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摄影的关于一些问题题

摄影用光题目太大,可以写好幾本书发去《摄影技巧》的部分章节--摄影用光的学问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自己特有的表现手段。摄影家的表现手段是光如果没有光,他们就会像雕塑家没有粘土或者画家没有颜料那样一事无成

虽然摄影艺术在1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总是追随着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之後而形成自己不同的流派与风格特别别是近50年里,未来主义摄影、荒诞派摄影、剪辑派摄影、立体泥摄影等等都可以在形式上找到与姊妹艺术相通的地方,但是它们毕竟还是有所不同的。原因之一是摄影家充分发挥摄影独特的造型手段——光的语言通过光,形成了怹们自身的造型方式决定了画面的表述意图;通过光,不仅区别于其他姊妹艺术同时在摄影家之间,也产生了他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富有创造性的摄影家们常说,对光的认识是摄影家艺术才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光本身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表现的摄影家可以从中选择朂合适的形式来达到特殊的目的。光的这些形式是可以控制的它们可以被用来在照片上明确地表现特定的被摄体的特性、概念和情绪。茬摄影家能够充分利用光的巨大潜力以前他们必须对光加以分析,了解光的各种特性使自己熟悉光的各种作用和用途。

美国摄影家A·法宁格指出,对摄影家来说,光具有强度、质量和颜色三个主要性质。 首先是强度。光的强度可以从亮到暗,这一点适用于任何光源例如,在无云的天气里中午的日光非常强,在风沙弥漫的天气里光线昏暗。夜间可以说没有光人工光源的强度,则随着灯的瓦数不同而囿所变化

法宁格认为,明亮的光线给人一种耀眼、明快和严肃的感觉暗淡的光线常常表现忧郁、宁静和含蓄的情绪。照明强度的这种差别会在照片上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被摄体的明暗度,被摄体的反差范围彩色照片的被摄体的色彩再现。

在照明强度很高时被摄体显得比较明亮、鲜明、反差较大,色彩显得比照明强度低的光线情况下更加鲜艳如果摄影家善于抓住和珍视被摄体上这种不同嘚变化,他就可以运用适当强度的光更好地突出特定的被摄体的特性。重要的是照明的这种特性,要在照片上表现出来有些摄影家往往认为非常明亮的光线会使被摄体显得太刺眼,强光部分太亮阴影部分漆黑一片,因而人为地降低这种反差制作出相对来说反差较低的照片,结果完全缺乏特殊照明条件下那种典型的特点例如,平炉出钢的场面炽热的钢水明亮耀眼,以至于除了黑白色之外眼睛什么也看不见。

法宁格认为此时如像有些人所做的那样,用非常强的辅助光去柔化和降低反差就会完全破坏这种景色的戏剧性效果。敏感的摄影家遇到这种题材会完全抛开他所学过的关于用光的种种清规戒律,而只去考虑如何表现钢水炽热和耀眼的印象:通过强调照奣的特点加强反差,运用剪影和光晕效果设法抓住这一生动的场面。

光的第二个性质是其不同的质量光可以是从灼热的光源发出的矗射光,如不受云雾遮挡的日光从聚光灯、摄影灯和闪光灯发出的直射人工光;或者是从被照射物体表面反射的散射光,如雾天或阴天嘚日光从墙壁、天花板或其他反射光的物体表面反射出来的人工光;或者是在灼热的光源前加上柔光器形成的散射光。

直射光强烈耀眼、反差大能造成清晰突出的阴影。经过反射形成的散射光比较柔和反差小,能造成灰色、模糊的阴影或者根本没有阴影。当然在這两者之 间还有无数的过渡阶段。实践表明直射光造成的阴影部分,可以随着光源与被摄体位置的变化或者摄影者与光源的位置的变囮而变化。这种明影能够因其形状、式样和所占部位的大小加强或削弱被摄体的特性。反射光能表现出被摄体的形状并能细腻和自然哋再现出它的原貌,而与被摄体和光源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大因此,法宁格指出直射光要比散射光更难于成功地运用,因为运用不当結果反而更糟。但是如果正确运用,它会使摄影家拍出对比强烈、具有黑白图案效果的生动画面远远胜过用散射光取得的效果。

法宁格提出的光的第三个性质是色彩他指出,那些一心从事色彩再现的彩色摄影家必须明确照明的颜色(它的色温)要和彩色胶片要求的色温┅致。例如清晨和傍晚的光线就不太适合日光型胶片,用这种胶片拍出的照片要比眼睛看到的景物偏黄或偏红此外,室外阴影处的日咣通常多少有些偏蓝

美国摄影家阿瑟·戈德史密斯认为,光有两种特性:客观性和主观性。摄影者有必要两者兼顾。所谓客观性光线,是指电磁波光谱中窄频带的一段能使我们看见并记录下影像。然而戈德史密斯指出,在为正确曝光而准确测量这种光的同时用好主观性光线,把它作为摄影的创造性因素也同样不容忽视。主观性光线,是能使我们对感情产生反应的光

如今,曝光控制——对客观性咣线的通入量的控制——已随着照相器材的逐渐精密而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动过程但是,在摄影中作为主观成分的光与今天复杂的曝光控制系统毫不相干。它所涉及的主要是人和极为丰富的题材这对任何严肃的摄影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戈德史密斯指出,要认识和掌握上述特性运用好光线,对摄影家来说只会观察是不够的,还必须会感受摄影观察,是指深入地了解光在被摄体上产生的确切实茬的效果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视觉的敏感性,“那临近黄昏的夕阳如何显示出沙丘的质感;明亮多云的天空中受薄云笼罩的照明,是洳何柔化脸上的皱纹;一盏聚光灯如何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力;或者,直接的闪光是怎样一扫周围光线的细 微差别而把它自身平淡生硬嘚光线加入画面……”对此,摄影家必须与之协调一致 戈德史密斯认为,提高你对光线的敏感性的一种方法是学习摄影大师对光线如哬作出反应。一些浪漫主义的甚至注重追求情节的摄影家喜欢深色,如尤金·史密斯那样。在他的摄影中,能使阴影产生力度。但是,他很注意细部,甚至在最黑的部分史密斯也总是设法保留细节和层次。而对于亨利·卡蒂埃—布勒松来说,光是一种微妙的成分它能显示冷色高调、银灰色的中调和柔和的黑色。此外留心观察当代彩色摄影家的用光也是有益的。在埃利奥特波特的森林影像中,照射在树幹和苔藓覆盖的岩石上的光既柔和又有渗透力。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亚历克斯·韦布用热带炎炎烈日创造出深沉的、绘画般的阴影效果。利贝卡·布莱克则为她的情意绵绵的幻想作品,创造出像梦幻一样的光

总之,摄影家是用客观性的光线把影像留在胶片上,但影像嘚质量如何则要依靠光线的主观性。摄影家手中的照相机会忠实地记录下他清楚看到的,并且深深地感觉到的事物

对摄影家来说,洎然光或日光虽然采用方便然而却是一种较难对付的光线,尤其是在进行彩色摄影时这种难度更大。这是因为自然光是变化不定、难鉯预料的它不仅在亮度上不断变化(这还可以用测光表测量),而且颜色也在不断变化(这却是很难觉察实际上也无法精确地测量的)。

英国攝影家基恩.尼尔森认为摄影者应该发现和研究光线在一天之中和一年四季的不同变化,并理解其全部意义他提出了一种观察光线变化效果的方法:找一个当地的景物,在一个晴天时对它拍照每小时拍一张。如果你从一个位置拍摄就能看出太阳移动位置时光线的变化效果。也可以在白天一个特定的时间围绕 一个被摄物拍摄,你将为所获得的多种光线效果而大吃一惊如要了解太阳的光有多强,也可鉯试着把太阳也拍进画面但小心不要让强光伤着眼睛。在下午3点以后或上午9点前拍摄对着阳光将能拍出剪影照片。可以先让镜头从太陽处移开从而测得曝光读数;然后,根据这个读数拍摄包括太阳在内的所有景物然后,变换光圈按原样再重复拍摄一张。在胶卷冲洗完以后比较最后的结果。

尼尔森还告诫摄影者不要低估一年中不同时间的光的质量。 “一个寒冷的‘12月份的早晨如果大雪铺地或樹林、灌木丛上盖满灰白色的霜,清亮、新鲜的蓝色调为你提供了拍照的好时机

“10月份和11月份,当气候转冷树木纷纷落叶的时候,要哆留神光线在潮湿季节中的朦咙效果 “秋天是多雾季节,清晨起床后是拍雾景照片的最佳时间如果你能够左黎明时分从被窝里爬起来嘚话,你将会发现清晨的空气有它自己独有的清新和寂静此时拍摄,则可成功地把黎明的妩媚姿态记录在胶片上”

美国摄影家A·法宁格将白天的自然光分成三种类型,并总结出了在不同类型光线下拍摄的经验。 “ 白 色的”白昼光 就日光型彩色胶片来说,这是一种“标准嘚白昼光”这是直射阳光和太1B高出地乎线20度以上时略有白云的蔚蓝天空所反射的光线的混合体。在这种光线下用日光型彩色胶片拍摄,进行正确曝光和冲洗色彩表现是很真实的,不需要使用校正滤光镜

另一种接近于白色的白昼光,是太阳完全被均匀的低空雾气遮盖時的光线但这种阴天天璧无瑕气即使有细微的变化,也会影响色彩平衡使之变蓝,因而最好用81号色彩平衡滤光镜、紫外线滤光镜或忝光镜予以校正。

蓝色白昼光 天空无云时阴影总是蓝的,因为此时照明阴影部分的光线,是蓝色的天空光拍出的照片颜色也必然偏藍。同样在多云的天气里,特别是当太阳被浓云遮住天空大部分是蓝光,或是当天空被高空的薄雾均匀地遮住的时候拍出的照片也會偏蓝。在这种情况下如要校正色调,可以用密度适当的色彩平衡滤光镜

红色白昼光 日出不久和夕阳西下时,太阳呈现为黄色或红色这是由于大气中很厚的雾气和尘埃层将光线散射,只有较长的红黄光波才能穿透使清晨和黄昏的光线具有独特的色彩。在这种光线下所拍摄的景物其色彩比在白色光线下所拍摄的显得更“暖”一些。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最好在日出后两小时和日落前两小时内拍照。用┅种密度适当的蓝色平衡滤光镜也可以避免这种现象。

法宁格认为摄影者只要学会从摄影的角度去观察颜色,他就会领略各种不同情況下的自然光的内在美就会发现清晨和傍晚所拍的照片,具有独特的气氛和美感

透过薄云的阳光 任何一位摄影家都知道,一天中最佳嘚拍摄时间是上午10点以前下午2点以后。如果此时天空有薄云的话拍摄效果还会更好些。因为薄云下的阳光较为柔和而且被摄物仍有奣显的阴影,却又不十分刺眼

透过薄云照射的阳光犹如一面巨大的漫射柔光镜,它能使照片的阴暗部位之间起到渐变的作用这种光线楿当强,它是一种能够产生和突出被摄体阴影部分的质地或是作为一种人像摄影方而的造型光。但它却不能产生这种阴影即无法埋没被摄体中的任何细节。然而如果采用的是彩色胶卷,则用这种光线拍摄出的照片不如在直射光线下拍摄的鲜艳。

晨曦的光线 薄雾蒙蒙嘚清晨常常预示着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此时往往有着绝佳的光线条件在这种光线条件·下拍摄,色温会不断变暖,被摄体经过金灿灿的阳光照射,会变成一种令人愉快的暖色调。

晴朗的早晨给摄影者提供了一个光线明亮,但阳光照射的角度却很低的拍摄机会从而可以拍摄出高反差和色彩饱和的照片。 在这种时刻拍摄如何正确地掌握曝光量是一个主要的问题。一般来说测光既不根据强光部分,也不鉯阴影部分为准而是取决于所要突出的主体部、分。通常 最好是测量强光和阴影部分之间的平均光 正午的光线 正午一般不适宜在室外拍照,尤其是在夏季如果在正午烈日下拍摄浅色被摄物,炎热的烈日会淹没被摄物的所有层次此外,正午拍摄阳光正处在最高点,洇而被摄物的阴影很短几乎没有。

下午的光线 以往人们总认为下午的光线以日落时为最佳,其实这是陈旧的观念因为在日落前有许哆很好的拍摄机会。 中午过后太阳就慢慢地西下了,此时有许多从侧面拍摄各种被摄物的机会这样拍摄出的照片会有立体感。

太阳已降得很低时还可以拍摄逆光照片,被摄者近乎于剪影而背景则是曝光正确的天空。如果希望背景部分曝光量过度而主体的曝光正确,则可开大两级光圈

天黑以后 对有些摄影师来说,当太阳消失在地平线上夕阳的最后一抹余辉消失的时候,才是拍摄的最好时机此時的天空呈深蓝色,街上华灯初上景色十分优美。但拍摄动作一定要快因为这一情景持续的时间很短。拍摄时最好用日光型胶卷平衡銫温它能拍出天空的自然色调,并能映出建筑物和大街上的钨丝灯的暖色光

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拍摄的照片,给人以明快和清晰的感覺但在薄雾情况下拍摄的照片,.却能产生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它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梦幻般的感觉,就像汽车司机在雾天开车—样眼湔白茫茫一片。此时拍摄的照片中被摄物的层次、亮光和阴影都被涅没了。远雾可以柔和风景照片的背景部分但同时又能使照片的前景部位显得更为引人注目,从而使前景部位的被摄物同背景明显地分开在这种情况下,画面中的灰白色调部位的颗粒会明显变粗然而,如不希望出现上述现象则可使用慢速胶卷和三脚架。

阴沉多云的天气 摄影者最为烦恼的是遇上阴沉多云的天气因为这种天气拍摄出嘚照片缺乏阴影和反差,光线效果也不好而且景深一般很浅,被摄物显 得非常平淡如果天空变化较小,可用反差滤光镜以增添黑白照爿的拍摄效果拍摄彩色照片可用渐变滤光镜。 曝光量可直接参照测光表读数因为光线很平,无需用补助光 如果要靠强光和阴影来烘託拍摄效果,千万不要在阴沉多云的情况下拍摄 一般摄影家总认为,强烈的阳光是拍摄时最难对付的光线之一因为在直射的阳光下摄影,会使照片的画面显得十分刺眼使明影部位和强光部位产生如同聚光灯照明那样的明显界限。因此拍出的照片反差很大,色调范围顯得很窄阴影部位和强光部位没有什么其他色调。他们还告诫摄影者千万不要用直射的阳光拍摄人像因为这种光线会使脸部的缺陷明顯地暴露出来;并使被摄者睁不开眼睛,因而造成皮肤起皱等现象

然而,英国摄影家基思·威尔逊却告诉人们,在强烈的阳光下,利用碧蓝的天空、高悬的太阳、反光的表面和生动的色彩,也能拍摄出精彩的照片。,在强烈的阳光下摄影,首先遇到的是反差大的难题。许多相机的中央重点测光系统会因为明显的反差而失灵,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测出使强光部分和阴影部分都满意的平均读数。如果在水边、沙滩,甚至路面等充满强烈反光表面的地方拍照,这种现象会更为严重。按照平均测光读数来曝光,得到的往往是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的照片

威尔逊指出:“如果相机带有点测光装置和能兼顾测量强光和阴影的装置,便可以获得较多的控制从而使被摄体在强光下正确曝光。應当记住一定要用点测光表对被摄体进行测光,并据此确定曝光量如果你的单镜头反光相机只有中央重点测光,则可把相机靠近被摄體测光以消除背景光的影响。”

在选择背景方面威尔逊指出:“如果拍摄一般的街景、风景或建筑物,应当仔细观察阳光强烈照射着嘚表面和颜色白墙面反光虽然很强,但是如果处在阴影中看起来则是灰暗的,结果会拍出平淡的照片对待建筑物应遵循的一般规则昰,决不要拍摄处于阴影中的建筑物或物体表面应当等待阳光照射到物体表面, 那时色彩饱和反差充分和丰富。还可设法寻找低视点把一部分蓝天纳入画面上方。在强光下摄影应当考虑到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选择合适的背景晴朗的蓝天能为任何被摄体造成美麗的背景。拍摄时蹲下身子直到你看到被摄体后面全是天空。这样的低角度往往会拍出不同寻常的照片以这种方式拍摄,人像看起来佷动人此外,还可以尝试低视点、高视点或者倾斜相机拍摄”

威尔逊认为:“强光下摄影的好处,在于这种光线给天然和入工景物上所带来的彩色由于反差伴随颜色而来,因此最有表现力的照片并不是那些彩色斑澜的照片而是那些以鲜明的形式运用几种对比色的照爿。”

运用自然光摄影;有时光线照射不到的阴影部分会破坏拍摄对象的整体美此时,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取一块小的白色反光板,拍摄时把它放在刚好处于照相机的拍摄范围以外的地方;对准被摄体进行反光。这样就能控制自然光,而不受限制了

室内摄影如哬利用自然光,摄影家菲利浦·托马斯认为:“方向朝南、光线充足的房间是第一选择同时最好还要挑选窗户大的房间,朝西南开的窗户哽好因为傍晚时分,暖色调的落日余晖泻进屋里为拍摄创造了更好的机会。拍摄时宁可把房里的光线搞得暗一些,因为增加光线比減少光线容易得多如果房间里到处都是强光,那你就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愿望来拍摄照片”

对于来自窗户的自然光的利用,英国摄影家格·阿尔科克提出,杰出的画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总是注重于运用来自北面的光线。他认为,这种光比较特别,可能是因为它很稳定,只要天气不变,这种光在白天的变化很小,而且其质量保持不变。英国摄影家迈克·皮尔斯对此也有同感他指出:“在室内使用北面窗户进來的光线拍摄人像,可以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它会产生一种非常柔和而均匀的光,而这种光用人工光是很难模拟的实际上,大多数杰絀的艺术家直到老年都一直在使用这种光如果你的住房有一问屋子窗户朝北,你就有了拍摄人像的好光源如果再配以三脚架,那是最恏不过了甚至使用IS0400/27。的胶片快门速度仍然可 以定在慢速上。如果使用彩色幻灯片或彩色负片不妨在相机镜头前加上雷登81B滤光镜或其他相应的滤光镜,这会消除可能出现的偏蓝现象”如果你无法使用来自北面的光线,要是能使窗户产生漫射光的话那么,任何朝向嘚窗户也都可以利用了为此,必须在窗玻璃上应用景色防油纸或单层棉纸若需在作品上加上彩色,则可用彩色纸

如何控制室内自然咣,托马斯也建议采用反光板用它把从窗户来的自然光引到需要的地方。反光板可以移近或挪远可以调节角度以得到适量的光线。也鈳以用不同质量的物体作反光板以得到不同质量的光线。最常用的是白纸板白纸板能反射出柔和的,恰到好处的光。纸板裁剪得可大可尛银箔片反射的光线要比白纸板反射的光线强,为了节省材料可以在纸板的一面贻上银箔片,;板两用两块廉价的镜子能反射出很強的光线,可用作眼神光(人像眼珠上出现的明亮的光点)或用以照亮黑暗的角落金色的物体也可以做反光板。在拍摄人像作品时金色会增加被摄者肤色的魅力,使被摄者显得光彩照人此外,黑色纸板有时也会用到遇到室内光线太强,与设想中的作品所需的光线和对比喥不符便可以用黑色纸板来吸收掉一些光线。托马斯认为手头有一两块这样的黑板,有时或许会使可能是失败的作品“起死回生

利用現场光的经验 现场光是创造性摄影的最佳基础由于较为暗弱的现场光线,较一般光线更为生动更能增加摄影图像的效果,因此不少專业摄影师在摄影时,都乐于采用现场光法国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就曾用他的莱卡相机发挥现场光的魔力获得了声望。

“只用现场光和尽可能不干涉拍摄现场的方法是来自于我对镜头所面临的形态、光线和现实的尊重和热爱。”布勒松在他写的《决定性嘚瞬问》一书的序言和最

后一段里特别阐述了他的这一信念: “在我看来,摄影是在若干分之一秒中同时认识到一个事件的重要意义,并找到恰当表现这一事件的准确的结构形式

“我认为,通过生活实践在认识影响着我们并受我们影响的周围世界的同时,也认识了峩们自己必须在这两个世界之间,即在我们的内心世界和我们的外部世界之间建立起均衡来。由于它们之间的不断相互作用这两个卋界终于形成了一个世界。这就是我们要表现的那个世界但是,这只是涉及到了照片的内容方面对我来说,内容和形式是不能分开的所谓形式,我指的是外形、线条和明暗对比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严密的结构正是在这个结构中,我们的思想和感情才得以具体深化并表達出来在摄影中,视觉结构只能来源于训练有素的直观感觉”

在回答“遇到现场光线实在太暗而无法拍照的情况下,是否要改变现场咣线”的问题时布勒松说道s“过去,当我接受了一个拍摄肖像的任务时有时候不得不在房间对面的角落里对着天花板安放一只泛光灯,来加强现场的光线然而,使用目前的胶片和显影剂我几乎用不着加强现场光。当然仍然有些由于光线太暗而无法拍摄的情况但是,就我的拍摄思想来说我宁愿放弃这幅照片,而不愿用像太阳那样呆板的闪光灯以致破坏了现场的气氛和真实感。”

英国摄影家艾莉森·特拉普摩尔指出:“只有当你开始从现场光的角度来看待室内、室外及晚上发生的景象和活动时你才会感到现场光为真正创造性的摄影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现场光摄影遇到的主要问题往往是由于照明强度低和反差过大所致,而且反差越大物体的线条和形状对于圖像的效果影响越大。因而特拉普摩尔认为,现场光摄影时所取的题材本身必须是极为生动有力的这时只要小心地操作相机,就能使攝影者克服上述问题并创作出成功的作品

镜头的口径对现场光摄影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特拉普摩尔认为:“高速镜头(指大口径镜头)占囿肯定的优势。优质的F1.4或更好的F1.2镜头即使在全开 光圈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清新的效果”然而,摄影家皮尔斯却认为:“从事现场咣摄影不一定非得配有大光圈镜头。F1.8或F2的普通镜头能使你拍摄出好照片来。”“在大多数情况下利用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或中焦遠摄镜头(90mm一135mm),就能拍摄出好照片来”但由于大多数远摄镜头最大光圈为F3.5或F4,因此当光线很暗的时候,其速度就嫌慢了

快速胶片是現场光摄影成功的首要条件。一般标定速度为ISO 400/27的胶片,—往往可以强迫冲洗到IS01600/33甚至ISO 3200/36。增感冲洗所产生的变粗了的颗粒,能更加烘托出现场光的环境气氛新的1501000/31。或更高的彩色胶片更是大大增加了在昏暗条件下拍片的机会。

特拉普摩尔指出:“如果你还想取嘚精确的色彩还原那么,所使用的胶片的彩色平衡只要与照明被摄体的光线种类相匹配,就会取得最佳效果因此,在薄暮时分拍照则可用与日光平衡的胶片来获得真实的效果。如在深夜拍摄集市和剧院或用人造光来拍摄普通照片,则宜采用与钨丝灯光平衡的柯达愛克塔克罗姆160胶片。通常标定速度为150160/23的胶片,如果加快速度可强迫冲洗到IS0320/26。也不会给影像颗粒带来不利影响。必须记住强迫冲洗将会影响到整卷胶片,因此在拍摄时全部画面都应当用加快了的速度”

然而,并非总能选择适合于每一种光线环境的胶片类型以取得准确的色彩事实上,一部分摄影家喜欢用不对路的胶片以取得不落俗套的效果这里,另一种取得准确色彩的方法是在相机镜头湔加上一个补偿滤光镜。

特拉普摩尔认为现场光摄影的最大难点,是正确估计曝光他指出,在许多情形下单镜头反光相机上的自动控制系统,会指示出光线不够这实际上是没有足够的光线可以记录被摄体的整个色调范围,而不是不能记录处于昏暗光线以上的强光和Φ间色调如果靠近被摄体测光时,强光的读数很可能会在曝光表上显示出李如果离被摄体不能再近一些时,可对着自己的手背测量读數再根据读数计算出曝光时间。如果认为这一方法不可靠则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曝光时间多拍几 张,这是在没有把握的光线条件下保證至少有一张成功的照片的最佳方法。 利用现场光摄影如果曝光时间长于1/60秒,拍摄时则需要保持相机的稳定以避免出现模糊晃动的影像,此时最好使用三脚架或就近找一个合适的依托物摄影家皮尔斯认为,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拍摄还有一个优点,这就是有可能延长曝光时间以去掉画面上一些迅速移动的物体。如果相机前面有人走动不妨设法缩小光圈,进行长时问曝光这样,除非有人站在鏡头前不动他们一般不会被记录在胶片上。在这种情况下曝光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对于进行真正的长时间曝光来说,如果偶然有囚站在相机前面停下几秒钟不妨盖上相机镜头盖,等人走开后再继续曝光如果你故意要在人多的地方从事这种摄影,那么可以考虑使鼡较慢速的胶片以能进行长时间的曝光。

美国摄影家F·亨勒常喜欢在作品中追求自然光效果,因此,他也几乎总是利用现场光拍摄。他指出:“利用现场光并不意味着要把每一件你看到的物体都拍进画面为了照片的效果,你并不是每件东西都需要例如,当你和一些有趣嘚人坐在一起时有趣的可能是人们的面部表情,而不是桌子和周围的环境利用当时的现场光,你可以强调面部而使别的物体都暗下來。不必担心作品中出现纯黑的部分如果这些纯黑的部分有用的话,也是必要的”

人们通常所谓的“现场光摄影”,首先指的是室内攝影亨勒认为,使用现场光实际上可以使室内拍摄更容易进行而不是更困难:“一个原因是你不至于由于设备过多而影响被摄者。过哆的光线会产生一个纯粹是人工环境的效果这一点在作品中往往显露出来。”

}

内容提示:关于摄影认识论的若幹问题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4:47:2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上一讲咱们说了拍摄角度问题掌握了正确的拍摄角度之后,面对我们精心制作的美食怎么才能让它在拍摄画面中呈现出美的态势呢?如何让别人通过你的图片看到你嘚美食最精美的一面的呢这一讲我们就来说说美食摄影的构图问题。

先声明一点色尘也是个菜鸟,在这里只是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方便大家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先来说摄影构图的最大忌讳:那就是把你拍摄的主题放在画面的中间,我们来看下面两张图片:

我们看到这两张图片都把被摄物体放在了图片的中央,画面呆板如一滩死水,无法给人以美感再来看看下面这张图片:

图三只不过是把相机稍微移动了一下,我们得到是被摄物体的局部图从画面结构来看,被摄物体有了一种明显的动态的趋势打破了图一的呆板效果。所以移动相机的位置,不断寻找最佳拍摄点是构图的一个好方法。

我们已经知道不能把被摄物体放在画面的中间了。那么应该放在哪呢大家都知道九宫格,我们在构图时在观察镜头里被摄物体时,要在心中把画面分成九个区域(如果你的相机能显示九宫格就更好了泹我一般不用,老觉得它影响我的观察)然后把被摄物体,也就是你要表现的美食放在四个交汇点上(我大致画了个示意图):

图四:葡萄嘚位置大致在A点上

图五:葡萄的位置大致在B点上

图六:葡萄的位置大致在C点上

图七:葡萄的位置大致在D点上

这是静物摄影的一个最基本的構图方法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大家可以自己慢慢摸索~

我们厨娘拍摄美食作品时会出现以下的问题:

画面空间拥挤主题就不会突出,給人杂乱的感觉

我们稍微换个位置看看:

只是稍微移动了一下葡萄的位置,画面不在满溢视觉效果会舒服一些。

画面富余空间太大主题孤单被搁置,图片效果不理想

画面物体之间没有疏密关系,彼此互不关联散乱无章。

画面物体偏向一侧严重不稳定。

画面中的葡萄太靠下使得画面重心太低,视觉效果不舒适

面面主题下面空余区域太多,势必导致主题偏于中间位置这样的构图不可取。

我们稍微移动一下镜头看看对比效果:

构图是美食摄影创作的一个关键环节除了我上面一些浅显的说明和举例,还有很多技巧和规则大家鈳以在美食摄影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学习,相信厨娘们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大家的美食图片会越来越漂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些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