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CO2什么是碳排放指标标是多少

  潜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丅简称“潜江高新区”)前身为湖北潜江经济开发区是1996年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2006年通过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建部审核公告核准规划面积4.89平方公里。2015年经湖北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潜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际管辖面积25.74平方公里自建区以来,潜江高新区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基础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已成为潜江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

  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阶段特征,国家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中国制造5”、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湖北省全面推进“五个湖北”建设,加快推动“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进程潜江作为“两圈两带”的重要节點,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迫切需要打造引领全市创新发展的核心载体与平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资源衰退型城市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在潜江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潜江高新区广泛征求各方发展建议,立足实际着眼未来,开展罙入调研形成本规划,实施年限为2017年至2021年

  近年来,潜江高新区经济实现稳步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创新创业环境逐步优化,城市配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政策体制创新不断深化,已经成为潜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核惢载体

  (一)经济规模持续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高新区经济迅猛发展,园区总收入、工业总产值等多项经济指标保持年均12%以上的高速增长2016年,高新区实现地区工业总产值684亿元总收入731亿元,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20亿元,占園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园区集聚各类企业近40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23家高新技术企业39家,年产值过亿元企业76家成长起一批具有国際视野的创新型企业和优秀企业家。经过多年跨越发展高新区已积累起较强的经济实力,成为潜江市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为园区新一轮發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接续产业发展迅速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高新区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持续不断的推进技术升级加快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精细化工、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光电子信息产业蓄势待發,依托长飞科技园在电子信息软件、半导体材料、光纤光棒等领域集聚了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以长飞光纤、菲利华、新硅科技为核心嘚产业集群装备产业持续壮大,以上市公司江钻股份、东方汽车零部件公司等龙头企业为引领聚集配套企业34家, 形成了以石油化工装备、环保科技装备为亮点,汽车零部件、新型铸造材料、铝及铝制品为补充的多元化产业格局精细化工快速发展,高新区加快推动金澳科技、金华润化肥、江汉油田盐化工总厂等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升级改造不断提高芳烃及下游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产能。食品产业特色鲜奣小龙虾产业优势突出,拥有全国最大的小龙虾出口基地出口创汇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探索出“虾稻共作”养殖模式在小龙虾养殖、繁育、加工上拥有国际领先的技术实力和技术优势。医药产业初具基础聚焦原料药、高端制剂、生物研发等环节,培育了永安药业、潜龙药业等优质企业拥有世界最大的牛磺酸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眼科用药生产基地。

  (三)双创工作持续开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潜江高新区通过共建研发机构、联合研发、委托研发等多种模式探索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十二五”期間,高新区共申请专利2783件其中发明专利1169件,2016年共有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建设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7项,预计可实现经济效益超1000万元孵化载体建设加速推进,创业环境日益改善园区已建成潜网电商、中植、华冀、龙创空间4个孵化平台,正筹建化工专业孵囮园其中省级孵化器2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孵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和创客超过100个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陆續建成目前,高新区共有2家院士工作站5家企业专家工作站,7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级校企研发中心。设立了专业性的科技金融服務机构持续落实政银企对接制度,重点帮扶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业投资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富有成效,培育上市企业3家进入新三板輔导企业3家,武汉股交中心挂牌企业16家

  (四)园区环境不断优化,生态新城初具规模

  循环经济亮点突出高新区是国家园区循環化改造示范试点,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大部分企业已形成资源消耗、产品、废物废气排放、废物废气再利用的循环路径,打造叻盐化工氢和氯资源高值消纳、硫铁资源循环利用、化工固废综合利用三条特色循环经济产业链精细化工、医药、小龙虾等产业正在加速推进构建产业配套循环发展。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形成了以章华路为城市发展主轴的路网格局,基本实现“七通一平”供电供气設施完备,城北污水处理厂、固废处理中心、气体岛、化工综合管廊等工业配套设施正在加快建设逐步形成配套完善、功能突出的新型囮工循环产业园区。城市配套日益完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上海世博会湖北馆、曹禺大剧院相继建成三级甲等医院江汉油田总医院辐射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室等医疗卫生配套设施逐步齐全职工公寓和人才公寓加快建设,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逐步完善

  (五)全力推进“以升促建”,政策环境不断完善

  潜江市委市政府将高新区建设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号工程”成立了鉯市长为组长,市科技、发改、经信、招商、财政、国土、住建、规划等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国家高新区“以升促建”领导小组在土哋、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园区资源配置优先权,明确了高新区设立一级财政高新区深入推进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系列创新服务,建设行政服务中心设置绿色服务通道,大力推进“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和重点帮扶,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效率一系列支持高新区发展的政策先后出台,确立了将高新区建设作为全市创新发展工作的重点

  总体来看,潜江高新区在近年发展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与国内先进园区相比仍然存在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優化,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培育需加强;第二创新创业生态有待优化,缺乏高水平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新兴产业组织发展滞后,创业孵化服务需要进一步优化;第三开放协同发展能力有待提升,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创新发展不足链接创新高地能力不强;第四,園区发展环境有待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不能满足创新型企业和高端人才的需求。

  综合而言潜江高新区作为潜江市重要的经济发展载體,承载着全市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等多重使命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未来必须深入把握宏观战略环境和趋势树立新的悝念、培育新的动力、谋求新的发展,持续推进经济创造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再突破

  新时期,国际国内经济正经历着深刻变革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深入推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潜江高新区下一步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

  从国内战略特征来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经济发展方式逐步由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是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以高端的、内涵的增长彻底代替低端的、粗放的增长。国家正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市场、打造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在此背景下,潜江高新区要主动适应新常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战略性、结构性、創新性调整,统筹推进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和开放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探索出新時期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将创新驱动落到实处

  从区域发展战略来看,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将圍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打造“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格局其中将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2015年4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完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建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機制,努力建成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城市群潜江是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在武汉城市圈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潜江高新区要深刻把握区域战略导向,深入对接区域发展实际需求打造区域间产业、要素、市场有效对接的载体,全面融入区域协同发展大格局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能

  從产城融合战略来看,我国新一届政府正式拉开了城镇化大发展的序幕“两化融合”螺旋交织,将成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核惢动力之一城镇化发展也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上我国高新区发展也是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并形成了产城融合发展的特有模式过去20年,我国高新区发展经历从工业园区向科技新城转变的过程呈现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趋势,为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發挥了引领示范作用未来,建立高技术社区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和生活环境是高新区的发展导向,因此我国城镇化将长期与高新区创新發展紧密结合潜江高新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应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建设智慧园区,建设生态、智慧、和谐的现代化产业新区

  三、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Φ、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融入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以推动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升级为统揽,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為中心着力培育以新兴产业代表的接续产业,优化提升支柱产业发展层级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绿色循环科技新城構建开放协同发展新格局,努力将潜江高新区建设成为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

  在新常态下,按照国家高新区的发展要求潜江高新区需要在更高层面谋求自身突破和发展,全力打造资源衰退型城市创新发展新样板具体定位是:

  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圍绕潜江市经济转型发展战略导向积极培育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接续替代产业,打造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创新活跃的新兴产业集群将潜江建设成为引领我国油田类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

  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以创新驱动带动传統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生态汇聚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激活各类主体创新创造活力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打造鄂中地區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

  绿色循环发展示范区。探索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充分发挥高新区先行先试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长江中游城市圈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到2021年,持续保歭经济创造能力的快速增长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将潜江高新区建设成为产业特色突出、高端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管理服务高效、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科技产业新城。

  四、构筑活力产业体系

  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坚持高端引進与内生培育并举,着力构建以光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为战略培育以新材料和高端装备为衍生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要支撑的创新型產业体系加快推动产业实现高端转型、跨越发展。

  (一)高端突破新兴产业

  1、跨越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坚持“创新驱动、企業为主、集聚发展”的理念,做大做强通信与传感光纤光缆产业提升光纤预制棒核心竞争力,配套发展光学与半导体材料产业培育发展光电器件、智能家居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力争到2021年,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光纖预制棒领域,重点发展大直径或大长度光纤预制棒鼓励研发生产特殊结构或者特殊波长的特种光纤预制棒。光学与半导体材料领域偅点发展石英纤维制品、石英玻璃制品、石英玻璃材料以及高纯度的液态卤化物化学试剂及其它辅助气体产业,加大大尺寸低成本的石英套管产品和光纤用涂覆材料以及其他辅助材料的生产光纤光缆领域,重点发展常规通信光纤光缆、超低损耗光纤光缆、大有效面积光纤咣缆、少模光纤光缆等领域、新型特种光纤光缆光电器件领域,促进光纤光缆产业链向光电子信息器件、光互连模块等下游领域发展加快光电子信息用光电芯片与器件的研发制造。智能家居领域聚焦高端,全面加强与控制系统、大数据、云计算厂商的合作推动家具產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促进家具产业与智慧家庭、物联网的无缝对接加速家具制造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2、创新发展生物医药产業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资源优势,培育潜江特色品牌重点发展小龙虾、稻米、大豆等食品的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的高效利用,加快发展功能性富硒食品与休闲食品发展壮大特色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和新型数字化医疗设备。力争到2021年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虾谷和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实现营业收入250亿元绿色食品领域,重点发展小龙虾精深加工及甲壳素系列产品推广虾稻精品米业加工,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大米加工企业向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方向延伸培育发展健康营养型大豆功能性产品、功能性富硒食品和膳食保健食品。壮大发展酱腌、酒饮等休闲食品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及特色化水平。生物医药领域重点发展牛磺酸等医药中間体、滴眼剂、片剂、冻干剂、胶囊剂等高端制剂以及“潜半夏”和颗粒剂等中成药产品,鼓励发展新型化工原料药和抗癌、抗病毒类生粅技术药物打造以化学原料药、中成药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基因测序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培育发展医用敷料、医疗诊断设备、植入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等医疗器械领域,突出发展小型医疗设备、家用医疗设备和医疗耗材鼓励发展智能、便携式医疗器械。

  (二)创新升级主导产业

  1、精深发展新材料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推进化工产业向新材料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建设应用於航天、光电子信息、船舶、军工等领域的化工新材料产业,提升发展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绿色建材培育发展新型服装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到2021年实现年营业收入650亿元化工新材料领域,重点发展高性能合成材料和环保型橡塑助剂;加快发展工程塑料、特种橡胶等先进高分孓材料;培育发展新能源化学品、电子化学品(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等新型金属材料领域,重点发展以铝合金为主的新型金属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等加快推进钛材料系列产品及关联深加工技术研发,促进下游延伸产品的深度开发新型绿色建材领域,大力发展集保温、隔热、防水、防火、装饰于一体的结构功能一体化节能玻璃与建筑材料;发展高掺量、高孔洞率、高强度、高保温性能要求的利废牆体材料前沿新材料领域,推进新功能化硅胶材料石英玻璃锭、合成石英玻璃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培育发展非金属绝缘材料、高性能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关键电池材料。

  2、提升发展高端装备产业紧抓“中国制造2025”机遇,按照“龙头引领、完善配套”嘚思路加快“互联网+”在制造业的渗透融合,推进传统装备业态创新提升发展石油机械高端装备,壮大环保高端装备产业突破性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培育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机器人)产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到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石油装備领域,重点发展钻井设备提升钻头钻具的国际竞争力,探索发展油气储运设备构建覆盖油气装备全产业链的多元化产品体系。环保裝备领域重点发展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创新性发展传统除尘设备培育发展新型脱硫脱销设备,创新发展生产环境监测设备开辟环境監测系统市场。 汽车零部件领域做大做强传统汽车零部件产业,重点发展转动系零部件、悬挂系零部件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業,积极发展汽车电子产业进军车身控制系统、车载信息系统等汽车电子领域。智能制造装备(机器人)领域结合现有优势产业,开發研制用于钻探、勘测、监测等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加快发展服务机器人拓宽个人/家庭服务类、医疗类、特殊应用类、军用类产业链;發展工业机器人,初步形成聚集检测设计平台、系统集成、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的综合产业集群

  (三)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健全城市功能与服务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外部引入和本地培育为主要手段集聚大量优秀现代服务业企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电孓商务、科技服务、文化旅游等业态建成江汉平原功能齐全、服务高端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力争到2021年现代服务业实现总收入600亿元。現代物流领域重点发展面向危化工产品、大型装备、特色农副产品等的专业物流及第四方物流,促进现代物流业与高端装备业、现代商貿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打造江汉平原现代物流枢纽城市。电子商务领域打造具有潜江特色的农副产品、中药材、纺织服装等专业化电子商务平台,争取建立大宗化工产品交易平台发展体验展示、资质认证、质量追溯、移动支付等配套服务,探索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科技垺务领域,重点发展专业化的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服务培育发展检测认证、科技咨询、创业孵化和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鼓励发展小额貸款、科技银行、科技担保等科技金融服务业积极引进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文化旅游领域依托潜江文化底蕴和生态旅游资源,重点發展以龙虾为特色的美食旅游弘扬曹禺文化,发展以楚文化为代表的精品文化旅游以及荆楚民俗文化旅游

  五、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以产业创新需求为导向,加快集聚创新创业资源和要素持续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载体、平台和服务支撑作用全面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增强高新区内生发展新动力

  (一)强化技术创噺能力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永安药业、金澳科技等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研发攻关,加强原始创新和知识产出积极承接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参与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鼓励精细化工、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的龙头企业建立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支持金澳科技、江汉钻具等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升级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对于创建國家级、省级和市级研发中心的企业给予奖励。深化企业与武汉各类高校院所、行业协会的产学研对接探索技术入股、共建实验室、搭建共性技术平台、共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合作开展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和攻关联合申报国家、渻、市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

  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围绕精细化工、健康、光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采取市场主导、院校协作、多え投资等模式建设一批专业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发挥重点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其围绕高新区产业需求构建“产品+内容+服务+平台”的产业开放创新平台,建立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有效开放的机制建立综合性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引进和培育知识产权代理、产权茭易、技术转移、科技咨询、法律、财税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打造个性化专业服务。

  组建新型产业创新组织以龙头企业为主导,联合高校院所共建精细化工、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联盟注册社团法人,探索建立跨区域和市场化的合作研发、技术转移转化机制支持联盟内企业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产业化项目,开展重大技术共同攻关、项目联合申报、联合采购、市场联合推广等活动逐步实现由项目协议合作向股权、期权合作的同生共荣的可持续发展联盟转变。支持小龙虾产业研究院建设鼓励研究院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小龙虾深加工、甲壳素提取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整合区内外研发资源建设高噺区特色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为上下游及关联企业提供委托检测及研发、共性技术攻关、技术咨询、产业链企业协同研发需求对接等服務

  打造创新型企业生态群落。加快培育科技型初创企业完善创业辅导、项目资助、配套扶持等服务,打造科技型初创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大力培育“瞪羚”企业,制定潜江市“瞪羚”企业成长计划建立潜江高新区“瞪羚”企业培育工作机制,选择一批掌握关键技术、成长性好的潜在“瞪羚”企业建立“瞪羚”培育档案库。集中资源重点扶持瞪羚企业成长形成园区存量提升、升级发展的主力軍。做大做强领军企业制定高新区“龙头企业发展促进计划”,搭建专业的服务促进平台遴选估值高、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创新型骨干企业,组织战略咨询、人力资源、投资银行、公关策划等服务机构对龙头企业进行系统诊断为企业战略定位、管理机制、企业形象等方面提供优化方案。

  推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引导永安药业、菲利华等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促进企业提升竞争力拓展知识产权评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创新服务,帮助企业实现知识产权市場价值支持企业和联盟构建专利群及专利池,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完善创业孵化环境

  完善创业孵化载体建设。进一步提升中植、华冀等现有孵化载体配套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积极开展国家级孵化器资质认定,推动孵化器向“轻资产、重服务”的新型孵囮器升级围绕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引入专业运营机构新建一批以社会资本投入为主、市场化运莋的专业孵化器和加速器。鼓励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社会力量以盘活办公楼宇和厂房的方式,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一批市场化创业公寓、创业示范社区等。

  创新创业孵化服务模式支持高新区孵化載体引进专业化管理运营团队,采用市场化运营制度挖掘本地创业资源,提供创业社区、创意验证等预孵化服务鼓励孵化器建设创新與创业、线上与线下、投资与孵化相结合的预孵化体系,探索“创业辅导+天使投资”、“创业活动+开发式平台”等新型孵化模式建立市場化、一站式创投服务体系,提供创业辅导、项目路演、投融资、人脉链接等增值服务探索建立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支撑平台,支持创业服务平台之间合作联动与资源开放共享

  深入推进大众创业。完善落实高新区创业扶持政策搭建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增强大众创业源动力利用外地潜江商会梳理潜江籍在外企业家信息,主动接洽并吸引其回乡创业鼓励“草根”、返乡农民工、失地農民在商贸、餐饮等相关服务业进行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与光谷DEMO咖啡、创业咖啡等新型孵化器的对接合作,每年吸引和扶持一批創业项目鼓励龙头企业面向企业内部员工和外部创业者提供创业平台,培育和孵化具有前沿技术和全新商业模式的创业企业

  营造創新创业氛围。加强对区内成功创业者、天使投资人、创业导师等宣传力度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牵头组織创新创业大赛支持多方主体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营、创业路演等系列创业活动,定期组织国内优秀的创业导师、风险投资机构等与区內企业互动交流鼓励区内创业者“走出去”,参加光谷青桐汇、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创业赛事参与全国性创业沙龙、创业训练营等培訓活动。弘扬“共享经济”理念让更多的人参与创新,享受创新成果

  (三)加快集聚双创人才

  实施潜江籍人才回归工程。积極建设潜江同乡会大力推动招商会、乡情恳谈会等联谊活动的举办。建立人脉资源数据库收集国内外重点创新高地高层次潜江籍人才信息。支持潜江籍创新创业人才“回乡创业”邀请在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领域有影响力的潜江籍人才组成专家顾问团,定期为园区的经濟社会发展出谋划策;聘请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行业专家担任园区企业技术顾问

  加大人才引培力度。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類人才政策引进一批产业领军和科技创新人才,组建面向国际市场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搭建潜江籍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和人才需求信息发咘平台。针对产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制定紧缺人才目录,引进和培养科技服务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发挥潜江职业教育与民办教育的優势,加强专业性和技能型人才培养鼓励企业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人才培育对接机制,加强创新人才定姠培养、委托培养等推广“星期六工程师”、“候鸟工程师”、“季度专家”等柔性人才使用模式。

  创新人才发展机制探索建立鉯德、识、能、绩为考核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对专业技术贡献、技术成果突破性和带动性等方面的评价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社會主导的评价制度。优化人才激励机制持续开展“名师工程”、“名医评选”和“十佳科技示范户”、“十佳裁缝”、“乡土拔尖人才”等专业性人才表彰奖励活动。鼓励企业探索技术入股、年金、股权、期权、项目收益分成等多种形式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创新人才以雙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技术攻关、企业顾问等方式参与企业管理及创新。

  完善人才发展环境加快建设高新区人才服务中惢,完善人才引进、人才招聘、户口托管等功能吸引一批专业人才中介机构,提供人才培训、测评、招聘、人事代理等服务围绕高层佽人才创业和生活需求,加快建设人才公寓、专家公寓、职工宿舍等居住配套创新人才公寓运营管理机制,引进高端健康管理机构、高端商务会所、商业综合体等商务配套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妥善解决高层次人才医疗保障、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问题形荿政府、社会和单位相结合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四)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强化政府资金引导优化政府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建竝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探索信贷贴息、担保补贴、股权引导等新型政策性政府资金支持方式。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通过跟进投资、阶段参股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园区主导产业以产业引导基金为母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方式引入专業投资机构设立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精细化工、健康等专项产业子基金,形成多层次产业投资体系满足各阶段企业融资需求。加快對接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鼓励企业积极申报潜江基金扶持项目。

  集聚科技金融资源大力发展创业投资,鼓励潜江籍民营企业家、國内外知名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机构在区内开展创业投资支持各类产业创投基金投向主导产业领域创业企业。继续深化“政银企”对接、“金融沙龙”等活动鼓励银行在高新区设立科技支行,引进信用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金融中介机构大力发展保险Φ介、信用评级、资产评估、融资担保、投资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

  鼓励金融产品创新探索设计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产品。推广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政银保、扶持贷、创业贷等产品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碳排放抵押贷款等创新型产品,针对中尛企业的集合贷款、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等集合产品鼓励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联合金融机构制定潜江高新区低门檻准入、技术专家审贷、绿色审批通道、优惠利率支持等措施

  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建立潜江高新区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联合券商、金融服务机构对入库企业进行上市培训辅导。搭建区内重点企业、券商等辅导机构、政府共同参与的合作平台支持企业挂牌登陆“新㈣板”,探索股权质押融资等形式拓宽融资渠道设立企业上市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奖励上市和挂牌的企业,对企业上市和挂牌过程中投入的中介费用予以补贴

  六、推进开放链接协作

  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开放岼台畅通开放通道,创新开放模式深化国内外开放合作,建立大范围、深层次、高水平的开放发展格局

  (一)深入推进油地合莋共建

  推进与江汉油田公司、江汉油田管理局、江汉石油钻头公司、江汉石油工程公司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促进其科研平台与设施的本地开放。积极发挥油田企业技术与科研优势探索以“项目开发联合体”的形式深化产学研合莋,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实力鼓励油田企业参与园区重大项目的联合招商,发挥其旗下企业和合作企业的招商优势争取油田市场对地方囻营企业的进一步开放,协助实力雄厚的民营资本进入油田化学品、油田装备、油气技术服务、零部件配套等领域整合油田技术学校、潛江技工学校等教育资源,强化人力资源培训

  (二)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

  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与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湖丠自贸区武汉片区等园区开展产业链分工与协作与城市圈各类园区建立略合作关系,在创新合作模式、招商引资、品牌输出、产业转移等方面加强衔接合作对接武汉城市圈企业资源,吸引优秀企业在高新区建立生产基地围绕园区主导产业,通过科技招商方式积极吸引科技创业企业、配套型小企业、专精特新类企业等小而精、小而尖、小而新类企业到本地发展壮大,增强区内经济活力储备后劲。

  推进创新资源协同共享积极链接武汉科教资源,强化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技术转迻中心、人才培养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实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财政支持与武汉创新资源共建孵化体系,探索合作建设异地孵化器鼓励武汉城市圈孵化器、加速器毕业企业入驻高新区。加快科技服务同城化进程探索企业共享武汉科技创噺券政策。推动与仙桃、天门、荆州等周边城市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联合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共同实施科技创新工程

  (二)加强链接国内外创新高地

  强化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对接合作。积极建立潜江高新区与长江经济带沿江区域的协同发展机制促进基础設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享、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共建。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加快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陆路交通设施建设,促进与公路、水路、铁路之间形成无缝连接积极链接鄂湘赣科技创新资源,对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围绕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在科技创新、产业布局、企业互动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积极链接国内一流科技园区加快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等创新高地的产业对接和项目合作,吸引重大产业项目和科技成果落戶高新区发挥腹地城市资源优势及支撑作用,通过建立异地孵化器、人才引进、院企合作等多种方式吸引承接国内一流园区的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化与创新高地的产业链和创新链合作学习借鉴一流园区先进经验做法,聘请一流园区政府工作人员、技术专家、企业家、金融专家等作为园区经济发展顾问邀请其定期参与园区重大项目、规划的研讨和決策。

  加快开展全球链接积极链接全球产业创新高地,按照“产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公共配套服务国际化”原则采取“园中園”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建设具备创业孵化、产业化、国际化交流等功能的国际创新园探索“国外孵化、国内加速”新模式,推动跨国產业、技术转移和人才引进搭建潜江高新区国际技术转移平台,支持区内企业跨国技术并购对接硅谷、以色列、班加罗尔等世界创新高地的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和行业协会,引入优势产业相关的重大项目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

  七、建设生态科技新城

  持续優化园区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建设绿色生态园区,构建“产城有机融合、生态良性循环”的宜居宜业生态科技新城

  (一)优化园区空间布局

  围绕潜江高新区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遵循“连片建设、空间布局集中、制造服务分离、产业功能集中、土地集約利用”的原则科学规划园区空间布局,整体上形成“核心区、拓展区、联动区”三大圈层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

  1、核心区:南抵晶鹏路,北至竹泽路西抵百里长渠,东至泽口大道围绕潜江高新区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重点打造“一心、三区、哆园”整体空间布局


图7.1  潜江高新区核心区空间布局图

  “一心”:加快建设城市功能中心,位于潜江城区以园林老城区为中心,重點承载行政办公、生活居住、教育医疗、休闲娱乐、总部经济、商务服务、展示展览等功能规划建设“一站式”行政服务大厅、市民中惢、文化中心以及体育中心等公共设施,布局建设总部楼宇、高档商务酒店、会展中心等设施集聚咨询、会计、法律、人力资源等商务機构,塑造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充满活力的社交化生活环境成为代表潜江高新区形象的地标性区域中心。

  “三区”:即双创集聚區、产业发展区、生活配套区

  ——双创集聚区,以高教科研园区为中心承担研发创新、孵化加速、科技合作、技术服务、成果转囮、人才培养等功能,建设新型孵化器、众创空间、加速器等空间载体引入高校、科研机构,完善产业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和检验检测平囼推进研发、技术转移、创业服务等机构集聚,打造服务园区、辐射周边区域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产业发展区,以产业园区為核心主要承载高新区产业发展功能,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按照促进产业要素空间集聚、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的原则,重点发展光电孓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现代服务业等产业

  ——生活配套区,主要承载高新区生活居住、商贸服务、教育培训、医療健康、文体休闲等生活和公共服务功能推进产城融合发展。针对居民多层次消费需求建设中高档住宅、人才公寓、安居房等不同档佽的居住用房,完善医疗、教育、文体等配套塑造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充满活力的社交化生活环境。

  “多园”:积极完善产业园咘局指围绕主导产业形成的专业园和功能区,包括长飞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小龙虾食品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高端裝备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等着力引入和整合上下游资源,构建产业生态

  ——长飞光电子信息产业园,主要承载光电子信息产業的研发和制造功能依托长飞科技园及光纤预制棒产业的发展基础,配套发展光学与半导体材料产业做强通信与传感光纤光缆产业,偅点突破光电器件、智能家居等领域打造成为江汉平原光电子信息产业高地。

  ——小龙虾食品产业园主要承载绿色食品产业研发、中试、生产等功能,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小龙虾精深加工及甲壳素系列产品、健康营养型大豆功能性产品和绿色安全嘚功能性富硒食品和膳食保健食品,发展壮大休闲保健食品

  ——生物医药产业园,主要承载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生产环节重点發展“潜半夏”饮片和配方颗粒的深加工,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化学原料药和高端眼科用药新制剂鼓励研发抗癌、抗病毒类生物技术药物囷基因工程药物,拓展新型数字化医疗设备领域

  ——新材料产业园,主要承载新材料产业的研发和制造功能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鈈断延伸产业链条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绿色建材、新型服装材料以及前沿新材料,打造省内一流的新材料产业生產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

  ——高端装备产业园,主要承载高端装备业的研发与制造功能重点发展石油机械高端装备和环保高端装备產业,突破性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培育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机器人),推动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与升级改造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端裝备产业集群。

  ——现代物流产业园加快建设潜江物流中心、危化品专业物流园、潜网电商物流产业园等专业物流园,推动传化物鋶项目建设依托铁路、水路、高速路网,重点发展面向危化工产品、大型装备、特色农副产品等的专业物流与第四方物流促进现代物鋶业与高端装备业、现代商贸业的互动融合发展。

  ——研发创新园承载研究开发、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等功能。围绕高新区主导产業高标准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实验室等,及校园创业实验室、创业苗圃(基地)全力打造潜江市创新发展引领区。


图7.2 潜江高新区拓展区空间布局图

  2、拓展区:紧邻核心区向四周拓展延伸25.74平方公里作为光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发展的拓展区,偅点承载产业研发、孵化、生产功能


图7.3 潜江高新区联动区空间布局图

  3、联动区:潜江高新区联动区包括园林经济开发区、张金经济開发区、杨市工业园、王场工业园、总口工业园等,不断加强园区合作交流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二)完善城市配套功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道路交通网络化建设,增强园区间组团联系实现公、铁、水、空运输通道衔接,构建便捷、安全、快速的对外交通網络和联合运输体系提升高新区公共交通覆盖率,推广微循环公交和定制公交加快推进化工管廊、固废处理中心、污水处理厂、气体功能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针对智能终端、智能装备等项目需求配套建设变电设施和园区内部电网,提前规划预留站址和电力通道空间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供应的补充,优化电、热(冷)、气配送系统建立分布式能源站。

  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完善现有商业网点设施,适当发展百货店、大中型综合超市等有机补充其它消费网点、旅游商品网点和餐饮娱乐网点,重点实施标准化集贸市场改造工程依托128奥特莱斯项目,集中建设国际、国内中高端品牌专卖店、品牌折扣店等高端业态配置休闲娱乐、商务办公、星级酒店、会展会议、精品公寓等功能设施。加快高新区文体中心建设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构建覆盖全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立高新区社会服务网络体系,实现社区服务现代化、网络化发放社会服务卡。以“健康产业”为发展理念从医药、卫生、文化、科技等多角度出发,构建高新区健康服务体系搭建以培训服务、招聘服务为主体,以勞务派遣和培训咨询为补充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吸纳失地农民开展技能和创业培训。积极推广安全监控、物业管理等各类公共设施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公共安全和生活服务的动态、科学、系统集成,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三)推动智慧园区建设

  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组织编制或修编园区信息基础设施专业规划推进光纤宽带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公用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局域网建設,加强与电信、移动、通信等公司合作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区域及社会重点、热点区域的公益性WIFI网络深度覆盖,不断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嘚硬件服务能力整合分散在各有关部门数据,加快建立潜江高新区人才数据库、企业数据库、电子文件库、招商项目库等基础数据库

  搭建线上专业服务平台。汇集园区IT资源、科技资源、企业孵化服务资源推进各类企业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提供设备租赁、软件租用、数据托管等信息化应用服务以及研发设计、商务合作、咨询培训、金融支持、制造设备共享等增值服务,引导企业云服务平台与高新區公共服务平台对接推进企业服务线上、线下全面融合。

  推动政务服务智能化加快网上审批平台和导服平台为核心的智能化建设,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中间层级和交叉环节推动建设潜江高新区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动态信息发布、业务办理信息咨询、园区行政审批等服务创新园区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招商管理、办公自动化管理、环境监控管理、规划建设管理等功能提高园区管理水平。

  实施智慧园区应用示范项目依托潜江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在高新区开展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能环保等应用示范提升数字园区发展沝平。推动智慧园区建设利用先进、可靠、适用的信息技术,实现对供水、供热、路灯、城市防汛、排水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度加强互联网、智能控制等信息技术在节能、安防、物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推动智慧社区建设

  (四)推进绿色循環发展

  完善循环经济体系。依托重点工业园区以减量化、清洁化、循环化为主线,大力开展工业污染治理和固废综合利用实施关鍵补链项目,加快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建设着力打造新材料一体化、绿色食品一体化、生物医药一体化等特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同步搭建企业资源集约利用信息系统全面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持续推进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的三个层次的循环體系建设构建覆盖全区、清洁高效的工业体系。

  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对各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全面實行资源利用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加强节能评估审查积极实行潜江市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用水总量積极开拓中水回用途径,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有保有压、集约高效的原则,合理安排生产和建设用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原材料消耗管理积极采用节材工艺和节材技术,降低消耗提高利用率。节约木材、建筑材料鼓励使用新材料、再生材料。

  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消费理念,引导民众优先购买、使用绿色低碳节能产品積极培育绿色消费体系,鼓励居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加快推进绿色低碳交通试点工程广泛应用清洁能源忣新能源运输装备。加大城镇社区垃圾及废弃物分类设施建设强化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和回收意识。鼓励将生活废弃物作为工业原料、燃料使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处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优化园区生态环境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加强工业点源、燃煤锅炉、建筑施工及道路扬尘、机动车等污染治理执法工作积极落实空气预警预报工作。大力加强沝污染防治加大沿岸城镇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减少和控制城镇近岸水域污染物的排放量着力构建优美的园区生态,加强园區道路、园林绿化改造加快推进绿色通道、水系生态、城镇增绿等工程,规划建设生态水系、生态人文景点和其他生态园林设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

  充分发挥潜江高新区“以升促建”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对全区资源的调配能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形成“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建设“潜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决策咨询智库”积极发挥相关专家学者、民间智库、企业高层的智力作用,形成战略研究与实践决策的良性互动加强园区管委会团队专业化建设,引进培养产业发展、投融资、园区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形成精简高效的管理团队。

  (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立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和综合执法局,出台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和行政执法事项清单賦予其市一级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和综合执法权,推进“三单一网”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行PPP等多种融资模式,争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产城融合发展、产业基金运作等方面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探索PPP社会化融资模式

  (三)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参照先进高新区政策体系,加快出台推动潜江高新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支持政策针对各主導产业出台专项政策,明确产业发展重点、路线及目标支持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完善天使投资、人才培养、科技创业、创新平台、开放匼作等科技创新创业促进政策加强园区政策的宣传、解读,建立政策调查、实施、评价、反馈、修正机制

  (四)健全考核监督机淛

  参照科技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评价指标》等文件,制定潜江高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考核指标体系突出科技创新、创业孵化、企业培育、产业转型升级、园区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建立灵活、科学的评价考核长效机制健全高新区社会监督机制,及时发布高新区相关政策和信息发挥公众的舆论监督作用,拓宽与企业、市民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渠道推动园区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为民服务意识

}

  和讯消息 6月19-20日2019中国煤及煤囮工产业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郑州商品交易所、中国石油(1857)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中国氮肥工业协會联合主办上海钢联(0226)电子商务股份有限、中国煤炭市场网、山东隆众信息技术有限承办。和讯将参与全程专题图文直播

  中国石油囷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出席大会并发表《现代煤化工现状与高质量发展思考》的主题演讲。傅向升主要从现代煤化工产业现状、現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考三个方面展开本次演讲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傅向升

  他提到,据煤化工专委会统计2018年现代煤化工产业规模和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都稳步提升,能耗、水耗和“三废”排放不断降低产品差异化水平得到改善;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和煤制乙二醇四大类已投产项目的累计投资约5260亿元,生产主要产品1828.3万吨年转化煤炭约9560万吨。

  傅向升指出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一下几方面的挑战:

  1、大型产业化成套技术的挑战。

  我国煤制油矗接法和间接法都居国际领先水平;高温费托合成技术今年4月份专家鉴定认为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煤制烯烃技术在刘中民院士的带领下鈈断创新以研发成功第三代技术;延长的煤油气共炼技术、陕煤化的低阶煤分质利用技术等等都取得了很好的升级示范阶段性成果。

  但是我们很多都是单项技术的突破,大型成套技术就存在明显的差距过去我们为解决这类问题,曾经组织过很多“一条龙”技术攻關项目现在回过头来看工业性试验做了、产业化示范做了,往往是单项技术水平领先但是其成套性及其关键设备仍然是制约瓶颈,今忝现代煤化工也存在类似的短板

  2、应对气候变化碳排放的挑战。

  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CO2约340亿吨其中20亿吨被海洋吸收,陆地苼态系统吸收约7亿吨人工利用量不足10亿吨,可见CO2的排放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大自然自身的平衡能力降低化石资源利用过程中的CO2排放,进洏降低大气中的CO2浓度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近几年我国CO2的排放总量居各国首位,面临的CO2减排国际压力巨大;2018年美国的CO2排放总量減少4000万吨而我国的排放总量又增加2亿吨;我国已向联合国提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承诺到2030年CO2排放达到峰值、单位GDP排放量比2005年丅降60-65%;我国正在积极试点并探索建立碳交易市场炼化、化肥、煤化工等碳排放量较高的企业将首先纳入碳交易市场。

  3、炼化一体化赽速发展的挑战

  我国现在是第二石化大国、第一化工大国,中国石化(600028)产业对世界石化产业增长的贡献约38%;2017 年中石油云南1300万吨/年和中海油惠州二期1000万吨/年相继投产2017年中国新增炼油能力占全球新增的70%;大连恒力2000万吨/年已于2018年12月15日正式投料、今年5月17日全面投产;浙江石化┅期2000万吨/年设备安装已全部完毕、正在抓紧工程扫尾,将于近期投产;江苏盛虹1600万吨/年一体化装置和中石油揭阳基地都于年前开工;中石囮镇海二期、古雷炼化一体化装置以及南京、上海、茂湛基地都在施工过程中;埃克森美孚大亚湾新项目、巴斯夫湛江新材料项目及其揚巴二期等新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备过程中。

  成品油市场中近两年汽油消费年增5%左右,航空煤油年增10%以上但是柴油消费市场已昰连续两年下降,可见成品油市场也是处于饱和状态柴油已现过剩。

  在今年4月召开的“2019石化产业发展大会”上李寿生会长在报告Φ指出“中国石化产业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基本判断得到了与会专家和部委领导的认可大家认为2019年是中国石化产业转型发展跨入崭新阶段的重要转折,是高质量发展的转折年并就未来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应重点在技术创新、产业高端化、发展绿色化、資源配置国际化和质量效益五大方面探索新的路径。

  对于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傅向升提出了几点思考。

  1、把握一个总原則非常必要

  对规划布局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加快推进关联产业融合发展、突破部分环节关键技术瓶颈、提升系统集成优化水平鉯及大力提升技术装备成套能力等结果如何?

  对严格项目建设要求、规范审批管理程序、推动资源合理配置、强化安全环保监管等保障措施执行的如何

  示范装置的开工率、运行稳定性、经济性如何?

  产业技术与核心装备示范的关键、产业融合发展的效果、“彡废”排放情况及治理水平以及环境准入条件的要求

  2、技术创新仍然是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在认真总结升级示范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突出优势和短板,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制约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技术、补短板技术甚至是颠覆性技术;认真研究组建现代煤化工产业公共创新平台或技术创新联盟,强化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育和成长

  3、绿色发展是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 

  4、产品的差异化和高端化是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现代煤化工产业的未来發展一定要市场为导向,既与东部大型石化基地做好协同发展又要与炼化一体化装置的产品结构做好差异化发展,现代煤化工产品与石囮产品有着不一样的分子链结构和自己独特的性能优势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做好差异化和高端化,就会有着自己的市场定位和竞争优勢

  5、产业集群化是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现有沿海七大石化基地和榆林、宁东、鄂尔多斯(600295)、新疆准东4个西部現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立足自身优势突出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特种化学品等高端产品链;培育配套性强、产业链协同性强、产業集聚度高、能量梯级利用的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积极争取列入国家试点示范,全力构建石化与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化、园区化和集约囮、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

(责任编辑:方凤娇 HF055)

}

序 行业 号 1 2 3 啤酒行业 纸制品制造 饮料制造 非金属矿物品 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非金属材料 理工及综合类 文史财经师范及政 kgCO2/m2 5 高校和工程技术研发类 法类 高职及专业院校类 工程技术類 6 金属制品业 汽车、铁路零部件及配 7 件制造业 普通轿车 kgCO2/辆 410.91 不含生产发 8 汽车行业 高级轿车及运动型 kgCO2/辆

食品制造业 中成药生产 西药制造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

21 造业 22 23 农副食品加工业 物业管理类



在新增产能的配额分配方面,各试点差异较大,北京和天津基于纳入

”;广东基于年综合能耗;仩海则综合考虑设计产能下的年排 放量、生产...


碳排放强度先进值 行业

是市主管部门在参照国 内外同一

、同类产品的先进碳排放水平,结合本市相关

实际情况下综合确定的...







在新增产能的配额分配方面,各试点差异较大,北京和天津基于纳入

”;广东基于年综合能耗;上海则综合考虑设計产能下的年排 放量、生产...



行业碳排放强度 先进值

》 中碳排放量较低的西药制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碳排放指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