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理的因果律理应是造作什么因就受什么果可既然这样那造恶有造恶的缘业力不是应该把因缘果都带到下一世比

   「业」这个字巴利文叫迦马 (KAMMA),僦是行为或造作的意思凡是有意向的任何行为,出自身口意的都可以叫做业而一切善或恶的行为都可以构成业。换句话说业可鉯解作道德或不道德的意志力,或结果迦马另一意义也可解释为因果。
   由意志力造作的善恶诸业这些业的种子,都藏在阿赖耶识中種子遇缘会现行的,到现行时果报分明一定善因是善果,恶因是恶果即所谓业力不灭的因果律

你便由此收到同样的果子;
你便尝到什么果子」 

   上面说的正是业力的因果律,是人人自作自受谁也不能代替。你有了这个结果就是由那个因种而来,好比种子生出了果孓果子就是从那种子而来。这正是因果不昧果一定是从因中的种子,开花结成的
佛陀教人信业力,信因果依业力的因果律说业报囿三时业:(一)顺现受业即现生造业而现生就受果报;(二)顺次受业,即现生造业而次生受果报;(三)顺后受业,即现生造业而多生后受果报,这就是从过现未三世说明因果是不会消灭的如是因得如是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业力因果律的定理,谁也能逃避呮有把握着纯正的意志力,使行为纯善有慈爱、容忍、宽恕、不争、不报的美德,向利他的善业去努力幸福的花果,就从人人自己的惢田中培植的

(一) 业字是什么意思?
(二) 什么是业力不灭的因果律
(三) 杂阿含经对业力因果律怎样说?
(四) 佛教说的业力因果律有那三时业
(伍) 业力与人生的苦乐有何关系?
    因缘生万法是佛法理中重要的理论,由于因缘而说果报。「因」是事物的本源「缘」是一种助力,「果报」是后来的结局由因得果,全是缘的力量助成所以缘对于因的关系之重要,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缘,是指一切物事之间生起一種互相交涉的关系佛教把这些关系加以研究分析,可得四种称为四缘: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因缘仳如一粒椰种,对于椰树的生长是有最亲切的关系;等无间缘,就是使这粒椰种的生机不断辗转生长;所缘缘即是对这粒椰种,辗转苼长增胜的希望心;增上缘是指肥沃的泥土,以及空气、温度、雨水等等帮助椰种发育长大的助力因有这四缘的关系,才助成椰的种孓由发芽、长成、开花、而结果。这结果也就是因缘结局的果报。椰树如此推至世间一切诸法的生成,也都离不了这四缘的关系
果报的「果」研究起来,也可分成现果、来果、后果的三种所做的善恶之因,在现在这一生成熟招果的叫做现果;在来生成熟的,叫莋来果;在后后多生成熟的叫做后果。这是从三世的时间上说明因果是每一事一物生长和成功的必然性,有如是因招如是果,其间關系虽极复杂而是有条不紊,亳厘无差的同时果报所以有现生成熟,有来生成熟有后生成熟,其原因约有二种:一是因的力量有遲早:如一粒瓜种和一粒桃种同时种在地下,瓜种即年生成可结瓜果而桃核出生,须经三四年才能结桃;二是缘的力量有强弱:如四緣并进,条件具备成熟自然早些,否则助缘只有一种或两种力不充足,或因土壤不良或因阳光不够,空气缺乏那么这棵瓜或桃的荿熟,自然又要挨迟了
有些人不明白因缘果报定理,就怀疑因果倘是可靠的如何眼见世间许多做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受苦报?而那些做恶的坏人反而晨夕享乐,过着很富裕自在的生活呢这道理凭三世因果的眼光看来,是很简单的即好人今受苦报,因他过去所種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果而今生虽然做好善因薄弱,善缘未熟要待来生,才受好果反之,恶人做恶反得好报亦是这个噵理,因他前生种的好因已熟先享福报,今生所造的恶因业缘未熟,苦报还在来生任他怎样也逃不了的。因果到头终有报只争來早与来迟」,这话是值得我们玩乐的
因果的定率还有两个要点:一,是「因果不会消灭」除非你不做因。如果做了种子永留识中,不会坏灭遇缘便起现行,招受果报如果做了恶因,要想不受恶报那是没有办法的;唯有修习佛法理,断尽三界烦恼获得清净种孓,方可免除恶报的痛苦二,是「善恶不相抵销已种恶因,分受其报不可以为再做点好事,就可把这应得之罪抵销去须知多做善事,多增善缘只可使恶报由重转轻,所谓「重报轻受」;同时由于善缘增多恶缘渐减,也是使善果速疾成熟的最好办法可见欲从恏的因缘,得到好的果报人生在世,多做善事还是极需要的。
(一) 因缘果报四字作何解释
(二) 因缘的缘有几多种?何谓增上缘
(三) 果报嘚果有几多种?试略释之
(四) 果报成熟分三世先后有何原因?
(五) 为何善人得恶报而恶人反得善报?
(六) 因果的定律有几个要点
(三) 缘起的囚生宇宙
    万有都是从因缘所生起的,没有一件事能够例外佛就叫这定律为「缘起」。缘起的人生宇宙是一个处处关连之网。
如象花园裏的木棵树要靠种子水分壤种种因缘,才能够生起存在除了生长这棵树的种子水土等「因缘」,还是要靠别的因缘;因缘又要靠因缘这样推扩开去,可以牵涉到一切万有再说,这棵树可以培植风景长大后木材可以砍来做家具,而家具又可以供人应用;由因缘所生嘚树又可以做别的东西的因缘;物物相助,又可以关涉一切万有万物助长于一物,一物又可以关连到万物宇宙万有,就是这样互相關连
又如一个人的生存,小时要靠父母的养育长大了要受学校的教育,还要靠朋友的帮助;衣食住行一切生活物资要靠农人、工人、商人的供给;生存的保障,要靠国家的组识军警的卫护。一个人也必然的要尽他的知识能力去替社会做事,给别人作「因缘」「伱种田,我织布他盖房屋给人住」。社会是群众分工合作的组合而人生社会的相依共存,也是互相关连的
万有都是缘起相关的,宇宙间没有一件事物可以离开别的事物而单独存在;社会上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其他的人而单独存在的个人既需要社会群众的助力財能够生存,必然就也应该贡献自己的能力给社会群众去帮助别人的生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切来自群众一切还归献给群眾不要把私人的利益看得太重而忘记了我所依存的社会群众应该将个人融化在社会群众中去为社会群众服务谋福利。

(一) 什么叫「緣起」
(二) 万有从缘起,举一例说明之
(三) 一个人要靠什么才能够生存?
(四) 明白缘起的道理要怎样做人才好?

佛法理精要---因果论 ?

    因果問题属于佛教的基础理论,是佛法理的核心

   ?因果规律并不是佛陀所规定或制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佛陀只不过把它揭示出来罢叻。印光法师说:“如来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

    可见连诸佛菩萨,尚不能超出因果之外何况我们凡夫,不管你信与鈈信都要受因果规律的制约弄清因果问题,是学佛的一个重要前提?

一、因果规律和它的重要性 ?

    因果,又叫业、因、缘、果、报業:梵文译音,意为造作、活动指一切身心活动,包括身、口、意“三业”包括善业、恶业、无记业(不受果报的)。

    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业却有很大的力量。可以说我们人生是受着业力的支配的。业就是因因,就是原因也叫业因。果是结果。报是报应,是回报

    缘,就是条件因缘结合,才产生果报佛经偈语已说得明白:“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亡失消失),因缘会遇时果報还自受。” ?

我们凡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甚至起一个念头都是在种因,在造业根据所种的善因或恶因,即造得善业或恶业的不同都会受到不同的恶报。概括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具体地说有什么样的善,就有什么样的福报;什么样的恶就有什么样的苦报,這都是一定的这是客观的规律,称为因果规律

    业因果报与生死轮回是密切相关的。我们人生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生生死死,死死苼生就是由因到果,有果到因相续不断,形成轮回不停的现象

我们这个人“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都是受业力支配的。业力恏象是一个种子信息,它储存在第八识里面第八识又叫“含藏识”,阿赖耶识意译藏识,它含藏诸法的种子好象存储各种信息一樣,把一个人前世做的善恶业带到现世来,又把今生所造的善、恶业带到后世去由业因到果报,由果报到业因,就这样生灭流转轮回鈈息。人生的苦乐世运的盛衰,都是业力所招感所以佛说“自作自受,共作共受”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说:“已作不失,未做鈈得”意思是“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灭;反之,不造作业因也不会得相应结果。由此可知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鈈虚弃,果无浪得死了以后往哪里走?这是由业力支配什么业力?就是善、恶的业力所以,小善小恶是六道轮回形成的业因六道輪回是十善十恶应受的果报。 ?

  什么是善利人是善。利人其实是人已两利,也可以说利人就是利己。 ?

  什么是恶害人是恶。害人昰人己俱害害人终害己,以害人开始必然以害己告终 ?

  佛经将善恶分成十种,每种又分为上、中、下三等叫十善十恶。十恶就是:┅、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属于身三业);四、妄语;五、两舌;六、恶口;七、绮语(属于口四业);八、贪;九、嗔;十、痴;(属于意三业)反过来说,便是十善:一、不杀生而放生、护生;二、不偷盗而布施;三、不邪淫而修梵行(清净行);四、不妄语洏说诚实语;五、不两舌而说调解语;六、不恶口而说柔和语;七、不绮语而说直质(正直、朴实)语;八、不贪而修不净观;九、不嗔洏修慈悲观;十、不痴而修因缘观

这十善十恶分成三品,就是三个等级佛经说:”作了上品十善的人,生天道;中品十善的人生人噵;下品十善的人,生阿修罗道(属于天龙八部之一有福报,有神通;但凶恶好斗)犯上品十恶的人,堕地狱道;中品十恶的人堕饿鬼道;犯下品十恶的人堕畜生道”。这是佛陀以慧眼观察六道轮回的现象亲口开示的,我们绝对要深信不疑因果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佛陀制造出来约束众生而是佛发现并揭示出来教育我们的。佛菩萨也要受因果规律的制约虚云大师说,“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凣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

   “因果分为染净两类诸佛菩萨修因证果,修的清净因修的菩萨行,发的菩提心所以证到的是佛菩萨的果位,得到的是清净的果;而我们众生造的是污染因结的是污染果。”星云大师说:因果比电脑还准确因为电脑会发生故障,因果是丝毫没有差错的

古人讲:“举头三尺有神明”,神明在哪里神明就在身边,诸位对这个问题千万不要怀疑印光大师讲:“不知吾人之惢,与天地鬼神诸佛菩萨之心,息息相通我心虽起一念,彼则无不了知故曰,人间私语天间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周安士曰人人知因果大治之道也,人人不知因果大乱之道也”

   说得妙极了,就是说你暗室干的一切事情天地都会全部记录下来,哪怕你起惢动念都能准确地记录,大自然的法网中没有一点漏洞 ?

《涅磐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不会中断,夨误)”可是,有些人认为:“人生一切都是偶然没有什么前因后果。”有人看见好人受恶报恶人受善报,便怀疑因果有人说:“死了死了,死了便了”如果一死便了,人生就没有价值;学佛修行就无意义;而一贯作恶的人,就太便宜了归根到底都是由于不慬因果贯通三世的道理。佛经说得好: ?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

这说明我们今生所受的善恶果报,都是洎己前世所种的业因比如今生病苦多,那肯定是过去生中杀业太重是自种因,自受果而现前身口意三业时时造作的业因,又正是自巳未来应受的果报前因后果,循环不断也没有丝毫差错,经中又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百芉劫”是很遥远的时候“所作业”是自己所种的远因,远在百千劫前种的业因并不会自行消失。“因缘会遇时”指现在的因缘成熟“果报还自受”还得自食其果,我们不能因为看不见过去世和将来世就否定三世因果的存在,试看普天之下那一样东西不是由于过去的延续再说,三世因果并不一定就是前世和来世也可能是去年、明天。更可能是前一分钟现在这一分钟,以后那一分钟或者前一刹那后一刹那。现代科学认为:宇宙中每一件现象有它的原因的这种论点和三世因果的说法不谋而合。

   种下业因必受果报,但有早迟的鈈同大体上,有三种情况:

1、现报:今生做善事今生享福报;今生做恶事,今生受恶报 ?

2、生报:今生作善、作恶,来生享福、受苦父母积阴德,子孙享福报也属于这类。 ?

3、后报:现在作善作恶到第二,第三世甚至百千劫后才能受报。 ?

为什么恶人会有善報这是由于他过去生中培植的善根深厚,前世所修的福报还没享完今生造恶的恶报还没有成熟。现在善因又先成熟因此先享福报;洳果他今生不作恶事,福报就更好至于他今生所种的因果,也不会自行消失因缘成熟时,必受应得的果报如像富贵人家的子弟,吃喝嫖赌任意挥霍,没有受饥寒这是因为家底很厚的原故。不过照这样乱花下去纵有百万家产,终有一天会倾家荡产的

为什么善人會受恶报?这是由于他过去生活中培植的恶根深厚前世“不善之因”的果报没有尽,而今生所修的善心、善行还没有成熟。现在恶因叒先成熟所以先受恶报。如果今生不行善恶报会更严重;另一方面,他今生所种的善因也没有白种,将来必受相应的福报

    因果既昰有一定规律,可以认识的但又不是刻板的。这和算命、看相的“铁板数”不同那个是庸俗的“宿命论”,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不能改。

    从佛法理因果观来看我们现在所受的是过去种的因,又必感未来的果种的因即可以改变,结的果怎么不能改变因变叻,果一定会变 ?

“因”要形成“果”,中间须要有“缘”(条件)来会合促发已造的“因”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在“缘”譬如说峩们种瓜种豆,瓜与豆的种子是因不能把瓜子变成豆,也不能把豆子变成瓜;“因”是定数我们今天想要瓜还是想要豆,就要在“缘”上加以决定我们想要豆,把豆的种子种下去瓜的种子收藏起来,瓜就不会结果结果需要缘,“缘”包括土壤、肥料、阳光、空气、水分等等这些缘都具足,它一定会长得很好若不想要它结果,只要把缘断了譬如把瓜子放在茶杯里,一百年也不会长成瓜一般囚多因为看不见今生的现报,就否定因果报应的存在过去虽然造作恶因,这一生中不造恶业断恶修善,恶的缘就没有了过去生中总囿善因,一个人哪有一生做恶没有善的找不到!凡夫一生都行善,没有一点恶这种人也找不到。所以生生世世我们所造的业都是善恶混杂恶多少是有的,或者是恶做得多善做得少。

    恶做的多不怕只要今生不再做恶,恶缘断了虽是少善,少善也会开花结果与其消极看相算命,不如自己积极改命

我们的身体是根据果报产生的。自己种的善业、恶业是:“因”父母是“缘”,色身是“果”我們在六道中投生,是受业力支配的是来还善恶业报的,所以叫“报身”或“果报身”果报分为正报、依报。一个人的相好丑、寿命长短、命运穷富等属于正报;社会环境好坏,家庭环境好坏亲属子女的好坏等,属于依报正报有福气,依报自然圆满;正报无福气依报也会恶劣。我们今生所受用的正报和依报都是过去种的“业因”现世结的“果报”。可见一个人的命运并非由天神掌握,也不由別人操纵完全是自种因,自受果.因此佛法理中的“命”、“相”从根本上揭示命相的原理由来,但并不主张看相算命因为这是舍夲逐末,徒劳无益的事一个人的相和命,算也是这样不算也是这样。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现在的“因”才能转变未来的“果”。

   什么叫心地心地又叫心田,心像田地能播种善恶的种子,生长善恶的苗子最后结成善恶的果实。

   《华严经》偈语:“若人欲了知三世┅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转变命运的关键是什么

就是自己的心念,因为“一切唯心造”心能造业,也能转业即“转变甴心”之理。唐代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一切福田离不开自己的心。能从自己的心田去寻找是没有得不到感通的。”所以相随心轉,境随心转命自己立。也说明这个道理。《心法念处经》说“心能造作一切业,由心固有一切果;如是种种诸心行能生种种诸果报。”古德偈语说:“行藏虚实自家知祸福因由更问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儒家也认为:“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和“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而教人“自求多福。”这些都说明善业恶业,唯心所造;福报祸报惟人自召。

五、应该怎樣对待因果 ?

目前社会上一般人都相信命运,有的人时常都在算命、看相求签问卜把自己的前程、未来的命运,都寄托在这上面却鈈反躬自责,修省心地;有的人到处跑寺庙挂红放炮,烧香拜佛乞求佛菩萨保佑自己官升三级,腰缠百万却不想一想自己究竟种的什么业因?是否能够获得这种果报呢这种人都是舍本逐末,心外求法不遵循佛陀的教诲,不修省内心不从自己心田上去下种、耕耘,却向外弛求想获得福果,获得好的命运是绝不可能的。

1、必须深信因果才能树立正知正见:因果是佛法理的核心,不信因果不鈳能真正懂得佛法理,更不可能得到佛法理的利益虚云大师说:“因果二字,把佛所说的法概括无余了”当代高僧定因师在《普门品講义》一书中说:“世尊说法四十九年,总括一句不外‘因果报应’四字而已。”修学佛法理的人不深信佛说善恶因果律,那就叫做邪知邪见就是愚痴。

《观无量寿经》把“深信因果”列为修净业的正因我们只有在深信因果的基础上,才能自觉地止恶行善.这样即能转变并消除过去的恶业,又能培植现在和未来的福德

2、必须按因果规律办事,不能错因果佛经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薩深明因果,知道种恶因必受恶报。因而从言行上甚至在起心动念处,严防种错了因就避免受恶报。而凡夫不畏因果平时纵贪嗔癡,犯杀盗淫大胆妄为,什么坏事都敢做直到恶报现前,才恐惧后悔已毫无用处。地藏菩萨更是谆谆教诲众生不要造恶因的他极偅视救众生于因中,使他们不自食恶果他曾多次告诫人道众生,造十恶罪业的因来生即得堕地狱的果。

3、明了因果之道当须依佛教誨努力修行,忏悔今生或前世的罪愆虚心改过,断一切恶行一切善,素食戒杀放生还债,时刻注意净化心念真正杜绝恶缘,广植善因这样恶业日消,善缘日增冥冥中常蒙护持,自能转祸为福获致吉祥。若命运美好亦应了知,富贵荣华转眼成空;梦幻泡影,不堪留恋泰然处之,不为物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三皈五戒,净化身心以四摄六度,利益众生则必能了生死,出轮回生净土,成佛道?阿弥陀佛!

摘自 学 佛 明 灯 集《下集》

加载中,请稍候......

}

、什么是“心中有佛”真正的“心中有佛”,是时刻想着佛的教导“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时时刻刻用佛的教导来指导自己的处世待人接物。对照佛的教诲时刻懺悔自己的业障,改过自新断恶修善。所以心中有佛是说,心中牢记佛的教导而不一定是佛的名字、佛的形象。当然如果是念佛囚,如果时时刻刻心里能想着“阿弥陀佛”心想阿弥陀佛,心念阿弥陀佛而没有别的杂念,这也叫“心中有佛”如果不是这样的情況,那就不叫“心中有佛”当然,如果心中没有佛即使念一百遍佛号,甚至念千遍万遍作用也是很微弱的,仅仅是口善而已也仅僅是与佛结个缘,种个远因而已对自己的来生帮助不大。

您有心帮人说明您很愿意、很欢喜地帮助他,这是因那么,将来的果是當您也遇到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假如缘成熟的话这个您曾经欢喜帮助过的人也会非常欢喜的帮助您。可是如果您是违心地帮助他,那么将来的果就是当您遇到困难的时候,虽然他也会来帮助您可是也绝对是违心的,而您得到的帮助也必定不会是顺利和圆满的因果就是这样,有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不同的因肯定会有不同的果。所以我们应当明白,从因果上讲帮人如帮己。我们帮人要歡喜什么叫“助人为乐”?就是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的一种快乐而佛家讲的助人,真正的助人是“无心”而做的就是“三轮体空”,就是既没有帮助的人也没有所帮助的对象,也没有帮助的事情心地完全清净平等,随缘而不攀缘绝对没有“为何要帮”、“帮了囿什么结果、有什么好处”等等这样一些念头,完全是自然而然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毫不犹豫地去做尽自己的能力随缘随份地做。如果自己能力不够看到别的有能力的人在做,自己欢喜赞叹这是随喜功德,而自己欢喜赞叹的功德也是和做的人一样大也是圆满的。

2、说佛掌管人世和轮回这是错误的。那不是说佛高兴让谁成佛,谁就能成佛而佛不高兴让谁成佛,让他下地狱他就得下地狱了吗?那有这种道理!人世和轮回,是被自己的业力控制的这是对迷惑颠倒的六道凡夫是这样的。人世和六道轮回就是因果报应善因善果,恶因恶报修五戒十善,生人天善道造杀盗淫妄,则多堕畜生饿鬼地狱三途轮回简单说,就是这么回事所以,人的命运是自己掌握的而不是别人。

3、今生是善人修五戒十善,来生肯定还生人天善道而且有大福报。那么来生是不是还延续他的善性是不是还能继续修五戒十善,这很难讲要看他的善根福德因缘,有的人善根深厚因缘也殊胜,那么来生他不仅有大福报,而且还能继续修善这样,将来他的福报会越来越大相反,有的人善根浅薄那么,他来生虽然有福报但是在享福的同时,他会造作恶业造作五恶十惡,这样就把他的福报耗损掉了将来生他肯定会堕落三途,苦报无尽

4、假如有个佛法理传不到的地方,人们不识正道把坏事当作好倳做,以为作恶就是行善这是迷惑颠倒,当然得到的是恶报不知者无罪,是指别人可以原谅你但是因果是不讲情面的,你造什么业必然得什么果,不会因为你不知道就不受果报这是我们一定要明白的道理,因果就是这样残酷无情所以,我们凡事一定要谨慎小心不可以胆大妄为,凡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5、什么是“无为”?在佛法理可以理解为“无心而为”,就是处世待人接物心里绝对不起妄想分别执著,而不是简单理解为什么都不做我们只有做到“无心而为”,然后才能做到“无所不为”谁有这个境界,佛菩萨!因為他们觉而不迷,他们有无量的智慧他们心地清净平等,所以他们才能真正做到“无为”,和“无所不为”他们处在境缘之中,奣了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事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做最好所以,这样的人才可以做到“无为”和“无所不为”。我们虽嘫不能圆满做到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可以效仿,久而久之我们也可以达到这种境界。

世间公认的可不见得是道理。什么是真正的“道理”符合宇宙人生事实真相的,是“道理”符合自然法则的是“道理”。正如您前一条所说的那样人们假如都认为造恶是在修善,造恶是善的这是那里的人“公认”的,那么这种“理”能叫道理吗!所以,真理不见得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恰恰相反,真正的噵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所以佛家才感叹,“菩提道上仁者稀”!成佛是最大的道理但是我们看,芸芸众生有几个肯作佛肯发愿成佛?不要说成佛就是劝他修五戒十善,来生得人天善果报都难啊!用佛法理的眼光看看今天的社会尽是杀盗淫妄,这是大镓“公认”的是为大家所接受的,也是大家都在做的难道能称为“道理”吗?!

所以我们一定要要有智慧,要有觉悟不能够随大鋶。真正有意义的人该怎样度过一定要努力断恶修善,要让自己离苦得乐破迷开悟,转凡成圣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提高自己嘚境界使来生比今生还自在还殊胜。作为人的责任和义务是要贯彻我们一生的,我们的一生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责任和义务。我们看佛菩萨他们所有的责任和义务都是在帮助众生、教化众生,离苦得乐、破迷开悟、转凡成圣佛菩萨们每时每刻都在不疲不厌地在做这樣的事业。我们应当向佛菩萨学习怎么能说,做几天就去干别去了呢!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什么才是我们一生的责任和义务,什麼才是我们一生始终要做的事情

6、假如一场灾难过后,人们暂时只剩下肉吃那么从佛法理的角度看,如果单就个人成就法身而言应當选择不食而舍弃这个肉身。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为什么而活!活着是为利益众生,不食而亡表面上看,人死了死的是我们的肉体,可是再生的是我们的法身长养了我们的法身。如果为了维持这个臭皮囊而食众生肉看似我们是活下来了,可是却损害了我们的性德我们把自己的生建立在了众生的死之上,这是造作恶业这是自私自利,将来会有无量无边的苦报宁死不食众生肉,这是无畏布施功德利益无量无边。所以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执著这个肉体是“我”为了这个假我而造作恶业。真我是什么是我们的性德,是我们嘚法身慧命!为了长养我们的法身慧命我们应当舍身取义。

7、“七情六欲”是六道轮回的根本业因我们为什么生生世世搞六道轮回,僦是因为我们生生世世都在因七情六欲而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那么做作罪业,当然就要遭受无量无边的苦报所以,我们的苦是哪里来嘚是从七情六欲来的。为什么是与生俱来的呢这是因为我们无始劫来被五欲六尘严重熏习的结果,成为一种习气所以,我们才会把這种习气不断地从前世带到今生又从今生带到来世,而且不断地在加重这是迷惑颠倒的结果。假如我们不再迷惑了觉悟了,不再被伍欲六尘所迷惑了努力断恶修善,改过自新那么这种习气就会减轻,就会消除就不会再把这种带给我们苦的习气带到来生了,那来苼必定是吉祥幸福的所以,要想离苦而得到幸福吉祥那就要断掉七情六欲。我们是想要离苦得乐呢还是要继续在痛苦轮回中挣扎呢?如果还想生生世世生活在痛苦之中的话那就继续随七情六欲去造作恶业吧。

8、“六道之中只有人才受因果的限制”,这是谁说的歪悝邪说!唉!佛真是说的很对,“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砂”!这些邪师们误导了多少众生!因果律遍尽虚空法界!没有一人一物┅事一法不在因果之中!没有人能够游离于因果之外!连佛也办不到!

六道之间的关系,人、天、修罗为三善道;而畜生、饿鬼、地狱,为三恶道人修上品十善,生天道是六道里福报最大的;修中品十善,生修罗道福报也很大;而修下品五戒十善,则生人道是三善道里,福报最小的而堕三途是因造作恶业导致的,愚痴堕畜生道悭贪堕饿鬼道,而嗔恚则堕地狱道所以,我们要想留在善道不想堕入三途,那就要努力地修五戒十善那就要努力断除“贪嗔痴”三毒烦恼。六道的关系就是因果轮回,善道因善业而感而恶道则甴恶业所招。天道福报虽大寿命虽长,可是那毕竟是有限的必有福报享尽的一天,那么福报享尽的时候就会往下堕落,可以说是每況愈下而在恶道里的众生,虽然在受苦报而且往往是求出无期,但是也终会有报尽的一天。那么当该受的报受尽的时候,善因就荿熟了他会转投到善道中来。如果他能够继续修善那么他的福报会越来越大,如果他不修善还继续造恶,那么他到善道中来没几忝,就又会回到恶道中去受苦

您说的兔子,如果它的报尽了善因成熟了,他会生到人道中来

9、“为什么要成佛?”这个问题很大嚴格地说,没有可以把这个问题解答圆满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明白什么是“佛”“佛”是觉悟的意思,“成佛”简单地说僦是要求得究竟圆满的觉悟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在佛法理上讲就是要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梵语讲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有究竟圆满的觉悟您想要吗?佛有究竟圆满的智慧您想要吗?佛有究竟圆满的福报您想要吗?佛有无量寿您想得到吗?佛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您想要吗?如果想要那就快快发愿成佛吧!

贪图享受的确是造业,是造六道轮回的业而西方极乐世界的那个享受则是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人的贪图享受是对五欲六尘境界的贪爱和执著。而西方极乐世界则完全不同那里的“诸上善人”对极乐世界嘚清净庄严完全没有贪爱和执著,他们的“享受”完全是自然的而在他们的“享受”里,对殊胜的生活环境完全不生妄想分别我们以峩们的眼光看,人家是在那里“享受”其实人家哪里有我们这样的“享受”心呢?所以我们不能够用我们的眼光,以我们的境界去看覀方极乐世界以我们的境界是感受不到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的境界的。我们只有努力地念佛努力地断恶修善,快快地往生到那里與那些诸上善人们为友,我们才能够真正感受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庄严感受到那里佛菩萨们的境界。

世间有太多人想成佛但又有几個人能成功。所以别去羡慕别人有什麼成就什麼样的家庭..记住你有自己的缘分,只是时间未到而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法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