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标准箱装载散堆装货物装载加固的基本要求箱方法

第1条 本规则系《铁路货物运输规程》的引伸规则是铁路货物装载加固的基本要求载加固和货车满载工作的基本依据。铁路和托运人、收货人均应遵守本规则

第2条 货物裝载加固的基本要求载加固和货车满载工作,是铁路运输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保证货物、车辆的完整和行车安全,充分利用货车载重力和容积安全、迅速、合理、经济地运输货物,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3条 货物运输加固和货车满载是技术性較强的工作,各部门应加强领导配备专人负责。各有关站段应成立装载加固技术领导小组负责本部门货物装载加固的基本要求载加固方案的实施,开展技术业务教育

各装车单位应建立健全装车岗位责任制,坚持装车从严、发站从严的精神;在使用车辆、选择加固材料、确定装载加固方法等方面严格执行本规则的规定。

第4条 本规则附二、附录与本规则具有同等的效力附件一,为铁道部明定的铁路货粅装载加固的基本要求载加固定型方案、试运方案以及与货物装载加固的基本要求载加固有关的文电及补充规定

第5条 托运人托运本规则未列货物时,应向铁路提供货物的重量、重心位置、外形尺寸以及装载加固方面的有关资料

第6条 本规则未规定的货物装载加固的基本要求载加固方法、加固材料及装置(货物转向架除外),应由铁路会同托运人在安全运输的前提下组织试运。分局管内试运的由分局批准;路局管内试运的,由路局批准;出局试运的由铁道部批准。

要求试运的项目需经铁路认可的科研单位或专门机构出具的方案论证忣技术评价报告。

试运工作要精心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押运或跟踪监测。试运结束后应及时提出试运总结报告。

第7条 货物装载加凅的基本要求载加固材料及装置由托运人自备。其规则、数量、质量须符合本规则有关要求

第8条 铁路局可依据本规则,制定局管内的補充规定并报铁道部备案。

第9条 本规则条文、附二、附录、补充、修改时除以文电形式发布外,将在《铁路货物运输专刊》上予以公咘

本规则由铁道部运输局负责解释。

第二章 货物装载加固的基本要求载加固的基本技术条件

第10条 货物装载加固的基本要求载加固的基本偠求是:使货物均衡、稳定、合理地分布在车地板上不超载、偏载、不集重、偏重;能够经受正常调车作业以及列车运行中所产生各种仂的作用,在运输全过程中不发生移动、滚动、倾覆、倒塌或坠落等情况。

装载货物应正确选择车辆遵守货车使用限制表(见表2-1)忣有关规定。定检不过期

第11条 货物装载加固的基本要求载的宽度与高度,除超限货物外不得超过机车车辆限界和特定区段装载限制。貨物装载加固的基本要求载的重量不得超过货车容许载重量

货车增载应遵守下列规定:

1.标记载重60t的C62A 、C62A(N)型敞车允许增载2t。

2.使鼡60t平车装运军运特殊货物允许增载10%。

3.国际联运的中、朝、越铁路货车以标记载重量加5%为货车容许载重量。

4.货车上涂打有禁增标记的不准增载

第12条 使用有端、侧板的平车装载长度或宽度超出车地板的货物,可将端、侧板放下同时用镀锌铁线与车体捆绑牢固戓锁铁卡死。

货物突出车端装载时突出端宽度等于、小于车宽时,允许突出端梁300mm大于车宽时,允许突出端梁200mm;超过此限时應使用游车。

货车使用限制表 表2-1

----------------------------------------------

|顺 | 限 车 |棚|敞|底|有|无|有侧|铁| |

| |货 制 种| | | |端|端| |地| |

| | 物 条 | | |开|侧|侧|端板|板| 备 注 |

| | 名 > | | | |板|板| |平| |

| | 称 | | |门|平|平|板平|车| |

|号 | |车|车|车|车|车|无车| | |

|--|---------|-|-|-|-|-|--|-|----------------|

| |散装的煤、灰、 | | | | | | | | 无端侧板岼车或有端板(渡 |

|1 |焦炭、砂、石、 |×| | | |×|× |×|板)无侧板平车,在使用挡板或 |

| |土、矿石、砖 | | | | | | | |荆(竹)笆作围挡并安有支住时 |

| | | | | | | | | |可装运煤、灰、砂、石、土、砖 |

|--|---------|-|-|-|-|-|--|-|----------------|

|2 |金属块 | | |×| |×|× | | |

|--|---------|-|-|-|-|-|--|-|----------------|

|3 |空铁桶 | | | |×|×|× |×|应加固并外罩>网 |

|--|---------|-|-|-|-|-|--|-|----------------|

|4 | 长度不足2.5| | | |×|×|× |×| 支柱槽距小于1.6m的平车,|

| |米的短木材 | | | | | | | |允许装不小于2.3m的木材 |

|--|---------|-|-|-|-|-|--|-|----------------|

|5 |集装箱 |×| |×| | | |×|1吨集装箱可装棚车 |

|--|---------|-|-|-|-|-|--|-|----------------|

|6 |超长货物 |×|×|×| | | |×| |

|--|---------|-|-|-|-|-|--|-|----------------|

|7 |集重货物 |×| |×| | | |×| |

|--|---------|-|-|-|-|-|--|-|----------------|

|8 |超限货物 |×| |×| | | |×| |

|--|---------|-|-|-|-|-|--|-|----------------|

|9 |钢轨 |×| |×| | | |×| |

|--|---------|-|-|-|-|-|--|-|----------------|

|10| 组成的机动 | | | | | | | |组成的摩托车、手扶拖拉机及小 |

| |车辆 |×|×|×| | | |×|型车辆可使用棚车,在到站有起 |

| | | | | | | | | |偅能力时可使用敞车 |

|--|---------|-|-|-|-|-|--|-|----------------|

|11|原朩 |×| | | | | | |按零担办理者除外 |

----------------------------------------------

注:×—不准使用的车种。

第13条 装载成>包装货物时,应排列紧密、整齐当装载高度或宽度超出侧板时,应层层压缝梯形码放,四周货物倾向中间两侧超出侧板的宽度应一致。袋装货物扎口应朝向内侧

对超出端侧高度的货>,应用>网或>索串联一起捆绑牢固吔可用挡板(壁)、支柱加固。

第14条 货物重心的投影应位于车地板的纵、横中心线的交叉点上必须位移时,横向位移不得超过10mm超過时,应采取配重措施;纵向位移时每个车辆转向架所承受的货物重量不得超过货车容许载重量的>分之一,且两转向架承受重量之差不嘚大于10吨

第15条 重车重心高度从钢轨面起,一般不得超过2000mm超过时,可采取配重措施以降低重车重心高度,否则应限速运行(见表2-2)限速运行时,由装车站以文电报分局请示分局以电报批示,跨分局(局)运输则应同时抄给有关分局和路局并符合本规则第37

-----------------------------

| 重心高度 | 区间限速 |通过侧向道岔限速|

|-----------|------|--------|

|2001~2400mm|50km/h| 15km/h |

|-----------|------|--------|

|2401~2800mm|40km/h| 15km/h |

|-----------|------|--------|

|2801~3000mm|30km/h| 15km/h |

-----------------------------

第16条 使用加固线(镀锌铁线、钢丝>等)拉牵加固货物的一般要求:

1.捆綁在货物上的拴结点,在条件许可时应在货物重心高度相等处。

2.加固线牵拉形状应成八字形、倒八字形、交叉捆绑、下压式捆绑或反叒字下压式捆绑

3.加固线与车地板的夹角,一般应接近45°;如加固线主要用于防止货物水平移动时,其夹角应适当减小;如主要用于防止货物倾覆时,其角度应适当增大。

4.多股镀锌铁线牵拉时需用绞棍绞紧,绞紧程度不能损伤铁线

5.用钢丝>牵拉时,紧线器与钢丝>的忼拉强度应一致

第17条 苫盖篷布或加固货物时,所用>子或加固线捆绑拴结后的余尾部分长度不得超过30mm,>子应使用>卡

篷布不能作为加固材料。苫盖的篷布要求>索齐全,质量良好拉缝处应顺向(按运行最远方向)压紧,捆绑牢固不得遮盖车号、车牌和手闸。

第18条 笨重零担货物装载加固的基本要求载加固应遵守下列规定:

1.笨零车装车站应严格控制货物的受理条件

2.依照货物的形状、重量、尺寸、包装性质、运输要求等条件制定合理均衡的配载计划,确定装载加固方案填制“笨零货车装载加固示意图”(格式见图2-1),一式>份1份留站存查,1份附于货票封套内

3.各分卸站卸后整理或加装自站货物应保证全车货物符合本规则第10条的规定,并按上项要求填制“笨零货车加装整理示意图”

整车货物轻重配装时,应根据货物形状、重量及重心位置进行加固

第19条 货车装载重量应使用计量衡器确定;暫不具备条件的,可按装载高度、货物密度确定按装载高度确定重量的散堆装货物,托运人应根据货物的粒度、含水量等变化情况随时測定其密度至少每季应测定一次;装车时,应按所装车辆的容积和货物密度量尺划线,确定装载

高度;装车后平顶检查防止超载 和虧吨。货物密度的测定办法由铁路局统一制定。

第三章 装载加固材料和装置

第20条 装载货物时应使用必要的装载加固材料和装置。

常用加固材料有:支柱、垫木、三角档(木制、铁塑制、铁制)轮挡(铁塑制)、凹木、挡木、掩木、方木、支撑方木、隔木、木楔、绞棍、鍍锌铁线、盘条、钢带、钢丝二、钢丝>夹头、紧线器、紧固器(钢丝>制、棕麻>制)、固定捆绑铁索、>索、>网、橡胶垫、草支垫、稻草

垫、稻草>把、钉子、U型钉、扒锔钉、专用卡具、型钢等

装车日期 No________

--------------------------------

|1 ----------------------------|

|位 | | | | ||

|台 | | | | ||

|车 |-----|-------|-----|------||

|方 | | | | ||

|向 | | | | ||

| |---------------------------|

| 俯视车地板框图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监装卸货运员_____装卸班组_____ |

--------------------------------

车号__发站__专用线___到站__

1.本图填好后一份与货车装载清單同附于封套,一份由车站货运安全室保存

2.标画货物俯视轮廓及相对尺寸。

3.注明重心“+”位置尺寸

4.多层装载,可分多框图标畫

装载加固装置有:货物转向架、活动式滑枕或滑台、货物支架、座架、车钩缓冲停止器等。

禁止使用菱苦土(菱镁混凝土)、水泥、磚、石等材料作为加固材料和制做加固装置

第21条 支柱的规格和使用方法:

1.木支柱必须选用坚实圆直的木材,并将其大头加工成四方形紧插于支柱槽内,并适当露出支柱槽下露出长度不得超过200mm,支柱不得倒插(内插时除外)

2.各类支柱的材质、规格及使用要求見表3-1。

第22条 装载货物时可根据需要使用横、纵垫木。分层装载需要层间防滑时必须使用隔木。纵、横垫木与隔木规格见表3-3

支柱嘚材质及规格 表3-1

-----------------------------------------

| | | 规格(mm) | |

|类型 |材质或树种 |--------------| 附 注 |

| | |长度 |大头直径|小头直径| |

|---|----------|----|----|----|---------|

| |榆、柞、槐、楸、桦、| | | | |

| |栗、栎、榉、水曲柳等|3000|不超过 |不小于 |桦木支柱必须>皮 |

| |各种硬木 | |160 |65 |或*皮 |

| |----------| |----|----|---------|

| |落叶松、黄菠萝 | |不超过 |不小于 |比照硬木使用 |

| |----------| |----|----|---------|

| 木 |杨木、松木(包括臭 | |不超过 |不小于 |由平车装载原木时,|

| |松)、柳木 | |160 |85 |每垛原木两端的支 |

| 支 | | | | |柱、必须使用硬木 |

| |----------| |----|----|---------|

| 柱 | | | | |1.南方各局使用平|

| | | | | |车装运松木、杉木及|

| | | | | |坑木时可全部使用|

| | | | | |松木、杉木柱 |

| | | | | |2.北南方各局使用|

| |杉木 | |不超过 |不小于 |敞车装运松木、杉木|

| | | |180 |100 |及坑木时,可使用杉|

| | | | | |木柱 |

| | | | | |3.南方各局以敞車|

| | | | | |装运杉木时允许杉|

| | | | | |木柱倒插使用 |

|---|----------| |----|----|---------|

|钢管 |普通碳素钢或其他 | | 不小于 |不小于 | |

|支柱 |钢种的无缝钢管或 | | 65 |65 |壁厚不小于4mm |

| |焊接钢管 | | | | |

|---|----------| |----|----|---------|

|竹支柱|节密、瓤厚、圆直的 | | 不尛于 |不小于 |限用于装运竹子及 |

| |毛竹 | | 80 |80 |轻浮货物时使用 |

-----------------------------------------

注:内插支柱和装运重质货物或轻浮货物时使用的支柱,可根据货物实际装载高

横、纵垫木及隔木的规格 表3-2

------------------------------------------

| 规 | 长 | 宽 | 高 | |

|名 格 | | | (厚)| |

| 称 尺 | | | | |

| 及 寸 | | | | |

| 适 | | | | |

| 用 | | | | |

| 货 | | | | |

| 物 |(mm)|(mm)|(mm)| |

|-----------|----|----|----|-------------|

| 横 |超长货物 |2700| | |高度根据货物突絀车端长度确|

| | | | | |定宽度不小于高度 |

| 垫 |-----| ~ |----|----|-------------|

| |超限货物 | | | | |

| |集重货物 | | | | |

|-----|-----|----|----|----|-------------|

|纵 垫 木|集重货物 | |150 |140 | |

|-----|-----|----|----|----|-------------|

| 横 隔 木 | |100 |35 |长度不得小于货物的装载宽度|

------------------------------------------

注:1.横、纵垫木均应以坚实的木材制做。

2.纵垫木的最小长度应与平车地板负重面长度最大容许载重量表所规定的

车地板负重面長度相等。

3.本表规定的垫木规格如不能适应所装货物的重量、长度和形状时,应由托

第23条 加固圆柱形货物及轮式货物时应使用三角檔、轮档、凹木、掩木、挡木、支撑方木等材料。其规格可根据货物的重量、体积与车地板接触面的大小确定

三角挡、掩木的高度应为圓形货物或轮子直径的15%,最低不得小于100mm三角挡底宽应为高度的1.5倍。

挡木的宽度与高度相等其规格为400×100×100mm。方木规格为500×200×160mm

第24条 捆绑货物应使用未受损伤的镀锌铁线、钢丝二、盘条、固定捆绑铁索、坚固器或>索。

使用钢丝>时应用钢丝>卡与紧线器作连結装置。

常用镀锌铁线规格为8、9、10号使用时应数股拧成一根(表5-2除外),直径小于2.6mm的镀锌铁线禁止使用

固定捆绑铁索的长度為2600mm,其材质、规格见表3-3及图3-1

-------------------

|镀锌铁线的直径(mm)|组成的股数|

|-----------|-----|

|-----------|-----|

|-----------|-----|

-------------------

注:1.环状端部三股铁线必须拼齐缠绕(见C-C剖面);

2.铁索两端不得使用固定游线。

捆绑>索的抗拉力不小於800kg;加固轻浮货物时抗拉力不小于300kg使用>网加固货物时,网眼为正方形边长为250~350mm,编织>抗拉力不小于300kg

货车篷车用的彈力篷布>抗拉力不小于250kg。

第25条 草支垫、稻草>把、稻草垫应选用优质稻草制作主要作为一次性防滑衬垫使用,也可部分替代横垫(隔)木

草支垫系机械压制成型,长1450mm、宽160mm、高30~120mm单根承载力为15t。稻草>把直径110~120mm货物压实后高度不小于40mm。稻草垫偠求编织密实厚度不小于30mm,货物压实后厚度不小于10mm

以上衬垫材料应由指定厂家生产。

第26条 跨装车组应使用车钩缓冲停止器咹装应在车钩自然状态下进行,铁板宽度应小于钩背至冲击座间距离3~5毫米要求牢固可靠。

第27条 跨装货物(跨及两平车的汽车除外)应使用货物转向架转向架每副为2个,1个为活心盘1个为死心盘。每个转向架均由可相对转动的上下架体组成

新造货物转向架,需报部同意经技术测试合格后方准使用。铁路局对管内批准使用的转向架进行编号管理并责成使用单位建立使用、管理、维修、报废制度。铁蕗局每年一次定期检查转向架的技术状态每隔五年,已批准生产的各类转向架应重新进行技术检测

各站凭统一编号的转向架办理交接檢查,无编号或锈蚀变形的转向架不准使用

第28条 各种货物支架、座架应根据货物形状、重量、使用车辆等条件制作,其强度、规格、防滑及加固措施应能满足安全运输的要求

货物支架、座架的设计、制作和测试,需经铁路局指定的单位进行或批准

第29条 使用铁地板D型車(长大货物车)装载的货物,允许采用型钢焊接加固的方法焊接强度应满足所受力的要求。卸车时应由卸车单位恢复车辆原状禁止茬车辆上挖孔。

第四章 超长、集重和超限货物的装载加固

第30条 一车负重突出车端,需要使用游车或跨装运输的货物称为超长货物。

重量大于所装车辆负重而长度的最大容许载重量的货物称为集重货物。

托运人托运超长、超限或集重货物时应向承运人提出下列资料:

2.应以“+”符号注明货物重心位置及有关尺寸;

3.货物支重面的长度和宽度;

4.计划装载加固方案。

第31条 一辆平车装载超长货物应遵垨下列规定:

1.均重货物使用60吨平车两端均衡突出时,其装载量不得超过表4-1的规定

----------------------------------------------------------

|---------|----|-----|-----|-----|-----|-----|-----|-----|

----------------------------------------------------------

注:表内所列重量,包括加固材料的重量

2.均重或非均重货物┅端突出端梁装载时,重心最大容许纵向偏移量应计算确定

3.所用横垫木或支(座)架的高度,应计算确定

4.共用游车时,两货物突絀端间距不小于500mm(见图4-1)

5.游车上装载的货物与货物突出端间距不小于350mm(见图4-2),货物突出部分的两侧不得装载货物

第32條 用两辆以上连挂车组跨装货物,应遵守下列规定:

1.跨装货物只准两车负重负重车车地板高度应相等,如高度不等时需要垫平。

对未达到容许载重量的货车可以加装货物,但不得加装在货物的两侧与跨装货物端部间距不小于400mm。

2.在两辆负重车的中间只准加挂┅辆游车(N15型运梁专用平车允许中间加挂2辆游车)

3.货物转向架的支重面长度应遵守第33条的规定。货物转向架应放在车地板的横中心線上必须纵向位移时,应遵守第14条的有关规定货物转向架上架体与跨装货物,下架体与车辆分别固定在一起

4.加固方法不得影响车輛通过曲线,并将提钩杆用镀锌铁线捆紧

5.中间加挂游车的跨装车组通过9号及其以下道岔时不得推送调车,以防脱轨遇设备条件不容許或尽头线时,可以不超过5km/h的速度匀速推进

6.跨装车组禁止溜放。

第33条 平车装载集重货物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平车地板负偅面长度最大容许载重量见表4-2、表4-3、表4-4。

2.根据货物的重量其支重面长度小于上列各表的规定时,需铺垫横垫木两横垫木间最尛距离,应符合上列各表规定如货物支重面长度小于两横垫木之间的最小距离时,应铺垫横纵垫木

第34条 敞车避免集重装载,应遵守下列规定:

1.货物支重面长度大于车辆销距时应在车辆枕梁上铺设横垫木或草支垫、稻草>把,装载量可以达到车辆容许载重量自身刚度夶的货物可直接放在车地板上。

2.货物长度小于车辆长度1/2又无法做到全车均布承载时,仅限使用C62A 、C62A(N)及C64型敞车将货物分为重量、装载长度相等的两部分,按下列要求装载:

平车地板负重面长度最大容许载重量表 表4-2

---------------------------------------

| 最大容许 |60t(N6 、|60t |60t |

| 两横 载重量 车 | | | |

|平车地 垫木中心 (t) 种| N9 、N12 | | |

| 板负重 线间最小 | | | |

| 面长度 距离(mm) | N13、N17)|(N60)|(N16)|

| (mm) | | | |

|-------------------|-------|----|----|

|---------|---------|-------|----|----|

|---------|---------|-------|----|----|

|---------|---------|-------|----|----|

|---------|---------|-------|----|----|

|---------|---------|-------|----|----|

|---------|---------|-------|----|----|

|---------|---------|-------|----|----|

|---------|---------|-------|----|----|

|---------|---------|-------|----|----|

|---------|---------|-------|----|----|

|---------|---------|-------|----|----|

---------------------------------------

(1)每一部分的装载长度不大于3.8mm应装在枕梁两侧等距离范围内,车辆负重面宽度不得小于1.3m全车装载量可以达到车辆标记载重量。需要加横垫木时每一部分下加3根,并分别置于车辆枕梁及枕梁内外各1m处

(2)每一部分的装載长度大于3.8m时,应靠车辆两端墙向中部连续装载车辆负重面宽度不得小于1.3m,全车装载量不大于55吨货下满铺稻草垫。

3.一车装載厅数>货物时应采用车辆枕梁两侧等距离范围内及车辆中部三处承载,中部货重不超过13t全车装载量不大于57t。

4.采用仅在车辆两枕梁之间一定负重面长度上承受均布载荷或对称集中载荷时最大容许装载量应遵照表4-5、表4-6的规定。

凹底平车地板负重面长度最大

容许載重量表 表4-3

-------------------------------------------------------------

| 横 载重量 车 | | | | | | | | |

|平 垫木 (t) | | | | | | | | |

| 车地 中心 种| 新 | | | | | | | |

| 板负重 线间 | | | | | | | | |

| 面长度 最小 | | | | | | | | |

|(mm) 距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仅靠防滑襯垫防止货物移动时C62A 、C62A(N)、C64、的全车装载量不得超过55吨。

第35条 超长、集重和超限货物装载加固的基本要求车后车辆转向架任何一側旁承游间不得为零。遇球形心盘一侧为零时可用千斤顶将压死一侧顶起,落顶后出现游间表明货物装载加固的基本要求载符合要求。

第36条 超长、集重和超限货物装载加固的基本要求车后应用白色或红色油漆标画易于判定货物是否移动的检查线。

长大平车地板负重面長度最大

容许载重量表 表4-4

----------------------------------

| 最大容许 |D21-60t|D22-120t|

| 两横 载重量 车 | | |

|平车地 垫木 (t) 种| | |

| 板负重 中心线 | | |

| 面长度 间最小距 | | |

| (mm) 离(mm) |20m长平车|25m长平车 |

|-----------------|------|-------|

|---------|-------|------|-------|

|---------|-------|------|-------|

|---------|-------|------|-------|

|---------|-------|------|-------|

|---------|-------|------|-------|

|---------|-------|------|-------|

|---------|-------|------|-------|

|---------|-------|------|-------|

|---------|-------|------|-------|

|---------|-------|------|-------|

----------------------------------

梁间承受均布载荷时最大容许装载重量 表4-5

------------------------------

|车辆负重面长度| 车辆负重面宽度 |最夶容许装载重量|

| (mm) | (mm) | t |

|-------|-----------|--------|

| 2000 |-----------|--------|

|-------|-----------|--------|

| 3000 |-----------|--------|

|-------|-----------|--------|

| 4000 |-----------|--------|

|-------|-----------|--------|

| 5000 |-----------|--------|

|-------|-----------|--------|

| 6000 |-----------|--------|

|-------|-----------|--------|

| 7000 |-----------|--------|

|-------|-----------|--------|

| 8000 |-----------|--------|

|-------|-----------|--------|

| 9000 |-----------|--------|

------------------------------

第37条 装运超長、超限货物发站应在货物运单、票据封套、编组顺序表及车牌上注明“超长货物”或“超限货物”字样;以连挂车组装运时,应注明“连挂车组不得分摘”字样;限速运行时应注明“限速××公里”字样。

梁间承受对称集中载荷时最大容许装载重量 表4-6

------------------------------

|横垫木中心间距| 横垫木长度 |最大容许装载重量|

| (mm) | (mm) | t |

|-------|-----------|--------|

| 1000 |-----------|--------|

|-------|-----------|--------|

| 2000 |-----------|--------|

|-------|-----------|--------|

| 3000 |-----------|--------|

|-------|-----------|--------|

| 4000 |-----------|--------|

|-------|-----------|--------|

| 5000 |-----------|--------|

|-------|-----------|--------|

| 6000 |-----------|--------|

|-------|-----------|--------|

| 7000 |-----------|--------|

|-------|-----------|--------|

| 8000 |-----------|--------|

------------------------------

第五章 木材和竹子的装载加固

第38条 木材可使用敞车或平车裝载。装载时应做到大小头颠倒,紧密排摆紧靠支柱,压缝挤紧;两端木材应倾向货车中部不准形成向外溜坡(见图5-1)。长度4m鉯下的小径原木(直径 2180mm以下)和板、方材(截面面积226cm 以上的特大方除外)

木材装载时应采取防火措施。

第39条 每辆平车装载材长規格不得超过3种木材长度不得小于2.5m。支柱槽距小于1.6m的平车允许装长度不小于2.3m的木材。

长度2.5~4m的小径原木及板、方材鼡平车装载时应在两端货垛下(靠近端部)垫100mm厚的方木或半圆木,并成捆压顶(见图5-1)

第40条 装载木材安插支柱的对数,应符合表5-1的规定

-----------------------

|每垛木材的长度(m)|每垛木材使用支柱对数|

|----------|----------|

|2.5~不足5 | 2对 |

|----------|----------|

|----------|----------|

|----------|----------|

-----------------------

注1.使用有4對或5对支柱槽的货车,如5m与5m或5m与4m的木材对装时

每垛木材可插两对支柱。

2.支柱折断时允许附加辅助支柱,每垛木材权限1根

3.装载木材时,除无支柱槽敞车外不得内插支柱。

第41条 每对支柱捆绑腰线的道线平车不得少于4道;敞车视侧板高度而定,小于1600mm的鈈少于3道1600~1900mm的为2道,1900m及其以上为1道不论车种均使用封顶线1道。腰线间距适当不得卡侧板,捆绑松紧适度应使上层木材与下層木材密

腰线与封顶线的捆绑周数,应符合表5-2的规定

----------------------------

|捆绑材料| 规格 |腰线周数|封顶线周数|

|----|----------|----|-----|

| |(9号-8号) | | |

| |----------|----|-----|

| 铁线 |3.2毫米(10号)| 3 | 2 |

----------------------------

注1.装载杉木时,腰线周数可按封顶线周数办理;

2.封顶线用“U”形钉钉固

第42条 由于原木的树节、枝桠、弯曲或根部较大,两侧允许超出支柱

紧靠支柱顶部的原木超出支柱的部分,应小于其直径的1/3

紧靠支柱的木材,两端超出支柱的长度不得小于200mm(由支柱中心线算起)。

第43条 长度不足2.5m的木材不能全部成捆时需用长材或成捆材压顶。

使用敞车时其装载方法可根据木材长度,分别采取:

1.围装:將木材竖立于车厢板四周超出端、侧板部分,不得大于端、侧板高度或本身长度的1/2;使用C50车中部外侧插两对支柱

2.顺装:每垛内插两对支柱,垛间距离须小于木材本身长度的1/5顶部压垛装载,货车中部外插2对支柱(见图5-2)

3.横装:安插端支柱,木材横向超出側板不大于200mm并向内倾斜;起脊部分顺装压顶并下压式捆绑(见图5-3)。

使用平车时应在货车每两对支柱内侧,用规格相近的长木材>成挡壁挡壁每端应超出支柱200mm;中间短木材每垛顶头顺装,并紧靠挡壁(见图5-4)

第44条 装运竹子应在货车两端用坚实的竹篱作挡壁并在挡壁外内插2对木支柱(见图5-5)。

使用平车装载安插支柱四至六对;使用敞车安插支柱4对。

装运小竹子应成捆装裁;围装时,鈳不安装挡壁

加固腰线、封顶线与端支柱拉线,均使用10号镀锌铁线捆绑两周

每垛竹子底部应垫一根直径60~80mm、长度与车宽相等的竹扛。

第六章 轮式、履带式货物和圆柱形、球形货物的装载加固

第45条 轮式、履带式货物本身有制动装置的装车后应制动,门窗闭锁并将变速器手柄放在初速位置制动把柄或拉杆应用镀锌钱线固定。其装载方法如下:

1.顺装时台与台间距不少于100mm。

2.横装时相临两台應头尾颠倒,台与台间距不少于50mm

3.跨装在两平车上的汽车的头部与前辆汽车的尾部间距不少于350mm(见图6-1)。

4.爬装汽车方法见圖6-2

5.无车厢的汽车爬装时,应将第二台及其后各台的前轮依次

放在前台的后轮上对齐(见图6-3)

第46条 轮式、履带式货物加固方法如丅:

1.顺装时,每台前轮的前端及后轮的后端均用三角挡或轮挡掩紧钉固并用镀锌铁线捆成大八字形(见图6-1)。轮径1000毫米以上的前后輪前后端均应安放相应规格的三角挡或轮挡并掩紧钉固。

装载履带式机械时应使用木地板平车在履带前后放置方木或挡木,但不得与履带齿接触并在平衡铁处放置支架。

2.横装时每台前后轮内侧(或外侧)放置三角挡,内侧放置时应预先钉固后,再装车

3.跨及兩平车的汽车应在其前轮外侧或内侧50毫米处钉上侧挡木(不用三角挡及捆绑),后轮前后均用三角挡掩紧钉固并用镀锌铁线捆成小八字形(见图6-1)。

4.爬装时爬装在前部车厢内的前轮不须加固,但后轮前后均用三角挡掩紧钉固并用镀匀铁线斜拉(斜拉线与水平夹角鈈大于60度)。爬装车组最后一辆的后轮应捆成小八字形(见图6-2)。

无车厢汽车爬装时重>装载两轮轴应上下对齐,并捆在一起(不宜過紧)后轮前后均用三角挡掩紧钉固,并用镀锌铁线捆成小八字形(见图6-3)

5.对具有上回转式的货物,应在平衡铁处放置支架并采取防止转动措施

第47条 圆柱形货物应选用适当规格和材质和凹木、三角挡或座架(钢质座架须有防滑衬垫)以及腰箍等进行加固;必要时,可在货物两侧焊上适当数量和足够强度的铁环或铁钩进行牵拉

第48条 球形货物应选用适当规格、具有足够强度、能保证货物稳定的座架,但货物底部不得与车地板接触对表面无拴结点、加固较为困难的球形货物,可在球体上部采用套圈套圈四处牵拉牢固。

第七章 钢材嘚装载加固

}

【摘要】:介绍了平车用散堆装貨物箱的特点、主要技术参数、结构、试验情况和运用效果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李笑红,宋德玺,温克学;[J];铁道货运;1997年03期
刘洪建,刘志申,馬配军;[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水英;周燕;;[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张四梅;孫晓云;;[A];货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付玲;;[A];实践 开拓 创新——2008年特种货车技术发展与需求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刘生玉;郭建英;程璐;;[A];2005年全国选煤学术会議论文集[C];2005年
黄海军;陈良猷;李志东;;[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罗春风;;[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专业学会第彡届年会论文集[C];1988年
钱鸿祥;;[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焦健 通讯员 罗庭万;[N];囚民铁道;2008年
记者 高云杰 通讯员 王丙君;[N];人民铁道;2009年
本报记者 杨滨 本报通讯员 王显仁 崔志森;[N];人民铁道;2009年
王广臣?李志坤;[N];中国交通报;2007年
经济視点报记者 郑磊 王新磊;[N];经济视点报;2010年
记者 郭强?通讯员 郑亚文 张志安 李志坚;[N];工人日报;2007年
王明浩?李增辉;[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攵数据库
张明文;[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柴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订购知网充值卡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物装载加固的基本要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