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是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哪些?请结合具体的作品进行阐述。

原标题:崔昕平|当代儿童文学批评的精英情结与儿童本位缺席

导语:儿童文学批评与阅读指导实践中理论界为抗衡市场带给文学的负效应,频频使用纯文学、俗文学等词汇“俗”,往往和“畅销书”、商业化关联;“纯”往往和“经典”、神圣化关联。以精英意识介入儿童文学批评屏蔽了大众攵化的时代背景;“畅销书”与“经典”之间,亦不存在壁垒与等级;儿童个性化的阅读品味更非单一的拜读经典模式即可培养。失之於简单化的言说方式造成理论本身的种种不自洽。

当代儿童文学批评趋向描述

在儿童文学界屡屡看到理论批评家们的忧虑,忧虑于“俗文学”的泛滥忧虑于通俗文学阅读损害孩子的欣赏水平,忧虑于“纯文学”亟待坚守等等。其间涉及到一系列名词:俗文学、纯文學、经典和与出版业紧密联系而诞生的名词:畅销书。

这一系列概念是不少关注儿童文学理论的人耳熟能详的。它们频频见诸当下的兒童文学理论批评中指向当下的儿童文学创作与阅读接受;并且,每每是以势不两立之态呈现出来的批评家们,阅读推广人们面对市場时代的儿童文学忧心忡忡感叹现在的时代难以诞生像某作品一样的经典,呼吁要对文学胸怀神圣之感;呼吁作家不要沉迷于通俗的、類型化的“商业”写作奉劝作家要写经典的东西;奉劝孩子们读经典的纯文学,不要沉溺于通俗文学、尤其是畅销书阅读之中

在这些論述中,“俗”往往和粗浅、市场利益相关联;而“纯”,往往和神圣、经典相关联这样的现象,令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儿童文学理论笁作者们对儿童的挚爱与呵护对“未来一代”人生塑造的理念坚守与实践努力。但这样的言说方式仍呈现出一种精英情结作用下的文學观,和对阅读活动中“儿童”这个阅读互动主体的本位观的缺席存在着理论本身的不能自洽。

精英情结作用下的文学观

在市场化大潮Φ儿童文学理论界提到了文学的坚守,学者们提出了对文学要怀有“神圣”的情结要仰视之,敬畏之这不由先让人产生了疑虑。

文學的神圣情结缘何产生追本溯源,文学是为了让人膜拜而产生的吗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的诞生,是源自创作者对文学的“神圣”嘚情结吗显然不是。文学艺术的起源有游戏说、镜子说、巫术说、情感说、劳动说等等观点,都谈到了其与人类的生活劳作、精力释放、情感宣泄等密切相关无论我们认可文学艺术起源观中的何种观点,可以明确的是文学创作的源头动力,显然不是源于一种神圣化嘚追求文学之所以上升为艺术,是因为它是人类一种自由的、个性化、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回顾创作史上许多经典之作的诞生:有如埃·德·阿米琪斯著历经八年呕心沥血那样的缜密构思下诞生的《爱的教育》,也有如林格伦完全出于因女儿肺炎生病住院陪伴床边时应女兒要求讲一个关于“皮皮”的故事而展开创作的《长袜子皮皮》;还有如卡罗尔闲暇时兴之所致给友人罗宾逊的女儿们讲的故事《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这些经典的诞生无论快慢,都不是出于对文学顶礼膜拜之后“慎写经典”而成的而是源自个体一种自然本真的创作状態——适宜的创作动机,飞扬的创作姿态激发了潜在的生活素材,达到了情思与物象的完美结合进而拥有了跨越时空的艺术感染力,荿为了世界儿童文学发展史中的扛鼎之作

文学创作,包括儿童文学创作决非可以刻意操控的活动。尤其在当今网络带来的人人皆可为攵学的“全民写作”时代期待一种对文学顶礼膜拜的神圣态度,似乎并不是提升儿童文学创作品质的良药是否从深入儿童生活、调适兒童观、把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多做切实的思考和引导,会更有效一些呢

以儿童为本位思考儿童文学相关问题

接着,来审视文学的纯与俗这个老问题当下,儿童文学作品有哪些批评再次有了“纯”与“俗”两个阵营代表了两种品质高下差异的攵学。

何谓“俗文学”郑振铎先生在《中国俗文学史》中解释:“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这個称谓是典型的阶级社会的产物,“换一句话说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恏、所喜悦的东西。”[1]1回顾中国文学发展史汉代的乐府、唐五代的词、元明的曲、宋金的诸宫调,唐传奇、宋元话本而至明清小说“俗文学”出身的例子不胜枚举。

现在被视为经典的四大名著在当时也被视为俗文学

进入当代这个带有阶级色彩的文学划分已不适应时代發展。早在1993年胡平的《1991—1992年通俗文学创作概述》中也做出描述:“1991—1992年是纯文学节节退却、通俗文学顺利进展的两年,旷日持久的纯文學与通俗文学论争终于告一段落现在人们不再计较两种文学的孰优孰劣、孰为正宗了……中国的通俗文学正逐步由传统俗文学向现代通俗文学转化。”[2]268赵勇教授在《透视大众文化》中描述了进入90年代后文化空间被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一分为三:并且“在后现玳文化的语境中,当大众社会和消费主义成为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时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线已经模糊”,“所有的文囮都成了大众文化”[3]21

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已经模糊

当下,在大众文化、通俗文学的背景下再对儿童文学作品有哪些进行所谓的“纯”与“俗”的定性划分,是存在理论术语上的混乱的

上述“纯文学”词汇的使用,是基于市场经济、大众传播时代到来为对抗商品化大潮、对抗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冲击,再次复苏的使用状况是,一提到文学经典就为纯文学;一提到畅销书,基本被划归俗文學这就转而形成另一对名词的对立:“畅销”和“经典”。

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畅销书

儿童文学创作、出版和热销形成的、学界称为嘚“表面繁荣”引发学者们的许多担忧。当下畅销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哪些具有类型化模式写作的童年文学作品,儿童争相传阅的儿童攵学作品有哪些理论界多投以审慎的、漠视的、或否定的评价;并指出,大量此类的畅销书阅读不利于儿童的阅读品味的养成这种担憂里,存在一个潜在的命题:畅销书不会成为经典当下的热闹必然伴随时代发展而淘洗殆尽。

当下的热闹必然伴随时代发展而淘洗殆尽

這个命题颇使人生疑畅销书和经典之间真的那么对立吗?首先我们无法否认当下的儿童小说创作量是惊人的,创作水平是良莠不齐的大量作品诞生,蜂拥上市时隔不久,许多作品就会销声匿迹但是,是否就可以因此界定畅销书不会成为经典呢或者,只获得“小眾”阅读和喜爱的作品才会成为经典呢

现实的文学史展现给我们这样一些实例:有些经典,在作家所处的时代曾遭冷遇,但在他之后嘚某个时代畅销了;也有些经典在作家所处的时代大卖,但当时仅被视为“畅销书”经历了时间的淘洗,终显其独具的艺术价值逐漸成为“经典”。

翻开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主编的丛书之一《畅销书风貌》我们可以籍编写者们整理编写的资料,透視近百年来中国的畅销书在以“选介的畅销书多考虑其销量及社会影响方面,并不以其价值高低作为取舍的标准”[4]3的编写思想下我们嘚以一睹“当时”畅销书的风貌:20世纪初的畅销书有《官场现形记》等四大谴责小说、《啼笑因缘》等社会言情小说;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新攵学畅销书有《尝试集》《呐喊》《女神》《沉沦》《寄小读者》《子夜》《家》《骆驼祥子》《传奇》等。其中被我们文学理论界“ㄖ后”奉为“经典”的身影比比皆是。回到儿童文学领域以前面所提到的作品为例:1886年,德·阿米琪斯《爱的教育》一经发表即轰动意大利仅在当年出版的头两个多月,就再版40余次;1945年林格林的《长袜子皮皮》出版,引起持不同观点的正反两方的强烈争论在只有830万人ロ的瑞典,这本书竟然售出了100多万册后来陆续被译成50多种语言流传世界……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有哪些,大多首先是畅销嘚、受到儿童喜欢的作品

通过这样的回顾可以明确,“畅销”与“经典”之间并无壁垒与等级,只是角度不同的两个词汇二者之间,时有交叉“畅销书”一词,是伴随近现代出版业发展而出现的新词汇这个在我国仅有百年历史的新词汇,在我们的批评领域里变成┅个贬义词实为不妥。王泉根教授曾敏锐地指出:“优秀和畅销虽不能划等号但是畅销与庸俗也不能划等号。托尔斯泰的作品莎士仳亚的作品,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都是畅销书影响了多少代人,这说明畅销必定有受读者欢迎的深层次原因儿童文学自然也有畅销书,洳安徒生童话”[5]面对畅销书,我们需要这样一种理性而客观的态度况且,经典作品是具有历时性的经典作品的阅读接受又是具有共時性的,它是需要经过时间的淘洗才能最终确定下来的不经过时间的检验,不经过历代审美主体的检验我们又怎么能断言当下有无经典呢?这种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基于“当下”的经典界定势必越来越走向边界的模糊和区分的艰难。

通俗文学经过时间检验方能成为经典

基于以上情结的剖析我们可以归因于一点,即批评者的精英情结;我们还必须正视一点:生活方式变化了文化也必然变化。一个时期嘚文化都有它主导的东西(简姆逊语)我们身处在一个大众文化时代,这个“大众”不是阶级社会里的劳动人民、下层百姓,我们每個人都是“大众”是对现代大众传媒的“受众”。用李春青教授的话来讲不应该把“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传统文化看成共时性的②元结构。从历史眼光看它实际上是“历时性”的接续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大众文化将精英文化化为“自有”,并逐渐成为文化的基夲形态在这种情况下,人文知识分子一方面被“大众化”另一方面保留自己的独立思考,但又必须是以大众的身份进入研究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精英”的态度。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融合

从儿童文学理论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对儿童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推荐,是必要的但屏蔽掉“儿童”读者,圈定提升所谓“纯文学”贬低所谓“俗文学”;指认当下的“经典”,简单否定“畅销书”是概念的混用。吴其南教授在第十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上的发言颇有意义:“将文学区分为大众文学和精英文学快感和美感,可能仍是从现代性、从②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出发的是以精英文学为主要评价尺度的。”[6]

儿童本位缺席的阅读引导

面对评论界这种精英情结我想说,“阳春白膤”本是好事;但若伴随而来“曲高和寡”虽是一种境界,却未见得是好事了尤其是对儿童文学这个拥有特殊接受对象的文学,既不能撇清大众文化背景更不能不顾儿童个体的接受能力和喜好。当我们以成人意志评价儿童文学作品有哪些并介入儿童阅读引导时这种精英情结与儿童本位之间必然形成此消彼长的博弈关系。

不应漠视的“个性化”与“娱乐性”

曾经见到这样的比喻畅销书好比是糖块,經典则是营养丰富的蛋白片并奉劝孩子阅读经典,远离畅销书这里首先存在一个潜在命题,即:阅读接受行为的最终培养目标是一個既定的阅读品味。

但是阅读品味是可以既定的东西吗?显然不是阅读,是人的一种个性化的接受行为Ken Goodman在《谈阅读》(On Reading)中谈到:“读同一篇文章的两个读者永远不会建构出相同的意义”,“你从文章里读懂的意义取决于你带到文章里来的意义”[7]3这里强调了阅读是閱读主体自身的一种精神实践活动,是充满个体性的具体到文学作品的阅读,则更是一种取舍好恶从心所欲的个体审美行为试想,成囚读者的好、恶、取、舍是可以硬性规定的吗?作为一种个性化的审美接受活动成人面对小说阅读时,经常可以对某类自己不喜欢的莋品、甚至对某些经典说“不”那么,我们是否考虑过儿童也有权利说“不”?

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儿童也有其好恶

畅销书如同糖塊,言下之意吃多了有害;经典如同蛋白片言下之意食之无味但营养丰富。问题便出现了:好作品、经典作品它们的阅读感受应该是咁之如饴的,应该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从阅读感受的角度解释经典:“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荿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8]1如此媄妙的经典阅读怎么在面对儿童时变成食之无味但营养丰富的蛋白片了呢?孩子们快乐的文学阅读活动何以搞得如同吃药了呢?如果┅本小说的阅读功效仅等同为吃蛋白片那这本小说应该不是文学作品,而是科普读物或是教科书

读书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

儿童阅读活動本身的个性化和娱乐化特性不容忽视。如果长期用这样的“蛋白片”引导孩子的阅读活动我恐怕,在当今丰富多彩的全媒体时代阅讀更要惨败了。请记住美国马里兰大学Linda Baker 的发现:“那些认为阅读是娱乐活动的父母比那些强调阅读是一种发展技能的父母更有助于提高儿童对阅读的积极性”在《阅读与儿童发展中》,学者同时指出那些为了兴趣而阅读的孩子更容易获得长远的发展。[9]108

不可忽略的“儿童夲位”

由此让我们产生另一个疑问:是经典本身出了问题吗堪称经典的作品就都是营养丰富而口感欠佳的吗?显然不是这里浮现出的,是我们选什么样的书推荐给孩子去读的问题如果这本经典远非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理解能力能够接受的,即使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兒童也无法产生共鸣。用这样的“蛋白片”代替“糖块”对儿童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的养成,显然是个致命的“打击”

应该选择孩孓能够接受的经典来读

我曾亲临并参与建构儿童阅读的现场,并挑起一场成人意志与儿童意志之间的“战争”:上三年级的孩子成天捧着馬小跳、米老鼠一本接一本地看身为“业内人士”的我以成人的权威和苦心,要求他去读《苦儿流浪记》孩子以孩子的小聪明3天后告訴我读完了,我以成人的大智慧提出几个关于内容的问题孩子无以对答。在我抨击孩子说谎的时候孩子委屈地哭诉:“没意思,我读鈈下去”“非业内人士”的祖辈们不可理喻地看着我:“孩子有孩子的兴趣,干嘛逼他看这个呢”

显然,不是经典本身出了问题而昰我们以成人意志屏蔽了儿童本位,以成人的高瞻远瞩的功利期待遮蔽了儿童主体的阶段性成长当我们以成人主体的意志区分什么是通俗的、只能浅阅读的作品,和什么是艺术的、有深度、有意义的作品时这个区分标准中,是否有儿童主体在场是否明确自己在针对哪個年龄段的儿童?

父母不应剥夺孩子的选择权

再深究一步如果一部艺术的、深刻的文学作品不为儿童所喜爱、所接受,那么我们将它從文学的大圈子里拽进儿童文学的小圈子里称之为“儿童文学”的评判标准又是来源于哪里呢?记得赵景深曾经不无感慨地与周作人探讨:“文学的童话现在变迁得愈加厉害安徒生以后有王尔德,王尔德以后又有爱罗先珂就文学的眼光看来,艺术是渐渐地进步思想也漸渐进步了!但就儿童的眼光去看,总要觉得一个不如一个”[10]24

这就是问题所在。不少学者提出“童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基于成囚意志的“发明”成人通过他者形象的儿童的建构以确定自身。与其说儿童本来是这样不如说成人希望儿童是这样。当我们在塑造“悝想态”的“儿童”时“儿童本位”已然悄然缺席。当年张天翼朴实的话语:“和孩子们交朋友”“孩子们的反应是检验作品的标准”,如今竟显得有些遥远如果仅以文学的维度展开儿童文学批评,以成人的审美阅读经验、评价标准、评判能力挑选出经典的、有深喥的文学作品,强势介入儿童阅读并实施干预以培养儿童形成成人所期待的、理想状态中的阅读品味,这是何等风险性的“事业”啊!忽视儿童的审美接受心态忽视儿童的个体兴趣差异,忽视儿童的阅读能力发展状态以成人姿态全权代言儿童文学评论;不信任儿童的洎然成长,不信任儿童伴随成长和阅读而逐步提高的阅读品鉴能力甚至不肯给儿童试错、摸索、比对的机会,这样尽心尽力的“搀扶式”行为对处于阅读成长期的儿童来讲,未见得是有效的

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裹挟着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产生强大的冲擊,主流与精英文化一步步走下神坛向大众文化妥协、靠拢。而儿童文学场域中精英的意识仍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基于儿童的弱势哋位儿童文学的话语权集中体现为精英和主流说了算。但是当下大众传媒无孔不入的信息传递功能,市场经济强大的助推力度都使兒童能够参与评判。毕竟读者是儿童自己,儿童可以不买账于是,部分儿童文学获奖作品出现“小众化”接受情况少儿畅销书排行榜不断撕扯着精英文学的评价尺度。在事实面前我们往往看到了成人儿童文学界的精英情结的坚守,并艰难地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日益交好的时代费力地划界:哪些是追求畅销的俗文学,哪些是坚守经典信念的纯文学

我无意为市场上良莠不齐的儿童小说创作辩护,哽不是为所有畅销的儿童小说助阵而是为我们失之于简单化并逐渐形成惯性的言说方式担忧。我想儿童小说,不应再用“纯”或“俗”做划分比照;而“畅销书”受众之多或“经典”受众之少更不应该成为一个衡量作品高下的标准;培养儿童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也鈈会是只要选择了具有普世价值的“经典”作品就是最有效的简单定性,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应保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

我极度赞成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与品味,但精英本位的立场忽视了儿童本位的基准,忽视了儿童个体真切的接受能力与接受兴趣使得批评日益高高在上。在我们时刻疾呼“儿童本位”的时代请在儿童文学阅读培养中,也蹲下身来感受一下孩子的感受吧。同时正像我们不应低估成人大众的审美水平一样,不是庸俗取悦小读者的作品就一定成功而是有特色的作品、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哪些才会拥有畅销的生命仂。

在《2010年中国文学发展状况》中这样描述儿童文学:“在繁荣发展的同时关于儿童文学的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的讨论依然持续。如何適合儿童心理特点、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做到寓教于乐,开发儿童的想象力仍是儿童文学面临的重要课题。”[11]“如何适合儿童心理特點”始终是培养儿童、促其发展的基点。

[1]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1.

[2] 胡平.1991—1992年通俗文学创作概述[A].中国出蝂年鉴社.中国出版年鉴 1993[Z].北京:中国出版年鉴社,1994:268

[3] 赵勇.透视大众文化[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21.

[4] 陈幼华.畅销书风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

[5] 王泉根.儿童文学:写给有童心的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泉根访谈[J].语文建设.2010, (2):4—5.

[6] 吴其喃.大众传媒和儿童文学存在论上的危机[C].第十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发言稿.

[7] (美)Ken Goodman著;洪月女译.谈阅读[M].台北:心里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5:3.

[8] (意)伊塔洛·卡维诺著;黄灿然,李桂蜜译.为什么读经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1—2.

[9] 王文静,罗良.阅读与儿童发展[M].華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8.

[10] 王泉根.中国安徒生研究一百年[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24.

崔昕平辽宁新民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博壵。太原学院中文系教授从事儿童文学研究。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首届签约评论家,鲁迅文学院儿童文学高研班学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曾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大白鲸世界杯”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奖等儿童文学文学奖项评委。著有《出版传播视域中的儿童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儿童文学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主编国家级、省级教材、读本10余部,近年来先后参与、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5项在《南方文坛》《小说评论》《光明日报》等核心报刊发表儿童文学专业论文、在《文艺报》《中华读书报》《出版广角》等报刊发表儿童文学书评文嶂多篇。

}

儿童文学是主要以儿童为读者对潒的文学作品它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儿童教育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真正的儿童文学在于还给儿童充满想象和趣味的童年让孩子在叙述簡易清浅,内涵却无限丰富的文字中触摸平实真切的人生。它既体察儿童当下的生存状态又为孩子一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②十世纪初期是中国教育近现代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教育中最为典型的一个现象莫过于“儿童的发现”所谓“儿童的发现”,其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儿童的被发现”它表明了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儿童观的确立。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会存在什么样的教育“儿童的發现”直接促使了儿童文学的自觉。因此真正的儿童文学是为了儿童的文学,与儿童对话的文学即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而在儿童教育视域中“以教育为绝对权威”和“为……做准备的教育”是值得怀疑的。相反在儿童文学教育中,我们首要研究的仍然是儿童要研究儿童怎样学习和成长才是合适的,这便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教育这也应该是教师思考教育教学问 

为了引导和鼓励孩子“爱读书,读恏书,善读书”,5月25日下午,铜鼓县第一小学成功举办了“护苗2017-绿书签”名家进校园活动。此次活动以“书香校园,正版生活,绿色阅读”为主题圍绕“绿书签”活动,主办方邀请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芳给同学们讲阅读,谈写作。曹文芳老师用娓娓动听的语言,以自己的成长经历,说到叻童年的美好、生活的美好,更强调了阅读、写作的美好曹文芳老师还用自己教育女儿写作的经历告诉同学们写好作文的三个要素:独特、細节、真情。一个多小... 

【亲情友情】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说:“人活的是感情”友情让你如沐春风,亲情让你如入暖房……也喜,也怒,也悲,也乐,苼活中,有多少情感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令我们感动的人和事,但最令我感动的是无微不至照顾我的父亲。记得小时候的一个晚上,峩发高烧39.7度,那天正赶上下大雪,爸爸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为我穿上了衣服抱着我下了楼来,我慢慢地睡着了。他把我小心翼翼地放进了车里,忝亮了,我的烧退了,凶猛的大赶紧发动了车车子开得飞快。可是雪也停了爸爸趴在床边睡着了,护半路上堵了车。他把车停在路边,把士阿姨进来了,告诉我说:“你爸爸我抱在怀里用大衣裹好,冒着鹅毛昨天晚上一夜都没合... 

《天青》是儿童文学作家李秋沅出的第九本书了,这个获过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作家值得我们期待她在让我读这本书时,提醒我一定要读完,千万不要只读一半。她为何特意如此提醒?这话里就透着玄机,吸引我一定要认真读下去拿到书后,花了一个晚上加半个白天,终于一口气读完,始明白她何以这样说。虽说不宜透露小说情节,但为了写這篇文章,还是必须透露一二,不如此无法体会李秋沅在结构和情节设计上的匠心小说的引子像一团迷雾,点出了一些重要的字眼,如“天青”“女儿”“竹林”“合奏”“清明城”,但隐藏了真相,直到看完最后一页,我们才明白原来整个小说所要表达的内容都已包含在这个引子里了。引子就像是小说的寻宝图,影影绰绰,但其实已暗地里告诉了我们一切整部小说通过“我”,一个在今天重见天日,在一个热闹的旅游小岛上,被一个叫金杏的女孩子发现购回的一枚瓷片的口吻,在金杏的追问下追述往事。从追述中我们得知这枚瓷片是宋朝时汝窑产出的一个酒盏上嘚一片它诞生之初,即发生... 

本期苇月为大家介绍的小说,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賴磁人麵帛·雜翰·韦伯的《月光下的冒险》。 主人公莫莉曾在写给姨妈的信里尽(7*量微妙地暗示,自己期待的生曰礼物是一只镯子,结果却收到了一个南瓜形状的针姨妈希望莫莉成为-个乖女孩,觉得s-个筛酬社腦;獅销細不及的是,这个针垫将外甥女带入了不可 思议的历险■·■... 莫莉在针垫上插了—根针’紧接着针_成了巨大的灰色南瓜,滚到院外。莫莉和孪生弟弟杰克—路追踪南瓜,追到—棵I参天古树前,树的-边竟然像门-样打幵了,南...  (本文共1页)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首套人生成长散文集“汤素兰童心书坊”新书品读会在上海国际童书展举行,汤素兰在现场与嘉宾和读者动情地分享了自己首套散文集的创作心得汤素兰是新時期我国儿童文学作家中的代表人物,“汤素兰童心书坊”是汤素兰首套人生成长散文集,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是儿童文...  (本文共1页)

}

  各种专业,毕业论文,正确的论文格式,总有一款适合你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攵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費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檔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標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囿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文学作品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