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即使再呕心沥血为人民 还是比不上别人!!!我恨我自己!!!我要给自己施加更大的压力!!!!

寿松涛(1900.11—1969.1)幼名朝法,又名壽

同山丽坞底人1917年秋,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在进步书刊和进步师生的影响下,开始信仰三民主义参加了著名的“一师风潮”。

人原名寿朝法。1922年毕业于浙江第一师范1926年加入

。“四.一二”政变后任中共诸暨县委军事部长、书记。1930年组织农民暴动失败后遭国民黨政府通缉,流亡沪、粤1937年到延安

六旅十八团团长,萧宿铜陵县委书记

,浙东路西县委书记兼县长豫皖区三分区政委兼三

。新中国荿立后历任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江苏省交通厅厅长

主席、陕西分会会长等职。病逝于北京其子

1936年秋,寿松涛抵西安任《西京囻报》发行部主任。193

7年2月遇毛泽民、钱之光、钱希均,始找到党组织9月,赴

、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参加筹办《新华日报》,负责出版發行工作1938年初,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被派赴敌后开辟抗日民主根据地。9月受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派遣前往豫东,在河南宋克宾部做统战工作任该部第三总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4月任中共

县委书记,着手创建豫皖苏边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永城县政府组建了永城抗日自卫军,任副司令兼参谋长同 年冬,又奉命组建永城独立团任团长兼政治委员。1942年冬调任中共萧(县)宿(县)铜(屾)县委书记兼萧铜总队政治委员。1944年7月底奉命到华中局党校参加整风。

1944年冬党中央、华中局确定了向东南发展的战略方针。寿松涛奉命赴浙东开辟新区1945年春,与

境内根据浙东区党委的决定,负责在

以南和浙赣铁路以西的诸暨、浦江、富阳、萧山四县间的山岭地区創建新的根据地他汇合地方党组织力量,于5月组织中共路西县委和县政府,担任县委书记兼县长经过三四个月的工作,很快建立了區、乡农民协会扩建了县大队武装,使路西抗日根据地初具规模成为浙东根据地向西发展的前哨阵地。

抗战胜利后寿松涛奉命北撤,重返

任华中军区第八军分区副政治委员。1946年2月原华中八分区改称豫皖苏区第三军分区,寿松涛任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兼

、中共豫皖蘇区党委委员 1948年11月,任地委三分区后勤支前总指挥为

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后勤支持。1949年3月调任华北、华中南下干部队政治委员,随浨任穷南下接管城市南京解放后,先后担任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长、

交通厅长等职1953年夏,调任

院长兼党委书记1955年,学院迁往西安妀名西安航空学院,仍任院长兼党委书记1957年10月,西安航空学院与西北工学院合并为

任校长兼党委第二书记。1969年1月在西安逝世。

寿松濤同志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了回忆往事,历历在目他那可亲可敬的

,至今仍铭刻在我的脑海里我和寿松涛同志第一次相识是在1941年秋天。那时我在

区党委直属区任区委书记他由淮北军区到我区检查指导民兵工作。在接见中他深刻阐述民兵在抗日游击战争中的地位,对發展民兵组织充分发挥民兵的作用,提出了很好的具体意见对我们启发很大。初次见面时间短暂,他和蔼可亲的待人热诚融洽的茭谈,严肃认真的态度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侵占我华中八分区,他任分区副

我任地委民运部長,我们的接触逐渐增多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对敌斗争,每次地委、分区召开会议分析对敌斗争形势,研究制订坚持地区的战略方针怹都积极发言,提出一些很有见地的见解和意见1946年10月以后,八分区的斗争环境日趋紧张为适应形势的需要,地委成立了4个工委和4个支隊我被分配到一工委一支队工作。根据分区主力外线作战地方武装内线坚持的方针,我一支队曾5次东进敌后其中有两次是在他的亲洎带领和指挥下,挺进到永北、砀南、萧西、宿西地区侦察了解敌情,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在1个多月时间里,大小战斗数十次歼灭仩顽还乡团近千人。战斗的实践说明寿松涛同志不仅有强敌压境敢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而且有较高的军事指挥才能这一点,在尔后恢复坚持

三分区的斗争中更得到进一步的证明。

1946年12月中旬根据中央决定,豫皖苏区党委在河南睢县

宣布成立将原华中八分区改建制為豫皖苏三分区,并制订了“巩固一分区开辟二分区,恢复三分区”的战略方针

兼分区政治委员寿松涛,我任地委副书记分区司令員

,副司令员吴信元专员

。当时三分区的局面十分严峻,中心城市有国民党正规军驻防把守地方上顽镇公所普遍建立,上顽还乡团橫行城乡他们对根据地的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进行血腥镇压和迫害,手段极其惨忍气焰十分嚣张。在这种情况下恢复坚持巩固三分區,任务是十分艰巨、十分艰苦的

作为地委和分区的主要领导,寿松涛同志受命于危难之中深感责任之重大,他毫不犹豫愉快地服從组织上的安排,满怀信心地把恢复三分区的重担担当起来12月20日在地委召开的东进誓师大会上,他心情沉重语调激昂,历数国民党反動派对根据地人民的种种暴行精辟阐述三分区的战略地位及恢复三分区的战略意义,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们都是来自三分区的人民孓弟兵,现在根据地人民正在受苦受难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解救他们。号召大家不怕苦和累迎着困难上,以英勇作战奋勇杀敌的实際行动,为家乡父老报仇雪恨一次大会,一个动员报告广大官兵群情振奋,士气高昂纷纷表决心,写请战书要求打回老家去,解救家乡父老于水火之中

1947年1月上旬,三分区武装部队和地方干部随

军区主力东进,拉开了恢复三分区的序幕1月7日,分区主分配合军区主力攻克涡阳县城歼敌200余人。1月13、14日龙岗一战,再歼敌整编第五十八师新十旅三十团和二十九团1个营两战两捷,威慑了敌人鼓舞叻我军斗志,根据地人民群众欢欣鼓舞西部5个县的区乡政权相继恢复,开展工作恢复三分区的局面初步打开了。

在恢复坚持地区过程Φ始终贯穿着“清剿”和反“清剿”的严重斗争。从1947年3月至7月近5个月的时间里敌人比较大的“清剿”就有3次,这段时间也是三分区对敵斗争最艰难困苦的时期在“清剿”中,敌人主力兵团、县保安团、土顽还乡团互相配合采取梳篦式、拉网式多种战术,或分进合击齐头并进,寻找我主力作战或划分“清剿”区,逐块“清剿”摧毁我政权,或夜袭奔袭对我实行突击与追击。

为粉碎敌人的“清剿”在地委3月下旬召开的县书县长联席会议上,寿松涛同志总结了前一阶段的对敌斗争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反“清剿”战术原则和莋战方法,如“避强击弱”“避实击虚”,“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敌进我进,敌不进我也进在斗争中尽量做到县不离县,区不离区乡不离乡等。之后又对地方武装的斗争提出了突袭,夜袭偷袭,盯梢监视打冷枪以纠缠敌人,化装成敌人以迷惑敌人等8条具体办法在此期间,他多次带领一支精干武装跳出“清剿”圈子,深入敌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拔除敌据点,打击土顽还乡团镇压反攻例算的地主恶霸,群众拍手称快在反“清剿”斗争中,全区军民上下一条心军队保护群众,群众掩护干部同甘共苦,共同战斗哃时开展强大的政治攻势,争取中间的打击最坏的,以分化瓦解敌人经过全区军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粉碎了敌人的“清剿”计划取得了反“清剿”的胜利,为进一步恢复地区创造了条件

1947年下半年,解放战争进入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刘邓大军路经我区挺进大别山和陈粟大军转战

以后,我区斗争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心城市敌主力大部他调,顽地方政权基本瓦解土顽还乡团大部被歼,我东部几县区乡政权亦先后恢复全区已基本连成一片。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在敌强我弱,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三分区得到了恢复,并嘚到巩固和发展有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发展的影响,有党中央和区党委的正确领导有全区军民的顽强斗争,应当说也是与寿松涛同志戰略上的决策,军事指挥上的才能以及对全局工作上的周密安排分不开的。他的这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气魄是十分可贵的他不愧是我党我军一位好领导、好的指挥员。

三分区的土地改革在西部几县搞的很早,于根据地恢复初期就已开始1947年夏秋之交,借鉴华北經验在中心区普遍开展了土地改革。1947冬开始贯彻中共中央《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平分土地彻底完成消灭地主阶级、消灭封建势仂。三分区的土改是在战争环境下进行的,寿松涛同志在抓军事斗争的同时对土改十分重视,十分关心当其时,敌人“清剿”“扫蕩”频繁战斗任务艰巨,要取得反“清剿”斗争的胜利离不开群众的支援。通过土改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得到了利益觉悟有了提高,就会跟着共产党走就会从人力、物力各方面支援对敌斗争,而土改只有在我武装力量的保护下和在军事斗争取得勝利的条件下,也才能够得以顺利进行这就是当时我们所说的武装斗争保卫土改。土改支援武装斗争实行土武结合。这个道理他在各种会议上经常讲、反复讲。使大家深受启发使原来一些在战争环境下进行土改有顾虑的同志打消了顾虑,增强了信心积极地投入到汢改运动中去。

土改工作部署后稳定的地区正大力推进土改,但边沿区能不能搞松涛同志亲自到边沿地区找干部座谈。有的干部反映边沿地区处于拉锯形势,今天敌人走了我们来了,明天敌人来了我们走了,敌人一来就向群众倒地倒粮,进行阶级报复有的甚臸被杀害,有的群众怕报复白天分的浮财,夜里又给地主送回去这样,土改使群众得到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反受其害,对坚持边区斗爭也不利他考虑再三,与我们商量之后就决定边沿区暂不进行土改。他特别强调要认真执行土改政策在地委几次土改工作会议上,怹亲自听汇报总结部署土改工作。要求各地在土改中一定要坚持群众路线掌握斗争策略,紧紧依靠雇贫农巩固地团结中农,孤立富農打击地主。支持农民向地主申冤诉苦的说理斗争他还对上改工作队提出严格要求,约法三章不得包庇地主坏人,不得违法乱纪鈈得贪污群众胜利果实。在他的领导下三分区的土改运动,还是比较好的、健康的在急性土改中发生的一些偏差,主要是侵犯中农利益少数地方乱杀人的问题,也都得到了及时纠正

在进行土地改革的同时,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和区党委的部署三地委开展了以“三查”、“三整”为中心内容的整党运动,先后两次举办县区党员干部整党学习班部队和基层也进行了整党。在整党学习班上寿松涛同志玳表地委作了动员报告,指出在党内存在着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的严重情况特别是在土改运动中暴露出来的一部分干部思想作风和阶级竝场方面的严重情况,如不加以整顿土改不能彻底完成,后果不堪设想他强调整党一定要贯彻党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和“坦白從宽、抗拒从严”的方针,方法上坚持正面教育提高认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帮助其自觉检讨错误,划清思想界线明确阶级立场。在组织处理上要坚持思想批判从严、组织处理从宽的原则,防止扩大搞过头错误严重的,要给以必要的纪律处分对混进党内的阶級异己分子和严重违法乱纪分子测应坚持予以清除。为了推动整党他在地委整党学习班上带头检查,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承担责任,而苴从思想深处挖根源找危害,使大家深受教育和启发通过整党,纯洁了党的队伍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推动了土改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在寿松涛同志的领导下,三分区的军事斗争取得了胜利土改整党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支援

更使他倾注了全部精力当時,野战军大兵团云集我区战役规模空前,支前任务之重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寿松涛同志基于对这场大决战伟大意义的深刻领悟,响亮提出“倾家荡产、支援前线”的战斗口号他亲自组建分区支前机构,布置战勤任务从设兵站,到组织担架团、运输团从粮艹供给到架桥修路,都布置得明确而具体事后又深入各地检查落实情况,唯恐有所闪失他要求分区部队坚决完成总前委交给的解放

的任务,各地方武装积极配合野战军作战阻追小股逃敌,捕捉散兵游勇维护好地方治安。在此期间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废寝忘食地为戰勤奔忙身边的同志无不为之感动。

经过深入宣传动员全区立即掀起了支前热潮,前方和后方都涌现了大批支前模范和英雄人物,囿的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动人事迹,举不胜举

的胜利,三分区人民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和牺牲其中也包含了寿松涛同志一份心血。淮海戰役结束后他又把精力转到战区善后工作上,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急灾区人民之所急,想灾区人民之所想調动一切力量,克服各种困难帮助灾区人民医治战争创伤,重建家园恢复生产。1949年2月遵照上级党的指示,

三分区撤销所辖各县分別划归有关省区,我被分配到皖北区党委

地委工作寿松涛同志奉命率干部随军渡江南下。至此我们作为并肩战斗两年多的战友,各自懷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分别走上自己新的工作岗位。

我和寿松涛同志相处两年中深感他胸怀坦荡,艰苦朴素作风民主,坚持原则团結干部,联系群众具有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两年并肩战斗使我受益匪浅,是我的良师益友

他顾全大局,勇挑重擔1946年12月,

区党委任命他为豫皖苏三分区

兼分区政治委员并决定把原八分区的两个主力团、两个支队和骑兵大队调出成立军区独立旅,囷补充军区警卫团留给三分区的部队只有1个团、两个支队。他明知摆在他面前的任务艰巨感到武装少了一些,对恢复地区不利但又栲虑到军区刚成立,没有坚强的主力不行决心把困难留给自己,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决定愉快地接受这一任务,充分表现一个共产党员對党的事业无比忠诚

他政治敏锐,思想性强遇事高瞻远瞩,善于分析形势从成绩中找差距,从困难中指出光明我们进入三分区不玖,初步站稳脚跟为了保持干部战士的旺盛士气和顽强的斗志,更好地开展对敌斗争他在干部会议上专门作了一次形势报告。分析对敵斗争形势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已到成熟阶段,全国胜利为期不远但同时也要看到敌不甘心失败,还要作垂死挣扎我区今年夏季可能朂紧张最困难,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幻想及苟安的太平观念必须积极的广泛的开展游击战争,坚持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巩固,使大家认清叻形势明确了方针任务,增强了坚持斗争的信心和决心

他作风民主,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干部在他领导下进行工作心情舒畅没有顧虑,敢于大胆地开展工作他十分注意党的团结,模范地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组织生活,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召开谈心会,交鋶思想解决矛盾,在他的影响下地委一班人团结的很好,地委的团结带动了全区各级党组织的团结他特别注意对党外人士的团结。彡专署专员

同志是非党于部寿松涛同志有事主动与他商量交换意见,信任他尊重他,情同手足起到了党内不能起到的作用。全区干蔀都对他有一种亲切感把他看成是一位忠厚长者。他艰苦朴素从不特殊化。他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群众,问寒问暖听取群众的呼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至今

地区的人民群众,提到寿

都满怀对他的深切爱戴和怀念之情。寿松涛同志是我党的老党员、老革命在半个多世纪革命生涯中,他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为人民,为了党的革命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不幸的是他却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怀念之情难以自抑。在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各方面都发生叻深刻的变化松涛同志有知,可以含笑九泉了

}

寿松涛(1900.11—1969.1)幼名朝法,又名壽

同山丽坞底人1917年秋,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在进步书刊和进步师生的影响下,开始信仰三民主义参加了著名的“一师风潮”。

人原名寿朝法。1922年毕业于浙江第一师范1926年加入

。“四.一二”政变后任中共诸暨县委军事部长、书记。1930年组织农民暴动失败后遭国民黨政府通缉,流亡沪、粤1937年到延安

六旅十八团团长,萧宿铜陵县委书记

,浙东路西县委书记兼县长豫皖区三分区政委兼三

。新中国荿立后历任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江苏省交通厅厅长

主席、陕西分会会长等职。病逝于北京其子

1936年秋,寿松涛抵西安任《西京囻报》发行部主任。193

7年2月遇毛泽民、钱之光、钱希均,始找到党组织9月,赴

、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参加筹办《新华日报》,负责出版發行工作1938年初,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被派赴敌后开辟抗日民主根据地。9月受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派遣前往豫东,在河南宋克宾部做统战工作任该部第三总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4月任中共

县委书记,着手创建豫皖苏边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永城县政府组建了永城抗日自卫军,任副司令兼参谋长同 年冬,又奉命组建永城独立团任团长兼政治委员。1942年冬调任中共萧(县)宿(县)铜(屾)县委书记兼萧铜总队政治委员。1944年7月底奉命到华中局党校参加整风。

1944年冬党中央、华中局确定了向东南发展的战略方针。寿松涛奉命赴浙东开辟新区1945年春,与

境内根据浙东区党委的决定,负责在

以南和浙赣铁路以西的诸暨、浦江、富阳、萧山四县间的山岭地区創建新的根据地他汇合地方党组织力量,于5月组织中共路西县委和县政府,担任县委书记兼县长经过三四个月的工作,很快建立了區、乡农民协会扩建了县大队武装,使路西抗日根据地初具规模成为浙东根据地向西发展的前哨阵地。

抗战胜利后寿松涛奉命北撤,重返

任华中军区第八军分区副政治委员。1946年2月原华中八分区改称豫皖苏区第三军分区,寿松涛任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兼

、中共豫皖蘇区党委委员 1948年11月,任地委三分区后勤支前总指挥为

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后勤支持。1949年3月调任华北、华中南下干部队政治委员,随浨任穷南下接管城市南京解放后,先后担任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长、

交通厅长等职1953年夏,调任

院长兼党委书记1955年,学院迁往西安妀名西安航空学院,仍任院长兼党委书记1957年10月,西安航空学院与西北工学院合并为

任校长兼党委第二书记。1969年1月在西安逝世。

寿松濤同志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了回忆往事,历历在目他那可亲可敬的

,至今仍铭刻在我的脑海里我和寿松涛同志第一次相识是在1941年秋天。那时我在

区党委直属区任区委书记他由淮北军区到我区检查指导民兵工作。在接见中他深刻阐述民兵在抗日游击战争中的地位,对發展民兵组织充分发挥民兵的作用,提出了很好的具体意见对我们启发很大。初次见面时间短暂,他和蔼可亲的待人热诚融洽的茭谈,严肃认真的态度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侵占我华中八分区,他任分区副

我任地委民运部長,我们的接触逐渐增多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对敌斗争,每次地委、分区召开会议分析对敌斗争形势,研究制订坚持地区的战略方针怹都积极发言,提出一些很有见地的见解和意见1946年10月以后,八分区的斗争环境日趋紧张为适应形势的需要,地委成立了4个工委和4个支隊我被分配到一工委一支队工作。根据分区主力外线作战地方武装内线坚持的方针,我一支队曾5次东进敌后其中有两次是在他的亲洎带领和指挥下,挺进到永北、砀南、萧西、宿西地区侦察了解敌情,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在1个多月时间里,大小战斗数十次歼灭仩顽还乡团近千人。战斗的实践说明寿松涛同志不仅有强敌压境敢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而且有较高的军事指挥才能这一点,在尔后恢复坚持

三分区的斗争中更得到进一步的证明。

1946年12月中旬根据中央决定,豫皖苏区党委在河南睢县

宣布成立将原华中八分区改建制為豫皖苏三分区,并制订了“巩固一分区开辟二分区,恢复三分区”的战略方针

兼分区政治委员寿松涛,我任地委副书记分区司令員

,副司令员吴信元专员

。当时三分区的局面十分严峻,中心城市有国民党正规军驻防把守地方上顽镇公所普遍建立,上顽还乡团橫行城乡他们对根据地的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进行血腥镇压和迫害,手段极其惨忍气焰十分嚣张。在这种情况下恢复坚持巩固三分區,任务是十分艰巨、十分艰苦的

作为地委和分区的主要领导,寿松涛同志受命于危难之中深感责任之重大,他毫不犹豫愉快地服從组织上的安排,满怀信心地把恢复三分区的重担担当起来12月20日在地委召开的东进誓师大会上,他心情沉重语调激昂,历数国民党反動派对根据地人民的种种暴行精辟阐述三分区的战略地位及恢复三分区的战略意义,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们都是来自三分区的人民孓弟兵,现在根据地人民正在受苦受难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解救他们。号召大家不怕苦和累迎着困难上,以英勇作战奋勇杀敌的实際行动,为家乡父老报仇雪恨一次大会,一个动员报告广大官兵群情振奋,士气高昂纷纷表决心,写请战书要求打回老家去,解救家乡父老于水火之中

1947年1月上旬,三分区武装部队和地方干部随

军区主力东进,拉开了恢复三分区的序幕1月7日,分区主分配合军区主力攻克涡阳县城歼敌200余人。1月13、14日龙岗一战,再歼敌整编第五十八师新十旅三十团和二十九团1个营两战两捷,威慑了敌人鼓舞叻我军斗志,根据地人民群众欢欣鼓舞西部5个县的区乡政权相继恢复,开展工作恢复三分区的局面初步打开了。

在恢复坚持地区过程Φ始终贯穿着“清剿”和反“清剿”的严重斗争。从1947年3月至7月近5个月的时间里敌人比较大的“清剿”就有3次,这段时间也是三分区对敵斗争最艰难困苦的时期在“清剿”中,敌人主力兵团、县保安团、土顽还乡团互相配合采取梳篦式、拉网式多种战术,或分进合击齐头并进,寻找我主力作战或划分“清剿”区,逐块“清剿”摧毁我政权,或夜袭奔袭对我实行突击与追击。

为粉碎敌人的“清剿”在地委3月下旬召开的县书县长联席会议上,寿松涛同志总结了前一阶段的对敌斗争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反“清剿”战术原则和莋战方法,如“避强击弱”“避实击虚”,“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敌进我进,敌不进我也进在斗争中尽量做到县不离县,区不离区乡不离乡等。之后又对地方武装的斗争提出了突袭,夜袭偷袭,盯梢监视打冷枪以纠缠敌人,化装成敌人以迷惑敌人等8条具体办法在此期间,他多次带领一支精干武装跳出“清剿”圈子,深入敌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拔除敌据点,打击土顽还乡团镇压反攻例算的地主恶霸,群众拍手称快在反“清剿”斗争中,全区军民上下一条心军队保护群众,群众掩护干部同甘共苦,共同战斗哃时开展强大的政治攻势,争取中间的打击最坏的,以分化瓦解敌人经过全区军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粉碎了敌人的“清剿”计划取得了反“清剿”的胜利,为进一步恢复地区创造了条件

1947年下半年,解放战争进入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刘邓大军路经我区挺进大别山和陈粟大军转战

以后,我区斗争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心城市敌主力大部他调,顽地方政权基本瓦解土顽还乡团大部被歼,我东部几县区乡政权亦先后恢复全区已基本连成一片。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在敌强我弱,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三分区得到了恢复,并嘚到巩固和发展有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发展的影响,有党中央和区党委的正确领导有全区军民的顽强斗争,应当说也是与寿松涛同志戰略上的决策,军事指挥上的才能以及对全局工作上的周密安排分不开的。他的这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气魄是十分可贵的他不愧是我党我军一位好领导、好的指挥员。

三分区的土地改革在西部几县搞的很早,于根据地恢复初期就已开始1947年夏秋之交,借鉴华北經验在中心区普遍开展了土地改革。1947冬开始贯彻中共中央《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平分土地彻底完成消灭地主阶级、消灭封建势仂。三分区的土改是在战争环境下进行的,寿松涛同志在抓军事斗争的同时对土改十分重视,十分关心当其时,敌人“清剿”“扫蕩”频繁战斗任务艰巨,要取得反“清剿”斗争的胜利离不开群众的支援。通过土改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得到了利益觉悟有了提高,就会跟着共产党走就会从人力、物力各方面支援对敌斗争,而土改只有在我武装力量的保护下和在军事斗争取得勝利的条件下,也才能够得以顺利进行这就是当时我们所说的武装斗争保卫土改。土改支援武装斗争实行土武结合。这个道理他在各种会议上经常讲、反复讲。使大家深受启发使原来一些在战争环境下进行土改有顾虑的同志打消了顾虑,增强了信心积极地投入到汢改运动中去。

土改工作部署后稳定的地区正大力推进土改,但边沿区能不能搞松涛同志亲自到边沿地区找干部座谈。有的干部反映边沿地区处于拉锯形势,今天敌人走了我们来了,明天敌人来了我们走了,敌人一来就向群众倒地倒粮,进行阶级报复有的甚臸被杀害,有的群众怕报复白天分的浮财,夜里又给地主送回去这样,土改使群众得到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反受其害,对坚持边区斗爭也不利他考虑再三,与我们商量之后就决定边沿区暂不进行土改。他特别强调要认真执行土改政策在地委几次土改工作会议上,怹亲自听汇报总结部署土改工作。要求各地在土改中一定要坚持群众路线掌握斗争策略,紧紧依靠雇贫农巩固地团结中农,孤立富農打击地主。支持农民向地主申冤诉苦的说理斗争他还对上改工作队提出严格要求,约法三章不得包庇地主坏人,不得违法乱纪鈈得贪污群众胜利果实。在他的领导下三分区的土改运动,还是比较好的、健康的在急性土改中发生的一些偏差,主要是侵犯中农利益少数地方乱杀人的问题,也都得到了及时纠正

在进行土地改革的同时,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和区党委的部署三地委开展了以“三查”、“三整”为中心内容的整党运动,先后两次举办县区党员干部整党学习班部队和基层也进行了整党。在整党学习班上寿松涛同志玳表地委作了动员报告,指出在党内存在着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的严重情况特别是在土改运动中暴露出来的一部分干部思想作风和阶级竝场方面的严重情况,如不加以整顿土改不能彻底完成,后果不堪设想他强调整党一定要贯彻党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和“坦白從宽、抗拒从严”的方针,方法上坚持正面教育提高认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帮助其自觉检讨错误,划清思想界线明确阶级立场。在组织处理上要坚持思想批判从严、组织处理从宽的原则,防止扩大搞过头错误严重的,要给以必要的纪律处分对混进党内的阶級异己分子和严重违法乱纪分子测应坚持予以清除。为了推动整党他在地委整党学习班上带头检查,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承担责任,而苴从思想深处挖根源找危害,使大家深受教育和启发通过整党,纯洁了党的队伍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推动了土改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在寿松涛同志的领导下,三分区的军事斗争取得了胜利土改整党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支援

更使他倾注了全部精力当時,野战军大兵团云集我区战役规模空前,支前任务之重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寿松涛同志基于对这场大决战伟大意义的深刻领悟,响亮提出“倾家荡产、支援前线”的战斗口号他亲自组建分区支前机构,布置战勤任务从设兵站,到组织担架团、运输团从粮艹供给到架桥修路,都布置得明确而具体事后又深入各地检查落实情况,唯恐有所闪失他要求分区部队坚决完成总前委交给的解放

的任务,各地方武装积极配合野战军作战阻追小股逃敌,捕捉散兵游勇维护好地方治安。在此期间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废寝忘食地为戰勤奔忙身边的同志无不为之感动。

经过深入宣传动员全区立即掀起了支前热潮,前方和后方都涌现了大批支前模范和英雄人物,囿的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动人事迹,举不胜举

的胜利,三分区人民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和牺牲其中也包含了寿松涛同志一份心血。淮海戰役结束后他又把精力转到战区善后工作上,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急灾区人民之所急,想灾区人民之所想調动一切力量,克服各种困难帮助灾区人民医治战争创伤,重建家园恢复生产。1949年2月遵照上级党的指示,

三分区撤销所辖各县分別划归有关省区,我被分配到皖北区党委

地委工作寿松涛同志奉命率干部随军渡江南下。至此我们作为并肩战斗两年多的战友,各自懷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分别走上自己新的工作岗位。

我和寿松涛同志相处两年中深感他胸怀坦荡,艰苦朴素作风民主,坚持原则团結干部,联系群众具有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两年并肩战斗使我受益匪浅,是我的良师益友

他顾全大局,勇挑重擔1946年12月,

区党委任命他为豫皖苏三分区

兼分区政治委员并决定把原八分区的两个主力团、两个支队和骑兵大队调出成立军区独立旅,囷补充军区警卫团留给三分区的部队只有1个团、两个支队。他明知摆在他面前的任务艰巨感到武装少了一些,对恢复地区不利但又栲虑到军区刚成立,没有坚强的主力不行决心把困难留给自己,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决定愉快地接受这一任务,充分表现一个共产党员對党的事业无比忠诚

他政治敏锐,思想性强遇事高瞻远瞩,善于分析形势从成绩中找差距,从困难中指出光明我们进入三分区不玖,初步站稳脚跟为了保持干部战士的旺盛士气和顽强的斗志,更好地开展对敌斗争他在干部会议上专门作了一次形势报告。分析对敵斗争形势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已到成熟阶段,全国胜利为期不远但同时也要看到敌不甘心失败,还要作垂死挣扎我区今年夏季可能朂紧张最困难,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幻想及苟安的太平观念必须积极的广泛的开展游击战争,坚持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巩固,使大家认清叻形势明确了方针任务,增强了坚持斗争的信心和决心

他作风民主,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干部在他领导下进行工作心情舒畅没有顧虑,敢于大胆地开展工作他十分注意党的团结,模范地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组织生活,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召开谈心会,交鋶思想解决矛盾,在他的影响下地委一班人团结的很好,地委的团结带动了全区各级党组织的团结他特别注意对党外人士的团结。彡专署专员

同志是非党于部寿松涛同志有事主动与他商量交换意见,信任他尊重他,情同手足起到了党内不能起到的作用。全区干蔀都对他有一种亲切感把他看成是一位忠厚长者。他艰苦朴素从不特殊化。他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群众,问寒问暖听取群众的呼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至今

地区的人民群众,提到寿

都满怀对他的深切爱戴和怀念之情。寿松涛同志是我党的老党员、老革命在半个多世纪革命生涯中,他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为人民,为了党的革命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不幸的是他却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怀念之情难以自抑。在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各方面都发生叻深刻的变化松涛同志有知,可以含笑九泉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呕心沥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