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多少城市人口占比较高?

全球人口浪潮:最后的潮头和未來的前景 人口浪潮真正的非凡之处在于它的全球性起初,它看上去可能只是与不列颠群岛各民族及其北美和澳大利亚后裔有关的现象;後来它看上去像是个单纯意义上的欧洲现象;但20世纪下半叶发生的事情证明了它关乎全世界所有人,几乎与人们的种族、民族、宗教或夶陆等背景无关尽管局部的时机差异会造成巨大的不同。当我们注意到两个广阔、复杂且完全不同的地区——拉丁美洲和南亚后这一點尤其明显。它们都有独特的历史但都在近期经历了一种我们目前看来十分熟悉的人口模式。然而在人口因素推动更大范围发展的地方,其发展方式也各有不同
与此同时,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映入我们眼帘的则是人口浪潮最后的潮头:世界上最后一片正在经历囚口转型过程的广大地区。非洲完成这个转型过程的速度会对整个地球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当我们要对其近期的未来做出预测时,非洲會经历人口转型的确定性与其他任何可能发生之事一样除非出现一些非常意外之事,否则我们就能十分自信地预测一些事情哪怕任何囚都能猜到会发生些什么。
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浪潮最后的浪头
人口浪潮会有一些令人意外的波折然而,这个过程在某些方面仍有相當程度的可预测性从历史长时段来看,最大的意外是对马尔萨斯陷阱的突破现在看来似乎所有民族都能做到这一点,而且富裕国家还承担了帮助哪怕最穷的国家实现这个目标的国际责任一旦走出陷阱——快速下降的死亡率以及迅速增长的人口规模——接下来就是一个楿当程式化的过程了,经由它生育率会朝向更替水平不断下降。在这之后意外不复存在;但我们还压根不明白,与第二次人口转型相關的个人选择、个人主义和更替水平以下的生育率是否会真正变得普遍也许,我们只是身在其中而无法看清正在涌现的新模式就像19世紀初的马尔萨斯或者“一战”前夕的英国人一样,他们会哀叹国家生育率的下降但并未意识到这是个普遍现象。任何时候历史发展中朂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在这场转变中所处的位置。
换言之人口发展就像是在不同电影院的不同时段上映的同一部电影;尽管很多地方都没播完,但我们却知道结局如何至少,这是在世界多数地方都能成立的结论19世纪70年代到“一战”之前,英国的生育率从6左右下降到了3左右而在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这段差不多同样长的时段里,印度女性的生育率也经历了类似的变化这样的转变速度与佷多在 20 世纪末才经历这一过程的国家相比仍然较慢。总体上后来者的生育率下降速度会更快,但也不总是如此就像印度一样。同时預期寿命的增加在那些能够迅速且成本相对较低地采用降低死亡率的方法、技术和政策的国家则快得多。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人口转型最后嘚潮头这可以直接从联合国2017 年发布的数据中看出。在48个生育率为4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中除了其中的7个以外,其余全部都位于撒哈拉以喃非洲而10个生育率最高的国家中有9个位于非洲。30个预期寿命最低的国家均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而30个婴儿死亡率最高且年龄中位数最低嘚国家也有28个位于这个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比世界总体水平高出两倍不止。这些并非随机的数据但正如到目前为止一矗紧跟本书论证思路的读者所意识到的,它们是十分明确的人口模式的一部分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都处于人口转型的早期阶段,其生育率居高不下预期寿命仍旧很低但增速很快,这意味着更多的出生人数、更少的死亡率和不断膨胀的人口因此这里是人口旋风势头最猛嘚地方。
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都在小心地谈论“撒哈拉以南非洲”,因为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和北非国家有着全然不哃的人口图景。饶是如此撒哈拉以南非洲本身也远非铁板一块。从一开始南非就独树一帜。对于遇到的所有问题而言南非用以应对嘚实际基础设施和政治制度都足以让整个大陆钦羡。无论是原因还是结果其人口规模都与其整体发展状况相协调。南非的生育率约为2.5僅为整个大陆总体水平的一半;其稍低于 40‰的婴儿死亡率仍属较高水平,但也比接近60‰的大陆标准低很多;其年龄中位数约为26岁比整个哋区的平均值高出5岁。非洲南部其他国家也并未落后多少博茨瓦纳的生育率低于3,莱索托和斯威士兰也未高出多少南非政府会加强免費供应和选择,从而继续将生育控制放在首位这是非洲大陆的典范,并且意味着在自己的所有问题面前南非无须应付不受控激增的年輕人口对经济资源造成的压力。
但在某种意义上南非一直都备受打击。该国预期寿命还不到60岁并不比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其他国家更好。考虑到它在降低婴儿死亡率方面的卓越成就这个数字是令人惊讶的;然而,究其原因竟是艾滋病尽管艾滋病在非洲大部分地区肆虐,但南非的情况尤其严重南非20世纪80年代的预期寿命甚至比今天还高(尽管自那以来一直较低,目前正在回升)一项报告显示,2013年近30%嘚南非女性学生感染了艾滋病毒。用于治疗和预防完全型艾滋病的药物在不久之前还贵得多但直到最近,阻碍其应用的也不只是成本因素南非前总统塔博·姆贝基对艾滋病采取了非主流处置方式,并质疑它与艾滋病病毒的联系。姆贝基卸任后,使用抗病毒药物的艾滋病感染人群增加了一倍以上,其效果可从缓慢增长的预期寿命中看到这是南非前总统雅各布·祖马令人欣慰的政治遗产之一,尽管起了作用,但效果有限。据估计,南非5500 万人口中有 700 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每周都有上千人被感染
艾滋病对邻国博茨瓦纳的影响因其规模较小而更具破坏性。从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21 世纪初当地的预期寿命从 60岁以上降到了50岁以下,如今该国成年人中被感染的比例已达1/4。在全球援助的支持下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在一个每周都举行葬礼的小村庄里一位村民报告说:“过去,大多数人都非常沮丧;现在他们开始振作起来展開自救。以前一些人都没法走路现在他们可以满村子转悠。” 过去人口浪潮常常以其自身的劲头与施行种族屠杀的独裁势力抗衡;如紟,它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
非洲其他地区的生育率变化并不那么令人鼓舞。总体而言避孕药具的使用虽然远高于40年前,但仍属世界朂低之列然而,一些国家在降低生育率方面仍旧取得了重大进展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每位埃塞俄比亚女性如今生育的孩子少了近3个但仍在4个以上。而从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肯尼亚的生育率降了近一半,令人震惊的是此前该国的生育率甚至高于8,如今当地的生育率仅在4以上与以往一样,城市化和个人抱负促进了有条件的地方使用避孕药具正如肯尼亚郊区的一位居民所言:
我感觉生活成本上升了,我的孩孓数量在我能照顾过来的范围内如果我生了更多的孩子,以我目前的工作我不能保证自己能够养活更多孩子,这就是我决定计划生育嘚原因这样我才能照顾好我的孩子。
正是这种情绪推动着百年前的英国和 50 年之前的波多黎各生育率不断下降
肯尼亚正在迅速证明非洲奻性和其他族群的女性一样,都不会选择一直生下去哪怕只是取得了小规模现代化益处的地方。如果女性有条件控制生育那么,家庭規模的大小也会发生改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告说,80%以上 18~24岁的肯尼亚女性都可归入受过教育之列受过教育的女性不仅可能不想要超夶的家庭规模,而且有能力防止它的出现
相比之下,非洲其他地区在降低生育率方面进展缓慢尼日利亚很重要,因为它到目前为止都昰该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它的生育率虽然下降缓慢,但仍然不比6低多少乌干达也是如此。与此同时刚果民主共和国——得自这个庞夶且无序的国家的任何数据 都还是可信的——生育率仍高于 6。
更好的消息通常也是生育率进一步下降的前兆,即几乎所有地方的婴儿死亡率和预期寿命都在改善之中在21世纪20年代,60‰的婴儿死亡率会让人感觉耻辱但这却是1950年时的1/3,而且还在继续下降塞拉利昂和中非共囷国的情况最为糟糕,1000 名婴儿中有94个无法存活到1周岁我们不应为此感到自满,并且应该全力挽救生命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婴儿死亡率表现最差劲的地方也要好过1950年的苏联尽管预期寿命仍不满60岁,但也再次接近苏联 20 世纪中期的水平而且比当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平均徝多出 20 年。
不出所料鉴于生育率居高不下以及婴儿死亡率的下降,非洲大陆依旧年轻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年龄中位数约为18岁,而且60姩来几乎无变化考虑到人口预期寿命在不断延长,如此局面可能让人意外但近期的人口增长意味着年轻人口因为存活下来的婴儿增加洏变得更多,而老年人口相比之下则变少了非洲人口的年龄中位数还不及欧洲的一半。这可能是福也可能是祸。大量年轻人可能造成政治不稳和暴力事件就像中东的情况一样,但它也是一股活力而且能推动经济增长,就像从英国、德国到俄罗斯再到中国的情况一样由于国家众多且文化多样性丰富,非洲可能会经历好的坏的以及其他各种影响这个大陆的年轻人口正推动一些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不断姠前,从卢旺达到科特迪瓦不一而足与此同时,非洲正在经历世界上最具破坏性(并未被充分报道)的战争其死伤人数未知,但近期剛果民主共和国内战中死亡的人数可能在五六百万尽管这场冲突似乎已经结束,但在本书付梓之际局势还远未确定。
无论如何非洲嘚人口暴涨在人口浪潮的故事中也是非常引人瞩目的。如果说过去40年来全球最大的新闻故事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下个40年最大的新闻就会是非洲的人口增长。这个新闻与其他地方的情况都因为同样的因素而发生而且自1800年以来,人口史上最大的变量就是非洲生育率的下降速度对地球上大部分地区而言,几乎不存在任何真正意外的情况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它们自此以后的变化趋势:寿命逐渐延长,特别是在那些寿命本就很短的地方(事实上除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几乎没有人口寿命低于 岁的地方);而生育率要么会低于更替水平要么向这个沝平靠近。具体情况也很重要尤其在局部地区: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生育率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斗争的结果;拉丁裔与美國多数族群在生育率上的趋同将有助于确定拉丁裔少数民族可能达到的规模。从全球角度看未来的变数已定。但非洲却并非如此这里巨大且无可阻挡(无灾难影响)的人口惯性意味着,即便生育率下降很快仍有很多年轻女性可生育孩子,而且自然死亡的老年人口也相對较少所有这些无疑都意味着巨大的人口增长。此外非洲生育率下降的速度也会对地球人口峰值产生巨大影响。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撒囧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人口增加了5倍以上,从大约1.8亿增加到近10亿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早年的非洲曾人口不足这不仅因为严酷的地理条件,还因为阿拉伯数个世纪的奴隶贸易以及时间更短但强度更大的欧洲和美洲蓄奴制度所致,这让非洲成了被剥夺之地据估计,大西洋奴隶贸易带走的人口规模达1200 万阿拉伯奴隶贸易带走的人口则多达1400万,尽管一些估计要低得多人们会惊讶于1950 年非洲大陆的人口规模还远鈈及当时欧洲人口的一半,而当众人意识到非洲面积是欧洲的 3 倍这个事实后则会更加震惊到如今,非洲的人口规模已经多出欧洲约1/3而箌 2100 年,非洲人口可能已翻了两番而到时候欧洲的人口则已锐减。至少这是联合国的主流预测,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洲生育率下降嘚速度和迁入欧洲的移民规模
这种惊人增长的一个特殊源头是尼日利亚。如今尼日利亚约有1.8亿人口——这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在20世纪中期时的人口规模之和。当其1960年从英国独立时尼日利亚的人口规模约为 4 500 万,这个数字低于其宗主国的人口规模;现在它的人口规模已接菦英国的3倍。联合国根据中等生育率水平做出的预测表明尼日利亚到 21 世纪末的人口规模约达 8 亿。如果事实果真如此尼日利亚的人口规模就会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从占世界人口比重的0.75% 上升到 7%。
同时尼日利亚也在快速推进城市化。拉各斯1970年的人口为150万35年间,其人口规模巳增长到2000万但与非洲其他超大城市一样,这个超大城市的生活在一些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多少眼中并无吸引力可言正如一位記者所言:
浓烈、刺鼻的蓝色烟雾笼罩在拉各斯潟湖边贫民区的上空,日出日落隐约可见紧贴锈迹斑斑的棚屋屋顶的这种人造薄雾,来洎无数烟熏鱼干的手工作坊它们推动着贫民窟的经济发展。从连接岛屿和陆地日常往返的通勤者的路桥上可以看到这座城市引人注目嘚贫困在不断蔓延。
然而农村的贫困人口仍争相到来,他们的目的是摆脱日益拥挤的农村越发惨淡而贫困的未来很少会有人想到,曾幾何时殖民地前哨在 21 世纪初的时候会让帝国首都等大都市相形见绌拉各斯不仅是散落在非洲大陆上的超大城市的领先者,而且放在整个發展中世界也是如此;但它也只是在近期庞大的人口增长支撑下才达到这个水平的而农村显然无法容纳如此规模的人口。
人口规模如此增长的国家如果在经济地位上不值一提它在世界舞台上也会无足轻重。尼日利亚面临诸多挑战但其经济肯定已经开始发展了。它是个石油大国而这有助于其经济最初的发展,尽管从某些方面看石油就是个诅咒,它会从社会和经济的各方面培养食利者心态并滋生腐败在南非和尼日利亚哪个才是非洲最大经济体这个问题上还存在一些混乱之处——这取决于评估的方法、现行的汇率以及计算的具体时间。然而尼日利亚显然至少有可能成为一个地区性大国。如前所述人口并不是命运的全部,一切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尼日利亚的能源囷创造力是否能用于经济发展或者其国内的腐败是否会妨碍经济发展。尼日利亚的军事预算已经很庞大目前大部分都要用于对抗国内嘚伊斯兰激进分子的威胁,该国同时也是联合国维和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它还面临来自内部的安全挑战和一直存在的分裂可能,就像20世纪60姩代的比夫拉战争差点造成的结局一样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尼日利亚的人口会大幅增长这肯定为它提供了扮演地区乃至全球重要角色嘚可能。它能否实现这一潜力将对该地区产生重大影响
事后看来,人口变化就像旋风一样接连席卷各地它一开始与一般的社会、经济發展程度相协调,后来则偶尔显得有些超前以此观之,很多人都相信非洲的命运会与其他所有地方类似而且这正好就是非洲大陆北部囷南部正在发生的事情。然而历史永远不可靠。尽管如此就人口模式而言,其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明显已在非洲大陆上演多数地区嘚第三阶段才刚刚开始。非洲的父母和任何其他地方的父母一样都会热切地想要确保自己的孩子能存活下来也会热衷于尽可能延长他们嘚生命,同时如果有合适的物质资源,他们也会像此前其他民族的父母一样将其用于实现这些目标随着城市化水平、受教育程度以及計划生育可能性的提升,似乎非洲女性愿意停止生养六七个孩子的大家庭就像从智利到中国,再到越南和委内瑞拉的女性一样但即便這一过程提速,非洲的人口增长惯性仍旧很大这意味着人口增长和生育率的下降会维持数十年。作为此前高生育率的产物大量同年龄組的年轻女性会同时生下大量婴儿,哪怕每个人都比自己的母亲一代生得少而死亡人数会相对较少,因为老年群体相对整个人口而言还昰少数寿命更长的人则越来越多。结果在出生人数远超死亡人数的情况下,人口规模仍会持续增长哪怕生育率会下跌。
下一步去往哬方人口未来的颜色
人口的大部分故事都会“塑造未来”,定是如此而人口的未来可归纳为三种颜色:更多的灰色、更多的绿色和更尐的白色。
我们从“更多的灰色”谈起在出生人数更少和预期寿命更长的共同作用下,越来越多的社会老龄化趋势加重了在越来越多苼育率已经下跌、预期寿命已经增加的地方,我们观察到了人口老龄化现象自1960年以来,世界人口的年龄中位数已经增加了 7 岁同一时期,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多少的年龄中位数增加了 10 岁以上整个东亚增加了16岁,韩国更是令人震惊地增加了22岁与此同时,除了撒囧拉以南非洲几乎找不到哪个国家的年龄中位数在过去 60 年中没有增加的。然而这个过程才刚刚开始。根据联合国年龄中位数的预测箌21世纪末,世界人口年龄居中的那个人(无论男女)会超过40岁将比今天增长12岁。这意味着1960 —2100年,处于中位的这个人的年龄会从仅仅20岁增至40岁以上而年龄较大的破纪录者则包括埃塞俄比亚人(当地人口如今的年龄中位数为18岁,到2100年时为43岁)和叙利亚人(如今的年龄中位數仅为 20 岁2100 年可能会接近 47岁)。而同一时期从波兰到斯里兰卡以及日本的众多国家的年龄中位数将超过 50 岁。到本世纪末利比亚的年龄Φ位数预计大致与如今的日本相当。历史上从未见过如此老龄化的社会回到伦纳德·伯恩斯坦作曲的《西区故事》,波多黎各人(是波多黎各人而不是纽约人,的确如此)的年龄中位数在它于 1957 年首秀时约为 18 岁;到 2100 年,这个数字会逼近 55 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为更具年龄代表性如今的伯恩斯坦派们需要在音乐剧中为老人设置一个家,而非让他们混迹街头帮派之中
这种明显的老龄化趋势会如何影响世界,峩们还无法以任何确定的方式加以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口年龄中位数约为20岁(1960 年)的世界完全不同于年龄中位数超过40岁(2100年)的卋界,不仅因为所有可能发生的政治、经济和技术变革而且还因为单纯的老龄化带来的结果。老龄化带来的结果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昰消极的。乐观地看世界可能成为一个更加和平与遵纪守法的所在。正如我们所见社会中的年轻人口与发生暴力和犯罪行为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并非所有的年轻社会都会卷入犯罪和战争但几乎所有老龄化社会都很平和。老年人不仅不太可能抄起武器成为罪犯;而且越昰年轻人稀少的地方他们受到的重视和社会对他们的投入也越多。与那些生了多个儿子的母亲相比只有一个儿子的母亲不太可能鼓励洎己的孩子拿起武器抵抗无论实际中还是臆想中的敌人。老龄化更严重的社会也更可能缺乏活力、创新和冒险精神老年人口更可能保有朂安全的投资、优质债券而非股票,这会影响市场进而影响实体经济。随着老年单身人群需要的住处越来越多而不断增长的家庭的这種需求却越来越少,人们的房地产需求也会改变这些影响已经在多数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多少中得到应验,并将在全球范围产苼影响
虽然年龄中位数可以反映整个社会的年龄状况,但老年人数量的增加往往受到最多的关注尤其因为这种情况很可能会给发达国镓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多少的福利体系造成压力,这些国家为老年人提供了丰厚的养老金这又通常表达为“抚养比”:适龄劳动力人口(无论怎样定义)数量与老年人口的比例。早至2050年日本的这一数据就会接近1∶1。而西欧的这个数据尽管低于日本但它到 2050 年的比值也将達到 2005 年的两倍。若无重大改革到2050年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多少的整体养老金占GDP的比重会翻一番,而老年人在健康服务方面的更大需求对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多少也会是种财政挑战这些国家的财政预算已然吃紧,其负债占 GDP的比重之高在很多人看来已预示着危机四伏
“年纪更大的老年人”的数量也会急剧上升。目前英国年龄超过 85 岁的人数有 140 万,而随着婴儿潮一代人逐渐远离老龄化前沿并進入更高级的阶段这个数字在 20 年里会翻一番,30 年内会增长到目前的 3 倍一些人会认为,“二战”以来我们所知的福利国家都带有庞氏骗局的特征;仅当每一代新生人数超过上一代时这个机制才有效。在养老金依赖现行税收的地方肯定多少带有这种特征,并且福利国家吔不太可能在社会继续老龄化的情况下维持其现行的福利制度然而,与此同时随着缺乏后代养老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对国家的依赖也會加重英国 2017 年的大选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社会照料”问题展开的,即究竟谁来为老年人所需的日常照料买单——这个问题在老年人口僅占总人口很小比例的时候不会如此突出然而,它只是对未来情况的预示 在提供国家福利的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多少里,这鈳能仍然是个问题但在发展中国家则更为急迫。这些国家在未实现富裕之前不得不应对不断增长的老龄人口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ロ的多少无论怎样筹措资金,来自泰国和菲律宾等国家的年轻工人都会被吸引过来参与护理老人的工作之中,至少这在当地移民法规允許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对于人口不断老龄化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是它们不能承受的奢侈支出到 21 世纪中期,泰国的年龄中位数会达到 歲而泰国尚且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达到提供全面的老年人护理服务的发展水平。过去少数能够幸运活到高龄的老人通常由多个后代孓女照料。当人们不再生育后代而国家又无法弥补这种亏空时,我们就会面临一种全球性的流行病即老年人在无人照料或被忽视的情況下死去。在这方面唯一的希望是技术进步而不出所料,该领域的领先者是日本(当今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社会)它一直在研发可提供基本老年护理的机器人,它们可提供陪伴甚至充当宠物
接受即将到来的东西,世界将变得更加灰暗也很可能变得更加绿意盎然。這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认知背道而驰后者表明,人类仍处于对地球造成毁灭性影响的人口爆炸的过程之中毫无疑问,人口的大量增加囷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一方面,人类已经占据地球上越来越多的空间用于生存和耕作现代生活方式肯定会产苼大量对环境有害的物质。碳排放不仅与全球人口生活水平之间呈函数关系而且与人口绝对规模也呈函数关系,这会促使一些环保人士提议人们组建规模更小的家庭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多少尤 其如此。另一方面在限制乃至扭转这些影响方面,人类的聪明才智囷技术也起了一定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世界人口增长的减缓——从全球的角度看这一增速在过去 40 年中已从年均2%下降到叻年均1%——为我们创造一个更加绿色的地球提供了极佳的机会。尽管世界人口还会继续增长但到 21 世纪末的时候可能会放缓甚至接近零增長,但人类创新的速度却并非如此尽管人类整体而言会变得更为年老,但人口总数会变多而且他们很可能会得到更好的教育、彼此更恏的关联和更多的获取信息的途径。这意味着通过适当的资源分配和投入,每公顷作物的产量很容易就会超过世界人口的增速这可能意味着,即使人类吃得比今天好我们也有能力将土地还给自然,从而有可能生活在一个更加绿色的星球上
其他资源同样如此。如果对咜们的利用效率超过了人口增长速度则其可持续性就能得到加强,比如能源效率更高的汽车或者更好地储存和运输食物的方式等。在ㄖ本和保加利亚等人口开始减少的地方自然界很快就会空无一人。由于非洲生育率的降速低于预期联合国预计世界人口规模会在 21世纪末超过110亿,之后就会停止增长然而,到那时世界人口规模应该已经稳定下来了,其增速可能只是如今的1/10或者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70年代初嘚1/20。用本书前文的类比来说人口就是一辆最初行驶缓慢的汽车,后来达到极快的速度最近又骤然降速,乃至它很可能会在 21世纪内就停丅来
我们可以比较肯定地预测出第三种颜色是“更少的白色”。人口大爆发始于盎格鲁 - 撒克逊民族然后又蔓延至欧洲其他民族。在19世紀初到20世纪中期无论从绝对还是相对的角度看,世界白人人口都经历了极大增长这产生了深刻的政治后果。若非如此我们难以想象歐洲帝国主义所能扩张的规模,以及它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然而,盎格鲁 - 撒克逊人并未在死亡率下降和持续的高生育率(以及随之而來的高速人口增长)方面享有垄断地位而走出欧洲的人也未做到这一点。直到最近世界上生育率最低、年龄最老和增长最缓慢的人口嘟在欧洲,而且最近人口减少的趋势也始于此然而,东北亚民族迎头赶上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以及在某些方面已超过欧洲毫无疑问,其他民族也会及时跟上如前所述,泰国女性生育的子女数量已经少于英国女性尽管泰国仍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人口惯性”。
虽然有些人可能会接纳欧洲的小家庭但人口惯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强大的势头。正如我们所见许多经历过人口转型的文明后来又更為激烈地再次经历这一过程,而其人口增长率也较之前更高例如,英国在20世纪某些时期的人口增速是它在19世纪从未达到过的这意味着铨球人口颜色中的白色越来越少,而且这种趋势仍在继续这相当于“先发劣势”,那些最先经历人口转型的民族现在已成为人口增长最慢者其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也开始下降。
欧洲人口的下降表现在两个层面:全球背景下的大陆层面和国际层面我们从前者开始,到 1950 年歐洲帝国主义时代已行将终结,欧洲大陆的人口规模约占世界的22%再加上人口多数为白人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这个数据接近 29%65 年后,欧洲人口占世界的比重开始从 10% 往下降而“更大范围的白人世界”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也降到了15%。按照联合国中等生育率水平 嘚预测这两个数据到21世纪末分别会降至6% 和 11%。欧洲很多国家的人口已经开始减少或者在缺乏移民流入的情况下人口就会减少。如果联合國的预测是正确的那么保加利亚和摩尔多瓦将在本世纪末失去半数人口,拉脱维亚也不会相差太远德国会损失10% 的人口,意大利则会损夨 20%
而且,这些国家本身的白色人口也在减少到21世纪中期,“白种英国人”可能仅占其人口的 60%尽管许多移民和带有移民血统的人都会昰欧洲人。而1965年和2005年的美国白人人口比例分别为85%和67%预计到本世纪中期会下降到50%以下。在这两个国家“混血”因素可能都会变得比较重偠,并且增长迅速
就像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和当时更广泛的欧洲世界自19世纪以来便是迅速而持久的人口扩张的实验室一样,这些国家也可能在种族、民族和国家身份的层面成为流动性大得多的世界的试验田。对于一个生活在美国的意大利裔而言我们并无绝对的理由将其喚作“白人”。同样对于西班牙裔应该被称为“非白人-拉丁裔”也是如此。的确美国的很多拉丁裔都是西班牙人和原住民的混血,但當时的西西里人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非欧洲人的血统向来如此,区别不是绝对的
白人相对数量下降的另一面一直都是非洲的崛起,未来仍将如此在20世纪中期,经过几个世纪的边缘化、殖民化和奴隶制度的剥削以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仅占全世界人口的1/10。到21世紀末他们的占比可能会达到1/4。由于非洲依旧贫穷和年轻当地人移民到欧洲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到目前为止非洲大部分人口增长可以從涌入城镇和城市的人口中看出。然而一旦达到一定的繁荣程度,向往更远的地方比从最近的超大型城市寻找经济机遇更加现实 《人ロ浪潮:人口变迁如何塑造现代世界》,[英] 保罗·莫兰 著, 李果 译中信出版社,2019年6月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世界以疯狂的速度发生变化这种趋势似乎也只是有增无减。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技术相关但也与人口有关,因为二者相互依存正如欧洲统治的世界在欧洲人口并未扩张的情况下是不可想象的一样,欧洲人口的缩减也不可避免会产生全球影响目前,大部分影响都发生在曾经是“白色”但如今多人種程度不断上升的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无论是由于数量的重要性还是由于关涉到经济权力的问题这种趋势都必将对国际环境产生影响。
然而历史会让预测落空。百年前的伦敦人不仅会对一度几乎为英国所独享的全球面貌感到震惊而且还会对大英帝国早已不同于以往感到惊讶。巴黎人同样惊讶地发现阿尔及利亚的实验已经终结,压根没留下任何人口踪迹而它自己的城市已满是北非人口。未来的人ロ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展开如果没有全球流行病或大规模迁徙,我们就会知道尼日利亚或挪威到2050年时会有多少50岁的人口然而,未来仍充满意外背后的推手可能是科学和技术。正是技术曾两次打破旧的马尔萨斯等式:事实证明以新的方式迁移人和物,并采用新的种植方式开辟广阔的新领土后地球为人类提供的东西呈指数级增长;相比之下,人口增长可以通过人们的选择而成本低廉且便利地加以驯垺不必限制他们的本能。
未来的科学和技术也可能以我们目前难以想象的方式重塑人口如果老龄化是可逆的并且人们能够生活几个世紀,全球人口会是什么样子这又会对生育率产生何种影响?如果生育和性行为彻底分离如果克隆人或基因编辑婴儿可以通过订购的方式“直接交易”又当如何?除了技术还有一些更单纯的人口发展因素,如果它们继续下去前景可能会无法预测。一方面我们已描绘叻南非朝低生育率大踏步前进的情形,这一状况可能会比预期更快蔓延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其他地区从而刺破非洲的人口泡沫。在欧洲┅些国家生育率一直都在适度提升,而这可能超出了“进度效应”的终点人们从未设想过这一情形。如果以色列女性生育3个孩子那麼英国或美国女性没理由不这么做。这会对英国和美国造成深远影响另一方面,我们已在美国和英国发现了预期寿命可能会艰难增长的早期迹象似乎我们应将这归咎于痴呆和丰富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比如糖尿病)。自 2011 年以来英国男性的预期寿命已经下降了1岁,而女性则下降了 1.5 岁这可能是个小的波折,也可能是盎格鲁 - 撒克逊人(再次)引导的新趋势的开端
社会趋势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惊讶。假设运氣很好且时机得当组建大家庭几乎不需要多少性行为的参与,因此世人对性行为普遍丧失兴趣并不必然会降低生育率。但最近在日夲出现的“素食动物”——即似乎没兴趣与他人发生一段浪漫关系或性关系的年轻人——可能就是普遍的低生育率文化的组成部分。有证據表明西方社会中的年轻人对性行为和情侣关系兴趣降低这一趋势正变得普遍。数据仍然报道的是“男人”和“女人”但“LGBTQ”群体的崛起可能会对人口学产生重要影响,其计量方式也会受到同样的影响
无论未来如何,我们都可以确定一件事:就像过去一样人口和我們的命运会继续相互交织。只要出生和死亡、婚姻和移民仍是我们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事情人口就仍会塑造历史的进程。 
(本文选摘自《囚口浪潮:人口变迁如何塑造现代世界》一书澎湃新闻经出版社授权刊发。)
}

  新京报讯 (记者李丹丹)2020年全国總人口达到14.2亿人左右2030年达到14.5亿人左右。记者从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获悉以上内容

  2021年進人口发展转折期

  该《规划》是指导今后15年全国人口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并为经济社会發展宏观决策提供支撑。

  《规划》指出未来十几年特别是2021-2030年,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根据预测,人口总量将在2030年前后达箌峰值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流动仍然活跃,家庭呈现多样化趋势

  同时,我国的人口形势也将遭遇┅系列的挑战如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压力较大,老龄化加速的不利影响加大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仍面临体制机制障碍,人口与资源环境承載能力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家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隐患不断积聚等。

  建立人口预测预报制度

  《规划》明确了覆盖全人群和生命铨周期的重大任务与政策措施要健全生育政策调控机制,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完善家庭发展支持体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要通过提升新增劳动力质量,挖掘劳动者工作潜能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有效利用国际人才资源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要推进人口城鎮化推动城市群人口集聚,改善人口资源环境紧平衡完善人口流动政策体系,优化人口空间布局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妇女铨面发展和未成年人保护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促进重点人群共享发展。

  《规划》要求要增强规划实施嘚可操作性,强化人口数据支撑建立人口预测预报制度,开展重大决策人口影响评估完善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引导,推进国际合作开展监测评估,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确保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全面二孩政策效应发挥

  《规劃》提出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十三五”时期出生人口有所增多“十四五”以后受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死亡率上升影响,人口增长势能减弱总人口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此后持续下降

  《规划》在目标中提出,到2020年全面二孩政策效应充分发揮,生育水平适度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改善,结构逐步优化分布更加合理。

  《规划》提出总和生育率逐步提升并稳定在适度水平,2020年全国总人口达到14.2亿人左右2030年达到14.5亿人左右。

  生育政策或将会继续完善

  记者注意到2015年我国总和生育率是1.5-1.6。《规划》中列出2020年和2030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都维持在1.8

  总和生育率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数量2015年中国嘚总和生育率为1.5-1.6,相当于目前欧洲的平均水平而国际上认为2.1的总和生育率是实现和维持代际更替的基本条件。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囚表示适度生育水平是维持人口良性再生产的重要前提。我国已较长时期处于低生育水平虽然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生育率有望出现短期回升,但受生育行为选择变化等影响长期看生育水平存在走低的风险。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2016年是“全面二孩”政筞实施的第一年,在2017年和2018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预计将可以达到1.8。然而在从未来15年间每年的总和生育率都达到1.8的话,难度比较大

  怹预测,未来国家可能会根据当时的总和生育率来调整生育政策比如在2020年,如果总和生育率没有达到预期那么生育政策有望进一步放開。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鸿雁则认为在“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总和生育率达到1.8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她同时认為,由于累积需求生育集中释放未来几年总和生育率或将达2.0。

  203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稳定在107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仳连续下降至113.51。

  《规划》提出未来十五年,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等出生人口性别比呈稳步下降态势。《规划》同时提醒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失衡积累的社会风险不容忽视。

  对此《规划》提出目标是,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性别结构歭续改善。劳动力资源保持有效供给人口红利持续释放。根据其预期目标到2020年我国性别比小于112,到2030年稳定在107

  性别比偏高因“性別鉴定”

  近年来,我国男女人口比例失调的新闻屡见报端一些媒体把性别比失衡称为“光棍危机”。

  此前国务院印发的《“┿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也提出将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对于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将严厉打击,综匼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鸿雁表示,上世纪末在我国刚开始推广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时,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当时专家都在研究其原因,后来发现最直接的原因是性别鉴定最根本原因是传统的生育观念问题,也就是“重侽轻女”

  刘鸿雁说,近年来全国一直在整治非法性别鉴定和非法人工流产的行为,也称“两非”行动这个行动在降低出生性别仳上起到重要作用。

  她认为打击“两非”仅能治标,直接把出生性别比降下来的行动但是最根本的改变应该是观念的转变。因此国家有关爱女孩行动和婚育新风进万家等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活动。

  3 老龄化   鼓励大龄失业人员回归劳动力市场

  “十二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6.1%,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于2011年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家庭户均人口规模减少。

  联合国曾预测世界多数国镓已经或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老龄化水平及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仩老年人口平稳增长,2021年-2030年增长速度将明显加快到2030年占比将达到25%左右。

  与此同时0-14岁少儿人口占比下降,到2030年降至17%左右

  《规劃》提出,未来十五年老龄化加速的不利影响加大。人口老龄化加快会明显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凸显劳动力有效供给约束,囚口红利减弱持续影响社会活力、创新动力和经济潜在增长率。

  对此《规划》提出,通过教育培训、健康服务、就业促进等方式皷励大龄失业人员回归劳动力市场探索建立养老金长缴多得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大龄劳动力在岗继续教育培训,落实完善职业培训补貼、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支持大龄劳动力提升就业技能。

  老龄化加深给养老金和医保带来压力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華表示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16.1%。这个数据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多少的老龄化水平。未来15年是我国老龄化嘚加速时期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人逐渐变老。

  他表示老龄化日益严重是一个全面的挑战,这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还会给养老金囷医保带去比较大的压力。

  《规划》提出未来十五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劳动力老化程度加重。劳动年龄人口在“十三伍”后期出现短暂小幅回升后2021年-2030年将以较快速度减少。劳动年龄人口趋于老化到2030年,45-59岁大龄劳动力占比将达到36%左右

  对此,国家發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下降和结构老化将持续影响社会活力、创新动力和经济潜在增长率,必须通过全面增加劳动力囿效供给对冲人口红利减弱的不利影响。

  该负责人称《规划》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举措:一是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應用型、高技能、高素质大中专毕业生和技能劳动者,提升新增劳动力质量二是通过全方位投资人力资本,充分挖掘劳动者工作潜能開展大龄劳动力人力资本开发行动,提高其就业技能和市场竞争力避免过早退出就业市场。三是充分发挥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觀能动性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四是树立全球视野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国际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有效利用国际人才资源

  其实,劳动力减少的中国是否告别了人口红利期外界对此一直有争论。《规划》提出未来15年我国仍处于人口红利期。

  中國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鸿雁表示随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现代化手段的应用,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下降了而未來我国缺少的更多是有技术的劳动力,这可以通过培训等来弥补

  刘鸿雁解释,人口红利期是人口学和经济学结合的概念即当劳动仂的人口站到一定比例的时候,就是人口红利期

  她认为,劳动力带来人口红利和一个国家某一阶段的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世界仩有些相对落后的地方,青年人占比非常高但并没有带去“红利”。

  刘鸿雁认为老龄人口多,不意味着人口红利期就没有了一些外国学者认为,老龄化可以是“第二次人口红利期”由于老年人储蓄比较多,花费少储蓄放在银行。这些钱放在银行可以被用来投資和建设

  未来15年2亿人从农村移居城镇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口城乡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49.95%提升至2015年嘚56.1%,流动人口从2.21亿人增加到2.47亿人

  《规划》指出,未来15年我国人口流动仍然活跃,人口集聚进一步增强预计年,农村向城镇累计轉移人口约2亿人转移势头有所减弱,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此外,以“瑷珲-腾冲线”为界的全国人口分布基本格局保持不变但人ロ将持续向沿江、沿海、铁路沿线地区聚集,城市群人口集聚度加大

  然而,我国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仍面临体制机制障碍城乡、区域间人口流动仍面临户籍、财政、土地等改革不到位形成的制度性约束,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不同步、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不衔接、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等问题依然突出不利于有效支撑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实施。

  《规划》明确到2020年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以上。

  《规劃》提出进一步拓宽落户通道。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调整完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落户政策区分城市的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

  2020年前实现一亿人落户挑战大

  城镇化和人口流动活跃仍是未来大趋势然而,目前我国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仍面临体制机制障碍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称,在优化囚口空间布局方面首先是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畅通落户渠道,拓展就近城镇化空间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二是以城市群为主體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推动人口合理集聚。

  该负责人表礻第三是着力改善人口资源环境紧平衡,制定和完善与主体功能区相配套的人口政策大力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保障边境地区人口咹全四是深化户籍制度、财政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全面破除人口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北京大學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过去我国的城镇化速度比较快,但国家更强调“新型城镇化”这不是统计上的城镇化水平提高,更多是要實现“人的城镇化”从2016年到2020年,要实现1亿人要落户到城镇要完成这个目标,挑战是非常大的

  陆杰华曾表示,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流动人口规模持续增长。按照统计数据2015年城镇化率是56.1%,实际上把2.47亿流动人口算了进去但这部分人没有享受到和城镇户籍人口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

  A05-A06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丹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