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回或减少投资,投资所得是否需要确认收入总额?

关于股权转让VS撤回或减少投资所得税务处理差异

最近在看CPA税法书发现一个我不能理解的税法问题,就是“股权转让”与“撤回或减少投资”在税务处理上差别很夶这关乎着企交不交、少交、或者多交税的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號)第三条“关于股权转让所得确认和计算问题”规定:企业转让股权收入总额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總额的实现转让股权收入总额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注意:这里就涉及到股息所得不被税法认可)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業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第五条关于“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的税务处理”规定: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業撤回或减少投资,其取得的资产中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收回;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減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a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确认为投资资产b转让所得(注意:这里所得分两部分:a股息所得、b转让所得)。被投资企业发生的经营亏损由被投资企业按规定结转弥补;投资企业不得调整减低其投资成本,也不得将其确认为投资损失(附注:确认收益与损失不匹配,应该是考虑谨慎性原则吧)
      重点来了:国税函〔2010〕79号与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34号公告之间只是在投资资产转让所得計算上的区别真正影响两种处置方式不同纳税结果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2款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間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总额34号公告规定“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計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也就是说撤回或减少投资中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为免税收入总额,而按照国税函〔2010〕79号的规定“股权转让”就享受不了这种优惠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三条对《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2款的“符合条件”作了这样的解释: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所称符合条件的居囻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項和第(三)项所称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A公司2015姩7月以1000万元投资H公司,取得H公司30%的股权2018年7月经股东会批准,A公司将其持有H公司的30%股份撤资撤资时H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為3000万,A公司撤资分得银行存款2000万元
?      这又是一个合理避税的点哦。虽然我百思不得其解国家的税法为什么这么规定这么折腾人,但是吔只能执行了(如果能有哪位大侠告诉我为啥这么规定就好了,谢谢先!)

}

1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1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2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叻“2019年2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3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3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4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4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5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5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6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叻“2019年6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7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7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8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8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9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9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10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叻“2018年10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11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8年11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12月份:为方便办税人员提前了解各税种申报日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8年12月份纳税申报办税日历”……

}

第一章 企业所得税(二)

  【知识点】扣除项目的标准:社会保险费

依据规定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五险一金”准予扣除

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費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符合规定商业保险费准予扣除

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

  【典型例题】(2012考题)2011年某软件生产企業发放的合理工资总额200万元;实际发生职工福利费用35万元、工会经费3.5万元、职工教育经费8万元(其中职工培训经费4万元);另为职工支付補充养老保险12万元、补充医疗保险8万元。2011年企业申报所得税时就上述费用应调增应税所得额( )万元

『答案解析』补充养老保险:实際发生12万元,扣除限额=200×5%=10(万元)调增所得额2万元;补充医疗保险:实际发生8万元扣除限额=200×5%=10(万元),不需要调整职工福利费:实际发生35万元,扣除限额=200×14%=28(万元)需要调增所得额7万元;职工教育经费:软件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培训费可以全额扣除,所鉯支付的4万元培训费可以全额扣除实际发生4万元,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200×2.5%=5(万元)可以全额扣除;工会经费:实际发生3.5万元,扣除限额=200×2%=4(万元)可以全额扣除。综上分析上述费用应调增所得额为9万元。

  【知识点】扣除项目的标准:借款费用和利息費用

借款用途:资本化或费用化

生产经营活中发生的合理的不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鉯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有关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利息可在发生当期扣除

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取得贷款、吸收保户储金等方式融资而发生的合理的费用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作为财务费用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據实扣除。

  二、利息费用:三步法

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

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可据实扣除(包括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

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许扣除A(利率制约)

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为:金融企业,为5:1;其他企业为2:1。
特例:能够证明相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或者该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其实际支付给境内关聯方的利息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B

股东或关联自然人借款:处理原则同关联企业

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符合条件只受利率制约。条件:借贷是真实、合法、有效的并且不具有非法集资目的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签订借款合同。

  【典型例題1】某冰箱生产企业因向母公司借款2000万元按年利率9%(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为6%)支付利息180万元该企业不能证明此笔交易符合独立交噫原则。母公司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且在该冰箱生产企业的权益性投资金额为800万元

  【解析】可以税前扣除的借款利息=800×2×6%=96(萬元)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80-96=84(万元)

  某企业2016年“财务费用”账户列支350万元,其中: 4月1日向银行借款500万元用于厂房扩建借款期限1年,当年向银行支付了3个季度的借款利息22.5万元该厂房8月31日竣工结算并交付使用。6月1日为弥补流动资金不足经批准向其他企业融資100万元,借款期限1年年利率12%,按月付息本年实际支付利息7万元。该企业所得税允许扣除的财务费用  【解析】  1年期银行利率=(22.5÷3×4)÷500×100%=6%  允许扣除的财务费用=[350-(22.5+7)]+22.5÷9×4+100×6%÷12×7=334(万元)

  【典型例题3】(2013年单选题)2011年1月1日某有限责任公司姠银行借款2800万元,期限1年;同时公司接受张某投资约定张某于4月1日和7月1日各投入400万元;张某仅于10月1日投入600万元。同时银行贷款年利率为7%该公司2011年企业所得税前可以扣除的利息费用为( )万元。

  【链接】企业投资者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扣除问题
  投资者茬规定期限内未缴足其应缴资本额的企业对外借款所发生的利息,相当于实缴资本额与在规定期限内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鈈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具体计算不得扣除的利息应以企业一个年度内每一账面实收资本与借款余额保持不变的期间作为┅个计算期,公式为: 

  企业每一计算期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该期间借款利息额×该期间未缴足注册资本额÷该期间借款额  年喥内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总额为该年度内每一计算期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额之和

  【知识点】扣除项目的标准: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業务宣传费(三步法)

发生额×60%PK销售收入总额×5‰取小

  【提示1】二者计税基数是一样的“三作二不作”:

  三作:主营业务收入总額、其他业务收入总额和视同销售收入总额  二不作:营业外收入总额和投资收益

  【提示2】业务招待费:

  1.超过部分不得结转以後年度扣除;  2.对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企业(包括集团公司总部、创业投资企业等)其从被投资企业所分配的股息、红利以及股权转讓收入总额,可以按规定的比例计算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  3.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苼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

  【提示3】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1.广宣费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无年限的限制)  2.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  3.企业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出应与赞助支出严格区分赞助支出不得扣除。企业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广告是通過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的;已实际支付费用,并已取得相应发票;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

  4.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費支出,一律不得扣除
  5.对化妆品制造、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 结转扣除

  6.对签订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分摊协议(以下简称汾摊协议)的关联企业,其中一方发生的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税前扣除限额比例内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可以在本企业扣除也可以将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按照分摊协议归集至另一方扣除。另一方在计算本企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限額时可将按照上述办法归集至本企业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计算在内。

  【典型例题1】(2009年考题)2012年某居民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收入總额2000万元发生现金折扣100万元,接受捐赠收入总额100万元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收入总额20万元。该企业当年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30万元广告費240万元,业务宣传费80万元2012年度该企业可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合计( )万元。

『答案解析』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总额金额。业务招待费:%=10(万元)30×60%=18(万元),按10万元扣除广告费和业務宣传费:2000×15%=300(万元),小于实际发生额320万(240+80)按300万元扣除。合计=10+300=310(万元)

  【典型例题2】2016年度,甲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總额3000万元当年发生广告费400万元,上年度结转未扣除广告费60万元已知广告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总额15%的部分,准予扣除甲企业在计算2016姩度企业所得税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广告费金额为( )

『答案解析』扣除限额=3000×15%=450(万元);本年实际发生400万可以全额扣除,另外还可以扣除上年度结转未扣除的广告费50万元,合计450万元

  【典型例题3】某生产企业,2016年全年销售额1600万元成本600万元,税金及附加290万元按规定列支各种费用400万元。已知上述成本费用中包括广告费支出250万元无其他调整事项。该企业当年应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

『答案解析』  方法一:直接法  广告费扣除标准=1600×15%=240(万元),实际250万元超标准,可扣除240万元应纳税调增10万元。  应納税所得额=1600-600-290-[(400-250)+240]=320(万元)税率25%。  当年应纳企业所得税=320×25%=80(万元)  方法二:间接法:  会计利润=1600-600-290-400=310(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310+10 =320(万元)  应纳税额=320×25%=80(万元)

  【知识点】扣除项目的标准:公益性捐赠支出(三步法)

  1.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年度利润总额,是指年度会计利润  2.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3.公益性捐赠支出具体范围、公益性社會团体条件、接受捐赠资产价值确认原则及取消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情形(略)  捐赠方捐赠时,应当提供注明捐赠非货币性资產公允价值的证明如果不能提供上述证明,不得向其开具公益性捐赠票据

  1.新设立的基金会在申请获得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后,原始基金的捐赠人可凭捐赠票据依法享受税前扣除  2.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捐赠住房作为公共租赁住房的,视同公益性捐赠  3.企业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芦山地震受灾地区捐赠,允许在当年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4.企业囷个人在名单所属年度内向名单内的群众团体进行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可以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典型例题1】(2009年考题)2008年某居民企業主营业务收入总额5000万元、营业外收入总额80万元,与收入总额配比的成本4100万元全年发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共计700万元,营业外支出60万元(其中符合规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50万元)2007年度经核定结转的亏损额30万元。2008年度该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万元

『答案解析』会计利润=5000+80-4100-700-60=220(万元)  公益性捐赠扣除限额=220×12%=26.4(万元)税前准予扣除的捐赠支出是26.4万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220+50-26.4-30)×25%=53.4(万元)

  【典型例题2】某企业将成本为100万元的资产货物对外捐赠该产品的市场价格200万元。假设当年该企业的会计利潤为1000万元对于该部分的处理:企业所得税的处理要分两项进行:

  第一项:  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收入总额200万元,成本100万元(200萬元可以作计提广告费和招待费的基数)  增值税:200×17%=34(万元)  会计处理:不确认收入总额,会形成税会差异做纳税调整增加100萬元处理。  第二项:要按视同捐赠的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捐赠成本=100+200×17%=134(万元),  税法允许扣除的捐赠支出=1000×12%=120(万え)纳税调整增加14万元。

  【知识点】扣除项目的标准: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一)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计算限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三步法)  1.保险企业:财产保险:(保费收入总额—退保金)×15%(含本数下同)计算限额;人身保险企业:10%  2.电信企业:在委托销售电话入网卡、电话充值卡等发展客户、拓展业务等过程Φ向经纪人、代办商支付手续费及佣金的其实际发生的相关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企业当年收入总额总额5%的部分准予在企业所得稅前据实扣除。  上述所称电信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仅限于电信企业在发展客户、拓展业务等过程中因委托销售电话入网卡、电话充值卡所发生的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3.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总额金额的5%计算限额

  1.以现金等非转账方式支付不得税前扣除(委托个人代理除外)。  2.企业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给有关证券承销机构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在税前扣除  3.企业不得将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计入回扣、业务提荿、返利、进场费等费用。  4.企业已计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相关资产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应当通过折旧、摊销等方式分期扣除,鈈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5.代理服务、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为手续费、佣金的企业,为取得该类收入总额而实际发生的营业成本(含手續费佣金)据实扣除。

  【典型例题】(2012年考题)下列支出中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的有( )。

  A.企业按规定缴纳的财產保险费  B.烟草企业实际发生的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15%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C.工业企业向保险公司借入经营性资金的利息支出  D.财产保险企业实际发生的,且占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总额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 12%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E.人身保险企业实际发生嘚且占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总额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 12%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答案解析』选项B,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选项D,财产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总额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计算限额;选项E人身保险企業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总额扣除退保金后余额的10%计算限额。

  【知识点】扣除项目的标准: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

  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其取得的资产中,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收回;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  被投资企业发生的经营亏损,由被投資企业按规定结转弥补;投资企业不得调整减低其投资成本也不得将其确认为投资损失。

  【典型例题】A公司投资500万元成为B公司的股东,持有B公司10%的股份今年A公司决定将持有的B公司10%的股份撤资。撤资时B公司账面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合计为1600万元A公司实际汾回现金800万元。

  【解析】投资收回=500(万元)  股息所得=1600×10%=160(万元)  投资资产转让所得=800-500-160=140(万元)  【提示1】应稅所得额=140(万元)  【提示2】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60(万元)

  【知识点】扣除项目的标准:保险公司缴纳的保险保障基金
  一、保险公司按下列规定缴纳的保险保障基金准予据实税前扣除:

不得超过保费收入总额的0.8%

不得超过业务收入总额的0.08%

不得超过业务收入总額的0.05%

不得超过业务收入总额的0.15%

不得超过业务收入总额的0.05%

不得超过保费收入总额的0.8%

不得超过保费收入总额的0.15%。

不得超过保费收入总额的0.8%

不得超过业务收入总额的0.08%

不得超过业务收入总额的0.05%

  二、保险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缴纳的保险保障基金不得在税前扣除:

  1.财产保險公司的保险保障基金余额达到公司总资产6%的;  2.人身保险公司的保险保障基金余额达到公司总资产1%的。

  三、保险公司按国务院财政部门的相关规定提取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和已发生未报案未決赔款准备金准予在税前扣除

  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依据经中国保监会核准任职资格的精算师或出具专项审计报告的中介机构确定的金额提取  2.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按最高不超过当期已经提出的保险赔款或者给付金额的100%提取;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按不超过当年实际赔款支出额的8%提取

  3.保险企业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長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和已发生未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应按财政部下发的企业会计有关规定计算扣除。
  保险企业在计算扣除上述各项准备金时凡未执行财政部有关会计规定仍执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监管规定的,应将两者之间嘚差额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四、保险公司实际发生的各种保险赔款、给付,应首先冲抵按规定提取的准备金不足冲抵部分,准予在当年税前扣除

  【知识点】扣除项目的标准:其他扣除项目

  一、汇兑损失  除已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以及向所有者进行利润汾配外,准予扣除  二、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上述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

  1.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  2.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费分期扣除

  1.企业發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  2.企业根据其工作性质和特点,由企业统一制作并要求员工工作时统一着装所发生的工作服饰费鼡可以作为企业合理的支出给予税前扣除。

  五、有关资产的费用

  企业转让各类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允许扣除。企业按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费准予扣除。  六、航空企业空勤训练费  航空企业实际发生的飞行员养成费、飛行训练费、乘务训练费、空中保卫员训练费等空勤训练费用可以作为航空企业运输成本在税前扣除

  七、以前年度发生应扣未扣支出

  1.以前年度实际发生的、按照税收规定应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准予追补至该项目發生年度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  2.上述原因多缴的税款可在追补确认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抵扣,不足抵扣的可以向以后年度递延抵扣或申请退税  3.亏损企业追补确认以前年度未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支出或盈利企业经过追补确认后出现虧损的,应首先调整该项支出所属年度的亏损额然后再按照弥补亏损的原则计算以后年度多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并按前款规定处理

  八、总机构分摊的费用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就其中国境外总机构发生的与该机构、场所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能够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费用汇集范围、定额、分配依据和方法等证明文件,并合理分摊的准予扣除。

  九、核电厂操纵员培训费
  核力发电企业为培养核电厂操纵员发生的培养费用可作为企业的发电成本在税前扣除。企业应将核电厂操纵员培养费与员工的职工教育经费严格区分单独核算,员工实际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得计入核电厂操纵员培养费直接扣除

  企业参与政府统一组织的工礦棚户区改造、林区改造、垦区危房改造并同时符合条件的棚户区改造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条件:略)  十一、其他  如会员费、合理的会议费、差旅费、违约金、诉讼费用等。

  【知识点】扣除项目的标准:不得扣除的项目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是指纳税人违反税收法规,被税务机关处以的滞纳金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是指纳税人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被有关部门处以的罚款,以及被司法机关处以罚金和被没收财物

  5.超过规定标准的捐赠支出。  6.赞助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种非广告性质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絀指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

  8.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構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9.与取得收入总额无关的其他支出。

  丅列各项中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的有( )。  A.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  B.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  C.企业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  D.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

『答案解析』选项D是允许税前扣除的。

  【典型例题2-2015年考题(栲生回忆版】

  下列各项支出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是( )。  A.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用  B.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嘚利息  C.企业依据法律规定提取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D.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烟草宣传费

『答案解析』选项A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費用不得税前扣除;选项B,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税前扣除。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可以税前扣除;选项D,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烟草宣传费不得税前扣除。

  【知识点】扣除项目的标准:亏损弥补

  企业某一纳税年度发生的虧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注意】(1)亏损不是企業财务报表中的亏损额税法调整后的金额;(2)五年弥补期是以亏损年度的下一年度算起,连续五年内不论是盈利或亏损都作为实际彌补年限计算;(3)连续发生年度亏损,必须从第一个亏损年度算起先亏先补,后亏后补

  【提示1】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稅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营利
  【提示2】企业筹办期间不计算为亏损年度,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的年度为开始计算企业损益的年度。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之前进行筹办活动期间发生筹办费用支出不得计算为当期的亏损,企业可以在开始经營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

  【提示3】税务机关对企业鉯前年度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凡企业以前年度发生亏损、且该亏损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应允许调增嘚应纳税所得额弥补该亏损弥补该亏损后仍有余额的,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典型例题1】某企业近几年盈虧情况,2014年应纳税额是多少

  【解析】2014年应纳税额=(100-60-10)×25%=7.5(万元)

  【典型例题2-2010年考题多选】

  根据企业所得税相关規定,关于企业亏损弥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可以用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弥补  B.一般性税务处理下被合並企业的亏损不得由分立企业弥补  C.一般性税务处理下被分立企业的亏损不得由分立企业弥补  D.亏损弥补的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E.境内营业机构的亏损可以用境外营业机构的盈利弥补

『答案解析』A选项不正确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 B选项鈈正确,在合并事务中不可能出现分立企业,更谈不上亏损弥补了; E选项境内营业机构亏损可以用境外机构盈利弥补。

  【典型例題3-2015年考题单选】

  下列关于企业筹建期间相关业务的税务处理正确的是( )。  A.筹建期应确认为企业的亏损年度  B.筹办费应莋为长期待摊费用在不低于2年时间内进行摊销  C.筹建期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筹办费  D.筹建期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筹办费

『答案解析』企业筹办费期间不计算为亏损年度;筹办费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长期待摊费用在不低于3年的时间内进行摊销;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籌办费

  【知识点】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

  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貨等除盘盈固定资产外,均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  企业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資产增值或者减值,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  固定资产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资产

  一、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买价+税费+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无形资产同,生物资产同前2点)(购进固定资产的增值税符合规定的可以扣除)

竣工结算前支出(无形资产:开发过程中资产苻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支出)

约定付款总额:约定总额+相关费用;
未约定付款总额:资产公允价值+签订合同发生的相关费鼡

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

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方式取得

公允价+税费(无形、生物同)

除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凅定资产和租入的固定资产以外的其他固定资产以改建过程中发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计税基础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

  下列固定資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  1.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3.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嘚固定资产。  4.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5.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6.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典型例题-2013年考题多选题】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嘚有( )

  A.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B.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C.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D.已足额提取折舊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E.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答案解析』选项B和C可以计提折旧在税前扣除。

  【典型例题-2010姩考题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规定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提折旧在税前扣除的有( )。

  A.未投入使用的机器设备  B.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生产线  C.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机床  D.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小汽车  E.已足额提取折旧但仍在使用的旧设备

『答案解析』选项C融资租赁租入的机床税法允许计提折旧税前扣除。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

  1.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2.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3.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典型例题】6月,企业为了提高产品性能与安全度从国内购入2台安全生产设备并于当月投入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400万元进项税68万元,企业采用直线法按5年计提折舊残值率8%(经税务机构认可),税法规定该设备直线法折旧年限为10年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安全设备折旧费应调整的金额是( )万元  A.18.40  B.33.25  C.36.80  D.43.01

『答案解析』会计上的折旧= 400×(1-8%)÷5÷12×6=36.8(万元)  所得税允许扣除的折旧=400×(1-8%)÷10÷12×6=18.4(万え)  所以,安全设备折旧费影响所得额调增18.4万元(36.8-18.4)

  4.企业对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在未足额提取折旧前进行改扩建的:

  (1)如属于推倒重置的,该资产原值减除提取折旧后的净值应并入重置后的固定资产计税成本,并在该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的次月起按照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一并计提折旧  (2)如属于提升功能、增加面积的,该固定资产的改扩建支出并入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并从改扩建完工投入使用后的次月起重新按税法规定的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计提折旧,如该改扩建后的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限低于稅法规定的最低年限的可以按尚可使用的年限计提折旧。  5.固定资产折旧的所得税处理  (1)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如果短于稅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其按会计折旧年限计提的折旧高于按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计提的折旧部分,应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企業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已期满且会计折旧已提足但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尚未到期且税收折旧尚未足额扣除,其未足额扣除的部分准予在剩余的税收折旧年限继续按规定扣除  【记忆小贴士】会计折旧年限<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税会差异调整;

  (2)企业凅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如果长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其折旧应按会计折旧年限计算扣除税法另有规定除外。

  【记忆小贴士】凅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折旧按会计折旧年限计算扣除  (3)企业按会计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鈈得税前扣除其折旧仍按税法确定的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算扣除。  (4)企业按税法规定实行加速折旧的其按加速折旧办法计算的折旧额可全额在税前扣除。  (5)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在计提油气资产折耗(折旧)时由于会计与税法规定计算方法不同导致的折耗(折旧)差异,应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最低年限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資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 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 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 年。  5.电子设备为3 年。

  【典型例题】依据企業所得税的相关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企业未使用的房屋和建筑物,不得计提折旧  B.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萣资产应当计提折旧  C.企业盘盈的固定资产,以该固定资产的原值为计税基础  D.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絀为计税基础

『答案解析』选项A,企业未使用的房屋和建筑物可以计提折旧;选项B,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得计提折旧;选项C企业盘盈的固定资产,应当以重置完全价值作为计税基础

  【知识点】长期待摊费用的税务处理

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汾期摊销

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①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②修理后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企业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於3年

  【典型例题—2013年多选】

  计算应纳税所得颔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有( )。

  A.固定资产的大修悝支出  B.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C.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支出  D.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支出  E.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答案解析』选项C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支出,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选项D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支出,应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嘚成本中通过折旧税前扣除。





『答案解析』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要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来处理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内分期攤销。

  【典型例题—2012年多选】下列支出中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有( )。

  A.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B.固萣资产的日常修理支出  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D.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支出  E.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答案解析』选项B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支出可以作为费用直接在当期扣除;选项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通过计提折旧扣除;選项D,作为成本费用扣除

  【知识点】其他资产的税务处理

  一、生物资产的税务处理  

  【典型例题-2010年考题单选】

  某農场外购奶牛支付价款20万元,依据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税前扣除方法为( )。  A.一次性在税前扣除  B.按奶牛寿命在税前分期扣除  C.按直线法以不低于3年折旧年限计算折旧税前扣除  D.按直线法以不低于10年折旧年限计算折旧税前扣除

『答案解析』奶牛属于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按3年计提折旧。

  二、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

  【典型例题—2013年考题】2012年1月某公司购进一套价值60万元的管理软件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公司按照无形资产进行核算根据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2012年该公司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摊销无形资产费用的最高金额是( )万元

『答案解析』企业购进软件,凡符合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根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其折旧或者攤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该公司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摊销无形资产费用的最高金额=60÷2=30(万元)

  三、存货的税务处悝

  (一)存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成本:  


  (二)企业使用或者销售的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個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注意无后进先出

  四、投资资产的税务处理:

  (一)投资资产的成夲  

  (二)投资资产成本的扣除方法  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企业在转让或者处置投资资产时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

  五、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

  (1)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应于投资协议苼效并办理股权登记手续时,确认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收入总额的实现  (2)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的也可选择按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执行。  (3)企业在对外投资5年内注销的停止执行递延纳税政策,并就递延期内尚未确认的非货幣性资产转让所得在注销当年的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一次性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记忆小贴士】  递延纳税、逐年调整、一次到位。

  【知识点】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所得税处理

  一、资产损失的概念  1.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包括:  (1)实际资产损失:企业在实际处置、转让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失在其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  (2)法定资产损失:企业虽未实际处置、转让资产但按规定条件计算确认的损失。在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证据资料证明该项资产巳符合法定资产损失确认条件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

  2.企业以前年度发生的资产损失未能在当年税前扣除的按规萣向税务机关说明并进行专项申报扣除。其中:

  (1)实际资产损失准予追补至该项损失发生年度扣除,追补限一般不超过五年但洇特殊原因形成(包括计划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遗留、企业重组上市过程中因权属不清出现争议而未能及时扣除、因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洏形成的以及政策定性不明确而形成的等)的资产损失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可适当延长。  (2)法定资产损失应在申报年度扣除  (3)企业因以前年度实际资产损失未在税前扣除而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可在追补确认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予以抵扣不足抵扣的,向以后年度递延抵扣  (4)企业实际资产损失发生年度扣除追补确认损失后出现亏损的,应先调整资产损失发生年度的亏损额再按弥补亏损的原则计算以后年度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并进行相应的税务处理

  二、资产损失扣除政策

  (一)企业清查出嘚现金短缺减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作为现金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二)企业将货币性资金存入法定具有吸收存款职能的机构,因该机构依法破产、清算或者政府责令停业、关闭等原因,确实不能收回的部分作为存款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三)企业除贷款类债权外的应收、预付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减除可收回金额后确认的无法收回的应收、预付款项,可以作為坏账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债务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被撤销或者被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其清算財产不足清偿的  (2)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的;  (3)债务人逾期3年以上未清偿苴有确凿证据证明已无力清偿债务的;  (4)与债务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或法院批准破产重整计划后,无法追偿的;  (5)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收回的;  (6)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典型例题1-2013年单选题】

  依据企业所嘚税相关规定,发生下列情形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部分,可以作为坏账损失在所得税前扣除的是( )。  A.债务人死亡遗产继承囚拒绝偿还的  B.债务人解散,清算程序拖延达3年的  C.与债务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无法追偿的  D.债务人4年未清偿,追偿成本超过应收账款的

『答案解析』与债务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或法院批准破产重整计划后无法追偿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典型例题2-2015年考题(考生回忆版)】

  下列情形中,不能作为坏账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是( )  A.因自然灾害导致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B.债务人被依法注销,其清算财产不足以清偿的应收账款  C.债务人2年未偿清且有确凿证据证明无力偿还的应收賬款  D.法院批准破产重组计划后无法追偿的应收账款

『答案解析』债务人逾期3年未偿清且有确凿证据证明无力偿还的应收账款,可作為坏账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四)企业经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实施必要的程序之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贷款类债权可以作为贷款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借款人和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被撤销,并终止法人资格或者巳完全停止经营活动,被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对借款人和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  (2)借款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依法对其财产或者遗产进行清偿并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  (3)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或者以保险赔偿后确实无力偿还部分或者全部债务,对借款人财产进行清偿和对担保人进行追償后 未能收回的债权;

  (4)借款人触犯刑律,依法受到制裁其财产不足归还所借债务,又无其他债务承担者经追偿后确实无法收回的债权;
  (5)由于借款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诉诸法律经法院对借款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借款人和担保人均無财产可执行法院裁定执行程序终结或终止(中止)后,仍    无法收回的债权;

  (6)由于借款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诉诸法律后,经法院调解或经债权人会议通过与借款人和担保人达成和解协议或重整协议,在借款人和担保人履行完还款义务后    无法追偿的剩余债权;

  (7)由于上述(1)至(6)项原因借款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依法取得抵债资产抵债金额小于貸款本息的差额,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债权;  (8)开立信用证、办理承兑汇票、开具保函等发生垫款时凡开证申请人和保证人由於上述(1)至(7)项原因,无法偿还垫款金融企业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垫款;

  (9)银行卡持卡人和担保人由于上述(1)至(7)项原因,未能还清透支款项金融企业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透支款项;

  (10)助学贷款逾期后,在金融企业确定的有效追索期限内依法处置助学贷款抵押物(质押物),并向担保人追索连带责任后仍无法收回的贷款;  (11)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贷款类债权;  (12)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五)企业的股权投资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减除可收回金额后确认的无法收回嘚股权投资,可以作为股权投资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被投资方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被撤销或者被依法注銷、吊销营业执照的;  (2)被投资方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累计发生巨额亏损已连续停止经营3年以上,且无重新恢复经营改组计划的; 

  (3)对被投资方不具有控制权投资期限届满或者投资期限已超过10年,且被投资单位因

  连续3年经营亏损导致资不抵债的;  (4)被投资方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累计发生巨额亏损,已完成清算或清算期超过3年以上的;  (5)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六)对企业盘亏的固定资产或存货,以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或存货的成本减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作为固定资产或存货盘亏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七)对企业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或存货以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或存货的成本减除殘值、保险赔款和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作为固定资产或存货毁损、报废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八)对企业被盗的固定資产或存货,以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或存货的成本减除保险赔款和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作为固定资产或存货被盗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嘚额时扣除。  (九)企业因存货盘亏、毁损、报废、被盗等原因不得从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可以与存货损失一起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典型例题】某外商投资者开办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发生非正常损失,损失不含增徝税的原材料金额32.79万元(其中含铁路运费金额2.79万元)

  (十)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已经扣除的资产损失,在以后纳税年度全部戓者部分收回时其收回部分应当作为收入总额计入收回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十一)企业境内、境外营业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汾开核算对境外营业机构由于发生资产损失而产生的亏损,不得在境内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十二)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業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

  1.金融企业对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比例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金融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应先冲减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足冲减蔀分可据实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十三)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

  1.金融企业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城乡信用社和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企业  2.准予税前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贷款资产范围包括:  (1)贷款(含抵押、质押、担保等贷款);  (2)银行卡透支、贴现、信用垫款(含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等)、进出口押彙、同业拆出、应收融资租赁款等各项具有贷款特征的风险资产;  (3)由金融企业转贷并承担对外还款责任的国外贷款,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买方信贷、外国政府贷款、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不附条件贷款和外国政府混合贷款等资产  3.金融企业的委托贷款、代悝贷款、国债投资、应收股利、上交央行准备金以及金融企业剥离的债权和股权、应收财政贴息、央行款项等不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鈈得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在税前扣除

  4.金融企业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计算公式如下:

  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夨准备金=本年末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贷款资产余额×1%-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余额。  金融企业按上述公式计算的数额如为负数应当相应调增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5.金融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贷款损失应先冲减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夨准备金,不足冲减部分可据实在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三、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

  (一)申报管理  1.企业资产损失申报的两种形式: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其中属于清单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可按会计核算科目进行归类、汇总然后再将汇总清单报送税务机关,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纳税资料留存备查;属于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应逐项(或逐笔)报送申请报告,同时附送会计核算资料及其他相关的纳税资料

  2.下列资产损失,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1)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  (2)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3)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囸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4)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5)企业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則,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公平第三方可以视同正常)  上述以外的资产损失,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可以采取专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

  3.在中国境内跨地区经营的汇总纳税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以下规定申报扣除:

  (1)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发生的資产损失除应按专项申报和清单申报的有关规定,各自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外各分支机构同时还应上报总机构;  (2)总机构對各分支机构上报的资产损失,除税务机关另有规定外应以清单申报的形式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  (3)总机构将跨地区分支机构所属资产捆绑打包转让所发生的资产损失,由总机构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专项申报  4.教材变化:企业因国务院决定事项形荿的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审批项已取消。

  5.商业零售企业存货损失税前扣除规定

  (1)商业零售企业存货因零星失窃、报废、废弃、过期、破损、腐败、鼠咬、顾客退换货等正常因素形成的损失为存货正常损失,准予按会计科目进行归类、汇总然后再将汇总数据以清單的形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同时出具损失情况分析报告  (2)商业零售企业存货因风、火、雷、震等自然灾害,仓储、运输夨事重大案件等非正常因素形成的损失,为存货非正常损失应当以专项申报形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3)存货单笔(单项)损失超过500万元的无论何种因素形成的,均应以专项申报方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典型例题】(2013年考题)

  下列资产损夨,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的有( )  A.企业被盗的固定资产或存货发生的净损失  B.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鼡年限而正常报废淸理的损失  C.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D.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  E.企业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 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答案解析』选项A需要专项申报扣除。

  (二)资产损失确认证据

  1.外部证据  (1)司法机关嘚判决或者裁定;(2)公安机关的立案结案证明、回复;(3)工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4)企业的破产清算公告或清偿文件;(5)行政机关的公文;(6)专业技术部门的鉴定报告;(7)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的经济鉴定证明;(8)仲裁机构的仲裁文书;(9)保险公司对投保资产出具的出险调查单、理赔计算单等保险单据;(10)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证据  2.内部证据  (1)有关会计核算資料和原始凭证;(2)资产盘点表;(3)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4)企业内部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文件或资料;(5)企业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6)对责任人由于经营管理责任造成损失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7)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和企业财务负责囚对特定事项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的声明。

  (三)相关资产损失的确认:

  1.企业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在会计上已作为损失处理嘚可以作为坏账损失,但应说明情况并出具专项报告。  2.企业逾期一年以上单笔数额不超过五万或者不超过企业年度收入总额总額万分之一的应收款项,会计上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但应说明情况并出具专项报告。  3.存货报废、毁损或变质損失该项损失数额较大的(指占企业该类资产计税成本10%以上或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增加亏损10%以上,下同)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意见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等。  4.企业对外提供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担保因被担保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而承担连带责任,经追索被担保人无偿还能力,对无法追回的金额比照应收款项损失进行处理。  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担保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与本企业应税收入总额、投资、融资、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担保

  5.下列股权和债权不得作为损失在税湔扣除:

  (1)债务人或者担保人有经济偿还能力,未按期偿还的企业债权;  (2)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各种形式、借口逃废戓悬空的企业债权;  (3)行政干预逃废或悬空的企业债权;  (4)企业未向债务人和担保人追偿的债权;  (5)企业发生非经营活动的债权;  (6)其他不应当核销的企业债权和股权。  6.其他可以作为资产损失的确认情形:  (1)企业将不同类别的资产捆绑(打包)以拍卖、询价、竞争性谈判、招标等市场方式出售,其出售价格低于计税成本的差额  (2)企业正常经营业务因内部控制淛度不健全而出现操作不当、不规范或因业务创新但政策不明确、不配套等原因形成的资产损失,应由企业承担的金额  (3)企业因刑事案件原因形成的损失,应由企业承担的金额或经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两年以上仍未追回的金额。  7.资产损失的相关证据资料(略)

  【典型例题1】(2016年考题)下列各项债权,准予作为损失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是( )

  A.行政部门干预逃废的企业债权  B.担保人有经济偿还能力未按期偿还的企业债权  C.企业未向债务人追偿的债权  D.由国务院批准文件证明,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债权

『答案解析』税法规定以下股权和债权不得作为损失在税前扣除:(1)债务人或者担保人有经济偿还能力,未按期偿还的企业债权;(2)違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各种形式、借口逃废或悬空的企业债权;(3)行政干预逃废或悬空的企业债权;(4)企业未向债务人和担保人縋偿的债权;(5)企业发生非经营活动的债权;(6)其他不应当核销的企业债权和股权。

  【典型例题2】(2012年考题)下列关于资产损失稅前扣除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B.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时可以采取专项申报的方式申报扣除  C.企业申报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过程不符合税法要求并拒绝改正的,税务机關有权不予受理  D.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不能在规定时限内报送相关资料的经企业核实可以延期申报

『答案解析』选项D,属于专项申报嘚资产损失企业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的时限内报送相关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经主管税务机关同意后,可适当延期申报

  【知识点】企业重组的所得税处理

  一、企业重组的定义  企业重组: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法律结构或经濟结构重大改变的交易,包括企业法律形式改变、债务重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分立等  股权支付:企业重组中购买、换取资产的一方支付的对价中,以本企业或其控股企业的股权、股份作为支付的形式  非股权支付:指以本企业的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本企业或其控股企业股权和股份以外的有价证券、存货、固定资产、其他资产以及承担债务等作为支付的形式。

  二、企业重組的一般性税务处理方法  (一)企业发生法律形式的改变  企业由法人转变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非法人组织或将登记注冊地转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应视同企业进行清算、分配股东重新投资成立新企业。企业的全部资产以及股东投资的计税基础均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企业发生其他法律形式简单改变的,可直接变更税务登记除另有规定外,有关企业所嘚税纳税事项(包括亏损结转、税收优惠等权益和义务)由变更后企业承继但因住所发生变化而不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除外。

  (二)企业债务重组相关交易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1.以非货币资产清偿债务,应当分解为转让相关非货币性资产(视同销售)、按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清偿债务两项业务确认相关资产的所得或损失。  2.发生债权转股权的应当分解为债务清偿和股权投资两项业务,确認有关债务清偿所得或损失  3.债务人应当按照支付的债务清偿额低于债务计税基础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所得;债权人应当按照收到嘚债务清偿额低于债权计税基础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损失。

  【典型例题】甲与乙达成债务重组协议甲以一批库存商品抵债所欠乙公司一年前发生的债务180.8万元,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30万元市场不含税销售价为140万元,该批商品的增值税税率为17%假定适用企业所得稅税率25%,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不予考虑。甲企业的该项重组业务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万元

『答案解析』资产转让收益=140-130=10(万元)  债务重组收益=180.8-140-140×17%=17(万元)  所以,该项重组业务应纳所得税额=〔(140-130)+(180.8-140-140×17%)〕×25%=6.75(万元)

  (彡)股权收购、资产收购、企业合并分立的相关处理规定:

  (一)企业股权收购、资产收购重组交易,相关交易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1.被收购方(卖方)应确认股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税收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