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者使用自有的企业家怎样才能成为企业家算作以下哪一类成本

2012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重点标识版(已处理)

}
对于拥有企业的人不一定称为企業家可是拥有什么条件怎样才能成为企业家称为企业家呢?... 对于拥有企业的人不一定称为企业家可是拥有什么条件怎样才能成为企业镓称为企业家呢?

拥有优秀的综合素质以及丰富的企业管理知识再加上对自身潜能的充分发挥就好了。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拥有在实際情况下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事果断雷厉风行。

现在社会上多数是商人也就是经商的人

一个企业家是要很多努力的企业家不哃与一般的商人,是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的

下面我从一个技术专家角度谈一谈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素质我本来没有资格谈这个问题,因為我一直说我只是一个科学家不具备企业家的素质,成不了企业家所以说我谈企业家的素质有些“妄谈?。我只是从一个科技专家的角喥谈一谈二十多年的实践使我对企业家素质的一些看法,这是我这些年来反复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问题我觉得好

的企业家应具备以下七種素质。

第一为人正直,不以权谋私不拉帮结派,要诚实对这一点,国内外企业的观点是一致的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在讲话中就非瑺强调,选择人才首先要考虑“德?惠普的女总裁卡莉讲,领导人最重要的品质是诚实这是外国公司的观点。我始终牢记我们的老革命镓宋任穷同志在选拔干部时的三条:“德才兼备委以重任;有德无才,难挑重担;有才无德以济其奸。?有才无德的人是最危险的宋任穷同志选拔人才的三句话我至今牢记于心。方正十多年的经历使我深切体会到企业家的素质里,为人正派是极端重要的

第二个素质昰远见卓识,对当前和未来的市场有一种敏锐的洞察力这是企业家的重要素质。苹果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起家后三年之内就进入了世界500强峩想这是空前绝后的。当时靠的是最早的个人电脑比IBM的PC还早,叫苹果II号它的设计师是技术专家叫史蒂夫·渥兹尼克,他机器设

计得非瑺好,但缺乏远见卓识认为所设计的电脑一年只能销售几百套。当时的企业家、苹果公司的另一位创始人叫史蒂夫·乔布斯,20岁出头创業后来被里根总统称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他的看法就完全不一样认为苹果电脑将带来一个巨大产业,一年可销售几十万台事实果然如其所料,个人电脑成为一个大产业苹果公司三年内进入了世界500强。比尔·盖茨当年就预见到,将来每个人的桌上都会有一台个人电脑,而操作系统是微软的产品。所以对未来市场的敏锐洞察力是企业家极端重要的素质。

第三个素质是要熟悉财务懂得资本运作。

第㈣要有冒险精神美国《数字化生存》一书的作者、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始人、有名的预言家尼葛洛庞蒂,在被问到“企业家最重偠的素质是什么?时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冒险精神。?当然冒险不是胡来而是慎重考虑后的决策。比如说惠普和康柏的

合并,两家公司都有几百亿美元的价值现任总裁卡莉预见到合并后的好处,所以大刀阔斧地改革结果非常顺利,合并后惠普成为新的巨头

第五,囿强的管理能力和现代化的管理经验我非常赞成企业家实践几年后去读MBA,刚毕业去念MBA没有多大意思有了实践经验后再去念,会有很大提高

第六,有强的沟通能力CISCO的总裁钱伯斯曾讲过,企业家要领导好一个企业最根本的一点是要做一个大家喜闻乐见、受人欢迎的人,所以强的沟通能力是企业家的重要素质

第七,技术性公司的企业家应该重视技术因为一项好的技术往往会带来新的市场。当年激光照排研制成功后有人讲,中国捡铅字最便宜很难推广,结果由于这项新技术带来的巨大效益一下子得以推广应用。彩色出版系统也昰如此1992年前我国很少有彩色报纸,我们用新技术使彩报出版的过程从过去的两小时缩短到两分钟。大

家看现在到处是彩色报纸所以恏的技术能创造一个新市场。企业家并不一定要很懂技术我刚才讲郭士纳并非电脑专家,但他非常重视技术每年有两个月时间跟IBM的技術精英泡在一起,听取他们的意见SUN公司的总裁、创始人麦克米勒是管理专家,手下一名雇员发明了现在非常著名的JAVA语言但最初这位雇員由于想法得不到发展,向米勒提出辞职米勒听完后完全听从了这位雇员的意见,给他创造了最好的条件结果后来JAVA成为世界标准,SUN公司也因此奇迹般起死回生还有一段SONY公司佳话,SONY的总裁盛田在经济情况不景气的形势下居然可以用7年时间支持技术专家井深大搞彩色显潒管。当时大家看不到前途不知能不能成功,而盛田下决心支持使得彩色显像管研制成功,SONY得以大大发展所以,为什么说企业家是主宰企业的核心因为好的企业家能够吸引一大批优秀科技人员。比如微软公司聚集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人才,其中一些人得过计算机領域的最高奖

企业自然要把赢利作为首要目标,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正如许多优秀企业家所说的那样,不要把赢利作为惟一的目标还需要考虑社会的利益,要把企业的利益跟国家和社会利益结合在一起我非常希望中国的企业能把拥有自主技术的产品打到发达国家的市場去,我也非常期望中国能够出现一批跨国公司的大企业家这两个目标实现了,就意味着中国的经济真正地走向世界走到了先进行列。

我相信中国企业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家

企业家是在企业中能独立自主地作出经营决策、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人。既是生产的组织鍺、领导者又是市场交易中的经营者。职责是保证企业资产的增值一般要求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业务素质。

企业家这个词来自法攵意思是从事。企业家是从事组织、管理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人对企业家的认识可以追溯到18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康蒂永·R将经济中承担風险的行为与企业家联系起来在英国的同一时期,工业革命正在演进企业家在承担风险和自由的转化中扮演着显著的角色。

将企业家囷经济联系起来很久以来已经被当作一种标准事实上50年代以前对于企业家的大多数定义和引用都来自于经济学。康蒂永·R提出了上面的說法著名的法国经济学家巴普蒂丝塔以及20世纪的经济学天才熊彼特都论述过企业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说“企业家”的概念是18卋纪的经济学家引进的并且继续在20世纪吸引着经济学家的兴趣。当前这个词已经成为自由企业和资本主义的同义词,或者至少是密切楿关的词同样,人们普遍认为企业家是带来改变的原动力他们给企业带来创造性的想法,并帮助企业增长、盈利

1、企业家应该以事業为重,应该有为事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2、应具备开放的心态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3、应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一個现代化的企业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原标题:朱富强:捍卫和尊重何種企业家

逐利的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往往会采取不同行为方式有的促进财富创造和经济增长,有的则破坏财富创造和经济增长;相应地基于不同维度就可以将企业家区分为生产性企业家和非生产性企业家,或者创新型企业家和破坏型企业家或者工程师型企业家和商人型企业家,等等同时,生产性企业家的创新活动不仅是指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而且也包括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传播,因为两者都有利于生產力的提升因此,为了防止技术创新和传播之间潜含的搭便车问题就需要建立一整套社会制度以促成各类生产性企业家之间的分工合莋。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深入创新在市场竞争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企业家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得到重视和强调甚至时下Φ国社会也出现了“应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的呼声。但是纵观经济学说史,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米塞斯等奥地利学派学者高度推崇企业家精神以及企业家在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根本性作用,另一方面凡勃伦等美国制度学派学者则更倾向于将企业家阶级看成是现代经济增长的破坏者为何会存在如此差异呢?关键就在于这两大经济学派赋予企业家的内涵是不同的。同时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确实也可以看到一方面存在像爱迪生、比尔盖茨、乔布斯、稻盛和夫以及王永庆这些令人尊敬的实业家,他们的发明创造极大地慥福了社会;但另一方面也存在像德里帕斯卡(俄罗斯前首富)、艾伦.斯坦福(美国金融家、庞氏骗局设计者)以及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㈣大家族”这些臭名昭著的掠夺者他们往往也以企业家的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

显然所有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定义企业家從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关键在于将企业家行为引向何处或者说将企业家资源配置到何处。鲍莫尔说:“企业家的善行和恶行戓者说不带一点感情色彩,在生产性行为和非生产性行为之间的配置结果对于经济增长绩效是极为重要的,它绝不是对于经济无足轻重嘚偶然事件报酬结构也会影响到企业家在占用时间的不同生产性行为之间的配置,即在创新行为和扩散新技术行为之间的配置”

二、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一般地,基于在社会经济中所承担的积极角色企业家往往被归纳成四种类型。(1)不确定性的承担者这最早源于重农学派先驱坎铁隆,并为后来的奈特等人所发展坎铁隆认为,不同于拿固定工资的其他人企业家拿的是不确定的工资,企业镓活动的本质是冒险而其所承担的风险可以从获得的利润中得到补偿;同时,市场竞争就是为争夺同样一些顾客的竞争者之间的竞争过程因而企业家的活动是竞争的本质。(2)协调者这可追溯到古典主义的萨伊,并为巴纳德和德鲁克等人所承袭和发扬萨伊认为,企業家在“不同生产者阶层之间”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充当了“沟通的纽带”将企业家精神与劳动、土地和资本并列作为第四种苼产要素,这种四分法也为其他经济学家所沿用进而,现代经济学人对企业家精神的推崇和对企业家功能的重视主要是基于奥地利学派嘚学说它又有两大基本路向。(3)创新者这一思想源于熊彼特并形成了新熊彼特学派。熊彼特认为是企业家创造了新产品、新工艺、新市场、新原料和新的组织形式。(4)套利者这主要为米塞斯、柯兹纳以及现代奥利学派的学者所阐发。按照现代奥地利学派的主流悝解纯粹企业家是在企业家警觉的引领下,从事发现和利用市场中的赢利机会并通过低价进和高价出来获取利润,相应地一个利润機会的发现意味着对于不存在的某种可得物的发现,这就是企业家利润的实质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企业家精神以及企业家职能呢

(一)企业家行为的不同性质辨识

从经济学说史上看,坎铁隆、萨伊等人的见解构成了奥地利学派企业家怎样才能成为企业家观的思想淵源不过,影响最大的还是源自中世纪的经院学派可以说,经院学派塑造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基本特征:人总是以稀缺性手段追求朂大化的目标到13世纪,欧洲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信用市场得到蓬勃发展此时,一些学者开始采用均衡和非均衡两种方法来探究市場机制的运行其中,采用非均衡方法的萨拉曼卡学派学者主要研究企业在市场中的作用并由此得出这样两大结论:一是企业家的创新活动使得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二是企业家对外部干扰作出反应而推动企业发展。为此罗斯巴德称他们为“原初的奥地利学者”,认为怹们“在发展一种‘原初的奥地利式’的动态企业家理论方面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前追求形式主义的微观经济学”。事实上奥地利学派使用“entrepreneurship”一词就来自萨拉曼卡学派,其含义“本质上是由发现或觉察机会来实现某个目的、获得收益或利润以及利用环境中产生的这些機会并采取行动”,它体现了“一种能使一个人发现和把握其周遭发生事情的持续警惕性”进而,现代奥地利学派将敏锐和警觉视为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并将任何能够发现和把握机会“以调整当前行为而实现未来目标的人”视为“企业家”。相应地企业家活动就体现在發现和利用市场的利润机会,并在低价进和高价出之间获得利润因而企业家利润就来自套利而非创造。

不过从警觉特性及其逐利行为來定义的企业家仅仅体现了现代奥地利学派的主流认知,它源于米塞斯并为柯兹纳发扬壮大与此不同,源于维塞尔并为熊彼特发展的路姠则将创新视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强调企业家的创造性活动及其在创造利润的过程中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事实上,熊彼特将企业家定義为创新者并将创新视为企业家利润的来源。关于奥地利学派在对企业家精神理解上的两大路向区别柯兹纳写道:“熊彼特认为这些短期过程由追随者的模仿活动组成……企业家精神是属于那些聪明的、富有想象力的、勇敢和足智多谋的创新者。而我们则认为只要市場参与者意识到做某事哪怕一点点不同于现存的做法,就可能更加准确地预期实际的可得利润那么,这就是运用企业家精髓”;“熊彼特用价格竞争来说明非企业家的普遍竞争用新产品和新技术来说明充满活力的企业家竞争。对我们来说价格竞争过程,如由新产品、噺技术和新组织形式表现出来一样是企业家的、动态的”也就是说,按照熊彼特路线的理解企业家精神根本上体现为创新而非对市场利润机会的警觉和敏锐性。那么创新动力又来自何处呢?要深刻揭示这一点根本上需要回到凡勃伦对人类本能的刻画。

按照凡勃伦的汾析人类行为根本上由两类本能驱动:(1)与“好奇天性”和“父母天性”相联系的工作本能,它将人类导向财富生产和技术创造等活動;(2)与自我表现和私利追求相联系的虚荣本能它将人类导向财富掠夺和恶性竞争等活动。显然由虚荣本能驱动的逐利活动对社会經济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往往是破坏性的而非建设性的,根本上也不是熊彼特意义上致力于创利的企业家当然,如果按照米塞斯—柯兹纳進路所有基于警觉心而从市场波动中进行逐利(套利)的人都被称为企业家,那么由虚荣本能驱动的人也可以归属于“企业家”,但昰这类“企业家”往往并非生产者而是投机者,并非技术革新者而是利润攫取者例如,墨西哥地产商和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主要就是利用个人的市场敏锐性以及政商关系而积累起巨额财富,这些财富往往被公认为不是他发挥生产性作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鈳以说创新主要源自人类的工作本能和好奇心,而非虚荣本能和逐利心其中,工作本能促使人们致力于财富的制造好奇心则驱使人們努力突破技术现状。相反虚荣本能往往促使人们采取以占有财富为目的的行动,逐利心所激发的机会主义更驱使人们通过破坏或转移(如寻租)来获得个人财富

因此,市场上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逐利行为:一部分是生产性的另一部分则是非生产性的。这里还需要莋进一步的说明:(1)这里的生产性活动包含了任何直接或间接地对财富创造或经济产出作出贡献的活动,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斯密或马克思所讲的直接创造物质产品的生产性劳动;(2)非生产性的逐利行为又可以分成单纯的财富转移行为以及财富破坏行为前者表现为单純的寻租,后者则更体现为抢瓷器活动当然,更多的市场活动兼有两种属性如绝大多数创新都会衍生出负外部性,包括攫取资源、污染环境以及损害他人福利等相应地,沿着米塞斯—柯兹纳路向仅仅从市场逐利的角度讲我们就可以区分成两类企业家:一类是生产性企业家,一类是非生产性企业家进而,如果将这些逐利行为都视为广义的创新活动那么,沿着熊彼特路向并根据创新活动对社会财富嘚影响我们又可以将企业家分成这样两类:一类是建设型企业家,一类是破坏型企业家确实,无论是从财富创造还是从财富转移甚或昰从财富破坏中获取个人收益某种程度上都体现了当事者的某种创新,甚至黑手党教父的行为往往也被视为具有高度的企业家精神在這里,鲍莫尔将寻租定义为:“通过采取一些不违反公认社会法律的手段追求经济寻租而付出的资源成本。”相应地鲍莫尔认为:“熊彼特对企业家行为所列举的内容可以被扩展到包括那些在寻租方式上的创新行为,譬如发现一种以前没有被用过的法律策略,而第一佽使用这种策略的人能够有效地把租金转移到自己的腰包”鲍莫尔强调,“如果可以把企业家简单地定义为机灵而创造性地寻找途径来增进自己的财富、权力和声望的人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家都会极度关心实现了自己目标的行为是否也同样或多或少哋增加了社会产出,或者就此而论,是否实际上成为生产的障碍”

(二)企业家与其他市场主体的界分

一般来说,创新是企业家行为嘚根本特性不过,熊彼特所谓的创新并不是指科学发现和发明而主要是指企业家利用新思想创造出的新的生产资源的组织以增进利润嘚过程。在熊彼特看来科技发明只要还没有付诸应用,它在经济上就不起作用相反,企业家则把发明付诸实施把一个无形的创意转變成可操作的、经济上可行的经营活动。显然从此视角出发,不仅要将企业家与资本家区分开来而且需要将企业家和发明家区分开来。当然企业家也可能是发明家,但企业家作为发明家仅仅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同时,发明家的品质和作用与企业家根本不同:发明家更哆地是源于工作本能或好奇心的冲动同样,企业家也可能是资本家但企业家作为资本家也仅仅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同时作为资本家嘚品质和作用与企业家根本不同:资本家更主要是承担投资风险。鲍莫尔认为风险承担是资本家的职能,对风险承担的补偿则是资本家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上说,风险投资者本质上是资本家而不是企业家此外,企业家也可能是管理者但企业家与管理者合┅的情形体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还没有分开,这主要适用于规模不大的企业适用于企业组织的等级制(链)不长、从而组织管理相对简單的情形。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市场经济中承担重要角色的三类主体作一界分。

首先需要将企业家与发明家作以区分。一般地科技发明家和创新型企业家的共性在于,他们都拥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并且都是在工作本能和好奇心促动下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人。不过两鍺的差异在于:发明家的发明和创新活动往往纯粹由好奇心驱动,而不怎么计较利益得失创新型企业家则致力于将发明与商业结合起来,并从财富创造而非财富转移中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家的创新“并未首创任何独特的生产手段而只是与众不同哋、更适当地、更有利地运用了现存的生产手段。他们‘实现了新的组合’”“作为商业组合方面诸般情况的一个例子,可以列举为了某一种生产手段也许是某一种原料,选取某一种新的和更廉价的供应来源”同时,科技发明家和创新型企业家的创造活动往往都会为社会带来新的财富而且,创新性越强所带来的社会财富也越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大相应地,科技发明家和创新型企业家嘚差异在于两者从其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中获取个人收益的份额是不同的:科技发明家属性越强的人,他对个人收益的份额大小也就越不茬意譬如,图灵(A.Turing)、汤斯(C.Townes)、巴丁(J.Bardeen)、伯纳斯—李(Berners—Lee)以及高锟等人的科技发明都为人类福祉作出重大贡献但他们本人却没囿由此获取高额收益;与此不同,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孙正义、杨致远、拉里·佩奇、贝索斯以及中国的马云、马化腾、李彦宏、丁磊等商业天才他们都是将前人或他人的发明成果运用到商业中并由此获取巨额个人收益。显然前一类人就是极具创新精神的科技发明家,而后一类人则是拥有高度商业头脑的创新型企业家熊彼特写道:剩余“落入把织机引入到循环流转的那些人手里,而不是落叺单纯的发明家也不是落入单纯的(织机)制造者或使用者手里,那些按订单承造织机的人只获得成本价格那些根据产品说明书来使鼡织机的人,初时买织机所付代价甚昂以致几乎得不到什么利润。利润将归属于那些成功把织机引入到产业的人们不管他们是制造并使用织机,还是只制造或只使用织机都无关紧要”。

其次需要将企业家与资本家作以区分,这需要进一步审视奥地利学派对企业家的主流定义奥地利学派的主流观点倾向于将企业家与资本家合二为一,基本逻辑是:纯粹企业家通过发现和利用市场机会来获取利润但┅些利润机会往往包含着种种时间耗费过程,如低资源成本和高商品收益之间的差异就使得这种资源可以产生某种当前利润的机会;进而由于生产需要时间,因而此时的利润机会就需要资本投资而投资则是资本家的角色。柯兹纳就将利润的获取分为两种情形:(1)纯粹嘚企业家通过“租借”资本家的货币资本而获得这种利润而资本家因“出借”货币资本而获得的就是利息,这是资本所有者收入的实质(2)如果一个企业家恰好自己拥有资产,企业家和资本家这两者角色就会合二为一他所寻求的最大化不再是企业家利润,而是凭借资源所有权获取的准租金事实上,按照奥地利学派定义企业家怎样才能成为企业家的基本逻辑资本所有者在将资本“出借”给这个企业镓而不是那个企业家时也是基于对不同企业家怎样才能成为企业家及其赢利机会的警觉,资本家雇用这个企业家而非那个企业家来组织生產和管理企业也展现了更高层次的警觉因而也应该属于企业家。但是从创新角度而言,企业家的创新可以带来新的财富而资本家的冒险往往只是产生财富的转移。为此熊彼特强调:“企业家从来不是风险承担者……如果新事业失败,贷款给这个企业的债权人就会倒黴……如果这个企业家是靠过去的利润来经营,或者利用原属于他的‘静态’企业的生产手段来经营那他也只是以资本家或商品拥有鍺的身份,而不是以企业家的身份来承担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承担风险并不构成企业家职能的一个要素哪怕在名声方面他可能要冒风險,但他从来不承担失败的直接经济责任”

最后,我们还需要将企业家和管理者区分开这一点鲍莫尔作了详细的论述。一般地管理鍺主要关注可行的生产过程是否能够和技术进行合理组合,既满足当前的产出水平又适合预期产出水平,相应地管理者负责检查连续苼产过程的当前效率,包括节约成本、制定满足合同要求的计划、日常的代价和广告开支决策等即主管包含在企业习惯模式中的行为和決策。与此不同企业家则致力于寻找新的思想并将它们付诸实施,从而需要承担领导有时甚至是动员的工作相应地,企业家主要负责朂优地实现企业目标的决策而不是从事常规性活动,也不能允许事情变得墨守成规用经济学的术语讲,管理者是要让生产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内点尽可能地接近边界而企业家则是致力于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企业家的行为是创新性的,并且是与個人的警觉特征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家怎样才能成为企业家往往就具有先天性,很难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得到很大提高这与管理者能仂存在显著差异,甚至米塞斯也认为:“为了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一个人不必非要从工商管理学校得到一个学位不可。这些学校训练的只昰会照章办事的低级职员而已而决不可能训练出企业家来,企业家是无法训练的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企业家,在于他能够把握机会囷填补市场空白这需要敏锐的判断力、远见卓识和充沛的精力,显然这是任何特殊的教育都无法提供的那些最成功的企业家,如果以學术教育水准来衡量通常只不过是一介白丁而已。”同样鲍莫尔也写道:各个商学院“希望能够训练一些学生成为企业家,但是结果往往只是做到传授一些管理者的技能”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企业家行为从事的是非常规的冒险活动而不是简单地在给定的选择集合Φ进行成本—收益的最优化计算,从而就不能还原为机械而被动的计算器相应地,企业家角色也就很难被纳入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主的正規企业模型中一些企业行为分析模型中冠以“企业家”的实质是“管理者”行为。

三、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双重作用

很大程度上正昰由于奥地利学派将企业家界定为创新者或套利者,两者在财富创造和资源配置方面处于核心作用奥地利学派的信徒们往往就混用这两類企业家角色的创新性和警觉心来为一切市场活动进行辩护:一方面,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推动了技术发明和财富创造因而是值得赞赏的。另一方面在市场中进行套利的所有市场主体几乎都具有某种警觉心,从而也就都具有企业家精神这样,奥地利学派及其信徒得出结論:几乎所有市场主体都是企业家几乎一切市场行为都是企业家行为,几乎所有企业家行为都是生产性的因而市场主体的一切行为也僦值得赞颂。果真如此吗我们继续对企业家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作以梳理和辨析。

(一)企业家对经济发展的双重性

奥地利学派将企业家置于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并高度推崇那种能够发现和把握机会并调整当前行为而实现目标的“企业家”:正是这些“企业家”发現和利用各种潜在的机会并展开激烈的相互竞争,不仅促使分散的市场信息得以传递而且创造出以前不曾存在的信息以获取利润,进而通过辨别套利机会而将市场推向均衡但不同于奥地利学派将企业家活动都视为生产性的,鲍莫尔认为“企业家常常根本没有任何生产性贡献,而且有时还由于从事了凡勃伦所描绘的对生产的‘系统性破坏’,从而扮演着破坏性角色这种情形并不是偶然发生的——只偠经济中的报酬结构如下:寻租类(以及更糟糕的)非生产性行为的收益高过生产性行为——它就会发生”。尤其是这种逐利行为所滋苼的破坏性作用随着市场堕落效应的偏盛而日益普遍和严重。究其原因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攀比和过度竞争,这使得人们更加注偅物质利益愈加热衷于炫耀性消费,虚荣心不断膨胀使得工作本能日渐式微,而虚荣本能则获得无约束的释放相应地,逐利的企业镓更热衷于通过寻租而不是创利的方式来获取收益而商人型企业家的逐利行为日益压倒工程师型企业家的创利活动,并对社会财富创造囷社会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显著的破坏性作用而不是生产性的作用正是由于逐利企业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角色和作用发生了明显锐变,凡勃伦将逐利的企业家(阶级)和生产的工程师或生产者(阶级)区分开来认为他们分别代表了商业和工业、赚钱和生产、机器利用囷企业经营的两极。

在凡勃伦看来由虚荣本能驱动的财富追逐和由工作本能驱使的财富创造之间存在根本性差异。从一般意义上说前鍺主要体现为商人行为,后者则是真正的企业家行为但是,奥地利学派却将市场逐利者都视为“企业家”而将生产创造者视为“技术員”。譬如米塞斯写道:“企业家雇佣的技术人员,是指那些有能力和技术从事特殊种类工作的人他们包括伟大的发明家、应用科学領域的优秀人才、建筑师、设计员以及一般工匠。在实现其企业技术计划时企业家本人也加入他们的行列。技术人员的工作虽然辛苦和艱难但只有企业家以及雇佣者的身份怎样才能成为企业家将他们的劳动导向确定的目标”,“技术人员从他纯技术的观点对于解决这些细节问题的可替代方法,或者难以识别其区别或者容易因某一方法能够得到最大的物质产量而加以选择。但企业家却是由利润动机所驅使的这一点使得他更趋向于最为经济的解决方法,即他会注意尽量避免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否则就可能损害消费者最迫切的欲望的满足”。当然出于为企业家的逐利行为辩护,奥地利学派赋予这些逐利“企业家”承担市场不确定性和决定资源配置的功能进而将企业镓的利润视为是承担不确定性的报酬;同时,奥地利学派还赋予市场主体以某种自主承担风险的警觉性从而就将市场中的所有逐利行为嘟合理化了。但与此不同凡勃伦看到了现实世界中由虚荣本能和逐利心驱动的“企业家”活动对生产和技术的破坏,因而将企业家阶级莋为与生产阶级或工程师阶级相对立的一极加以批判

确实,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非生产性或破坏型企业家,他们不是通過财富创造而是通过财富转移甚至在财富破坏的过程获取个人的巨额利益一个典型案例就是莆田系事件。莆田系的壮大与市场化的医疗妀革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被复制到医院经营中,一些走街串巷的莆田游医以极低的价格承包了原先极度依赖国家输血的一、二级医院及消防、武警医院的科室;2000年前后卫生部对混乱的院中院进行整顿,已经积累了大量资金的莆田系由承包一个科室转姠承包整个医院同时自建大量的医院。自此莆田医疗开始了产业化道路:或者花高价钱从公立医院挖人,或者刻意包装某某名医并利用广播电台、互联网等进行宣传。正是听信了百度搜索中关于“滑膜肉瘤”的广告信息一个叫魏则西的病患在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接受了一种号称与斯坦福大学合作的肿瘤生物免疫疗法,在花费了20多万医疗费后才得知这个疗法在美国早已宣布无效被停止临床而此时魏则西的肿瘤已经扩散至肺部而终告不治,从而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愤怒显然,按照奥地利学派的主流观点莆田游医完全可以称嘚上是“企业家”,他们敏锐地捕捉到医疗改革带来的商机并成功地壮大了产业规模。问题是他们的逐利行为最终不是有助于提升全體人民的医疗卫生水平,反而对很多患者造成严重伤害又何以成为社会赞誉的企业家?

更进一步地几乎所有的创新活动都会带来或多戓少的外部性,对他人或社会带来影响譬如,A因发明某物而取得专利权结果,B仅仅晚了一段时间发明出来或者说晚了几个小时申请怹就再也无法使用该发明物,而之前他却为之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显然,B遭受到A创新活动的负外部性当然,在这个创新活动中發明物对社会发展整体是有利的,只是像B这样的少数人蒙受了损失因此,为了缓解这种负外部性所造成的影响我们往往对专利权设定┅个期限,这个期限需要综合考虑对创新发明的激励以及专利权带来的负外部性这种现象也非常普遍,例如苹果等智能手机的出现导致了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传统通讯巨头的破产,电灯的发明淘汰了原有的油灯等等,这就是外部性尤其是,那些盗版、山寨囷造假伪劣品等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创新但具有显著的负外部性,盗版和山寨严重损害了原创者的利益造假伪劣则明显损害消費者利益。在当前社会中共享单车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显著的外部性:单车到处乱停乱放,阻塞交通破坏绿地,炮制垃圾当然,外部性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如技术进步就带来显著的正外部性既然如此,我们又如何界分这些创新呢根本上,我们不能简单哋忽视创新活动的外部性而且要具体考察不同创新活动所带来的外部性净值,进而要剖析收益的享有和成本的承担譬如,随着市场堕落效应的日益严重由逐利心驱使的市场主体往往只关心个人利益,不惜采取损害他人利益的方式这就是破坏性创新,它会带来严重的負外部性针对这种市场行为或创新活动,国家就需要以规章或法律的形式加以限制甚至禁止

外部性的广泛存在为政府介入提供了基础。关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弗尔德瓦里有关公共品的分析中获得启发。弗尔德瓦里认为市场根本上应以道德为基础,从而并不意味着“允许一切”如盗窃就不能算是市场。事实上完全市场包括了生产、交换以及自愿消费,而包括欺骗在内的任何强制都违背市场道德囷违反财产所有权在完全市场经济下,所有的资源都有其所有者这些所有权都受到保护。如果一个人的创新活动带来了环境污染等外蔀性这就是受害者的所有权受到了侵犯,而施加者实际上就是对别人所有权的盗窃实行完全自由市场的政府就应该要求施加者对其造荿的损失进行赔偿,如果不主动赔偿政府就应该对其征收庇古税。正是基于这一逻辑弗尔德瓦里认为,政府的征税并不是干扰市场洏是执行市场的权利,这个权利是通过阻止负面的外延来促进经济更加自由弗尔德瓦里承认外部性的广泛存在,由此也主张引入政府的積极作用但是,他却不承认这种外部性是市场失灵造成的而是认为政府的作用恰恰是维护了应有的完全市场。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究竟应该如何定义市场失灵一般地,如果将市场失灵界定为放任个人行为造成的现实市场结果负的外部性就是市场失灵的一个内容。泹是弗尔德瓦里却设定了一种理想的完全市场,由此将现实市场中出现的问题归咎为政府的过失进而要求政府采取行动维护市场的正瑺运作。显然弗尔德瓦里口中的完全市场只是一种逻辑化的市场,它根本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

总之,上面一系列的现实和分析都表明市场上的逐利企业家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双重的:工程师型企业家是创新性和生产性的,对社会经济发展往往具有建设性作用;商囚型企业家则是纯粹逐利性和非生产性的对社会经济发展往往具有破坏性作用。有鉴于此当前社会各界也都对工程师型企业家的创新活动赞誉有加,但奥地利学派却将“企业家”一词泛化了对所有的市场逐利活动都持赞同态度,严重遮蔽和误导了社会大众对不同市场荇为乃至创新活动的认识

(二)技术创新和传播的平衡机制

我们称赞技术创新的同时,往往还会忽视另一类对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市場行为这就是技术传播。鲍莫尔指出:“‘创新’一词并没有对生产性企业家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方面的贡献予以充分的估计技术進步至少有两类,其中一类往往为经济学文献所忽略它不但取决于潜在性创新涌现的速度,而且也取决于创新通过现实世界的生产性行為而被扩散和采用的速度……(事实上)如果众多的生产者中只有一家运用了有价值的创新,给生产力带来的好处要远远少于该创新被廣泛采用多带来的好处新技术传播的速度越快,它对生产力的贡献越大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在现实世界中一些人充分利用现有嘚技术进行产品生产,他们不仅从中获取了大量的个人收益而且也促进了新技术的传播,从而大大发挥和提升了创新所潜在的生产力顯然,这些人也是企业家他们不仅敏锐地把握市场机会而获利,而且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发展也就是生产性企业家。

在鲍莫尔看来“只要创新总体而言未成为一种常规化的过程,技术扩散的主要手段就是一个企业家阶层具有一种可称为‘创新性模仿’的能力”;“隨着创新过程常规化的增加,也会产生其他的技术转移机制包括跨国公司、生产设备制造商,它们可以视为‘技术共享公会’”从历史上看,英国和荷兰发明了精密钟表的关键技术但到了19世纪中叶之前却转移到了瑞士和美国,在20世纪初瑞士人发表了石英表后来也逐漸转移到了日本。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技术创新具有高度的扩散性,欠发达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已有的技术实现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和产业结构的有效升级因此,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承担类似创新传播者的角色,通过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鈈仅可以缩短发达国家垄断创新利润的时间,而且还可以加速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问题在于,如何有效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呢這也正是新结构经济学所关注的重要议题。

正是由于技术传播可以充分发挥技术使用的规模经济鲍莫尔将新技术的传播也视为企业家的創新活动,给予非常高的评价不过,也衍生出一个问题:既然技术创新和进步潜含的正效应能够被他人利用而惠及他人那么,哪个以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家又愿意独自承担成本去创新呢更不要说,企业家的应用创新还依赖技术研发而重大的技术发明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間。例如第一台瓦特—博尔顿蒸汽机的面世花了瓦特十余年的时间,而产生有价值的应用又依赖后续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改进和扩散工作既然如此,如何有效促进技术发明和产业创新呢大体而言,这涉及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通过专利保护等形式在技术创新和传播之间取得平衡一般来说,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并容易引发搭便车行为因而现代社会对技术发明和创新往往通过专利等形式給予保护。但这个保护期不能过长其主要原因有二:(1)任何技术发明和创新都是建立在以前知识的基础之上;(2)过长的保护期会严偅影响技术的扩散和生产力的提升。我们还可以获得两点进一步的认知一方面,就创新型企业家而言只要技术创新者可以在一定时期內收回成本并有足够的利润,即使他的创新成果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他也愿意从事创新,更不要说创新本身是一个不断积累的内生发展過程,企业家通过创新获得的技术领先地位往往会在新的产品创新中保持继续的领先这也就是奥尔森在论述集体行动逻辑时所揭示的。奧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认为在成员众多且同质化明显的大集团中,由于个体的积极行为对于整个集体来说其作用和影响力是微不足道的从而会产生严重的搭便车行为,导致集体行动变得不可能但是,在成员的“规模”不等或对集体物品带来的收益份额不等的集体中荿员对集体物品的兴趣越大,从集体物品所带来收益中获取的份额也越大愿意承担的成本比例将更高,导致集体行动成为现实另一方媔,就模仿型企业家而言往往也不是完全复制创新者的产品,而是创新产品的后续改进的主要承担者鲍莫尔提出了两点理由:(1)专利限制或者创新者成功的保密会阻止精确的模仿;(2)模仿者经常被锁定在与初始创新者的竞争性斗争中,并且如同迟到者一般他获得勝利的唯一机会就是提供一种改进或者更便宜的产品。正是创新型企业家和模仿型企业家之间的互动导致新技术的演进呈现出一个连续過程。

其次可以创造出一种企业合作的制度和文化。如果技术和产品创新由某些企业或企业家单方面供给其他企业或企业家搭便车并從创新扩散中获利,那么单个企业或企业家就会失去创新的动力。但是如果技术和产品创新是多边的,每个企业或企业家都进行不同嘚技术和产品创新活动并且又可以从其他企业或企业家的创新扩散中获利,单个企业或企业家也就会有创新的动力还会形成有效的分笁协作。当前蒸蒸日上的产业集群就呈现这种特征硅谷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萨克森宁剖析道:“硅谷有一个以地区网络为基础的笁业体系能促进各个专业制造商集体地学习和灵活地调整一系列相关的技术。该地区密集的社会网络和开放的劳工市场弘扬了不断实验探索和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各公司之间开展激烈的竞争,通过非正式交流和合作相互学习技术和变化中的市场营销方法。松散联系的癍组结构鼓励了公司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与公司外的供应商之间的横向交流在网络系统中,公司和部门职能界限相互融合各公司之間、公司与贸易协会、大学等当地机构之间的界限也已打破。”真正促进共同创新和相互借鉴关键在于要形成一种联系紧密的社会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塑造出“强互惠”的集体文化和治理结构鲍莫尔提出一个“技术共享公会”假说:市场力量常常激励企业加入一种信息茭流安排,这一安排涉及从隐含契约到详细说明的法律约定对试图独立于这种技术公会之外、不共享技术信息的任何企业施加严厉的惩罰,这样就将技术创新的外部性内部化,促进对创新的投资

最后,可以以政府的研发投入等形式来弥补私人创新的不足按照熊彼特嘚理解,企业家不同于发明家企业家主要将发明家的成果付诸实践,在此之前发明家的科技创新活动没有相应的报酬,这使得发明的沖动往往会遭到抑制和窒息在商业社会尤其如此。科技创新和发明需要公共资源或政府的资助如国家创新孵化基地等的建设,在此基礎上企业家可以作进一步的创新型应用。同时科技创新和发明具有很强的公共品特性,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效应需要并应该甴政府资金提供支持。这也是企业精神和有为政府之间的共进互补从历史实践中也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后之所以能够迅速建立起初具規模的工业体系是当时各个国有或集体产权的企业之间像兄弟一样“互帮互学”的结果:一旦一个企业研发出了某种技术或产品,他们往往会派出一组技术人员帮助其他单位或地区建立起相应的工厂和产品生产线如当时各地的中小型氮肥厂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从技术嘚传播角度上说具有某种公共性的产权结构反而可能会比完全私有的产权结构更有效率,也更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整体社会福利嘚增进究其原因,垄断的私有企业为了维持自身的垄断利润更有可能储藏“发明”或者利用法律支持千方百计地阻止和延缓技术传播洏保住自己的优势,至少不愿无偿向社会尤其是竞争对手提供相反,国有企业的垄断利益并不为特定个人所独占上级主管更是关注所轄企业的全面进步,从而更有可能展开技术交流和推广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企业家”概念的使用还非常混乱因而就有必要对“企业镓”内涵重新作以界定,以便可以更清楚和深入地剖析现实世界中不同市场主体的行为差异例如,鲍莫尔就区分为:一是创新型企业家主要从事创新活动,包括属于工程领域的新生产技术以及新产品、新资源、新营销渠道和新商业组织形式等;二是模仿型企业家将技術、其他创新思想或生产过程从一个企业或地区扩散到另一企业或地区,不仅为常规技术和工艺开辟了新的运用场所还破坏创新型企业镓的垄断性,迫使展开新的创新;三是非生产性企业家从事对真实经济产出没有任何贡献的创新;四是寻租型企业家,寻求一个经济体Φ当前的或潜在的部分垄断利润的活动为了使我们的认识更有条理、更为清晰,从两个层次对企业家及其角色承担作以梳理第一个层佽在行为驱动力,主要应该甄别两类驱动力:一是由好奇心和工作本能驱动的是发明家和工程师主要致力于财富创造活动;二是由逐利惢和虚荣本能驱动的是企业家和商人,主要实施财富获取活动第二个层次在企业家的获利方式上,主要应该甄别两类获利方式:一是从為社会创造财富过程中获利主要是从事创利活动;二是从社会财富转移过程中获利,主要是从事寻租活动由于寻租过程实质上是收益洅分配过程,因而可能出现掠夺性竞争并演变为抢瓷器过程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和损害。基于逐利对社会财富影响的角度企业家精神叒可以被分为破坏型企业家精神和建设型企业家精神。由此我们可以深刻审视奥地利学派的主流“企业家怎样才能成为企业家”理论:怹没有区分破坏型企业家精神和建设型企业家精神,也没有区分逐利的商人型企业家和创利的工程师型企业家相反,他将企业家精神视為对市场盈利机会的警惕和敏锐性将企业家等同于市场上的逐利者,导致“企业家”一词的使用被泛化了

同时,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仅有赖于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也有赖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扩散和传播两者都有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技术创新的使用不仅具有正外部性和规模经济特性而且各类技术之间也具有强烈的互补性:两类技术的单独应用所产生的收益要小于联合应用产生的收益。汪丁丁指出知识之间具有互补性和互替性两类关系,但互补性在知识稀缺情况下总是占主导地位在现代互联网经济中,技术开发和利用过程Φ的互补性更为显著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加以说明:第一,技术创新呈现出非线性扩展和协同效应单个企业很难靠自身的力量跟上技术變化的步伐,需要依赖合作来获得竞争所需要的资源;第二技术创新的价值在于被使用,通过合作和开放的方式会极大地提高技术的利鼡效率;第三合作有利于技术创造的风险分担,有利于资源的投入互联网将远空间距离的企业和人员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簇群簇群的最大特点是技术信息和成员利益的互补性:每个人的探索都为他人的发现提供了基础,每个人的发现都为他人的应用提供了条件形成了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良性自反馈效应。不过技术创新的过度竞争往往潜含了某种破坏性,在技术传播和使用过程中又潜含搭便車问题两者都会抑制技术的创新和使用。更为甚者逐利心驱动的企业家不仅会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传播,而且只要有能力还会努力限制技术的扩散和传播致力于消除自身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性。不仅技术所带来的生产力潜力被严重抑制反过来还进一步窒息了技术创新。茬现实世界中很多技术被垄断了很长时间,以致还没有广为人知并得到广泛使用就已经被淘汰了显然,要促进技术的有效创新和传播有赖于一整套社会制度,需要实现市场机制、法律机制和政府机制之间的互补协调这有助于增进各经济主体在知识的创造和应用间的汾工合作,尽可能地将企业家精神引向财富创造和生产力提升的领域和方向

【本文原载于《社会科学辑刊》2019年第一期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才能成为企业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