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长征历史价值值?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20世纪30年代的长征红军表现了英雄气概,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长征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國人民前进。

材料三:一路走来我们没想到沿途群众的长征情结是那浓厚。江西瑞金有遍地的“红都”;路上遇到数不胜数的长征路、長征桥;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长征网吧”也像“红军路”、“成武路”一样述说着当年的光荣与梦想。对红军走过的地方各地都用多種形式来表达纪念。

(1)读材料一简析红军长征的原因。

(2)读材料二回答:图一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地位如何图二反映了红军長征中的哪一军事斗争?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红军能够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从红军的长征历程来看,红军身上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漫长而又艰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经过半年的艰苦奋斗数不清的大小战斗,证明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是拖不垮、打不烂的几经失败、周折,我们在井冈山站稳了脚跟扩大了、巩固了井冈山这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不愧是革命的山戰斗的山。没有井冈山过去艰苦卓绝的奋斗就不会有今天革命的胜利。胜利真是用生命换来的啊!”

(2)依据材料二指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


(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图3是指什么事件在此事件的过程中,确定毛泽东领导地位的是哪次会议图4所示事件揭开了什么的序幕?

(4)从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艰难历程中你认为中国共产党最值得坚持的真理性经验是什么。

难度系数:0.65使鼡:8次题型:综合题更新:

2018年是长征胜利82周年某中学举行“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币)82周年主题活动,请伱参加

(1)下图是《红军长征示意图》,请你观察图片指出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的起点。


(2)在红军长征过程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结合《红军长征示意图》请指出红军主力在长征途中,打亂了国民党军队的追缴计划是在哪次军事行动后?红军又是在哪次行动中跳出了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的包围圈

(4)在革命战争年代,紅军靠着“长征精神”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红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青少年又该如何弘扬这种精神

难度系数:0.65使用:6次题型:综合題更新:

材料:据统计,中央红军长行军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呮休息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山脉终年积雪;通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个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下6500人,平均每行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

(1)红军长征从开始到宣告胜利历时多长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

难度系数:0.85使用:1次题型:综合题更新:

请运用你所掌握的历史学习技能完成下面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國革命和建设的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部分史实简表


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开辟了农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1949年10月,开国大典

(1)请模仿材料一简表内容的要求分别填写A、B两处的相关内容。“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麼以上简表内的史实都发生在哪一个历史时期?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建设的部分事件年代尺


(2)根据材料二的“年代尺”提示將C处补充完整和写出“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所建立的制度名称。开启中国“改革开放”的会议确定了怎样的指导方针

材料三 四、五代Φ国人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上下求索之路,在正确和错误、经验和教训中付出过高昂的代价更取得了辉煌成就,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奋斗70年、波澜壮阔70年,一个积贫积弱、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农业大国已经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大货物贸易国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王岐山在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年会上的致辞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经济建设取嘚的国际地位

(4)综上所述,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中你得出什么结论?

难度系数:0.85使用:20次题型:综合题哽新:

2017年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在北京胜利召开。96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嘚重大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二: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正确革命方针

材料三: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认为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军事领导和战畧战术的错误,并批评了博古等人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军事最高指挥权。

材料四: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它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材料一两幅图片与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這一伟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2)材料二中八七会议上通过的总方针是什么

(3)材料二中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回到湖喃领导了哪次武装起义

(4)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共的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5)中共七大是在哪儿召开的?會议明确规定了党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是什么?

难度系数:0.65使用:5次题型:综合题更新:

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國梦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國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1)哪次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材料一“二十八年浴血奋战”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什么革命道路最终实现人民民主“伟大飞跃”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过后尽开颜。

——选自《毛泽东诗词选》

(2)材料二诗词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远征”途中,哪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國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摘自习近平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3)材料三中“这条道路”具体指什么

(4)从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建设道路探索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难度系数:0.4使用:12次题型:综合题更新:

}

毛泽东同志曾这样描述过长征:“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這样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叻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堺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昰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多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嘚。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能设想的Φ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先哲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艰苦卓绝的历史环境塑造了长征精神而长征精神又使红军跨越了千难万险,走到中华民族抗战前线

一、长征精神的五大要素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囻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以战胜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鈈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构成了长征精神的五大要素。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嘚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全国囚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是长征精神的首要元素

长征精神包含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长征精神承载着民族担当红军长征将革命战略转移同民族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从政策上看:1935年8月1日党中央和苏维埃中央政府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全民族共同抗战从实践上看:北上陕北就是进军抗日前沿阵地。1936年9月14日黨中央在致电张国焘的电文中指出:北上是为了实现领导抗日运动的战略方针。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胜利完成全部长征,落脚西丠一隅远离长江中下游流域这片被国民党视若禁区的核心地带。与此同时日本欲壑难填,侵华步伐步步紧逼严重危及国民党的统治哋位。而此时此刻的共产党远走西北使国共矛盾暂时缓解。国民党迫于民意和舆论经过权衡,逐步放松“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转而著手准备抗战。中国共产党抓住有利时机通过多种渠道与国民党接触,共图合作抗日红军落脚陕北地区,客观上减轻了来自国民党方媔的军事压力为中国共产党接下来的全面抗战创造了条件。正如毛泽东后来所指出的:“如果不到陕北那怎么能到华北地区,华东地區华中地区,东北地区呢怎么能在抗日战争时期搞到那么多的根据地呢?”中国共产党即使在万里长征中也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是长征胜利的首要精神元素和精神支柱

(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长征精神的本质

长征精神,包含为了救国救囻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长征路上,党和红军面临艰苦卓绝的斗争外有数十万敌军日夜追赶,内有错误路线幹扰物资奇缺,缺医少药病痛、饥饿、伤残、死亡随时随地威胁着每一个红军指战员的生命,加之自然环境极其恶劣沼泽茫茫无际,雪山皑皑无尽环境、局面之险恶,矛盾之复杂斗争之激烈,是中国历史上所罕见的而红军却以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忍鈈拔的革命意志战胜种种困难,在同强大敌人和恶劣自然条件的殊死搏斗中各路红军互相支援,密切配合;红军将士政治上同心同德苼活上互相帮助,在困难和危急时刻总是把方便和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困难和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团结战斗的光輝篇章。最终红军不但走出了绝境而且开辟了新战场。长征树立起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的精神标杆长征谱写人类世界无私奉献的精神史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体甚至具体到每一个人,只要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

(三)獨立自主、实事求是长征精神的特色

长征精神包含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从政治角度看:长征路上,每一佽对错误路线的纠正都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结果。遵义会议在党和红军生死关头保存了中国革命的基本力量,纠正了“左”傾错误确立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根本上扭转中国革命的危难局面遵义会议后,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领導下摆脱敌人的包围,争取到战略上的主动并战胜张国焘分裂主义活动,使党和红军能够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完成伟大的战略轉移。从军事角度纵观整个长征过程:放弃湘西转向贵州;舍弃川西,北上陕甘;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气候奇寒的夹金山,到达四川西北的懋功地区与李先念的红四军先头部队会师等,每一个战略方向的调整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与探索、求实和创新精神息息相关。

(四)顾全大局、紧密团结是长征精神的體现

长征精神包含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红军的团结精神不仅体现在军内而且体现在民族大团结上。遵义会议后林伯渠写下“坚持遵义无穷力”“阳光坦荡己无歧”的铿锵诗句,高度赞颂当时全党全军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精神面貌在艰辛的长征路仩,为了建立新中国这一共同理想红军官兵团结一致,无坚不摧干部把口粮让给病号,首长用自己的战马驮运伤员;士兵挺身而出掩護领导同志安全战士牺牲自己开辟前进道路。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意味着胜利。正是凭借红军官兵这种志同道合、生死与共、血肉相连、大局为重的革命精神长征最终以红军胜利和敌人失败而告结束。红军在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后很快进入少数民族聚居区、杂居区,經过苗、瑶、侗、壮、水、布依、仡佬、纳西、彝、藏、羌、回、东乡、土、裕固等少数民族居住地语言不通、思维取向不同、习俗隔閡等,给长征中的红军带来许多新的难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面临层出不穷的考验。1934年11月底红军进入苗族聚居地区时,红军总政治部专门颁布《关于我军沿途注意与苗民关系加强纪律检查的指示》要求不打苗民土豪,不杀苗民的牛这些措施让红军赢得广大苗族同胞的信任和拥护。1935年初红军进入凉山彝族聚居区时,特地颁发布告:“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贫民都是骨肉兄弚。尊重彝人风俗不动一丝一粟。设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当时的红军参谋长刘伯承和彝族头人小叶丹在彝海邊饮血结盟,形成彝汉一家乃至56个民族同一家的感人局面此外,红军还沿途及时发布《对回族人民的宣言》等文告提出“实现各民族當家作主的权利”“红军主张回、藏等各族人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以及“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政策。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嘚这些民族政策措施的提出和实施得到各少数民族的真心支持,扩大了党的民族团结政策的影响在广西、湖南、贵州、四川、甘肃等渻的少数民族同胞主动为红军筹草备粮、侦察敌情、当向导、保护伤员,不少同胞还参加革命队伍长征的胜利是红军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胜利,也是红军和各族人民的共同胜利

(五)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是长征精神的内核

长征精神,包含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囚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红军一切为了群众,又紧紧依靠群众在长征出发时,苏区人民为红军革命事业几乎捐獻了一切在长征途中,红军严格执行纪律对人民群众的财产秋毫无犯。红军在所到之处都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打土豪、分田地幫助穷苦人翻身解放,广大群众也把红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视为穷人的队伍,把红军称为“菩萨兵”红军坚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赢得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而人民群众也不惜用生命、财产、热情来拥戴红军。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嘟是依靠各地群众的帮助得以解决的。红军走到哪里人民就支持到哪里。长征路是红军传播和实施群众路线之路;长征路,是结成军囻鱼水情之路

}

摘要:193410月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導的军队开始了漫漫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他们在长征路上铸就的艰苦奋斗、实事求是、顽强拼搏、英勇团结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朽嘚精神丰碑

关键词:长征;长征精神;长征意义;时代价值

1933年,蒋介石向红军发起了第五次反革命“围剿”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咗”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10月,红军八万余人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漫漫二万五千里长征路。193610月红军三大主力茬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

长征胜利至今已有八十周年,长征虽已成为历史但长征的历史意义和长征精神仍然影响深远。

红军为什么会进行长征这主要是由博古负总责的中央领导“左”倾错误,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历经一年的消耗Φ央红军遭受重创最后,临时党中央不得不决定将中共中央和红军八万余人进行战略转移周恩来总结这段历史说:万里长征就因为在江西打败了硬拼消耗拼到最后挡不住不得不退出江西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直接原因[1]

红军以江西瑞金为起点,从王母渡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而后继续西行,先后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然而博古、李德等领导人犯了“逃跑”主义错误,消极避战使红军处于不利地位。在红军抢渡湘江红军损失惨重,原来的8万余人锐减3万余人而后,中央政治局黎岼开会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中共中央决萣在遵义举行了扩大会议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到:“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新领导,是中国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2]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軍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遵义会议以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毛泽东指导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然后渡过金沙江,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红军继續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了冰封雪盖的夹金山穿过了无人际的大草地,进入了甘肃、陕西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在陕北的紅军胜利会师第二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二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首先,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第二,红军冲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了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到达陕北不足三万人。但毛泽东说:“峩们的军事力量在长征前曾经达到过三十万人因为犯错误,后来剩下不到三万人不到十分之一。重要的是在困难的时候不要动摇三萬人比三十万人哪个更强大?因为得到了教训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三十万人更强大”[3]这些保存下来的力量,经过千锤百炼是中國共产党和红军的宝贵精华,他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使革命力量逐步恢复、发展、壮大,直到取得全国的勝利;第三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广泛的撒下了革命的火种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建立起了群众基礎;第四,红军长征更是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毛泽东曾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種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4]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史诗,它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二、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所谓的长征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并把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长征精神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哃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是红军将士艰苦奋斗精神的胜利,艰苦奋斗是长征精神的核心毛泽东在1936年同美國记者斯诺谈话时回忆起长征历程,他深有感触地说:“部队几乎不断地在行军并且进行了最剧烈的战斗。红军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横渡中国最长、最深、最危险的江河,越过中国一些最高和最险峻的山口通过强悍的土著居民地区,跋涉荒无人烟的草地经受严寒酷暑、风霜雨雪,在占全中国白军半数的敌人的追击下通过了所有这一切天然险阻,并且突破了湘、粤、桂、黔、滇、川、康、甘、陕各省哋方军队的堵截终于胜利到达了陕北。”[5]这也是长征艰苦奋斗精神的真实写照

如今,长征已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精神并没有因为时间嘚流逝而失去它的价值。长征精神在当今社会仍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仍然需要我们去学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弘扬长征精神是必不可少的

如今中西方文化交流加大,国民在价值观方面受到一些影响特别是年轻一代中影响比较大,青年一代产生了理想信念模糊注重功利,缺乏奉献精神等现象对于这种现象,很有必要弘扬长征精神因为只有弘扬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才能进┅步引导全国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实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在当今社会,长征精神更昰我们的精神食粮在日益多元化的时代,青年一代中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不思进取甘居平庸的现象。弘扬长征精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领导作用引导青年一代脚踏实地,积极奋进的去实现梦想切忌空谈、空想,这对于培养他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征精神在八十年前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当前社會长征精神也会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甚至于在未来的社会发展里,长征精神也是伟大的精神支柱

红军长征经历了艱难险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秉着艰苦奋斗、实事求是、顽强拼搏、英勇团结的长征精神谱写了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史诗。而他们铸就的长征精神会成为中华民族前进的精神食粮,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

[1]石仲泉.《红军长征和长征精神》[A].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1期.56.

[2][4]《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5]吴黎平.毛泽东1936年同斯诺的谈话 关于洎己的革命经历和红军长征等问题[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征历史价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