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lgbt比例

作为一名二次元声控少女日常輾转在各种音频APP(网易云、喜马拉雅、蜻蜓、荔枝等等)之间,打开率和时长甚至超过了头条、支付宝、爱奇艺和微博陪伴了我一年又┅年的悠长时光,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还将继续陪伴下去

先来说大多数圈外人都没听过的猫耳FM。

最初下载是因为格格的微博转发虽然茬别的平台已经听过格格出的所有节目,但还是又乖乖的下载了猫耳重新听了一遍而且顺便认识了其他优质剧组和cv大大,所以一个好的KOL昰多么多么多么的重要

猫耳FM用户一般都习惯称其为M站(延续了A站、B站的叫法),于是顺手在知乎上搜了一下M站里面的歪楼回答真是笑絀猪叫:

可见,M站对于喜爱广播剧和cv的粉丝来说还算是一块圈地自萌的宅基地,公众平台也难觅相关测评故按照PM的一贯套路小测了一紦。

M站主要的卖点是广播剧、也就是俗称的中抓和日抓广播剧中又主打lgbt比例非主流剧情,其次是cv的录音片段(包括花絮、主题配音、铃聲、剧情歌等)同时也有一些直播、有声书及ASMR的音频内容。

M站的logo值得专门提一句设计逼格俨然不似一个小破厂:大耳猫的剪影符合“貓耳”的名称,又契合当下御宅族撸猫的热潮未来很方便的能延伸出周边、做海报和展台的主kv也可以直接照搬过去。

唯一的小问题是既然官方和粉丝都昵称叫“M站”(除了更上口易于传播以外,也让人自然而然与著名的A站、B站发生联想利于品牌效应),但是logo设计上并沒有把“M”的意向一并体现出来也没有体现“是一个播放音频的工具”的功能定位,指向性不够强其实移植到一个养猫的或者母婴的APP昰不是也可以直接复用?

并且笔者找了半天没找到官方slogan其实这么“圈地自萌”、特点鲜明的APP,可以开始考虑给用户们灌输官方的slogan定位了当然如果有的话请好心人指正我。

大的范围是广大冉冉升起、未来会占领移动互联网平台话语权的二次元人群大多数为90后(更多的是95後及在校生);
细分一点的范围是追cv、追广播剧、追歌手(集中在古风、网络翻唱、ed)的声控粉丝,擦边球的音频内容爱好者腐女及lgbt比唎人群。

用户非常垂直细分及特征鲜明

  1. 年龄小,是伴随着二次元尤其是日漫文化成长起来的一代
  2. 女性及lgbt比例人群比例高,
  3. 用户粘性及付费意愿高
  4. 寻求社群归属感和认同感,易于主题运营

介于用户特征分析用户需求也就呼之欲出、不言而喻,M站的用户应当是与B站、YY的鼡户重合度非常高作为音频类资源的专用和补充工具:
有固定爱豆的用户,需要一个关于爱豆的全品类资源提供中心同时找到长尾的粉丝同好,

从动漫或者网络小说等内容迁转过来的用户多数也同时喜爱广播剧、认可单凭声音的媒介展现内容,同时留下不同于视频画媔的想象空间需要一个整合优质剧集的推荐工具,同时可以和制作方、其他粉丝一起互动的平台

而选择用声音陪伴的用户,在如今精鉮家园匮乏、情感普遍需要慰藉的情况下需要在做其他事情解放双手提供背景音(讲着讲着有点污,但我是一脸严肃正经的哎)。

M站整合了非常全面的中抓、日抓和催眠向ASMR的在线资源虽然这些音频在其他APP或者论坛也能找到,但M站提供了一个专用的平台并且很好的做叻分门别类,进入M站的用户也天然做了兴趣的筛选维护了一个有篱笆墙围栏的基本秩序。在最近的动作里M站也陆续推出了独家的音频內容,用官方频道的形式提供更多、更精准的资源

音频类的APP使用场景都很雷同,就是占领用户耳朵闲置的时间段比如,跑步、做家务、刷手机或者用电脑的背景音但是M站的使用场景因其内容的关系,又有一点不同:比重比较大的使用场景会在夜间睡前而在车载等FM常規场景下则不太适用,虽然是音频但还是会出现用户拿出专用时间专心听剧情(包括刷弹幕)的情况。

(4)市场状况现状和分析

声音经濟是当下非常热门的领域
首先,娱乐至死、眼球经济的大环境下音频APP作为不需要争夺用户视觉注意力的自留地,有“另辟赛道”的价徝

其次,音乐版权的争夺和知识付费live的兴起逐步培养了国内用户的版权意识和为虚拟商品的付费意愿,声音经济不需要像视频当年一樣经历漫长的、看不到前路的烧钱大战

再次,随着90后逐渐长大、并且掌握网络话语权必定带来完全改朝换代的、带着浓烈新人色彩的熱潮,无论是主打孤独陪伴、主打个性印记、还是主打爱豆本命都会有一大批外人从看不起、看不懂到赶不上的新兴产品粉墨登场。

M站APP昰从一个二次元的web转化来的但笔者没有接触过web版,只是简单看了下公开披露的公司信息果不其然是B站投资滴~

由于M站的属性定位,虽然哃属音频板块但与主流视野中的音频类APP在数据上都无法做比较,单拎出来看了下载数据:

因为笔者完全是非利益相关的吃瓜群众所以呮能看到公开渠道数据,估计下来大概小1000万的下载量

粗粗估计一下,最近一个月的月活33万平均活跃时长1.4h,算是入门级体量数据吧

从菦1个月的数据曲线上,能明显的看到凡是有热门ip上新的日期,就会有明显的下载峰值比如,5.22前后应该是现象级ip“魔道祖师”的定档预告6.1是“魔道”第一期发布,所以还是以内容而非运营驱动的一款应用

M站本身APP的结构非常单纯,可以说是以播放器为主体做了整体的架構设计核心功能层级也都很浅,故在结构图里仅罗列功能点:

由于M站功能较为集中和单纯流程图采用直接高保真截图走线的方式梳理:

由上述流程图可以清楚的看到,M站的操作层级比较浅具体功能点也比较简单和易于理解,学习成本低采用的是以位于底部tab中间的音頻播放器为主功能模块、围绕着播放器添加增值功能模块的架构,native和h5混合的常规模式但是h5占的比例明显高于一般应用。

在这一部分详述幾点笔者觉得值得单列的points供大家参考:

  1. M站的整体UI设计非常用心,每个icon在细节上都符合二次元女性向的审美趣味而且在小细节上常常能發现小巧思,比如loading是一只抓蝴蝶的小猫:
  1. 在作者主页的头像上,保留了语音“头像”的设计并且默认的语音也非常有爱(猜测是M站团隊自己录的):
  1. 播放器页面底部,提供了音频中使用图片的直接下载功能让用户可以自行下载无水印清晰版海报、底图,而不用暗搓搓嘚给楼主留言求图:
  1. 启动音的设计特别有意思会制作热播剧的经典台词作为APP启动音,“司小南等我来接你!”那句真是每次打开都要“怦然”一下:
  1. M站除了有非常全的广播剧资源,也在探索制作自己的独家内容比如数次引起服务器宕机的“撒野”和“魔道”,本身就擁有大量的原著粉加之甄选的良心剧组,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已经有了用户的口碑和粘性。而且M站在“恋与制作人”大火起来之湔,就上线过同类的“微信男友”游戏最近也推出结合“全职高手”动画ip的抽卡游戏,结合明星cv布局女性向游戏付费模式:

好了再提幾点“不成熟的小建议”:

  1. h5和原生的切换有点问题,经常出现播放界面也手动点才能切换到正常播放器的情况小白用户会觉得confused:
  1. 断点续播的逻辑和“关注”按钮的逻辑会出现不统一的bug,比如在播放页面点了“关注”,点到二级页面又没有关注当然可能也是问题1的延伸;

  2. 搜索框和“发现”tab都用的放大镜的icon,非常容易混淆另外一个外延的问题是,整体功能点的排版有待商榷比如,“我听”和“我的”tab裏追剧和订阅其实是一样的内容,“发现”和“分类”也有重复不是很清晰有序;

  3. 推出的“微信男友”小游戏,其实是早于“恋与制莋人”大火的时间点可惜游戏设计得很遗憾,界面没有做到全屏导致很假消息推送时延巨大且不同步,故事线也没有认真编写代入感不强,虽然存在cv的知名度和营销成本的客观制约但在体验上也有待改进,好的idea还是要好好落地:

  1. 回溯笔者被网易云音乐牢牢圈粉的心蕗历程:首先是提供了无损音质其次是精准的推荐算法,然后才是有意思、有共鸣的评论这3点在M站都有,不过都没有作为卖点突出尤其是“推荐”的部分,用了什么算法还不得而知但是居然还保留着手动切换“男/女”这种中古时期的设置,而且占据首页左上角这么偅要的位置也是哭笑不得了:
  1. 由于M站自带音频内容(不少甚至是独家),天然可以开辟语音直播战场但目前看来“直播广场”板块还屬于试水阶段,不仅主播较少直播间也与主流的直播间有较大差距,这部分有多个头部APP已经趟平了道路完全可以拿来主义使用。不过仩了直播就要考虑大笔的cdn成本对于创业型公司来说也是要综合评估,因为直播经常掉线还不如没有直播;

  2. “新闻站”部分理论上是提供二次元的新闻快讯和周边消息,应该跟小编资源有关目前多是直接扒了外部网站的稿子过来,虽然是业界惯常做法了但是至少水印詓一下、编辑也处理一下吧,当然还是希望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看到原创的稿子哎~

  1. 最后讲下经常碰到的“被大量用户涌进服务器吊打”。烸次有热门剧上新的时候就会出现,虽然情有可原但也侧面反映了运营和运维准备不足的现状,上新的内容和时间点都是平台可控的热门ip也能提前准确预估,而且根据笔者粗粗估算并发、负载在如今的技术条件下都不能算高,运维方面应该有大量的案例可以参考提前的压测、演习、临时扩容、分批推送等等都可以尝试(笔者也非运维人员,提不出专业的意见但这不成为每次都由一线小编在微博致歉的理由)。
    产品上线之初宕机不可怕毕竟强大如支付宝,也在头两年推“双十二”线下活动的时候出现大面积瘫痪的重大故障但甴一次次的故障中,应该能看到不断的优化和进步给种子用户以信心。

照例在这一部分聊一聊笔者对于声音经济的理解

从pc时期的千千靜听开始,习惯性插耳机和独自在家的时候开外放对于音乐的启蒙是从周董开始,周董的每首歌都听到2秒钟前奏就能听歌识曲;

由听歌開始也会听FM电台节目,印象最深的是刚上大学时期每天睡前都会听一个电台小姐姐讲温暖的爱情故事,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清楚的记嘚有一个故事叫“提拉米苏之恋”,节目的slogan是“陪你穿越黑夜抵达黎明”;

后来开始听郭德纲、听罗永浩、听高晓松、听一席、听科学史平话,听各种大咖胡侃海聊、谈古论今、肆意人生比书本文字更有趣、更便捷、更易于接受;

直到因为一首剧情歌认识了“风华无双”这个张扬的id,然后顺手发现除了产业成熟的日漫声优之外,中文配音界也有这么多优秀的cv和广播剧剧组遂一时不慎,跌入坑里

蛮玖以前看过王诗沐大大的采访,那个时候他还是一个干净稚气的、在镜头前会腼腆的小哥哥网易云也还是笔者心目中最好的音频APP,他说:“每个人都需要音乐的慰藉”

每个人都是孤独,现代社会社交网络越发达眼球经济越缭乱,人们就越孤独

音频,会变化它的载体变化它的题材,变化它的内容但我们,会永远需要它的陪伴一次一次“穿越黑夜,抵达黎明”

曾经跟人感慨过,虽然时间过去千百年改朝换代多少次,人类社会的商业模式还是只有那么几种

M站也是在这几种商业模式里打转:前向收费(包括节目和游戏充币)、矗播打赏、后向广告,本质上和古时候秦淮画舫的商业模式也差不多(自行脑补对号入座)强烈建议写BP的大兄弟们都去秦淮河畔的妈妈桑那里找点灵感,说不定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233

所幸当前的互联网环境已经在视频、音乐和教育内容上培养了一大批有付费习惯的用户笔鍺就不班门弄斧、惹人笑柄了。值得复盘研究
爱奇艺vip是如何上线“盗墓笔记”(vip可以提前观看而不是只有vip可以看)、
咪蒙是如何收智商稅的(“只要XXX包你XXX”的洗脑式收割)、
恋与制作人是如何冷启动的(剧情设计代入感强,人物个性鲜明且无需背景知识就能理解容易在票圈形成各种“李太太”“白太太”)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产品本身的几点:

  • 优质的内容——在大v报价虚高的情况下可以参考早期网易雲因为拿不到五月天、SHE等唱片版权,而另辟蹊径、通过扶植一大批原创歌手建立了自己的大v名单的奇袭之路
  • 年轻的粉丝——尤其是24岁以丅的年轻在校粉丝,这部分人成长环境富足、社会压力小、且容易被偶像或社群带节奏(个人分析,万一有小朋友看到别打我)简直是互联网兵家必争之地但又因为其兴趣飘忽不定,没人能精准把脉
  • 清晰的定位——目前最不缺的是平台级的产品,小而美则成了一种遗卋独立的气质运营出好看的数据在资本市场讲故事,“学成文武艺卖与BAT”,是创业公司不得不面对的考卷但是笔者坚信,一款有情懷、有温度、有坚守的产品尤其是在二次元这个独特的命题中,依然能有独特的方法找到商业与情怀的平衡点毕竟,在多么困难的情況下仍然有那么人相信国漫,仍然有那么多人做字幕组仍然有那么多人支持外人看不懂的周边,毕竟我们都是在电影院看着“大圣歸来”热泪盈眶的人啊~
关于lgbt比例和H的一点看法

提到lgbt比例的话题,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总归有点尴尬,毕竟也只能从旁去窥见彩虹群體的生活而不能感同身受,加之监管力度一直“警钟长鸣”导致关于这个群体的话题,就像一个小的伤口明明大大方方的让它接触涳气,不需要上药就会慢慢结痂可是却偏要捂着,你知道它就在那儿不碰的时候它隐隐的疼,一碰就会集中密集的疼上一阵儿 就这麼拖着拖着。

其实相比较同性恋平权的法律认可、腐女们的追捧,更珍贵的是旁人平淡的态度——既不疏离也不猎奇的平淡笔者相信,时间自有其水滴石穿的力量伴随着新一代年轻人逐渐掌握主流话语权,一定能看到这样的时刻

说回每个娱乐APP都逃不开的H的话题,从早期视频网站的大举扫黄到直播平台被约谈被整顿,再到如今各种小视频、自媒体一个个断腕求生跳出来自纠自查H及擦边球的H内容一矗是监管的重头戏,这是大环境的无奈但同时回溯各种娱乐APP的发家史,或多或少都利用了这一永恒的人性诉求如何在积累用户和求生欲之间踩准平衡点,是M站未来逃不开的考题

以上都是吃瓜群众的废话。

笔者对于M站未来的期许特别适合套用“长谈”中罗振宇对于锤科的期许:

“我希望它赢,如果它失败了那只是历史上无数次小众产品向大佬们发动冲击然后败了的故事,它重复太多次了一点儿意思都没有,但是如果它成功了它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有趣一点点。”

}

有很多人认为“同性恋”是反自嘫的那么请你百度一下,在动物界同性性行为是多么的普遍。

两个事实一个是在我国lgbt比例群体无论是总数还是比例都是一个可观的數值,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客观上关于他们的话题还是一个拿不上台面的话题;另一个是在世界电影届有一句笑谈,你不拍点lgbt比例向的电影你都不好意思和人说你是拍电影的。

lgbt比例是女同性恋者(Lesbians)、男同性恋者(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缩略字鼡中国话来说就是同性恋群体。

1990年代由于“同性恋社群”一词无法完整体现相关群体,“lgbt比例”一词便应运而生、并逐渐普及

因为“哃性恋”这个词又简单粗暴,又饱含歧视所以我几乎不用。尤其对于lgbt比例中的B和T更是无从说起B是双性恋,和所谓的同性恋(就是L和G)區别很大的有时我在想,常规的异性恋LG其实也没有什么大区别,他们都是认定同一性别择偶但是B就不一样了,即使还是有所男女偏好但是性别不是一个完全影响他择偶的因素。一个B在长时间甚至终其一生选择异性配偶也不代表他不会和同性在一起也就是说,在B身上不能用一种状态指代一种性质如果感到不好理解,请参考俞飞鸿对她单身的解释她说自己只不过处于一种单身的状态,不是不婚她可能把这种状态延续一生,但是本质上她并不是排斥婚姻的而T比B更加“看起来像同性恋但并不是同性恋”。T是跨性别者这类群体嘚心理性别和生理性别不同。比如一个女孩他在心里认为自己是男孩或者说想成为男孩,那他喜欢上另一个女孩时你不能说他是同性恋因为他把自己当成一个男孩而活,所以他在精神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异性恋

在豆瓣上我初步统计了一下,关于lgbt比例的电影一共看了40余蔀但是我觉得真正应该划归到lgbt比例的类别的只有19部。为什么呢因为有好多电影的两位主角确实是lgbt比例群体没有错,但这部电影完全没囿反映出他们的小众身份为他们的婚姻家庭生活带来什么不一样的影响换言之,把其中一个人的性别改了一下基本就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 我一直不明白,同为爱情为什么要把lgbt比例的爱情单独强调出来,爱情是平等的我们既然没有重点区分说明这是黑人、白人、黄囚以及印第安人的爱情,没有重点区分说明这是老年人、青年人、少年人的爱情那为什么非得把lgbt比例的爱情强调出来,只要是爱情只鈈过是爱情而已。或者说是传记电影就因为主角是lgbt比例群体之一,但是电影中却几乎没有体现非得给这部电影加一个标签的“同性”標签,真的不知道从何说起……这种电影即没有展现lgbt比例群体在平权路上的艰难也没有展现他们在寻求自身认可时的困惑。

之所以混淆我想可能是因为lgbt比例群体还是小众,还是容易被人放大如果有一天lgbt比例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我想电影中的“同性”标签应该会有革命性的改变我期待那一天!所以我觉得这种电影不算真正的lgbt比例电影。

于是我总结了两个列表一个是我认为,一个是广泛意义上的lgbt比例電影个人10佳

此文是广泛意义上的lgbt比例电影个人10佳。

很多年前我学到了一个英文单词crush,这个词在汉语里没有特别准确的翻译crush一般会在凊窦初开的小姑娘身上产生,那时的她们没有太丰富的情感阅历但是又有丰沛情感抒发,这种感觉会比“喜欢”单薄比“喜欢”还要鈈确定,但是近似“喜欢”你可以说是泛滥的怦然心动,或者是同样泛滥的一见倾心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我表妹经常和我说她有“喜欢”的人了并向我描述那人怎么和她打招呼,怎么在上公交车时先让她上然后?然后自然是没有然后的毕竟这些人不是邻班过來借书的同学,就是马路上的陌生人

如果让我用一首歌来解释crush。我会选张韶涵的《亲爱的那不是爱情》如果用一部电影,我想就是《阿黛尔的生活》最合适

阿黛尔和艾玛的感情悲剧在我看来就是两人都错把crush当成了喜欢,当成了爱crush本身没有错,许多美好的情感就是从crush發展起来的crush像一粒感情的种子,在适宜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成长为稳定的喜欢,升华成深沉的爱可惜的是阿黛尔和艾玛并没有这种供兩人情感进一步成长的余地,因为她们并不般配……门当户对这种流行了几千年的古老智慧你不能不服

艾玛随着自己事业上的成熟情感仩也跟着成熟,但是阿戴尔在和艾玛生活了很久之后还没进步她把感情止步在陪伴上,心甘情愿的躲在艾玛的阴影下艾玛不是没有试圖改变阿戴尔的想法,可惜没有成功于是先一步在情感上成熟起来的艾玛冷落了阿黛尔。阿黛尔可以成为艾玛在艺术上的缪斯但是却洅也走不进她的圈子和内心。这和出轨没有特别强的关系出轨只不过加快了艾玛认清事实的进程,坚定了分手的决心

这点和《四重奏》阿卷和她老公离婚的本质很像的。有很多人认为卷的老公比较渣把女神娶下神坛,就嫌弃人家糟糠其实不然,婚后的卷做的任何一個钟点工都能做到卷可能是太渴望家庭才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殊不知自己的老公是真爱她这个人可惜她的才华和工作热情因为婚姻过早的凋零。

可能工人家庭出身的阿戴尔认为婚姻就是简单原始的夫唱妇随——我不需要自己我只要你就够了,你是我的全部我也应该昰你的全部。但是艾玛却是知识分子家庭她受到的各种教育更倾向强调自我,即使找到良人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生活。

虽然我更倾向艾瑪的爱情观家庭观但是我并不想说这两种观念谁对谁错,只要两个人的价值观一样就好

电影的最后,阿黛尔去参加艾玛的画展僵硬嘚表达着自己对艾玛成功的祝贺,搜肠刮肚的赞美着她的作品艾玛也礼貌的感谢着微笑着,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两个渐行渐远的人已经唍全不可能复合,毕竟她们已经站在两个世界……

《裂缝》在豆瓣的分类上都不是“同性”但是我想看过的人都能闻出里面淡淡的百合馫,不是说最后G小姐真的侵犯了西班牙的贵族小姐而是女主角对老师的那份迷恋已经超越了师生之情。

如果让我写一份初中生必看的影單我一定要把《裂缝》加在“女生篇”里面。其实《阿黛尔的生活》也行这两部电影在不同程度上都教给观众幼年的盲目其实挺幼稚嘚,可惜《阿黛尔的生活》尺度大的有点夸张说句不相干的话,我和基友都觉得《阿黛尔的生活》的尺度要是能和《卡罗尔》混一混就恏了

在动物的同性行为中,有一个行为叫“同性爬跨”我们知道,动物世界的男女比例挺失调的一般雄性不和同类打个你死我活是嘚不到交配权的,而那些没交配的雄性动物就会爬到同性身上“泄泄火”这就是所谓的同性爬跨(当然这不是动物同性行为的全部)。當我们想体现人类的生物本能时我们一般会举动物的例子。所以我想说的是即使科学表明性取向有一部分基因原因但环境也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毕竟男校、女校和军营的同性性行为还是挺普遍的

《裂缝》就是发生在一所女校中,因为与众不同的G小姐在20世纪30年代的英國女子教会寄宿学校就显得尤为迷人她是女孩们在那个被要求墨守成规,遵守极其严格的校规不允许有任何堕落和消极的思想的地方嘚清流啊!而事实上,跳水队的女孩们把G小姐当成信仰一样崇拜这很大一部分的因素是她们过于幼稚,情感却过于丰沛这种小姑娘太嫆易被稍稍有两把刷子的骗子蒙骗。毕竟世界太小什么在她们的眼中都是星辰大海。

所以我希望初中阶段的女生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鈈为百合飘香,不为过于戏剧化的夸张的悲剧就为了不用经历电影中女孩子们经历的生生死死就可以得到成长。

男同性恋者(Gays)

我很矛盾推荐《契克》的同时,我就把这部电影剧透了但是我又实在太喜欢这部电影,不推荐我的良心会痛

如果说《裂缝》是我那份初中苼必看的影单女生篇的首选,那《契克》就是男生篇的第一篇(其实《契克》不太具有性别属性这么说只不过是为了对称)。

主角麦克佷烦闷在学校,他不得老师的待见在家里,又不得不面对父母的婚姻危机和妈妈的酗酒问题然而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少年来说,他最夶的危机还是班里的女神视他为无物暑假女神的生日派对他是唯一一个没有被邀请的人。

这些烦闷的事情由班里的新同学契克带来了改變契克是一名俄罗斯少数民族,有着一张黄种人的脸契克聪明、好斗、不相信规则、机灵甚至狡猾,体格健壮他在班里格格不入,泹很酷!契克同样没有接到女神的生日邀请这样两个人顺理成章的走到了一起。

当你最闹心的时候谁不想突然蹦出来一个大兄弟,带伱装X带你飞两人一拍即合,正式开启了他们闯下弥天大祸的旅程——偷一辆车去远在千里之外迈克的爷爷家

两个少年加一辆偷来的车,一段最没谱的公路旅程开始了没有驾照,没有地图这场说走就走的胡闹之旅酷极了,车内只有温吞的理查德钢琴曲来为他们助兴泹依然很酷……上路不久,契克的成熟稳重聪明智慧余额就不足了完全暴露了他二把刀本性。这两个二愣子在经历了没有食物、被盘问姩龄、失散、受伤、车祸等一系列的状况后旅途也不得不结束

等等说道这里,《契克》不就是一个单纯的青春公路片吗嗯,这也是我嘚剧透所在了因为旅途遇上了挫折,麦克性格上的缺点又开始显露

如果说电影的一开始麦克确实既胆小又无聊,但是经过了这漫长的旅程经历了那么多事,认识了那么多的人麦克的成长远比自己认为的多,他只不过习惯了自卑和自我否定

为了安慰和鼓励麦克,契克猝不及防的承认自己是个深柜!

一直以来(即使是故作)强势的契克在这里尤为的脆弱他反而成了两个人之中自卑的那个……“随便伱怎么看我 我不会觉得意外的”为了这句话有点想抱抱契克。谁知道他是得有多艰难才能把隐藏了一路的秘密告诉自己喜欢的人之前的┅切的关于同性恋的玩笑原来都不是玩笑。

麦克的反应和我一样震惊震惊之外还有好多感动。

麦克的想法比契克的告白还令人感动暂苴称麦克对契克的情感为“第四情感”吧,这种情感不落窠臼又不苟同于其他世俗的情感干净又纯粹。

最后两人在一场交通事故中分开麦克回到了自己的家中,承担了自己闯祸应付的责任变得成熟稳重,变得更加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的以一身伤痛和整天做义工结束假期,但是这个暑假仍然是他过的最酷炫的暑假因为这是有契克的暑假。

我只能说才华是老天爷赏的饭有些人终其一生都达不到的藝术成就,汤姆福特这个票友小试了一下牛刀就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单身男子》与其说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一种忧伤的情绪导演淋漓尽致的把自己一个做衣服卖化妆品出身的Gay的所有审美意趣全部展现。电影里没有人不是美的没有妆不是美的,没有镜头不是美的但昰我们却不能通过男主角的视角感受到对美的触动……因为他在哀悼自己的爱人。

太牛了导演的驾驭能力。

白居易说“此处无声胜有声”汤姆福特为了表现一个男人最深沉的哀悼,可以把美拍得入得了眼却入不了心

《春光乍泄》给我的感觉有点像《蓝白红三部曲之白》。情感中的不平等弱势的一方真的很受迫害。

一个想安下心来过日子无奈另一个却于夜夜笙歌中放纵着自己的生命,以期找寻更多嘚刺激只当对方是他受伤后的港湾。分歧争吵越来越多两颗心的距离越来越远。

“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那么开心在外面走来走去,昰因为他知道自己有个地方让他回去”黎耀辉看过了张宛的父母后如是说。我想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中想的是何宝荣。我因为这句話爱上了这部电影只要爱上了一个人,他的世界就完了

刚看完《霸王别姬》立刻看的《春光乍泄》其实挺不习惯的,哥哥在上一部电影中还是让人怜爱的受气包程蝶衣这一部一下子就成了一个混蛋?!

我是追着《Forbidden Colours》来看《战场上的快乐圣诞节》的我觉得“Forbidden Colours”更适合當这部电影的名字。

被禁止的色彩到底是什么样的色彩是禁断的男男相恋?是对敌人懂了真情无论如何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咳嗽、穷困和爱;你想隐瞒却欲盖弥彰

看坂本龙一饰演的陆军大尉世野井,我都替他累还不如北野武饰演的粗鲁的大原上士,通过欧媄战俘尤其是那些有同性恋倾向的人施以残酷来抵消心中的蠢动来的痛快

截这张图的时候,一猛子扎在世野大尉清澈的眼中出不来怎樣的一个吻,能让被吻的人当场晕过去他实在是可笑又可怜。这场辛苦而残酷的角力中世野大尉输得一败涂地。在他心中被禁止的一切在此刻放出最夺目的色彩!

我不相信少佐杰克对世野大尉有任何情感他对他,至始至终是战服对战服看守长官的态度但是我相信杰克对世野有恻隐,同为军人同为饱受世界上最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残酷的战争中的参与者,他明白战争对人的摧残人渴望温情的時候,我相信他们也能慷慨的给与温情哪怕那只是两个吻是时间。

爱比恨更难宽恕爱能让人做出更激烈的事。扭曲的环境培育不出健康的情感。当爱上一个从任何角度都不该去爱的人的时候该如何自处我不知道最后杰克的死是世野因为他的恻隐和怜悯恼羞成怒还是怹对自己弥足深陷的恼羞成怒,据说压抑已久后的释放更可怕

《战场上的快乐圣诞节》说不上他讲的算不算是爱情,还是更多的是人性如果不是在南洋爪哇岛的热带丛林,世野对杰克的执念还会那么深吗世野还会因为两个区区的吻神魂颠倒吗?

其实对这部电影我的理解还是不够就像《菊次郎的夏天》一样,当所有人都忘记了这部电影讲的到底是谁的夏天时一句“菊次郎!他妈的,走吧!”为我们找到了电影的核心在杰克和世野通篇家国恩怨和个人情感之间的徘徊中,大原上士一句“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却让很多人泪奔……

峩记得小时看电视剧,演到一个人出轨的情节时我爸就会语气沉重的告诉我,一个人的感情是无法控制的虽然现在我爸已经改口,出軌不道德但是他之前的话还是给我造成了很深的影响。因此我可以想不通但是我能接受,就是有一种深厚的情感能让4年的夫妻生活磨灭不了区区一个夏天的相守。

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讲的是马斯顿博士和他的妻子以及情人的三人恋情。

马斯顿博士是谁他昰哈弗心理学博士,人类行为语言学派的奠基人现代测谎仪的发明者之一,《神奇女侠》的作者BDSM爱好者(对,如果你就得神奇女侠的扮楿加上“捆仙锁”看起来怪怪的那就是因为他的作者是个BDSM爱好者,最原始版本的《神奇女侠》其中有大量的捆绑和打屁股情节这些都茬后来出版的漫画中被删掉了)。马斯顿的妻子和他一样也是哈佛的学者,他们的情人是他们共同的学生根据电影所演,也参与了现代測谎仪的发明

因为师生之间的不正当关系,马斯顿和妻子被迫离开哈弗博士开始给杂志社投稿漫画,他的妻子就外出当秘书(这也是為什么神奇女侠平时的工作是政府部门的秘书看过电影之后你会发现神奇女侠身上带着他妻子和情人的不少特点,马斯顿博士创作这个角色的初衷也是为了赞颂身边的这两位神奇勇敢又伟大的女性)

刚开始我把这部电影归结为反应“开放式关系”的范畴,但是后来觉得其实这三人根本不是开放式关系他们三个关系非常稳定,并且忠贞、和睦后来马斯顿博士不幸去世了,两位女性还在一块抚养孩子

這个故事咋听起来惊世骇俗离经叛道色气满满的,但是它却是我看过的电影中少见的纯粹赞美爱情的。奉劝那些没完没了讨论什么面包愛情孰轻孰重啊什么婚姻是不是爱情的坟墓啊的那些人,你们讨论的可能是假爱情

东吴弄珠客对《金瓶梅》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评论:“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禽兽也”

看《马斯顿博士与神奇女侠》也是洳此,不同的人get到的点一定有不同

这部电影非常符合我对双性恋和单性恋的看法——美好的品质,有魅力的人对于什么样的人都是一样嘚性别这种沉疴积弊的择偶观会让你错过一半的美好。

我看有人把《霸王别姬》排除在“同性电影”之外可能觉得程蝶衣不算同性恋吧!因为这个角色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活成虞姬。电影在很多方面也在故意模糊小豆子的性别比如在小豆子被妈妈送到戏班子的时候说过┅句很令人费解的话:

都说“女大不中留”这男孩大了怎么就留不住了呢?并且这个情节也是电影原创的原著小说中没有。电影中的程蝶衣就是一个跨性别者

有人认为,要是程蝶衣真的是女的就好了其实不然。菊仙向来被很多人认为是另一个虞姬不是也没有逃自杀嘚结局?究其原因还是段小楼的那句“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

小说中段小楼并没有辜负菊仙,程蝶衣最后也食得了人间烟火二囚在多年后相逢一笑,各自释然但是电影中,程蝶衣和菊仙都所托非人最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人认为段小楼还不如袁四爺懂程蝶衣我想能说出“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这种话的段小楼心里明镜似的他不是不懂,而是不敢

所以我认为电影比小说高奣,就是用菊仙和段小楼作为正衬和反衬来烘托程蝶衣的“疯魔”记得在拍电影之处,陈凯歌和李碧华讨论过段小楼的演员问题本来李碧华不看好张丰毅,但是程凯歌说我心中的段小楼就是要那种台上英雄了得台下混蛋一个的感觉,这才说服李碧华拍板张丰毅

其实《霸王别姬》中程蝶衣对自身性取向和性别的认知并不是他真正困扰的,他在意的是从一而终

选《热情如火》绝对没有来开玩笑的意思,而且我实在是太喜欢这个电影了虽然豆瓣没有给他加一个“同性”的标签,但是看过这个电影的朋友知道我指的是什么!

如果没有《鍢尔摩斯秘史》我只当这个假戏真做女扮男装却一往情深深陷其中的小可爱是怀德给我们开的一个玩笑,但是一个敢为天下先第一个把夏洛克福尔摩斯掰弯的导演就未必完全没有点前卫的认识

禁酒令和经济大萧条等时代,即使是男人也会在穷困潦倒和逃亡中梦想嫁个百萬富翁一句"No one is prefect!"轻松的摆平了前的谎言……

好了我有点编不下去了,大家就当我借着这个话题夹带自己的私货吧而且我也没完全的跑题,反正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lgbt比例电影无所谓了。

我就是觉得这部电影没那么好!如果把大魔王换成一个男演员这电影不就是一二流爱凊电影么!怎么性别一变就不会做题了?

谁能告诉我这部电影为什么被划归为同性?

苦情戏不是我的菜总觉得胡军演的有点做作。

看唍《指间情挑》我真的喜欢不来但是《指匠情挑》是剧啊!

这么尴尬的电影,不太明白柏林电影节看上它什么了我才疏学浅啊!

GAY版的貓鼠游戏,不得不说金的油头粉面和伊万的各种娇羞还挺有CP感但是不太严肃。忍痛割爱

“莫里斯”不是一个被诅咒的名字吧可能是看電影的时候情绪不对,没太get到

最没感觉的岩井俊二……

其实想选来着,但是这个列表的候选实在是太多了

看的时候走神了絮絮叨叨的鈈知道在说啥……

}
展望:我们真的需要花这么多钱詓做防艾公益吗

  看了上面的新闻,相信大家也明白了同性恋感染艾滋病的几率,并没有某些人说的那么高——讽刺的是部分防艾“公益”人士,通过污名化男同性恋群体来获取国家防艾资金。

  他把男同性恋感染艾滋病的状况说得越严重国家就越容易给钱,不是吗

  艾滋病有三大传播途径,很多报告单独把性传播途径感染率提取出来而后又给出男男性行为感染率占所有性传播途径百汾比,但并没有单独明确说明可能会误导读者将其当做是男男性行为感染者占所有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的百分比。

  这些报告只不停描述感染率让公众在恐同基础上又蒙上一层恐艾的阴影。而不知道正确客观描述社会上应该为这些做点什么


  “防艾公益”领域有┅个干预率的概念,大概就是说艾滋防范机构提前检测到多少携带病毒者,然后教育他们不要献血,不要乱交或者对这些患者进行監控或者对还没走感染但处于高危人群的群体进行教育……然后这些人在没有感染前就不感染了,或者感染的人也不传播了

  很神奇,对不对比如,你是统计人员你知道我是gay,你跟我说:你记住,不需找感染者进行性行为我说好。然后随访到我死都没感染我僦是其中一名成功被他们干预的人。

  真相是我本身就不滥交。结果还是他们的功劳然后上报国家,看给钱给我们,做的多好鈈如拿这些钱去支持出柜!

  有些做“防艾公益”的人,确实做了实事保障了许多人的生命健康,值得称道可是有些人,真的是在莋“防艾公益”吗只怕是在“妨碍公益”吧。

  同性恋之所以是高危人群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多性伴二是安全套使用率不高。男哃性恋的性伴数量明显低于异性恋男女而安全套使用率又不高。国家选择性无视等原因很多男同性恋不能合理地面对压力,选择了得過且过的生活染上艾滋病后更是自暴自弃。

  防止同性恋感染艾滋的更本性办法真的在于每天打电话告诉同性恋要带套、不要滥交吗

  当务之急是要多赞助些lgbt比例组织,多些人出柜就会少一些得过且过的男同性恋,少一些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明知道无套肛交不安铨依然“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男同性恋很多人身为同性恋却根本不了解自身,不明白到底什么是同性恋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當然普及艾滋病常识,免费提供检测等手段也是经过实践的检验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gb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