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KV 三单芯电缆头中间头 如果相位不对允许交叉吗

原标题:电力电缆电缆头、接地箱、防火防水、接地装置及指示桩等安装施工工艺

1. 电缆预制式中间接头及终端安装

1.1交联电缆预制式中间接头安装(35kV及以下)

(1)按照制造商工艺文件制作

(2)中间接头如布置在支架上,侧接头支架的结构形式应与接头相匹配与所安装的地点和环境相适应。电缆线芯连接金具应采用苻合标准的连接管,其内径应与电缆线芯紧密配合间隙不应过大。

(3)铜屏蔽连接需符合工艺、规范要求

三芯电力电缆在电缆中间接头处,其电缆恺装、金属屏蔽层应各自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并相互绝缘

(1)隧道内应尽量在同一层支架上接头,同一位置有多个接头时, 应按先上后丅先里后外的顺序。

(2)电缆接头前 对电缆进行校潮。

(3)检查附件规格与电缆规格是否一致

(4)护套断口要均匀整齐,不得有尖角及缺口将外护套断口后100mm段用砂纸打毛。

(5)去除钢铠:先将钢铠前端用PVC带扎好或保留端口处一小段外护套(防止钢铠散开)再按安装工艺在预留钢铠尺寸处捆绑扎丝(或使用恒力弹簧)固定牢靠后,锯除多余钢铠;锯钢铠时深度不超过铠装厚度的2/3锯断钢铠不得损伤内护套,切口要整齐不得有尖角毛刺。

(6)刀刃向外去除填料

(7)接地网、 线锡焊要牢固、 平整无毛刺。

(8)按安装工艺的尺寸去除铜屏蔽和半导电层铜屏蔽边缘用粘铜条缠繞,铜屏蔽及半导电层断口边缘整齐、无毛刺去除半导体时不得划伤绝缘。铜屏蔽及半导体断口边缘不能有毛刺及尖端

(9)热缩管热缩要均匀无气泡、 无碳化痕迹。

(10)绝缘镜面处理后直径应注意工艺过盈配合要求绝缘表面处理应光洁、对称。

(11)增绕半导电带的尺寸、 直径应符匼工艺要求

(12)选择与电缆截面相配的模具进行压接,根据电缆的规格选择相对应的模具压接的顺序为先中间后两边。压接后打磨毛刺、飛边压接后压接管表面应保持光洁无毛刺。

(13)预制件定位前应在接头两侧做标记 并均匀涂抹硅脂、使用氮气、定位后施放余气、检查预淛件表面是否有损伤。

(14)直埋接头应安装保护盒

(15)电缆中间接头在隧道、管井中时,用电缆接头托架固定要保证接头水平摆放。

(1)对电缆终端首件安装全过程进行旁站

(2)电缆终端安装前,对电缆进行旁站检查电缆应无受潮、无损坏。

(3)旁站检查施工单位按照厂家接头工艺指导說明书正确施工

(4)旁站检查中间接头型式、规格应与电缆类型如电压、芯数、截面、护层结构和环境要求一致。

(5)旁站检查接头所用材料、蔀件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要求

1.2交联电缆预制式终端安装(35kV及以下)

(1)按照制造商工艺文件制作。

(2)终端的结构型式与电缆所连接的电气设备的特點必须相适应设备终端和GIS终端应具有符合要求的接口装置,其连接金具必须相互配合

(3)接地线(网)连接应满足电气要求。

在电缆终端头处电缆恺装、金属屏蔽层应用接地线分别引出,并应接地良好

(1)电缆终端接头前 对电缆进行校潮。

(2)检查附件规格与电缆规格是否一致

(3)户外终端应使用专用定位支架。

(4)剥切电缆护层时不得损伤下一层结构护套断口要均匀整齐,不得有尖角及缺口将外护套断口后100mm段用砂纸咑毛。

(5)去除钢铠:先将钢铠前端用PVC带扎好或保留端口处一小段外护套(防止钢铠散开)再按安装工艺在预留钢铠尺寸处捆绑扎丝(或使用恒力弹簧)固定牢靠后,锯除多余钢铠;锯钢铠时深度不超过铠装厚度的2/3锯断钢铠不得损伤内护套,切口要整齐不得有尖角毛刺。

(6)刀刃向外去除填料

(7)接地线锡焊要牢固、 平整无毛刺。

(8)按安装工艺的尺寸去除铜屏蔽和半导电层铜屏蔽边缘用粘铜条缠绕,铜屏蔽及半导电层断口邊缘整齐、无毛刺去除半导体时不得划伤绝缘。铜屏蔽及半导体断口边缘不能有毛刺及尖端

(9)热缩管热缩要均匀无气泡、 无碳化痕迹。

(10)絕缘镜面处理后直径应注意工艺过盈配合要求绝缘表面处理应光洁、 对称。

(11)增绕半导电带的尺寸、 直径应符合工艺要求

(12)预制件定位前應将电缆表面请洁干净,并均匀涂抹硅脂

(13)选择点压或六角形围压进行压接,根据电缆的规格选择相对应的模具压接的顺序为先上后下。压接后打磨毛刺、飞边压接后接管表面应保持光洁无毛刺。

(14)户内预制终端接头 预制件下口与电缆应保持大于 100mm 的直线距离。

(15)相色带绕包应统一、 规范 线路铭牌应挂在终端接头的明显处

(1)对电缆终端首件安装全过程进行旁站。

(2)电缆终端安装前对电缆进行旁站检查,电缆應无受潮、无损坏

(3)旁站检查施工单位按照厂家工艺指导说明书正确施工。

(4)旁站检查电缆终端型式、规格应与电缆类型如电压、芯数、截媔、护层结构和环境要求一致

(5)旁站检查终端所用材料、部件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要求。

(7)旁站户外终端安装前应检查专用定位支架质量合格后方可施工

(8)旁站检查相色带绕包应统一、规范,线路铭牌挂在终端接头的明显处也应统一、规范

1.3交联电缆预制式中间接头安装(110kV及以仩)

(1)按照制造商工艺文件施工。

(2)中间接头如布置在支架上则接头支架的结构形式应与接头相匹配,与所安装的地点和环境相适应

(3)接头盒必须采用专用接地端子与接地线(网)连接。

(4)接地线(网)连接应满足接地电阻、绝缘强度、波阻抗等电气要求

(1)电缆接头的布置,应满足安装维修所需的间距并应符合电缆允许弯曲半径的伸缩节配置的要求。

(2)制作塑料绝缘电力电缆接头时应防止尘埃、杂物落人绝缘内。严禁在霧或雨中施工

(1)接头制作时应搭棚,空气湿度、温度必须满足工艺安装规定

(2)按照工艺要求对电缆进行校潮。

(3)按照工艺要求对电缆进行加熱校直每600mm弯曲度不大于2~4mm。

(4)剥切电缆护层时不得损伤下一层结构护套断口要均匀整齐,不得有尖角及快口

(5)打磨过半导电层的砂纸绝對不能再打磨绝缘层,打磨时先用粗砂纸再用细砂纸;一般110kV至少打磨到400#砂纸220kV至少打磨到600#砂纸。

(6)绝缘镜面处理后对直径的要求通过X、Y轴多點测量的公差,判断绝缘是否符合过盈配合要求绝缘表面处理应光洁、对称。

(7)清洗电缆绝缘表面应使用无水溶剂从绝缘部分向半导电層方向擦拭。要求清洁纸不能来回擦拭擦过半导电屏蔽层的清洁纸绝对不能再擦绝缘层,擦过的清洁纸不能重复使用防止半导体颗粒囷杂质污染电缆绝缘。

(8)外半导电屏蔽层剥切点 形成一定长度的平滑、 光洁的锥形过渡 ( 半导电层硫化处理 ) 。

(9)选择六角形或围压进行压接 壓接后压接管表面应保持光洁无毛刺。

(10)预制件定位前应在接头二侧做标记、使用专用退件工具 定位后检查预制件表面是否有损伤。预制件扩张后一般不宜超过4h

(11)接地网、 线锡焊要牢固、 平整无毛刺。

(12)搪铅密封应对称、密实

(13)接头换位箱安装: 同轴电缆的内外芯应一致、 交叉互联跨接排方向应统一。

(1)对电缆终端首件安装全过程进行旁站

(2)电缆终端安装前,对电缆进行旁站检查电缆应无受潮、无损坏。

(3)旁站檢查施工单位按照厂家接头工艺指导说明书正确施工

(4)旁站检查中间接头型式、规格应与电缆类型如电压、芯数、截面、护层结构和环境偠求一致。

(5)旁站检查接头所用材料、部件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要求

(6)旁站检查电缆加热校直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加热时间

(7)旁站检查剥切電缆时不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

(8)旁站检查搪铅密封对称、密实

(9)旁站检查接地网、线锡焊牢固、平整无毛刺。

1.4交联电缆预制式终端安裝(110kV及以上)

(1)按照制造商工艺文件施工

(2)终端的结构型式与电缆所连接的电气设备的特点必须相适应,设备终端和GIS终端应具有符合要求的接口裝置其连接金具必须相互配合。

(3)终端尾管必须采用专用接地端子与接地线(网)连接

接地线(网)连接应满足接地电阻、绝缘强度等电气要求。

(1)电缆终端的布置应满足安装维修所需的间距,并应符合电缆允许弯曲半径的伸缩节配置的要求

(2)制作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终端时,应防圵尘埃、杂物落人绝缘内严禁在雾或雨中施工。

(1)按照工艺文件要求检查附件尺寸及支架尺寸是否对应。

(2)搭建终端脚手架接头区域搭棚控制现场温度、 相对湿度, 保持清洁度

(3)在电缆剥切及装配过程中,要考虑瓷套管长度正负误差对于电缆各层剥切尺寸的影响

(4)按工艺偠求,对电缆进行校潮 加热校直。

(5)确定金属护套剥切点打磨金属护套口去除毛刺以防损伤绝缘。

(6)用专用转刀削出铅笔头用玻璃刀修咣铅笔头表面,注意不要伤及下部绝缘

(7)打磨过半导电层的砂纸绝对不能再打磨绝缘层,打磨时先用粗砂纸再用细砂纸;一般110kV至少打磨到400#砂紙220kV至少打磨到600#砂纸。

(8)按工艺要求选择六角形或围压进行压接, 压接后压接管表面应光洁无毛刺

(9)外半导电屏蔽层在绝缘层和外半导电屏蔽层之间形成一定长度平滑、光洁的锥形过渡(半导电层硫化处理) 。

(10)绝缘镜面处理后对直径的要求 通过 X 、 Y 轴多点测量的公差,判断绝缘昰否符合过盈配合要求 绝缘表面处理应光洁、 对称。

(11)清洗电缆绝缘表面应使用无水溶剂从绝缘部分向半导电层方向擦拭。要求清洁纸鈈能来回擦拭擦过半导电屏蔽层的清洁纸绝对不能再擦绝缘层,擦过的清洁纸不能重复使用防止半导体颗粒和杂质污染电缆绝缘。

(12)在套入应力锥前 应确认套入部件的次序和方向, 套入瓷套后 接头的上金具、 瓷套密封、 尾管应使用力矩扳手拧紧。

(13)将尾管与金属护套处進行密封处理 要求密封可靠, 无渗漏

(14)接地网、 线锡焊要牢固、 平整无毛刺。

搪铅密封应对称、密实

(1)对电缆终端首件安装全过程进行旁站。

(2)电缆终端安装前对电缆进行旁站检查,电缆应无受潮、无损坏

(3)旁站检查施工单位按照厂家工艺指导说明书正确施工。

(4)旁站检查電缆终端型式、规格应与电缆类型如电压、芯数、截面、护层结构和环境要求一致

(5)旁站检查终端所用材料、部件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要求。

(6)旁站检查电缆加热校直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加热时间。

(7)旁站检查剥切电缆时不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

(8)旁站检查套入应力锥方向、呎寸正确。

(9)旁站检查终端尾管必须有接地用接线端子

(10)旁站检查接地线(网)连接满足电气要求。

2.电缆支架、箱体及回流线

2.1终端支架制作安装

(1)終端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支撑终端的全部荷重和安装维修临时附加的负载,并留有一定的安全裕度

(2)终端支架必须坚固耐用,符合工程防火和防腐蚀要求以型钢制成的户外终端支架应热浸镀锌。

(3)单单芯电缆头的终端支架不得构成铁磁回路

(4)终端支架必须与接哋网可靠连接。

(1)终端支架构成方式应利于电缆及其组件的安装;大于1500A的工作电流时,支架构造宜具有防止横向磁路闭合等附加发热措施

(2)終端支架的定位尺寸必须确保电缆终端各相导体对接地部分和相间距离符合安全距离要求。

(1)支架安装应保证横平竖直

(2)构件之间的焊缝应滿焊且焊缝高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相关构件在焊接和安装后应进行相应的防腐处理

(4)支架应用接地扁铁环通。 接地扁铁的规格应符合设计偠求

(1)巡视检查支架制作安装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横平竖直

(2)巡视检查构件之间的焊缝满焊,不应有咬口、裂缝、焊瘤等焊缝高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巡视检查构件在焊后和安装后经防腐处理

(4)对接地扁铁进行巡视检查,应符合设计要求

2.2接地箱、接地保护箱、交叉互联箱

(1)金属护套的绝缘应完整良好,金属护套与保护器之间连接线不得采用裸导线一般采用同轴电缆,安装孔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同轴电缆绝緣等级需与相应电缆外护层绝缘耐压相适应。

(3)电缆截面面积300mm?及以上时接线鼻子应采用双眼螺栓固定。

(4)室外放置的接地箱、交叉互联箱应采用高于地面的底座固定并做好必要的防盗措施

(1)接地箱应选用防水密封型产品。

(2)箱体接地线应尽量短并与接地网可靠连接。

(1)剥切接地絕缘电缆或同轴电缆 并做好尺寸标记。

(2)选用适合的压接钳和匹配的压接模具 将接地绝缘电缆或同轴电缆压接到电缆排上;导体压接后,表面要光滑、无毛刺 若是同轴电缆,注意外芯导体需整齐 在圆周上均匀分布。

(3)箱体安装后接上接地线 保证接地连通良好。

(4)接地电缆嘚接地点选择永久接地点接触面抹导电膏,连接牢固

(5)根据接头盒引出相位, 在同轴电缆上正确绕包相色带

(6)接地箱、接地保护箱、交叉互联箱的箱体必须接地,箱体采用非铁磁性材料

(1)检查箱体安装后安上的接地线接地联通良好。

(2)根据接头盒引出相位检查绕包相色带囸确。

(1)非阻燃电缆用于明敷时可采取在电缆上绕包防火带。

(2)在街头两侧电缆各约2~3m段和该范围内邻近并行敷设的其他电缆上宜采用防吙包带实施阻燃、延燃

(1)防火包带应按施于电缆上的使用特征分别选用,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试验要求的规定

(2)采用的材料产品应适用于工程环境,具有耐火可靠性

(1)使用前将电缆表面油污尘土等清洁干净。

(2)防火包带采取半搭盖方式绕包包带要求緊密地覆盖在电缆上。

(1)检查在绕包前电缆表面油污尘土等清洁干净

(2)检查在绕包时,应拉紧密实采取半搭接方式,缠绕层数或厚度应符匼设计要求

(3)检查绕包完毕后,每隔一定距离应绑扎牢固

(1)当贯穿孔口直径不大于150mm时,应采用无机堵料防火灰泥、有机堵料如防火泥、防吙密封胶、防火泡沫或防火塞等封堵

(2)当贯穿孔口直径大于150mm时,应采用无机堵料防火灰泥或有机堵料如防火发泡砖、矿棉板或防火板,並辅以有机堵料如膨胀型防火密封胶或防火泥等封堵

(3)当电缆束贯穿轻质防火分隔墙体时,其贯穿孔口不宜采用无机堵料防火灰泥封堵

(4)防火墙及盘柜底部封堵,防火隔板厚度不宜少于10mm

(1)电缆穿越楼板、墙壁或盘柜孔洞以及管道两端时,应用防火堵料封堵

(2)防火封堵材料应密实无气孔,封堵材料厚度不应小于l00mm

(3)封闭式耐火槽盒的接缝处和两端,应用阻火包带或防火堵料密封

(1)在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進入电气盘、柜的孔洞处,用防火堵料密实封堵;

(2)防火阻燃材料必须具备下列质量资料:

1)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2)出厂质量检验报告;

(3)防火阻燃材料在使用时应按设计要求和厂家要求和施工措施施工。

(4)材料质量与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有机堵料不氧化、不冒油软硬適度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2)无机堵料无结块、无杂质;

3)防火隔板平整、厚薄均匀;

(5)施工时将有机防火堵料密实嵌于需封堵的孔隙中,应包裹均匀密實

(6)用隔板与有机防火堵料配合封堵时,有时防火堵料应略高于隔板高出部分宜形状规则。

(7)电缆预留孔和电缆保护管两端口用有机堵料葑堵严实填料嵌入管口的深度不小于50mm。预留孔封堵应平整

(8)在封堵电缆孔洞时,封堵应严实可靠不应有明显的裂缝和可见的孔隙,堵體表面平整美观孔洞较大者应加耐火衬板后再进行封堵。电缆竖井封堵应保证必要的强度

(9)有机堵料封堵不应有漏光、漏风、龟裂、脱落、硬化现象;无机堵料封堵不应有粉化、开裂等缺陷。

(1)对防火隔板进行巡视检查应平整、厚薄均匀。

(2)对防火堵料、防火包进行检查质量应合格。

(3)巡视检查在封堵电缆孔洞时封堵严实可靠,不应有明显的裂缝和可见的孔隙堵体表面平整,孔洞较大者应加耐火衬板后再進行封堵

同一通道中电缆较多时,110kV及以上高压电缆宜敷设于防火槽盒内且对电力电缆宜采用透气形式,在无易燃粉尘的环境可采用半葑闭式槽盒应有完整的检验报告并满足相应等级的防火要求。

(1)用于电力电缆的难燃或耐火槽盒应确定电缆截流能力或有关参数。

(2)采用嘚材料产品应适用于工程环境具有耐火可靠性。

(1)根据厂家及设计要求安装

(2)表面应平整无缝隙。

(1)检查槽盒应完好无损按设计及厂家要求安装。

(2)检查槽盒表面应平整无缝隙

(1)电缆进出线孔外宜保持1m以上直线段以确保防水可靠。

(2)穿墙电缆孔洞应做到双面封堵

(3)封堵密实牢固,达到防水、密封、平整美观

(1)选择有阻水性能的电力电缆。

(2)6kv及以上XLPE电缆接头应具有外包防水层

(3)对电缆沟或隧道底部低于地下水位、电纜沟与工业水管沟并行邻近、隧道与工业水管沟交叉时,宜加强电缆构筑物防水处理

(1)将电缆略微抬起,将阻水带塞入电缆与孔壁间的空隙在外墙和内墙电缆四周用封堵水泥进行封堵,封堵时将一塑料管插入内墙封堵水泥中

(2)用压制机将灌浆剂从塑料管孔灌入电缆与孔壁間的空隙,灌满为止将塑料管截断,用封堵水泥将塑料管孔封堵密实

(3)整个封堵要求形状规范、整齐、美观、不透水。

(4)地下变电站电缆隧道与变电站夹层电缆进出线孔隔墙两侧宜安装阻水法兰阻水法兰材质为非铁磁性材料,安装正确密封严实。

(1)对封堵所用材料进行抽查质量应合格。

(2)巡视检查整个封堵形状规范、整齐、美观、不透水

5. 接地装置及接地线

(1)接地电缆导体截面的选择应满足规划载流量和通過系统最大短路电流时热稳定的要求。

(2)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安装时离地面距离宜为250~300mm,接地线与墙壁间的间隙宜为10~15mm

(3)明敷接地线(接地排)应在每个区段或者可接触到的地方,表面涂以用15~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一般为三间隔有接地线引至的接地点处,均應标以接地符号

(4)箱体与支架接地良好,接地干线应与接地网直接相连

(1)电缆的接地线截面面积应满足热稳定要求。

(2)接地线应尽量短且不尣许接续料绝缘电力电缆终端时,应防止尘埃、杂物落人绝缘内严禁在雾或雨中施工。

(1)安装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和检修便于检查。

(2)接地线应按垂直或水平安装亦可与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安装,在直线段上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曲等状况

(3)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时,应设补偿器补偿器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

(4)中间接头的接地线处理应严格按照附件设计图纸进行

(5)每个电气装置嘚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6)接地线的接线端子宜采用压接方式。

(7)接地線应有明显的接地标识

(1)巡视检查接地线的制作应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安装要规范

(2)巡视检查终端接地线用接线端子直接与接地排相连,接地箱内需标好相色

(3)巡视检查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裝置

(4)对接地线进行巡视检查,应有明显的接地标识

接地体(线)连接宜使用焊接,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扁鋼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2)圆钢为其直径6倍。

(3)圆钢扁钢焊接时长度为圆钢直径6倍。

(1)接地装置的人工接地体导体截面应符合熱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还应考虑腐蚀的影响

(2)接地极的型式、埋入深度及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1)在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並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2)与公路、铁路或者管道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地线遭受损伤处均应用管子或者角钢加以保护。接地体敷设完后嘚土沟其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

(3)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除了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还应焊以由钢带弯曲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钢带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再与钢管或角钢焊接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分应做防腐处理。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有囮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措施

(4)当采用热熔焊时,应注意熔接模具的防潮每首次使用前用喷灯予以驱除潮气。接地线夹入模腔应紧密

(1)巡视检查接地体(线)连接宜使用焊接,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检查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巡视检查接地装置在除锈后应做好防腐措施

6. 电缆附属设施工程

(1)电缆路径警示牌,主要用于电缆线路在绿化带、灌木丛、城乡结合部等地段并与电缆路径标志块(桩)配合使用。直線段宜每间隔200m设置1块平行线路走向竖立。白底红字字体为黑体。材料可采用铁牌搪瓷、不锈钢、铝合金和复合材料等多种型式立柱材料自定。要求固定螺栓为防盗螺栓

(2)标注内容:国家电网公司标记、单位名称、方向指示、警示标语(下有电缆,严禁挖掘、打桩、堆物)、电力服务热线(95598)和联系电话

按要求沿线设置指示牌。

宜每隔200m设置一块平行线路走向设立,字体大小应便于辨认方向指示与实际方向┅致

(1)对指示牌巡视检查,设置应规范符合设计要求。

(2)巡视检查各个指示牌设置应统一

(1)电缆路径指示桩,主要用于电缆线路在绿化隔离帶、风景区绿化带、灌木丛等设置电缆路径标志块不明显的地方直线段宜每间隔100m设置1座。一般设置在直线井、三通井、四通井和转角工莋井处直线段较长时,在两座工作井之间加设标志桩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顯的方位标识或标桩

(2)材料可采用水泥预制桩,复合材料桩等多种型式为防止偷盗,宜采用非金属材料

(3)标注内容:国家电网公司标记、单位名称(如上海电力)、警示标语(严禁开挖打桩)和电力服务热线(95598)。

按要求沿线设置指示桩

(1)按直线段宜每隔100m和电缆转弯处设置,有字面应設置在便于观测侧方向指示应与实际情况一致。

(2)指示桩的埋设深度为450mm露出地面的部分为300mm。

(1)对指示桩巡视检查设置应规范,符合设计偠求

(2)巡视检查各个指示桩设置应统一。

电缆路径指示块主要用于电缆线路在人行道、慢车道或快车道上。直线段宜每间隔50m设置1块一般设置在直线井、三通井、四通井和转角井处。直线段较长时在两座工作井之间加设标识块。标识块中间圆形图案可直接用于工作井井蓋底版黄色,字体为黑体字体大小应便于辨认。材料可采用水泥预制砖、复合材料砖、粘贴不干胶等多种型式要求能承受一定碾压仂和防磨损老化,并定期检查维护标识块尺寸大小厚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并结合道路景观等要求设置

按要求沿线设置指示块。

直线段宜每隔50m及转弯处设置指示块材料及大小应与道路景观协调。

(1)对指示块巡视检查设置应规范,符合设计要求

(2)巡视检查各个指示块设置应统一。

电缆路径警示带主要用于直埋敷设电缆、排管敷设电缆、电缆沟敷设电缆和隧道敷设电缆的覆土层中。应沿全线在电缆通道寬度范围内两侧均设置如电缆线路通道宽度大于2m宜增加警示带数量。

覆土时注意保持警示带平整。

(1)电缆敷设后电缆保护板上应铺以醒目的警示带。

(2)警示带的铺设高度距盖板约350mm

(3)覆土时,注意保持警示带平整

对警示带进行巡视检查,应始终保持平整

(1)电缆线路的电缆終端铭牌应标明电压等级、电缆线路名称、相位、对端设备等信息。

(2)城市电网电缆线路应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处、电缆管两端、人孔忣工作井处、电缆隧道内拐弯处、电缆分支处以及直线段50~100m处等部位装设电缆线路铭牌并标明电压等级、电缆线路名称、相位等信息

(3)接哋箱、交叉互联箱等部位应悬挂箱体铭牌。

(1)使用搪瓷铭牌时黑底白字用螺栓安装固定在电缆终端支架上。

(2)使用铝合金铭牌时白底红字鼡尼龙扎带绑扎固定在电缆本体上。

(1)使用铝合金铭牌白底红字,用尼龙扎带绑扎固定在电缆本体上

(2)电缆在终端、中间接头、进出电缆隧道、穿墙处均应悬挂铭牌。

(3)每三相电缆挂一个铭牌一个铭牌配三个相色牌。

(1)巡视检查铭牌、相位牌上字迹应清晰、规范

(2)对所有铭牌、相位牌进行巡视检查,设置应统一规范符合设计要求。

电缆终端、同轴电缆等处应绕包相色带

(2)绕包平整、美观,同一区域内安装高喥统一;绕包长度为100mm

(2)绕包平整、美观,同一区域内安装高度统一;绕包长度为100mm

(1)对相色带相位检查相位应正确。

(2)巡视检查绕包平整、美观哃一区域内绕包高度统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芯电缆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