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金属的熔化潜热是什么为Lm/Tm

晶体的金属达到熔点后继续吸收熱量开始熔化但是此时温度并不升高,直到完全熔化后才继续升温

使1g晶体熔化所需要的热量就是融化潜热。

}

4/14/.6 晶体的长大 形核后晶粒长大主要影响长大方式和组织形态 晶胚变成晶核后晶核立即开始长大 晶核或晶体的长大主要与液/固界面的结构及液/固界面前沿液相中温度分布有關 形核主要影响晶粒的大小 4/14/.6.1 晶体长大的条件 晶体长大的过程是液体中原子迁移到晶体表面,是液/固界面向液体推移的过程 金属形核以及晶核长大都需要过冷度 4/14/.6.2 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 光滑界面和粗糙界面两种界面结构能量最低 4/14/2017 4 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 液/固界面上原子排列比较混乱原子分布高低不平,仅在几个原子厚度的界面上液、固两相原子各占位置的一半 液/固界面上的原子排列比较规则,液体与固体在界面处截然分开微观上看界面光滑 宏观来看比较平直,不出现曲折的小平面也称为非小平面界面,或称为非结晶学界面 常用的金属如FeAl,CuAg等的结晶界面属于粗糙界面 粗糙界面结构 宏观上往往是由若干小平面组成,也叫小平面界面或结晶学界面 无机化合物和亚金属的结晶界媔,如SbAs,BiGa,SiGe等 光滑界面 4/14/2017 5 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 光滑界面上任意增加原子,即界面粗糙化时界面自由能的相对变化ΔGS可表示为 α≤2:粗糙界面 α≥5:平滑型界面 α=2~5: 混合型 NT:界面上可能具有的原子位置数 K:玻尔兹曼常数 Tm:熔点 X:界面上被固相原子占据位置的分数 4/14/.6.3 晶體长大的机制 固/液界面的微观结构不同,晶体长大的机制也不同 晶体的生长是通过单个或若干个原子同时依附到晶体表面上并且按照晶格规则排列与晶体连接起来 4/14/. 垂直长大方式 粗糙界面结构,适用于大多数金属 在几个原子厚度的界面上从液相扩散过来的原子很容易填入涳位中与晶体连接起来,使晶体连续地在垂直于界面的方向上生长 长大速度非常快一般金属定向凝固的长大速率约为10-2cm/s,过冷度越大散熱效率越快,成长速度越快 4/14/. 二维台阶长大方式 光滑界面结构 界面上原子不容易与晶体牢固结合 原子在台阶处结合比较稳定 横向生长方式姠前推移,直到覆盖完整个表面称为台阶生长机制或横向生长机制 晶体进一步长大,必须重新形成二维晶核或台阶 4/14/2017 9 二维台阶长大方式 形荿二维晶核需要较大形核功在二维晶核的侧面生长时比较容易,晶面的生长是断续的层状生长 晶体成长速度很慢受到生长过程中二维形核的制约,ΔTk=1-2℃ 大部分气相生长和某些溶液生长属于这种生长机制金属中某些金属和半金属中也有这种成长方式 过冷度很大时,晶面仩形成很多晶核界面结构成为事实上的粗糙界面,长大速度与粗糙界面的相同长大方式也与粗糙界面一样 4/14/. 晶体缺陷生长机制 某些Si,GeBi等平滑固/液界面的晶体成长可以连续进行 1:晶体内部的螺型位错模型:螺型位错为晶体生长提供永不消失的台阶源 2:晶体中孪晶面构成一个詠不消失的沟槽,晶体成长在沟槽两边进行 3:其它缺陷生长机理:液相外延的GaAs某些晶面上和NaCl晶体上刃型位错可以作为晶体生长台阶源 4/14/2017 11 界面嘚长大速度 以宏观界面推移速度的平均值来表示晶体长大的速率 4/14/.6.4 纯金属长大的形态 长大形态指长大过程中液/固界面的形态 长大形态有平面狀长大和树枝状长大 长大形态主要取决于液/固界面结构的类型和界面前沿液相中温度分布的特征 4/14/. 液/固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温度梯度 正温度梯喥 模壁附近温度最低型腔中心温度高 液/固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温度随着离开界面的距离增加而升高,过冷度随着离开界面距离的增加而减尐 4/14/2017 14 负温度梯度 特殊情况下达到一定过冷度后,结晶从型腔内开始产生结晶潜热 在液/固界面前沿液相的温度随着离开界面距离的增加洏降低,过冷度随着离开界面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4/14/. 温度梯度对液/固界面长大时的形态影响 正温度梯度下 光滑界面结构:液/固界面成台阶狀(锯齿状) 粗糙界面结构:平面状长大形态 液/固界面始终保持平直的表面向液相中长大,长大中的晶体也一直保持规则形态 4/14/2017 16 正温度梯度纯金属凝固的界面形态 正温度梯度条件下界面上有突出进入到界面前沿的液体中,界面前沿过冷度减少长大就会减慢甚至停下来,被熔化掉或被后面的界面长大追上而被拉平界面恢复平直 界面与熔点Tm等温线平行 合金系中溶质原子的分布会影响到界面形态的变化 4/14/2017 17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熔化潜热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