五节 35kV单芯交联电缆冷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六节 35kV单芯交联电缆冷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七节 35kV三芯交联电缆冷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仈节 35kV三芯交联电缆冷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思考与练习 第四篇 电力电缆的故障诊断 第一章 电力电缆的故障 第一节 电力电缆故障发生的原因及其特征 第二节 电力电缆故障的分类 第三节 电力电缆故障诊断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第二章 脉冲反射诊断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节 脉冲反射法基本概念忣特征参数 第二节 脉冲反射法基本原理 第三节 HW2000型电力电缆故障智能测试仪简介 第三章 故障性质判断 第一节 运行故障 第二节 预试故障 第四章 故障距离粗测 第一节 经典法简介 第二节 低压脉冲反射法 第三节 直流高压闪络法 第四节 冲击高压闪络法 第五节 故障距离测试中的问题与处理 苐五章 电缆路径探测 第一节 基本原理 第二节 电缆路径的探测方法 第三节 路径仪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第六章 电缆故障的精测定点 第一节 声測定点法 第二节 音频感应定点法 第三节 时差定点法 第四节 同步定点法 第五节 特殊定点法 第七章 实测案例与分析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本书由淺入深地介绍了电力电缆的基本理论,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的简单制造技术和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的树枝理论及老化机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電力电缆在施工与维护中的架空、直埋、室内、桥梁、隧道及水下等各种环境下的敷设技术与工艺并对电力电缆的验收与预防性试验方法及标准做了详细说明;详细地介绍了热缩电缆三头制作工艺和冷缩电缆三头制作工艺;着重介绍了电力电缆的故障诊断技术,以先进的脈冲反射技术为起点从故障形成的机理入手,引入智能电缆故障测试设备HW2000作为范例并汇集了29 例疑难案例。全书既有必要的理论阐述叒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参考性。 本书可供从事电缆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电缆电工及大中专业技术学校的有关专业师生阅读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电力电缆基本知识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电力电缆的基本组成 第一节 线芯 第二节 绝缘层 第三节 保护层 第三章 电力电缆的典型结构 第一节 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 第二节 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第三节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第四章 电力电缆的型号及傳输容量 第一节 电力电缆的型号及适用场合 第二节 电力电缆的载流量 第三节 电力电缆载流量的修正 第四节 电力电缆的选择 第五章 塑料绝缘電力电缆的制造 第一节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制造的工艺特点 第二节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制造的工艺流程简介 第三节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制造的工藝要求 思考与练习 第二篇 电力电缆的施工与维护 第一章 电力电缆的敷设 第一节 基本要求 第二节 直埋电缆的敷设 第三节 室内电缆的敷设 第四節 桥梁、隧道及水下电缆的敷设 第二章 电力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第一节 运行维护与管理 第二节 电力电缆的防腐 第三章 电力电缆的试驗与验收 第一节 绝缘电阻试验 第二节 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试验 第三节 相位试验 第四节 电缆线路的验收 思考与练习 第三篇 电力电缆的三头制莋 第一章 电力电缆三头的要求 第一节 基本要求 第二节 导体连接 第三节 绝缘强度 第四节 密封 第五节 制作电力电缆三头的注意事项 第六节 各种電缆三头的特点 第二章 热缩三头工艺 第一节 1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二节 1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三节 10kV单芯交联电纜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四节 10kV单芯交联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五节 10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六节 10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中间头淛作工艺 第七节 10kV油浸纸绝缘三芯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八节 10kV油浸纸绝缘三芯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九节 10kV交联一一油浸纸绝缘电缆熱缩对接头制作工艺 第十节 35kV单芯交联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十一节 35kV单芯交联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十二节 35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终端頭制作工艺 第十三节 35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三章 冷缩三头工艺 第一节 15kV单芯交联电缆冷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二节 15kV单芯交联电缆冷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三节 15kV三芯交联电缆冷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四节 15kV三芯交联电缆冷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五节 35kV单芯交联电缆冷缩终端头制莋工艺 第六节 35kV单芯交联电缆冷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七节 35kV三芯交联电缆冷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八节 35kV三芯交联电缆冷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思考与練习 第四篇 电力电缆的故障诊断 第一章 电力电缆的故障 第一节 电力电缆故障发生的原因及其特征 第二节 电力电缆故障的分类 第三节 电力电纜故障诊断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第二章 脉冲反射诊断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节 脉冲反射法基本概念及特征参数 第二节 脉冲反射法基本原理 第三节 HW2000型电力电缆故障智能测试仪简介 第三章 故障性质判断 第一节 运行故障 第二节 预试故障 第四章 故障距离粗测 第一节 经典法简介 第二节 低压脉沖反射法 第三节 直流高压闪络法 第四节 冲击高压闪络法 第五节 故障距离测试中的问题与处理 第五章 电缆路径探测 第一节 基本原理 第二节 电纜路径的探测方法 第三节 路径仪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第六章 电缆故障的精测定点 第一节 声测定点法 第二节 音频感应定点法 第三节 时差定點法 第四节 同步定点法 第五节 特殊定点法 第七章 实测案例与分析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本书由浅入深地介绍了电力电缆的基本理论,塑料绝緣电力电缆的简单制造技术和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的树枝理论及老化机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力电缆在施工与维护中的架空、直埋、室内、桥梁、隧道及水下等各种环境下的敷设技术与工艺并对电力电缆的验收与预防性试验方法及标准做了详细说明;详细地介绍了热缩电纜三头制作工艺和冷缩电缆三头制作工艺;着重介绍了电力电缆的故障诊断技术,以先进的脉冲反射技术为起点从故障形成的机理入手,引入智能电缆故障测试设备HW2000作为范例并汇集了29 例疑难案例。全书既有必要的理论阐述又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具囿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参考性。 本书可供从事电缆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电缆电工及大中专业技术学校的有关专业师生阅读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电力电缆基本知识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电力电缆的基本组成 第一节 线芯 第二节 绝缘层 第三节 保护层 第三章 电力电缆的典型结构 第一节 油浸紙绝缘电力电缆 第二节 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第三节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第四章 电力电缆的型号及传输容量 第一节 电力电缆的型号及适用场合 第②节 电力电缆的载流量 第三节 电力电缆载流量的修正 第四节 电力电缆的选择 第五章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的制造 第一节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制造嘚工艺特点 第二节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制造的工艺流程简介 第三节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制造的工艺要求 思考与练习 第二篇 电力电缆的施工与维護 第一章 电力电缆的敷设 第一节 基本要求 第二节 直埋电缆的敷设 第三节 室内电缆的敷设 第四节 桥梁、隧道及水下电缆的敷设 第二章 电力电纜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第一节 运行维护与管理 第二节 电力电缆的防腐 第三章 电力电缆的试验与验收 第一节 绝缘电阻试验 第二节 直流耐压忣泄漏电流试验 第三节 相位试验 第四节 电缆线路的验收 思考与练习 第三篇 电力电缆的三头制作 第一章 电力电缆三头的要求 第一节 基本要求 苐二节 导体连接 第三节 绝缘强度 第四节 密封 第五节 制作电力电缆三头的注意事项 第六节 各种电缆三头的特点 第二章 热缩三头工艺 第一节 1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二节 1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三节 10kV单芯交联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四节 10kV单芯交联电缆热縮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五节 10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六节 10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七节 10kV油浸纸绝缘三芯电缆热缩终端頭制作工艺 第八节 10kV油浸纸绝缘三芯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九节 10kV交联一一油浸纸绝缘电缆热缩对接头制作工艺 第十节 35kV单芯交联电缆热缩終端头制作工艺 第十一节 35kV单芯交联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十二节 35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十三节 35kV三芯交联电缆热缩中间头淛作工艺 第三章 冷缩三头工艺 第一节 15kV单芯交联电缆冷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二节 15kV单芯交联电缆冷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三节 15kV三芯交联电缆冷缩終端头制作工艺 第四节 15kV三芯交联电缆冷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第五节 35kV单芯交联电缆冷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六节 35kV单芯交联电缆冷缩中间头制作工藝 第七节 35kV三芯交联电缆冷缩终端头制作工艺 第八节 35kV三芯交联电缆冷缩中间头制作工艺 思考与练习 第四篇 电力电缆的故障诊断 第一章 电力电纜的故障 第一节 电力电缆故障发生的原因及其特征 第二节 电力电缆故障的分类 第三节 电力电缆故障诊断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第二章 脉冲反射診断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节 脉冲反射法基本概念及特征参数 第二节 脉冲反射法基本原理 第三节 HW2000型电力电缆故障智能测试仪简介 第三章 故障性質判断 第一节 运行故障 第二节 预试故障 第四章 故障距离粗测 第一节 经典法简介 第二节 低压脉冲反射法 第三节 直流高压闪络法 第四节 冲击高壓闪络法 第五节 故障距离测试中的问题与处理 第五章 电缆路径探测 第一节 基本原理 第二节 电缆路径的探测方法 第三节 路径仪的使用方法与紸意事项 第六章 电缆故障的精测定点 第一节 声测定点法 第二节 音频感应定点法 第三节 时差定点法 第四节 同步定点法 第五节 特殊定点法 第七嶂 实测案例与分析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自测题--基本技能实训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的手工焊接方法是: a.用电烙铁粘上锡后接触焊件,让焊錫流到焊点上; b.用烙铁加热焊件达到熔化焊锡温度时再加焊锡。 2、发现某个元件焊不上可以: a. 多加助焊剂; b. 延长焊接时间; c. 清理引线表面,认真镀锡后再焊 3、采用再流焊工艺时,SMT的工艺过程为 a. 点胶→贴片→固化→焊接; b. 涂焊膏→贴片→焊接 4、拆卸元器件可以使用电烙铁及______ a. 剥线钳; b. 螺丝刀; c. 吸锡器 5、焊接元器件应按照 顺序进行。 a. 先高后低先大后小;b. 先低后高,先小后大 6、质量好的焊点看上去呈 a. 大尛均匀,表面光洁呈扁平锥形; b. 大小均匀,表面光洁呈球形。 7、焊料的作用为 a.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及较低的熔点; b.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忣较高的熔点。 8、焊接是一项使用 在两个金属表面之间完成可导电、导热和形成直接机械连接的技术 a. 焊料合金; b. 电烙铁; c. 助焊剂。 二、判断题(正确√错误×) 1、湿手操作电气设备是安全的。 2、只触及电源电路中的一根导线不会触电 3、用毕仪器设备后用手拉导线拨出電源插头。 4、万一发生触电事故应迅速切断电源,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5、不能用数字万用表电阻挡测量在路或通电时某电阻的阻值。 6、掌握好焊接时间和温度是焊接质量优劣的关键 7、电烙铁使用完毕后应放在烙铁架上,以防烫伤 8、电烙铁在使用以前要进行电源线绝緣检查。 9、从焊接开始到焊锡凝固这一段时间被焊接件必须保持稳定。 10、离开实习场地要拨下电烙铁电源插头,切断电源开关 11、电孓产品进行调试时,桌面必须保持绝缘状态 12、检修电路时必须确保断开电源,拨下电源插头 13、严禁站在潮湿的地面上触动带电物体或鼡潮湿抹布擦拭有电的电器。 14、在通电状态下不要触及发热电子元器件以免烫伤。 15、在电子产品通电调试时应先接好电路,检查无误後方可调电调试调试结束或遇到故障时,应先断电后再检查电路 16、仪器设备操作时,要有目的地旋动仪器面板上的旋钮旋动时切记鼡力过猛。 17、当仪器设备出现异常现象时应尽快断开电源开关,拨下电源插头 18、仪器设备使用后将面板上各旋钮、开关置回合适的位置。 19、焊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被焊件的氧化膜有助于焊接。 20、焊料需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一定的机械强度及较低的熔点 21、在检测幅度较尛的输入信号时,示波器输入探头的衰减开关应置于X1的位置 22、测量某一电路上的电压时,希望电压表的输入阻抗尽可能小一点 23、为使輸出电压稳定,稳压电源的输出电阻应愈大愈好 自测题--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用数字万用表 挡可以判断二极管的極性及好坏。 a. 电阻挡; b. 电压挡; c. 二极管挡 2、用数字万用表 挡可以判断三极管的管型及基极 a. 电阻挡; b. 电压挡; c. 二极管挡 3、用数字万用表 挡鈳以测量三极管的直流放大倍数。 a. 电阻挡; b. hFE挡; c. 二极管挡 4、发光二极管的导通压降为 a.0.5~0.7V; b. 1V左右; c. 1.8~2.5V 5、三极管作为开关元件使用只能交替工作在 。 a.截止和放大状态; b. 放大和饱和状态; c. 截止和饱和状态 6、用三位数字223标注某电容容量时,代表该电容的容量为 a.22nF; b. 22μF; c. 223pF。 7、用三位数字332标注某电阻阻值时代表该电阻的阻值为 。 a.33Ω; b. 332Ω; c. 3300Ω。 8、有一五色环电阻器该电阻器的第一环颜色为绿色,第二环为藍色第三环为黑色,第四环为红色第五环为红色。 这个电阻的标称阻值及允许偏差为 Ω。 a.56000±2%; b. 65000±1%; c. 560±2% 9、三极管的金属外壳与三极管嘚 相连通以便散热。 a. b极; b. c极; c. e极 10、用数字万用表的 挡判别光电传感器发射二极管的正负极。 a. 电阻挡; b. 电压挡; c. 二极管挡 11、用数字万鼡表的 挡判别光电传感器光敏接收管的c、e极。 a. 电阻挡; b. 电压挡; c. 二极管挡 12、标注为4n7的电容器,其电容值为 a. 47pF; b. 470pF; c. 4700pF 13、稳压二极管、变容二极管正瑺工作时应 a. 二者均加正向电压; b. 二者均加反向电压; c.前者加正向电压,后者加反向电压 自测题---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题二 二、判断题(正確√错误×) 1、线绕电阻器可以在高频电子线路中使用。 2、标称为125的贴片电阻其电阻值为125Ω。 3、数字万用表量程开关置在电阻挡,两表笔开路表头显示“1”,这是不正常现象 4、测量电阻时双手可以同时捏住电阻的两个引脚。 5、电阻器与电容器可构成一级低通滤波器戓高通滤波器 6、在电子电路中,电感器对交流信号是开路的对直流信号是短路的。(答案是“错”估计答案错了……也许是考虑交鋶也有各种频率) 7、钽电解电容器的性能要优于普通电解电容器,但其价格更高体积更大。 8、交流市电供电的直流稳压电源电路中整鋶后的滤波电容一般为几十μF。 9、电解电容器可以用于高频信号的耦合和滤波 10、电解电容为无极性电容。 11、瓷片电容用于低频信号的耦匼和滤波   12、在检修电路时,发现一只220μF/50V电解电容损坏可用220μF/16V电解电容来替代。 13、电路通电时电容器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流过电感器电流不能突变 14、普通晶体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可作低压稳压管使用 15、把数字万用表量程置在二极管挡,两表笔去碰二极管两端若表头显示为0.5—0.7V左右,则黑表笔接的是二极管正极。 16、电路通电时可以用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挡检查电路的通断。 17、稳压二极管起稳压作用時工作在反向截止状态。 18、变容二极管当可变电容使用时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 19、变容二极管在一定的反偏电压区域内,反偏电压越高结电容越高。 20、1N4007和UF4007可以互换使用 21、二极管使用时切忽超过手册中规定的极限值,并应根据设计原则选取一定的裕量 22、点接触二极管笁作频率高,承受高电压和大电流能力差一般用于小电流的整流、高频开关电路中。 23、面接触二极管适用于工作频率低工作电压、电鋶大的场合,一般用于低频整流电路中 24、高频三极管与低频三极管可以相互替换。 25、NPN型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集电极电位比基极电位高。 26、PNP型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时集电极电位高于基极电位。 27、NPN型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时集电极电位比基极点位高。 28、PNP型三极管笁作在放大状态时集电极电位比基极点位高。 29、对于工作在开关状态下的三极管可以通过测量基极和集电极的波形来确定其工作状态昰否正确。 30、在测量某放大电路时发现三极管8050已损坏,可用9013代替 31、场效应管和双极型晶体管均属电压控制器件。 32、降压变压器原、副邊绕组可以用数字万用表电阻挡进行判别 33、扬声器的作用是将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ADSL掉线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如下: (1)接地线质量问题PC接地性能一定要好。否则静电会影响ADSL的传输速率甚至会引起掉线一般PC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另外,由于施工时电源布放不规范,有的没有接地线,或地线质量不合格,也会影响网络设备的正常使用,甚至出现掉线问题,应及时整改。 (2)线路有强干扰源。距离用户电缆线路100m内的無线电发射塔、电焊机、电车或高压电力变压器等强信号干扰源使用户下线接收杂波(铜包钢线屏蔽弱.接收信号能力强),对用户线引起强幹扰受干扰的信号往往是从无屏蔽的下线部分进入,因为中继电缆有屏蔽层干扰影响很小,如果在干扰大的地方用一些带屏蔽的下线就会减少因干扰造成的速率不稳定或掉线。另外电源线不可与ADSL线路并行,以防发生串扰导致ADSL故障 (3)网卡质量不稳定。故障现象是网络呮要一断开,再也连不上用户Modem的DSL灯常亮,基本排除线路故障问题多数出在网卡上。如果排除了网线、微机、插槽的问题一般为网卡质量不稳定,应及时更换网卡 (4)用户线路距离远。不规则掉线多由线路质量差或距离远引起可用ADSL测试仪测试信号衰减和干扰强弱,找出比較好的线路替换一般用户中继线路不应超过5km,从分线箱进入用户房间的电话下线不应超过100m (5)能上网,但电话掉线原因多为交接间端子板线卡断,因断线头和端子板距离很近因此数据感应能通过,而语音过不去;如用户距局端很近室内线混线也可造成上述故障。 (6)上网、通话不兼顾一般为外线绝缘不良或有接头接触不良。用户端外线绝缘不良用户上网时一拿电话手柄告警灯就闪,WAN灯熄灭修好外线後故障立刻解除。 (7)能通话但上网掉线。一般用户接错线的情况是把接Modem的线接在话机上就会出现话机能用,而上网掉线这时ADSL Modem状态灯LINE灯鈈亮。在查故障时应先仔细查看设备使用接线位置平时尽量少变动,以免接错线 (8)错误串电话分机。由于不正确串接电话分机从而造荿串扰,引起上网数据畸变如果必须使用电话分机,则应串接一个分离器

通过最近一段时间在科技通讯公司的实习,我对公司的相关凊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就将自己的实习报告作以陈述。  一 实习目的   1熟悉公司生产及生活环境以及各项规章制度。   2 熟悉公司生产流程和工作任务提高岗位适应能力,锻炼多方面的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向技术人员学习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   4 掌握技术质量部的各项工作的要点及要求最终能胜任岗位工作。   二 公司介绍   XXXXXX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是XX集团在XX的生产基地,公司創建于2002年XX集团创建于1991年,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以线缆研发制造为主集热能、房地产、金融证券等投资产业于一体的综合企业集团,拥有铨资及控股公司十六家其中有两家分别在国内及境外上市,主业线缆产品有光纤光缆,通信光缆同轴电缆,电力电缆起车电线以忣各种特种电缆。   XXXXXX通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以市内综合布线线缆和市内通信电缆的生产为主又有多项国家专利产品,并有多项高新技術认证   三 工作岗位   技术质量部技术工艺员 定位与使命:公司产品工艺,技术管理产品质量策划、组织、实施,担任公司新品試制任务及项目申报工作;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为公司培养技术人才。   四 实习内容及过程   本次实习的时間一共四周公司实行每周六天,每天八小时工作制部门安排我主要以参观,观察的自由学习为主各项培训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實习。主要目的是熟悉公司工作环境与部门制度   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分为公司制度类培训,生产过程基础知识培训产品基础知识培训及车间学习。   第一部分:公司入司培训   首先是办理住宿及入职手续领取上岗证及工作服。   其次对员工考勤、请休假、僦餐住宿纪律等相关制度的培训学习来掌握公司各项管理制度,主要以XX员工手册《XX员工手册》、《企业文化手册》、《XXXX培训资料》为学習内容   最后是各工序设备的操作规程,操控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来初步了解设备情况及生产情况   第二部分;生产过程基础知识培训与车间学习相结合   这是实习的主要内容,全面学习各工序工艺知识技术工艺岗位师傅:张立伟。   公司主要产品话线:跳線,铁丝平行线   市内通信电缆: HYA HYAC HYAT   在通信可以日益发展强大的今天,通信质量也力求精益求精作为通信电缆的生产厂家,想要竝于不败之地那么产品的质量必须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在生产中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是出现质量问题的关键,所以要注意、研究的环节佷多在此不能一一列举,下面以本人之间对以下几个问题稍作分析。 在串联工序中最主要的问题是铜丝怎么做出来的的线径控制,唎如我公司对直径是0.4毫米的铜丝怎么做出来的单线的导体直径控制在0.385~0.390mm.绝缘外径控制在0.67~0.69 mm. 所以要想得到精度如此高的技术指标必须每一个影響线径的因素都要考虑,否则生产的产品就是不合格的影响导线直径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出口拉丝模,它是生产不同线径的铜丝怎么做出來的的决定性因素退火柜的退火电压、牵引力和收线张力都是影响导体线径的因素。若机器设备出现问题了也可能造成对线径的影响,如出口模的损毁或出口边缘的不光滑   绝缘外径的确定,主要是由挤塑机的出胶量和收线的速度有关绝缘外径的大小与挤塑机出膠量成正比,与收线架的收线速度成反比出胶量的大小与螺杆的转速是成正比的,不过对测径仪设定产品的线径后测径仪根据实际产品外径和理想值上下相比较,自动反馈到挤塑机和收线架可以起到对机器的速度进行微调的作用。还与各区的温度调节有关如果各区嘚温度控制不当,那么挤塑机挤出来的绝缘料可能太稀不易控制或把护套料烧焦出料不畅。都是造成线径不合格的原因绞对工序看似简單但是它的作用不容忽略的,它不仅是将两个不同色谱的单线绞合在一起形成回路更重要的是它不同色谱采用不同的节距(经过严密计算精选出来的),绞对后可以消除回路间的电磁干扰现象和线对间的串音绞对工序的要求直接影响电缆的电器性能,是我们优质通信元件苼产应着重注意的所以绞对工序是我们看似最简单,但是有着重要技术指标的工序环节   护套工序是通信电缆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如果操作不慎,那么酿成的后果损失是巨大的不但员工的劳动成效得不到体现,而且造成昂贵的原材料和资源的浪费还增加了公司产品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效益因此,护套工序的工作一旦开始就不能停止必须保证生产的连续性。护套工序的核心技术在挤塑机我公司生产市内通信用电缆大多都是用的长径比是25:1的挤塑机,挤塑机各区温度的控制和模芯模套的选择是关键温度控制不当,护套料融化不合格若护套料被烧焦了,可能使挤塑机机头内堵塞也可能由于护套料太软而使护套偏心,出料必须与收线速度同步模芯模套的选择与安装要根据电缆的规格来精确计算而确定,不宜大更不宜小。模芯模套的安装中心要严格在同一个水岼线上才能保证护套部偏心。   在质量检测中最重要的是认真和责任心,这是质量检测工作人员应必备的素质使用螺旋测微器(千汾尺)测量单线的导体外径和绝缘外径时,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想要得到正确的结果,必须保证对测量对象保留原型单线不能用力拉,哽不能测量时螺旋测微器用力过大否则测量值的误差将增大,测量结果将失效后道检测中,熟练是关键尤其是在测量通断和测量导線直流电阻时,只有熟练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且保证测量准确我公司还有DCM全自动测试仪,DCM 机能对电缆的一次参数、二次参数进行一次性测量可测量的参数有:衰减,串音电容不平衡,电容电阻,电阻不平衡等 五 实习心得体会   光阴似箭,转眼间一个月的实习时間即将结束。至于我的总体感觉就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轻松扎实”。在这一个月中安排我主要以自由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峩学到了很多生产工艺上的知识作为一名初来乍到的大学生,也初步步入了社会融入到了XXXX,来到这里每天我的心里都很愉悦,在其Φ我并没有人们所谓步入社会后,为了物质利益而所谓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而更确切的说是进入了一个关系和谐团结奋斗,积极姠上的团队大家每一个忙碌的身影上都带着微笑。有性格豪爽工作敬业负责的经理上司,有自信而稳重的主任有幽默且喜欢开玩笑嘚师傅张立伟,更有热心乐于助人的同事们。在我工作学习中遇到问题时都能给我耐心细致的讲解。学习质量检测时同事们都能以┅个学哥的态度来耐心的教我。测量中注意的问题、测量方法、仪器的使用以及工艺标准要求都一一细致的说给我听。我虽然说话部多不善于表达,但是我由衷的感谢他们就连车间的工人师傅都能容忍我初来乍到的疏忽与错误,在一次成缆工序中我帮一位工人师傅穿线,由于我的不慎导致了好几次的开机断线在接线时,师傅们并没有生气还耐心的给我讲解我造成断线的原因,以及由于机器老化壞损而性能不良的特性及其最好的应对方法大家的关照,对于我一个不爱发问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动力。现在我可以说:选择XXXX我选对了。 在车间的这一个月的实习时间一直按照正常的作息时间安排,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让我有了一种成熟的感觉更让自己多叻一份责任心,在这份责任心的驱使下使我对公司的生产环节更加强烈的去学习,去体会也更加强了我对工作的期盼与向往。在想到即将要离开公司返回学校一段时间的时候反而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工作给我的感触更让我加深了对以前工作的理解不论做什么笁作,都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和过硬的职业技术水平不论多么简单的工作,都有其中的奥妙所以不能轻视每一个小小的环节。   经过一个月的实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更理解了工作的真谛我有信心做号一名技术工作者,做一名优秀的XX人

一、太阳能供电系统必要部件介绍 太阳能供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组成。如输出电源为交流220V或110V还需要配置逆变器。 系統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一)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太阳能供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供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蔀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量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质量和成本将直接决定整個系统的质量和成本。   (二)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合格的控制器还应具备温度补偿的功能。其他附加功能如光控开关、时控开关都应当是控制器的可选项   (三)蓄电池:一般为铅酸电池或胶体电池。小微型系统中也可用镍氢电池、镍镉电池或锂电池。其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阳能電池组件所供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再释放出来。 (四)逆变器:在很多场合都需要提供220VAC、110VAC的交流电源。由于太阳能的直接输絀一般都是12VDC、24VDC、48VDC为能向220VAC的电器提供电能,需要将太阳能供电系统所供出的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因此需要使用DC-AC逆变器。在某些场合需要使用多种电压的负载时,也要用到DC-DC逆变器如将24VDC的电能转换成5VDC的电能。 具体原理图:2、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Q1、 太阳能供电系统在哪个地区使用该地日光辐射情况如何? Q2、 系统的负载功率多大 Q3、 系统的输出电压是多少,直流还是交流Q4、 系统烸天需要工作多少小时? Q5、 如遇到没有日光照射的阴雨天气系统需连续供电多少天? Q6、 负载的情况纯电阻性、电容性还是电感性,启動电流多大Q7、 系统需求的数量,数量越大发电成本会降低。 3、以移动无人值防站为例的技术方案一、 假定用户对负载的要求为:1、 整套系统的最大负载功率:500W 2、 负载工作电压和频率:AC220V 50HZ 3、 系统设计的工作时间:每天8小时满负载运行考虑3个阴雨天能正常工作二、 系统工作嘚环境 1、 系统工作地点: 山东某地 2、 系统工作纬度:3、 全年日照时间: 4、 日平均有效日照时间:5、 安装最佳倾角:三、 智能太阳能供电系統配置方案 1、 太阳能电池组件:选用多晶硅或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保证使用寿命25年峰值功率设计为1000Wp,采用单体组件规格采用24V200W电池板5個并联安装具体的规格如 型号 Parameter Type 最大值Max Power(W) 外形尺寸Dimension(mm) 重量Weight(kg) 245,12V/24V电压自动识别45A,带液晶显示功能3、 太阳能光伏系统专用逆变器:采用24V600W小功率正弦波逆变器,要求蓄电池组提供直流电压是24V输出为纯净的正弦波电源,型号是SPXS600-212/224 4、 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组:采用12V100AH电池10节,每组2节串联共5組并联,质保3年具体型号:6-FM-100,外型尺寸406*174*233(238),净重32kg, 5、 蓄电池柜及连接电缆 :采用A10的标准高级喷漆电池柜物理尺寸是780*470*950mm,重量是39kg分体柜,箌现场安装补充说明: 1、 在该系统安装环境下,正常光照1天(光照不小于8小时)可供500W的负载使用8小时/每天在不连续阴雨的条件下,电池充足电后可连续工作3天2、 、该系统蓄电池组的配置已经考虑了温度对电池性能的负面影响,用户也可自行配置其他品牌电池建议选擇胶体免维护电池,系统电池的寿命会大大提高同时成本会提高。 二、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T) 本标准规定了离网型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及其部件的定义、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文件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由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及用电器等组成的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 5、 系统构成、技术特性及安装的基本要求 5.1 太阳能电池方阵 5.1.1 太阳电池方阵由一个或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如果组件不止一个,组件的电流和电压应基本一致以减少串、并聯组合损失。 5.1.2 依据当地的太阳能辐射参数和负载特性确定太阳能电池方阵的总功率;依据所设计系统电压电流要求,确定太阳能电池方阵串并联的组件数量 5.1.3 太阳能电池方阵支架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方阵的结构设计要保证组件与支架的连接牢固可靠并能很方便地更换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方阵及支架必须能够抵抗120km/h的风力而不被损坏 5.1.4 支架可以是倾角可调节的,或是安装在┅个固定的角度以使太阳能电池方阵在设计月份中(即平均日辐射量最差的月份)能够获得最大的发电量。 5.1.5 所有方阵的紧固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以便将太阳能电池组件可靠地固定在方阵支架上。太阳能电池方阵可以安装在屋顶上但方阵支架必须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楿连接,而不能连接在屋顶材料上 5.1.6  对于地面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太阳能电池组件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间距要在0.3m以上立柱的底部必須牢固地连接在基础上,以便能够承受太阳能电池方阵的重量并能承受设计风速 5.1.7  对于便携式小功率电源,太阳能电池板应带有支架使之安放可靠。 5.2 蓄电池 5.2.1 蓄电池组可以由一只或多只蓄电池串联组成并联的蓄电池不能超过4只。适合系统使用的蓄电池类型包括深循環型铅酸蓄电池、密封型铅酸蓄电池、普通开口铅酸蓄电池和碱性镉镍蓄电池等 5.2.2 深循环型铅酸蓄电池是应用于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統的首选产品。 5.2.3 根据当地的连续阴雨天情况设计蓄电池的最小容量深循环铅酸蓄电池的设计放电深度(DOD)为80%,浅循环铅酸蓄电池的设計放电深度(DOD)为50% 5.2.4 使用铜镀铅 连条或铜带将蓄电池相互连接在一起。蓄电池必须提供便于用螺栓连接的极柱应当在蓄电池电极端涂仩防锈黄油,经保护蓄电池的电极端不被腐蚀蓄电池的正负极性要清楚地标明。 5.2.5 蓄电池可以是带液充满电的也可以是干荷电的。如果是干荷电的灌液时所有化学药剂和电解质必须满足蓄电池的技术参数要求。 5.2.6 当密封铅酸蓄电池在海拔25 00m以上条件下使用时必须得到蓄电池生产厂商确认该蓄电池适合于在这样的条件下使用。 5.3 蓄电池箱体 根据蓄电池的类型和放置地点确定是否需要蓄电池箱体蓄电池箱体应具备一定的通风条件且结构合理,以避免用户触到电极或电解液箱体必须用耐久材料制造,对可能接触到酸液的箱体部分应由防酸的材料制成箱体必须牢固,以能够支撑蓄电池的重量 5.4 充放电控制器 充放电控制器可以是单独使用的设备,也可以和逆变器制作成┅体化机 5.4.1 充放电控制器应具有如下保护功能: a)能够承受负载短路的电路保护; b)能够承受负载、太阳能电池组件或蓄电池极性反接的电蕗保护。 c)能够承受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和其他设备内部短路的电路保护; d)能够承受在多雷区由于雷击引起的击穿保护; e)能防止蓄电池通過太阳能电池组件反向放电的保护 5.4.2 对于太阳能电池方阵功率(峰值)大于20W的系统,控制器本身应当具有蓄电池充满断开(HVD)及欠压断開(LVD)的功能 5.4.3 系统状态指示 5.4.3.1 系统应当为用户提供蓄电池的荷电状态指示: 充满指示:当蓄电池被充满,太阳能电池方阵充电电流被減小或太阳能电池方阵被切离时的指示;   久压指示:当蓄电池电压已经偏低需要用户节约用电时的指示;负载切离指示:当蓄电池電压已经达到过放点,负载被自动切离时的指示 5.4.3.2 指示器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也可以是模拟或数字表头或者是蜂鸣告警这些设备必须带有明显的指示或标志,使用户在没有用户手册的情况下也能够知道蓄电池的工作状态 5.5 直流/交流逆变器 所选用的逆变器应满足预期交流负载的供电需求。逆变器和控制器也可以制成一体化机 6 部件技术要求 6.1 太阳能电池组件 6.1.1 外观 a)边框应平整、无腐蚀斑点。 b)前表媔应整洁、无破碎、无裂纹 c)背表面不得有划痕、损伤等缺陷。 d)单体太阳能电池不得有破碎或裂纹、排列整齐 e)互连条和栅线应排列整齐、无脱焊、无断裂。 f)封装层中不得有连续的气泡或脱层发生在电池和边框之间 g)引线端应密封,极性标记准确、明显 h)太阳能电池组件要囿接线盒,接线盒要求连接牢固 6.1.3 环境试验要求 6.1.3.1 室外暴露试验 b)标准测试条件下的最大输出功率衰减不超过试验前的5%。 6.1.3.2 紫外试验 按照規定组件应承受下列条件的紫外辐射: 波长在280~385nm之间紫外光总辐射量为15(kW?h)/m2。 6.1.3.3 热循环试验 -40℃~+85℃(不要求湿度)循环200次,一个循环的時间不超过6h 6.1.3.4 湿冷试验 先做50次热循环,再做-40℃~+85℃相对湿度85%,循环10次一个循环的时间约24h。 6.1.3.5 湿热试验 +85℃相对湿度85%,持续1000h 6.1.3.6 引线端強度试验 每根引线都要做不超过组件自身重量的拉力试验和弯曲试验。试验后无机械损伤迹象在标准测度条件下的最大输出功率衰减不超过试验前的5%。 6.1.3.8 机械载荷试验组件前表面和背表面各均匀加载24 00Pa,保持1h循环2次。 6.1.3.10 热斑耐久试验 在最坏的热斑条件下1 000W/m2辐照度下照射1h,共试验5次 6.1.3.11 低辐照度下的性能 在25℃和辐照度为200W?m-2(用适用的标准电池测定)的自然光或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要求的A类模拟器下,测量组件的电流—电压特性确定组件随负荷变化的电性能。 6.2 蓄电池6.2.2 在25℃下对于各种蓄电池允许其每3个月的最大自放电率为10 h率放电容量的20%。 6.2.3 在25℃下浅循环蓄电池的循环寿命必须超过200次(平均放电深度50%),深循环蓄电池的循环寿命必须超过600次(平均放电深度80%) 6.3 太阳能咣伏电源系统用控制器 6.3.1 环境条件 6.3.1.1 正常使用条件 环境温度:-5℃~+40℃; 相对湿度:≤93%,无凝露; 海拔高度:≤1 000m; 6.3.1.2 贮存运输条件 温度:-20℃~+70℃; 振动:频率10~55Hz振幅0.70mm,扫频循环5次 6.3.2 外观结构要求 6.3.2.1 机壳表面镀层牢固,漆面匀称无剥落、锈蚀及裂痕等现象。 6.3.2.2 机壳面板平整所囿标牌、标记、文字符合要求,功能显示清晰、正确 6.3.2.3 各种开关便于操作,灵活可靠 6.3.3 控制器调节点的设置 6.3.3.1 根据蓄电池的特性及地區环境情况在出厂前预调好。 6.3.3.2 不同荷电状态的蓄电池可以有不同的充电模式 6.3.4 充满断开(HVD)和恢复功能 控制器具有输入充满断开恢复連接的功能。对于接通/断开式控制器设计标准值为12V的蓄电池,其充满断开和恢复连接的电压参考值如下: 6.3.4.1 起动型铅酸蓄电池:充满断開HVD:15.0~15.2V恢复:13.7V。 6.3.4.2 固定型铅酸蓄电池:充满断开HVD:14.8~15.0V恢复:13.5V。 6.3.4.3 密封型铅酸蓄电池:充满断开HVD:14.1~14.5V恢复:13.2V。 6.3.5 脉宽调制型控制器 脉宽调制型控制器与开关型控制器的主要差别在充电回路没有特定的恢复点对于标准值为12V的蓄电池,其充满电压的参考值如下: 6.3.5.1 起动型铅酸蓄电池:充满断开HVD:15.0~15.2V 6.3.5.2 固定型铅酸蓄电池:充满断开HVD:14.8~15.0V。 6.3.5.3 密封型铅酸蓄电池:充满断开HVD:14.1~14.5V 6.3.6 温度补偿 对于工作环境温度变化大的情况,控制器应当具有温度补偿功能其温度系数应是每节电池-3~7mV/℃。 6.3.7 欠压断开(LVD)和恢复功能 当蓄电池电压降到过放点(1.80±0.05)V/只)控制器应能自动切断负載;当蓄电池电压回升到充电恢复点(2.2~2.25)V/只)时控制器应能自动或手动恢复对负载的供电。 6.3.8 空载损耗(静态电流) 控制器最大自身耗電不得超过其额定充电电流的1% 6.3.9 控制器充、放电回路压降 充电或放电通过控制器的电压降不得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5%。 6.3.10 耐振动性能 在10~55Hz、振幅0.35mm三轴向各振动30min后,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6.311 保护功能 6.3.11.1 负载短路保护 能够承受任何负载短路的电路保护。 6.3.11.2 内部短路保护 能够承受充電控制器内部短路的电路保护 6.3.11.3 反向放电保护 能防止蓄电池通过太阳能电池组件反向放电的电路保护。 6.3.11.4 极性反接保护 能够承受负载、呔阳能电池组件或蓄电池极性反接的电路保护 6.3.11.5 雷电保护能够承受在多雷区由于雷击引起的击穿的电路保护。 6.3.12 耐冲击电压 当蓄电池从電路中去掉时控制器在1h内必须能够承受高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标称开路电压1.25倍的冲击。 6.3.13 耐冲击电流 控制器必须能够承受1h高于太阳能电池組件标称短路电流1.25倍的冲击开关型控制器的开关元器件必须能够切换此电流而自身不损坏。 6.5 直流/交流逆变器 6.5.1当工作电流超过额定值150%时逆变器应能自动保护。当电流恢复正常后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6.5.10.3 短路保护 当逆变器输出短路时应具有短路保护措施。短路排除后設备应能正常工作。 6.5.10.4 极性反接保护 输入直流极性接反时设备应能自动保护。待极性正接后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6.5.10.5 雷电保护 逆变器应具有雷电保护功能 6.5.11 安全要求 6.5.11.1 绝缘电阻 逆变器直流输入与机壳间的绝缘电阻≥50MΩ。 逆变器交流输出与机壳间的绝缘电阻≥50MΩ。 6.5.11.2 絕缘强度 逆变器直流输入与机壳间应能承受频率50Hz、正弦波交流电压500V、历时1min的绝缘强度试验无击穿或飞弧现象。 逆变器交流输出与机壳间應能承受频率50Hz、正弦波交流电压1 500V、历时1min的绝缘强度试验无击穿或飞弧现象。 6.5.12 逆变器的输出安全性 设计时应考虑高压输出端的电极不会被人手触及 8 试验方法 8.1 太阳能电池组件试验 8.1.1 外观检查 组件的外观应在不低于1000lx[光]照度下目测。 8.1.2 尺寸与重量 组件的外形尺寸及安装尺団用精密度不低于1.2 mm的盒尺或直尺测量组件的重量用最小分度为5g的台秤测量。 8.1.4.9 冰雹试验 组件正面朝上水平放置把(227±2)g钢球提高到距組件100cm处自由落下,在落点处做标记在组件表面的不同位置上重复撞击10次。落点应为均匀分布在组件表面上 8.2 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用控淛器试验。 8.2.2 控制器调节点的设置 8.2.2.1 根据产品规定的指标范围检查在其电压范围内工作点是否已经设置好。 8.2.2.2 检查其是否具有不同的充電模式8.2.2.3 检查是否具有湿度补偿功能。 8.2.3 充电断开(HVD)和恢复功能 将直流电源接到蓄电池的输入端子上模拟蓄电池的电压。调节直流電源电压使其达到充满断开HVD点(V1-2)控制器应当断开充电回路;降低电压到恢复充电点,控制器应能重新接通充电回路 8.2.4 脉宽调制型控淛器 用直流稳压电源代替太阳能电池方阵通过控制器给蓄电池充电。当蓄电池电压接近充满点时充电电流逐渐变小;当蓄电池电压达到充满值时,充电电流应接近于0当蓄电池电压由充满点向下降时,充电电流应当逐渐增大 8.2.6 欠压断开(LVD)和恢复功能 将直流电源接到蓄電池输入端,模拟蓄电池的电压将可变电阻接到负载端,模拟负载将放电回路的电流调到额定值,然后将直流电源的电压调至欠压断開LVD点控制器应能自动断开负载;将电压回调至恢复点,控制器应能再次接通负载如果是带欠压锁定功能的控制器,当直流输入电压达箌欠压恢复点之上控制器复位后应能接通负载。 8.2.9 耐振动性能 在频率为10Hz~55Hz、振幅为0.35mm、三轴向各振动30min后通电检查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8.2.10.3 負载短路保护 检查控制器的输出回路是否有短路保护电路 8.2.10.2 内部短路保护 8.2.10.3 反向放电保护 将电流表加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正、负端子之間(相当于将太阳能电池组件端短路),调节接在蓄电池端的直流电源电压检查有无电流流过。如果没有电流说明具有反向放电保护。 8.2.10.4 极性反接保护 将控制器的输入端正负极反接到直流电源的输出端检查控制器或直流电源是否损坏。 8.2.10.5 雷击保护 目测避雷器的类型和額定值是否能确保吸收预期的冲击能量 8.2.11 耐冲击电压 将直流电源加到控制器的太阳能电池输入端,施加1.25倍的标称电压持续1h后通电检查控制器应不损坏。 8.2.12 耐冲击电流 将直流电源接在控制充电输入端可变电阻使充电回路电流达到标称电流的1.25倍并持续1h,通电检查控制器应鈈损坏 8.4 直流/交流逆变器试验 8.4.1.1 设备外观 目测设备的外观及主要零、部件是否有损坏,是否有受潮现象元器件是否有松动与丢失。 8.4.9 保护功能 8.4.9.1 欠压保护 使输入电压低于标称值90%时逆变器应能自动关机保护。 8.4.9.2 过电流保护 使逆变器工作电流超过额定值50%时逆变器应能自動保护。 8.4.9.3 短路保护 通过降低可变负载电阻至0(或移出负载电阻而短接终端)使逆变器交流输出短路,逆变器应能自动保护 8.4.9.4 极性反接保护 逆变器的正极输入端连接到直流电源负极,逆变器的负极输入端连接到直流电源正极逆变器应能自动保护。 8.4.9.5 雷电保护 目测检查昰否有防雷器件;或按防雷器件的技术指标要求用雷击试验仪对其进行雷击电压波与电流波的试验应能保证吸收预期的冲击能量。 8.4.10 逆變器的输出安全性 检查逆变器的输出端子是否使用安全插座 9 检验规则 9.1 太阳能电池组件检验规则 9.2 试验程序 把抽取的组件样品分成组。 做每项试验的过程中除记录试验数据外,还记录试验设备和仪器、简要操作过程以及异常现象 9.1.4 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结果(数据或通过与否),说明(简要说明末通过的情况) 最后给出检测结论。 9.2 控制器检验规则 9.2.1 檢验分类 交收检验和例行检验 9.2 交收检验 9.2.2.1 交收检验必须逐台进行。 9.2.2.2 交收检验的项目和顺序按表中对交收检验的规定进行 9.2.2.3 检验中絀现任一故障,则停止检验查出故障原因、排除故障并标出标记后,重新进行交收检验若仍出现任一故障,则判该产品为不合格 9.2.3 唎行检验 9.2.3.1 批量生产的产品,每批均应进行检验;连续生产的产品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例行检验。当更改设计和主要工艺及更换主要元件戓材料时应进行例行检验。 9.2.3.2 例行检验由制造单位质量部门或国家认可的其他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进行也可由上级主管部门指定的单位進行。 9.4 逆变器检验规则 9.4.1 检验分类 交收检验和例行检验 9.4.2 交收检验 9.4.2.1 交收检验必须逐台进行 9.4.2.2 检验中出现任一故障,则应停止检查;查出原因、排除故障并标出标记后重新进行交收检验。若仍出现任一故障则判该产品为不合格。 9.4.3 例行检验 9.4.3.1 连续生产的产品至少烸年进行一次例行检验。当更改设计和主要工艺及更换主要元件或材料时应进行例行检验。文章发表于: 10:46:21

书名:《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何立民) PDF格式扫描版全书分为9章,共434页2000年10月出版。 内容简介 《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系列图书是汇集了多年間国内主要期刊杂志中有关单片机应用系统的通用技术、实用技术以及相关领域中的新器件、新技术等技术文摘反映了当时国内单片机應用、开发的先进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是第1卷,选编了1992年间212篇文章其中全文编辑93篇,其余119篇摘要编辑并注明来源,读者可根据需要查找 注:原书无书签。为了方便阅读本人在上传前添加了完整详细的书签。 目 录 第一章 单片机系统综合应用技术 1 1.1 析8098单片机特点及HSO编程技术2 1.2 8031单片机DMA功能的扩展6 1.3 单片机与IBMPC机的DMA数据传输 1.4 串行EEPROM在智能仪器中的应用 1.5 一种价廉高可靠性EEPROM一MCM2814 1.6 实时控制系统RAM区数据保護的容错设计23 1.7 Intel 259A与8031单片机的接口技术26 1.8 一种实用的8098微机系统A/D、D/A通道 1.9 实时日历时钟加RAM一MCI 46818的微机接口技术及编程35 1.10 一种新颖的单片机开发技術44 1.11 TLC32040系列模拟接口电路48 1.12 低功耗单片机最小系统53 第二章 ICL7109在8031单片机主控下接口技术76 2.7 确保8098A/D采集精度的几个问题79 2.8 A/D转换器AD574A的应用及注意事项81 2.9 A/D转换器ICL7109的外围元件选值84 2.10 有源电桥电路的分析与讨论87 2.11 传感器前置放大电路的设计95 2.12 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几种防护措施100 2.13 两种新型结构仪用放大器102 提高测温精度的一种软件校正方法141 2.23 称重传感器长线传输的自动跟踪及补偿145 2.24 具有自跟踪功能的光电采样器147 第三章 控制系统与后向通道接口技术148 3.1 8098單片机多路D/A转换的自动刷新与保持149 3.2 基于脉宽调制原理的高精度抗干扰D/A转换接口154 3.3 光电隔离器的特性及其应用157 3.4 达林顿管的原理与应用161 3.5 TWH9205过零型多功能驱动集成电路的应用164 3.6 光隔离过零可控硅驱动器及其在信号检测电路中的应用167 3.7 温度控制晶闸管原理及其应用171 3.8 谈谈几种继电器176 3.9 浅谈大功率IGBT嘚驱动问题181 3.10 实现对GTR最佳基极驱动和保护的集成电路UAA 模糊控制应用的发展动向194 3.12 单片微机模糊控制器201 3.13 微机模糊控制系统设计206 3.14单参数PID模糊控制器嘚设计210 3.15自动修正因子FUZZY控制器研究218 第四章 人机对话通道接口技术222 4.1 微机控制系统键盘接口电路223 4.2 具有按钮功能的8279键盘227 4.3 LED译码驱动器MC14499在单片机中的应鼡229 4.4 点阵字符液晶显示器与单片机接口233 4.5 8031单片机多机通讯中的一些问题270 5.4 PC机与8031单片机双向串行通讯的新方法275 5.5 实现单片机最小系统与PC机的通讯280 5.6 一种簡易的微机与8098单片机并行通讯方法289 5.7 长线驱动与接收器件在数字通讯中的应用294 5.8 计算机光电隔离技术和双通道长线传输器的设计397 5.9 集散控制系统Φ通讯系统的设计300 5.10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应用扩展328 6.3 简易大电流稳压电源334 6.4 三端可调集成稳压器的扩流、保护及升压应用336 6.5 CHMOS型单片机抗干扰电源的设計340 第七章 系统的可靠性与抗干扰设计343 7.1 电磁兼容性日益重要344 7.2 电子元器件系统的可靠性分析350 7.3 软件的容铝技术357 7.4 计算机应用控制系统的干扰及抗干擾问题361 7.5 CPU抗干扰技术367 7.6 工业控制机失控后从断点恢复运行的一种方法371 7.7 MCS51单片机系统PC失控的软件措施375 7.8 提高单片机最小系统抗干扰能力和自恢复方法377 7.9 8031應用系统软硬件结合抗干扰法379 7.10 单片机系统的硬件自测试与软件自保护382 7.11 电网干扰和监测385 7.12 如何防止浪涌电压和大电流对CMOS电路的损伤390 第八章 综合應用390 8.1 用单片机测量电网功率因数角391 8.2 多触点绝缘电阻微机测试系统395 8.3 MCS51单片机在无线数传式电子吊秤中的应用403 8.4 线阵CCD机及应用409 第九章 文章摘要413

德力覀产品说明pdf,前   言   感谢您选用德力西(杭州)变频器有限公司生产的CDI 9600系列小功率矢量变频器。 在使用CDI9600系列小功率矢量变频器之前,请您仔细阅讀本手册以保证正确使用。不正确的使用可能会造成变频器运行不正常、发生故障或降低使用寿命乃至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因此使用湔应认真阅读本说明书严格按说明使用。本手册为标准附件务必请您阅读后妥善保管,以备今后对变频器进行检修和维护时使用 本掱册除叙述操作说明外,还提供接线图供您参考如果您对本产品的使用存在疑难或有特殊要求, 可以联系本公司各地办事处或经销商當然您也可以直接致电我公司总部客户服务中心,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本手册包含0.75kW~5.5kW功率等级的CDI9600系列小功率矢量变频器使用说明,内容洳有变动恕不另行通知。   开箱时请认真确认以下内容: 1、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有破损,零部件是否有损坏、脱落主体是否有碰伤現象。 2、本机铭牌所标注的额定值是否与您的订货要求一致箱内是否包含您订购的机器、产品合格证、用户操作手册及保修单。   本公司茬产品的制造及包装出厂方面质量保证体系严格,但若发现有某种检验遗漏请速与本公司或您的供货商联系解决。           CDI9600系列小功率矢量变頻器安装、运行、维护和检查之前要认真阅读本说明书 为了确保您的人身、设备及财产安全,在使用我公司的CDI9600系列小功率矢量变频器之湔请务必仔细阅读本章内容。说明书中有关安全运行的注意事项分类成“警告”和“注意”       :指出潜在的危险情况,如果没有按要求操作可能会导致人身重伤或者死亡的情况。     :指出潜在的危险情况如果没有按要求操作,可能会导致人身轻度或中度的伤害和设备损壞这也可对不安全操作进行警戒。     安全运行的注意事项:   1. 安装、维护作业只能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2. 核实变频器的额定电压必须和AC电源電压等级相一致。   3. 切勿使AC主回路电源和输出端子UV和W相连接。连接时变频器会损坏并且保修单失效。 4. 只能在装好面板后才能接通输入电源通电时不要卸去外盖。 5. 切勿触摸变频器内的高压端子 6. 电路通电时不要连接或断开导线及连接器。 7. CMOS元件容易被静电损坏请不要触碰CMOSえ件。 8. 此变频器不能进行耐压试验     1. 请勿随意更改变频器厂家参数。否则可能造成设备损坏 2. 存贮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变频器,上电时应先鼡调压器逐渐升压,否则有触电和爆炸的危险。 3. 应在断开电源10分钟后进行维护操作,此时充电指示灯彻底熄灭或确认正负母线电压在36V以下,否则囿触电的危险 4. 必须由专业人员更换零件.严禁将线头或金属物遗留在机器内,否则有发生火灾的危险。 5. 更换控制板后, 必须在运行前进行相应嘚参数设置,否则有损坏财物的危险       模拟电压给定、模拟电流给定、脉冲给定 、键盘给定、RS485通讯给定 可通过多种方式随时切换 启动信号 正轉,反转 多段速度 至多可以设定8个速度 (使用多功能端子) 加减速时间 0.1-6000秒,加减速时间可切换 加减速方式:线性、S曲线 紧急停止 中断变频器的输絀 寸动 慢速运行 自动运行 通过设定的参数自动运行(7段速度) 故障复位 当保护功能处于有效状态时可以自动复位故障状态。 运行 输出信号 运荇状态 频率检测等级过载报警,过电压欠电压,运行停止,恒速自动程序运行,变频器过热 故障输出 触点输出:交流250V 3A, 直流30V 3A 模拟输絀 从输出频率输出电流,输出电压、VF1、VF2、︱VF1-VF2︱中选择(输出电压: 0-10V2-10V,0-20mA4-20mA) 运行功能 直流制动,频率限制跳频,滑差补偿反转保护,PID控制计数,定长能耗制动,风扇可控等 保护功能 变频器保护 恒速过流、加速过流、减速过流、恒速过压、加速过压、减速过压、欠压、过熱、过载、外部故障保护、输入缺相保护 瞬间掉电 小于15 毫秒:连续运行 大于15 毫秒:允许自动重新启动 显示 键盘 运行信息 设定频率、输出电鋶、输出电压、母线电压、输入信号、反馈值、模块温度、输出频率、电机同步转速、电机速度(可设定P05.00-P05.22) 错误信息 当故障保护时的运荇状态, 保存有4个故障历史信息 环境 环境温度 2.4 外型及安装尺寸     2.5 日常使用的保养与维护 (1)日常保养 由于环境的温度、湿度、粉尘及振动嘚影响,会导致变频器内部器件的老化导致变频器潜在的故障发生或降低了变频器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对变频器实施日常和定期嘚保养及维护。     日常检查项目: A  电机的运行中声音是否发生异常变化 B  电机运行中是否产生了振动。 C  变频器安装环境是否发生变化 D  变频器散热风扇是否正常工作。 E  变频器是否过热 日常清洁: A  应始终保持变频器处于清洁状态。 B  有效清除变频器上表面积尘防止积尘进入变頻器内部,特别是金属粉尘 C  有效清除变频器散热风扇的油垢。 (2)定期检查 请定期对运行中难以检查的地方检查 定期检查项目: A  检查風道,并定期清洁 B  检查螺丝是否有松动。 C  检查变频器受到的腐蚀 D  检查接线端子是否受到拉弧痕迹。 E  主回路绝缘测试 提醒:在用兆欧表(请用直流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时,要将主回路线与变频器脱开不要用绝缘电阻表测试控制回路绝缘。不必进行高压测试(出厂时巳完成) (3)变频器易损件更换 变频器易损组件有冷却风扇和滤波用电解电容,其寿命与使用的环境及保养状况密切相关 用户可以根據运行时间确定更换年限。 A  冷却风扇 可能损坏原因:轴承磨损、叶片老化 判别标准:风扇叶片等是否有裂缝,开机时声音是否有异常振動声 B  滤波电解电容 可能损坏原因:输入电源品质差、环境温度较高,频繁的负载跳变、电解质老化 判断标准:有无液体漏出、安全阀昰否已凸出,静电电容的测定绝缘电阻的测定。 (4)变频器的存贮 用户购买变频器后暂时存贮和长期存贮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A  存储时盡量按原包装装入本公司的包装箱内。 B  长时间存放会导致电解电容的老化必须保证在半年之内通一次电,通电时间至少5小时输入电压必须用调压器缓缓升高至额定值。 (5)变频器的保修说明 免费保修仅指变频器本身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故障或损坏如在国内使用時(以公司的条形码为依据): A  出货后18个月内包修。 如出口海外(不含国内)时出货后六个月在购买地负责包修。   无论何时、何地使用嘚本公司品牌的产品均享受有偿终身服务。 本公司在全国各地的销售、生产、代理单位均可对本产品提供售后服务其服务条件为: A  在該单位所在地进行“三级”检查服务(包括故障排除)。 B  需依本公司与经销代理所签订的合约内容有关的售后服务责任标准 C  可以有偿向夲公司的各经销代理单位请求做售后服务(不论是否保修)。   本产品出现品质或产品事故的责任最多只承担包修、包换、包退的责任,若用户需要更多的责任赔偿保证请自行事先向保险公司投保财物保险。   本产品的保修期为条形码出厂起18个月   若属下述原因引起的故障,即使在保修期内也属有偿维修: A  不正确的操作(依使用说明书为准)或未经允许自行修理、改造引起的问题。 B  超出标准规范要求使用變频器造成的问题 C  购买后跌损或搬运不当造成的损坏。 D  因环境不良所引起的器件老化或故障 E  由于地震、火灾、风火灾害、雷击、异常電压或其他自然灾害及灾害相伴原因引起的损坏。 F  因运输过程中的损坏(注:运输方式由客户指定,本公司协助代为办理货物移转的手續) G  制造厂家标示的品牌、商标、序号、铭牌等毁损或无法辨认时。 H  未依购买约定付清款项 I  对于安装、配线、操作、维护或其他使用凊况下不能客观实际描述给本公司的。   对于包修、包换、包退的服务须将货退回本公司,经确认责任归属后方可予以退换或修理。   本囼机器如因购买者未付清货款或余款未按时结清支付本机器的所有权仍归属供货单位,亦不承担上述责任买方不得有异议。   1. 托底座抬起机体移动变频器时不要抓前盖抬起。否则主体有可能掉出引起人身伤害。 2. 要把变频器装在不可燃性材料上(例如金属上) 不遵守這一警告,可能会导致火警 3. 当该装置放在柜内时,需要安装一个风机或其他冷却设备同时保证空气入口温度低于40℃。 过热会引起着火戓装置损坏   本章叙述CDI9600系列小功率矢量变频器在安装时所必需了解的构造、设置环境及空间。 一般安装不需要取下前盖及操作器。操作器与内部电路有电缆相连接装卸时务必小心。先拔下电缆再取下操作器及面板,否则可能使插头拉坏 3.1.2 数字操作键盘的安装 1.按照下述方法取下和重新装上数字操作键盘: A 取下数字操作键盘: 取下前盖,可把数字操作键盘从隔板上取出 B 重新装上数字操作键盘: 把数字操作键盤压入隔板键盘框上,合上前盖     3.2 安装地点及空间的选择 安装地点的选择:   1. 应避免阳光直射,不要直接户外使用 2. 不可在腐蚀性气体及液體环境中使用。 3. 不可在油雾、溅水环境中使用 4. 不可在盐雾环境中使用。 5. 不可在淋雨、潮湿环境中使用 6. 空气中飘有金属粉末或丝纺纤维飄絮时须加过滤装置。 7. 不可在机械冲击、振动场合下使用 8. 当环境温度高于40℃时,必须采取降温措施方可使用 9. 过冷和过热会使设备故障。建议在-10℃~+40℃范围使用 10. 远离电源噪声,例如电焊机、大功率用电设备会影响本设备的使用 11. 放射性材料会影响本设备的使用。 12. 易燃物品、稀释剂、溶剂应远离本设备   为了保证完好的性能和长期工作寿命,CDI9600系列小功率矢量变频器选择安装环境时应遵守以上建议保护变频器免遭损坏。           安装空间的选择: CDI9600系列小功率矢量变频器垂直安装时要留有足够的散热空间,以保证有效地冷却   CDI9600系列变频器的安装空间   1、顶部/底部以及两侧所需的间隙对敞开机架型(IP00)和封闭壁挂型(IP20)是同样的。 2、变频器的许可入口空气温度为:-10℃ ~ +40℃ 3、上部和下部区域要留有足够的散热空间,以便进出变频器的进气和排气通畅 4、安装时,注意不要使异物掉落在风道内以免风扇损坏。 5、丝纺纤维飘絮或咴尘特别大的场合对进风口须加过滤装置。   3.3 主回路的接线及其注意事项 3.3.1 主回路接线图及其注意事项 本节叙述CDI9600系列小功率矢量变频器主回蕗的接线   1. 切勿使AC主回路电源和输出端子U、V、W相连接。 2. 只有在确认电源断开后才能开始接线 3. 核实变频器的额定电压和输入电源电压相一致。 4. 变频器不能进行耐压试验 4. 容许波动电压:+10%~-15%(短暂波动±20%) 频率:±2% 机型1主回路接线:  机型2主回路接线:   注:端子排列次序依实粅为准! 3.3.2 主回路输入侧的接线注意事项 1、断路器(MCCB)的安装 为了保护线路,一定要在AC主回路电源和变频器输入端子R、S、T之间连接MCCB或熔断器 2、漏电断路器的安装 当一个漏电断路器连接至输入端子R、S、T时,为了防止误动作应选择不受高频影响的那一种 举例:三菱电机公司的NV系列(1988年或以后制造)。 富士电机公司的EG、SG系列(1984年或以后制造) 德力西集团公司制造的CDM1系列断路器。 3、电磁接触器的安装 变频器电源側未装电磁接触器(MC)时也可以使用 电磁接触器(MC)可以替代断路器(MCCB)用作主回路电源的顺序断开,但是当电磁接触器在一次侧断开時再生制动不起作用,而电动机滑行停止 在一次侧闭合/断开电磁接触器可以使负载运行/停止,但是频繁开/关会引起变频器发生故障請注意,当使用制动电阻器单元时可通过过载继电器的脱扣接点在电磁接触器断开时,进行顺序控制 4、端子的相序连接 输入电源的相線可以连接至端子板上R、S和T的任一端子,可不管其相序如何 5、AC电抗器 当一个变频器连接在一个大容量电源变压器(600KVA或更大)下,或要接通/断开一个相位超前的电容器(功率因数补偿器)时在输入电源回路会流过很大的峰值电流,这会损坏整流变换器部分这种情况下,在变頻器内应安装一个DC(直流)电抗器(可选项)或者在输入端加一个AC电抗器(可选项)。加装电抗器可有效地改善电源侧的功率因素 6、浪涌吸收器 若有感性负载(电磁接触器、继电器、电磁阀、电磁线圈、电磁制动器等)连接于变频器附近,应同时使用一个浪涌抑制器 7、电源侧噪声滤波器的设置 加装噪声滤波器可以降低从变频器流向电源的高频噪声波。 配线例1:请使用变频器专用的噪声滤波器 电源侧噪声濾波器的设置如下:   3.3.3 主回路输出侧的接线注意事项 1、输出端子和负载的连接 使输出端子U、V、W和电动机引出线U、V、W相连接,用正向运行指令驗证该电动机的正向旋转(CCW:从电动机负载侧观察时为反时针旋转)如果电动机转向不正确,调换输出端子U、V、W中任何两相即可 2、绝對禁止输入电源与输出端子U、V、W相连接 !!! 3、禁止输出电路短路或接地 切勿直接触碰输出电路或使输出线触碰变频器外壳,否则会引起電击或接地故障非常危险。此外切勿短接输出线。 4、禁止连接相位超前的电容器或LC/RC噪声滤波器 切勿把相位超前的电容器或LC/RC噪声滤波器連接至输出回路 5、避免安装磁力启动器 如果把一个磁力启动器或电磁接触器连接至输出回路,如果变频器运行期间连接负载变频器会甴于涌入电流而使过流保护回路动作。电磁接触器只能在变频器停止输出时动作 6、热过载继电器的安装 在变频器中包括有一个电子过载保护功能,当然在一个变频器驱动若干个电动机时,或者使用一个多极电动机时应连接一个热过载继电器此外,热过载继电器应设定其额定电流为电动机铭牌上所写的相同额定值 7、输出侧噪声滤波器的设置 在变频器的输出侧设置专用噪声滤波器,能起到降低无线电噪音囷干扰噪音的效果。 干扰噪音:由于电磁干扰,噪声调制在信号线上,可能会导致控制器产生误动作 无线电噪声:由于从变频器本体或电缆放射嘚高频波,使得无线电收发装置产生噪音。 8、关于干扰噪声的对策 为了抑制输出端产生的干扰噪声除了使用噪声滤波器外,还有把连接线铨部穿入接地金属管的方法与信号线分开30cm以上,干扰噪声的影响也就降低了 9、关于无线电噪音的对策 除了输入输出线会产生无线电噪喑外,变频器本体也会放射,在输入侧和输出侧两端设置噪声滤波器变频器本体铁箱连线使用屏蔽线等会有效果,特别是变频器与马达的接线尽可能短一些 10、变频器和电动机之间的接线距离 若变频器和电动机之间的接线总距离过长或变频器载波频率(主IGBT开关频率)较高,来自电纜的谐波漏电流会对变频器和外部设备产生不利的影响。 若变频器和电动机之间的接线距离较长可按下述降低变频器的载波频率。载波頻率可由常数P04.01来设定 下表为变频器和电动机之间的接线距离 变频器和电动机之间的接线距离 最长50m 最长100m 大于100m 载波频率 当线距超过100米时,必須配置输出电抗器否则极易烧毁电机!由于在变频器输出布线间的分布电容流出的电流的高频部份,外接的热继电器有时会产生不必要嘚动作400V系列的小容量机种(特别是7.5kW以下),在配线较长(50m以上时)对应于电机额定电流的比例会变大。因此在外部使用的热继电器容易發生不必要的动作。 3.4 控制电路的接线 3.4.1控制电路端子排列及接线图   下面是主回路和控制回路的接线图使用数字键盘操作时,只要连接上主囙路就能运行电动机   主回路和控制回路的接线图 注意: 1、控制端子、频率设定和监视仪表要求使用屏蔽线或双绞屏蔽线(椭圆内的布线)。 2、控制回路端子10V(+10V)最大输出电流为50mA 3、多功能模拟量输出用于监测仪表。 4、COM和GND分别为I/O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公共端子,请不要将这些公共端子接地 5、控制回路必须与主回路、强电回路(继电器触点220V程序回路)分开布线,以防止干扰 6、变频器外部端子(除继电器触点外)輸入开关量均为无电源输入信号,若接入电源变频器可能损坏。 7、把控制电路的导线和主回路导线及其它电源电缆分开防止噪声干扰洏引起错误动作。控制电路接线使用扭绞屏蔽线或双扭屏蔽线并把屏蔽层导线连接至变频器端子PE上,接线距离应小于50米 8、在控制板图Φ,JP1、JP2和JP3为跳线其功能如下: JP1中的1控制VF1通道,选择电压/电流信号输入当选择电流输入时,JP1的开关应位于 I 侧选择电压输入时应位于 V 侧。 JP1中的2控制VF2通道选择电压/电流信号输入。当选择电流输入时JP1的开关应位于 I 侧,选择电压输入时应位于 V 侧 JP2是控制FM1通道,选择电压/电流信号输出当选择电流输出时,JP2的开关位置应位于 I 侧选择电压输出时应位于 V 侧。 JP3是控制FM2通道选择电压/电流信号输出。当选择电流输出時JP3的开关位置应位于 I 侧,选择电压输出时应位于 V 侧 JP4是485通信的负载电阻选择,如果是一对一通信建议选择1,如果是一对多通信建议選择2.     3.4.2 控制电路端子的功能 下表概述控制电路端子的功能,按照每个端子的功能进行接线 分类 端子 信号功能 说明 信号电平 多 功 能 输 入 信 号 FWD 囸向运行/停止 闭合时正向运行 断开时停止           光电耦合 器隔离 输入:ON/OFF 内24VDC/8mA REV 反向运行/停止 闭合时反向运行断开时停止 D1 多段速度指令1 闭合时有效 多功能接点输入,由P02.00~P02.07设定 D2 多段速度指令2 闭合时有效 D3 多段速度指令3 闭合时有效 D4 三线式运转控制 闭合时有效 D5 自由停车 闭合时有效 D6 故障复位 3、使用規定标准的接地线并使其长度尽可能缩短。 4、当并排使用几个CDI9600系列小功率矢量变频器时请按图(a)所示使该装置接地,不要象(c)所礻使接地线形成回路 5、CDI9600系列小功率矢量变频器和电机接地,请按图(d)所示连接。   4.1 操作方式的选择 CDI9600系列小功率矢量变频器提供了三种控制方式包括键盘运行、端子运行及RS-485运行,用户可以根据现场环境及工作需要选定相应的控制方式具体选择请见参数P00.00说明。 4.2 试运行及检查 4.2.1 試运行前的注意事项及检查   1. 只能在装好前盖后才能接通输入电源通电时不要卸去外盖,否则会导致电击 2. 当选择重试功能时不要靠近变頻器或负载,因为在刚停止后会突然重新启动(即使变频器会重新启动,其机械系统也应保证人身的安全)否则会导致人身伤害 3. 由于功能设定可使停止按扭不起作用,应该安装一个单独的紧急停止按扭否则会导致人身伤害。   1. 勿触摸散热器或电阻器因为其温度很高,否则会导致烧伤 2. 因为容易使低速变成高速运行,在运行前要确认电动机和机械设备的安全工作范围否则会引起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 3. 必要时可单独安装一个抱闸否则会引起人身伤害。 4. 运行期间不要改变接线否则会损坏设备或变频器。 为了保证安全初次运行之前应脫开机械联接器,以便电动机和机械设备分离如果进行初次运行前 电动机和机械设备联接,那么应特别谨慎避免出现可能的危险情况。试运行前应检查下列各项内容: A  导线和端子连接是否正确 B  是否有导线头引起短路。 C  螺钉端子是否牢固拧紧 D  电动机是否安装牢固。 4.2.2 试運行 当系统已准备好时接通电源,并检验变频器是否正常 接通电源时的数字操作键盘显示亮灯。 如果发现任一问题应立即断开电源。 4.2.3 运行时的检查 运行期间确认下列各项: A  电动机是否平稳转动 B  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C  电动机有无不正常的振动或噪声 4.3.2 键盘显示方式 1、运行数据监视方式 在运行监视方式时,每按一次 >> 键显示项目变换一个,可以用来查看变频器当前的状态信息 2、故障/告警监视方式 A  在运行监视方式,当发生故障和告警时将会自动显示故障和警告信息。 B  如果故障消失按复位键 STOP/RESET复位故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铜丝怎么做出来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