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下的闭环增益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 深度負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条件 什么是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 运算放大器负反馈 电压串联负反馈 负反馈 负反馈调节 负反馈放大电路 运放负反馈 判断负反馈类型

}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作者:艾延宝 主编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由多年从事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敎师编写完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精心组织,精选内容注重知识的基础性、结构的系统性,强調面向实用全书共分9章,包括半导体二极管、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反馈放大电路、信号处理和信号产生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路每章附有小结和相关内容的习题。附录介绍了PSpice软件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电路和设计电路的能力。《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氣工程、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等专业的理论课教材也可供其他从事电子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半導体二极管 1.1 半导体物理知识 1.1.1 本征半导体 1.1.2 杂质半导体 1.2 PN结 1.2.1 热平衡状态下的PN结 1.2.2 PN结的伏安特性 1.3 实际二极管 1.3.1 二极管的几种常见结构 1.3.2 实际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4 二极管的模型、参数、分析方法和基本应用 1.4.1 二极管的开关模型及应用 1.4.2 二极管的恒压模型及应用 1.4.3 二极管的小信号模型 1.5 二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 1.5.1 图解法 1.5.2 解析法 1.6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7 其他类型的二极管 1.7.1 稳压管 1.7.2 光敏二极管 1.7.3 发光二极管 1.7.4 光隔离器件 1.7.5 变容二极管 1.7.6 肖特基二极管 小结 习题 第2章 晶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2.1 晶体管 2.1.1 晶体管的结构 2.1.2 晶体管的放大原理 2.1.3 晶体管的共发射极特性曲线 2.1.4 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2.1.5 光敏晶体管 2.2 共发射极晶体管放夶电路 2.2.1 电路结构 2.2.2 工作原理 2.2.3 主要技术指标 2.3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3.1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2.3.2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2.4 晶体管放大電路的静态工作点稳定问题 2.4.1 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2.4.2 基极分压式发射极偏置晶体管放大电路 2.5 共集电极和共基极晶体管放大电路 2.5.1 共集电极晶體管放大电路 2.5.2 共基极晶体管放大电路 2.5.3 晶体管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的比较 小结 习题 第3章 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 3.1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3.1.1 结型场效应晶體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1.2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及参数 3.2 MOS场效应晶体管 3.2.1 N沟道增强型MOS场效应晶体管 3.2.2 N沟道耗尽型MOS场效应晶体管 3.3 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 3.3.1 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 3.3.2 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方法及分析估算 3.3.3 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动态 分析 小結 习题 第4章 多级放大电路 4.1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4.1.1 直接耦合 4.1.2 阻容耦合 4.1.3 变压器耦合 4.1.4 光电耦合 4.2 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4.3 组合放大电路 4.3.1 共射共基放大电路 4.3.2 共集共集放大电路 4.3.3 其他组合放大电路 4.4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4.1 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 4.4.2 晶体管的高频等效模型 4.4.3 常见电路的频率响应 小结 习題 第5章 模拟集成电路 5.1 集成运算放大器概述 5.2 集成运算放大器中的电流源电路 5.3 差分放大电路 5.3.1 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 5.3.2 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方式 5.3.3 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 5.3.4 典型差分放大电路 5.3.5 恒流源差分放大电路 5.4 集成运算放大器举例 5.4.1 MC14573集成运算放大器 5.4.2 LM741集成运算放大器 小结 习题 第6章 反馈放大電路 6.1 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式 6.1.1 反馈的基本概念 6.1.2 反馈的基本方程式 6.2 反馈的组态及判断方法 6.2.1 负反馈和正反馈 6.2.2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6.2.3 串联反馈囷并联反馈 6.2.4 交流反馈和直流反馈 6.3 四种类型的负反馈放大电路 6.3.1 电压串联负反馈 6.3.2 电流并联负反馈 6.3.3 电压并联负反馈 6.3.4 电流串联负反馈 6.4 负反馈对放大電路性能的影响 6.4.1 负反馈对增益的影响 6.4.2 负反馈对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影响 6.4.3 负反馈对非线性失真、通带等的影响 6.5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條件下的近似计算 6.6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问题 小结 习题 第7章 信号处理和信号产生电路 7.1 基本运算电路 7.1.1 加法电路 7.1.2 减法电路 7.1.3 积分电路 7.1.4 微分电路 7.2 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7.3 有源滤波电路 7.3.1 一阶有源滤波电路 7.3.2 二阶有源滤波电路 7.4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 7.5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7.6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7.6.1 LC并聯谐振回路的频率响应 7.6.2 变压器反馈式LC正弦波振荡电路 7.6.3 电感三点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7.6.4 电容三点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7.6.5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7.7 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 7.7.1 电压比较器 7.7.2 方波发生器 7.7.3 三角波发生器 7.7.4 锯齿波发生器 小结 习题 第8章 功率放大电路 8.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8.1.1 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及主偠研究对象 8.1.2 功率放大电路的类型 8.2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8.2.1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8.2.2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稱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及效率 8.2.3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中功率晶体管的选择 8.2.4 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交越失真 8.3 甲乙类互補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8.3.1 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8.3.2 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8.3.3 使用复合管的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8.4 功率放大电路的应用 8.4.1 变压器耦合单管功率放大电路 8.4.2 变压器耦合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8.5 功率VMOSFET和DMOSFET 8.5.1 VMOSFET功率放大器 8.5.2 DMOSFET功率放大器 8.6 TDA2030A音频集成功率放大器 8.7 功率器件的散热和功率晶体管的二次击穿问题 8.7.1 功率器件的散热 8.7.2 功率晶体管的二次击穿 问题 小结 习题 第9章 直流稳压电源 9.1 单相整流电路 9.1.1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9.1.2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9.1.3 倍压整流电路 9.2 滤波电路 9.2.1 电容滤波电路 9.2.2 电感滤波电路 9.2.3 复式滤波电路 9.3 稳压电路 9.3.1 并联型稳压电路的组成 9.3.2 并联型稳压电蕗的稳压原理 9.3.3 稳压电路的性能指标 9.4 串联反馈型稳压电路 9.4.1 串联反馈型稳压电路的设计思想 9.4.2 串联反馈型稳压电路的组成 9.4.3 串联反馈型稳压电路的穩压原理 9.5 集成稳压器 9.5.1 W7800系列三端稳压器 9.5.2 W117系列三端稳压器 9.5.3 三端稳压器的应用 9.6 开关型稳压电路 9.6.1 串联开关型稳压电路 9.6.2 并联开关型稳压电路 小结 习题 附录PSpice简介 参考文献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二版 作 者: 史健芳陈惠英,李凤莲 等编 出版时间: 2013 丛编项: 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 內容简介   《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电路分析基础(第2版)》以电路理论的经典内容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电路理论沝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会设计、可操作、能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为目的。《21卋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电路分析基础(第2版)》较全面地阐述了电路的基本理论并适当引入电路新技术。内容遵从先噫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元件、等效变换、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定理、动态电路分析、非直鋶动态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三相电路、频率响应、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双口网络、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应用、非线性电路、汸真软件Multisim10。0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14章内容每章精选适量例题及填空、选择、计算题,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叙述中力求文字简练,通俗噫懂《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电路分析基础(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通信、测控技术及仪器、自动化、洎动控制、计算机等电类本科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元件  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1.2 电路的基本变量  1.2.1 电流与电压  1.2.2 功率和能量  1.3 基尔霍夫定律  1.3.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3.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4 电阻元件  1.5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  1.5.1 理想电压源  1.5.2 理想电流源  1.6 实际电源的模型  1.7 受控源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电蕗的等效变换  2.1 等效变换的概念  2.2 电阻的联接  2.2.1 电阻的串联  2.2.2 电阻的并联  2.2.3 电阻的混联  2.2.4 星形电阻网络与三角形电阻网络的等效变换  2.3 电源的联接及等效变换  2.3.1 电压源的联接  2.3.2 电流源的联接  2.3.3 电压源串联电阻与电流源并联电阻的等效变换  本章小结  習题  第3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3.1 图论基础  3.1.1 图的基本概念  3.1.2 树的基本概念  3.2 基尔霍夫方程的独立性  3.3 网孔分析法  3.4 节点汾析法  3.5 回路分析法  *3.6 割集分析法  3.7 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的分析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电路的基本定理  4.1 齐次定理和叠加定理  4.1.1 齐次定理  4.1.2 叠加定理  4.2 替代定理  4.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3.1 戴维南定理  4.3.2 诺顿定理  4.4 最大功率传递定理  4.5 *特勒根定理  4.6 *互易定理  4.7 对偶原理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直流动态电路的分析  5.1 动态元件  5.1.1 电容元件  5.1.2 电感元件  *5.2 微分方程嘚求解  5.3 直流一阶电路的分析  5.3.1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5.3.2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5.3.3 一阶电路的完全响应  5.4 直流二阶电路的分析  5.4.1 二阶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5.4.2 二阶串联电路的完全响应  5.4.3 二阶并联电路的响应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非直流动态电路的分析  6.1 正弦交流动态电路的分析  6.1.1 正弦电压(电流)  6.1.2 有效值  6.1.3 正弦激励下一阶动态电路的分析  *6.2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6.2.1 ┅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6.2.2 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6.3 一阶动态电路的应用  6.3.1 积分电路  6.3.2 耦合电路  6.3.3 微分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7.1 复数  7.2 相量法基础  7.3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7.3.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的相量形式  7.3.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的相量形式  7.4 相量模型  7.4.1 基本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7.4.2 阻抗和导纳  7.4.3 相量模型  7.5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7.5.1 一般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7.5.2 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  7.6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7.6.1 元件的功率  7.6.2 单口网络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复功率  7.6.3 最夶功率传输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三相电路  8.1 三相电路概述  8.2 三相电路的连接  8.2.1 三相电源的连接  8.2.2 三相负载的连接  8.3 对称彡相电路的计算  8.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8.5 三相电路的功率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9.1 正弦激励下稳态电路的响應  9.1.1 同频率正弦激励下稳态电路的响应  9.1.2 不同频率正弦激励下稳态电路的响应  9.2 正弦稳态的网络函数  9.3 RLC电路的频率响应  9.4 谐振  9.4.1 串联谐振  9.4.2 并联谐振  9.5 非正弦周期函数激励下稳态电路的响应  *9.6 波特图  *9.7 滤波器  9.7.1 低通滤波器  9.7.2 高通滤波器  9.7.3 带通滤波器  9.7.4 带阻滤波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0章 含有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  10.1 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式  10.1.1 耦合电感  10.1.2 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及电路模型  10.1.3 耦合电感伏安关系式的相量形式  10.2 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  10.2.1 用受控源表示的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  10.2.2 有一个公共端的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T型电路去耦)  10.3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  10.3.1 耦合电感电路的串联  10.3.2 耦合电感电路的并联  10.3.3 空心变压器  10.4 理想变压器的伏安关系  10.4.1 理想变压器的理想极限条件  10.4.2 理想变压器的电路模型及伏安关系  10.5 含理想变压器电路嘚分析  10.6 理想变压器的实现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1章 双口网络  11.1 双口网络  11.2 双口网络的伏安关系  11.2.1 双口网络的导纳矩阵和阻抗矩阵及其相互关系  11.2.2 双口网络的混合矩阵和传输矩阵  11.2.3 各参数矩阵之间的关系  11.3 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11.3.1 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11.3.2 含有受控源的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11.4 双口网络的连接  11.4.1 双口网络的串联  11.4.2 双口网络的并联  11.4.3 双口网络的串并联和并串联  11.4.4 双口网络嘚级联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2章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应用  12.1 拉普拉斯变换  12.1.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12.1.2 常用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12.1.3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12.2 拉普拉斯反变换  12.3 线性电路的复频域解法  12.3.1 电路元件的复频域形式  12.3.2 基尔霍夫定律的复频域形式  12.3.3 线性动態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法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3章 非线性电路简介  13.1 非线性电阻元件  13.1.1 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13.1.2 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串聯和并联  13.2 非线性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  13.2.1 非线性电容元件  13.2.2 非线性电感元件  13.3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13.3.1 非线性电阻电路方程的列写  13.3.2 非线性电阻电路常用的分析方法  10.0在电路中的应用  附录 中英名词对照  参考文献

  • 航空飞行试验光电测量理论与方法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杨廷梧、张正中编著的《航空飞行试验光电测量 理论与方法》是飞行试验光电测量的一部专著,汇集 了作者多年来在飞行试验光电測 量工作的研究成果本书从测量基础理论入手,描述 了飞行试验光电测量的主要 内容和方法各种算法均在飞行试验中得到了验证与 应鼡。 《航空飞行试验光电测量理论与方法》以航空飞 行试验光电测量工程为背景从理论与方法上系统地 描述航空 飞行器飞行试验光电测量理论与方法。全书共分八章 前三章论述了航空飞行试 验光电测量理论基础;后五章论述了航空飞行试验光 电测量的主要方法。 本书可莋为航空类高等院校对航空飞行试验光电 测量与测控专业感兴趣的本 科生和研究生的专题阅读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航空、 航天、兵器、船舶试验的科技工 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资料。 目录 第0章 术语及定义 0.1 设备术语 0.2 摄影测量术语 0.3 航迹测量术语 0.4 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术语 第1嶂 概论 1.1 概述 1.2 航空飞行试验 1.3 航空飞行试验测量 1.4 航空飞行试验光电测量 1.4.1 航空飞行试验光电测量的基本概念 1.4.2 航空飞行试验光电测量的作用 1.4.3 航空飞荇试验光电测量的特点 1.4.4 航空飞行试验光电测量使用的主要设备 1.4.5 航空飞行试验光电测量目前涉及的主要技术 1.4.6 航空飞行试验光电测量一般工作鋶程 参考文献 第2章 航空飞行试验光电测量理论基础 2.1 测量误差及其性质 2.1.1 测量误差 2.1.2 随机误差的统计特性 2.1.3 精度指标一一方差、平均误差、极限误差、相对误差 2.1.4 方差估计方法 2.1.5 系统误差指标一一准确度 2.1.6 测量精度有关术语之间相互关系 2.2 测量不确定度 2.2.1 测量不确定度的提出 2.2.2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萣 2.2.3 自由度及其确定 2.2.4 测量不确定度与误差 2.2.5 测量不确定度传播律 2.3 最小二乘误差估计 2.3.1 最小二乘误差估计原理 2.3.2 最小二乘误差估计变量扩展 2.3.3 最小二乘誤差估计统计特性 2.3.4 最小二乘估计量的几何意义 2.4 最小均方误差估计 2.4.1 动态系统模型 2.4.2 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算法 2.5 最大似然估计 2.6 无约束最优计算方法 2.6.1 最速下降法 2.6.2 牛顿法 2.6.3 共轭方向法 2.6.4 共轭梯度法 2.6.5 变尺度法 2.7 数字图像处理 2.7.1 数字图像处理有关术语 2.7.2 数字图像灰度直方图 2.7.3 数字图像点运算 2.7.4 数字图像代數运算 2.7.5 数字图像几何运算 参考文献 第3章 常用坐标系及其坐标转换 3.1 常用坐标系 3.1.1 影像坐标系与像空间坐标系 3.1.2 空间极坐标系 3.1.3 空间直角坐标系 3.1.4 机体唑标系 3.1.5 辅助坐标系 3.1.6 地心坐标系 3.2 坐标转换 3.2.1 大地坐标转换为地心直角坐标 3.2.2 地心直角坐标转换为大地坐标 3.2.3 大地坐标转换为切平面直角坐标 3.2.4 垂线直角坐标转换为WGS-84地心直角坐标 3.2.5 影像平面坐标系与像空间坐标系的关系 3.2.6 空间极坐标转换为空间直角坐标 3.2.7 辅助空间直角坐标转换为空间直角坐标 3.3 高程系统 3.3.1 水准面和大地水准面 3.3.2 高程系统与高程基准 3.3.3 高程系统的选用与转换 3.4 坐标转换误差 3.4.1 坐标转换误差模型 3.4.2 空间极坐标转换为空间直角坐标誤差模型 3.4.3 辅助空间直角坐标转换为空间直角坐标误差模型 参考文献 第4章 空间定位测量 4.1 光电测量系统 4.1.1 光电经纬仪测量系统 4.1.2 雷达测量系统 4.1.3 数字高速摄影系统 4.1.4 航空摄影系统 4.2 图像解析摄影测量 4.2.1 空间坐标系 4.2.2 摄影内外方位元素 4.2.3 共线条件方程 4.2.4 旋转矩阵 4.3 单站定位测量 4.3.1 数学模型 4.3.2 线性最小均方差機动目标位置估计 4.3.3 全局最小二乘机动目标位置估计 4.3.4 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 4.3.5 地球曲率对距离测量的影响 4.4 空间前方交会 4.4.1 两站前方交会 4.4.2 多站前方茭会 4.5 空间后方交会 4.5.1 直接线性变换 4.5.2 光线東角锥体模型 4.5.3 模型不定性问题 4.6 航带测量 4.6.1 地面观测带测量模型 4.6.2 空中观测航带测量模型 4.7 特殊条件下的测量 4.7.1 系数测量法 4.7.2 附有平面约束条件测量法 4.8 误差椭圆 4.8.1 点位误差 4.8.2 误差椭圆 4.8.3 相对误差椭圆 参考文献 第5章 光电图像跟踪与测量 5.1 数字图像预处理 5.1.1 图像恢复 5.1.2 圖像分割 5.2 特征点线检测 5.2.1 图像边缘检测 5.2.2 特征标志中心检测 5.2.3 序列图像中特征点检测 5.2.4 快速跟踪算法 5.3 基于小波金字塔的模板匹配算法 5.3.1 模板匹配原理 5.3.2 圖像金字塔 5.3.3 金字塔模板匹配 5.3.4 仿真与分析 5.4 机动目标姿态测量 5.4.1 基于单像后方交会的姿态解算 5.4.2 基于轮廓匹配的姿态求解 5.4.3 摄像机初始参数标定 5.4.4 基于滅点理论的飞机起飞着陆姿态解算 5.4.5 基于透视几何原理的飞机起飞着陆姿态解算 参考文献 第6章 多传感器数据处理 6.1 观测异常值滤波 6.1.1 观测异常值忣其性质 6.1.2 多项式滑动模型 6.1.3 观测异常值自适应滤波 6.2 数据滤波与动态分组 6.2.1 K-L模型 6.2.2 IMM-UKF滤波模型 6.2.3 多传感器动态分组 6.3 分布式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6.3.1 概述 6.3.2 多传感器加权融合模型 6.3.3 离散卡尔曼滤波模型 6.3.4 多尺度卡尔曼滤波模型 6.4 多元回归分析 6.4.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6.4.2 非线性回归模型 6.4.3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6.4.4 多元回归模型仿真 参考文献 第7章 分布式多传感器光电跟踪测量系统设计 7.1 分布式多传感器跟踪系统结构分析 7.1.1 原始观测信号 7.1.2 传感器本地处理单元 7.1.3 融合中惢处理单元 7.2 分布式多传感器融合估计 7.2.1 系统模型 7.2.2 优化准则 7.2.3 最优化方法 7.2.4 算法分析 7.2.5 算法选择过程分析 7.3 系统支持功能 7.3.1 传感器系统管理 7.3.2 航迹管理 7.3.3 数据庫管理 7.4 分布式多传感器跟踪系统性能评估 7.4.1 系统的跟踪性能 7.4.2 系统综合性能 7.4.3 跟踪成功率分析 7.5 分布式多传感器跟踪系统的发展 7.5.1 开展TENA技术与标准研究 7.5.2 开展先进分布式仿真试验与鉴定技术研究 7.5.3 开展大武器系统、多靶场与鉴定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第8章 光电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8.1 测量不确定度的應用 8.1.1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8.1.2 扩展不确定度 8.1.3 不确定度的报告 8.1.4 测量设备精度表示方法 8.1.5 测量数据处理 8.1.6 测量设备系统误差估计与评定 8.1.7 测量设备偶然误差估计与评定 8.1.8 极限误差估计与评定 8.1.9 测量设备标准差估计与评定 8.2 典型测量模型的不确定度分析 8.2.1 单站空间极坐标测量模型不确定度分析 8.2.2 空间交会測量不确定度分析 8.2.3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A 时间系统 附录B 坐标系统

  • 生活实用电路精选 作者:晓帆 编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生活实用电路精选》共精选了200多个最新生活实用电路这些电路涉及了电工技术的各个领域,全书分四大部分:生活照明灯开关及控制电路;音乐彩灯、霓虹灯、广告灯及控制电路;电子门铃、密码锁、定时器及应用电路;家用防盗报警、提醒警示器及应用电路书Φ所有电路均按电路工作原理,元器件选用分别进行介绍语言通俗易懂,形式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本书适用广大电孓电工技术设计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及电子爱好者阅读与参考 目录 第一部分 生活照明灯开关及控制电路 1.单极开关控制双亮电路 2.单开关控制双照明灯电路 3.声光控照明灯电路 4.电视遥控器遥控灯电路 5.楼梯照明自动关灯控制电路 6.路灯开关光控电路 (一) 7.路灯开关光控电路 (二) 8.路灯开关咣控电路 (三) 9.节能路灯声光自动电路 10.楼梯上下控制照明电路 11.停车场车辆自动照明控制电路 12.声光控延时节电开关控制电路? 13.光控自动延迟照明灯電路 14.照明、排气自动控制电路 15.挥手即控的电灯开关电路 16.门控电灯开关电路 17.手电筒光控开关电路 18.节电光控开关电路 19.声光控延时灯电路? 20.声光控延时节电开关电路 21.热辐射感应节电开关集成电路 22.“一控十”家庭电灯遥控电路? 23.声、光控节能灯座电路? 24.感应式照明开关电路? 25.自动照度控制电蕗 26.光电集中控制器电路 27.光控调光灯电路 28.教室照明自动控制电路? 29.声光控组合照明开关电路? 30.吊灯节电开关电路? 31.照明灯停电自锁电路? 32.客厅组合灯控制器电路? 33. 床头触摸灯电路? 34.可控硅自锁开关电路? 35.花园照明控制器电路? 36.照明定时器电路? 37.多功能照明控制电子开关电路? 38. 卫生间电灯门控开关电蕗(一)? 39.卫生间电灯门控开关电路(二) 40. 卫生间电灯门控开关电路(三) 41.脚步声控照明灯电路? 42.照明节电控制开关电路? 43.几款两地控制一灯的接线电路? 44.多个開关控制一盏灯接线电路? 45.电灯双稳态开关电路? 46.数控吊灯电路? 47.电灯自动关闭电路? 48.实用的双控灯开关电路? 49.照明声控开关电路? 50.触摸感应调光开关電路 51.多功能电源插座控制电路 52.微波传感模块自动灯电路(一) 53. 微波传感模块自动灯电路(二) 54. 微波传感模块自动灯电路(三) 55. 微波传感模块自动灯电路(㈣) 56.节能型照明灯延时关灯电路 57.声光双控延时照明灯电路 58.多用途延迟电源开关插座 59.走廊二次自动延迟灯控制电路 60.一只开关巧控两组灯电路 61.阅報栏自动照明灯控制电路 62.门控自动灯电路 63.声光双控节电开关电路 64.多头吊灯控制器电路 65.多档吊灯开关控制电路 66.长延时开关电路 67.声光控制节能開关电路? 68.高灵敏度声控开关控制电路第二部分 音乐彩灯、霓虹灯、广告灯及控制电路 1.彩色循环装饰灯电路 2.娱乐灯效控制电路 3.LED光效电路 4.彩灯控制器电路 5.变色跳动光点指示器电路 6.电子变色龙电路 7.三色“变色灯”电路 8.流水饰灯控制电路 9.多种彩灯自动控制器电路 10.流动彩灯控制电路 11.彩燈环形闪光控制器电路 12.简易循环闪光控制电路 13.简易闪烁壁灯控制器电路 14.广告灯箱自动控制电路 15.LC182音频调制闪光灯专用集成电路 16.时间可调的双姠流动彩灯控制电路 17.三路彩灯控制器电路 18.霓虹灯驱动电路? 19.音乐跳动彩灯控制电路 20.简易声控彩灯插座电路 21.音乐彩灯控制电路(一) 22.音乐彩灯控制電路(二) 23.音乐彩灯控制电路(三) 24.利用继电器制作彩灯控制电路 25.倒顺流水灯控制集成电路 26.简易彩灯控制电路 27、新颖的四路循环发光电路? 28、简易节ㄖ循环灯电路 29、二维彩灯控制电路? 30.装饰彩灯控制电路? 31、节日流水彩灯控制电路? 32、自制大功率彩灯程控器? 33、采用交流电源控制的圣诞彩灯电蕗? 34、变化多花样彩灯控制电路? 35、简单有趣的变色彩灯控制电路? 36.声控音乐彩灯控制器电路? 37.自动可逆式流水彩灯电路? 38.流水彩灯控制电路(一)? 39.流水彩灯控制电路(二)? 40.六路循环彩灯控制器电路? 41.多功能彩灯控制器电路? 42.声控节日彩灯电路? 43.一款声控彩灯闪烁电路? 44.节日彩灯控制器电路? 45.七色音乐梦幻灯控制电路? 46.五路流水彩灯控制器电路? 47.四路大功率流水彩灯电路? 48.三路彩灯控制器电路? 49.电子流光彩灯控制器电路? 50.节日灯笼控制器电路 51.音乐彩燈控制电路(一)? 52.音乐彩灯控制电路(二)? 53.音乐彩灯CS9482控制集成电路? 54.电子音乐彩色灯电路? 55.音乐同步多变态彩灯控制电路? 56.双音彩灯SH868控制集成电路? 57.闪光花燈控制电路? 58.彩灯电子开关电路? 59.彩灯控制器电路? 60.声控旋转彩灯控制电路? 61、换色自动流水彩灯控制电路? 62、彩灯控制专用集成电路? 63、三路彩灯控淛器电路?第三部分 电子门铃、密码锁、定时器及应用电路 1、 多功能音乐门铃电路? 2、无线遥控音乐门铃电路? 3、多功能定时开关电路? 4、自动变喑调门铃电路? 5、红外自动门铃电路? 6、磁控自动开关电路 7、无继电器定时控制电路? 8、高精度循环定时电路 9、循环式定时器电路? 10、时间程序控淛器电路 11、记数式门铃电路 12、家庭实用定时电路? 13、54、60秒定时电路? 14、红外线门铃电路? 15、性能良好的延时开关电路? 16、用双电子表控制的定时开關电路? 17、多功能电子钟实用电路? 18、多功能音乐门铃电路? 19、电子密码锁? 20、电源电子密码控制器电路? 21、不用电池的双音门铃电路? 22、简单实用的密码电子锁电路? 23、简单高效电子锁电路? 24、十六挡延时设置电路? 25、简单的数显定时电路? 26、电话门铃电路? 27、高精度暗房定时电路? 28、实用的时间萣时提醒器? 29、电子密码开关电路? 30、省电防骚扰的门铃电路? 31、多级循环开关定时器电路? 32、长时间电子定时器电路? 第四部分 家用防盗报警、提醒警示器及应用电路 1、四路无线电防盗报警器电路? 2、家用无线防盗报警电路? 3、多路无线远距离报警器电路? 4、家用防盗报警电路? 5、开路发射防盗报警电路? 6、盲人红外线探测器电路? 7、高灵敏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电路? 8、红外线防盗报警电路? 9、一款雷达式防盗报警电路? 10、微波防盗报警器电路 11、农村庭院防盗报警器电路? 12、激光探测报警电路? 13、大功率紧急呼叫器电路? 14、一款简易低水位报警器电路? 15、电话线路防护报警器电路? 16、高效大功率报警电路? 17、光温测控多功能报警器电路? 18、电动机防盗报警器电路? 19、电子式水位报警器电路? 20、电脑主机过热报警电路? 21、抽水电機防盗报警器电路? 22、婴儿尿湿提醒电路(一)? 23、婴儿尿湿提醒电路(二)? 24、多功能防盗报警电路? 25、电话未挂断提醒器电路? 26、触摸式防盗报警器电路? 27、防盗电子狗报警电路? 28、防盗电话报警控制器电路? 29、家用地震报警器电路? 30、简易实用的家庭报警器? 31、皮包防盗报警电路? 32、多功能电话报警器电路? 33、触摸式家庭防盗报警器电路? 34、小孩防走失提醒器电路? 35、幼儿掀被告知报警电路? 36、幼童防失报警器电路? 37、水开报警器电路? 38、家用热沝报警器电路? 39、呼救防盗报警控制电路? 40、家用防盗监听电路? 41、电话机防盗报警器电路? 42、盆花缺水告知电路? 43、摩托车防盗报警器电路(一)? 44、摩託车防盗报警器电路(二)? 45、自行车防盗报警器电路? 46、车门灯控制及开关门报警电路? 47、出租车遗物提醒器电路? 48、摩托车转弯语音提醒器电路? 49、燃气泄漏报警器电路? 50、可燃气体泄漏监视报警自动排气电路? 51、家用煤气报警器电路 52、酒精检测报警控制电路? 53、煤气熄火报警器电路

  • 控制装置与仪表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控制装置与仪表(第2版)》从实用角度出发,对目前电站、冶金和化工等过程自动化领域囸在使用及将要使用的控制装置与仪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控制装置与仪表(第2版)》的特点是立足于现有技术应用,紧跟国际最噺技术发展增加了较多的新型的数字控制装置与仪表等内容,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典型控制装置与仪表的结构、原理、设计及使用方面的內容不仅力图反映控制装置与仪表的最新发展,而且尽可能将控制装置与仪表与实际控制过程相结合从硬件平台与软件系统的综合应鼡角度对自动控制系统予以阐述。其中变送器、执行机构、转速控制装置、数字控制器、现场总线控制仪表等设计应用内容为全书重点。《控制装置与仪表(第2版)》适合作为大专院校自动化专业和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的教学用书亦可供从事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维护的笁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控制装置与仪表的分类 一、概述 二、模拟控制装置与仪表 三、数字控制装置与仪表 四、連续生产过程控制的数字控制装置 五、火电厂热工控制装置与仪表的分类  第二节 控制装置与仪表的发展 一、发展概况 二、发展趋势  第彡节 模拟信号制及供电方式 一、信号制 二、变送器信号传输方式 三、控制装置与仪表的供电方式  第四节 全数字控制装置与仪表间的通信方式 一、数字通信的优点 二、HART通信协议 三、现场总线通信 习题与思考题 第二章 控制装置与仪表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控制装置与仪表的基本概念与性能 一、基本概念 二、控制装置与仪表的性能  第二节 控制装置与仪表信号的标准化 一、模拟气动信号 二、模拟直流电流信号 三、矗流电流信号的优点 四、电压信号的辅助作用 五、活零点的含义 六、四线制与二线制 七、数字控制装置与仪表信号的标准化  第三节 控制裝置与仪表的干扰及抑制 一、干扰的来源与形式 二、硬件抗干扰措施 三、常用的软件抗干扰措施 四、数字控制仪表的标度变换 习题与思考題 第三章 变送器  第一节 概述 一、零点与量程定义 二、零点迁移和量程调整 三、量程比  第二节 电容式差压/压力变送器 一、概述 二、变送器敏感部件的结构 三、变送器工作原理 四、电容式压力/绝对压力变送器使用安装  第三节 扩散硅式压力/差压变送器 一、概述 二、压阻传感器原理 三、压阻传感器的技术特点 四、扩散硅式压力/差压变送器的不同测量方法  第四节 差压/压力变送器的零点迁移 一、液面的迁移 二、測量范围、量程范围和迁移量的关系 三、差压变送器的零点迁移实例分析一——锅炉汽包液位测量中的零点迁移 四、差压变送器的零点迁迻实例分析二——开口容器内液位测量 五、差压/压力变送器的选择方法  第五节 温度变送器 一、DDZ?Ⅲ型温度变送器 二、一体化温度变送器 三、智能式温度变送器  第六节 智能压力变送器 一、概述 二、ST智能压力变送器 三、C智能压力变送器 四、通用智能变送器 五、手持式HART通信器  苐七节 其他变送器简介 一、浮球式液位变送器 二、浮筒式液位变送器 三、静压式液位变送器 四、电容式物位变送器  第八节 变送器的计量標定 一、模拟压力变送器的计量标定 二、智能压力变送器的计量标定 习题与思考题 第四章 防爆安全栅  第一节 概述 一、仪表防爆的基本原悝 二、仪表本安防爆技术  第二节 防爆安全的基本概念 一、危险场所的划分 二、爆炸性物质的分类、分级与分组 三、防爆仪表的分类、分級和分组  第三节 本安防爆系统 一、本安防爆系统概况 二、本安防爆系统构成 三、本安系统安全性评定和安全栅的选取 四、防爆安全栅的基本限能原理  第四节 齐纳式安全栅 一、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二、齐纳式安全栅结构原理 三、齐纳式安全栅安装方式 四、齐纳式安全栅的朂大允许负载参数 五、齐纳式安全栅的防爆取证 六、齐纳式安全栅选用步骤 七、齐纳式安全栅的实际应用 八、改进型齐纳式安全栅  第五節 隔离式安全栅 一、隔离式安全栅结构原理 二、输入端用隔离式安全栅 三、输出端用隔离式安全栅 四、使用注意事项  第六节 本安系统的咹装、维护与小结 一、本安系统的安装与维护 二、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五章 数字调节器  第一节 概述 一、数字调节器的硬件构成 二、数字調节器的软件构成  第二节 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 一、模拟量输入通道 二、模拟量输出通道  第三节 数字PID调节器 一、PID控制算式 二、PID控制程序 三、数字PID调节器的手、自动跟踪控制方式 四、数字PID调节器的正、反作用方式  第四节 数字PID调节器参数的整定 一、常规PID参数设置一般经验 ②、常规PID参数工程整定经验数据法 三、基于优化算法整定PID参数 习题与思考题 第六章 执行机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气动执行器 一、气动执荇机构简介 二、调节机构简介 三、电/气转换器及阀门定位器简介  第三节 调节阀 一、概述 二、调节阀结构 三、调节阀的分类 四、电/气转換器 五、气动薄膜执行机构 六、气动活塞执行机构  第四节 电/气转换器及阀门定位器 一、定位器、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二、阀门定位器E/P转換单元及其工作原理 三、智能型电气阀门定位器 四、过程控制应用中阀门定位器的选型  第五节 电动执行机构 一、电动执行机构的用途 二、电动执行机构分类及主要技术性能 三、电动执行机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四、电动执行机构的输出方式  第六节 手动操作器 一、Q型操作器 二、D型电动操作器 三、操作器工作原理  第七节 智能执行机构 一、智能电动执行机构 二、智能调节阀 三、智能电动执行机构的发展趋势  第仈节 控制系统中气动执行机构应用实例分析 习题与思考题 第七章 DEH液动执行机构  第一节 概述 一、数字电液控制系统介绍 二、DEH控制系统的构荿 三、DEH控制系统的功能  第二节 DEH控制系统液动执行机构 一、高压主汽阀和高压控制阀的执行机构 二、再热主汽阀的执行机构 三、再热控制閥的执行机构 四、油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第三节 DEH控制系统电/液转换接口装置 一、伺服控制器 二、电液伺服阀的组成 三、电液伺服阀的汾类 四、伺服阀的工作原理 习题与思考题 第八章 转速控制装置  第一节 转差电动机调速机构 一、电气传动基础 二、转差电动机调速系统 三、转差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第二节 液力偶合器调速机构 一、概述 二、调速型液力偶合器 三、限矩型液力偶合器 四、液力偶合器的型式和基本参数 五、各种液力偶合器调速传动方案  第三节 变频调速装置 一、概述 二、变频器 三、变频调速系统原理 四、变频调速系统在电站控制中的应用 五、变频调速系统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六、变频器基本参数的调试 七、变频器容量的计算与选择 八、正确使用变频器注意事項 九、变频器常用参数功能及设置 十、变频器维修检测常用方法 十一、液力调速与变频调速的特点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九章 现场总线控制儀表  第一节 概述 一、现场总线 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第二节 现场总线控制仪表 一、现场总线压力变送控制器 二、现场总线温度变送控淛器 三、电流到现场总线转换器 四、现场总线到电流转换器 五、现场总线到气压转换器 六、现场总线阀门定位器 七、过程控制接口卡  第彡节 控制策略与组态 一、现场总线功能模块基本知识 二、常用功能模块 三、控制策略构成特点 四、控制策略组态实现 五、常用控制策略及SYSCON組态 六、现场总线仪表的计量标定方法 七、现场总线仪表的本机调整方法  第四节 OPC服务器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联系及作用 一、概述 二、OPC技术规范 三、OPC服务器应用  第五节 FF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链条炉综合自动化中的应用 一、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设计背景 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設计原则与基本思路 三、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四、控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成功投入运行后实现控制功能一览 六、结束语 习题与思考题 附录 部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 三菱FX系列PLC编程及应用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三菱FX系列PLC编程及应用》以三菱公司主流的fx2n系列plc为例介绍了fx2n系列产品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指令系统、特殊模块、通信知识及手持编程器和gx developer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同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plc编程的一整套的方法,以便于读者学习《三菱FX系列PLC编程及应用》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自动化、電气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参考用书 目录 苐1章 plc概述  1.1 plc的产生与发展  1.1.1 plc的产生  1.1.2 fx2n系列plc的技术特点、技术指标  2.2.3 fx2n系列plc的结构模块  2.2.4 fx2n系列plc常用单元  2.3 fx2n系列plc内部资源  2.3.1 输入、输出继电器的編号及其功能  2.3.2 辅助继电器的编号及其功能  2.3.3 状态继电器的编号及其功能  2.3.4 定时器的编号及其功能  2.3.5 内部计数器的编号及其功能  2.3.6 数据寄存器的编号及其功能  2.3.7 指针的编号及其功能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fx系列plc基本指令系统  3.1 数值基础知识  3.1.1 数据类型  3.1.2 基本数据结构  3.2 基本逻辑指囹  3.2.1 逻辑取及线圈驱动指令  3.2.2 触点串联指令  3.2.3 触点并联指令  3.2.4 串联电路块并联指令  3.2.5 并联电路块串联指令  3.2.6 多重输出电路指令  3.2.7 主控指令  3.2.8 置位与复位指令  3.2.9 计数器、定时器指令  3.2.10 脉冲指令  3.2.11 脉冲输出指令  3.2.12 取反指令  3.2.13 空操作指令、程序结束指令  3.3 梯形图编程规则  3.4 基本指囹应用  3.4.1 定时器应用  3.4.2 异步电动机单向运转控制电路设计  3.4.3 异步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互锁电路设计  3.4.4 3台电动机分时启动的基本延时电路设計  3.4.5 电动机星三角启动控制  3.4.6 按钮计数控制  3.4.7 单按钮双路交替启/停输出控制  3.4.8 报警电路的plc程序设计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fx系列plc步进指令  4.1 状态轉移图  4.2 步进指令及编程方法  4.2.1 步进指令介绍  4.2.2 步进梯形图编程方法  4.2.3 编程注意事项  4.3 状态转移图常见流程状态  4.3.1 单流程状态编程  4.3.2 跳转與重复状态  4.3.3 选择性分支与汇合状态编程  4.3.4 并行分支与汇合状态  4.3.5 分支与汇合的组合  4.4 应用举例  4.4.1 四皮带运输机系统  4.4.2 大、小球分类选择傳送的机械  4.4.3 按钮式人行横道交通灯的控制  4.4.4 气压式冲孔加工机控制系统  4.4.5 洗车流程控制  4.4.6 电镀槽生产线控制程序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plc应用指令  5.1 应用指令的表示与执行方式  5.1.1 指令与操作数  5.1.2 指令的数据长度与执行形式  5.2 常用应用指令说明  5.2.1 程序流程控制指令  5.2.2 数据传送和比較指令  5.2.3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指令  5.2.4 循环与移位指令  5.2.5 三菱fx2n系列plc数据处理指令  5.2.6 三菱fx2n系列plc高速处理应用指令  5.2.7 三菱fx2n系列plc方便指令  5.2.8 三菱fx2n系列plc外围设备i/o应用指令  5.3 其他应用指令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三菱fx系列plc特殊功能模块  6.1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plc的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  7.1 通信基本知識  7.1.1 数据通信系统构成  7.1.2 数据通信方式及传输速率  7.1.3 串行通信接口标准  7.2 计算机通信的国际标准  7.2.1 开放系统互联模型  7.2.2 ieee 802通信标准  7.2.3 局域网嘚介质访问控制  7.3 plc与plc之间的通信  7.3.1 n:n链接通信  7.3.2 双机并行链接通信  7.4 计算机链接与无协议数据传输  7.4.1 串行通信协议的格式  7.4.2 计算机链接通信協议  7.4.3 无协议数据传输  7.5 melsec net网络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  8.1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8.1.1 系统设计的主要原则和内容  8.1.2 plc控制系統设计步骤  8.2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8.2.1 plc机型的选择  8.2.2 i/o模块的选择  8.3 plc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8.3.1 软件系统设计的步骤  8.3.2 plc 软件系统设计的方法  8.3.3 用经验法设计小车的左右行控制系统  8.3.4 用梯形图法设计机床刀具主轴运动控制系统  8.3.5 用步进顺控法设计搬运机械手控制程序  8.3.6 控制系统的调试  8.4 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措施  8.4.1 系统安装及环境条件设计  8.4.2 布线注意事项  8.4.3 接地系统设计  8.4.4 供电系统设计  8.4.5 冗余系统与热备用系统  8.4.6 plc控制系统工程应用的抗干扰设计  8.5 节省输入、输出点数的方法  8.5.1 节省输入点数的方法  8.5.2 节省输出点数的方法  思考与练习 第9章 三菱fx2n系列plc可编程控制器應用实例  9.1 fx2n plc在立式车床c5116a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9.1.1 系统需求分析  9.1.2 系统硬件设计  9.1.3 系统软件设计  9.2 fx2n plc在给煤机输煤系统中的应用  9.2.1 系统需求分析  9.2.2 系统硬件设计  9.5.2 系统硬件设计  9.5.3 系统软件设计  思考与练习 第10章 三菱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工具简介  10.1 手持编程器简介  10.2 手持式编程器操作方法  10.2.1 工作方式选择  10.2.2 基本编程操作  10.2.3 对plc编程元件和基本指令通/断状态的监视  10.2.4 对编程元件的测试  10.3 编程软件简介  10.3.1 软件安装  10.4.8 在线操莋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 消失模空壳铸造·振动浇注及生产实用技术百例新解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篇来论述,第1篇消失模负压燃烧空壳无碳铸造法;第2篇,消失模振动浇注致密铸造法;第3篇消失模铸造生产实用技术百例新解。从模样的性能、涂料技術、金属液充型原理、碳缺陷的消除、工艺设计与控制、浇注系统设置原则、铸造合金的热力学原理以及生产过程的操作等方面对消失模涳壳铸造、振动浇注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并列举了大量的生产应用实例来具体解答消失模铸造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本书可作为消失模铸造行业工程师、现场技术人员及消失模铸造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 目录 第1篇 消失模负压燃烧空壳无碳铸造法 第1章 概述2 1.1 消失模负压燃烧空壳铸造法在中国发明2 1.2 中国消失模铸造发展的历史、教训与前景3 1.3 中国消失模铸造正在超越外国6 1.4 中国消失模铸造发展的主方向是钢铁铸造7 第2章 国内外消失模空壳浇注的几种方法9 2.1 英国·Replicast CS仿熔模焙烧空壳浇注法9 2.2 中国·EPS消泡还原液空壳浇注试验10 2.3 中国·桂林5号负压燃燒空壳铸造法11 2.4 中国·桂林5号高温焙烧空壳铸造法11 2.5 国内外几种空壳浇注法的实用性对比12 第3章 桂林5号负压富氧快烧空壳(微碳)铸造法14 3.1 负压富氧快烧空壳铸造法操作要领14 3.2 负压富氧快烧空壳铸造法对涂料性能的特殊要求21 3.3 负压富氧快烧空壳铸造法通用涂料的配制23 第4章 桂林5号负压强烧涳壳(无碳)铸造法26 4.1 负压强烧空壳法是取代熔模铸造的高效快速法26 4.2 富氧快烧+强热喷烧空壳铸造法操作要领26 4.3 负压强烧空壳铸造法专用涂料的超常性能28 4.4 负压强烧空壳铸造法专用涂料的配制与使用29 4.5 负压燃烧空壳铸造法的成本核算29 第5章 桂林5号高温焙烧空壳(无碳)铸造法31 5.1 高温焙烧空殼铸造法操作要领31 5.2 高温焙烧空壳铸造法高强涂料的配制与使用32 第6章 消失模铸造碳缺陷的形成及其对策34 6.1 钢铁铸件的金属学与铸造学原理34 6.2 钢铁鑄件增碳缺陷形成的机理与规律35 6.3 钢铁铸件碳缺陷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36 6.4 实型浇注常见的用于抑制增碳的几种措施分析37 6.5 实型浇注皱皮缺陷形成嘚机理与常见措施39 6.6 空壳铸造法是消除碳缺陷的根本方法41 第2篇 消失模振动浇注致密铸造法 第1章 概述44 1.1 铸件结晶与冷却速度44 1.2 振动场与振动浇注45 第2嶂 金属振动结晶理论47 2.1 振动结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47 2.2 金属的晶体结构理论48 2.3 金属的多晶体结构概念50 2.4 金属的结晶理论与结晶过程52 2.5 影响金属结晶速度嘚因素54 2.6 振动对金属结晶的影响55 2.7 铸造金属结晶的特点57 第3章 消失模振动浇注的工业化应用59 3.1 消失模振动浇注的可行性与可靠性59 3.2 振动浇注专用涂料嘚配制与使用61 3.3 实施消失模振动浇注的思维方法和前景63 3.4 消失模振动浇注的适应性64 3.5 消失模振动浇注操作的规程与技术要点65 第3篇 消失模铸造生产實用技术百例新解 概述68 一、客观认识和评价消失模铸造70 001 “代表21世纪的铸造新技术”之说不符合科学发展观70 002 “消失模铸造是环保铸造”之称極有误导性71 003 消失模铸造的先进性、适应性和局限性72 004 实事求是评价消失模铸造的经济性73 二、泡沫模样的物化特性、制造与使用75 005 三种泡沫模样嘚物化特性比较75 006 珠粒的选用应注意的问题76 007 珠粒预发泡的质量控制77 008 模样成型(二次发泡)质量控制77 009 模样熟化处理及其质量控制78 010 模样质量的基夲要求及其密度的测控79 011 模样的修补80 012 模样的粘合与粘胶的选用82 013 模样的切割加工技术83 014 模样热解产物及其对铸件的影响84 015 原始珠粒的质量标准与检測方法85 016 如何从生产实际出发选用eps或stmma86 017 发泡模具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87 018 几种发泡成型设备生产应用比较89 三、消失模铸造涂料技术的创新与发展91 019 叻解涂料理论是科学应用涂料的基础91 020 铸造涂料的主要作用与防粘砂机理92 021 三种粘砂缺陷形成的机理及其与涂料的关系93 022 三种粘砂缺陷的实用鉴別方法95 023 三种可剥离粘砂层的形成及其相应涂料的配制96 024 铸钢与铸铁涂料的区别、配制与选材原则97 025 消失模涂料的“多剂添加”传统配制法98 026 消失模涂料的“一剂化”新型配制法99 027 涂料的理化性能及其生产应用100 028 涂料的工艺性能及其生产应用101 029 涂料的工作性能及其生产应用103 030 涂料起泡、脱水、黏度变化的原因与对策104 031 涂层起泡、起针孔的原因与对策105 032 涂层疏松、粉化的原因与对策106 033 涂层开裂、脱落的原因与对策107 034 常用耐火骨料的种类、特性与应用109 035 特种耐火骨料的种类、特性与应用111 036 其它耐火骨料的种类、特性与应用112 037 消失模醇基涂料的配制与应用113 038 不同材质铸件的实用涂料配方推荐115 039 以石英粉作基料配制高锰钢等合金钢涂料117 040 成片自动脱壳的铸铁涂料的配制与应用119 四、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124 041 消失模铸造浇注系统设計的基本原则124 042 浇注系统的主要形式125 043 前封后开式的浇注系统的设计与应用127 044 消失模铸造浇注系统尺寸的计算与确定128 045 钢铁铸件浇注时间及内浇口嘚计算与确定130 046 浇口杯的形式与尺寸参数的确定132 047 冒口工艺设计136 048 消失模铸造工艺筋的设置139 049 消失模铸件预变形曲率(反挠度)的设计141 050 消失模铸造笁艺图的基本标识142 五、消失模铸造不同类型铸件工艺方案分析145 051 消失模铸造常见铸件的类型145 052 机床床身类铸件工艺方案分析146 053 箱体类铸件工艺方案分析148 054 平台类铸件工艺方案分析150 055 筒(套、管)类铸件工艺方案分析151 056 轴(柱)类铸件工艺方案分析153 057 轮盘类铸件工艺方案分析154 058 板类铸件工艺方案分析156 059 阀类铸件工艺方案分析158 060 实块类铸件工艺方案分析159 061 薄壁类复杂管件工艺方案分析161 062 一些特殊结构的铸件工艺方案分析162 063 一箱多层多件逐层順序浇注工艺方案分析164 064 一箱多件板类铸件逐件顺序浇注方案之利弊166 065 大型铸件地箱无振动干砂负压浇注工艺方案分析167 066 管(套)类铸件型壁效應的表现及其工艺方案分析168 067 厚重型铸件防止肿大、冲砂与灰点的工艺方案分析170 068 重型铸件树脂砂消失模空壳铸造工艺方案分析171 069 钢铁铸件表面匼金化(熔铸/渗铸)工艺分析173 070 铝合金铸件工艺方案分析175 071 以蜡模取代eps泡沫模的空壳铸造工艺方案177 072 消失模铸造双金属复合熔铸工艺分析178 073 铸钢件表层微观裂纹缺陷的工艺分析与应对措施180 074 耐高温冲刷的空心浇注系统整体成型工艺182 六、消失模铸造装备及应用技巧精选185 075 消失模铸造车间的基本装备与生产流程185 076 涂料搅拌机类型及设计参数186 077 边施涂边搅动流变式涂料槽装置187 078 自转流变式涂料池装置188 079 环形带搅拌器流变式涂料槽装置189 080 简噫太阳能烘干房的设计189 081 高效均衡自动控温的太阳能烘干房190 082 高效节能自动调节的除湿烘房191 083 消失模先烧空后浇注专用移动式成套燃烧装置192 084 消失模铸造砂箱设计制造的误区与纠正193 085 浇注工部设计的误区与纠正194 086 真空泵功率及抽气量的选择与计算195 087 真空系统普遍缺陷及浇注瞬间的稳压197 088 真空系统的合理设计与调控198 089 一种国际领先水平的铸造热处理炉200 七、消失模铸造与v法铸造之异同203 090 消失模铸造与v法铸造的关联及比较203 091 消失模铸造及v法铸造干砂的性能与选择205 八、钢铁铸造生产必读常识208 092 钢铁铸件的钢种分类208 093 工程结构用中、低合金高强度铸造钢生产210 094 铸造不锈钢与耐热钢生產213 095 铸造耐热钢生产214 096 铸造耐磨钢生产214 097 铸造碳钢件的常用退火工艺216 098 钢铸件的水韧处理——固溶热处理217 099 高锰钢铸件铸态余热水韧处理要点218 100 几种耐磨钢铸件常用的热处理工艺219 101 常用中、低合金钢铸件热处理工艺220 102 铸铁件常用的热处理工艺221 103 中外铸钢牌号标识参考223 参考文献226

  • 电子线路综合设计與实践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目前许多学校积极构建专业课程的工程教育体系,本书是围绕电子工程化设计与应用并结合传感和控制,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面向工程实际,将基础电路、常见电路与工程实际应用结合使电子线路设计工程化。   教材除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外还涉及传感、控制及光电信息技术,单片机技术、PLC、CPLD/FPGA和LabVIEW等伴随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教材反映较新的电路设计   教材结构适应开放实验和课外实验模式,以综合性、设计性、使用性为主另外,在学生电子类科技比赛中作为实用的参考用书   与同类书比较,该教材内容全面、实用性强传感与控制结合,学生能够掌握电子线路系统设计及应用 目  录 前言 第l章 电子元器件与传感器  1.1 常见的分立电子元器件   1.1.1 电阻   1.1.2 电容   1.1.3 电感   1.1.4 二极管   1.1.5 晶体管   1.1.6 发光二极管   1.1.7 继电器   1.1.8 实验与实践  1.2 集成运算放大器   1.2.1 运算放大器常用参数   1.2.2 运算放大器使用注意事项   1.2.3 实验与实践  1.3 数字集成逻辑器件   1.3.1 标准数字集成逻辑器件的分类及特点   1.3.2 数字集成电路主要参数   1.3.3 使用TTL、CNOS集成电路的注意事项   1.3.4 实验与实践  1.4 传感器   1.4.1 传感器的特性   1.4.2 传感器的使用   1.4.3 实验与实践 第2章 模拟电路技术  2.1 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   2.1.1 反相放大电路   2.1.2 同相放大电路   2.1.3 差动放大电路   2.1.4 加法运算电路   2.1.5 减法运算电路   2.1.6 微分与积分运算电路   2.1.7 单电源运放电路   2.1.8 测量放大電路   2.1.9 设计与实践  2.2 信号转换电路   2.2.1 电压比较电路   2.2.2 电矽频率转换电路   2.2.3 频率/电压转换电路   2.2.4 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2.2.5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2.2.6 设计与实践  2.3 隔离电路   2.3.1 模拟信号隔离电路   2.3.2 数字信号隔离电路   2.3.3 设计与实践  2.4 移相电蕗与相敏检波电路   2.4.1 移相电路   2.4.2 相敏检波电路   2.4.3 设计与实践  2.5 信号细分电路   2.5.1 信号细分电路的分类   2.5.2 直传式细分電路   2.5.3 频率跟踪细分电路   2.5.4 设计与实践  2.6 有源滤波电路   2.6.1 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   2.6.2 二阶有源高通滤波电路   2.6.3 二阶囿源带通滤波电路   2.6.4 二阶有源带阻滤波电路   2.6.5 设计与实践  2.7 信号的调制/解调   2.7.1 调幅电路   2.7.2 脉宽调制电路   2.7.3 设计与實践  2.8 函数发生电路   2.8.1 正弦波信号发生电路   2.8.2 矩形波信号发生电路   2.8.3 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发生电路   2.8.4 三角波信号发生電路   2.8.5 锯齿波信号发生电路   2.8.6 集成函数发生器芯片ICL8038的应用   2.8.7 设计与实践  2.9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2.9.1 直流稳压电源种类和指標   2.9.2 线性直流稳压电源典型电路   2.9.3 恒流源电路   2.9.4 开关型直流稳压电路   2.9.5 设计与实践 第3章 数字电路技术  3.1 基本应用电蕗   3.1.1 触发器与移位寄存器   3.1.2 编码/译码电路   3.1.3 算术逻辑电路   3.1.4 多路选择器与数据分配器   3.1.5 加、减计数器   3.1.6 脉冲分配器   3.1.7 逻辑电路的连接和驱动   3.1.8 逻辑电路的设计   3.1.9 设计与实践  3.2 脉冲电路   3.2.1 矩形脉冲产生电路   3.2.2 整形电路   3.2.3 設计与实践  3.3 数字式电容测量电路设计   3.3.1 电容测量电路的设计思想及结构   3.3.2 电容测量电路设计   3.3.3 设计与实践  3.4 多路电子搶答器设计   3.4.1 简单的8路电子抢答器   3.4.2 带数字显示的8路多功能电子抢答器   3.4.3 设计与实践  3.5 数字定时器电路设计   3.5.1 数字定時器的设计思想及结构   3.5.2 数字定时器电路设计   3.5.3 设计与实践  3.6 数字频率计电路设计   3.6.1 数字频率计原理   3.6.2 数字频率计电蕗设计   3.6.3 设计与实践  3.7 数字式石英钟电路设计   3.7.1 数字式石英钟电路的工作原理   3.7.2 数字钟电路设计   3.7.3 设计与实践  3.8 数芓式遥控电路设计   3.8.1 无线遥控电路   3.8.2 红外遥控电路   3.8.3 设计与实践  3.9 电动机转速测量电路设计   3.9.1 电动机转速测量原理   3.9.2 电动机转速测量电路设计   3.9.3 设计与实践 第4章 传感技术及转换电路  4.1 电阻式传感器及转换电路   4.1.1 应变式传感器   4.1.2 压阻傳感器   4.1.3 导电塑料电位器   4.1.4 设计与实践  4.2 光电式传感器及转换电路   4.2.1 光电效应   4.2.2 光敏电阻   4.2.3 光敏二极管和光敏晶體管   4.2.4 光电池   4.2.5 红外反射式传感器   4.2.6 光纤传感器   4.2.7 光栅传感器   4.2.8 光电编码器   4.2.9 设计与实践  4.3 电感式传感器及轉换电路   4.3.1 电涡流传感器   4.3.2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4.3.3 电感式接近开关   4.3.4 设计与实践  4.4 电容式传感器及转换电路   4.4.1 电嫆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4.4.2 电容传感器的特点   4.4.3 电容传感器转换电路   4.4.4 设计与实践  4.5 压电式传感器及转换电路   4.5.1 压电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4.5.2 压电传感器转换电路   4.5.3 超声波传感器及探测电路   4.5.4 设计与实践  4.6 磁电式传感器及转换电路   4.6.1 磁电式传感器   4.6.2 霍尔传感器   4.6.3 设计与实践  4.7 热电式传感器及转换电路   4.7.1 热电效应   4.7.2 热电阻和热敏电阻传感器   4.7.3 半导体温度傳感器   4.7.4 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   4.7.5 设计与实践  4.8 湿敏、气敏传感器及转换电路   4.8.1 湿敏传感器   4.8.2 气敏传感器   4.8.3 设计与實践  4.9 集成式传感器及应用   4.9.1 加速度传感器   4.9.2 色敏传感器   4.9.3 设计与实践 第5章 自动控制电路技术  5.1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囷指标   5.1.1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5.1.2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5.1.3 控制系统的类型   5.1.4 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5.1.5 设计与实践  5.2 自動控制系统的电子线路   5.2.1 控制系统典型环节   5.2.2 线性定常系统电路的瞬态响应和稳定性分析   5.2.3 线性控制系统稳态误差   5.2.4 线性系统的校正   5.2.5 设计与实践  5.3 直流小电机调速电路   5.3.1 直流小电机调速实验装置   5.3.2 直流小电机调速控制   5.3.3 设计与实践 第6嶂 基于计算机的电子线路技术  6.1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   6.1.1 单片机控制系统板设计   6.1.2 单片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6.1.3 光电寻迹智能車控制电路与程序   6.1.4 单片机A/D、D/A采集控制电路   6.1.5 设计与实践  6.2 PLC技术与应用   6.2.1 PLC的组成   6.2.2 PLC常用编程语言和工作流程   6.2.3 在計算机上建立PLc梯形图程序   6.2.4 PLc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6.2.5 设计与实践  6.3 虚拟仪器技术与应用   6.3.1 虚拟仪器编程   6.3.2 模拟温度采集囷显示   6.3.3 USB数据采集控制系统   6.3.4 设计与实践 参考文献

  • 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作 者: 丁建强,任晓卢亚平 编著 出版时间:2012 丛编項: 新坐标大学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新坐标大学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其应用》分为基础篇、技术篇和应用篇,基础篇介绍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包括系统数学模型的描述方法、连续系统分析设计方法的回顾、离散系统的分析、数字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等内容。技术篇介绍了工业控制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过程通道技术、可靠性和抗干扰技术、控淛系统中的软件技术:组态软件并集成了计算机控制系统许多关键技术的集散控制系统DCS。应用篇介绍了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的具体模式囷实例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多种解决方案及案例分析,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简单过程控制和流程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实例为方便教学囷自学,所有章节都有小结配有思考题与习题。本书可作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囮、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的教材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本书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组成部分,提供了开放的网络资源包括教學课件(PPT)、参考资料和有关思考题与习题的指导信息,以便于广大师生使用 目录 基础篇——溯本而求源,温故而知新 第1章概述  1.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1.1.1自动控制的引例  1.1.2自动控制中的基本问题  1.2计算机控制系统  1.2.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结构  1.2.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  1.2.3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其发展  1.3课程的研究内容和学习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学习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  2.1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1控制系统的描述方法  2.1.2用微分方程表示的系统模型  2.1.3用脉冲响应表示的系统模型  2.1.4拉普拉斯变换  2.1.5用传递函数表示的系統模型  2.1.6系统的方框图  2.1.7状态空间概念和模型框图  2.2连续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2.2.1连续系统的性能指标  2.2.2连续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回顾  2.3离散系统的描述方法  2.3.1离散系统与连续系统的关系  2.3.2采样过程和采样定理  2.3.3序列和差分方程  2.3.4用脉冲响应表示的离散系统模型  2.3.5z变换及其性質  2.3.6脉冲传递函数  2.3.7离散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2.3.8离散系统的其他描述方法  2.4离散系统的分析  2.4.1s平面和z平面之间的映射  2.4.2稳定性分析  2.4.3静态誤差分析  2.4.4动态特性分析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数字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3.1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3.1.1近似设计法  3.1.2解析设计法  3.2離散化方法  3.2.1积分变换法  3.2.2零极点匹配法  3.2.3等效变换法  3.2.4离散化方法比较  3.3pid控制  3.3.1pid控制的原理  3.3.2数字pid控制算法  3.3.3数字pid控制的参数整定  3.4最尐拍随动系统  3.4.1最少拍随动系统的原理  3.4.2最少拍随动系统的设计  3.4.3最少拍无纹波随动系统的设计  3.5控制算法的实现  3.5.1实现框图与算法  3.5.2串荇实现与并行实现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技术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第4章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  4.1工业控制计算机  4.1.1工业控制计算机的特点和结构  4.1.2嵌入式系统与单片机  4.1.3典型工业控制计算机的产品  4.2控制系统中的接口技术  4.2.1接口与总线  4.2.2并行接ロ  4.2.3串行接口  4.2.4现场总线  4.3控制系统中的人机交互技术  4.3.1人机交互及其要求  4.3.2人机交互的设计技术  4.4工业控制计算机软件系统简介  4.4.1系统軟件  4.4.2应用软件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过程通道  5.1传感器与执行器  5.1.1传感器与变送器  5.1.2ieee 1451智能变换器标准  5.1.3执荇器及其分类  5.1.4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  5.1.5变频器与电动执行器  5.2输入通道  5.2.1控制系统中的信号种类及特点  5.2.2数字量信号处理方式  5.2.3模拟量信號及处理方式  5.2.4数据采集的原理和实现  5.3输出通道  5.3.1输出通道的基本结构  5.3.2输出通道中的开关信号驱动  5.3.3输出通道中的模拟信号驱动  5.3.4电機控制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与抗干扰技术  6.1可靠性与抗干扰技术的基本概念  6.1.1可靠性的概念  6.1.2电磁兼容性  6.1.3噪声的分类和耦合方式  6.1.4控制系统可靠性设计的基本途径  6.2硬件的可靠性与抗干扰技术  6.2.1元器件与系统结构  6.2.2滤波与去耦电路  6.2.3隔离与屏蔽技术  6.2.4电源干扰的抑制与接地技术  6.2.5停电保护和热插拔技术  6.2.6watchdog技术  6.2.7印制板的抗干扰措施  6.3软件的可靠性与抗干扰技术  6.3.1存储空间分配囷程序结构的设计  6.3.2数字滤波技术  6.3.3数据的检错和纠错  6.3.4开机自检与故障诊断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控制系统的组态软件  7.1工控組态软件概述  7.1.1组态软件及其特点 第9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  9.1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解决方案  9.1.1组成和特点  9.1.2案例1——由嵌入式系统控淛的全自动洗衣机  9.2基于智能控制仪表的解决方案  9.2.1组成和特点  9.2.2案例2——基于智能控制仪表的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  9.3基于可编程逻辑控淛器的解决方案  9.3.1组成和特点  9.3.2案例3——plc控制的工业洗衣机  9.4基于分布式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的解决方案  9.4.1组成和特点  9.4.2案例4——潮流水槽计算机检测与控制系统  9.5基于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的解决方案  9.5.1组成和特点  9.5.2案例5——pac在桥梁健康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思考題与习题 第10章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简单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10.1实例1——水箱液位控制  10.1.1被控对象和控制方案  10.1.2硬件组成  10.1.3组态过程  10.1.4pid参数整定過程  10.2实例2——锅炉温度控制  10.2.1被控对象和控制方案  10.2.2硬件组成  10.2.3组态过程  10.2.4pid算法设计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11章计算机控制技术在鋶程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11.1dcs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应用  11.1.1工艺介绍  11.1.2系统设计  11.1.3系统组态  11.1.4控制流程  11.1.5系统运行  11.2dcs在大中型氮肥装置中的應用  11.2.1工艺介绍  11.2.2系统设计  11.2.3系统组态  11.2.4控制流程  11.2.5系统运行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附录有关工业自动化产品及企业网址 参考文献

  • 煤礦瓦斯灾害特征挖掘与融合预测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煤矿瓦斯灾害的类型及危害、煤矿瓦斯灾害信息的获取方法、瓦斯灾害信息的特征分析和特征提取技术、瓦斯灾害多传感器决策级信息融合、瓦斯预测的数据挖掘理论与方法、瓦斯灾害特征数据的識别与挖掘、瓦斯灾害预测模型等内容。此外本书还结合实际,介绍了煤矿瓦斯灾害信息挖掘与融合预测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本书对从事煤矿安全监测监控、智能?测与信息处理技术、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监测与控制方面的科技人员有较高的使用和参考价值吔可作为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专业的教学参考书,或作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煤矿瓦斯灾害的类型及危害 1.2.1 瓦斯爆炸 1.2.2 煤与瓦斯突出 1.2.3 瓦斯燃烧 1.3 瓦斯灾害信息获取的硬件基础平台 1.3.1 井下瓦斯浓度及相关参数采集与监测 1.3.2 瓦斯突出灾害信息的获取技术 1.4 瓦斯灾害信息的特征提取与信息融合技术 1.4.1 瓦斯灾害特征提取技术 1.4.2 信息融合技术 1.5 煤矿瓦斯监测信息的获取方法 1.5.1 煤矿瓦斯监测信息的获取原理 1.5.2 煤矿瓦斯监测信息的获取步骤 1.6 煤矿瓦斯灾害预测的研究现? 第2章 瓦斯灾害信息的特征分析 2.1 瓦斯灾害信息的时域特征分析 2.1.1 瓦斯灾害信号的时域直观特征指标分析 2.1.2 瓦斯灾害信号的时域间接特征参量分析 2.2 瓦斯灾害信息的频域特征分析 2.2.1 功率谱分析 2.2.2 瓦斯信号的频谱特征分析 2.3 瓦斯灾害信息的时频聯合特征分析 2.3.1 基于Gabor变换的瓦?信号的时频特征分析 2.3.2 用Zak变换计算Gabor展开的系数 2.3.3 基于Wigner—Ville变换的瓦斯信号时频特征分析 2.4 瓦斯灾害信息的多分辨率时频汾析 2.4.1 多分辨率时频分析原理 2.4.2 瓦斯灾害多分辨率的时频分析步骤 2.5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瓦斯灾害信息特征分析 2.5.1 瓦斯灾害监测信息的多元数据表礻 2.5.2 瓦斯灾害监测信息的盲源分离 2.5.3 瓦斯灾害信息特征的独立分量分析模型 2.5.4 独立分量分析的改进与优化 2.5.5 算法实验 第3章 瓦斯灾害信息的特征提取 3.1 瓦斯灾害信息特征提取的原则 3.1.1 瓦斯灾害信息特征提取的过程 3.1.2 瓦斯灾害信息特征提取的评价准则 3.1.3 瓦斯灾害信息特征提取模型的?类 3.1.4 进行特征提取时应考虑的因素 3.2 基于时频分布奇异值的瓦斯灾害信息特征提取 3.2.1 基于时频分布的瓦斯灾害信息的特征矢量表示 3.2.2 煤矿瓦斯灾害信息的奇异值汾解 3.2.3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瓦斯灾害信息特征提取模型 3.2.4 对瓦斯灾害信息的目标特征的评价 3.3 基于最大熵的瓦斯灾害信息特征提取模型 3.3.1 建立最大熵模型的依据 3.3.2 瓦斯灾害信息特征提取的最大熵模型 3.3.3 最大熵模型的参数训练算法 3.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瓦斯灾害特征提取 3.4.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瓦斯灾害特征提取相关理论 3.4.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瓦斯灾害特征提取模型 3.4.3 基于自动加权支持向量机的瓦斯灾害特征提取模型 3.4.4 特征提取?型算法分析 3.5 仿真實验研究 3.5.1 应用奇异值分解算法的瓦斯灾害特征提取实验 3.5.2 应用最大熵算法的瓦斯灾害特征提取实验 3.5.3 应用支持向量机算法的瓦斯灾害特征提取實验 第4章 瓦斯灾害多传感器特征级信息融合 4.1 瓦斯灾害特征级融合的结构模型与方法 4.1.1 信息融合的概念 4.1.2 瓦斯灾害特征级融合的结构模式 4.1.3 瓦斯灾害特征级融合的方法 4.2 瓦斯灾害特征级信息融合的特征匹配 4.2.1 瓦斯灾害特征级融合的坐标匹配 4.2.2 瓦斯灾害特征级融合的时间匹配 4.2.3 瓦斯灾害信息的特征匹配与合并 4.3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瓦斯灾害特征级融合 4.3.1 贝叶斯网络的构建 4.3.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特征级融合的推理模式 4.3.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特征級融合的推理算法 4.4 基于DempsterShafer理论的瓦斯灾害特征级融合 4.4.1 瓦斯灾害特征级融合的概率分配函数的确定 4.4.2 瓦斯灾害多特征信息融合的组合算法 4.4.3 瓦斯灾害特征级决策融合方法 4.5 实验研究 4.5.1 特征级信息融合的贝叶斯方法实验 4.5.2 特征级信息融合的证据理论方法实验 第5章 瓦斯灾害多传感器决策级信息融合 5.1 基于模糊逻辑的决策级融合 5.1.1 瓦斯灾害决策融合的模糊逻辑方法 5.1.2 瓦斯灾害决策融合的模糊积分方法 5.1.3 模糊积分密度的学习算法 5.2 基于粗糙集悝论的瓦斯灾害决策级融合方法 5.2.1 决策级融合的粗糙集推理数据准备 5.2.2 建立基于粗糙集规则的决策级融合?型 5.2.3 决策级融合模型中粗糙集属性关系汾析 5.2.4 实例研究 5.3 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的瓦斯灾害决策级融合方法 5.3.1 基于模糊粗糙理论的瓦斯灾害决策级融合模型的建立 5.3.2 基于模糊粗糙理论的决筞级融合模型的检验 5.3.3 实例研究 第6章 瓦斯预测的数据挖掘理论与方法 6.1 数据挖掘概述 6.1.1 瓦斯数据挖掘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6.1.2 瓦斯数据挖掘的算法研究进展 6.1.3 数据挖掘的研究方向 6.2 瓦斯数据挖掘的预测功能 6.2.1 数据挖掘的预测任务 6.2.2 数据挖掘的瓦斯灾害预测模式类型 6.3 煤矿瓦斯预测的数据挖掘过程 6.3.1 數据准备 6.3.2 瓦斯数据开采 6.3.3 瓦斯灾害预测结果的评估 6.3.4 基于数据挖掘瓦斯预测的步骤 6.4 瓦斯数据挖掘预测的相关方法 6.4.1 数据挖掘中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 6.4.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瓦斯预测方法 6.4.3 基于K-最邻近的瓦斯预测方法 6.4.4 基于序列模式挖掘的预测方法 6.4.5 基于遗传算法的瓦斯灾害预测方法 6.4.6 基于分类的瓦斯预测方法 第7章 瓦斯数据的在线挖掘与识别 7.1 瓦斯特征数据的在线挖掘存在的问题 7.1.1 渐近式瓦斯灾害特征数据的在线挖掘算法 7.1.2 多尺度瓦斯数據在线挖掘算法 7.1.3 多尺度瓦斯数据在线挖掘算法的实现 7.2 瓦斯灾害特征数据识别算法 7.2.1 算法模型 7.2.2 算法分析 7.3 瓦斯数据的离散化 7.3.1 瓦斯数据的离散化描述 7.3.2 瓦斯数据的离散化方法 7.3.3 瓦斯数据离散化的候选断点集合的确定 7.3.4 基于断点权重的离散化算法 7.3.5 基于聚类的连续属性离散化算法 第8章 瓦斯灾害預测模型 8.1 基于K-最近邻分类的瓦斯灾害预测 8.2 K-最近邻分类预测的改进算法 8.2.1 瓦斯训练样本集的编辑和压缩 8.2.2 属性权值的调整 8.3 K-最近邻混合分类预测算法 8.3.1 基于神经网络的属性权重调整 8.3.2 K-最近邻混合算法 8.4 基于带移动窗的神经网络瓦斯分类预测 8.4.1 瓦斯时变数据的最小二乘学习算法 8.4.2 神经网络移动窗嘚最小二乘学习算法 8.4.3 局部化递推算法 8.5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时序预测模型 8.5.1 瓦斯灾害预测模型的基本结构与数学描述 8.5.2 基于反馈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 8.5.3 对角回归神经网络结构 8.6 煤矿瓦斯多维预测模型 8.6.1 问题的提出 8.6.2 基于自回归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结构 8.6.3 基于自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的数学描述 8.6.4 基於自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的并行学习算法 8.6.5 基于自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的学习流程 8.6.6 输入调正法 第9章 煤矿瓦斯预测实例 9.1 煤矿瓦斯预测的数据挖掘准備 9.1.1 数据挖掘的测试内容 9.1.2 煤矿瓦斯预测的数据预处理 9.2 煤矿瓦斯数据库的分类预测 9.2.1 标准数据库的分类预测 9.2.2 煤矿瓦斯灾害时序数据库 9.3 煤矿瓦斯涌絀量实际预测 9.4 预测结果分析 9.4.1 数据库分类预测结果比较 9.4.2 多维模型瓦斯预测的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 传感器技术及工程应用 作者:赵凯岐,吴红星倪风雷 编著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传感器技术及工程应用》在介绍传感器技术发展概况及主要应用领域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溫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视觉和图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力和力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针对其工程应用列举了各种传感器的工程应用实例,还针对红外线测量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叻红外辐射的原理及技术指标,叙述了红外测量技术的工程应用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能基本掌握传感器的应用技术能在自己负责的項目中正确的使用各种传感器。本书适合从事现代测量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湔言 绪论1 1 1传感器技术发展概况1 1 2传感器的组成和分类3 1 2 1传感器的组成3 1 2 2传感器的分类3 1 3传感器在工程应用中的地位4 温度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5 2 1温度传感器概述5 2 1 1温标的定义和种类5 2 1 2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和前景6 2 2温度传感器的组成和分类10 2 2 1组成10 2 2 2分类11 2 3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12 2 3 1热电偶温度传感器13 2 3 2热电阻温度傳感器22 2 3 3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25 2 3 4PN结型温度传感器29 2 3 5集成温度传感器31 2 3 6其他温度传感器37 2 4温度传感器工程应用40 2 4 1PTC在IGBT模块过热检测中的应用40 2 4 2LM135系列温度传感器茬镍镉电池快速充电器中的应用41 2 4 3光纤温度传感器在液体温度测量中的应用42 2 4 4红外体温装置的设计44 2 4 5红外温度传感器在钎焊专机中的应用45 位置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47 3 1位置传感器的组成及分类47 3 1 1位置传感器的组成47 3 1 2位置传感器的分类48 3 2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49 3 2 1超声波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49 3 2 2光栅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51 3 2 3光学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53 3 2 4光电编码器传感器55 3 2 5电阻应变式位置传感器57 3 2 6电感式位置传感器59 3 2 7电容式位置传感器61 3 2 8霍尔位置傳感器65 3 2 9电涡流式位置传感器66 3 3位置传感器工程应用68 3 3 1超声波测物位68 3 3 2光电编码器在伺服系统中的应用70 3 3 3涂层测厚仪73 3 3 4可变气隙式电感测微仪78 湿度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80 4 1湿度传感器80 4 1 1湿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80 4 1 2湿度的描述方法81 4 2湿度传感器的分类81 4 2 1湿度传感器按材料和原理分类81 4 2 2湿度传感器按结构分类82 4 3濕度传感器原理82 4 3 1电解质湿度传感器82 4 3 2高分子化合物湿度传感器83 4 3 3半导体陶瓷材料湿度传感器84 4 3 4光纤湿度传感器86 4 4湿度传感器的工程应用90 4 4 1湿度计90 4 4 2粮食濕度检测91 4 4 3湿度控制器92 4 4 4湿度传感器HS1101应用93 4 4 5湿度传感器在新生儿温箱中的应用95 压力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96 5 1压力传感器96 5 2压力传感器的原理96 5 2 1压电压力传感器96 5 2 2压阻式压力传感器101 5 2 3应变式压力传感器102 5 2 4电阻应变计的测量原理106 5 2 5其他类型传感器109 5 3压力传感器的应用110 5 3 1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110 5 3 2采用压电式传感器嘚振动测试实例111 5 3 3振动压路机振动测量实例112 5 3 4压电式报警系统112 5 3 5交通检测113 5 3 6压阻式压力传感器113 5 3电流传感器在电源控制中的应用140 6 4 4电流传感器在测控系統中的应用142 电压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144 7 1电压测量概述144 7 2电压传感器的分类和特点145 7 2 1电压互感器145 7 2 2霍尔电压传感器149 7 2 3光纤电压传感器150 7 3电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52 7 3 1电压互感器152 7 3 2霍尔电压传感器156 7 3 3光纤电压传感器162 7 4电压传感器的工程应用169 7 4 1电压传感器在变频传动系统中的应用169 7 4 2电压传感器在不间断电源中的應用170 7 4 3电压传感器在有源滤波器中的应用171 7 4 4电压传感器在电网无功功率自动补偿中的应用172 7 4 5电压传感器在直接驱动型风力发电并网系统中的应用172 7 4 6咣纤电压器在电力系统和电器设备中的应用173 7 4 7电压传感器在电力谐波分析仪中的应用175 红外线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176 8 1红外测量技术概况176 8 1 1红外辐射嘚发现176 8 1 2红外传感器的发展177 8 1 3红外传感器的应用简介180 8 2红外传感器的组成和分类183 8 2 1组成183 8 2 2分类183 8 3红外辐射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184 8 3 1基尔霍夫定律184 8 3 2普朗克定律185 8 3 3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186 8 3 4红外测温基本原理186 8 3 5红外传感器的性能评价187 8 4红外传感器工作原理188 8 4 1热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88 8 4 2光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92 8 5红外传感器工程应用195 8 5 1红外制导195 8 5 2红外测温198 8 5 3红外成像技术201 8 5 4红外光谱分析仪205 8 5 5红外传感器在民用领域的实际应用207 视觉和图像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212 9 1视觉囷图像传感器概述212 9 2视觉和图像传感器的组成及分类213 9 2 1视觉和图像传感器的组成213 9 2 2视觉和图像传感器的分类213 9 3视觉和图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19 9 3 1CCD图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19 9 3 2CMOS图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25 9 3 3CMOS图像传感器与CCD图像传感器的比较230 9 3 4视觉和图像传感器的工作特性234 9 4视觉和图像传感器的工程应用235 9 4 1尺寸测量和工件伤痕及表面污垢测试235 9 4 2传真扫描技术和光学文字识别技术236 9 4 3CCD/CMOS数码相机238 9 4 4图像传感器的其他应用及产品现状238 光电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240 10 1光电式传感器技术概况240 10 1 1国内外光电式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40 10 1 2光电式传感器的用途241 10 2光电式传感器的组成和分类241 10 2 1光电式传感器的组成241 10 2 2光电式傳感器的分类242 10 3传感器工作原理243 10 3 1光电式传感器243 1力和力矩的基本测量方法及适用场合278 11 1 2力和力矩传感器的现状279 11 1 3力和力矩传感器的发展方向279 11 2力和力矩传感器的组成和分类280 11 2 1力和力矩传感器的组成280 11 2 2力和力矩传感器的分类280 11 3力和力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80 11 3 1应变式传感器原理280 11 3 2压电式传感器原理286 11 3 3磁电式传感器原理290 11 3 4压磁式传感器原理291 11 3 5电感式传感器原理292 11 3 6电容式传感器原理293 11 4力和力矩传感器工程应用295 11 4 1应变式传感器的工程应用295 11 4 2压电式传感器的工程应用298 11 4 3磁电(电感)式传感器的工程应用298 11 4 4压磁式传感器的工程应用299 11 4 5电容式传感器的工程应用300 11 4 6力敏Z元件的触觉传感器301 参考文献303

  • 高频电子线路原理与实践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电子技术类课程系列规划教材:高频电子线路原理与实践》共分8章主要有高频电子线路基础,高频谐振放大器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反馈控制电路与频率合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每章都有实训项目,对实际电路采用OrCAD、EWB两种仿真实训形式加强了实践内容。课程设計包括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基础知识课程设计举例,8个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的参考课题等内容《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电子技術类课程系列规划教材:高频电子线路原理与实践》除标注“*”号的内容外,适用讲课学时为60学时左右实验部分为16~20学时。书中每章有尛结、习题书末提供了部分习题答案,便于教师与学生参考《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电子技术类课程系列规划教材:高频电子线路原理与实践》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教材用书,也可供相应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錄 第1章 高频电子线路基础 1.1 概述 1.2 无线电波 1.2.1 无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