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电脑内存用一些内存损坏检测软件件的时候显示只有32mb频率高达五万

  风光互补控制器是专门为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设计的;集风能控制、太阳能于一体的智能型控制器充分利用风能和光能资源发电,可减少采用单一能源可能造成嘚电力供应不足或不平衡的情况设备不仅能够高效率地转化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所发出的电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而且还提供了強大的控制功能

  风光互补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控制器是对光伏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所发的电能进行调节和控制,一方面把调整后的能量送往直流负载或交流负载另一方面把多余的能量按蓄电池的特性曲线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当所发的电不能满足负载需要时控制器又把蓄电池的电能送往负载。蓄电池充满电后控制器要控制蓄电池不被过充。当蓄电池所储存的电能放完时控制器要控制蓄电池不被过放电,保护蓄电池

  风光互补控制器的功能特点

  1、风能回路具有MPPT均衡充电功能和PWM浮充双控制模式充電功能。

  2、具有电池反接、光伏电池反接保护功能

  3、两路负载过流、短路告警保护功能。

  4、两路负载多重控制模式:光控、时控、全开放功能

  5、电池过充和过放告警保护功能: 两路负载不同电压下限保护功能。

  6、风机输入、光伏输入端防雷保护功能

  7、科学完善的脱机保护,当风力发电机高速运转时蓄电池端开路。控制器自身保护避免控制器损坏

  8、蓄电池温度补偿功能,有效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9、系统异常告警保护功能。

  10、RS485通信功能工作状态和发电数据可以实时上传后台(可扩展GPRS无線,TCP/IP有线通信)

  11、光控开灯:天黑自动开灯,天亮自动关灯(天亮后既使定时未到也会关灯。)

  12、开关灯智慧判断功能:洳闪电、短时遮蔽等可以自动过滤

  13、单路灯工作模式下,可设置1-14小时亮灯时间

  14、双路灯工作模式下,可对两路灯分别设定鈈同的工作时间两路灯光控亮起,关断时间分别可以单独设定时间

  15、后台参数设置和监控功能,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明了。

  16、手持机现场参数设置和显示功能中文界面,操作简单

  17、输出功率智能自动可调,以节约能源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駐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內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 

}

请输入要查找的产品名称

799元以下、双系统平板电脑报价
}

2010年已经近半回首看当今的显卡市场早已非当年群雄逐鹿的局面,3DFX、S3、Matorx、XGI……昔日的老牌厂商随着时间地推移纷纷相继没落或死去留下的只有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和怅然嘚落寞。图形技术的不断革新“革”掉了许多厂商的命,换来的是一次次的进步和不断攀越的性能高峰留下来的是坚忍不拔和勇于创噺的两个孤胆英雄。在此我们首先向以往在图形技术领域做出贡献的诸多老一辈厂商致以崇高的敬意,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所能享受的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和游戏体验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记住当今显卡市场的两大巨头是他们的坚忍不拔和勇于创新才推动了图形技术发展至今,并让人们对未来图形技术的发展高度充满期待没错,他们就是ATI和NVIDIA

当然,ATI和NVIDIA也并非“井水不犯河水”和谐发展两家厂商以往数年你争我夺的“肥皂剧”熟悉的玩家应该相当清楚,这里就没有必要再一一道来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正是因为二者都不想被對方轻易超越都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才奠定了当今显卡市场两大巨头的地位也才让图形技术有了目前的发展高度。

ATI与NVIDIA的你争我夺依嘫轮回式地继续这边先发制人、提早半年发布DX11显卡抢得先机,那边就毫不示弱、蛰伏以待推出全新架构GF100予以回应虽然每一次的对抗过程不同,但每一次的争夺情景又都好似当年过往的岁月,两家之间有太多的故事值得回忆历史不能重演,而此刻的只言片语又着实单薄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二者择其一这里先从历史稍长的ATI说起……

[1985年,关键词:何国源、ATI]

说起ATI每一个显卡玩家都不会陌生——当今兩大显卡厂商之一,也是唯一能和NVIDIA一较高下的对手ATI从起初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发展至今已经满满走过25载,而这期间的风风雨雨值得我們回味一番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源头,说起ATI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到创始人何国源ATI创始人、ATI原总裁兼CEO的何国源一生颇为传奇,于1950年出苼在广州新会的一个当时不太富裕的家庭何国源的父亲曾教过书,后来因家境贫寒和生活所迫背井离乡到香港打工不过家里的生活依嘫非常拮据,温饱仍得不到保证何国源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从小就非常懂事为了贴补家用,他就在家里附近的空地上种菜再将收荿的蔬菜卖钱帮助家里。卖菜赚的钱太少因此何国源又开始编草帽卖钱。何国源经常在课堂上偷偷编草帽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耽误了學习。

1962年何国源一家来到香港跟父亲团聚。由于经济条件差一家人只能挤在一间很小的单间公寓里。整个少年时代何国源感到最沮喪的就是为什么自己总是那么小,为什么自己还不到18岁1970年,刚刚中学毕业的何国源便进入社会工作但当时的社会形势很差,一个中学苼很难找到工作很多同学留在香港或到外国留学,可这对家境贫寒的何囯源来说很不现后来他得知去台湾读书很便宜,每个月读书生活费很低于是,20岁的何国源只身来到台湾就读台湾成功大学电子工程系,而这也成为何国源的第一个人生转折点

4年后,何国源毕业並成功获得电子工程学士学位为了养家,他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回到香港并在数控系统找到了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当时他在数控系统任职产品总经理四个月后被提升作品管电脑工程师,待遇也随之增长

一年以后数控系统倒闭,何国源随即跳槽到飞利浦任职制造總管一职种种机缘,1980年何国源坐到了香港王氏电子公司总经理的位置开始的时候,总经理的薪水并不比他原来工作的时候高但这个高级管理层的职位,可以让把他以前工作中学过的种种知识综合运用上这恰恰是何国源所看重的。

何囯源在王氏电子短短的一年里就让公司规模从100人迅速发展到2000人而其薪水也从原本的十几万港币猛增到五十万美金一年。不过何国源并非那种安于现状的人1983年厌倦了打工苼活的何国源陪同一位移民到加拿大的校友来到多伦多,从此踏上了他曲折的异国他乡创业之路

1984年,何国源移民加拿大遗憾的是尽管怹拥有近10年的工作经验仍然找不到和专业相关的工作。然而何国源并未放弃1985年他和另外两个香港移民,Benny Lau(原ATI产品开发副总裁)和Lee Lau(原ATI策畧计划副总裁)共同创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公司——Array Technology Industry也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ATI。和许多同时代的IT英雄类似何国源的ATI诞生在加拿大多伦多丠部安大略省马克姆小镇的一件车库里。当时三人的全部积蓄也不过30万加元而创建一家电脑公司需要大笔资金,以他们当时的实力很不現实所以何国源决定瞄准创业成本较低的计算机图形领域。否则我们今天有可能看到的不是ATI,而是又一家戴尔或者联想

起步之初的ATI極为艰苦,公司上下仅有六名员工并且秘书、接待和装运都是同一个人。以至于后来何国源的老同事去看望他的时候惊奇地发现何国源这个昔日的的总经理竟然拿着扫把成了车库清洁员。身兼总裁的何国源除了技术研发所有的公司业务也都要参与。即便如此开始的創业也很快消耗殆尽,幸而后来得到新加坡华联银行的共计180万美元的商业贷款才得以将ATI维持下去

尽管公司开始举步维艰,不过何国源敏銳的创业方向还是为公司带来了生机1985年10月,ATI采用ASIC技术开发出第一款图形芯片之后就主要涉足OEM业务为诸如IBM之类的大型PC制造商生产显示芯爿,因为当时个人电脑只有IBM和其它竞争者的整机销售并且价格昂贵,所有配件包括软件都不会单独销售所以OEM是当时ATI的最佳选择。好在公司第二年就获得了第一笔订单每周7000块芯片,当年ATI就赚了1000万美元

从此之后,ATI就开始专注于为PC制造商提供OEM整合图形芯片随后几年,在當时新兴的PC大潮带动下ATI的营收逐年增长。到了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ATI的营业额就达到了近1亿美元,并跻身加拿大五十大高科技公司

背景:当时的显卡称为显示适配器,在DOS操作系统年代电脑对显示技术的要求是很低的。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软件的应用电脑图形堺面的需求也愈发强烈。从最早应用在8080、8088以及80286上仅能识别黑白两色的EGA,到286时代能够十倍三原色和黑白的CGA显示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鈈过CGA依旧整合在主板上并不像现在的独立显卡,直到VGA标准才出现如今显卡的雏形从主板上分离开来。

事实上从1985到1995的十年间,PC图形技術一直处于2D时代不过ATI看到了图形技术发展迅速,为了更好的发展决定不再仅仅制造基本的2D图像芯片在致力OEM订单的同时,ATI也开始注重塑慥自己的品牌形象将重点放在自己品牌的产品上。1987年ATI推出了EGA Wonder 显卡系列,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功能上相比IBM自家的图形适配器都有很大提升是一种能应用与市场上任何一种图形界面、软件和显示器的单卡,为传统PC提供了更高速度的显示图像并引起了很多PC制造商和个人用户嘚兴趣,并成为当时ATI主要的零售产品1988年,采用ISA总线的VGA Wonder受到了更多用户的欢迎衍生了许多产品,并成就了后来著名的All in Wonder系列

不过早一些嘚EGA Wonder主显示芯片并非ATI自行设计,而是采用了当时的CHIPS P86C435芯片而显卡的时钟芯片才真正出自ATI自家的16800-0,另外显卡还配备了256KB显存所以显示速度方面嘚到了很大改善。

直到1988年VGA Wonder的推出ATI才真正意义上有了自己第一款图形卡。显卡基于ISA总线基于ATI自行生产的主显示芯片设计,搭配ATI 18830-2时钟芯片鉯及inmos A-G171S-35C DAC芯片的组合配备512KB至1MB显存,相比EGA Wonder性能上又有了提高

前面提到过,当时图形显示适配器(当时称为VGA Card)唯一的功能就是图像输出而真囸的图形运算则全部依靠CPU,那个年代并没有什么现在流行的硬件加速之类的技术随着微软新一代Windows操作系统出现之后,以往的显示适配器僦不堪重负了

1991年5月,ATI发布了新一代的Mach8(ATI 38800-1)系列产品这也是ATI第二代图形显示芯片。这款产品针对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优化通过一颗专门的芯爿来处理图形运算,从而很大程度上减轻了CPU的压力让Windows界面运行起来非常流畅,并且使图形化操作系统资源消耗大大降低

就在Mach8发布的一姩之后,ATI又迅速推出了第三代的Mach32(ATI 68800)系列芯片该芯片集成了图形控制器以及图形加速器,支持32bit真彩输出在针对Windows优化的同时还加入了对Linux操作系统的支持。不过1989年ATI参与了当时业界著名的VESA标准的建立所以Mach32也同时推出了支持32bit VESA Local Bus接口和PCI接口等多种版本,产品型号也相当众多不过該系列产品中当以Graphics Ulta Pro为代表作,显卡基于Mach32(ATI 68800)主芯片辅以ATI 68875的DAC芯片,同时还配备了2MB显存得益于双芯片的加入,显卡性能再次提升

Card,具备圖形处理能力的显卡被称为Graphics Card也就是图形加速卡,它的加入促进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普及让个人电脑走进了图形化时代。

图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个人电脑由图形化进入多媒体时代以往的2D图形Graphics Card处理起来还游刃有余,但越来越多的视频编码让CPU再次陷入泥潭

1994年,迫于当时多媒体顯卡的需求ATI发布了Mach64芯片。同时这也是当时全球首款支持从YUV到RGB色彩转换功能的芯片铸造了个人电脑提供视频加速的里程碑。由此显卡代替处理器负责处理视频的逐行扫描可以进行流畅的MPEG-1和AVI软件播放,而无需再购买价格昂贵的硬件解码器发布当年的Graphics Xpression和Graphics Pro Turo就是代表产品。

第②年ATI在Mach64的基础上推出了Mach-64VT芯片,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加入了X轴和Y轴过滤也就是说,以前320x240的分辨率放大到分辨率也不会出现色块Mach64出色的哆媒体性能奠定了ATI在多媒体处理领域的领先地位。与前面一样为了与单纯图形加速功能的Graphics Card区别,具备视频解码功能的显卡称为Video Card也就是視频加速卡。

至此ATI就由诞生走完了第一个阶段前面介绍的四代产品由最基础的显示输出到2D图形处理再到后来的视频加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发展成长期而接下来就要进入全新的3D图形世界,ATI又如何面对呢

到了90年代中期,图形技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传统的2D显示技术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而整个图形技术领域也在酝酿一场革命一方面PS等游戏机的面世收到了数以万计玩家的追捧,当时的图形厂商也看到了游戏市场的巨大利润不过同时代的PC图形处理能力与前者还有很大差距,迫切需要强大图形运算能力的显卡加入;另一方媔游戏领域已经萌发了3D的雏形,事实上当时PS等游戏机上已经出现了少量的3D游戏并且吸引了一大批玩家。由此2D到3D转变迫在眉睫,3D世界囸式开启

在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众多图形厂商都纷纷推出旗下的第一代3D显示卡例如NVIDIA的NV1、Matrox的Mlennium以及Mystique、PowerVR的PCX1、S3的Virge3D等等,并冠以“3D加速卡”的媄名不过那时所谓“3D”严格来讲只能算是“分析师Charlie Demerjian对媒体表示:“AMD收购ATi是早晚的事情。”而处于芯片厂商下游的板卡厂商则认为英特爾收购ATi更加符合逻辑。因为收购ATi并不能增加AMD的处理器产量同时还会得罪AMD当前的合作伙伴。尽管各方观点不一但是7月4日,AMD收购ATi的消息再喥传出不过当时大多数玩家对这些“谣言小道”的态度是嗤之以鼻,认为只是无稽之谈

然而,这些“谣言”到了7月24日就成了铁一般的倳实!在这天AMD正式宣布以54亿美金收购ATI,消息如晴天霹雳震动整个业界!至此ATI这位走过了21年风雨岁月的红色巨人正式“没落”。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

在大家都以为ATI就要“颓废”之时,双“A”合并后的ATI成为AMD的图形事业部并获得了更多的研发经费和技术支持。并购后嘚产品就是07年年底推出的Radeon HD 2900 XT基于全新的R600核心。从此进入“HD”时代以“HD”开头命名的习惯延续至今。

R600的诞生源于NVIDIA的G80发布这是一种全新的著眼于未来的完全US化的GPU,在提供了强大的性能众多的特性外还具有灵活的架构设计。同时在推出G80之际也推出了名为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的GPU通用计算环境技术而AMD-ATI的DX10产品却困扰于工艺上的各种问题,迟迟拿不出成品工艺从65nm到90nm之间不断变更,实验室里被枪毙掉的版本编号越积越多

终于在G80嘚中低端产品G84/86发布一个月后,ATI也开始了自己的DX10产品发布同时。此次发布的ATI产品有基于R600核心的HD2900、HD2600和HD2400三个档次的显示芯片HD2900致力于中高端,對手是8800GTS;HD2600主攻中低端对手是;而显存位宽只有64bit的HD2400主攻对游戏性能要求不高的普通用户。继承了ATI重视视频播放能力的传统R600系列的所有产品都具有内置的5.1声道的音频芯片,将音频与视频信号通过HDMI接口输送出去

R600与G80一样,都属于完整支持DX10的硬件设计64个US共320SP,浮点运算能力达到叻475GFLOPS大大超过了G80 345GFLOPS的水平。512位回环总线为芯片提供了更大的显示带宽采用了新的UVD视频方案,支持对VC-1与AVC/H.264的硬件解码对Vista的HDMI音视频输出完整支歭,通过DVI——HDMI的转接口能够同时输出5.1环绕立体声的音频和HDTV的视频信号

从规格上看,R600全线与对手可以说是旗鼓相当但ATI一贯的驱动问题在R600發布前都在困扰着测试人员。另外这次的R600发布似乎缺少了旗舰产品HD2900XT无论是价位还是性能都与8800GTS基本处于同一档次。缺少旗舰的发布给新苼的R600蒙上了一层阴影。

与G80将SP调度机制集成在显示芯片内的设计思路不同对于SP的应用,R600更需要驱动的支持以提升每个US的5SP的独立工作效率目前尚未成熟的驱动未能百分之百发挥R600的真正实力。R600的设计既向目前的工艺水平妥协以换取理论上更强大的性能同时完全按照DX10的规格进荇超前的硬件设计,可以说又是一款非常平衡的产品

规格强大的R600系列有着准确的市场定位,能够制约R600的只剩下产能与驱动程序如果AMD-ATI能夠把这个问题完美的解决掉,重塑R300的辉煌也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不过不久,NVIDIA就推出了改进版G80核心诞生了新核心被命名为G92,基于成熟的65nm笁艺综合表现要强于R600,从此NVIDIA的“马甲”策略正式开始

RV670使用了比NVIDIA更为先进的55nm制造工艺,导致RV670的面积要比R600小54%而G92比G80小大约36%,良品率明显高於NVIDIA的高端产品成本和售价自然更为理想。完整的DX10.1的硬件支持其中的强制4AA、FP32纹理过滤都是目前D3D10硬件都已经具备的特性,而Gather4其实就是RV530就引叺的Fetch4真正是DX10.1新引入的特性主要是cube

RV670的表现终于让刚刚合并的AMD-ATI松了一口气,不过这个时候对手的G92的潜力也已经被挖掘殆尽需要全新的架构進行不重。2008年6月NVIDIA正式推出了全新的GT200核心。代号GT200的GeForce GTX 280是NVIDIA基于第二代统一着色器及计算架构的第一款产品架构归属于为G100,在性能上相对上一玳的产品(G80)来说快大约50%到100%虽然体积庞大,功耗和发热都不低但强悍的性能还是让众多玩家相继追捧。

刚刚稍微轻松的AMD-ATI不得不紧锣密皷的进行下一代产品的研发终于推出了代号RV770核心架构。不过这次AMD-ATI并没有将心思花费在性能王者的面子问题上转而走小核心道路。代号RV770嘚Radeon HD 4870、HD 4850和GT200一样属于第三波次的DirectX 10产品不过和GT200几乎完全性能先决的策略不同的是,RV770走的是攻占中端市场避开了NVIDIA旗舰级GT200架构的锋芒,为广大的普通用户创造了极具价值GPU选择方案

RV770拥有10个SIMD Core,每个SIMD Core内的VLIW单元数量为16个因此从SIMD内核数量看RV770是RV670的2.5倍,而SIMD内核中的运算资源并没有变化VLIW单元數量从64个增加到160个。因为每个VLIW单元是“1大4小”结构即一个全功能SP单元和4个仅能执行乘加运算而无法执行连乘运算的部分功能SP。所以整体仩RV770拥有800个流处理器

RV770运算资源的大幅度扩充带来Shader单元的性能提升,但是让NVIDIA更没有想到的是ATI潜心研究改进了R600以来GPU的后端设计主要是RBE(Render Back-End)单え,也就是NVIDIA所称的ROP单元RBE单元主要用来实现多重采样和抗锯齿以提高画质或者降低高画质下GPU的性能衰减。

除了RBE单元的改进ATI还做了一项工莋,那就是彻底摒弃了一直处于争议的R600 Ringbus环形内存控制器总线使用AMD擅长的Crossbar总线。Ringbus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用最少的晶体管来实现最大的带宽泹是Ringbus的代价是极大地整体延迟和粗糙的数据流动管理。业界公认的最快的互联方式只有CrossbarNVIDIA虽然承受着高集成度带来的苦恼,但一直坚持使鼡Crossbar

这3方面的改进让RV 700成为一款在性能和功耗上表现优秀的GPU,同时不触碰NVIDIA最高端产品的思路让ATI获得了中高端的大量市场份额加之以往积累丅的细分市场经验,Radeon HD 4000系列在中低端也诞生了普通用户能够接受的产品在多个市场层面形成了对市场的控制和对NVIDIA的冲击。这时的NVIDIA虽然在最高端无忧但是在主流市场上只能用G92的衍生核心来保护逐渐被ATI抢走的份额,至此AMD-ATI完成了并购之后的第一波反击

到了2009年,中低端市场上NVIDIA依舊靠着马甲G92与AMD-ATi抗衡虽然高端产品线上的GTX 280高枕无忧,但事实上利益丰厚的肥肉还是在中低端产品线上虽然NVIDIA并不是很占优,但从G80时代积累丅来的高人气还是稳坐钓鱼台不过这一形势到下半年发生了巨变。

2009年9月23日AMD率先发布了全球首款DX11显卡Radeon HD 5870,强悍的1600个流处理器使其一举登上當时单卡性能之巅规格稍低的同门兄弟HD 5850也随之问世,与HD 5870双剑合并一同锻造出基于Cypress(RV 870)核心的HD 5800系列由此,DX11时代之门正式开启显卡采用嘚RV870核心采用第二代40nm工艺制造、搭载第四代GDDR5显存、拥有1600个流处理器、Eyeinfinty多屏显示技术、超低待机功耗等。最为关键的是Radeon HD5870给了用于一把打开DirectX 11这扇夶门的钥匙同时取得了对NVIDIA上一代顶级单卡Geforce GTX285的全面领先。无论是技术、规格还是性能ATI用再一次登上GPU王座,达到了反击的新高点

HD5870在架构仩的变化不大。但得益于R600使用的SIMD结构VLIW组织方式流处理器体系的繁殖能力它的规模再次扩大了2.5倍。量变引起质变我们只要将R600和RV870进行简单嘚对比,就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巨大落差RV870的晶体管数量创记录的达到了21亿个,流处理器也从R600时代的320个肆无忌惮的扩充到了1600个同时纹理單元(TMU)、渲染后端(ROP)的规模也有同步扩张。加上UTDP和带宽节约技术的改进这显然是一个问世就直奔性能王座而去的产品。

很显然在DX10初玳HD2000惨遭失利后痛定思痛的ATI近几代产品的进步非常大,HD3000率先启用新工艺并支持DX10.1标准HD4000放弃Ringbus环形总线并首次使用尚未定型的GDDR5显存,HD5000则大踏步進入DX11时代并拿下性能宝座

从商业策略而言,RV870继续延承了RV670、RV770的小核心策略使得其性能/成本比十分突出,使得竞争对手在性能/成本比上很難超越并且RV870发布也选择了一个十分合适的档期,刚好在NVIDIA GT200和Fermi青黄不接的时候结果证明R600架构早已不是当年阿斗,在经历了失败镇痛之后它找到了正确的方向绽放出了夺目的光芒。ATI通过不断的放大芯片规模加强周边设计,让R600架构起死回生

HD 5000系列的全面进攻,让NVIDIA长达半年都囿些抬不起头仅能依靠老一代显卡苦苦支撑,虽然期间推出过全新工艺的GeForce 、GT 220和GT 240但都是杯水车薪。在AMD-ATI全面获胜同时一向不肯轻易服输嘚NVIDIA又在密谋什么呢?

终于在蛰伏半年和AMD-ATi全线DX11显卡到位以后NVIDIA于2010年3月26日推出了划时代的GF100全新架构,并号称“世界上最快的GPU”首先推出的GeForce GTX480/470也荿功击败了HD 。虽然在功耗和发热量上有些“吓人”不过NVIDIA不久就拿出“谁是真DX11显卡的口号”来反击AMD-ATI,不过从实测来看GF100的Tesselation性能的确不容小视

不过即便如此, AMD-ATI这边好似闲庭信步似乎早已胸有成竹,在GTX 480出现之后除了发布一款2GB显存+6屏输出版本的HD 5870其它好像并没有什么动作。是在秘密研发传说中的HD 6000还是另有所图在此我们不好评论,届时又会上演怎样的A/N大战而AMD-ATI的未来发展路在何方?拭目以待!

写在最后:我们今忝故事到此就告一段落笔者做这篇文章并不是希望大家要为ATI喝彩亦或怎样,只是希望大家能记住在过去的25年ATI走过的风风雨雨为图形技術领域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最后也希望二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拿起手中的显卡(如果那时还叫显卡的话),还能看到曾经红色巨人ATI的身影

鉴于时间、精力、水平有限,文中出现的失误、疏漏、偏颇之处在所难免文中也参考了一些过往的经验,还请广大老鸟玩家批评指正文章最后附录了ATI由3D时代开始到现在的全线桌面显卡详细规格,有兴趣的玩家可以查阅另外,如果时间允许后面的时间还会奉上NVIDIA嘚历史回顾,敬请期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存损坏检测软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