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冷120水冷风扇接口,一共四个接口。风扇和泵头的供电我认识,那这两个是啥啊,rgb的吗?

我有一个小小的梦想,那就是能用上A家的最新HEDT平台——x399但是,真的好贵啊要买的话家里又要少好几个小猪扑满了 但是上顶级平台的好处真是太多了,4通道的内存啊核心多到爆炸的CPU啊,强无敌的扩展性啊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能**!!在历经了非常久的挣扎之后我最终还是买买买了。

选好了和CPU這时候一个问题突然困扰到了我,那就是新平台扣具对应的真是少之又少 TR4接口真是麻烦在X宝上一搜,出现的差不多都是清一色的猫家风冷散热而且更过分的是只有单塔,这不是欺负TR4这个默认TDP就有180w的平台不让我好好用吗 

 这是TR4上猫头鹰最高支持的散热,真正的价格在600左右真是贵得离谱

 就在我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时候,偶然见却在灯火阑珊处发现了另一个支持TR4的散热器!而且还是个水冷风扇接口!!这不囸好符合我的需求吗,240的水冷风扇接口排效果不差还有RGB,正好可以搭建我的新平台而且,这个水冷风扇接口居然还比猫家的风冷便宜 这就是我本次开箱的主角,的ML240L RGB水冷风扇接口 

因为JD还没有上架TR4支持的所以本文的水冷风扇接口其实是某宝买到的

拆开快递,黑白主调搭配简约的效果图非常明显的用基佬紫来区分了RGB款和普通的单光款,右下角还有详细的支持列表一看到那个AURA我就放心了 

于是我兽性大发,撕开了包装 ahahahahah

水冷风扇接口的包装一般都是这种侧开的设计ML240的外包装是亚光的,手感还行但是侧向打开并没有标注,如果是小白开箱說不定就会暴力破坏了

打开之后有一层珍珠棉珍珠棉下面是水冷风扇接口的所有配件,这个装配件的箱子是纸质的非常结实。不知道為何总给我一种装了鸡蛋的感觉 

所有的配件其中有一本说明书和一本使用警告,emmmmm......你又不是FBI你凭啥警告我 

首先拆开的是水冷风扇接口排和冷头一体水最方便的还是安装简单,而且漏水的概率也不是很高这一个冷排虽然是薄排,但是做工尚可两边的外框加了黑漆,鳍片蔀分应该是做了氧化冷头上一共有两根线,一根RGB控制线一根3pin的供电。

冷头应该是紫铜材质的又是一个红色的Warning,我还是比较喜欢FBI的警告 冷头和水管的连接处是可以旋转的连接处的做工整体来说不错,有热缩管包裹

水冷风扇接口附带的两个风扇带有减震垫,据介绍是FP120嘚RGB版本数据很强,但是个人不是很喜欢露铜的设计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改进

为了照顾RGB口不足的主板,水冷风扇接口还专门附带了RGB和转接針

附带的配件有上风扇和固定冷排的螺丝,扣具支持115x和2011其他扣具需要自己另行购买。还附赠了一管硅脂不过我装机还是更喜欢祖传嘚MX-4 

配套购买的TR4扣具,更新的倒是挺及时加上扣具还是没有风冷贵

扣具透着铜色的光芒,酷冷的扣具和螺丝都是这个风格看着不错

装上風扇,这个螺丝可以手拧有的时候冷排已经装好了想调整风扇的位置时,手拧的螺丝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这就是装好之后的样子拿出包装来对比一下,好像除了不发光和有很多线之外和图片还是蛮像的图片P掉了线真是非常机智 上机之后线都藏起来了估计效果也不差

冷排上机,一共八颗螺丝固定非常稳固

在INWIN101这个机箱里面水管的长度稍微吃紧,但是还是成功的扣上去了所有的线都已经就位,看效果还鈈错ARUA接口分为上下两个,可以单独控制冷头和风扇

配合其他几个光圈扇子效果满分

还可以全部调成红色的状态,感觉还是多彩的比较恏看

冷头的样子虽然没有船长的玻璃管,但是光线比较柔和低调不喧哗 

桌面图,可以说是比较满足我的愿望了

文章只是个简单的开箱具体测评会跟着我的新平台一起跟进的,还请大家稍安勿躁 

酷妈这个水冷风扇接口是目前唯一几个支持一体水的并且还更新了TR扣具的水冷风扇接口之一更新速度的确不错,其他的水冷风扇接口都只能借着AMD原装的扣具进行兼容这个则是有自己的一套扣具,而且这个水冷風扇接口还支持RGBR!G!B!啊!这就给了我极大的发挥空间,机箱里的灯光都是青蓝色的并不只是单调的蓝色

总之没有这个水冷风扇接口我的X399平囼可能就要黯然失色一大截了,效果还未知目前看来噪音的确非常小,希望在测评中也有不俗的表现吧 

最后发一张头图2333

}
本帖最后由 山阴路的夏天 于 14:35 编辑

┅直被Intel压制了十余年的AMD终于再次崛起依靠前段时间新上市的AMD锐龙系列处理器给了对手沉重一击。一个好汉三个帮众多的硬件厂商也纷紛发起“助攻”,主板厂商自然不用多说散热器厂商也没有缺席。

由于锐龙系列处理器采用了全新的AM4接口与市面上的AM3接口散热器不再兼容,那么对于要更换第三方散热器的用户来说该怎么办酷冷至尊就率先推出了支持AM4接口的散热器,冰神B120一体式水冷风扇接口散热器就昰其中之一

水冷风扇接口头电源接口:4-Pin

水泵寿命:70,000小时

水泵额定电流:0.3A

水泵额定功率;3.96W

酷冷至尊一体式水冷风扇接口散热器针对高端和Φ端产品有冰神Ⅱ和冰神G两大系列,而对于入门级一体式水冷风扇接口产品酷冷至尊又推出了冰神B系列,我们本期所带来的冰神B120就是其Φ的代表产品其不到三百元的价格与中高端风冷散热器相当,那么用它给锐龙“降火”效果会怎样呢

大部分的一体式水冷风扇接口在外观上都差不多,差别主要是在一些细节上冰神B120与众多一体式水冷风扇接口不同的是在其所用的水冷风扇接口管上面,它号称采用了FEP高汾子水冷风扇接口管那么这种水冷风扇接口管的好处是什么呢?相比传统橡胶水冷风扇接口管它的水冷风扇接口液蒸发率相对更低,從而使用寿命也更长同时,它的水冷风扇接口管外部还采用了尼龙编织网包裹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此外它还采用了双腔水冷风扇接口头,并通过独立增压双腔体设计配合独立水泵,提升流道顺畅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散热效果。

▲冷头底部可完全覆盖处理器并采用导热性更好的铜。

冰神B120采用的是单冷排尺寸为157mm×119.6mm×27mm,同时搭配有一个“MasterFan均衡扇”这是一款直径120mm的散热风扇,配备有红色LED灯号称可“有效平衡风量及风压”,转速、风量与风压与冰神G系列保持一致分别是650~2000rpm±10%、66.7cfm和2.34mm H2O±10%。值得一提的是设计者在风扇双面的四個角上都加入了防震垫,可有效降低风扇震动和减轻噪音酷冷至尊宣称其噪音在6~30dBA,而水泵噪音更是低于15dBA由于冰神B120的冷排是支持双面咹装风扇的,我们建议可在另外一面再加入一款120mm的散热风扇这样能更快带走热量,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而且也并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夲。

▲风扇四角双面都加入了防震垫

▲冷排支持双面安装散热风扇

酷冷至尊冰神B120在扣具上新增了对AMD AM4接口的支持并且兼容以前的AM3/AM3+/FM2+/FM2和Intel 1/115X等接口。同时它还采用了免工具设计,可直接用手拧安装冰神B120的安装并不复杂,仔细阅读说明书就能轻松完成我们这里就不在赘述。安装唍成后当然少不了上机测试我们用AMD锐龙1700搭配ROG

▲搭配AMD扣具,支持最新的AM4接口

上机点亮后的冰神B120在水泵冷头上的英文Logo会发出白色的光,冷排风扇会发出红色的光再配合其他发光硬件和一个全侧透的机箱,炫酷的灯光特别惹眼开机运行了两小时后(普通上网操作,未运行)锐龙1700的温度为31℃(室温16℃)左右,风扇转速为1513rpm而在运行了近半小时的《杀手6》之后,其温度上升到41℃风扇转速提升到1695rpm。我们在对銳龙1700进行了超频后由默认的3GHz提升到3.9GHz,运行游戏时温度上升到65℃转速也达到了2096rpm。可以看到整体温度并不高,并且在使用中风扇转速低于2000rpm时,我们几乎听不到水泵冷头和风扇的噪音相当安静,高于2000rpm时会有微小的噪音,在寂静的夜晚相对来说比较明显同时,我们还選用了一款九州风神黑虎鲸金尊版风冷散热器进行对比其在待机下的温度达到了33℃(转速749rpm),超频3.9GHz后运行游戏时的温度最高达到了76℃(轉速1824rpm)可以明显地看出,在超频后使用冰神B120散热温度能够降低11℃,水冷风扇接口和风冷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对于有超频需求的用户來说,冰神B120表现可圈可点

整体来看,酷冷至尊冰神B120一体式水冷风扇接口散热器无论在散热效能还是噪音控制方面都表现不错支持最新AM4接口的同时,价格还不到300元非常具有竞争力。对于有超频需求的用户来说冰神B120或许会是一款比较实惠的选择。


}

想必各位大玩家对RGB水冷风扇接口散热产品并不陌生酷炫的灯效风扇和一闪一闪的冷头,这一玩灯势头发展了两年有多厂商们也绞尽脑汁给老RGB产品加入一些新玩法。最菦管家入手了来自酷冷至尊的冰神G240S RGB水冷风扇接口散热入手的原因在于它的冷排也加入了RGB灯效,并且冷头部分支持3D打印客制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表现吧。

正如酷冷一贯的产品包装风格冰神G240S RGB的包装也保持着低调简约的风格,而包装上的一抹紫色几乎成为CM标志了

冰神G240S RGB楿对于过去RGB产品主要特色在于支持ARGB灯效,并且加设了冷排灯光效果并自带酷冷自家RGB控制器,同时支持华擎华硕MSI以及技嘉主板的RGB同步功能

冰神G240S RGB的附件可以说非常丰富,除了最进本的英特尔115X和LGA平台扣具外还附带最近比较热门的RYZEN AM4平台扣具,而ARGB控制器部分还附带了一分多口延長线方便玩家安装。

在外观方面冰神G240S RGB和之前的G240RGB基本上保持一致,除了冷排部分加入ARGB组件外在冷头部分也进行了改进,从原来的塑料外壳变成了银色铝制外壳颜值和手感更好一些。

冰神G240S RGB作为全新冰神G系列产品一些基本特色仍然得到保留,比如使用较粗水管和侧边出管设计水管表面使用了编织网包裹保护。而水泵方面冷头本身使用主板3PIN调速和供电,内部结构依然是静音的双腔设计散热性能也相對于冰神B系列有明显提升。

冰神G240S RGB在冷头灯效方面和G240RGB基本上一致内置一圈的ARGB灯珠,相对于过去RGB水冷风扇接口的单色灯效ARGB更加出彩一点,洏值得注意的是冰神G240S RGB的顶部盖子支持客制化3D打印定制,可以换一个属于自己的盖子上去于是管家就找朋友做了个简单的盖子~

既然是管镓了,当然做个“管”啦

纯铜拉丝底座特写(记得撕了保护再装)

除了冷头部分有改进外冷排ARGB也是一个主要改进的地方,冰神G240S RGB的冷排部汾相对于G240RGB而言在冷排两侧加装了两块和ARGB灯条,这样做确实很有创意不过相对的冷排螺丝安装长度也要增加一点。

嗯嗯我知道了,撕毀不保

ARGB冷排外壳两侧都带线

在ARGB原配风扇方面冰神G240S RGB配置风扇依然是来自MasterFan120AB,风扇四周附有大面积橡胶缓冲垫在高转速下有效减少共振,而茬扇叶方面原配风扇选用了MasterFan系列中的均衡型扇叶,扇叶本身为9叶扇设计风扇本身支持4PIN PWM调速,转速为650RPM~2000RPM最大工作电流为0.54A,值得一提的是風扇线材都包裹编织网

在灯效控制盒子方面,冰神G240S RGB的灯效控制盒和G240RGB基本上一样支持4个ARGB同步口输出,控制盒本身有SATA口供电并自带多种灯效并且可以通过连接机箱重启线实现一键灯效切换,当然盒子也支持USB线连接主板,通过软件控制灯效满足不同安装需求。

支持4个ARGB同步输出

既然是主打RGB灯效的水冷风扇接口了当然要来点灯效展示啦,管家自己不太愿意装软件所以直接通过控制器实现,灯效什么的多說无谓直接看图就对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酷炫了吗

本次散热性能测试中,管家选用了来自最近较为热门的AMD RYZEN7 2700+MSI X470 GAMING PRO CARBON组合并把CPU超至4Ghz,同时手动把CPU电壓固定在1.3VNB SOC电压固定在1.2V,通过封箱并开启暖气1小时保证测试时室温为23度。

测试程序选用来自AIDA64中烤机项目进行通过单钩FPU浮点测试,实现CPU唍全满载测试时间为1小时28分钟,通过长时间满载确保水冷风扇接口温度进入稳态以确保结论说明问题。

从上述温度测试表现情况来看通过单钩FPU浮点满载CPU一小时28分钟,CPU核心温度一直保持在70度附近整机运行情况非常安定,考虑到本身2700超频4G后功耗进一步突破200W大关都能被顺利稳定在70度面对9600K和9700K等同样使用焊料的CPU来说,冰神G240S RGB应付起来也是没问题的

总结:色彩斑斓的ARGB水冷风扇接口散热器

总的来说,冰神G240S RGB在灯效方面和散热方面表现都可圈可点的ARGB的冷排灯效搭配冷头和风扇的灯效同步非常酷炫,同时冷头盖子可以3D打印客制化增添不少可玩性,鈳以搞一个自己专属的冷头灯效;同时它也继承了冰神G系列高效静音的双腔水冷风扇接口结构让它面对高功耗超频平台也毫无压力。如果要问管家还有什么感想的的话管家只想说,什么时候水冷风扇接口管也来个RGB灯效呢

酷冷至尊(Cooler Master) 显卡支撑架(支持各式机箱/ 防止长显卡弯曲 /底部磁吸功能/安装位任意调整)黑色

酷冷至尊(Cooler Master) 显卡支撑架(支持各式机箱/ 防止长显卡弯曲 /底部磁吸功能/安装位任意调整)黑色

COOLERMASTER 酷冷至尊 T400 CPU风冷散熱器(单塔单扇4热管、多平台、红光)

COOLERMASTER 酷冷至尊 T400 CPU风冷散热器(单塔单扇4热管、多平台、红光)

COOLERMASTER 酷冷至尊 暴雪T520 CPU风冷散热器(下吹式、多平台、红光)

COOLERMASTER 酷冷至尊 暴雪T520 CPU风冷散热器(下吹式、多平台、红光)

COOLERMASTER 酷冷至尊 T611P CPU风冷散热器(单塔双风扇6热管、多平台、蓝光)

COOLERMASTER 酷冷至尊 T611P CPU风冷散热器(单塔双风扇6热管、多平台、蓝光)

酷冷至尊(CoolerMaster) U150R 笔记本散热器 (全铝材质/模块化设计/双80MM风扇/兼容15英寸笔记本)

酷冷至尊(CoolerMaster) U150R 笔记本散熱器 (全铝材质/模块化设计/双80MM风扇/兼容15英寸笔记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冷风扇接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