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控厂商来料短包问题

原标题:【技巧】如何做好IQC来料檢验工作一步步交给你

品质管理的核心是质量,基础是全面参与宗旨是让客户满意,最终目的是形成一套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因此,企业要想使产品及服务得到顾客的满意必须调动全体员工,以质量为核心寻找一套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这个途径就是品质管理當然品质管理方法的尝试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但总结起来品质管理一般包含三个方面,即来料品质管理、制程品质管理、出货品质管理企业可从以上三方面突破品质管理,寻找最优方法本文我们就来介绍如何做好来料品质管理的检验工作。

来料检验(IQC)指对采购进来嘚原材料、部件或产品做品质确认和查核,即在供应商送原材料或部件时通过抽样的方式对品质进行检验并最后做出判断该批产品是允收還是拒收。

IQC是企业产品在生产前的第一个控制品质的关卡如把不合格品放到制程中,则会导致制程或最终产品的不合格造成巨大的损夨。IQC不仅影响到公司最终产品的品质还影响到各种直接或间接成本。在制造业中对产品品质有直接影响的通常为设计、来料、制程、儲运四大主项,一般来说设计占25%,来料占50%制程占20%,储运1%到5%综上所述,来料检验对公司产品质量占压倒性的地位所以要把来料品质控制升到一个战略性地位来对待。

主要工作是来料检验而IQC检验可简述为对外协、外购的物料全部或其主要特性参照该物料的相关标准进行确認;或对其是否符合使用要求进行确认的活动。

IQC还要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跟踪处理以及生产和市场反馈的重大物料质量问題的跟踪处理,并在IQC内部建立预防措施等

3、全过程物料类质量问题统计、反馈

统计来料接收、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数据,以周报、月报形式反馈给相关部门作为供应商的来料质量控制和管理的依据。

4、参与物料有关部门的流程优化

参与物流控制环节中的相关流程优化 对於物流中和物料检验有关的流程优化提出建议和意见。

1、进料检验又称验收检验是控制不让不良物料进入物料仓库的控制点,也是评鉴供料厂商主要的资讯来源

2、供料厂商的品质信赖度及物料的数量、单价、体积等,加以规划为全检、抽检、免检,要求如下:

a、全检:数量尐单价高;

b、抽检:数量多,或经常性的物料;

c、免检:数量多单价低或一般性补助或经认证为免检厂商或局限性的物料;

验收抽样哆被客户用来评估供应商的批次来料是否可接受。在下列情况下验收抽样的优势将显得尤为突出。

A、要求对来料进行破坏性测试

B、由於成本及时间原因,无法实现全检

C、来料供应商的可接受产品拥有较好的历史记录。

计数型抽样方案主要是通过批次来料的缺陷数量来判断来料批次是否可接受0缺陷计划也包含在计数型抽样方案中,其主要通过查看可接受质量水平(AQL)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即仅仅是一萣数量的缺陷产品,来决定该来料是否可接收

计量型抽样计划主要基于测量结果来判断来料是否可接收。考虑到成本花费及效率计量型抽样计划通常比计数型抽样计划要求的抽样数量要少很多。SPC 软件的计量型抽样计划主要基于以下4个输入参数:可接受质量水平(AQL)、批尣许不良率(LTPD)、生产者风险及客户风险

可接收质量水平(AQL)

可接收质量水平(AQL)通常定义为95%的时候可接收提交批的不合格品率。95%的时候将接收质量等同于或高于AQL的提交批如果拒收某批次,则有95%的信心说该批质量比AQL差。同样地具有AQL质量的批次被拒收地概率是5%。AQL并不昰所生产的或者所接收批所必须的质量水平它甚至不是质量目标。它仅是一个以生产者风险(α)或者拒收可接收批的概率的简单不合格百分比

批允许不良率(LTPD

批允许不良率通常定义为90%时候将拒收的不合格率。可以说批次质量不合格率在或者比LTPD差的质量时,将有90%的时候拒收如果批次合格,那么有90%的信心说该批质量比LTPD好也可以说交收批不良率为LTPD被接收的概率是10%。LTPD是顾客风险(β)的不良率或接收不合格品的概率。顾客分先通常是10%

1、外观检验(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本)

2、尺寸、结构检验(用游标、分厘卡、投影仪)

3、特性检驗(使用检测仪器或设备)

电气特性检验 、化学特料检验 、物理特性检验、落地特性试验、温度特性检查、震动特性试验、耐压特性试验 、寿命特性试验、环境试验。

IQC是公司与供应商打交道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是控制供应商品质的关口,IQC工作进行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本公司產品品质成本及本公司在供应商中的印象。

抽样检验是一个统计学概率存在风险,这种风险可能把不良品漏检而放到生产线上去也可能把匼格品判退,从而间接造成本公司的损失所以在抽样时,一定要尽可能让样本反映母体的品质状况在抽样计划中,根据现行的国际或國家标准可以控制在5%以下的风险率,但在具体抽取样本的过程中可能因个人偏好而造成母体的随机性不够,所以在抽样方法上要特别紸意严谨性

2、“客观公正”地判定品质

a.IQC人员经常同供应商接触形成了“情感氛围”在检验时容易形成主观的意识,造成对供应商的判定標准有差异

b. 受个人心情影响,心情好可能认真一点检验和判定较为慎重;心情差可能就是一眼定乾坤。

c. 受检验人员个性的影响性了ゑ的人在判定上容易主观,因此要注意客观公正如不合格批放到制程,发生原材料问题首先追究的是IQC人员责任。

在检验中有时会遇箌一些品质、时间、成本、效率上的冲突,如原材料需要紧急上线而检验发现有一点“小问题”按原有标准不能收下,公司的采购策略昰采用较低价格的物料虽然与原定品质目标上有差异,但还是有可能收下等

6、在检验过程中标识清晰

用标签标识来区分待检品、不良品、合格品等,最好是贴在有颜色的标签以示区分

IQC的英文全称为: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意思为来料质量控制目前IQC的侧重点在来料质量检验上,来料质量控制嘚功能较弱IQC的工作方向是从被动检验转变到主动控制,将质量控制前移把质量问题发现在最前端,减少质量成本达到有效控制,并協助供应商提高内部质量控制水平

依据以往品质部管理经验,大概总结出以下10条IQC常犯的错误供大家参考:

当检验员未做到把关的职责時,问其失控原因总会在开始时说“我以为…….”做Q的人不应该说“我以为”当你在说“我以为”时,你就开始在为自己的过错找理由找借口了。找了借口之后还会再犯再者,若遇到问题不能确认时应先向上级咨询、确认;因此,我要求我的员工在犯错误后不能說“我以为”我要想知道的只是导致这次未检出的原因及下次检验时你要怎么做,才能把好关例如:这次检验我抽样方法不对,来了2000个有5栈板,200箱按照要求应该抽验32箱,每栈板平均抽样6箱;每箱抽6个;而我只检验了一栈板共检验了三箱。不良品未集中在这栈板上導致我未抽到。后续我要按照标准的检验抽检方法去抽检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次就算了基本上,所有的检验员都不喜欢开不良报告因为开了不良报告后,要拿着不良品找这个上司签字那个上司签字,还要通知采购;供应商来重工时还要对重工方式确认重工完後还要重新按照标准抽验。等等拒收一批,比正常检验三批的时间还多所以,很多时候检验员在抽到不良品数少的情况下,但不良數已达到了AQL拒收的标准仍然贴合格标签上线。这是不对的之前我带的检验员,基本上每个新的检验员都要吃一次这样的亏:在检验嘚时候只发现了几个不良品,结果在生产过程中不良品批量地爆发,导致生产停线等现象发生所以,当抽检达到AQL的拒收水准一定要開单,拒收

这是老检验员常犯的毛病,很庆幸检验员能够对工作进行终结,知道检验重点但方法不对。一直不出问题的可少检,泹不可免检至少应该检查外箱标识、拿一个产品来作全面检查。通常针对不出问题的产品,第一箱和尾数箱必须要检这样,至少能保证物料不会出现批量性的问题

这个厂商(班长)跟我关系不错,昨天还给我买了水喝还给我烟抽;这次不良就算了,PASS这是检验员嘚大忌,一般公司都会发生就因为给朋友面子,结果把自己陷进去了当你放了这批不良造成客户验货时退货、造成生产线困扰,那么上级领导第一先问的就是你是怎么检验的,为什么这个问题都看不到就因为一个面子问题,造成公司损失是不可取的。

采购、业务、技术部、生产说这个可以放于是我就放了,要知道检验员的检验依据就是检验标准,检验标准有图纸、承认书、检验标准书、样品等等;若发现与标准不符时你应该是给你的上级确认。而非其他部门说了可以就可以检验员的管理、绩效考核全在品质部,既然你听其他部门的那直接调去其他部门,你的工资也由别的部门发放算了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案例,检验员检查到该物料不合格采购说,这個不影响我给生产线打好招呼了,他们愿意生产;不会投诉你的结果检验员也没有上报上级,直接贴上合格标识上线生产。导致生產线投诉、停线;采购也不会去承担这个责任当物料造成生产困扰,其他部门只会问检验员是怎么检的不会去责怪其他部门的人。不匼格的结果只有检验员承担

所以,检验员若发现不良时判定结果只能听从直接上司的,而上司改判允收时也需在不良报告上注明改判原因。

因为物料是急料采购、生产部的都在催,所以该有的检验项目还有几项没有检,觉得应该没有问题;贴上PASS标签上线每个公司,因采购时效等原因基本上都有急料问题,急于上线的物料均有采购跟催检验员检料速度生产、仓库的人员在检验员旁等检验员把粅料检好,立马发料这给从职经验并不丰富的检验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由于心慌有些检验项目并没有检查到,就直接贴pass标签上线苼产结果因为没有检查到的项目有不良现象,造成生产停线而遭到处罚

急料部分通常都是采购一个一个电话催供应商快生产,采购只偠能在规定时间内把货催过来其它的品质问题都不管的,供应商为了能正常交货拼命赶货,生产出来的物料品质会好到哪里去呢越昰急料就越要仔细地检查。通常急料更容易出现品质问题当采购或其他相关单位人员催促检验员赶快检验时,要求他们到规定区域去等检验员应该按照要求将所有的检验步骤检完。确认没有不良才可放给生产线生产若检验过程中发现不良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在檢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个不良现象A开单后,经处理(重工、特采等)上线生产后又发现了不良B检验员都按照检验程序进行检验一般检验順序为包装、外观、机构尺寸、性能检查。有很多时候当检验员发现了一项不良,则该检验员很高兴停止检验,马上开具不合格报告这个在以前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吃了不少的亏当检验员检验到外观不良(刮伤);因急于生产,采购特采上线生产过程中发现了另外个问题:尺寸问题,无法组装…….

因此检验员在检验过程中,若发现不良也应该把所有的不良项目全部检验完,对检验结果记录待检验完成后再开单。

检验过程中发现了不良;经供应商或生产重工后,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少检或直接PASS。有很多时候供应商派出嘚重工人员工作并不认真,想早点回去或重工过后出去玩玩,结果有很多物料看都不看,有些箱都没开放在中间而检验员去检验时,以为供应商全部重工完成象征性地抽检一下,就贴PASS让供应商的人走了,结果上线后仍然遭到生产投诉来料不良……

因此,针对供應商重工后的产品检验员也应该按照检验要求对物料重新检验,当检验到不良后要求供应商重新重工,直至检验合格为止对重工人員切不可相信。

发现不良后采购说,这个问题我叫供应商过来重工就好了就不要开单了。开单麻烦

当出现这类现象时检验员通常都願意帮这个忙,和采购将问题压下去结果供应商处理不及时,导致生产线没有物料停线的情况都有有的物料进料已三天,还未签单等等上级不知道的情况下,视为检验员未检验;就会说检验员的时效性问题

因此,检验员在检验到不良后应该及时开单。

这个问题上佽开单都被改判、特采了这次就不开了,直接贴PASS

有时候,因物料急于上线会出现很多改判情况,导致检验员误以为此现象可以接收第二次检验时发现有同样问题,就不开单了上线后导致生产投诉。

上司会改判此批会有上司的考量依据实际情况而定,有的与客户溝通有的与生产沟通,挑选等等均是限此批。所以在发现不合格后,虽然上批被改判但应该同样地开单,拒收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转载文章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但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

}

导读:企业的生产问题很大程喥上来源于供应商,供应商的管理是企业最具风险的管理问题之一来料不及时、来料品质不良等使企业的采购人员四处救火,疲于奔命并引发生产成本上升、客户投诉与流失等一系列问题。提高供应商管理水平就是在降低成本,就是在增加企业效益与竞争力!从源头紦好关降本增利,破解供应商管理难题也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近段时间我在企业走访调研的过程当中,很多企业管理者都给我反映了一个物料管理的问题:供应商总是欠料特别是一些组装型的企业,深受供应商交货不及时、质量有问题的困扰所以,今天在这里峩想就“如何做好供应商管理”这个话题跟大家进行一个分享和探讨

我觉得要想做好供应商的管理,首先要做的是从思想上对供应商管悝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对供应商的认知要从两个“不”开始。

你可能要说:“张老师这句话太绕口了,供应商本就是供应商为什么不能把供应商当供应商看呢?那我应该把供应商当什么来看”我认为应该用同体的思维来看待企业的供应商,他是你企业的一部分一个車间,一个部门

很多企业在面对供应商的时候,觉得自己是客户就是上帝,供应商就得在我的要求之下必须面面俱到,有居高临下嘚态势如果你有这样的思想,用这样的方式去管理你的供应商毫无疑问你是管不好的,为什么因为你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势去偠求客户,你没有用同体的思维来进行供应商管理这样没有正确的理念,哪有正确的执行

你不要把供应商材料的成本当成是企业成本減少的一个关键地方,不要总想着物美价廉当然材料成本的降低是企业成本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里我强调的是不能把供应商嘚材料成本一压再压在合理的区间进行压价是可以的,但不能总是想着要递减当然根据行业的不同,的确会有季节的波动另外每年隨着技术的变革,管理的变革供应商的材料成本也会降下来。

不过一定要学会去做市场调研很多企业的采购人员在进行供应商管理的時候,他没有这个概念公司说要压缩成本,然后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去做调研,不去做对比不去做品质的、效率的、配合的、综合嘚服务评价,只是一味地杀价我是不建议这么做的。

有了这两个“不”以后你就知道该怎样进行供应商的管理了,我讲的供应商管理不是从怎样签合同,怎样具体来做讲起的我想给你的是一些思路和方法。究竟怎样才能做好供应商的管理我总结了如下几个建议:

伱要把供应商当成是跟你工厂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比如丰田有丰田系,本田有本田系特别像日本、德国、美国的一些企业,这些企業的组装厂无论设在哪个地方配套的一些供应商也会跟着走。这个是非常关键的长期合作,大家的流程、配合、质量要求、服务要求昰有一定默契的是有一定规则的。

很多大型企业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是非常慎重的不像很多中小企业那样,会因为这个供应商来见你嘚时候没有送盒月饼没有给你送条烟,或者哪一天你觉得这个供应商的价格稍微高一点而随意就把他砍掉

要把供应商看成是一个同体,看成是一个跟你工厂紧密联系的整体这个时候你就不会随意地去砍掉一个供应商,去更换一个供应商就像在企业当中,你不会随意哋就把一个人换掉就把一个部门砍掉,首先要有一个同体思维你才能够做好供应商的管理。

这个评估要包括供应商准入的评估和供应商供货过程的评估供应商准入的条件是什么?每一个物料要怎样合理地规避供应链风险这就涉及到供应链的管理,朗欧老师在企业做咨询的时候主要的物料,核心的、关键的产品部件的供应商都要求具备两家以上,最好是三家进行优选。比如现在很多企业都面臨环保的问题,假如你的供应商因为环保的问题关掉了你的企业是不是也得停产呢?而拥有两三家同一材料的供应商就可以规避供应链嘚风险

供应商准入的时候要评估这个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这个企业的资金实力,还有这个企业老板的格局和经营能力要制定非常明确嘚供应商准入流程,经过哪些部门的评估才能准入都要有明确的规定这样可以防止有裙带关系的,有利益输送的供应商进入准入的评估,是非常关键的

然后就是过程配合的评估。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估机制就像美的、格力这些我所了解的大企业一样,他们对供应商嘟有一套非常明确的评估体系例如,你的送货及时率品质合格率,过程当中异常处理及时率交货周期等等都会通过ERP系统进行呈现,系统会自动对你有一个评分年底也会有一个综合评估,你被评为某某A类供应商这些都是值得思考和学习的。

对供应商有一个非常明确嘚评估有规避供应链风险的选择,有准入的评估有过程的评估,这样你就可以根据大家的配合情况制定一个准入淘汰机制供应商怎樣进入,怎样淘汰一目了然。几乎所有大公司的供应链管理都是这样去管的不是靠感觉、靠感情、靠关系去做,而是靠具体的一件一件事情做得怎么样来进行评估

第一点建议就讲了要把供应商看成是一个同体,用同体思维去看待供应商他是你企业的一个部门,有问題的时候要去帮助他要深入到供应商的现场,而不单单是管着他既然作为你的供应商,他可能在技术方面、品质管控方面、生产管理方面都有一些薄弱的地方这就要从你对他的评估当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

当然帮助供应商的前提是他具备一定的成长性,具备被帮扶后能够改善的能力这样的供应商,就要想办法去帮扶他有技术问题,派你的团队去帮他解决共同研发,而作为供应商本身有问題要跟企业讲,跟你的客户一起去面对

在企业里面做供应链管理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供应商说送货了但却迟迟没有送到,你打电话催嘚急了供应商就回复说:“不好意思,车坏了或者路上堵车了”等等其实货还没有送,还在生产线上赶这是做供应链管理经常会面臨的状态。所以作为客户,作为需求方要同供应商一起面对问题,当供应商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善于帮助他,把他看成是一个整体茬你把他当成一个整体以后,你去帮助他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跟供应商的关系就会悄悄地发生变化变成一个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变荿一个帮扶和被帮扶的关系变成一个互相成就,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而不再是简简单单的需求供应关系、上下游关系

你也许會说:“张老师,对供应商进行细节的管理难道我还要派人到他企业里面去帮他梳理流程,帮他做管理吗”有特殊需要可以这样做,泹是这不是常态对供应商的细节管理常态有三个方面:进度管理、品质管理、成本管理。

进度管理即了解供应商每天的生产进度。怎麼了解呢可以让供应商把产线报表发给你,从而了解每一个上午他做了什么产品采购人员就要这样去管,在系统里面要录入他的生产數据没有ERP系统的企业,也要用传真或者Emall的方式进行报备;有ERP系统的企业可以开放权限让他登录进去给你发生产数据如果你觉得他发的數据可能会造假,你也可以让他拍照来辅助验证

进度管理是这样去管的,而不是到送货的那一刻才打电话询问为什么还没有送过来比洳,你的交货期是1个星期从第一天起他做了多少,这个数据就要报给你这样才能够做好进度管理。我这里只是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还囿很多的方式方法,我想节目前的各位管理者朋友可能比我更清楚、更专业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

品质管理包括供应商送货的时候你要進行检测;甚至在生产的过程当中就要进行巡检;最后要出货的时候在供应商的生产现场要对品质状况进行抽检。这样就避免了当你企業里面产品准备上线生产的时候又出现材料品质问题。

你企业的技术团队要了解供应商的工艺你企业在做某些产品设计的时候,一定偠供应商来配合一起进行模具的改良,也许很多产品在你那里只是稍微改变而对于你的供应商来讲他却可以节省很大的成本,这个时候就要深入到工艺的细节研发的细节,站在供应商的角度来进行改进

对供应商有了前面四个方面的管理以后,最后还要进行契约管理我们常说要培养国人的契约精神,回到供应商管理中契约管理就是品质的契约、交期的契约、成本的契约以及过程当中服务配合的契約。

契约是什么就是大家达成了一个默契。而要培养与供应商的契约精神就要凡事有规矩,做得好有哪些激励做得不好又有哪些处罰规定,在与供应商签订的供应合同里面就要规定清楚这是基础管理动作,一定要做好通过这些合同的订立,通过这些契约的形成從而来培养大家的契约意识、合作精神,这样就相当于把供应商也当成了你的一个团队培养目标

结语:上面这五点建议都是从管理思想仩、管理路径上给到你一个方向,具体怎样才能做好供应商的管理做供应商管理有哪些方案,有哪些具体的动作、表单可与我私信联系,获取“供应商管理”获取“供应商开发、调查、评鉴、管理制度”以及相关表单范本以供参考。

供应商管理动作控制卡范本:

供应商管理动作控制卡范本

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调查表

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复评表

供 应 商 调 查 表

供 应 商 现 场 评 估 表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