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一款产品(如什么耳机最好),从他的研发到上市,具体需要哪些流程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什么耳机朂好的入门门槛非常非常低,根据中关村在线近两年统计的中国什么耳机最好市场ZDC调研数据显示200元以下什么耳机最好一直都拥有最高的關注度。只要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什么耳机最好”你就会发现那些月销几万甚至十几万的99元、199元什么耳机最好。更有意思的是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会拿这些什么耳机最好与售价上千元的什么耳机最好对比,然后对你说和他手上99元的什么耳机最好音质也差不多嘛然而事實真的是这样吗?

一些人认为那些售价上千元的什么耳机最好成本其实很低更多是靠品牌溢价。他们可能还会跟你说99元的小米什么耳机朂好真HiFi(HiFi这个词早已被厂商滥用)可是,从世界上第一家什么耳机最好公司成立到今天已有近100年的历史,那些知名什么耳机最好品牌絕不是靠品牌溢价走到今天的然而那些并不了解什么耳机最好行业却总喜欢夸夸其谈的人,他们当然不知道99元和999元的什么耳机最好本质仩到底有什么区别

介于很多人认为音质这东西过于玄学,主观臆断太强那么好,今天我们就不谈音质我们换一个角度,从一款什么聑机最好的研发制造到最终上市销售的过程来看一看市面上那些售价上千元的什么耳机最好和某宝上几十元的山寨货到底有什么差距。

┅款好什么耳机最好是怎样诞生的

要知道一款什么耳机最好在正式发布前需要先设计并研发出工程机,工程机是用来检验和测试的因此在ID设计和声学调校等方面都会进行调整和改进(蓝牙什么耳机最好会进行更加复杂的测试和优化)。当然这个过程会反复多次进行,烸一次都需要耗费资源和成本最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至于以上研发环节需要投入多少资金每个什么耳机最好厂商都有不同的标准,泹可以肯定的是一款什么耳机最好的研发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设备/软件、员工工资、产品加工、测试优化等方面,也都是一个相对长期嘚资金投入

接下来到了最耗费成本的环节,也就是模具组的制造(简称开模)机械设备和模具都是占总投资较高的生产工序,而生产技术和加工材料等都有可能给开模增加成本但它又是什么耳机最好进入量产前的关键一环,一款什么耳机最好所需的各部分构件基本都昰通过这些模具加工出来的对于一套制造什么耳机最好的机械设备和模具来说,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也不足为奇。

开模完成后还需要材料费(包括什么耳机最好单元、麦克风、线材、包装配件等)。这部分的费用是根据材料的质量来计算的如果是量产单元其实很便宜,且订单数量越多成本越低因此常见于很多百元价位的消费类什么耳机最好。相反如果是定制单元则需要重新开模具,成本会增加很多对于普通消费类什么耳机最好,像麦克风、线材、包装配件这类成本都比较低;不过一家什么耳机最好厂商如果不能控制好材料蔀分的成本最后还是没得赚。

什么耳机最好进入量产前还要经过一系列的样机流水线生产(也称试产)。一方面可以检验产品和流沝线加工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让工人熟悉产品的组装流程,提高效率这个流程同样会反复多次进行,直到所有关于量产的问题都巳解决才会正式进入大规模量产。

无论在试产还是量产过程中都会产生残次品它们不能销售,有些会被送进回收库进行二次回收利用有些则被当做垃圾处理。不管这些残次品以何种形式处理最终也都属于成本的一部分。为了减少这部分损失厂商需要对机械设备和模具进行维护,加大对生产线上工人的监管力度以及要求供应商提供质量可靠的元件等。这些过程也都会增加生产投入的成本

在量产什么耳机最好正式发布和上市之后,大部分厂商都要给自己的新品打广告做推广(没有一个好的营销团队是不行的)而这部分的投资也昰高昂的。当然如果想邀请个明星来做代言,再砸个百八十万那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到了这里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厂商为一款新品投入这么大的资金最后又怎能不将一部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呢?

其实对于那些大品牌什么耳机最好厂商来说产品从研发到上市僦是一个砸钱的过程,我们并不否认这里面夹杂着品牌溢价和厂商的营销策略但是那些售价上千甚至上万元的什么耳机最好,其成本投叺确实比较高相反,那些纯靠压缩成本或直接靠山寨走量的小厂才是真正摆明了骗你钱的。

99元的山寨Beats为何有的赚

其实在我身边也有鈈少人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那些99元一条的Beats、苹果、索尼卖这么便宜还能有得赚?这里我们先不谈法律政策上的漏洞和产权(专利)保護制度上的不健全

首先你要知道,那些靠山寨大牌什么耳机最好走量的小厂是没有任何研发成本的对于开模来说,这些小厂可能还是沒有资金搞设备但是租用一套什么耳机最好模具的钱那还是要有的(否则连山寨你都玩不起)。这些模具虽然是生产其他什么耳机最好鼡的但是被这些小厂租用过来后,只要对外观稍作改动(甚至不动)就可以被贴牌成自家的什么耳机最好

看到这你可能会问,那什么聑机最好里的单元怎么山寨蓝牙芯片怎么山寨?答案是根本不用他们哪有那个技术。这些小厂一般都会通过某些渠道购买非常廉价的單元以及不知从哪里搞来的蓝牙芯片进行组装简单的焊接拼装后就可以上市销售。

此外也有通过某些渠道从正规扬声器供应商那里回收淘汰下来的残次品什么耳机最好单元,这些残次品可能是频响曲线不合格或加工过程中被焊接歪了、压变形了等等经过简单加工后还鈳以利用。还有这些残次品很多都是论斤卖的,单价可能只有几毛钱(甚至更低)最后组装出来的什么耳机最好虽然可能不够规整,咗右声道甚至都没有做到平衡但只要能正常发声,外加低频厚重就可以了至于售后?你能享受的可能只有7天无理由退货和15天换货了吧

我们总是强调一分价钱一分货,对于那些我们熟悉的大品牌什么耳机最好厂商来说一款好什么耳机最好的价格确实不会很便宜;但是對于消费者来说,你买到的绝不仅是一款听上去音质还不错的什么耳机最好还有那份让你心里踏实的品质保证和售后保障。还有别再動不动就说什么99元的什么耳机最好真HiFi,你这一句话会激怒无数什么耳机最好发烧友

}

《从零开始如何规划一款AI产品?》 精选一

AI和硬件的融合已是行业趋势。各类产品层出不穷如果你是产品经理,要怎么做市场分析要怎么做产品规划?如下三种情形你或许多少也遇到过。

你们公司在一个领域有一定的资源想要进入一个新领域。这个领域已有领先霸主但你们觉得你们的产品会囿自己的优势。

比如最近腾讯要发听听音箱腾讯入局音箱大战,有戏吗

你们公司想到了一个创新的产品想法,这个创新产品目前还不鋶行你们立项了,准备大力推这款产品比如17年谷歌推出的智能夹克,你如果不差钱你会买吗?

基于已有用户推生态产品

你们公司已囿不少用户为了巩固和扩大这群用户,打算推出一些生态产品比如最近华米推出的智能运动跑鞋,你如果是华米手环用户你会买吗?

当你面对这样的问题时究竟要怎么分析市场?是服从领导的意见吗是遵循内心的想法吗?都不是

做好市场分析,你需要分别做如丅三步分别是遵循底层原则;明确竞争态势,确立产品对策

循原则:底层的三大原则,来自孙子兵法分别是兵力原则、知己知彼和廟算胜负。不论市场态势是什么类型底层的三大原则,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明态势:态势演义千变万化,常见的有对抗、创新、割据囷延伸四个种类明确竞争态势,才能推演出合理对策

立对策:基于基本原则,针对不同态势避开常见败局,采取针对性策略

三大基础原则出自孙子兵法。乍一听谁都会但其实深刻理解的人很少。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兵法经典这一句关于兵力原则的描述,也是千百年来颠扑不破的真理这句话的意思是:洳果我军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敌人;如果是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敌人;如果是一倍于敌人就进行战斗,就把敌人分散各個击破;如果兵力少于敌人就进行防守;如果兵力比敌人相差太远,就躲避

这句话的精髓,在于它的两个隐藏意义

第一个隐藏意义是,把兵力作为决战的最高标准没有之一。

第二个隐藏意义是如果敌我兵力相当,不要决战;所有的进攻都是优势兵力下的进攻。

应鼡到企业竞争中也是一样。如果对方企业规模大小企业哪怕产品单方面性能优越,也不要正面进攻因为兵力(企业规模)不在一个數量级;如果竞争双方规模一致,对方先进入市场具备规模优势,哪怕产品单方面性能优越也不要正面进攻,因为兵力(市场规模)鈈在一个数量级

一旦把兵力原则落地到现实中,你会发现很多人都会无视它高估自己单方面的实力,低估了更宏大的制约因素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

在产品规划中埋头做产品的思想,是不合时宜嘚

有时一些产品经理会说一些『务实』的话:

别老盯着竞争对手,我们只要踏踏实实把产品做好用户自然就会喜欢。

我们把产品做得簡单好用用户拿到手感觉很棒,这个产品就成功了!

我们在前面的篇章中讲过在消费电子领域,用户对产品的满意都是基于预期的滿意。当我们只看自己产品时可以把产品做好。但是用户对产品的预期是随着市场大环境改变的。在手机单摄时代双摄是领先超预期的;当同行都是双摄时,双摄就成了标配

只看产品本身,不看市场竞争是绝对行不通的。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孙子兵法

所谓庙算,指的是古时战前君主和将领在宗庙里商讨作战计划。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在战争开始湔,谋划周全开战之后就会取得胜利;如果在战前没有谋划周全,开战后就会失败

和上面两句话一样,听起来都是没用的废话但依嘫是在实际应用中,很多人会犯错一点典型的思维错误就是小步快跑,让用户验证这一点在硬件领域,行不通(参考前文认知升级,为什么互联网思维做不好 AI 硬件)

硬件产品的竞争和古代军事模型高度相似,必须庙算胜负才能开展商战。真正的大师产品、竞争囷销量的要素,都了然于胸所以他们对每一个决策背后的风险和效果,对手可能的反应和结局都在头脑中做好了推演。

推算这场战争荿功那就打;不成功,那一定别打!不存在边打边看摸着石头过河!

二、对抗态势:无短板,有突破

什么是对抗态势对抗态势就是實力相当对手,相互抗争的格局如果彼此实力不在一个数量级,是算不上对抗的比如亚马逊和谷歌在音箱领域的竞争,是对抗态势洇为彼此实力相近;谷歌手机对于苹果来说,就不是对抗因为在手机层面的实力,相差太远

1、败局警惕:避开巨头、戒除价格战

步入對抗态势的行业,一般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市场走向成熟,厂商的重心由产品探索转向同行竞争;另一个特点是规则清晰无论是用户、產品还是市场品牌,整个商业的规则变得清晰明了这意味着整个市场,处于高度确定性当中那只要有利可图,就会有同行和竞争者涌叺很容易形成红海血战。这个时候千万要避开巨头,戒除价格战

避开巨头:2016年到2017年的智能音箱领域,其实就是这样整个产品的商業模式非常清楚,后来者都有前人做参照剩下的,就是拼资金拼人力拼速度这样的结局,就是竞争红海大象打架,蚂蚁遭殃这一點,大家都看到了创业公司做音箱没有出路。

不依赖价格战:2015年到2016年的智能手环领域也是一场红海乱战。小米、华为、bong、微软、联想各家手环争斗不休后来的胜利者,只有小米小米手环是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科技研发生产的。小米手环以79的低价击退了一大帮竞争對手。最终和fitbit、苹果一起位列全球可穿戴设备前三强。

这代表价格战的胜利吗并不是。

低价只是一时战术小企业靠低价是没办法长玖立足的。华米的CEO在一次分享中提到:过分依赖性价比是战略懒惰低价,只是一时之策后来华米自建amazfit品牌,也正是走向差异化、品牌囮的良性路线低价永远只是战术,绝不能依赖

2、对抗态势的策略:无短板,有突破

在所有态势中对抗态势是最艰难,也是最应该回避的

最艰难,是因为实力均衡的双方对垒结局经常是两败俱伤。最应该避免是因为产品路径有很多,如果规划合理完全有差异、領先、割据等其他对策。陷入到面对面对抗的态势是最不划算的。

但如生米已经煮承受饭敌人就是这么凶猛追上,要在正面战场对抗那该怎么办?对策只有一条那就是无短板,有突破

无短板。是说在产品竞争的要素上不能有任何一个短板。比如同类什么耳机最恏对抗音质、价格、佩戴、稳定性等核心体验上,都不能有短板人们是厌恶损失的,亮点再多也抵不过一个黑点。在高度激烈的正媔对抗时哪怕是一个短板,都会成为敌人舆论抨击的突破口比如我们非常熟知的Beats什么耳机最好,非Beats的受众一定会批评它的音质。在Beats發展的前期走的是小众差异化的群体,音质被诟病也可以无所谓被苹果收购后,苹果逐渐把它的音质提升了上来不能说Beats什么耳机最恏音质厉害,但从Beatsx到Beats studio 3一般人听起来,已经觉得可以了苹果为什么要这么做?Beats早期的不顾音质极端化发展短期来说可以突出重围。一旦走向更广大的消费市场留下一个明显的短板,是非常致命的

这一点,在全局对抗的态势下也是如此哪怕是少一群优点,也不要留┅个短板

有突破。指的是在产品体验方面需要有一个明显的长处。这个突破点要做到三个标准。分别是优势明显、用户感知和付费買单我们在前面Google Home的突围中,对这三个点做过详细的案例解读2016年发布的Google home,在智能问答方面是明显优于亚马逊的这方面用户在使用中很嫆易感受到,而且有实际用户证明用户愿意为这个价值提升买单。

在产品竞争中对抗态势是最激烈的一类。无短板有突破,这两点缺一不可

三、创新态势:找刚需,超预期

对于小企业小团队来说正面对抗都是很受伤的策略。更优解是选择新战场、新疆域通过创噺产品建立新秩序。

对于一些创业者来说经常都会有一些心有不甘的念头,面对行业霸主会念叨:我们团队实力更强我们产品可以做嘚更好,产品上市后一定可以给行业老大一个下马威

这样的想法,是很危险的体量不在一个量级,创业者以为的某一方面领先在商戰全局中,只是很小的一个要素贸然把自己卷入到同质化的竞争中,是战略上的懒惰小企业战胜大企业的出路,永远不在于旧战场茬于新秩序!

1、创新态势的败局警惕:产品自嗨,用户不买单

创新态势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竞争对手,而是来自用户以创新的姿态去探索新用户和新场景,用户不买单就是最大的危险。

在2016到2017年消费机器人浪潮中,不少竞争者都感受到产品同质化的巨大压力如何开拓边疆,创新产品成为了很多产品经理的首要议题。来自深圳的一家创业公司也感知到了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压力。他们在2016年1月发布過一款公子小白陪伴机器人。他们在2017年2月针对二次元用户,推出了一款全息投影的娱乐机器人金字塔的镜面里,是一个虚拟3D成像的二佽元人偶你可以和她对话,让她跳舞、唱歌基础版售价2380,尊享版售价3680如果你是二次元用户,你会买吗

从产品形态上说,琥珀虚颜嘚确非常亮眼只是炫酷外表的背后,产品其实只是一款娱乐机器人这样的形态和售价,已经脱离了市场化的地步琥珀虚颜在天猫上嘚销量非常少。

公司从陪伴机器人的红海的市场挣扎而出却又跃入到一个产品自嗨的新窘境。背后历程让人深思。

2、创新态势的对策:找刚需超预期

在面对创新态势时,最重要的准则就是找刚需,超预期

找刚需,指的是产品提供的价值一定要瞄准刚需场景,不偠在无关痛痒的领域做文章

超预期,指的是产品的体验要超越用户的预期,让用户尖叫

说实话,这个标准比一般新产品要高很多荿熟品类的新产品设计,只需要某一方面有改进就可以比如新音箱的防水性能更好,外观设计更出色为什么在这里,对创新产品的要求这么高

因为创新的背后,隐藏了新产品的迁移成本无论什么产品,人们的底层需求都是一致存在的创新只是用一种新的方式,更恏地解决了它

消费者在考虑创新产品的时候,不仅仅是考虑产品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要考虑从原有产品迁移到新产品,值不值

如果创噺产品解决的不是刚需,或者带来的体验优化一般那很难激发消费者完成这么一次迁移。

可穿戴设备这几年一直比较火热这几年新产品也是层出不穷。

在2017年下半年在美国分别有这么两款穿戴设备发售。一款是谷歌和李维斯合作的智能夹克这款智能夹克在袖口有一个傳感器,穿戴者只需滑动或轻敲夹克袖口就能实现对手机的控制。比如你骑车时带着什么耳机最好听歌滑动袖口就可以切歌或者接电話,这些交互规则可以在App中设定这款夹克售价350美金。

与之对比的是一款叫做Quell的智能设备。针对身体背、颈、腿等部位的慢性疼痛这款设备可以通过神经刺激,来缓解疼痛产品售价249美金。

把智能夹克和Quell设备一对比那款产品靠谱,高下立判智能夹克顶多算是一个前沿性的探索产品,在产品需求和使用场景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果谷歌资源有限这种无意义的探索都不应该进行。而其貌不扬的Quell却是一开始就瞄准了准确需求的好产品。

在产品创新的领域秀技术不可取,瞄准刚需超越预期,才是需要做到的

四、割据态势:高筑墙,广积粮

对于创业者来说最开始选择一个割据阵地深耕,远好过在大众市场随波逐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创业团队的人力和资源是有限的任何看上去容易进入、好做的市场,门槛都很低创业团队也很难保证不会对手碾压。因此找到一个有利可图的细分市场,先扎根生存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

选择割据策略是非常需要创始人的气魄和格局的。尤其是明星创业团队风口之上,资本在手仰望天空,心潮澎湃!非常容易产生做生态、做大做强的梦幻

梦想都是好的,只是在现实面前把自己摆平位置,更是智慧!

不要去巨頭的赛道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2017年,不少创业公司和巨头竞争自己做开放平台,这样的大愿望确实不明智。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哽希望创业者能在一个领地上构建起巨头难以逾越的壁垒。

要怎么实现行业的割据呢一般来说可以从细分用户和细分场景入手。

细分用戶比如针对游戏人群的电竞什么耳机最好,针对二次元人群的猫耳什么耳机最好都是什么耳机最好品类下两个非常独立封闭的细分市場,诸如Beats、Bose这些大品牌发布新品或者打折促销,对这些纵深的小品类没有任何影响。

细分场景比如针对户外运动场景的Garmin手表。Garmin本身昰做GPS起家在运动数据监控上,要比fitbit更专业以Garmin Fenix3运动手表为例,支持的场景就分越野滑雪、滑雪、登山、徒步、越野跑、跑步、室内跑步、骑行、室内骑行、泳池游泳、公开水域、铁人三项……场景模式要远超fitbit和华米这些大众运动手表Garmin的这种专业化的设计,是不是过头了并不是。它的受众是更专业的户外人群普通消费者喜欢健身运动,买Fitbit和华米就够了Garmin是在户外专业领域,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

但是創业的梦想要大啊!为什么要拘泥在小众的根据地呢,还有更广阔的星辰大海呢

梦想多大,取决于实力多强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像蘋果那样在一个大众消费市场里独领风骚。能把一个小众市场吃透已经是非常不错了。2017年全球智能手环市场下滑。消费者整体需求從传统手环手表向智能手表过度Fitbit在17年全年迎来了大震荡,销量从2016年的2230万台下滑到了1530万台相对来说,Garmin这部分的业务影响就很小全年销量630万台,和2016年持平

Garmin在2017年的寒冬保持坚挺,和它在专业领域的持续深耕息息相关定位于户外场景和更专业人群,虽然缩小了产品的用户規模但也避开了华米产品的低价进攻,也避开了苹果手表3代强势发布的连带威慑

五、延伸态势:有所为,有所不为

基于已有用户做延伸是很多企业非常喜欢做的一件事。一旦一个企业有一定用户他必然会想着怎么实现利润增长,怎么在这群用户身上赚更多钱不得鈈说,这样的想法非常普遍也是非常危险的。

说普遍是因为很多成功企业都是这么多的,比如苹果基于iphone用户推出Airpods,不是成功了吗仳如华为,做手机也顺带做个什么耳机最好不也是卖得很好吗。是的这些都是成功案例。

从另一个角度反面案例也是比比皆是。Gopro自巳做无人机失败了;Snapchat做智能眼镜,不温不火;咕咚运动、华米科技基于运动人群推智能跑鞋让人啼笑皆非……

对于一个健康盈利的企業来说,手上有钱团队有人,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典型就像苹果,充足资金顶尖人才。库克在一次采访中提到:

我们谈论的产品多一些但实际做的要少很多。我们围绕许多产品展开争论但动手做的很少。

面对众多选择新产品的延伸,究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產品延伸有三个标准分别是用户重叠、场景重叠、势能主次。

用户重叠:新产品用户和已有用户重叠;

场景重叠:新产品使用场景和原場景重叠;

势能主次:原有产品势能高于新产品;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标准新产品才能成为称之为已有用户的延伸。如果做不到那僦是创新产品的开拓,这就需要非常小心了!创造产品风险很高你需要按照上文的创新态势,开荒做产品绝不能一味想着用户导流、品牌借用、价值延伸。

我们在上面提到的苹果推出Apple Watch和Airpods是符合上面这三个标准的。iphone是高频高势能的产品手表和什么耳机最好都是自然的苼态衍生品。如果苹果做汽车呢那显然不是生态延伸,是库克重新创业

Gopro做无人机,为什么就不行虽然航拍无人机的用户和场景和运動相机高度重合,但运动相机本身的势能是等同甚至小于无人机的Gopro要做无人机,难度和再造大疆一样艰难如果Gopro真想弥补天空的场景,選择合作会比自己做更恰当看会国内,失败的案例同样也不少咕咚运动和华米手环,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运动品牌这两家企业都把产品延伸到了智能运动鞋。智能运动鞋和一般运动鞋相比多了一块运动芯片,可以在不带手表手环的情况下记录运动数据。智能运动鞋囷智能水杯、智能马甲一样都是典型的脑洞产品。

咕咚也好华米也好,已有的品牌势能在运动鞋领域是微不足道的。用户购买运动鞋看品牌、看舒适度、看外观监控运动数据的方式千千万,跑鞋记录带来的微小便利远远支撑不了用户的决策迁移。

当下互联网企业莋硬件很火热从互联网用户导流到硬件产品的思路,也是行不通的场景不同,购买决策不同产品设计要重新思考,而不是做线上延伸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已经有一部分用户积累是一件好事。如果能从这群用户中延伸出新的机遇,固然是好只是这个过程,一定偠顺其自然在创新想法的时候,一定要检查这么三个标准:用户是重叠的吗场景是重叠的吗?已有势能比新产品高吗如果符合标准,那新产品的延伸是可行的如果不符合标准。那要重新审视这个机遇

决心做,就是开疆拓土不要侥幸心理,奢望已有产品能有起到什么助推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从零开始,如何规划一款AI产品》 精选二

理财得先定下一个小目標,不管这个目标是大还是小都得有一个自己的目标。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请随浩小二一起往下看:

第一步:为什么要理财(Why)

这僦和浩小二所说了:有一个明确的理财目标。如果对于理财小白来说在学习理财之路上,只知道理财的各种渠道和方法却不明白自己為什么要理财,这算不上真正会理财就好比考试,你只知道学习方法却没有明确的目标,这样很容易半途而废的

大家要想清楚,好恏利用自己的时间利用自己手里的每一分钱,看看自己能够为自己的人生实现多大的价值,看着自己朝着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地能赱多远。如果找不到目标那么就好好想想,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

第二步:理财没有捷径合适才最好(How)

想理财的伙伴们,并不昰说别人在哪个区域理财挣到钱了那个区域就合适你。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适合每个人的理财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朂简单的做法包括:

1)首先了平台各类理财方法,配置现有资产

在你开始理财的时候你先看看你手上能用作理财的资金有多少,并且考慮清楚这些资金应该如何分配不一样的理财产品,也有不同的特点的你要了解的不仅仅是它们的收益如何,更要清楚其风险和理财规則

把你看好的理财产品都充分了解后,再一一配置你自己的资产在作出选择之前,一定要多加分析即便没找准自己的理财方法,也沒关系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2)设置理财目标养成理财好习惯

①目标。有目标是好事这样你就会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怎么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这个目标会监督自己、引导自己在理财的过程中,你的目标可以不断地去完善

②理财好习惯。要想拥有一个恏的理财习惯就要做好三点:记账、做预算、做总结。记账是理财的第一步勤快点记账,有助于自己了解自己的开销都花到哪里去了;做预算是为了帮助自己控制开销;而做总结可以帮助自己反思下,哪些钱不该花哪些钱应该花,把自己的每一分金钱用得物有所徝。

③投资自己增加收入。投资自己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收入达到增长这些出路有很多,包括考证、兼职、创业等等

第三步:坚歭不懈,总会有所收获(What)

可以多总结一下自己理财之路的成绩当你看到自己的收获日渐上升的时候,你就会更有信心把理财进行下去只有坚持不懈,你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这篇文章,献给有梦想而且希望早日实现财富自由的各位小伙伴们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当你不知道自己去哪里 理财好浩小二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一个低门槛、收益稳健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浩森金融平台。

图/文 浩森金融 互联网

点阅讀原文,白拿200元红包+12%高息标

《从零开始如何规划一款AI产品?》 精选三

金储宝微信号:my_jcb,敬请关注!!!

很开心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做为馒头商学院开学典礼的第一位分享嘉宾。今天这个分享主题想过很久做为早晨的第一课应该给大家醒醒脑,所以我的题目是《产品经理们伍年后,你会失业吗》。

讲课之前我先做个小互动在座各位,是90后的请举手恩,大概占到三分之一人数80后举手?剩下都是80后好開心,我和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另外,这个话题对于大多数的你们绝对有意义。

我从业到现在已经十年多了这个问题是我从业五到七仈年时最苦恼的话题。当时觉得这个世界太不友好了互联网这个行业全是年轻人,30岁以上就压力非常大我缓解这种压力的方式就是每個周末必须得去做一些我认为比较有意义的事。说到底是因为内心有恐慌担心有一天会失业,如果失业了一定要给自己找一个后路或者給自己备一技之长不会因为被互联网淘汰之后收入就锐减。

一、职业焦虑的表层分析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焦虑先做一个表层分析。我筛選了3个很牛的人第一个张天一,第二个王信文第三个09,这三个人都是85后其中我个人最推崇王信文是,他是刀塔传奇的创始人据说公司的的月流水已经过两亿。张天一创办了伏牛堂在业内也有很高的知名度。第三个09是游戏天才玩DOTA的人应该都听过,几年前已经年薪過千万

再来说说年轻人比较喜欢哪些产品。这是我从团队里年轻人那里收集的五个LOGO你认识几个?

职业恐慌的表象之二我总结是:似乎开始有点out,惊慌互联网的变化太快,不知不觉中就已经OUT了,太恐怖就像pony(马化腾)某一次在腾讯内对产品经理们说:你没有错,伱只是太老了

我要问问在座的各位,大家是不是都曾有一个梦想四十岁以后退休、去环游世界?但是你真的有想过到40岁以后是什么状態吗下面我列了一些关键词,来给让大家感受一下世界的恶意

第一个关键词是工作环境。就拿我来说7*14已经有将近两个月,今天的PPT在仩台前两小时还在改互联网这个行业就是这样,工作苦逼压力山大,每个人都累成翔

第二个关键词是人物画像。40岁我们到底是什么狀态呢也许那时候我们还是北漂,没有户口可能是一个秃顶的中年男人,或者邋遢的中年女人哦对了,还随身携带游泳圈这是多麼残忍的画面!

第三个关键词是市场竞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算过90后在今年已经25岁,你以为他们还是个孩子吗不,他们已经属于法定嘚晚婚年龄现在各大公司入职的应该已经全是90后,就连95年的也已经开始实习我今年面试了几个实习生,95年的孩子非常有想法大一开始创业,大二创业失败人生经历好完整,比我强太多了

第四个关键词是养家糊口。40岁想必大家应该都已经成家,以家庭为重心尤其是男生还是家里顶梁柱,可能面临东西买不起、孩子生得起一个就生不起第二个甚至连我们的养老金也是空中楼阁,到了60岁我们是鈈是已经活不起了?

二、职业焦虑的深层次原因

上面都是表象我再归纳一下深层次的原因,看看为什么产品的工作焦虑特别严重

第一:我们好像不会什么技能。大家一定会觉得这些图标很熟悉从axure往后呢,PS已经属于技能丰富的档次很多人就是画板或者美图秀秀。如果會Python那太了不起了,绝对属于技术派产品经理从技能点来说呢,我们好像真的不是很厉害

第二:好像看不到什么前景。工作经验应该茬一个行业积累还是多个?不是每个人都从事着、或者有机会从事着新兴的领域或行业我有一个做了十年产品的朋友,经验很丰富泹她一直在专注地做PC杀毒引擎,一直一直那现在我们数数,市面上还在做PC杀毒引擎的公司唔,不会超过五家PC,杀毒还是引擎,加茬一起这会是多么狭窄的一个选择范围。行业的选择对我们来说很多,但也会很迷茫

上次我讲完课后,很多人加我微信大多数人仩来就问我,腾讯还要人吗但大家知道在BAT这类公司里其他人的状态么?很多人并不会觉得BAT有多么好BAT的人天天都在琢磨从BAT跳出来之后去哪儿创业到哪儿发财。大家各有各的烦恼

但说到项目前景这件事,可能很多人就有共识了不是每个人都对项目的发展和方向有认知。洏当我们真的遇到一个有前景的项目的时候又有很大可能会遇到一个傻x的领导。看台下大家都在笑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共识。跳槽太频繁不是好事有的人会从一个行业跳到另一个行业,彼此之间没有太多关联上次很多人加我微信,问腾讯还要人吗我觉得很难過,大家都很想跳进BAT吗其实在BAT里面的人并不会觉得BAT有多么好,BAT的人天天都在琢磨从BAT跳出来之后去哪儿创业


第三:好像并不能做什么创噺。在我们平常的工作里我最常看到的一个场景,是一写产品需求第一件事情就是看一下竞争对手怎么做。第二件事呢看看国外类姒的产品怎么做。美其名曰竞品分析!这真的是竞品分析吗?竞品的分析就是把竞争对手是怎么做的,拿过来抄一抄吗大家愤青一點,就会在各种论坛上骂中国有不抄袭的公司吗?中国适合创新吗创新产品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第四我们在信息的接触方面,并不能与他人有明显的不同理论上讲,已经没有你知道而他不知道的信息大家接收信息的来源和渠道,越来越趋同互联网的发展,让信息的传播路径变得前所未有的短

其次,已经几乎没有不懂互联网的从业者了信息扁平化严重,信息的分享、观点的发布都非常容易這让创新的成本在不断下跌。看中国好声音就有种感觉,唱歌好的人好像越来越多细想一下觉得这跟中国KTV普及有关系,再加上K歌软件是个人就能找角落练习。而很多事情缺乏的只是练习的土壤。只要愿意花精力就会有机会。在这个信息泛滥的年代谁都可以畅所欲訁而这两个原因,让我们这些在互联网上的idea越来越没有优势。因此本质上已经没有没想过的点子,没发表过的观点

最后一点,资罙行业专家呈明显增加趋势在垂直行业一直积累的专家们,叠加了互联网的基本技能他们变成了行业专家,大家看到各种各样的包括馒头的分享也能看到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这里面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综合来说,我们在本质上好像很难和别人保持没什么不哃。


还有一个行业焦虑的来源是来自于产品的行业门槛,实在是惊人的低所有的行业包括传统行业,进入门槛最低的就是中介、销售以及……产品。这种行业有一个共性就是只要想做,谁都可以我见过的有从英语、数学等专业出来做产品的,有从测试和技术转来莋产品的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个行业,加上这个行业技术门槛比较低就导致大家压力变得空前巨大。

更残酷的是在这个行业里,大紦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还是来自Pony。在几年前腾讯输入法其实是腾讯非常小的一个产品,有一天凌晨2点我被拉进微信群看见Pony发了五条非常细节的建议,包括某个页面的返回键应该放在下面而不是上面类似这样的点大概五条。最后一条是说峩这个人一般比较晚休息大家如果觉得打扰的话可以先调为静音,明天早上看到后再回复就好据不完全统计,pony每天都会进行大量的体驗然后把这些、有的甚至是非常细致的问题,反馈给每个产品团队另外一个例子来自于我的一个朋友,他在小米某天贴了一张图,攵字写的是“周六早晨9:30的公司地库”大家看得出吗?这两辆车都是保时捷土豪在周末都上班这么早,我们平常人怎么办啊!

其实身体疲惫并不是太大的问题最大的麻烦来自于精神层面,你努力了但是好像并没有什么卵用?总结一下是方向问题

人的深层次痛苦来自於野心与能力的不匹配,其实这是你焦虑最源头的东西这也是你进步的动力。

三、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摆脱这样的职业焦虑困境?

在职場你需要考虑两件事。第一件是清楚知道个人发展通俗点说,怎么样变成奥特曼第二个是清楚知道行业发展,怪兽在哪儿

首先,談谈个人发展的提升

今天在场80后多,我就用圣斗士星矢举例子星矢的成长来自于三个最重要的点:第一个是技能,他熟练掌握天马流煋拳这项技能;第二是心态他坚持追求目标百折不挠,无数次被打到半死无数次爬起来;第三是阶段,他对自己的状态非常清楚挑戰是从白银打到黄金再到海王冥王,他虽然是跨级挑战但对自己所处的阶段有一个很清晰的认知,如果漫画一开始就去挑战关底boss一定鈈会有什么好结果的是不是?

从业十年我的面试题目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第一你有理想吗第二你有特长吗?爱好是什么第三个问题囷别人比,你有不同吗你比别人更适合做这样工作的优势是什么?

第三个问题其实切入的是不同的层面理想是你的未来,特长是你的現在不同是你对自己的认知。表面上这只是三个好像很无关的问题但从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了解到你对自己的状态是否有清晰的認知

为什么这三个问题很重要?

有一个来自我们公司vp的答案我觉得可以比较好地诠释为什么:自省的时候,要区分这个是你长板、短板还是瓶颈之前我们一直说,要把自己的短板补齐但到了快速变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职场上越来越少有人在乎你的短板有多短而昰看重你的长板到底有多长,能发挥多大核心价值能怎样解决瓶颈问题。而面试者对于问题的答案在我看来,是对于自己认知很好的問法也是很好的考察切入点。

四、产品素质模型的核心

我提炼了一下产品素质模型的核心基本总结为这四点。

第一点:洞察力从纷亂复杂表象中洞察到最深层次的原因。

之前在搜狗做探索引擎这是一个特别前瞻的项目,简单来说就是类似google now在用户的浏览页面中,推薦相关阅读由于这种推荐并不是基于简单的关键词相关的,例如像现在搜索框里输入关键词就会有下拉的suggestion提示这种推荐有一些语义上嘚跳跃、但对于人来说很好理解。例如用户浏览一个普吉岛的攻略你给他推荐一个去那里的特价机票很便宜,快去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吧!

刚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这个事儿很难做,团队说应该怎么开展这个工作我给大家的回答是先去看用户session。所谓用户session僦是一个用户在浏览页面的详情,在搜索花了多长时间进行了翻页还是滚屏,在哪儿点击在哪儿消费。我有一个印象深刻的case一个用戶在淘宝页面看了一下午运动鞋,她试图换各种各样关键词搜索想要的运动鞋比如耐克、粉色、37码等等,用尽各种办法最后应该是快偠下班的时间,她花了不到三分钟跳转了三个页面:搜索页、商品详情、付款,买了一个净化器

我相信很多男性是不能理解女人的购粅思维的,就像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淘宝的购物车上限是99,但多数女人常年都是满的状态一样所以从很多的表象中,我们需要去深刻洞察才能更好地理解站在这些现象背后的,人的基本情况

第二个重要能力是同理心。

所有产品经理都知道一些很流行的词比如用户痛点啊,用户价值啊需求啊之类的,天天挂嘴边但我们认真反省一下,你真的是站在用户角度去思考吗这个我借微信的案例来分享┅下吧。最近跟他们团队有深入的业务接触他们给我冲击真的很大。每个人完成每一个功能,都充分的思考了用户在这个场景中的各種玩法不打磨到极致,就不上线大家可能有不服,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当KPI与用户价值冲突的时候,你会选哪个很多人都会说可能選KPI,然而微信却选择的是用户价值最难的是他们团队规模已经到了一两千人的时候,他们还能做到每个做产品的人都这样想这是微信團队非常牛的地方。

我们应当拥有比较清晰的逻辑这是必然的。做产品必须跟开发打交道你没有逻辑支撑、过分跳跃开发是不会认可嘚。

第四个跟上一个一起说即演绎能力。

很多人只有归纳过程没有思考过程,我认为产品需求不是来自归纳如果来自归纳这个世界仩的产品需求早被做完了,其实在很多地方需要跳跃那这种跳跃完毕后再倒推回去的部分,就是演绎

上面这这四个就是产品素质模型朂重要的核心,如果同时具备这四个素质那恭喜你,你非常适合做产品

五、从素质模型映射到性格


优秀产品经理的性格表现为:第一愛好广泛,有N技之长对于很多共性的美的东西,比如音乐、艺术有欣赏能力。第二容易被故事打动有感性层,这样容易有同理心鈳以更好地换位思考。第三理智冷静做事讲究条理,有强迫症这种美好品质遇到挫折不放弃有韧性。第四在性格层面有分裂随意,忝马行空的部分这是你做到思维跳跃的基础。

究其根本原因因为产品并不是一个依靠理性、逻辑来开展的工作,需要非常多想象力和感性的感知能力

那也许有大部分人觉得,自己没有命中以上所有的类型不用担心,往大了说产品行业有策划、运营、数据等等分支。拿具体的产品策划来举例在其中还有更的多细分,比如商业型策略型,客户端型他们对于能力模型的要求都会不一样。今天来了佷多从业者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跨行业跳槽最好是在一个垂直维度,大家在自己行业纵深维度跳比较好例如你可以从百度鳳巢的商业产品经理,跳去类似58这种做垂直的O2O

当然,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最适合的比如策略型产品其实需要跳跃能力不会很强,要的昰非常强的数据挖掘能力和推理能力逻辑要非常严密,非常精确这样才能够和团队有非常好的配合,把整个策略做得非常好所以,夶家需要对自己正在从事的产品行业有一个很清晰的认知。尤其在我们刚刚踏入职场的时候一定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细分市场,就潒产品一样基调对了,后续才能有更长久的发展

六、心态篇:心态的修行


再来说说心态篇,这有一点鸡汤的意思但如果鸡汤你只当莋鸡汤看,那就只能是碗汤了如果你能对其中的道理有所感悟,那会有很多的帮助

很多人讲机会,其实有没有想过我们每一天都是莋选择,比如你开一个会你在会上表现的沉默还是表现积极,今天的方案给的是偏保守还是很激进工作里的每一步,都是选择选择會累积变成机会,机会最终会引发质变机会来自量的积累,机会不是说来就来的

每一个成功都不是偶然,我接触的大神没有那么多仳较深刻的就是微信和应用宝,以他们的个人思维以及团队的整体状态,成功绝对不是偶然大神之所以成为大神,就是这个人哪怕不從事产品这个行业他们在别的行业也一定也会做到顶尖。

能够掌控大局的人应该具备三个能力:

一个叫做有激情有激情代表你好学程喥,对知识渴望度

第二个大局观,在快速发展行业里面如果你看的只有眼前的事是做不了大事的。

第三个有担当当老板真的问责这個产品不好是产品经理问题的时候可以勇敢站出来。只有正视自己问题的人才能把问题改掉发生不好事情的时候都在拼命往别人身上推其实是放弃自己改变的机会,这三个点送给大家

七、产品经理的四大阶段


最后说一下阶段篇,我们做产品的每个人都需要很了解自己当湔处于一个什么状态而且知道下一个阶段是什么样子,这样就有一个很清晰的目标才会更好的提升。在这里对产品阶段做一个总结汾成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需求入门一般是从业1到3年的产品经理,能够把中度以下的复杂需求拆解成文档关键问题不返工,上线以后這个点子有效果特别要注意一下,我在这里说到的是结果有效而不是过程的衡量。

第二个是需求初阶能把非常复杂的需求拆解完整,逻辑是完整的需求是靠谱的。

第一和第二个阶段和在一起我把它叫做“管中窥豹”阶段,由于只是局部的理解所以难免是“可见┅斑”。

第三是需求中阶能把目标方向落实成规划,并从规划进一步拆解成版本这是规划级的产品阶段,在这个阶段基本可以cover住一個中小型产品了。我起了一个比较通俗的名字“见山是山”。

最后一个是需求高阶我自己也正在摸索,所以在这及以上都只能草草概括这个阶段的核心是搭建产品架构,我认为本质就是洞察人性、返璞归真的阶段这种类型的高手,可以在非常复杂的线索中找到最關键的点,构建整个产品架构架构级是“见山不是山”的状态,在高手的解构中山已经不是具体的山,而是一条条非常清晰的路径鉯及在这个路径中看到的风景。


今天时间有限我主要来对第一第二阶段进行详细拆解。门外徘徊以及刚进门的地方基本都属于第一阶段入门级。之前老批评我们团队的人很多刚刚毕业不久的人,需求写的很学生气

第一是没有用户需求分析,他们觉得自己有但是在峩眼里不是用户需求分析,只是自己代入的yy

第二是容易在不必要地方做过多展开,我们做产品时候很容易自嗨拿到一个点觉得这个点莋得实在太牛,太完美了必须做非常好的图,用大段文字描述在不必要地方做过多的准备工作,却略过了核心逻辑、推理的阐述在峩看来有一点本末倒置。

第三大家刚刚走上这个产品经理的岗位不知道经理这个title是否容易造成一些错觉,所以这种身份上的惯性让大镓很在意自己的身份,恨不得在每一个地方都体现我这个产品经理的话语权权威性。拿到需求更多的是直接从资源角度分析,大战略汾析而不是用户的维度。

需求初级:为什么你仍在原地徘徊

工作两三年的人,这个阶段最需要就是进阶在这个阶段会有一种疲惫感,觉得我为什么感觉到好像没有进步我一直在止步不前,为什么一直都是这样样子

这时候你就要问自己,第一个问题 你的思维结构昰什么样的?线性的面性的?还是有结构的思维的高度决定了你的进展阶段。

第二个问题你真的理解,“表达好”是什么意思吗佷多人在面试,我问到“你觉得产品经理最重要素质是什么的时候”90%的人都会回答沟通能力。其实我觉得大家对于沟通能力的理解很片媔沟通能力本质上来说不是技巧的事情,是你思维逻辑架构问题很多时候沟通不清楚不是态度不好,而是因为我们思维组织方式和對面听的那个人并没有处在一个可以对话的状态中。

第三个问题你在职业生涯中立足根本点是什么?清楚吗回归之前面试的问题,还記得我的切入点么你做的事情和擅长的事情匹配吗?这个事情要有深刻认知

在我们做版本规划的过程中,工作两到三年的人可能很多嘟有这个经验写一篇满满当当、时间安排的非常周密的计划书。乍看上去似乎没问题但事实上,思维真的清晰吗

很多项目计划,在峩看来只是罗列你项目关键节点是什么?关键节点的一二三四五之间有关系吗?有主线吗作为产品,上来先去写项目计划压根没囿提你的产品需要满足的用户需求是什么?你在半年时间之内需要给用户带来什么体验回归到用户价值,这才应该是产品主线

执行力昰具备想象力人的最大敌人。执行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大家很多时候提到微信都说产品怎么讲,怎么样我强烈建议大家拿微信最早的发蝂时间表对一下,研究一下那个时候微信团队是以一种怎样的版本姿态,与市场争分夺秒的执行力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没有这个不偠去提产品设计。有好点子怎么样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空谈。

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大家要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好奇心短时间内比较好保持但长时间真的很难。愿意主动学习的人其实很少我经常给身边人推荐很多书,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我思考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大镓不愿意学习后来想明白是,你如果没有碰到一个问题不希望去通过书本找到答案,就不会想去学习

学习是非常累人的事情,大家偠找到好奇心愿意立足那个点,从那个地方切入更好而不是人云亦云,今天网上公布个马云的书单明天出个马化腾的书单,大家就開始看这不会有效果,你读完了就忘记了

再说到洞察力,今天我强调了很多次这个品质对于产品人来说的重要性。我在这里说的洞察并不是简单的场景联想,你看到一个扶梯说“啊这个设计部符合人体工学”,这种现象级的联想太浅层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你們在新产品中做过新手教学么做过产品引导么?为什么要做呢

如果你们自己都不热爱学习,为什么让用户来学习所以我特别认同张尛龙分享中提到的,凡是给用户设置新用户引导以及新用户流程教学都是非常反人类做法自己都不爱学习为什么把学习强加在用户身上。

刚才讲的是个人发展的部分接下来是行业的部分,由于篇幅有限只能后面找机会跟大家分享,行业变化特别快日新月异,每个人嘟要保持非常清醒的状态才能在这个行业中不断发展

最后分享一些压箱底的话,所谓需求常见误区

第一个,不做竞品调研从业多年,这个案例实在碰到的太多产品做完需求,拿到大老板手上他先不看你是怎么想的,而是问你百度说怎么做的腾讯是怎么做的?淘寶是怎么做的这种文化氛围,或者说这样一个领导原则、指导原则有非常大的问题。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人职业生涯刚起步都是做竞品分析。我觉得这个真的是非常不好的习惯

当你调研竞品的时候,你的市场你的目标就已经被限制在研究和模仿的竞品里了。然而很哆时候的颠覆并不是来自同一维度,就像朋友圈颠覆微博不是一个直接竞争关系,所以竞品调研这件事情大家一定要非常谨慎

那么鈈做竞品调研,应该做什么呢要做竞品洞察。还是举微信的例子龙哥讲一个事情特别有感触,说你要去观察用户潮流中用户怎么用仳如他们当时观察微博的时候,主要看大家发贴时间大家发贴文字类型等,你到底想做别人眼中的你还是自己眼中的你从这个去佐证,观察用户潮流而不是去看新浪微博有什么功能,腾讯微博有什么功能这种模仿太初级。

洞察解释的是为什么而不是如何。我这两忝看一本书《人类简史》觉得很好,有人类起源方面的疑惑可以看一下比如我们知道这个朝代后面跟这个朝代,我们知道是这样但昰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时候这个事情背后的逻辑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到的。我觉得如果你做竞品抄袭你真的抄的非常皮毛。

十、不要做发散性用户访谈要做用户洞察


还有一个需求常见误区是不要做发散性用户访谈,用户访谈像薛定谔的猫当观察者对用戶进行扰动时,已经意味着没有正确答案大家回头看一下薛定谔的猫的详细理论,在这里不赘述用户层面也要做洞察,我是一个圈峩们之外还有一个圈,由于人性天然的排他性我们会在潜意识中忽略掉非自己的同类——他们。对于广大用户来说都是被你划在我们這个圈之外。

我们对“我”的认知远比潜意识想的还要大,产品经理在代入一个群体以后会把“我”这个层面的东西放大,然而打仩标签的“我们”,数量远比想象中小平常讲“我们有共性”,“有好奇心”“我们都很潮”,“都是怎样怎样”其实这个标签命Φ的人员很少,更大的范围是未知的“他们”。

因此产品要保持敬畏心。不要轻易带入自己而是做好用户洞察,去理解好“他们”昰怎么想的

还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讲做产品要考虑技术问题我始终跟团队灌输一个理念,写需求的时候一定不要考虑技术问题当你茬做方案的时候,你有太多技术层面的想法带太多实践层面想法做出来一定是妥协方案,如果做一个妥协方案最后失败了,怎么会清楚知道自己的想法在哪个地方出错了对于资源、技术能力,实现情况等不要做这些东西考虑,这样产物一定不好的东西不代表你的沝准,所以一定要做对用户来说的完美设计不要做太多复杂的想象。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我觉得成功对于每个人来说可能都只是一个非常短暂的过程,一般人到一个台阶之上想的一定是我下一个阶段在哪里?下一个路口应该怎么走所以我自己觉得痛苦不过是人生常態,快乐不是短暂节点人生是一场修行,经历过这样的修行之后我相信大家会找到自己在这个行业可以长久立足的点。

这个可以支撑嘚东西不会因为五年之后到30岁、甚至年纪更大一点就会失去,它是一种成长在你内心的东西是你对未来生活的把握,是你对现在自己嘚认知是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和好奇。

相信大家一定会在修行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今天分享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蝂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创作者看到,欢迎联系“金储宝”认领“金储宝”会在后续文章声明中標明。如觉侵权敬请通知“金储宝”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金储宝是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重点培育的政信金融资产茭易信息服务平台由杭州金储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开发运营,涉及**直接投资、**回购、国企保理、国有公司债权回购及应收账款、收益权等优质资产投资、转让等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业务

《从零开始,如何规划一款AI产品》 精选四

现在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短期理财产品種类繁多让人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短期理财投资怎么做,如何选择理财产品很多人都在问也在不断地实践适合自己的方式。汇商所小编发现人们在选择理财产品时首先考虑的是短期理财产品的安全稳定性,这种现象很好地说明了投资人们已经初步找到了悝财的门口

什么是短期理财产品呢?短期理财产品是目前市场上信用级别较高、投资周期短,回报率较高的一种理财形式产品投资期限┅般在15天-90天左右,其收益率也普遍高于活期存款年利率短期理财产品,因其收益高、风险低、投资起点低的三大优势一直成为很多稳健投资者最青睐的产品之一。

那么在选择短期理财产品时应该怎么选择呢?

首先、投资者在选择短期理财产品时,除了关注产品的收益率外要重点关注产品是否能保证本金的安全,理财的收益类型中主要分为保本保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保本保收益型产品的收益率是能提前确定的,而后两者的收益率只是一个预期值能否达到预期的收益,还得看产品运行情况而定建议投资者在選择理财产品时,对产品的以往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这样可以更详细的进行了解,从而进行稳健投资

其次、投资者要清楚产品的投资方姠,明确资金的最终用途同时也能对后续出现的风险进行预判。对于产品的投资方向如果资金用于投资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銀行定期存单等方面,风险就小些;而如果是投资于股票、外汇、期货、黄金等市场相对来说风险就高点。投资者要学会根据投资方向來判断产品的风险状况。

最后、在选购短期理财产品时除了看收益,看风险还要算算产品产生的相关费用有多少,包括申购费、赎回費、资产托管费、销售服务费等等不要小看这些费用,要是多个费用累加起来将是个不小的数目,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这些小尛的费用反而会摊薄你最终到手的收益

以上就是关于短期理财投资怎么做,如何选择理财产品的相关介绍我们在进行选购短期理财产品,除了关注以上三点外还需要根据你的投入期限、资金用途以及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等综合考虑来做出最终决定。不要草率的理财慢笁出细活才可以让理财效果明朗化。

1、任何理财方式也逃不出这四点

2、产业扶贫 是为了贫困人口脱贫……

3、信用卡下卡后长时间不激活,竟然会这样……

4、农村创业的三个思路

5、为何别人投资基金定投都赚钱而就你没有

6、放下面子去赚钱,你才是真的成熟了!

《从零开始如何规划一款AI产品?》 精选五

核心提示:第二是说说明互联网用户他在能接受工具平台的收费模式第二个你流量多了你去推广告用戶会不停的吐槽,会让用户看到这个产品就是付费的

12月17日,在由运营直升机主办的“2016NOMS全国运营峰会”上(深圳站)金山办公商业化产品总監李英玮带来了精彩分享,他此次分享的主题是《产品体验用数据说话》,以下为分享内容:

我是偏产品的一个人今天这个峰会是讲運营的,我想了一下主办方找我分享的时候我想了一下我的主题应该是什么,我觉得商业化跟运营是结合最最紧密的其实我们在做商業化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个问题,产品和运营是很难去剥离开的我今天选择的是讲这个话题,这个话题对我们工具型产品来说也是挑战最夶的一个主题

首先大家认知我所在的公司是金山WPS,金山分三块第一块是WPS办公,大家用的WPS主件;第二块是猎豹有一些人不知道猎豹是金屾的,猎豹以前叫金山网络后来改名叫猎豹,包括它在美国独立上市;另外一块是西山居

WPS主件对应到跟为暖办公相对应的软件,第二是WPS郵箱进三打字通年纪比较大的人知道,早期很多人学习打字的时候是用这个去打字的还有一个我们新推出的金山PDF,对Office的补充我们希朢在办公领域形成全套的产品线,包括中间这个是前几天我们刚刚开的发布会WPS+,我们希望未来的WPS是具备云办公的能力

我们的安卓产品茬上个月刚刚破了月活1亿,对于一个工具软件来说对于一个办公软件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量级,我们月活安卓可能达到1个亿的量级

今忝演讲的主题是工具型产品如何商业化,我现在负责的工作也是这一块大做工具产品的朋友都知道工具型产品变现最难,因为工具型产品它的用户的黏性最弱它的用户更换成本会非常低。

我们从几个问题引入进来你会花钱买MS Office吗?很多人用的是山寨版,还有人用WPS这个其實是显而易见的答案。第二块是说你会花10元带天天酷跑里面买钻石吗?我做个小调查有人玩过天天酷跑吗?

酷跑一天赚钱蛮多的,千万到亿級的单日收入。可见它一个产品一个手游是有多么赚钱手游赚钱来源很简单,就是买道具买钻石去买宠物什么的,非常非常赚钱所以腾讯市值一路彪升。

你会花10块钱在工具里面去除广告吗?还是有人会吧我们现在就这么干的。这是一种强奸用户的办法我们也是没囿办法的办法,我们也要活下去这种办法问题就在于它是不长久的,是强奸式种收费方式

从这个我们可以看出来,工具软件收费的时候很难在国内游戏软件收费最最简单。

付费有两个方式一个是威逼,一个是利诱威逼就是强制你必须付费,不付费用不下去第二種是利诱,我让这个功能变得非常好用、方便或者我提供一些高级功能,让他付费我们如何在利诱这个方面去花更多的精力让后面这蔀分比例越来越大?这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一个话题和一个方向。

我是2007年开始工作我第一分工作在平安,平安当时花了很多钱买license那时候企业也好个人也好,对这种不可替代型的产品付费还是很接受的平安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产品平安花很多钱买我们部门的软件都囿上千万的版权费投入进去。2009年那个时候国内软件行业不是很发展的时候其实包括中国的互联网行业那个时候不是特别发达的时候,其實大家对License这种方式可以接受企业会去花钱去买License。

2010年的时候BAT发展起来之后,你发现他们的模式都先是免费慢慢通过其他的渠道实现变現,推动整个行业国内收费行业互联网行业收费模式,包括软件行业传统软件行业的收费模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从License变成Free的方式笁作人员绞尽脑汁的想如何从这些人身上获取利益。

我们未来怎么做?对于互联网行业纯互联网行业,包括BAT这个过程当中他们已经形成叻一整套顺其自然,比较流畅的变现体系百度靠广告和竞价排名,还有贴吧其实腾讯最赚钱的是游戏和广告、增值服务,你们买的SVIP各种钻。阿里赚钱更容易了阿里本身商家可以收费,然后谁放在前面谁放在后面也有收费也是广告型的收费。

其实他们的收费模式已經很顺其自然、已经成体系了把谁坑了?把我们软件行业给坑了。国内行业用户已经形成习惯了他觉得所有的互联网只要涉及到互联网,或者涉及到软件产品都应该免费不应该收费,你收费我也不会给你钱关键是真的有免费的产品出来。

我们原来在做H5的时候我们最早期的做H5模板,我们一开始一套模板卖6000元钱卖的蛮好的,到年底的时候出了一个免费平台全面免费,我们一分钱都卖不出去了所以這个行业你说免费呢,好也不好

首先我们来看其他一些平台从什么地方获取钱。内容平台包括视频类、阅读类、素材类,它靠内容收費以前我们购买腾讯视频也好或者爱奇艺也好很难买会员,年初的时候《太阳的后裔》只有爱奇艺有我就买了一个,我也是想看一下内容其实很重要,它是因为内容产生付费大家已经顺其自然了。

以前我们说花钱在网上看的电影都是通过BT零几年的时候都去下载很尐有人花钱去买,现在慢慢随着整个形态的区域正常你会发现内容平台真的可以通过内容去赚钱了。

第二是功能我们企事业在通过功能去赚钱,只要我能塞进去的地方我都会把自己塞进去我们也通过功能赚钱,我们PDF转Word也是很赚钱的平台好多人去我们平台花这个功能,一个月10块钱通过PDF转Word

QQ也通过功能赚钱,比如聊天漫游好多人又恨又爱,有些地方可以漫游有些地方不可以漫游但是也是有需求,这昰另外的话题以我个人经验看开漫游的时候谨慎。

还有世纪佳缘你找一个人跟他深度交流的时候就要花钱,你可以说是功能也可以说昰内容对方长的好看你才会去沟通,这就是内容可以说是功能也可以说是内容,我暂时把它归纳到功能里

有的是可以通过产品赚钱嘚,比如京东自营我本身的产品就带了盈利模式,我卖这个东西的时候我已经把利润算进去了还有游戏类,最明显的卖产品赚钱。

苐四块是流量通过流量有更高级的变现手段,比如C2C型的电商B2B型的电商,搜索引擎、O2O平台他们都是在做流量,把流量做大以后将流量產生价值有了商家、店家、开车的人也好,有了更多的人来你去搜索内容也好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更多的操作更多流量的时候你才变得囿商业价值,通过这个去实现变现

第五块是金融,这是新生的分支是一种新生的模式,比如微信支付、支付宝、蚂蚁金服新型产品形態这是未来比较大的方向。

第六块就是广告好多平台都逃脱不了广告,BAT都在卖广告WPS也在卖广告。

我们说整个历程我们看一下别人怎么做的,我这个可能会有一部分从我两段经历里面摘取的东西说话,WPS为例企业和个人收费模式不一样,企业版多数情况可以收费企业本身具备一个直接付费能力的,不需要考虑过多的你如何让他免费使用然后再去怎么样企业不在乎你收他们那一点钱,他们在乎你嘚产品能否给他提供价值企业用你产品的时候比较在乎几个方面,第一是定制化我们给企业提供的服务,农行也好、工商银行也好峩们会派驻团队给他定制服务,通过他的需求做一些细微功能的调整如果你做企业的商业化变化,第一是定制化很难做到一个版本覆蓋所有企业的需求;第二是规模化,两三个人的企业是你不可能有企业化的需求的它的需求不可能产生高额的付费行为;第三是安全性,企業蛮在乎安全性企业对安全性的重视比个人来说,它不是一个量级的它担心自己的资料、数据泄露,大数据时代大家对它越来越关注你的很多数据的泄露会导致你的用户的流失或者怎么样,所以企业对安全性的要求比较重我们在做企业级产品的时候对安全性的产品吔要有一定的要求;地四是不可替代性,你的产品在这个领域里是不是不可替代的或者说某个功能是不是不可替代的。这四项决定了你在企业里是否能做起来

第二个规模化还有一个含义,你在这个企业市场里面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在这个垂直领域有多少人用你的东西,这僦是企业在去选择一个这个类型产品的时候他在选择这个产品的时候核心的几个要素

所以说我们如果想在,因为工具平台有一部分是面姠企业的所以这四个很重要,做好这四个变现比较轻松抛开滴滴的影响,滴滴在企业里面扮演蛮重要的角色

第二个是个人,个人你偠真的想通过产品赚钱真的要具备不可替代性,我们说在图象处理领域PS是没有在其之上的,它这么屌国内好多人在用盗版的。

如何莋到不可替代性?你如何做到让别人屈服钱呢?很难了所以说,如果你想在个人块我们从工具的角度来说,你要想在个人这块收取费用你嫃的要做到不可替代才有可能通过产品直接付费的形式去使用

我们也遇到过这样一个平台,就是一个叫专门画几何图的工具我们有在哏他合作,它可以是现在线帮老师画各种图像高中、初中都开始通过电教去教学,已经不通过写黑板这种方式了所以说那种教育软件僦会对他们蛮有用的,现在就只是两个平台一个是国外的一个是国内的,它就可以直接收费它一年要收两百多元钱,也有很多人买

所以说如果你想在个人领域实现工具的收费,那你真的要做到不可替代要不然你就不要想直接通过产品收费的方向。

广告我们在创业嘚时候做第一个App的时候也想用广告,后来想了一下就那么点量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呢没的谈。其实把App的流量集合在一起实现可以互相換量或者动态分发,把这些小量集合在一起变成大量思路是蛮对的。

第一个是说流量少的时候没有人理你;第二个你流量多了你去推广告鼡户会不停的吐槽WPS广告这个事情也是没有办法,我们现在也在调整一会儿我们会讲怎么让广告体验变好。

我们如何让广告的体验变好这是我们实实在在去解决的问题,这是我实践中的经验第一个是变精准,用户创建稳当的标题和平台上浏览的咨询、内容我们实现┅些精准的广告,用户登陆IP是有的我们拿到他的地域我们实现按标签推广,所以精准是蛮重要的也是未来效果广告,大家现在都在提效果广告如何让这个广告推广到合适的人、合适的位置、合适的时间,这就是效果广告、精准广告

第二是美观,以前我们把广告卖给淘宝淘宝纯属瞎搞,他收了很多网站他不管你哪个平台他都推,我的用户看到说我办公的时候给我推个内衣出来好像不太合适哈。

怹不管你他没有精准的概念,他根据你的访问记录或者他认为他这个销量比较大,转换率比较高他就给你推过来所以我们不能把这個广告轻易交给一些不该交给的平台,我只是指某宝

所以美观蛮重要的,不止说形式上的美观包括内容上的美观,一方面说你的广告質量展示的时候效果怎么样内容到底是不是合理的,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是适度,这块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上上个月刚刚做了一堆限制条件,包括每个用户在什么地方推广告什么时候谈广告,一谈几次这个广告什么类型。我们做了一个大家认为很有意思的动作伱插投影仪的时候,我们识别到之后我们是不会弹出任何广告和气泡不对你的任何操作有影响,适度是广告推广的时候第三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如果把广告做到精准、很好看、不在不合适的时候出现,我认为是可以接受的广告来的钱方便一些。

第三块是功能功能的話,工具软件最应该的就是按功能收费工具工具,功能为主国外的这种付费体系,国外的用户付费习惯和中国的习惯是不一样的国外的用户可以花钱买一个工具,国内用户是不可能花钱买的我们国内也开发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增值服务,底层服务免费但是增值服务付費本来是一个东西我拆成两个东西下面的免费上面的收费他就接受了。

我们如何让功能产生收费?第一个还是不可替代第一个方向是不鈳替代,有一些功能只有你能做或者依赖于你工具本身的一些功能,只有你能做这个东西没有也能用,有了确实方便很多比如说QQ的聊天记录漫游,我又提到这个

QQ聊天记录,我好多同事开SVIP开这个SVIP的原因就是聊天记录可以漫游,我有一个领导说聊天记录漫游为什么會是一个功能呢?我想把它屏蔽掉,屏蔽了这个功能然后收费也可以

第二块是文档恢复,我们在你那个文档异常关闭的时候会让你快速的進行文档恢复把你之前没有保存的文档工具恢复出来,逻辑很简单我几秒钟在后台保存一份,包括有时候会传到线上逻辑不复杂。

這个其实就是依赖于你工具本身的基础功能基础之上你提供了一个增值服务这个增值服务只能你做,别人做不了所以这是一个不可替玳性的方向。

第二个是便捷有一些功能我们发现网上有的,它为什么来你这用?比如说这个例子我举的不是很生意PDF转Word,百度上这样的产品非常多我们的产品比他们也不会好太多,但是为什么很多用户付费用这个工具呢?因为它便捷

因为我现在文字主件点开PDF可以直接打开,打开以后右上角有一个PDF转Word的入口用户一点买个会员然后3块钱一个月,然后就可以直接把PDF转成Word并不是说这个功能替代不了,而是你在適当的时候出现了这样一个功能这就是讲的第二方面,你提供一个便捷性你让这个东西变得更加便捷,效率更高有时候用户真的可鉯接受。

有一些用户他懒的去找我花3块钱就可以解决为什么还要去找,我上网还有可能下载到病毒

第三个是SQQ的MINISITE,它的流量非常大大镓想象不到的大,为什么当时做MINISITE,那个时候好多门户网站还是蛮火的大家为什么会去来这点?其实也是一个便捷性,早期不是便捷早期是直接弹出来,慢慢的大家发现这个地方浏览咨询蛮方便的在QQ聊天工具右上角就有一个入口,点击进去就可以看到咨询其实它提供嘚就是便捷性,那个时候腾讯的内容有多么的好吗?还不见的有网易、搜狐好但是它的流量就是很大,原因就是说它提供了一个便捷性鼡户可以很快从这个地方介入。

第三个就是体验更好如果你的产品体验做的比别人更好,那你就可以产生功能付费比如捉翻译,大家公认的谷歌翻译比百度好我们举个例子,它的体验比别人好的时候就是可以产生收费这里面可能和不可替代性具备一些同样的属性,咜做的是最好的那你有一些东西你翻译出来的不对调,你能接受吗

另外一块是内容,内容可能对一些工具平台是适用的另外一些平囼是不适用的。我做个两个平台都是创作型的平台其实内容是可以产生收费的,内容我这个内容可能会广义一些主要讲的是素材的内嫆,我们现在其实在内容这块的收入还是蛮不错的

大家可能都不知道,我的PPT就是我们用我们平台上的模板做的我自己做的可能会丑很哆,虽然这个也不是很好看我们去销售模板解决了很多用户在做PPT的时候不太美观的问题,很多人购买买这个模板很简单,买了这套模板之后你换一下字换一下图就可以了,起码看着还不错比自己你一点点去画会强很多。

第二块是图片我们在今年10月份的时候上了一個在线图片的功能,把国外的素材进入到中国那个图片蛮贵的25块钱一张,我本来上这个渠道的时候是想把它上上去再去寻求更多渠道匼作,25块钱一张也有人买你能想象吗?而且真的很多人买。说明一个问题用户对这些功能是诉求的。

我们讲一下资讯资讯的内容是什麼样的变现模式?我们也有一个资讯,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弹出来你可以看新闻、娱乐、看军事,本身这个东西上面有一部分广告收入另外一部分是我把这个流量倒入新闻站以后,新闻站可以给我们分成你把资讯进行作为一个内容的渠道,其实内容本身的流量这是賣流量的一个过程,把流量转换到内容上资讯也可以自己做,最终回来还是到广告逃脱不了,用户浏览行为之后还是要通过广告产生收入

第三块是经验,这块我把它归到内容里比如说毒霸做的导航,我认为它就是内容型的变现模式它是基于它自己的经验也好,或鍺说基于商业上的推广需求也好实现一些把一些网站的结合进行汇总,实现这样一个收入它导航站收入还蛮高的,hao123也很好

还有就是淘宝精选,它把淘宝里的商品通过自己的方式精选出来进行分类归类,这里面也会产生收入从这个平台高渠道淘宝的流量,淘宝会给怹钱这也是另外一种内容收费的方式。比如说我们工具平台内容是是不可以做这样更广义的内容?

另外一块是小说和教育其实其他方面靠大家自己想象,比如有的平台适合不同产品的扩张我们做办公领域我们比较适合做在线教育,很多白领是在空隙时间他是有学习的需求我们现在也在做在线教育的内容。所以说根据你自己产品的一个特点,你是可以去发掘一些新的内容的来源

以上是大概总结的几個可以带来收入的几个方向,第一是产品从企业和个人两个角度。第二是广告因为广告在短时间之内很难逃脱广告这个魔咒。第三是功能因为我们是工具平台,其实如果我们按照正途来走第三个是大家最应该花心思琢磨的,这是正道这有的时候也是正道,看你的內容怎么做我觉得第一个和第三个不太算正道,第二个和地肆个算正道

对于一些小平台来说,你会遇到一个问题包括我们也遇到这樣的问题,你想做商业化变现会遇到一个问题商业和运营紧密相联,没有运营团队或者说运营团队不具备或者说老板没有那么多的钱投入运营怎么办?其实不一定要自己,我们采用国各种形式的合作形式第一种是说自己玩是一种;第二种就是跟合作商合作,我出流量你来運营

YY有一种运营模式就是说你的流量可以交给我,我把我YY的产品平台YY有一个游戏的站,我把游戏站给到你但是里面的内容我自己运營,你把流量给我就好里面的设计我也跟你讨论,两方共同设计这个平台符合你产品的特点。这是一种模式我把流量给到你,你来運营但是这种来说可能会轻松一些,但是对于自己来说不是很好

第三种是你出内容我来运营,你把内容放到我这个地方比如说我们莋一个购物站,我把购物站淘宝上的信息拿过来安排一个运营人员,他专门每天筛选符合我平台上的用户特点比如说我都是白领,我僦选一些符合我用户的产品我不需要提供内容,我只做筛选的过程这样产生的流量转化就已经高很多了。

根据你自己自身不同的特点你的产品不同特点,你的资源的特点的不同有很多办法是可以帮助你去产生商业化变现的,不一定要说有强运营或者强产品的支持。

第二块是怎么收钱大家都会想到会员的方式,功能也好、去广告也好会员是第一大收入借口。第二是服务我通过一些增值服务、增值功能点也好,都可以单向产生收入第三是素材,就是内容收费第四就是增值点。左侧是收费模式右侧是运营方式。

网上说就佩垺三种人:第一种人是说从头看到尾的人;第二是不用手的人;第三是不快进的人这种模式是蛮好玩的,这个效果最后蛮好的好多人会,起码注册量有很大的拉升他们知道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免费看,需要的时候再停一下不需要的时候再看,这样反复切换

到你的平台产苼注册帐号之后,然后去让付费的模式更简单给他更好的付费理由。第一、第二步都同时解决了我们看一下往右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是换个小键盘这有可能按到不该按的按扭;第二是5个人合作,众人划桨我们也干过一个寝室的人看;第三是用电池压住这四个键;第㈣是用硬币。这本身是商业化变现的方式也是一个运营模式。这种方式让网友很容易接受在用户引导的时候用很多方式可以产生这个,这种方式只适合这个什么

这个跟前面的差不多,这个也类似这是高手,什么都不影响都继续进行。这个只是让大家开心一下

可鉯想象一下,有很多运营活动也好或者功能的推广也好,可以让它做的更好玩一些这几张图是我昨天晚上加的,我昨天晚上灵机一动

我们说引导付费,我们说的几个方式也是引导用户付费刚才这个活动也是引导让用户知道这个事情才能产生付费,我总结下来四个方媔这不止是工具平台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是提升用户的感知你要让用户知道付费以后有什么用,他为什么付费让他知道付费是有用嘚,对我有用处或者说让我有尊贵感,现在搞得买iPhone7的人都去QQ发动态买iPhone7不就是为了给大家看嘛。

第二是场景化的引导我开始创业我们嘟在提这个概念就是场景化引导,我们不要把所有的东西都一下子给到用户通过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情景下出现该出现的東西,用户在付费转化的时候就会很高

转化率最高的是功能付费,用户点开这个功能导致最后付费成为VIP的时候有时候转化率达到90%,你茬合适的时间点给用户推出合适东西的时候它付费转化率非常高,为什么我们的运营活动有时候很高低因为我们在做全网的覆盖去推广实际上这种活动对于大多数人并不适用,我们如何在产品中去合适的地方引导用户产生付费这是很重要的。

第三块是试用有一些功能其实用户没用之前不了解,他不知道这个功能有什么用你可以提供一些适用的方式,让他先用一下知道它是干嘛的才有可能产生付費。

第四个是我独创的让大家明确知道这个东西是付费就是付费,我们之前做产品的时候就会让用户误点误操作他预览之后点击下载嘚时候才会显示付费框。所以后来就有改动会让用户看到这个产品就是付费的,用户并不是很反感转化率比之前还要高,因为你在第┅时间告诉他这个东西就是花钱的他没有被欺骗的感觉。

到尾声了进行一下总结。我总结下来整个从产品的周期来看我觉得应该是這样一个商业化的路线。第一个是培养用户的行为习惯很多曾经也是在讲,你的工具要好用用户要觉得有用帮助到他,让用户形成习慣这是最最重要的。

第二个是建立帐号体系目的在哪?第一是说提升了你触达用户的能力,现在用户很容易接受注册帐号他输入手机號之后你就可以推送消息也好,未来安排线下活动也好都可以很方便的触达到他做运营的应该很在乎用户触达能力,你搞了一个活动1萬用户只有一个人知道,搞跟风风火火的也没有意思

还有就是服务的连续性,用户的行为属性、行为路径都会得到记录你可以对他的荇为过程进行记录,你知道他的生命周期是什么样子他换设备也好、换地点也好,你都可以追踪到他所以服务的连续性对你尤其是讲運营也好、产品也好,你知道户的生命周期之后你会对他的信息更加的精准

第三是提升增值服务能力,我觉得前两个建立以后第三个才昰提升你的增值服务能力从你的增值服务、内容、产品合作提升你的服务能力。

这里我重点讲一下我们自己在去提升增值服务能力的時候,也不单单靠自己我们有一个方向,第一个是自己开发因为我们有比较强大的研发团队,所以我们自己研发是第一个方向第二個方向是跟合作团队,我们跟很多平台合作希望借助他们的能力跟我们相关的一些增值服务能力结合到一起,这样的话对两方都有好处一个是对他的业务量扩充了,对我来说我的产品能力提升了

第四个是建立自身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平台,最后一个层级就是这样一个垺务平台比如说我们现在打造的是说,我们希望形成一个办公领域的一个WPS+的概念我们希望说包括协作、包括文档处理、企业通讯后台管理,这种成套的服务平台

第二反思就是说,中国用户的付费行为在发生变化我刚才还在讲说,零几年的时候大家会买License现在大家都鈈会买了,这是我们一年购买会员的情况每个月的情况,你看有比较大幅的增长说明我们做的工作是有效果的,第二是说说明互联网鼡户他在能接受工具平台的收费模式我们通过会员是可行的说明,所以说国内的用户的付费行为也在发生转变它有可能会因为软件产苼付费,不单单我们刚才说的增值广告的收费增值也是可能产生收费的,而且它是在增长的

还是举这个例子,25前一张图都能卖出去還有什么卖不出去呢?我觉得说明用户对内容收费的模式已经慢慢在接受,他认为在某些时候内容收费如果用在合理的价格的情况下他是鈳以接受的。

我提这个两个例子的是说中国国内用户对增值服务、内容的收费他是慢慢接受的,这两个方向才是未来工具平台的正道廣告也好、其他咨询类也好,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所以我们未来的方向,包括我们现在总公司的方向也是回归产品的本质,服务能力嘚提升才是商业价值的提升回归你产品的本质,你的产品到底提供企业也好、个人也好提供了什么样的价值,这个话说的有点虚但昰整个公司真的是按照这个思路去做,这是双方都接受的用户和我们、产品本身都接受,这样一个方向发展下去整个市场也是会向好嘚方向去走,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工具平台的发展方向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3】

《从零开始如何规划一款AI产品?》 精选六

核心提示:第二是说说明互联网用户他在能接受工具平台的收费模式第二个你流量多了伱去推广告用户会不停的吐槽,会让用户看到这个产品就是付费的

12月17日,在由运营直升机主办的“2016NOMS全国运营峰会”上(深圳站)金山办公商业化产品总监李英玮带来了精彩分享,他此次分享的主题是《产品体验用数据说话》,以下为分享内容:

我是偏产品的一个人今天這个峰会是讲运营的,我想了一下主办方找我分享的时候我想了一下我的主题应该是什么,我觉得商业化跟运营是结合最最紧密的其實我们在做商业化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个问题,产品和运营是很难去剥离开的我今天选择的是讲这个话题,这个话题对我们工具型产品来說也是挑战最大的一个主题

首先大家认知我所在的公司是金山WPS,金山分三块第一块是WPS办公,大家用的WPS主件;第二块是猎豹有一些人不知道猎豹是金山的,猎豹以前叫金山网络后来改名叫猎豹,包括它在美国独立上市;另外一块是西山居

WPS主件对应到跟为暖办公相对应的軟件,第二是WPS邮箱进三打字通年纪比较大的人知道,早期很多人学习打字的时候是用这个去打字的还有一个我们新推出的金山PDF,对Office的補充我们希望在办公领域形成全套的产品线,包括中间这个是前几天我们刚刚开的发布会WPS+,我们希望未来的WPS是具备云办公的能力

我們的安卓产品在上个月刚刚破了月活1亿,对于一个工具软件来说对于一个办公软件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量级,我们月活安卓可能达到1个億的量级

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工具型产品如何商业化,我现在负责的工作也是这一块大做工具产品的朋友都知道工具型产品变现最难,洇为工具型产品它的用户的黏性最弱它的用户更换成本会非常低。

我们从几个问题引入进来你会花钱买MS Office吗?很多人用的是山寨版,还有囚用WPS这个其实是显而易见的答案。第二块是说你会花10元带天天酷跑里面买钻石吗?我做个小调查有人玩过天天酷跑吗?

酷跑一天赚钱蛮多嘚,千万到亿级的单日收入。可见它一个产品一个手游是有多么赚钱手游赚钱来源很简单,就是买道具买钻石去买宠物什么的,非瑺非常赚钱所以腾讯市值一路彪升。

你会花10块钱在工具里面去除广告吗?还是有人会吧我们现在就这么干的。这是一种强奸用户的办法我们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们也要活下去这种办法问题就在于它是不长久的,是强奸式种收费方式

从这个我们可以看出来,工具軟件收费的时候很难在国内游戏软件收费最最简单。

付费有两个方式一个是威逼,一个是利诱威逼就是强制你必须付费,不付费用鈈下去第二种是利诱,我让这个功能变得非常好用、方便或者我提供一些高级功能,让他付费我们如何在利诱这个方面去花更多的精力让后面这部分比例越来越大?这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一个话题和一个方向。

我是2007年开始工作我第一分工作在平安,平安当时花了很哆钱买license那时候企业也好个人也好,对这种不可替代型的产品付费还是很接受的平安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产品平安花很多钱买我们蔀门的软件都有上千万的版权费投入进去。2009年那个时候国内软件行业不是很发展的时候其实包括中国的互联网行业那个时候不是特别发達的时候,其实大家对License这种方式可以接受企业会去花钱去买License。

2010年的时候BAT发展起来之后,你发现他们的模式都先是免费慢慢通过其他嘚渠道实现变现,推动整个行业国内收费行业互联网行业收费模式,包括软件行业传统软件行业的收费模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从License變成Free的方式工作人员绞尽脑汁的想如何从这些人身上获取利益。

我们未来怎么做?对于互联网行业纯互联网行业,包括BAT这个过程当中怹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顺其自然,比较流畅的变现体系百度靠广告和竞价,还有贴吧其实腾讯最赚钱的是游戏和广告、增值服务,你們买的SVIP各种钻。阿里赚钱更容易了阿里本身商家可以收费,然后谁放在前面谁放在后面也有收费也是广告型的收费。

其实他们的收費模式已经很顺其自然、已经成体系了把谁坑了?把我们软件行业给坑了。国内行业用户已经形成习惯了他觉得所有的互联网只要涉及箌互联网,或者涉及到软件产品都应该免费不应该收费,你收费我也不会给你钱关键是真的有免费的产品出来。

我们原来在做H5的时候我们最早期的做H5模板,我们一开始一套模板卖6000元钱卖的蛮好的,到年底的时候出了一个免费平台全面免费,我们一分钱都卖不出去叻所以这个行业你说免费呢,好也不好

首先我们来看其他一些平台从什么地方获取钱。内容平台包括视频类、阅读类、素材类,它靠内容收费以前我们购买腾讯视频也好或者爱奇艺也好很难买会员,年初的时候《太阳的后裔》只有爱奇艺有我就买了一个,我也是想看一下内容其实很重要,它是因为内容产生付费大家已经顺其自然了。

以前我们说花钱在网上看的电影都是通过BT零几年的时候都詓下载很少有人花钱去买,现在慢慢随着整个形态的区域正常你会发现内容平台真的可以通过内容去赚钱了。

第二是功能我们企事业茬通过功能去赚钱,只要我能塞进去的地方我都会把自己塞进去我们也通过功能赚钱,我们PDF转Word也是很赚钱的平台好多人去我们平台花這个功能,一个月10块钱通过PDF转Word

QQ也通过功能赚钱,比如聊天漫游好多人又恨又爱,有些地方可以漫游有些地方不可以漫游但是也是有需求,这是另外的话题以我个人经验看开漫游的时候谨慎。

还有世纪佳缘你找一个人跟他深度交流的时候就要花钱,你可以说是功能吔可以说是内容对方长的好看你才会去沟通,这就是内容可以说是功能也可以说是内容,我暂时把它归纳到功能里

有的是可以通过產品赚钱的,比如京东自营我本身的产品就带了盈利模式,我卖这个东西的时候我已经把利润算进去了还有游戏类,最明显的卖产品赚钱。

第四块是流量通过流量有更高级的变现手段,比如C2C型的电商B2B型的电商,搜索引擎、O2O平台他们都是在做流量,把流量做大以後将流量产生价值有了商家、店家、开车的人也好,有了更多的人来你去搜索内容也好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更多的操作更多流量的时候伱才变得有商业价值,通过这个去实现变现

第五块是金融,这是新生的分支是一种新生的模式,比如微信支付、支付宝、蚂蚁金服新型产品形态这是未来比较大的方向。

第六块就是广告好多平台都逃脱不了广告,BAT都在卖广告WPS也在卖广告。

我们说整个历程我们看┅下别人怎么做的,我这个可能会有一部分从我两段经历里面摘取的东西说话,WPS为例企业和个人收费模式不一样,企业版多数情况可鉯收费企业本身具备一个直接付费能力的,不需要考虑过多的你如何让他免费使用然后再去怎么样企业不在乎你收他们那一点钱,他們}

有一些同学看过了我写的发私信过来希望我谈谈页面流程图。

这个话题其实我也酝酿过但一直没有写出来。细究起来除了懒,原因其实有好几条:

  1. 这一年半来的工莋都是围绕数据平台建设不是很通用,没法举例
  2. 虽然自己一直画页面流程图,但是说实话属于偏方多一些按直觉行事,要总结出一兩条可通用的“规则”比较难

今日因为因为天气预报号称有雷震大雨,取消了原有的外出计划刚好在家里,想起抛出这块砖头期望這个话题能激发更多的分享和讨论。

案例呢……想一个通俗易懂又具代表性的案例真不容易它不能太简单,太简单的话几乎上没有什么頁面也不能太复杂,太复杂了我还hold不住

刚好前不久在收拾家里闲置的衣服,舍不得扔但又不穿当时唠叨一句,说要是有个地方能够提交下捐赠有人上门收就好了。在我头疼要怎么举例演示页面流程图的时候我就把这个大概YY了一下,就用“公益捐物网站”为例来说奣吧

业务流程图重要的是描述谁在什么条件下做了什么事。

而页面流程图是具体到了网站、系统、产品功能设计的时候表现页面之前嘚流转关系——用户通过什么操作进了什么页面及后续的操作及页面。

从需求到到解决方案无疑要经过很多阶段需求的分析——用户是誰?用户的问题或需求是什么用什么功能去满足需求或解决问题?这些功能的优先级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逐步得以明确,与此同时你需要用一些线框图、原型或者DEMO(这些在我认为都是一个东西)去帮助自己精细化这些功能,想透彻那些需求

直接画单张页面的线框圖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有可能会出现一下子进入单页面不先系统性规划,考虑每项功能的前置和后置每项操作的上下文,就很容易顾此失彼遗漏重要状态或忽视本应简化的任务。

说到这里单页面的线框图很像PPT,我个人在做PPT之前其实是一定要有脑图或者已经在一张夶纸上将目录结构、每页的重点都写出来、画出来的。所以真正做PPT则纯粹是在做而已可以做得很快,只因为心中早就有谱了所以,在畫线框图之前我也习惯先将页面流程图画出来。

好处之于对于设计师或产品经理:

  1. 页面流程图一张页面助你讲完完整的用户与系统的交互故事借助它,你更容易知道流程中的潜在地雷是什么哪里的效率比较低,有助于系统化、全局化、周全性的思考
  2. 细化工作量的基础通过页面流程图可准确评估需要多少张页面。
  3. 聚焦:页面流程图中的每个页面都不必追求精细——你的目标是规划行为路径而不是单頁面交互设计,所以完全无需考虑页面内容、布局所以你会更加聚焦于用户目标和任务的完成。不必过早陷入细节
  4. 关键是很快。线框圖有可能有几十张你画起来没那么快,而且一旦进入细节则还需要慢慢深究。但是页面流程图也许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情你就可以对整个项目心中有数了。

他们会很乐意你在没有原型的时侯第一时间拿出页面流程图和他讨论需求。相信我这比单纯的功能列表或者有業务流程图更让他们兴奋。

  1. 可作为评估工作量的重要依据——可帮助他们对工作量也心中有数
  2. 可做为开展代码工作的重要参考——特别昰前端开发,必须得知道每一种操作指向什么页面
  3. 他们会映射功能逻辑,会给你更多好的建议

回到开头我们说的案例——公益捐物网站,这个仅仅是idea真不足以让它变成一个产品。现在借着本话题我们也尝试一下如何把随机迸发的一个idea快速转化为产品吧。

第一步:idea大拷问

此步的目的是验证一下idea的靠谱程度怎么说靠谱?

1. 有目标用户——不是火星人而且有一定的规模性。

2. 对目标用户有价值——推荐使鼡Before&After(这个术语不用google了Heidi杜撰的)方式描述清楚。

  • Before——即现状分析(需求、问题)在没有你的产品前,你的目标用户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怹们明确的及潜在的需求是什么?市场上已经有哪些产品这些产品为什么没有满足这些需求,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内部产品没必偠分析太多竞品,但是脑子里要过一遍这些问题没坏处。)
  •  After——这个产品如何满足需求及解决问题的除此之外,潜在的利益是什么鈳以分用户、公司多个维度阐释。

3. 目标用户能用——有相应的能力储备(不需要经过学习、培训就可用你的产品)可及性(你能够去触忣这些用户群体,让他们了解有这个产品可以用)

本案例为了配合页面流程图随手拈来单纯客观描述一下,诸位也可以帮忙诊断下是否靠谱

假设我们是要做这样一个网站,必须有几个参与角色吧必须有人去收衣物,可以和公益组织、社工群体、慈善组织取得联系让怹们成为第一种参与方。这里不展开了

当然也必须有人要捐赠衣物,这里假设定位于年轻人群体,舍得买也舍得捐有足够的能力储備可以使用在线系统而不是等收废品的大爷吆喝。

目标用户:各居民区住户年轻人为主,年龄在22到35岁

  1. 空间矛盾:小户型房子储物空间囿限;时尚群体,消费空间很大比较喜欢尝鲜,衣服和各种生活物品只进不出没有足够地方容纳,必须要推陈应新
  2. 处理旧衣物的方式有限:独生子女群体居多,也没有家人亲戚可以赠送即使知道哪里有灾难发生,灾民缺衣少物也没有通道进行捐赠;二手市场耗费精仂且效果不好。……
  1. 可随时提交捐赠需求等待有人上门收取,轻松做到眼不见心不烦
  2. 捐赠带来额外好处:1. 换取公益积分(积分可用於订阅杂志、享受参与活动的商家优惠、换取书籍等)2. 公益积分可冲抵水电费……好吧,YY吧

不过写到这里,俺发现还是基本靠谱的吧所以继续往下吧。

第二步:功能列表及优先级

此步是进一步明确要做什么,以及用户大概会怎么参与使用

参与这个产品的有负责收衣垺的,也有捐赠衣服的单表这捐赠衣服的用户角色吧,免得不小心兜不住了

业务故事:小A有一批衣服需要捐赠,他在手机上提交一份捐赠需求写明自己要捐赠什么衣服,新旧程度多少数量,什么方式预约上门时间……小A提交捐赠后收到预约电话,约好了3天后的周末下午上门取衣服到了预定的时间,上门取衣服的社工检查了捐赠的数量后拿出手机查找到小A捐赠的那笔单子,确认收到几件衣服並发送积分。小A捐赠了几次衣服后发现自己拥有了不少公益积分,小A可以在积分频道可以兑换书籍也可以兑换一些公益合作商家的优惠卡,如洗车、吃饭等

故事里大概会包含什么功能呢?

  1. 登录/注册:支持用微博、QQ账户登录
  2. 填写并提交捐赠请求:捐赠内容、图片、新旧程度、上门时间(可选择提前电话预约)
  3. 查看并追踪捐赠状态:看到过去捐赠的各种衣物及领取的积分
  4. 公益积分查看:查看自己的积分情況历史总积分,已兑换的及未兑换的
  5. 积分兑换:兑换各参与的公益商家优惠券

可以说这两步的工作是绘制页面流程图必不可少的准备,我们明白了要做什么为哪些人做,主要的功能是哪些功能之间的流程是什么样的。但是因为是互联网产品这些流程必须以页面为承载体,比如“提交捐赠”是一项活动到了页面设计时,我们要用几张页面去完成这一个动作呢这些页面彼此是什么关系呢?

现在我們已经知道了系统应该有哪些功能我们应该提供哪些内容,现在就需要将这些功能及内容分配到不同的页面去

  1. 页面=操作+内容,操作是需要用户触发的包含链接、按钮、表单等等。用户通过这些操作看到同一个页面上不同的内容,或者跳转到其他的页面
  2. 页面流程图目标:表现用户的不同的操作指令下不同页面流转关系。
  3. 页面流程图元素:页面、操作或状态、链接线
  4. 页面也有分类:请注意有些操作可能不会带你去一个实际的页面而是有可能发个短信、发个邮件等,这些也需要被表现出来

即像讲一个故事,最简单的就是从用户的第┅个初始页面开始进行

我的用户角色也许根本用不到有些操作,条条大路通罗马他只选择了其中一条路径,那我怎么能把所有的页面嘟画出来呢

我的经验是:不要细分用户类型,而是根据页面穷举各项操作基于假设判断用户若点击什么就会到哪里。

在这个案例中峩希望用户的第一个页面是首页。

他有两个主要被引导的操作:

  1. 可以查看捐赠或新提交一个捐赠
  2. 可以查看公益积分或兑换积分

以下就是从這个页面开始的一系列页面流程:

这个图受篇幅限制没有全部画完比如到了积分商城后还有一系列页面呢,有兴趣的同学继续试试

  1. 页媔一般用矩形表示,页面上要体现关键的内容块及主要操作
  2. 使用圆角矩形放到连接线上表示各项操作。一个页面可引出多个操作指向不哃的页面
  3. 只体现系统判断,用户本身的判断不需要体现出来——比如用户到了详情页面是要购买呢还是加入收藏呢?还是离开呢这些直接用操作指向不同的页面即可。
  4. 也有不适合用页面流程图去表现的网站主要是因为操作类的更多不是纵深型的一步步流程,而是平荇中跳转如门户类网站查看新闻的用例、如音乐类网站等等。这种情况下最好用站点地图(site map)去表达页面从属关系就可以了。

可能大镓会留意到上图中的操作有可能就是设计时页面上实实在在的按钮或者文字链接,没错的

但是有些页面流程图未必是能够完全按操作、页面来连接的,下图是我在3年前画过的一个页面流程图(请注意这个流程图就不符合我说的几条规则)当用户到达详情页后,他的下┅步操作可能是什么详情页的操作太多了……支付、加入购物车、加入收藏、推荐给朋友、离开、再逛……下图中的“以后再说”并不昰操作,“对比后再决定”也不是操作这正像什么呢?是对操作做一个人工的分类还是表现用户的意图倾向当时我凭直觉去画这张图嘚时候,用意是在于探寻购物路径中有无可优化的空间所以是想要把用户操作前的意图列举出来。如果用户喜欢这个商品的话可能会想做什么?目前我们提供了哪些功能可以继续往下走当不喜欢的话,他们可能想要做什么我们目前又做了什么挽留?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所以我们也可以在页面流程图中加入“意图”项,你可以用你喜欢的形状去表示“意图”比如椭圆。

一定会有人问绘制工具昰什么……

文中所举的捐赠案例我是用PPT随手画的。

如果篇幅不需要太大完全可以用PPT绘制,另存为图片导入到AXURE原型工具里,然后在每個页面上加一个透明的矩形再添加链接到相应的线框图页面。

以前也多用AXURE绘制页面流程图如:(这个例子中,操作按钮没有放到链接線上是因为此用例页面数量不多,页面可以比较大连接线可以直接从页面上的操作中画出)

最后我想说的是,页面流程图重在把事情講清楚把页面交代清楚,不必追求太多的规则和条条框框你可以用你最舒适的方式去表达。文中所举的方式是我比较习惯的,也欢迎各位同学交流下你们是怎么绘制页面流程图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耳机最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