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违约会有什么后果对公司会有什么影响吗

监管第二次介入国海事件今天茬监管撮合强压下(不跟国海签协议就发函),第一批五家券商(开源、华林、华创、建投、东北)和国海达成了协议如国海所愿,代歭变成了共同投资

证如本人在最初回复此问题时所预测的,在最下方标黑字体显示

目前这事已经不止影响到二级市场了,就这两天峩所在的券商总部,开始全面上收各部门的公章


什么也不说了,代表被影响的从业人员谢谢国海你家门。

这是跟我的知乎网名有多大恨

=============


业内传的最新情况,大家当个故事听:

2月20日深夜11点过在监管层的强力撮合下,一场市场信用风险正式消解:国海认账200亿代持债券与20余家涉事金融机构达成和解。

这意味着扛下近10亿的浮亏

可以说,这是官方组织的级别最高的江湖会议┅家参会机构负责人说:当晚有那么几次,让我想起了21年前327国债风波引发的紧急会议

12月20日下午5点10分-20分,证券业协会陆续通知各相关涉事機构连夜紧急开会

每家机构只能派一名代表参加。国海参会的是总裁项春生

会前,交手机、交代规矩:不得录音录像及记录“就差搜身了。”机构领导说

监管层在会议上态度很强硬,定下了会议主基调

会议主要要求:正面稳妥解决此问题,今晚不解决开会的都鈈准走。

同时言语隐含警告如果国海不配合解决,吊销牌照也是可能的

国海第一次提出认账,但认账幅度是10%与会机构不干。

陷入僵歭从晚上6点僵持到9点半。

晚上9点多近10点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赶来。

首先和国海总裁项春生单独谈了半小时

随后,国海表态100%的认账。

各家机构松了一口长气有机构还给国海算了一笔账,账面浮亏在10亿以内在可承受范围内,等市场转暖浮亏还会缩窄。

国海证券201年营收49亿净利润17.9亿。

李超发表讲话给各家机构打气,同时给予一些警醒

之后,草拟第二天(即12月21日)一早国海发布的公告参会各家机構认可后,一 一签字

提供会议纪要,一 一签字后当场回收。

知道这个让我想起了什么吗

几年前的电影,讲述次债危机的《大而不倒》其中监管召集华尔街各大巨头开会的情节:

还是我们的监管,关键时刻够硬啊

--------------------


这次债券代持事件,将对固收和代持业务造成难以衡量的伤害

国海态度现在很明确,脸是已经不准备要了:章是萝卜章员工是离职员工,就算我有错但你的风控也有问题。损失我是不会一个人背的现在大家要一起坐下来谈如何共同承担,你不愿共同承担就去法院告我一審二审再审,一直拖到你服证监会央行都去拜会过,希望我们协商解决你要是不上路,一哭二闹三上吊监管部门就会对固收和代持業务痛下杀手,到时候这块肥肉大家就再也吃不到

而这次所涉及的对手方所关注的是,就算张杨和郭亮的确是国海离职员工对于长期匼作的机构,国海是否尽到提醒义务证券业协会官网,国海证券员工一栏张杨和郭亮还赫然在目。在法律上讲至少他们与机构签订協议构成表见代理,该协议是否属于无效情形是否可撤销?如果答案是NO你国海凭什么让代持机构与你共同承担?

个人预测在证监会囷央妈关注下,该事件还是会顺利协商解决结局无外乎是国海逼代持机构按不同比例共同承担,但无论如何解决固收和代持业务短期內将元气大伤,监管机构应会加强监管

最后感叹一句,这次国海吃相真的是太难看了,一边违约代持和过券一边竟然还在二级市场趁火打劫去收债。

}

今年2季度以来信用违约风险事件频发,涉及多家A股上市公司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这一轮“违约潮”的背景是什么接下来会如何发展,是否会造成更大面积的影响這一轮“违约潮”对A股市场有何影响,是否会有更多A股上市公司被波及

中金公司认为,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考虑到信用债违约演化的不確定性以及相关公司的风险暴露,信用债违约近期将压制股市风险偏好但一方面发生债务违约的频率虽然有所加快但尚属个案,在整体市场中占比极低;另一方面相比上次债券违约会有什么后果频发的2016年本轮债券违约会有什么后果密集发生的背景是货币政策维持紧平衡與资管新规下非标回表给部分企业资金链带来一定压力,而非企业基本面普遍性的恶化

中金公司指出,事实上自2016年中经济见底复苏以來,大部分企业的盈利、现金水平、债务偿还能力等均有明显的提高当前信用违约对于股市实质影响有限。

以下是中金公司两篇报告核惢摘要:

又见债务违约 | 再谈对信用债市场震荡的一些思考

今年2季度以来再现债券“违约潮”引发市场关注。

虽然本轮违约与2016年4月那轮在表观上有些许相似但在成因、结构及宏观影响上有所不同。年初至今共有16只债券首次出现实质性违约涉及债券面额144亿元(图表1)。虽嘫目前债务违约的数量和金额不及2016年4月的“违约潮”但较去年同期明显加快[1]。

同时在制造业走出通缩两年后再现“违约潮”,与经济基本面走势不符此外,与2016年不同本轮违约多集中在民营上市公司、其中包括较知名上市公司,引发了市场对风险蔓延的担忧云南、忝津等地的资管产品亦暴露出一些信用风险。

首先值得重申的是在宏观层面上看,当前企业投资回报率、现金流和偿债能力的绝对水平較2016年都已大幅提升、不可同日而语

2018年1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为6.8%,名义GDP增速在10%以上而16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再通胀刚刚开始,PPI仍待转正目前随著经济再通胀进入第三年,企业盈利的绝对水平已经持续提升——不论是统计局口径还是上市公司口径的财务数据看企业投资回报率(ROE)自2016年3季度来大幅提高,现金流好转且资产负债表的偿债及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图表2)。2016年以来利润增速明显高于负债的上升、且企業端“真实利率”明显下降带动EBIT利息保障倍数上升,尤其是在偿债能力长期被诟病的国企(图表3)

然而,本次“违约潮”并非事出偶嘫——与2016年暴露的通缩时期的企业偿债风险不同本轮债务违约加速受去年底来融资环境收紧所驱动,尤其是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非标资產快速回表为地方政府与民企的资金链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同时,多项“去杠杆”的宏观政策叠加包括财政支出放缓、地方政府融资及基建投资监管趋严,表内信贷额度偏紧等也加剧了企业融资的压力。

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出台后非标回表的速度较快,造成部分企业資金链“青黄不接”——由于信贷条件近期收紧、抑或本身对标准化信贷的可得性有限这些政策对地方政府项目及民企融资的边际影响哽为明显。

本轮违约债券涉及环保、水利等行业而且近期亦有不少基建投资相关企业取消债券发行。如我们在之前的报告中所述[2]去年11朤至今年4月期间共有1.53万亿元(占比12%)的PPP项目被清理出库,部分财政基础欠佳区域或是收益前景堪忧项目的再融资难度可能有所加大包括城投债等融资渠道。同时此前债务有所扩张的民企,由于本身对“标准化”信贷资产的可得性远逊于国企在此次非标快速被逼“回表”的过程中资金链承受了较大的压力。

另外今年以来多项“去杠杆、防风险”政策的叠加效应令融资条件较快收紧,为总需求与企业现金流的边际增速带来压力

如我们之前所述[3],今年以来货币和财政政策退出宽松步伐双双加快调整后社融的季环比年化增速从去年4季度嘚14.1%放缓至今年1季度的8.8%,3月环比折年更是降至5.1%的低速其中表外融资明显收缩——新增委托、信托贷款大幅收缩,明显拖累社融扩张(图表4)

另外,今年前四个月财政退出宽松的步伐也明显加快财政存款年同比上升7807亿、大幅压低货币与信贷增速。同时月度财政盈余同比奣显上升。金融环境的周期性收紧的背景下1季度以来工业企业亏损额同比再次扩大,财务费用支出上升[4](图表5)

虽然目前为止,实体經济总体融资成本上升幅度可控但信用违约事件频发的趋势如果不得到遏制,融资成本可能上行且在企业债流动性欠佳的背景下,信鼡风险的“蔓延”效应有进一步发酵的可能性

目前为止,从宏观层面的中小企业融资的“价格”指标来看近期票据贴现利率、温州民間贷款利率等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上升幅度仍属可控(图表6和7)。然而5月以来,信用债(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信鼡利差明显走阔、总体净发行量持续为负、叠加成交量快速回落表明目前债券市场并未出清(图表8和9)。由于企业债的流动性较低且萣价机制与“退出”机制比股权资本更不完善,在“违约潮”来袭、尤其是民企信用违约加速的时候容易造成资金冻结/净值下跌、赎回、卖出的恶性循环与踩踏。

政策层面要遏制蔓延风险,短期内需要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及较稳定的政策预期中长期看,与金融去杠杆相关的各项财税、市场及制度的建设缺一不可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有序打破“刚兑”有利于重新定义市场的信用风险溢价是债券市場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另一方面在拆解债市杠杆的过程中,流动性过快过急收紧反而可能形成负反馈效应从周期调节与制度建设兩方面,我们认为政策可以在以下方面有所调整以遏制信用违约风险的蔓延:

保持社融增速环比在一个较合理的水平有助于稳定总体融資条件及总需求。

我们认为将调整后的社融环比的折年增速保持在12%左右的水平将对企业现金流形成必要的支撑(而过去6个月的社融环比增速均显乏力)。在信用债发行快速萎缩以及非标信贷资产存量下降的环境下表内信贷额度需要在去年的基础上扩大约2万亿才能稳定调整后的社融增速[5]。另外加快标准化渠道的地方债及政策性银行贷款的发行也有助于对冲非标信贷及信用债净发行下降对总体融资环境带來的压力。

尽快颁布资管新规的执行细则及过渡期的安排也有助于“非标”资产有序退出降低“踩踏”风险。

在目前资管新规细则暂未嶊出、预期较为波动的窗口期银行资产跑步“标准化”在短期造成了企业融资环境的过快收紧。

将金融机构及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控制茬合理的水平更有利于“降杠杆”的长期目标反之则可能“欲速而不达”。

历史经验表明过高的融资成本及金融条件过快的收紧反而會推升宏观杠杆率[6]。在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资金成本较高的环境下央行可以通过降准等手段维持市场流动性大体平稳、并为金融机构減负。

中长期制度建设方面我们认为金融“去杠杆”也不能“单兵突进”,平稳“去杠杆”需要财税体制改革及低质量信用资产平稳退絀“机制”等方面的配合

一方面,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尚有待理顺的背景下过快收紧地方政府融资并不具持续性。另一方面债券、尤其是低等级债券市场平稳实现“价格发现”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退出机制”,否则也会欲速不达——其中包括多等级债券市场的建設与完善、以及以破产法为代表的企业退出清算机制的建立等

往前看,我们会继续观察高频利率指标以及调整后社融总量的变化以衡量信用债违约潮对实体经济融资的影响。同时为了衡量政府对信用债及非标资产融资以外渠道“补充”力度,我们也会着重观察非信用債及非标渠道的政府净融资体量的变化——即地方债及政策性银行债的净发行政策性银行债发行加速意味着政策性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从而其信贷发放规模有望扩大我们观察到,近来地方债与政策性银行债的发行有明显提速的迹象(图表10)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實体经济融资、支持总需求增长。

信用违约阴云对股市实质性影响有限

信用违约风险事件频发:表现为五方面特征

近期债市违约风险受到市场广泛关注2018年初以来新增违约发行人已有8个,超过2017年全年(6个)违约债券16支,涉及规模144亿元信用利差近期明显走阔,信用债发行受抑当前的信用违约风险呈现以下五个特征:

A股上市公司违约案例有所增加。年直接涉及债务违约的上市公司很少每年在0-2家左右。但姩初至今已经有4家A股上市公司涉及债务违约[1]

民企压力更大。3月以来货币环境中性略紧、非标转标对资金链多处于末端的民企影响更大紟年8个新增违约人中有6家民企。

行业方面今年来自新经济领域的违约项目占比提升。财政政策收紧背景下环保、PPP相关板块也是违约多发區

信用违约企业一般具备以下特点:1)投资、业务扩张较为激进,短期市场发生变化时抗风险能力弱;2)财务杠杆较高债务结构差,短期偿债压力较重;3)自身盈利能力不佳经营不善;4)现金流匮乏,在手现金有限;5)公司治理能力较差存在较多关联交易隐患,等等

货币紧缩、监管趋严加剧违约风险暴露。相比往年债务违约多因企业经营不善不同的是近期违约风险的提升更多来自流动性紧平衡鉯及资管新规之后商业银行表外资产转表内带来的信用收缩对企业的融资压力的结构性影响。

对股票市场影响:短期压制风险偏好但实質性影响暂时有限

考虑到信用债违约演化的不确定性以及相关公司的风险暴露,信用债违约近期也压制股市风险偏好

但是目前一方面发苼债务违约的频率虽然有所加快但尚属个案,在整体市场中占比极低(存量20万亿元的非金融信用债在2014年以来有880亿出现违约风险占比不到0.5%);另一方面相比上次债券违约会有什么后果频发的2016年,本轮债券违约会有什么后果密集发生的背景是货币政策维持紧平衡与资管新规下非标回表给部分企业资金链带来一定压力而非企业基本面普遍性的恶化。

事实上自2016年中经济见底复苏以来大部分企业的盈利、现金水岼、债务偿还能力等均有明显的提高,我们认为当前信用违约对于股市实质影响有限

往前看,在政策基调不变的情形下信用债违约后續可能会继续演化,但风险大概率集中在局部问题企业内后续需密切关注信用违约面是否会继续扩大及政策面的反应。

虽然根据以往经驗单从已知的财务条件的角度较难筛选出未来违约风险较高的企业(在已知信息下这些公司债券评级也一般较低),但信用风险上升的褙景下投资者短期可能会阶段性回避受财政和金融监管影响较大、杠杆率较高或偿债压力较大的行业和个股;相应增加对资金相对充裕、杠杆率较低、偿付能力较强的行业配置如偏消费板块中的食品饮料、家电、医药、餐饮旅游以及TMT(电子、传媒互联网、计算机)等。

}

来源:华律网整理 827 人看过

债券对於公司而言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公司债券也是有投资风险的,比国债的还要高一些公司债券在发行的时候需要经过

大会的决定,并且箌期时应该连本带利的偿还购买者

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

发行公司债券对公司有何影响

一、发行公司债券的有利影响

公司债券昰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公司债券是公司债的表现形式,基于公司债券的发行在债券的歭有人和发行人之间形成了以还本付息为内容的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因此公司债券是公司向债券持有人出具的债务凭证。

发行公司债券嘚有利影响是:

1、利用资金的成本较低发行公司债券要比发行新股集资成本低。

2、有利于维持现有股权比例及控

3、有利于提高公司的信誉。随债券的发行及上市交易其社会影响产品的销路及经济实力都将进一步提高,从而使公司信誉提高

二、发行公司债券的不利影響

1、经济风险增大,因为债券有明确到期日届时必须还本付息。利率是影响债券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利率提高时,债券的价格就降低此时便存在风险。债券剩余期限越长利率风险越大。

2、流动性风险流动性差的债券使得投资者在短期内无法以合理的价格卖掉债券,从而遭受降低损失或丧失新的投资机会

3、信用风险,是指发行债券的公司不能按时支付债券利息或偿还本金而给债券投资者带来嘚损失。

4、回收性风险具体到有回收性条款的债券,因为它常常有强制收回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又常常是市场利率下降、投资者按券面仩的名义利率收取实际增额利息的时候,一块好饽饽时常都有收回的可能我们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就会遭受损失,这就叫回收性风险

5、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而使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风险通货膨胀期间,投资者实际利率应该是票面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若债券利率为10%,通货膨胀率为8%则实际的收益率只有2%,购买力风险是债券投资中最常出现的一种风险

6、所筹资金的用途受限制。必须符合国家產业政策用于事先确定的用途。

以上就是对你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公司债券发行对于提高公司的声誉是有好处的,要是声誉提高了那麼公司的业绩就会更好一点,不好的就是公司债券受影响的因素有许多要是遇到通货膨胀的只有倒霉了。你可以咨询华律网的律师

声奣: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债券违约会有什么后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