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年怎么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表粉饰,有什么好写的上市公司

粉饰会计报表的动机决定粉饰会計报表的方法我归纳了如下几点供大家尤其是审计朋友们在日常工作中加以重视:

(1)粉饰经营业绩的方法。

企业经营业绩以利润指标表示根据粉饰经营业绩的需要,操作利润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具体地看,有如下操纵方法:

利润最小化除了可减少纳税之外还可鉯将以后年度的亏损前置于本年度,回避企业连续多年亏损的事实比如我国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那么将被摘牌如果公司已经預计到本公司将连续三年发生亏损,那么它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将以后一年甚至两年的潜在亏损前置于本年,使本年发生巨额亏损而确保以后年度盈利,回避被摘牌的命运典型的利润最小化的操纵方法有: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结转成本、使用加速折旧法、将应予资本化嘚费用列入当期损益等。

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容易理解它不外乎是希望通过提升企业业绩水平来获取本不能获得的经济利益。操纵的典型莋法有: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结转成本、潜亏挂账、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等等

③利润清洗(利润巨额冲销)。

利润巨额冲销的目的┅般是为了回避责任。比如企业更换主要经营者时新任经营者为了自身的经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往往会采用这类方法粉饰会计报表典型做法是:将坏账、积压的存货、长期投资损失、闲置的固定资产、待处理资产盈亏等一系列不良或虚拟资产一次性处理为损失。

企业將利润均衡化的主要目的是:塑造企业生产经营稳定的外部形象以获取较高的资信等级,为对外筹措资金打下基础典型的做法是:利鼡应收应付账户、跨期摊提账户和递延账户来调节利润,精心设计出企业利润稳步增长的趋势

(2)粉饰财务状况的方法。

一个企业财务狀况的好坏与其资产负债状况密切相关因此,粉饰财务状况主要是从操纵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入手具体地看,有如下的操纵方法:

低估負债可从形式上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有利于对外筹措资金。比如企业在争取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时为了提高信用级别,就有低估负债来降低财务风险的欲望典型做法是:将负债隐藏于关联企业、对或有负债不加以披露,等等

高估资产除可获得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有利于對外筹资的利益之外,还可获得股权方面的潜在利益例如,当企业对外投资和进行股份制改造时往往倾向于高估资产价值,以便获得較大比例的股权典型做法是:编造理由进行资产评估、虚构资产交易业务等等。

总之会计报表的粉饰动机决定了会计报表的粉饰类型。例如以业绩考核、获取信贷资金、发行股票和仕途晋升等为目的会计报表粉饰一般以利润最大化、利润均衡化,以及高估资产和低估負债的形式出现;而以减少纳税、推卸责任等为目标的会计报表粉饰一般以利润最小化、利润清洗,以及低估资产和高估负债的形式出現就粉饰会计报表对与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经济利益的影响来看,危害最大的会计报表粉饰是利润最大化或虚盈实亏以及高估资产和低估负债等类型。

1、获取外部投资者的投资;

3、获取或者维护上市资格;

一、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段

(一)利用实物资产、股权置换的手法调节利潤

这种手法通常为上市公司与母公司或其他关联方所用他们通过实物资产、股权置换的方式,达到其增加利润的目  的譬如,世茂股份公司与上海世茂建设有限公司进行资产置换的决议同意公司以所持有的上海世茂国际广场有限责任公司18.375万股权及现金6792万元,与参股公司世茂建设所持有的上海世茂湖滨房地产有限公司50万股权进行置换如此一置换,世贸股份2003年年度业绩同比猛增25倍

(二)利用调节营业外收入或补贴收入粉饰年报

这是ST公司惯用的手法。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它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它不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对利润嘚影响是暂时的所以,营业外收入常常成为利润的“调节器”

(三)利用对存货价值的调节进行利润操纵

首先,存货计价的方法不同对企业财务状况、盈亏情况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期末存货计价过高或期初存货计价过低当期收益都可能因此而增加,反之亦然所以,存貨计价方法的变更可以产生一定的利润调整空间其次,有的企业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将产品定额成本差异在产品和库存产品之间分摊,本期销售产品却不分摊以降低本期销售成本。更有甚者故意虚列存货或隐瞒存货的短缺或毁损,从而达到虚增本期利润嘚目的这样的做法,虽然使上市公司当年的财务报表好看了但却为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四)利用调节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粉饰年报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被称为会计报表中的“垃圾桶”和“聚宝盆”前者隐瞒潜亏,后者隐瞒利润年报不实嘚上市公司在应收款或其他应收款方面做文章,从而达到虚增利润目的的手法屡见不鲜一些上市公司往往把一些难以收回的应收款挂在賬上,以虚增资产

(五)利用计提手段结合会计估计调节利润

企业巨额计提秘密准备,使估计计提成了操纵利润的一种普遍手段秘密准备嘚手段一般有以下几种:低估资产、高估负债、不反映某些特定资产的价值、搁置资产价值上涨时的机制调整。

(六)费用“减肥”利润“虛胖”

上市公司对当期费用进行调整,也可实现虚增利润的目的在实际处理中,一些公司往往利用“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进行调账在以后年度逐渐进行分摊,从而达到平滑利润的目的

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利用股东或者非控股子公司虚增銷售、利用不同控股程度的子公司调节销售、溢价采购控股子公司的产品形成固定资产等。

我们核查公司的关联购销商品时应重点关注嘚事项是商品的质量、单价、金额、交易方式、支付方式、是否是形式重于实质的交易、是否有持续性等因素。

由于许多公司与母公司之間存在接受劳务和提供劳务的关系双方往往签订了有关协议,明确有关费用支付和分摊标准但一些公司在利润水平不佳时,可能会改變费用分摊方式和标准比如母公司调低公司承担的管理费用或是将其以前年度缴纳的有关费用退回等。

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公司将不良資产委托给母公司经营定额收取回报,以在避免不良资产亏损的同时凭空获得一块利润;母公司将稳定、获利能力高的资产以较低的託管费用委托公司经营,以增加其经营业绩

资金往来包括以现金或者实物形式提供的贷款或权益类资金。我们应重点关注公司与关联方資金往来的金额、性质、是否有持续性双发资金往来成本公允性等因素。

(八)选用不当会计政策

选用不当会计政策是财务报表粉饰的常用掱段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未满足收入确认标准下确认收入

手法多体现在提前确认收入和不适当确认收入,通常是提前确认收入(当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时就确认收入)比如委托代销商品在代销方尚未出售时就确认收入。

2、将费用递延处理或者┅次性冲销

将费用递延处理主要表现为收益性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折旧或摊销非正常缓慢甚至不提折旧以及隐瞒资产减值问题:

(1)将收益性支出列为资本性支出即成本费用被不适当地记录为可以分期摊销的资产(而非费用),比如广告宣传费、固定资产日常维护费等;

(2)折旧或摊销非正常缓慢即通过对固定资产减少提折旧或者无形资产摊销期限延长等方式使当期费用减少。明显调整折旧方法或者折旧摊销期限还比较容易被察觉但有些公司通过拖延在建工程的结转进程使折旧减少,则通过账面很难发现

(3)隐瞒资产减值或者资產减值准备计提不充分。提取减值准备不足或减少准备都会虚增利润特别是资产总额上升时相应减值准备反而下降,或者以前年度计提嘚准备发生逆转都有被粉饰的嫌疑。

3、虚减成本、费用或负债

公司通过不记录相关费用及负债或者利用存货计价方式减少销售成本等手段主要表现方式有:

(1)公司对期末存货计价过高或对期初存货计价过低;

(2)公司将产品定额成本差异于期末在产品和库存产品之间汾摊,本期销售产品不分摊;

(3)有些公司故意虚列存货或隐瞒存货的短缺或毁损

4、运用不恰当的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比如公司对于出现虧损的被投资企业,本应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但是却采用成本法

(九)随意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方法

会计准则中关于减值准备等项目,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判断而这些对职业判断的依赖也为财务报表粉饰留下了机会和空间。有些公司通过随意变更折旧政策、长期股权投資核算方法、合并政策、资产减值的估计方法等手段调节公司利润。比如纯粹依靠主观判断来估计某项资产是否发生减值比如随意更妀存货的核算政策调节销售成本。

会计主体是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模拟会计主体是指一些业绩不好、规模不够的公司为了苻合IPO、重大资产重组、借壳上市等法律法规要求,在制作方案时选择一个或几个被并购的企业,并将并购的日期做到1年甚至是3年以前(實质上并购是在制作方案时才开始进行的)

一些公司资产重组的目的,实际上是转移利润即由非上市的关联股东将利润转移至上市公司,以达到配股、增发或者避免被摘牌的厄运典型做法有:

1、由非上市的关联股东以优质资产置换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

2、由非上市的關联股东将盈利能力较高的下属企业廉价出售给上市公司;

3、将亏损子公司高价出售给关联股东;

4、将不良债权和股权出售给关联股东;

5、互购资产,哄抬利润和资产价值

粉饰财务报表的基本方法

2.对营业外收入或补贴收入进行调节。

营业外收入不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对利润的影响是暂时的,所以营业外收入常常成为对利润进行调解的工具。

3.通过调节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编制虚假报表

囿些公司对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前者隐瞒潜亏进行一定的处埋后者隐瞒利润。年报不实的上市公司在应收款或其他应收款方面做攵章从而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一些上市公司往往把一些难以收回的应收款挂在账上以虚增资产。此外其他的一些公司夸大其他应付款,从而达到避税或降低税收的目的

5.通过调节存货价值来进行利润操纵。

存货计价采用的方法不同对企业财务状况、盈亏情况以及經营成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可以产生一定的利润调整空间

6.利用计提手段来调节利润。

7.对费用进行调整以虚增利润。

对当期费用进行调整可以实现虚增利润的目的。在实际处理中一些公司经常利用“长期待摊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进荇调账,在以后年度逐渐进行分摊从而达到平滑利润的目的。

8.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

(1)虚构经营业务,人为增加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潤

(2)采用大大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进行购销活动,由非上市的国有企业以优质资产置换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和进行股权置换

(3)利用低息或高息发生资金往来调节财务费用。

(4)以收取或支付管理费用或分摊共同费用调节利润。

根据粉饰对象的不同财务报表粉饰可分为三种类型:经营业绩粉饰、财务状况粉饰和现金流量粉饰。

经营业绩粉饰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小化、利潤均衡化和利润清洗;

财务状况粉饰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高估资产、低估负债和或有负债;

现金流量粉饰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突击制慥现金流量、混淆现金流量的类别

二、财务报表粉饰的识别

这里的不良资产除包括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淨损失、长期待摊费用等虚拟资产项目外,还包括可能产生潜亏的资产项目如高龄应收款项、存货跌价和积压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產损失等。由于不良资产是资产中的黑洞是导致上市公司虚盈实亏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公司一个未引爆的“定时炸弹”因此,在对那些存在高额不良资产的公司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对不良资产进行剔除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识别过程中可以将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資产比较,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就说明该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同时也可以将当期不良资产的增加额与当期利润总额的增加额相比较,如果前者超过后者说明该公司当期的利润表可能有“水分”。

(二)合并报表的分析法

合并报表分析法是指將合并会计报表中的母公司数和合并数进行比较分析,来判断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是否真实的一种方法有的公司采取的粉饰报表手法比較高明,为了逃避注册会计师和有关部门的审查往往通过子公司或者“孙公司”来实现利润虚构。因此仔细分析合并报表有时也能发現其中的疑点,主要分析的是合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这种方法从基本的财务比率着手,分析公司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等再反过来从侧面发现公司财务报表可能存在的粉饰问题。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嘚一种状况其结果需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常见的或有事项有未决诉讼、未决索赔、税务纠纷、产品质量保证、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或贴现、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对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則尤其应对或有损失进行确认或披露,但一些上市公司往往对巨额担保事项隐瞒不报或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以减少负债虚增利润,蒙蔽广大投资者的眼光

(四)偶然性因素剔除法

这里的偶然性因素是指那些来源不稳定、不可能经常发生的收益。常见的偶然性收入包括补貼收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因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差错更正而调整的利润、发行新股冻结资金的利息等将这些因偶然性因素發生的损益从企业的利润总额中剔除,能够较为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该公司盈利能力的高低和利润来源的稳定性

(五)重点会计科目分析法

企業进行报表粉饰时,常常运用的账户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存货、投资收益、无形资产、补贴收入、八项准备等会计科目如果这些会计科目出现异常变动,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考虑该公司是否存在利用这些科目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造成虛假财务报表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第一、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人为的编造;第二、由于会计方法的选择导致虚假财务报表的编制。对于由於这两大类原因而编制的虚假财务报表分别有不同的鉴别方法。

(一)对人为编造财务报表数据的识别方法:主要采取搜集信息、查找证據、对企业报表进行对比分析、查账核实等手段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方法:

1.通过不同的渠道搜集同一时点的财务报表,对比异同点对差异的数据提出质疑。

2.核对各财务报表内部的平衡关系和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找出疑点。

3.与企业平时的经营状况进行对比找出关键或偅要财务项目的漏洞、疑点。例如当企业经营状况出现问题时,有些报表科目的数字和平时的数字相比可能会大出很多也可能小很多,对于这样的情况应该进行深入的查证以发现其中的问题。

4.现场调查进行账表、账账、账证和账实核对,账表、账账、账证和账实之間都应该是相符的如果不相符,也肯定是存在问题的

(二)对会计方法选择形成的虚假报表的识别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往往做到叻报表平衡及账表、账账、账证等相符因此在识别方法上宜采取更深入的一些方法:

1.对重点会计科目进行分析。

企业对报表进行粉饰时常常运用的账户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存货、投资收益、无形资产、补贴收入、减值准备等会计科目。如果这些会計科目出现异常变动我们必须注意了,考虑该公司是否存在利用这些科目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例如,对于“应收账款”科目来讲洳果这一科目下的金额过大,但是公司的收入又很小的话那么这家企业就可能存在问题,如抽逃出资很多抽逃出资的情况都是将账务記入了“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等科目。

2.对合并报表进行分析

对合并报表进行分析是指将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母公司数和合并数进荇比较分析,来判断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是否真实的一种方法有的公司采取的粉饰报表手法比较高明,他们往往通过子公司来实现利润虛构

3.对或有事项进行分析。

这里解释一下或有事项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需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發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常见的或有事项有未决诉讼、未决索赔、税务纠纷、产品质量保证、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或贴现、为其他单位提供債务担保等。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尤其应对或有损失进行确认或披露,因为或有损失会对企业利润造成一定影响但是一些上市公司往往对巨额担保事项隐瞒不报,以减少负债、虚增利润因此,对或有事项应加以注意 

这里所说的不良资产,除包括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動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等虚拟资产项目外还包括可能产生潜亏的资产项目,如高龄应收账款、存货跌价和积压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等不良资产剔除法的运用,一是将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资产比较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戓超过净资产,既说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也可能表明企业在过去几年因人为夸大利润而形成“资产泡沫”;一是将当期不良資产的增加额和增减幅度与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利润增加幅度比较,如果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超过利润总额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說明企业当期的利润表有“水份”。

关联交易剔除法是指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予以剔除分析某一特定企业的盈利能力茬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以判断这一企业的盈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关联企業,会计信息使用者就应当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分析企业是否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与关联交易发生交易进行财务报表粉饰。

关聯交易剔除法的延伸运用是将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与其母公司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对比分析。如果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利润总额(應剔除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大大低于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就可能意味母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包装注入”上市公司。

异常利润剔除法是指将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从企业的利润总额中剔除以分析和评价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当企业利用資产重组调节利润时所产生的利润主要通过这些科目体现,此时运用异常利润剔除法识别财务报表粉饰将特别有效。

现金流量分析法昰指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分别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一般而言没有相应现金净流量的利润,其质量是不可靠的如果企业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将意味着与已经确认为利润相对应的资产可能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表明企业可能存在着粉饰财务报表的现象。

三、财务报表粉饰的预警信号

即使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段再高超也难免在报表中留下蛛丝马迹。如果我们在财务报表中发现了鉯下情况就应该开始警觉了,这些我们需要注意的预警信号包括:

1、报表项目余额和金额变动幅度异常惊人;

2、收入和费用比例严重失調;

3、报表项目的余额或金额源于一笔或数几笔重大交易;

4、会计期末发生“形式终于实质”的重大交易且对当期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5、在连年产生净利润的同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持续入不敷出;

6、企业高度依赖持续不断的再融资(包括股权和债权融资)才得以歭续经营;

7、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主要建立在高度主观的估计和判断基础之上,且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很可能随着估计和判断基礎的变化而严重恶化;

8、盈利能力以远高于竞争对手的速度迅猛增长;

9、公司的主要成本费用率大大低于其竞争对手;

10、财务报表附注晦澀难懂;

11、财务报表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

12、企业连续多年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才得以保持盈利记录;

13、企业经营业绩与其所處的行业地位不相称;

14、企业财务杠杆高企处于违反债务合约的边缘;

15、企业对外报告的经营业绩与内部预算或计划总是保持高度一致,罕有例外情况发生;

16、企业因经营业绩不佳导致其股票交易持续低迷面临着被交易所终止交易的风险。

本文大致梳理了财务报表粉饰嘚动机、手段及预警信号近年来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段演变地更加多样化及隐蔽化,各种新招数层出不穷我们作为盛世景的一线业务人員,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财会专业能力练好一双火眼金睛,才能通过财务报表看清目标公司各方面的本质才能有效控制项目的风险、保证项目的质量。

四、如何吃透财务报表看清报表中的粉饰?

财务报表是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提供了企业管理层决策所需要嘚信息。认真解读与分析财务报表能帮助我们剔除财务报表的“粉饰”,公允地评估企业的决策绩效

要读懂财务报表,除了要有基本嘚财务会计知识外还应掌握以下方面以看清隐藏在财务报表背后的企业玄机:

浏览报表,探测企业是否有重大的财务方面的问题

拿到企業的报表首先不是做一些复杂的比率计算或统计分析,而是通读三张报表即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看看是否有异常科目戓异常金额的科目或从表中不同科目金额的分布来看是否异常。比如在国内会计实务中,“应收、应付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裝”。其他应收款过大往往意味着本企业的资金被其他企业或人占用、甚至长期占用这种占用要么可能不计利息,要么可能变为坏账茬分析和评价中应剔除应收款可能变为坏账的部分并将其反映为当期的坏账费用以调低利润。

研究企业财务指标的历史长期趋势以辨别囿无问题

一家连续赢利的公司业绩一般来讲要比一家前3年亏损,本期却赢利丰厚的企业业绩来得可靠我们对国内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必须看满5年以上才基本上能看清楚,如果以股东权益报酬率作为绩效指标来考核上市公司那么会出现一个规律,即仩市公司上市当年的该项指标相对于其上市前3年的平均水平下跌50%以上以后的年份再也不可能恢复到上市前的水平。解释只有一个:企业仩市前的报表“包装”得太厉害

比较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与其现金流量水平一致

有些企业在利润表上反映了很高的经营利润水平,而在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方面却表现贫乏那么我们就应提出这样的问题:“利润为什么没有转化为现金?利润的质量是否有问题”銀广夏在其被暴光前一年的赢利能力远远超过同业的平均水平,但是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相对于经营利润水平贫乏事后证奣该公司系以其在天津的全资进出口子公司虚做海关报关单,然后在会计上虚增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的方式吹起利润的“气球”而这些孓虚乌有的所谓应收账款是永远不可能转化为经营的现金的,这也就难怪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此贫乏

将企业的业绩与同行业指標的标准进行比较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更深阔的企业画面:一家企业与自己比较也许进步已经相当快了,比如销售增长了20%但是放在整个行業的水平上来看,可能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行业平均的销售增长水平是50%那么低于此速度的、跑得慢的企业最终将败给自己的竞争對手。

财务报表中粉饰报表、制造泡沫的一些手法对企业决策绩效的评估容易产生偏差甚至完全出错现象。

以非经常性业务利润来掩饰主营业务利润的不足或亏损状况

非经常性业务利润是指企业不经常发生或偶然发生的业务活动产生的利润通常出现于投资收益、补贴收叺和营业外收入等科目中。如果我们分析中发现企业扣除非经常性业务损益后的净利润远低于企业净利润的总额比如不到50%,那么我们可鉯肯定企业的利润主要不是来源于其主营的产品或服务而是来源于不经常发生或偶然发生的业务,这样的利润水平是无法持续的也并鈈反映企业经理人在经营和管理方面提高的结果。

将收益性支出或期间费用资本化以高估利润

这是中外企业“粉饰”利润的惯用手法比洳将本应列支为本期费用的利润表项目反映为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在国内房地产开发行业中我们可以经常地看箌企业将房地产项目开发期间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利息支出任意地和长时间地“挂账”于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这样这些企业的利潤便被严重地高估

以关联交易方式“改善”经营业绩

采用这一手法的经典例子是目前已经不存在的“琼民源”公司。为了掩盖亏损的局媔不惜采用向其子公司出售土地以实现当期利润而下一年再从该子公司买回土地的伎俩,后来“东窗事发”遭到财政部和证监会的严厲惩处。所以我们在分析中应关注企业关联方交易的情况,研究其占企业总的销售、采购、借款以及利润的比例并应审查这些交易的價格是否有失公允。

通过企业兼并“增加”利润

某些企业在产品或服务已经尚失赢利能力的情况下采用兼并其他赢利企业的手段来“增加”其合并报表的利润。这些企业的会计高手利用国内尚未有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准则和目前合并报表暂行规定中的“漏洞”将被兼并企业全年的利润不合适地并入合并报表中。在分析中应特别注意企业的收购日期收购前被兼并企业的利润水平,在合并利润表的利润总額和净利润之间有无除所得税和少数股东收益以外的异常科目出现

通过内部往来资金粉饰现金流量

有的企业在供、产、销经营活动产生嘚现金流量不足,便采用向关联企业内部融通资金并把这些资金的流入列为“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手法使现金流量表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看起来更好。

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全面地把握公司的财务情况和评估决策绩效,但是也应清醒地認识到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首先,企业的资产以及利润表中的产品销售成本是按资产或存货获得时所支付的金额记录的因此资产和銷售成本不是按资产或存货现行价值反映的。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有可能引起资产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的高估。

另外历史成本的原则還导致同业新老企业比较的困难。比如假设甲、乙两家企业生产完全同样的产品,生产能力一样本年销售收入也完全一样,都是1亿元甲企业是10年前成立的企业,由于固定资产购建比较早因此当初的成本比较便宜,再由于使用中折旧的缘故故其固定资产的账面值较低,仅为2000万元;而乙企业是刚成立3年的企业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较高,累计提取的折旧较少所以其账面值较高,为6000万元我们计算甲、乙两家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可得:甲企业为=5(次),而乙企业为=1.67(次)若我们将两家企业的周转率相比,则会得到乙企业的周转率僅仅为甲企业的1/3乙企业的资产管理效率似乎远远不如甲企业的结论。但是这样的结论显然是有失公允的。解决这一局限性的方法是在企业内部考核中采用资产的现行价值来计量资产的价值比如甲乙企业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按固定资产重新购建的成本——重置成本来替換其账面值

其次,会计方法选择和会计估计的普遍存在财务会计准则和制度中常常允许对相同的业务采取多个可选择的方法之一,即使对同类固定资产都采用直线法折旧不同企业对资产的使用年限、使用年限未能够在市场上可变卖的价值(残值)的估计也可能是不一樣的。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其一在企业集团内部的绩效考核之前,应该按行业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尽可能地减少或甚至禁止对同一類经济业务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其二作为分析人员,应采用一些剔除由于会计政策不一致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另外,财务指标也具有局限性企业的内部控制程序是否有效以及企业作为组织的创新和学习能力怎样等是财务指标所不能反映或不能完全反映的,必须借助于其他的非财务指标甚至是难以量化的指标来考核。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艺术”正如对同一片自然的景色,画匠和大师的笔下诠释会囿很大差距一样不同的分析人员在解析同一份报表时可能得到十分不同的结论。

五、利用资产重组操纵利润的识别和调整

(一)利用资产重組操纵利润的基本方法

资产重组本是通过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来优化企业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战略转移的一种方法但因资产偅组需要将企业某些以历史成本记账的资产转换为现时价值,所以给原资产升值留下了空间导致资产重组被广泛滥用。近年来不少企業通过资产重组将原以历史成本法记账的资产转化为现时价值,从而产生出巨额利润特别在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被广泛用于利润操纵其基本方法是:凭借关联交易用上市公司的劣质或闲置资产以大大高于帐面值的金额与其国有控股母公司的优质资产相交换或干脆出售,从而获取巨额利润这种资产置换如果公正,那么只是将企业本已持有的利得转换为本期利润;如果不公正则是将关联交易母公司厂方的利润转移到子公司。当然母公司之所以这样做其目的不外是想保住上市子公司这个壳资源,为日后从股市上筹措资金打好基础

(二)識别利用资产重组操纵利润的基本方法

识别利用资产重组操纵利润的基本方法是要分析公司关联交易的影响,具体地说可从损益表的营業外收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利润等项目及其明细表中查出虚增的利润金额,也可以从资产负债表有关长期资产项目及其明细表中查出其置换资产的性质和金额还可以从财务报表附注的说明中了解资产置换的其他情况。掌握了这些信息就可调减这部分人为虚增的利润囷相应的净资产。

例如某上市公司2000年度实现利润总额20000万元,其中本年度将账面值为5000万元的土地使用权作价18000万元卖给母公司并以账面净徝为4000万元的股权作价8000万元从母公司换回8000万元的优质资产,这两笔资产重组产生的利润合计数为17000[=(18000十8000)-(5000十4000)]万元由于这17000万元的利润是利润操纵嘚结果,因此需要从企业利润总额20000万元中扣除扣除之后,企业真实利润总额仅为3000万元而资产负债表因企业确实获得了价值为26000(=18000十8000)万元嘚资产,故不需要调减资产的价值

六、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识别和调整

(一)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基本方法

利用关联交易将关联交噫一方的利润转移至另一方,使一方利润减少和另一方利润增加的操纵利润的手法普遍见于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上市公司其目的在于控股母公司可以利用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从股市上筹措资金。这与跨国公司通行的利用关联交易将高税区的利润转移至低税区以降低税负或將资金从外汇管制严的地区转移至外汇管制松的地区以逃避外汇管制等的做法正好相反,可谓具有“中国特色”

利用关联交易虚增利润嘚方式多种多样,既可利用产品和原材料的转移价格调节收入和成本也可利用资产重组订价获取资产增值收益,也可用高回报率的委托經营方式虚增业绩可利用利率差异降低财务费用,还可利用管理费收支、共同费用分摊等方式调节利润等等。

(二)识别利用关联交易调節利润的基本方法

上述调节利润的方法除转移价格和管理(共同)费用分摊之外其余方法所产生的利润基本上都体现在“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财务费用”等具体项目之中,其识别的基本方法是:首先要计算各项目中关联交易产生的盈利分别占项目总额的百分比和这些项目占利润总额的百分比,判断企业盈利能力对关联企业的依赖程度;其次要分析这些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及公正性;最后,将非必要和欠公正关联交易产生的利润从企业利润总额中剔除以反映这些项目的正常状况。

例如某上市公司损益表中嘚“其他业务利润”为2000万元,“投资收益”为4000万元“营业外收入”为5000万元,“利润总额”为20000万元在财务报表附注及相关明细表中反映,其他业务利润2000万元中有1800万元来自关联企业交付的商标使用费4000万元投资收益中有3800万元来自向关联企业转让的股权投资收益,5000万元营业外收入中有4400万元来自用房产向关联企业置换流水生产线的收益

按上述资料,可以发现各项目中关联交易产生的盈利分别占其他业务利润的90%(=)、投资收益的95%(=)、营业外收入的88%=()合计则占利润总额的50%=[(1800十3800十]。这反映出该企业利润对关联企业的依赖程度极高如果通过進一步的定价政策分析,发现上述交易均为非公正交易属利润操纵行为,那么就应将这些盈利剔除剔除虚增盈利后的结果为:其他业務利润200万元,投资收益200万元营业收入600万元,利润总额10000万元

对转移价格引起的“营业外收入”、“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等项目脱離实际状况的识别难度较大,要求分析者掌握市场价格和企业的定价政策在分析识别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财务报表附注说明和相关明细表如果关联交易占销售货物和采购货物的比重较大(大于20%),那么就有必要分析比较关联交易与非关联交易的价格差异如价格差异过大,则有操纵利润之嫌需要调整因价格差异而受影响的利润额。

七、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的识别和调整

(一)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的基本方法

资产是指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但由于会计中普遍使用权责发生制核算损益,因此将一些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作为待摊費用、递延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等项目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而这些项目严格地说是不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不是企业嫃实的资产只是一种虚拟资产。这种虚拟资产的存在就为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一个费用和损失的“蓄水池”。企业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的基本方法是通过递延摊销、少摊销或不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来增加利润即通过增加不良资产来虚增利润。制造虚盈实亏的借口较多如权责发生制、收入与成本配比原则、地方财政部门批示等等。

(二)识别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的基本方法

根据利用虚拟资产调節利润的基本方法的共同特点是虚拟资产的多记少摊识别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的基本方法应是重点检查各类虚拟资产项目的明细表,鉯及注意财务报表附注中关于虚拟资产确认和摊销的会计政策特别注意本年度增加较大和未予正常摊销的项目,如发现有人为操纵行为应予调整。

例如某公司2M0年度报告利润总额为3000万元,但递延资产增加8000万元根据递延资产明细表,增加的8000万元递延资产由如下项目组成:①折旧费用3000万元;②管理费用2000万元③销售(广告)费用3000万元。这些费用均经当地财政部门批准列入递延资产从这些递延资产的性质不难看出,它们应该记入当期损益将这8000万元资产调整为费用列入当期损益之后,该公司2M0年度实际亏损额为5000万元

八、利用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潤的识别和调整

(一)利用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的基本方法

按会计制度规定,利息按其借款的用途可以分为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两大类: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利息费用,在固定资产尚未投入使用之前应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即应予以资本化;而为日常经营活动洏发生的利息则应记入财务费用抵减当期损益。利息资本化本是为了满足收入与成本相配比原则的需要但在实务中,不少企业将它作為一种操纵利润的手段利用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的方法比较隐秘,因为不管自有资金还是借入资金一旦投入使用后就难以区分清楚,這就给企业人为划定资金来源和资金用途大开方便之门使企业很容易将非资本性支出的利息资本化,从而达到减少本期财务费用增加利潤的目的

(二)识别利用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的基本方法

识别利用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的这种隐秘性利润操纵比较困难,具体识别方法主要昰分析在建工程项目占总资产的比例一般而言,利息支出资本化的比例应基本与该比例相当过高则有操纵利润的嫌疑,如果资本化的利息支出大于在建工程项目的平均余额与规定利息率之积那么可以肯定存在操纵利润的行为,应予以调整

除了采用较隐秘的方法之外,也会有较为公开的操纵例如,渝钦白股份公司就曾将钛白粉工程建设期间的借款和应付债券的利息8064万元,在该项目投人使用的情况丅仍予以资本化结果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的第一个案例

九、利用應收和应付款调节利润的识别与调整

(一)利用应收和应付款调节利润的基本方法

企业应收和应付款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销售货物和采購货物相关的应收应付款项,包括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另一类是与销售货物和采购货物无关的应收应付款项包括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等。设置与销售和采购相关的应收应付款项是为了满足权责发生制条件下计算和反映相应债权债务往来的需偠设置与销售和采购无关的应收应付款项则是为了反映与销售和采购无关的非经常的或小额的债权债务往来需要。由于这些项目的存在给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方便,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分析调整

把应收账款作为调节营业收入的工具早被广泛滥用。利用应收和应付款调節利润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增加应收账款来增加销售收入如在本年底虚开发票,同时增加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到次年又以诸如质量不符匼要求等名义将其冲回,使本年营业收入虚增当然,如是为了隐藏部分收入则可利用推迟开票,将营业收入藏于预收账款之中除此の外,高龄应收账款是最可能发生潜亏的资产项目不少企业明知某些高龄应收账款已成坏账,但为了虚增利润就是不予冲销通过其他應收款虚增利润的常见方法主要是将已损失的资产转入其中,使亏损不体现出来利用其他应付款则主要是隐藏利润,如将已实现的收益轉入其中使之不列入损益表之中。

(二)识别利用应收和应付款调节利润的基本方法

识别利用应收和应付款调节利润的基本方法是分析应收賬款的质量特别注意年末应收账款的变化情况,具体来说应采取下列措施:第一,大胆怀疑年底突发性产生的与应收账款相对应的营業收入比如某企业全年营业收入为15000万元,除12月份之外各月都较为平均,1-11月累计营业收入为11000万元而12月份一个月营业收入则高达4000万元,苴有2800万元是通过应收账款产生的对此,可以认定企业有操纵利润行为应将2800万元的营业收入予以剔除。即使次年这一笔2800万元的营业收入沒有开红票冲回这样剔除也是应该的。因为它可能导致次年营业收入减少是将次年的营业收入前置至本年。第二大胆剔除高龄应收賬款。按我国会计制度规定账龄为三年及以上的应收账款应作为坏账处理,故应将已达到上述标准但未列入坏账的应收账款作为不良资產加以剔除如某企业本年度利润总额为10000万元,但应收账款明细表中列有账龄在三年及以上的应收账款3000万元那么将其剔除后,实际利润則只有7000万元

在正常情况下,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余额不应过大如出现余额过大甚至超过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余额的异常情况时,就应注意识别是否有操纵利润阶情况识别这类操纵行为仍然是从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明细表人手,将属于异常情况的金额从中剔除如某公司原有一笔债权200万元,债务合同规定该债权的年利率为10%期限为一年,但从借债至今的五年中债务人从未支付利息,也沒偿还本金经查实该债务人已经破产,债权已不可能收回损失已成事实。可是该公司在其他应收款中的这笔债权却从200万元上升为300[=200 ×(1┿10%× 5)]显然,该公司有操纵利润的行为这笔300万元的不良债权应予冲销。

在识别是否存在操纵利润现象过程中还应注意企业现金流量汾析,该分析是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分别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进行比較以判断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没有相应现金净流量作支撑的利润质量不如有足够现金净流量作支撑的利润質量高。按会计基本原理企业的现金净流量不应该长期低于其净利润,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按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结果会与按收付实现淛核算的结果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并趋向于零。如果某企业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其净利润那么就意味着该企业可能将本应作为费用处理嘚一些项目变为了虚拟资产,而虚拟资产是不可能转化为现金的即该企业是通过增加虚拟资产来操纵利润。出现这种情况也应对利润進行调整。

十、抑制财务报表粉饰的若干建议

1.应当要求企业充分披露关联交易的定价与公允价格的差异、账款结算方式和支付时间等对於明显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不等价关联交易,还应当获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准;对于明显损害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不等价关联交噫还应当获取证券兼管部门的批准。

2.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尽快制定非货币性交易的准则,对通过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进行资产重组行为進行规范为抑制企业借资产重组之名进行“报表重组”,建议将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的差额收益按一定期限分期摊销。

3.制定有关资产評估会计处理的准则对资产评估调账、流动资产项目评估减值的会计处理(是作为损益处理,还是冲减资本公积)、处置已评估且发生增减值的资产项目的会计处理予以规范防止企业利用资产评估调节利润。

4.制定资产确认准则对资产的确认标准进行规范,防止企业将鈈符合资产确认标准的项目(如虚拟资产)确认为资产对于资产确认准则颁布之前已经存在的虚拟资产,应要求企业予以披露以便会計信息使用者评估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5.制定大额费用资本化准则对借款利息支出、研究开发支出、大额广告支出等的资本囮行为进行规范,使不同企业对大额费用的会计政策保持一致以提高会计信息的横向和纵向可比性。

6.尽快制定《企业合并》准则对并購和股权转让行为所涉及的利润确认进行规范。

7.制定《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进行规范,尤其应当对会计年喥内取得或丧失控制权是采用比例法还是采用推定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作出明确规定。

8.借鉴中国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财务报表附注指引》制定《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对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所有企业的财务报表及其附注的披露内容进行规范以提高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和可理解性。

}

为更好地判断公司状况投资者鈳采取以下几种报表分析方法:

即对公司财务报表之间的关联项目进行综合衡量,关注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疑点以了解企业真实的盈利质量和资产质量,防止单张报表的误导

对公司财务报表同一会计期内相关项目相互比较,计算比率判断其偿债能力、资本结构、经营效率、盈利能力等情况。

对公司不同时期的报表项目进态地比较分析判断其资产负债结构、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

与同行业、同类型的其怹上市公司财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公司在群体中的优劣及异常。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披露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鋶量表三张主表。

如果上市公司拥有能够控制的子孙公司还将披露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损益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由于合并财务报表反映了上市公司及所控制企业的整体情况因此我们更多地侧重于使用合并财务报表。

大部分投资者习惯于查阅公司的每股收益、净利润增长率、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等少数指标对财务报表不做深入研究。

实际上如果公司有粉饰报表的动机,这些指标都很可能被操纵

}

大量的隐藏信息藏身于怎么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表中笔者有位私募好友,对财务有研究就将他的财务整理成文,让我们看看私募是怎么样用指标来看年报的

众所周知,财务分析应该先从三张表入手即利润表、现金流表和资产负债表。无论是大券商的顶级研究员还是草根研究员都必须看这三大表。但对于普通中小散户来说一大堆的报表数据不是能够读懂的,就算专业的财务人员也要花大量的时间来研究本次揭幕者就揭露私募看财务报表的几大指标,只要掌握好这几大指标相信你也会成为财务高手。

1、市销率:相对于市盈率来说该指标是上市公司股票市值哏该公司销售收入的比率。有私募做过一个跟踪模型研究了上市公司市盈率和市销率对股价波动的关系影响,而市销率比市盈率还可靠根据国外统计,通常情况下市销率等于1是最合适的而在这个指标里,销售收入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企业销售收入不断增长而利润没囿增长,这个企业的价值就要重估了一般情况下,企业都是先出现收入的改进后出现利润的增长,所以收入比利润更真实、市销率比市盈率更有效、收入比利润更快反映企业状况(这个观点我有不同意见,因为对企业和审计机构来说帮助企业提前确认销售收入甚至虛构销售收入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如果能排除公司作假行为,其模型结论可能可以成立)

2、毛利率:就是销售毛利润除销售收入。要跟踪毛利率的变化要看历史上的情况,毛利率过高的现象不会持续(垄断行业例外)过低的现象也不会持续。所以如果一个企业在毛利率很低的情况下有稳定的业绩,一旦价格上涨利润的增加会非常明显。反过来如果毛利率过高,企业业绩已经稳定毛利率平稳的行業将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3、三费操纵:所谓三费即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费也可称为期间费用),从理论上来说销售费鼡很难操纵,而管理费用可操纵的猫腻最多管理费用中最可以操纵的就是“计提”。譬如有的公司计提绿化费、福利费有的公司计提壞账损失,有的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这一切,都会列入管理费用所以,其中猫腻很多而这些计提,多数不影响交税这些都是上市公司弄虚作假、隐瞒利润的手段。另外从已公布年报的公司来看,譬如地产公司的计提钢铁公司的计提等。当然如果反过来,也鈳以成为故意增加利润的手段比方说,钢铁公司的资产减值计提坏账了。但如果某段时间后这块资产突然值钱公司冲回这笔计提费鼡,那当期利润也会大幅度增加另外,折旧也是操纵利润的手法总之,三项费用变化无穷一家好企业,一般会保持三项费用的相对穩定正常的企业,三项费用与销售收入成正比而且比例会低一些(表述不清楚!应该是期间费用与销售收入成正比变化并保持合理递增速度)企业在扩张的同时,三项费用没有同步增加就是企业挖潜的结果,这样的企业才有价值

4、终级净利润(这是作者杜撰的词,會计学里面没有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得出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减去三费得出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加减其他收入再加减投资收益得出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再减去所得税得出净利润。净利润减去少数股东权益就是归属于母公司的终极净利润(這个指标再加上期初可分配利润余额后才是终极滴~~~期末公司可分配利润余额)。

资产负债表就是关于资产与负债的表包括两大蔀分,第一部分是资产第二部分是负债。其中资产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也分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有六個指标需要关注。

1、资产负债率:是总负债除以总资产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能过高(也不可以过低!)一般以50% (实践中,我们一般以50%-70%为限如果高于100%就要警惕了)左右比较合适。就是说企业的净资产是1亿元,那么它同时有1亿元对外的负债,相当于运用2億元资产当然,这应该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来确定

2、净资产收益率:就是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值,它反映了一个企业运用净资产赚钱嘚能力净资产收益率必须大于银行贷款利率至少二成以上(废话!)。不过该私募建议关注总资产收益率就是净利润除以总资产的值,它更准确地反映了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能力如果净资产收益率超过银行同期贷款的利率,那么举债对它就肯定是有利的。另外有嘚企业负债率如果达到99%,它的净资产收益率很高还有的企业净资产是负数,看这个指标就没有意义了反而用总资产收益率去算,就比較可靠(补充一下,净资产收益率一定要和该公司的历史同期比较并且和同行业公司比较,比较能准确反映其在该市场内部的行业地位和竞争实力)

3、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就是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反映了一个企业资产的安全性,这个比率不能低于1最好夶于2 (没听说过!),相当于它应付短期负债的水平足够大速动比率就是流动资产减去存货之后再除以流动负债,速动比率一般不能低於1(这段说法大致没问题,关键是从什么角度来看待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成长性有时会有一定的矛盾,过于安全就意味成长性不够所以银行等债权人比较喜欢这个指标偏大,而股东和上级主管部门或投资者比较喜欢偏小这是利益取向的选择。)

4、存货周转率:是主營业务成本除以存货的结果(会计学上是以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来计算,如果公司的业务比较单一,基本上其销货成本可以用主营业务成本代替),其中,存货的数据一般用年初和年末的平均数。这个指标不直观,该私募使用的方法是期末存货金额除以当年的销售收入這个数字,不能超过20%也就是说,企业的存货额大约相当于两个多月的销售额比较合适。太多了说明产品积压、资金占用过大,可能昰企业的预警信号最好是,无论是产成品半成品还是原材料都不能超过一个月的销售收入。

5、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用销售收入除以應收账款这个比率当然越高越好。如果要判断一家企业的应收账款多少主要看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要超过20%最佳(越少越好!)

看现金流量表,主要是弄清楚企业的利润是否真实看它是否隐瞒了利润,看它是否有发展前景现金流量表一般有三大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简单说,如果企业现金流量余额为正数代表企业生产经营后的资金是流入企业的,说奣企业经营状况较好而其中重点是要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正,这是企业的根本很多企业是总体的现金流量余额为正,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负靠的是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为正数来弥补的结果,说明这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较差或者市场生存能力较差当然如果连现金流量余额最后都为负数,那就不用说了)企业年度报表还要提供一个附项,就是把企业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嘚差额列出来大家可以在这个表里详细了解到企业的资产减值、计提坏账、资产折旧、存货变化、应收款项变化等项目对现金流入的影響。通过这个表基本可以判断出企业的真实业绩来。

经粉饰的报表往往会在许多方面露出马脚投资者只要肯多下点工夫,拿出精挑细選、货比三家的购物精神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多方对比分析,就可以对拟投资对象的现状做出较好判断从而有效捍卫自己的利益。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披露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主表。如果上市公司拥有能够控制的子孙公司还将披露合并資产负债表、合并损益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由于合并财务报表反映了上市公司及所控制企业的整体情况因此我们更多地侧重于使用合並财务报表。

大部分投资者习惯于查阅公司的每股收益、净利润增长率、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等少数指标对财务报表不做深入研究。实际上如果公司有粉饰报表的动机,这些指标都很可能被操纵

为更好地判断公司状况,投资者可采取以下几种报表分析方法:

一昰表间分析法即对公司财务报表之间的关联项目进行综合衡量,关注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疑点以了解企业真实的盈利质量和资产质量,防止单张报表的误导

二是财务比率分析法。对公司财务报表同一会计期内相关项目相互比较计算比率,判断其偿债能力、资本结构、經营效率、盈利能力等情况

三是期间分析法。对公司不同时期的报表项目进行动态的比较分析判断其资产负债结构、盈利能力的变化趨势。

四是公司间比较法与同行业、同类型的其他上市公司财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公司在群体中的优劣及异常

会计报表粉饰在峩国相当普遍,中农信倒闭、株洲有色巨亏、琼民源事件、以及最近中创集团、海南发展银行被接管、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被关闭都從一个侧面暴露出会计报表粉饰的严重性。会计报表粉饰极具危害性它不仅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使他们根据失实的财务信息作出错误嘚判断和决策而且导致政府等监管部门,使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

有鉴于此,本文拟探討会计报表粉饰的动机、类型、常见手段和识别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就如何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以抑制企业对会计报表进行过度粉饰和包裝提出若干建议

1.为了业绩考核而粉饰会计报表

企业的经营业绩,其考核办法一般以财务指标为基础如利润(或扭亏)计划的完成情况、投资回报率、产值、销售收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等,均是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而这些财务指标的計算都涉及到会计数据。除了内部考核外外部考核如行业排行榜,主要也是根据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来确定的

经营业绩的栲核,不仅涉及到企业总体经营情况的评价还涉及到企业厂长经理的经营管理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其提升、奖金福利等为了在经营业績上多得分,企业就有可能对其会计报表进行包装、粉饰可见,基于业绩考核而粉饰会计报表是最常见的动机

2.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業信用而粉饰会计报表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一般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资信的企业然而,资金又是市场竞争取胜的四要素(产品质量、资金实力、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之一在我国,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缺局面因此,为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难免要对其会计报表修饰打扮一番

3.为了发行股票而粉饰会计报表

股票发行分为首次发行(IPO)和后续发行(配股)。在IPO情况下根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要比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此外,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也与盈利能力有关为了多募集资金,塑造优良业绩的形象企业在设计股改方案时往往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

在后续发行情况下要符合配股条件,企业最近三年的净资產收益率每年必须在10%以上因此,10%的配股已成为上市公司的“生命线”统计表明,xx年755家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在10%至11%的高达211家约占28%,可見为配股而粉饰会计报表的动机并不亚于IPO.

4.为了减少纳税而粉饰会计报表

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率而得出的因此,基于偷税、漏税、减少或推迟纳税等目的企业往往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当嘫也有少数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基于资金筹措和操纵股价的目的有时甚至不惜虚构利润,多交所得税以“证明”其盈利能力。

5.为叻政治目的的而粉饰会计报表

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力争用三年的时间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从某種意义上说,国有企业扭亏为盈、创造良好经营业绩已成为一项政治任务对厂长经理而言,完成这项任务可能仕途光明否则可能职位難保,甚至下岗分流在这种政治压力下,国有企业很有可能粉饰会计报表

此外,许多地方的市长、局长从大型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挑选为了表现其才能,体现业绩厂长、经理们就有粉饰会计报表的动机。不难发现一些企业的老总一旦被提拔为市长和局长,继任鍺往往不得不花费几年的时间来消化上任厂长经理因粉饰会计报表而遗留下的沉重历史包袱

6.为推卸责任而粉饰会计报表

表现为:(1)更換高级管理人员时进行的离任审计,一般暴露出许多问题新任总经理就任当年,为明确责任或推卸责任往往大刀阔斧头地对陈年老账進行清理。(2)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时如《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实施,可能诱发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提前消化潛亏,并将责任归咎于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3)发生自然灾害或高级管理人员着卷入经济案件时,企业也很可能粉饰会计报表

利润最大化,这种类型的会计报表粉饰在上市前一年和上市当年尤其明显典型做法是: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结转成本、亏损挂账、资产偅组、关联交易。

利润最小化当企业达不到经营目标或上市公司可能出现连续三年亏损,面临被摘牌时采用这种类型的会计报表粉饰僦不足为奇了。典型做法是: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结转成本转移价格。

利润均衡化企业为了塑造绩优股的形象或获得较高的信用等级評定,往往采用这种类型的会计报表粉饰典型做法是:利用其他应收、应付款、待摊费用、递延资产、预提费用等科目调节利润,精心筞划利润稳步增长的趋势

利润清洗(亦称巨额冲销),当企业更换法定代表人新任法定代表人为了明确或推卸责任,往往采用这种类型的会计报表粉饰典型做法是:将坏账、存货积压、长期投资损失、闲置固定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和待处理固定资产等所谓虚拟资产┅次性处理为损失。

高估资产当对外投资和进行股份制改组,企业往往倾向于高估资产以便获得较大比例的股权。典型做法是:编造悝由进行资产评估、虚构业务交易和利润

低估负债,企业贷款或发行债权时为了证明其财务风险较低,通常有低估负债的欲望典型莋法是:账外账或将负债隐匿在关联企业。

3.会计报表粉饰的动机决定会计报表粉饰的类型

基于业绩考核、获取信贷资金、发行股票和政治目的会计报表粉饰一般以利润最大化、利润均衡化的形式出现;基于纳税和推卸责任等目的,会计报表粉饰一般以利润最小化和利润清洗的形式出现

就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而言,危害性最大的会计报表粉饰是利润最大化即所谓的虚盈实亏、隐瞒负债。

会计报表粉饰的瑺见手段

1.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

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了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嘫而,资产重组现已被广为滥用以至提起资产重组,人们立即联想到做假账近年来,在一些企业中特别是在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確实被广泛用于粉饰会计报表不难发现,许多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秘诀在于资产重组典型做法是:(1)借助关联交易,由非上市的国囿企业以优质资产置换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2)由非上市的国有企业将盈利能力较高的下属企业廉价出售给上市公司;(3)由上市公司將一些闲置资产高价出售给非上市的国有企业

例如,××股份公司xx年将6926万元的土地使用权以21926万元的价格卖给母公司确认了15000万元的利润;同时将所属一家企业的整体产权(账面净值1454万元)以9414万元的价格出售给母公司,确认7960万元的利润这两笔资产重组的利润总额合计22960万元。

又如××股份公司xx年6月将其拥有的账面价值56万美元的上海××有限公司40%的股权作价4000万元人民币,与其关联企业进行股权置换本次股權置换使该股份公司56万美元的不良资产转化为4000万元的优质资产,仅此一项就为该股份公司增加了3500多万元的收益不仅使该公司xx年上半年免於亏损,而且在弥补了以前年度2558万元的亏损后还可剩余相当一部分可分配利润。

资产重组往往具有使上市公司一夜扭亏为盈的神奇功效其“秘方”一是利用时间差,如在会计年度即将结束前进行重大的资产买卖确认暴利;一是不等价交换,即借助关联交易在上市公司在和非上市的母公司之间进行“以垃圾换黄金”的利润转移。

2.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

我国的许多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组而成在股票發行额度有限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往往通过对国有企业局部改组的方式设立股份制改组后,上市公司与改组前的母公司及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子公司之间普遍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利用关联交易粉饰会计报表,调节利润已成为上市公司乐此不疲的“游戏”

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其主要方式包括:(1)虚构经济业务人为抬高上市公司业务和效益。例如一些股份制改组企业因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达不到70%,并通过将其商品高价出售给其关联企业使用其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脱胎换骨”。(2)采用大大高于或低於市场价格的方式进行购销活动、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如前面所举的资产重组案例(3)以旱涝保收的方式委托经营或受托经营,抬高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如最近证券报刊广为报道的××股份公司,以800万元的代价向关联企业承包经营一个农场,在不到一年内获取7200万元的利润(4)以低息或高息发生资金往来,调节财务费用如××股份公司将12亿元的资金(占其资产总额的69%)拆借给其关联企业。虽然我们鈈能肯定其资金拆借利率是否合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该股份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与关联企业资金往来的利息收入(5)以收取戓支付管理费、或分摊共同费用调节利润,如××集团公司xx年替其控股的上市公司承担了4500多万元的广告费理由是上市公司做的广告也有助于提升整个集团的企业形象。

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最大特点是亏损大户可在一夜之间变成盈利大户,且关联交易的利润大都体现為“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或“营业外收入”但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赚取的“横财”,往往带有间发性通常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另一个特点是交易的结果是非上市的国有企业的利润转移到上市公司,導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3.利用资产评估消除潜亏

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和谨慎原则,企业的潜亏应当依照法定程序通过利润表予以体现。然洏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往往在股份制改组、对外投资、租赁、抵押时,通过资产评估将坏账、滞销和毁损存货、长期投资损夨、固定资产损失以及递延资产等潜亏确认为评估减值,冲抵“资本公积”从而达到粉饰会计报表,虚增利润的目的

例如,一家国有企业于xx年改组为上市公司时xx年、xx年和xx年报告的净利利润分别为2850万元、3375万元和4312万元。审计发现:(1)xx年、xx年和xx年应收款项中账龄超过3年鉯上,无望收回的款项计7563万元;(2)过期变质的存货其损失约3000万元;(3)递延资产中含逾期未摊销的待转销汇兑损失为1150万元。若考虑这些因素则该企业过去三年并没有连续盈利,根本不符合上市条件为此,该企业以股份制改组所进行的资产评估为“契机”将这些潜虧全部作为资产评估减值,与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的评估增值18680万元相冲抵使其过去三年仍然体现高额利润,从而达到顺利上市的目的

4.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

根据国际惯例,资产是指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即使符合权责发生制的偠求列入资产负债表严格地说,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由此就产生了虚拟资产的概念。所谓虚拟资产是指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或損失,但由于企业缺乏承受能力而暂时挂列为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等资产科目利用虚拟资產科目作为“蓄水池”,不及时确认、少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也是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虚盈实亏的惯用手法其“合法”的借口包括权责发生制、收入与成本配比原则、地方财政部门的批示等。

例如××股份公司xx年度报告了近2000万元的净利润,但该公司根据当地财政部门的批复将已经发生的折旧费用、管理费用、退税损失、利息支出等累计约14000万元挂列为“递延资产”。若考虑这两個因素××股份公司实际上发生了严重的亏损。

5.利用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为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等长期資产而支付的利息费用在这些长期资产投入使用之前,可予以资本化计入这些长期资产的成本。利息资本化本是出于收入与成本配比原则区分资本性支出和经营性支出的要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滥用利息资本化的规定蓄意调节利润。

朂具代表性安全的当属渝太白该公司将钛白粉工程建设期间的借款及应付债券的利息8064万元,在该项目已投入使用的情况下仍然予以资本囮结果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开了我国上市公司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的先河

利用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的更隐秘的做法是,利用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难以界定的事实通过人为划定资金来源和资金用途,将用于非资本性支出的利息资本化

6.利用股權投资调节利润

由于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还很不发达,对股权投资的会计规范尚处于赴阶段有不少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利用股权投资调節利润。除了借助资产重组之机利用关联交易将不良股权投资以天价与关联公司置换股权获取“暴利”外,还有不少国有企业利用成本法和权益法粉饰会计报表典型的做法是,对于盈利的被投资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而对于亏损的被投资企业即使股权比例超过20%,仍采用成本核算

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迫于利润压力,经常在会计年度即将结束之际与关联公司签定股权转让股协议,按权益法或通过合並会计报表将被收购公司全年的利润纳入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值得庆幸的是财政部会计司已发布了通知,明确规定股权转让时收購企业只能从收购之日前被收购企业实现的利润只能作为收购成本,收购企业不得将其确认为投资收益这一规定,无疑将抑制国有企业囷上市公司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粉饰会计报表。

7.利用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调节利润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主要用于反映除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以外的其他款项。在正常情况下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期末余額不应过大。然而我们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许多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巨大往往与应收账款、预付賬款、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余额不相上下,甚至超过这些科目的余额其所以出现这些异常现象,主要是因为许多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利用这两个科目调节利润事实上,注册会计师界已经将这两个科目戏称为“垃圾筒”(因为其他应收款往往用于隐藏潜亏)和“聚宝盆”(因为其他应付款往往用于隐瞒利润)

8.利用时间差(跨年度)调节利润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在年度结束后能给股东一份“满意”的答卷,往往借助时间差调节利润传统的做法是在12月份虚开发票,次年再以质量不合格为由冲回较为高明的做法是,借助与第三方签定“卖斷”收益权的协议提前确认收入。例如××股份公司于xx年12月5日与美国一家公司签定协议,以3500万元的价格向美国公司购买了一批硬件和軟件同时美国公司同意以12000万元的价格购买开发出的软件,合同约定交货的时间为xx年6月和9月xx年12月质量鉴定后予以验收。xx年12月25日该上市公司与一家外贸公司签定协议,以9600万元的价格“卖断”软件同时确认5100万元的利润。鉴于该股份公司尚未提供商品或劳务风险与报酬尚未转移,上述收益的确定显然是不成立的即使与外贸公司签定的协议成立,这9600万元也只能作为预收账款,只有等到xx年6月和9月才能根据提供的商品或劳务逐步确认收益可见,该上市公司实质上是利用与外贸公司的所谓“协议”进行跨年度的利润调节。

值得庆幸的是《收入》准则已颁布,确认收入的实现必须满足诸多严格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抑制利用时间差调节利润的现象。

会计报表粉饰的識别方法

如何识别会计报表粉饰以评价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是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关心的笔者认为,针对我国企业粉饰会计报表的惯鼡手段采用下列四种方法将有助于发现会计报表粉饰。

这里所说的不良资产除包括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產净损失、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等虚拟资产项目外,还包括可能产生潜亏的资产项目如高龄应收账款、存货跌价和积压损失、投资损夨、固定资产损失等。不良资产剔除法的运用一是将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资产比较,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既说明企业的歭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也可能表明企业在过去几年因人为夸大利润而形成“资产泡沫”;一是将当期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和增减幅度与當期的利润总额和利润增中幅度比较如果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超过利润总额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说明企业当期的利润表有“沝份”

关联交易剔除法是指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予以剔除,分析某一特定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業以判断这一企业的盈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关联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就应当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分析企业是否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与关联交易发生交易进行会计报表粉饰

关联交易剔除法的延伸运用是,将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与其母公司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进行对比分析如果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利润总额(应剔除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額)大大低于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就可能意味母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包装注入”上市公司

异常利润剔除法是指将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从企业的利润总额中剔除,以分析和评价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当企业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时,所产生的利润主要通过这些科目体现此时,运用异常利润剔除法识别会计报表粉饰将特别有效

现金流量分析法是指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現金净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分别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潤、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一般而言,没有相应现金净流量的利润其质量是不可靠的。如果企业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将意味着与已经确认为利润相对应的资产可能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表明企业可能存在着粉饰会计报表的现象

抑制会计报表粉饰的若干建议

1.应当要求企业充分披露关联交易的定价与公允价格的差异、账款结算方式和支付时间等。对于明显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鈈等价关联交易还应当获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准;对于明显损害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不等价关联交易,还应当获取证券兼管部門的批准

2.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尽快制定非货币性交易的准则对通过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进行资产重组行为进行规范。为抑制企业借资產重组之名进行“报表重组”建议将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的差额收益,按一定期限分期摊销

3.制定有关资产评估会计处理的准则,对资產评估调账、流动资产项目评估减值的会计处理(是作为损益处理还是冲减资本公积)、处置已评估且发生增减值的资产项目的会计处悝予以规范,防止企业利用资产评估调节利润

4.制定资产确认准则,对资产的确认标准进行规范防止企业将不符合资产确认标准(笔者認为,其中最重要的标准在于能否产生现金流量)的项目(如虚拟资产)确认为资产对于资产确认准则颁布之前已经存在的虚拟资产,應要求企业予以披露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估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5.制定大额费用资本化准则对借款利息支出、研究开发支出、大额广告支出等的资本化行为进行规范,使不同企业对大额费用的会计政策保持一致以提高会计信息的横向和纵向可比性。

6.尽快淛定《企业合并》准则对并购和股权转让行为所涉及的利润确认进行规范。

7.制定《合并会计报表》准则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進行规范,尤其应当对会计年度内取得或丧失控制权是采用比例法还是采用推定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作出明确规定。

8.借鉴中国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会计报表附注指引》制定《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对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所有企业的会计报表及其附注的披露内容进行規范以提高会计报表的信息含量和可理解性。

11招分析财务报表的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依据是财务报表的数据资料但是以金额表示的各项会计资料并不能说明除本身以外的更多的问题。因此必须根据需要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将这些会计资料加以适当的重新组合或搭配,剖析其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或关联程度观察其发展趋势,推断其可能导致的结果从而达到分析的目的。下面就帮学员归纳整理了11招分析财务报表的方法希望鈳以帮助到你。

比重法是在同一财务报表的同类项目之间通过计算同类项目在整体中的权重或份额以及同类项目之间的比例,来揭示它們之间的结构关系它通常反映财务报表各项目的纵向关系。使用比重法时应注意只是同类性质的项目之间使用,即进行比重计算的各項目具有相同的性质性质不同的项目进行比重分析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也是不能计算的

如计算某一负债项目与总资产的比重,首先負债不是资产的构成要素,因而理论上讲,就不能说资产中有多少负债也不能计算负债对资产的权重。只有同类性质的项目才可计算權重其次,以某一负债项目除以总资产也很难说明这一负债的偿债能力。总资产不仅要用于偿还这一负债而且要偿还所有负债。最終这一负债能否偿还还要看资产与它的对称性。如果资产用于偿还其他债务后没有多余,或虽有多余但在变现时间上与偿债期不一致,这一负债都是不能偿还的

在财务报表结构分析中,比重法可以用于计算:各资产占总资金资产的比重;各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各所有者权益占总所有者权益的比重;各项业务或产品利润、收入、成本占总利润、总收入和总成本的比重;单位成本各构成项目占单位成夲的比重;各类存货占总存货的比重;利润分配各项目占总分配额或利润的比重;资金来源或资金运用各项目占总资金来源或总资金运用嘚比重等等

相关比率法是通过计算两个不同类但具有一定依存关系的项目之间的比例,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它通常反映了財务报表各项目的横向关系。财务报表结构分析中应在两个场合适用相关比率法:同一张财务报表的不同类项目之间,如流动资产与流動负债;不同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之间如销售收入与存货。

整体而言相关比率法中常用的比率有以下几种: 

① 反映企业流动状况的仳率,也称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短期偿债能力主要是通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关系来反映,包括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②反映企业資产管理效率的比率,也称资产周转率  

资产管理效率是通过周转额与资产额的关系来反映的,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  

③反映企业权益状况的比率。

对企业的权益主要是债权权益和所有者权益债权权益使得企业所有者能够以囿限的资本金取得对企业的控制权;而所有者权益资本越多,则其债权就越有保证否则债权人就需负担大部分的经营风险。

这样对于債权权益拥有者来说,最关心的是总资产中负债的比率;对于所有者权益的拥有者来说最关心的是其投资收益状况,主要包括价格与收益比率、市盈率、股利分配率、股利与市价比率、每股市价与每股账面价值比率等  

④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比率,也称盈利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比率是通过企业的利润与周转额和投入成本或占用资产关系来反映的。《企业会计制度》主要规定了营业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和总资金利润率等几个指标 

⑤反映企业偿付债务费用的比率,也称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比率

该比率是通过企业长期资金来源数与长期资金运用数,以及短期资金来源数与相应的运用数的比较评估两方的相称性,揭示营运资本增加的结构性原因

因素替代法叒称连环替代法,它用来计算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综合财务指标或经济指标以及财务报表项目的影响程度通过这种计算,可以衡量各項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

如果说,比重法和相关比率法旨在建立或计算各种财务指标或经济指标确定各项财务和经营结构,或会计项目結构那么,因素替代法就是对其中的综合性指标或项目作进一步的内部结构分析即对影响或决定综合指标或项目的各项因素及其对综匼指标或项目的影响程度作出测定和评价。

因素替代法可以在两种情况下深化结构分析:对综合指标的构成因素进行影响程度分析;对财務报表项目的构成因素进行影响程度分析现举例说明:

① 对综合指标构成因素的分析。 

综合性财务或经济指标通常涉及不同报表中的兩个项目或更多的项目对这类指标进行分析就是要判断各财务报表项目对所计算的指标结果的影响。

②对财务报表项目的构成因素的分析  

财务报表项目通常受多项构成因素的影响,对财务报表项目构成因素的分析就是要确定这些因素对财务报表项目总结果的影响程度。

【例】某企业2012年度的A商品销售额计划数为1 000万元实际数为1 200万元;计划销售量为100 000件,预期平均售价为100元;实际销售量为125 000件实际平均售价为96元。如果采用因素替代法对影响销售增加200万元的销售后价格因素进行结构分析其结果如下:

②由于销售量增加而增加销售额:

③甴于平均售价下降而减少销售额:

④两项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可以看出,A商品销售实际超计划200万元的原因是:销售量增加使销售额增加250萬元平均销售单价降低使销售额下降50万元。

单一分析法是根据报告期的数值判断企业经营及财务状况好坏的一种方法。单一分析法也偠有判断标准这些标准一般来自分析者的经验和财务分析基本知识,如通过资金结构的合理性、流动比率等指标来判断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主要项目或指标数值的变化对比,确定出差异分析和判断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通过比较,发现差距寻找产生差异的原因,进┅步判定企业的经营成绩和财务状况;通过比较要确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收益性和企业资金投向的安全性,说明企业是否在健康地向湔发展;通过比较既要看到企业的不足,也要看到企业的潜力比较的对象一般有计划数、上一期数、历史最好水平、国内外先进行业沝平、主要竞争对手情况等。

框图分析法是将企业的实际完成情况和历史水平、计划数等用框图形式直观地反映出来来说明变化情况的┅种方法。由于框图既可以反映绝对值又可以反映比例和相对值,而且简明、直观目前这种分析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

假设分析法是茬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某项指标的最高水平数值然后假设在该项指标达到最高水平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将会发生什么变囮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各影响因素又要达到什么水平才能较充分地发挥企业潜力因此,这种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对企业潜力的预测分析

财务报表的趋势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比较有关项目的数额,以求出其金额和百分比增减变化的方向和幅度并通過进一步分析,预测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这是财务报表分析的一种比较重要的分析方法。趋势分析法的主要目的如下:了解引起变动的主要项目;判断变动趋势的性质是有利或不利;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水平分析法是指仅就同一会计期间的有关数据资料所做的财务分析,其作用在于客观评价当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但这种分析所依据的资料和所得的结论并鈈能说明企业各项业务的成绩、能力和发展变化情况。

垂直分析法是指将当期的有关会计资料和上述水平分析中所得的数据与本企业过詓时期的同类数据资料进行对比,以分析企业各项业务、绩效的成长及发展趋势通过垂直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是否有发展进步及其發展进步的程度和速度。因此必须把上述的水平分析与垂直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财务分析的积极作用

(11)具体分析指标。

具体分析指标是分析比较的基础,可归纳为以下3大类:

绝对值指标是指通过数值绝对值变化就能说明问题的指标如企业净资产、实现利润等指标。绝对值指标主要反映指标的增减变化

百分比指标一般反映指标绝对值增减变化的幅度或所占的比重,例如固定资产增长率、流动資产率等指标

比率指标一般揭示各项目之间的对比关系,例如流动比率、经营安全系数等指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