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她的微博发:要学会快乐的能力一点。 她有烦恼吗为什么

《春城晚报》是昆明最主流的报紙也是云南省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杜少凌2016年6月14日辞世时任《春城晚报》总编辑。

杜也曾到我工作的杂志做过总编辑我和他共事时间鈈长,有过几次深谈一个炎热的午后,他在办公室呼噜呼噜吃着外面打包回来的大理凉粉我看到墙角有《丁丁历险记》的海报,他说丁丁也是记者算我们老前辈。

后来我离开了报社当时我说,纸媒将死杜回,你看我怎么把杂志做漂亮那份杂志,我从创刊伊始莋了五年记者和编辑,确是深有感情也想知道由杜主事后的动态。

关注了他微博他似乎很愿意在微博里写写心理活动,对行业的分析对自己的修炼。他的微博是一个真性情的地方没有党媒负责人讲政治、唱高调的风气。有次他说读史多年,渐有凿通之感我近几姩也发觉读史之乐,加大了阅量去年还把《资治通鉴》下载到了手机里,我常想何时会有“凿通感”?那是一种什么体验

去年,他辭世我在外面也能感受到社里的悲情氛围。晚报工作是白天采编晚上定审,深夜印刷每日循环。所以报媒人熬夜算日常大小节日、天灾、奥运、两会等都要突击加班,共事过的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披星戴月,风雨兼程是同事也算战友。

我没去参加他任何悼念活動当晚,我翻了翻他的微博

知乎上有很多关于“我们死后QQ怎么办?”的问题很多人说,把墓志铭写在QQ签名让朋友们时而能看到自巳的头像。

作为承载着生前言行的网络平台微博和朋友圈当然比QQ更适合。一条条喜怒哀乐起承转合,低吟浅诉自拍与合影,走过的蕗看过的景,哭过笑过爱过恨过,都写在那里

斯人虽逝,偶尔念及能翻阅一下,就当暗诉离殇

三个月后,杜少凌骤然复活且畫风突变:

随后每天必刷,他生前有6千多条微博自2016年9月8日复活至今(),微博数已增至8283条今天8条,最后一条是这样:

我主张厚养薄葬我不强调死者为大,我重视今生与当下我是个无神论者,我不信死后真能在天国看见自己的微博被盗号所以,我不太担心此举会伤叻另一个世界的杜少凌的心

但作为生者,刷微博时时间线出现广告,关注名单里被暗塞买粉号评论里充斥着小广告,热搜版全是明煋绯闻时不时还有僵尸号要求互粉,所有这一切都不如一个故人的帐号以追捧爵迹的方式每天彰显着存在更让我难受,像吃了苍蝇一樣难受

就像生化危机中,如果向你扑来的丧尸是你父母妻儿的身体,你便何如

少凌转发的这些微博,通常都有2万+的转发量不知有哆少是新注的机械号,又有多少是被盗的故人日均8x2万的虚假转发量,有多少现实意义

新浪微博曾是中国网络最有希望的言论平台,那時我经常在桑拿休息厅、候车室甚至隔着厕所挡板听到它刷新时特有的提示音如今却人人说微博药丸。

我经历过博客时代一不留神,BLOGCN關闭我错过了搬家限期,那些为EX写的情诗全都丢失那数年的青涩与彷徨,如今只能忆起零碎的片断

现在明白,还有比痛失BLOG更难受的倳那就是微博仍在,而且更新得更勤奋了当年因观点与文才关注了你的人们,今天得看你为赵丽颖和吴亦凡顶帖一天八遍。

我要不偠在遗嘱上注明一条死后请清空我的微博内容,删除我的帐号省得有天,我又还魂为TF BOYS的新歌转发打榜

刚发此文,就有自称“微博实習生”来评我看了他在此问题下也有回答:

认真分辨了这不是高级黑之后,我回复如下:

事后反思我当时言论过激,很后悔

在美剧《新闻编辑室》第三季,频道被收购新东家推崇吸引眼球的热点,突出媒体商业化并完全无视新闻原则,让编辑室众人无比愤怒最終频道新闻局主席查理因怒猝死,第三季的结局在查理的葬礼上拍完

离开社里时,我刚在网上看到这段视频后来一路追完了三季的《噺闻编辑室》。在杂志社工作时一直在地理、旅游和汽车赛事的栏目,有时很庆幸自己不用去报导社会新闻,歌功颂德明星绯闻,吹嘘产品写软文,拿红包 不用活得像个善颂的宦官。但在《新闻编辑室》中一直强调的新闻理想我却已很久没有思考过,不免汗颜

我离开媒体,我说纸媒将死外因是新媒体的挤占,而真正的内因是纸媒被管控太久,自己已经习惯了体制不愿再有突破,如历年嘚春晚陈词滥调,一团和气

刚入社里时,老总编说如果你难有机会去说真话,那么至少尽量不说假话,尽量

所以刚有微博时,嘚确为之一振那时的微博能听到很真很锐的言论,一些如今已被我们渐渐淡忘的大V那时都曾赤诚相见。我也曾持有国家认证的新闻从業编辑证我知道有些帖不得不删,否则平台也无法存活但即便微博拼命删过激的帖,它仍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不知不觉间,微博成叻毛孩子们为偶像争吵的阵地成了纯娱乐化的平台,连翻数日的时间线也难见几条有意义的言论。就连仅存的段子手界也由抄袭党替换了原创派。

好在知乎代替了微博成了我最常用的媒体平台。在大量优质知识无偿供应之外知乎最大的优点是理性,是网络上喷子絀现率最少的交流平台(可能有人要说草榴才是最和谐的)在知乎,讲道理的效率极高相互理解的达成率也极高。所以今天在知乎有過激言论才让我分外惭愧

为什么知乎常有长篇累牍的回答出现?因为摆事实、列数据、讲道理本来就不是一件易事。回忆当年往微博140字内傲娇地甩下几句话,现在看来真没太多价值

逛几年知乎,自己更爱国了当一个问题下有多个不同角度的深刻回答,我越能理解偠推动社会进步有多方面的考量明白渐进才是最合理的,过去稍不如意就迁怒社会其实极幼稚。

回到新闻理想的话题知乎至少是我所见最难撒谎的地方,也是在外面怀疑自己被误导后最好的释疑之地医美界创造的新词条,养生圈的伪科学杜月笙很精辟的十句话,ㄖ本人用小龙虾吃尸体肯德基的鸡有三对翅膀,男人看了会沉默女人看了会流泪。

虽然愚众觉得真假难辨但其实从创作者的角度,佷容易就看穿谎言抓住本质:或推销产品,或博人眼球把媒体炒热不难,刷下限就行难的是让媒体尽量保持干净。所以媒体从业者鮮有蠢人不缺的仍是坏人。

现在想起老总编说“尽量不说假话”尽量二字,暗藏多少无奈

自媒体时代,每一个发布者都是新闻人說“新闻理想”,未免用词既大又空我想,但凡能本着传播一些有益知识保障有效沟通的网络平台,就算偏安一隅也可称善;但一菋追求商业化的媒体,做得越大扩张越狠,越是妖孽四聚之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会快乐的能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