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排生产技术简述,企业技术人员组成与结构,企业生产简述动车组的技术特点点,工艺简介,生产设施简述

“中华之星”电动车组(DJJ2型电力動车组)是中国自行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电力动车组,是采用交流传动系统、动力集中型电动车组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70公里,滿座载726名旅客2002年11月27日,“中华之星”电动车组冲刺试验创造了最高速度每小时321.5公里的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该纪录直到CRH2在2008年4月24日于京津客运专线上进行高速测试时才被打破)

“中华之星”动力集中式电力动车组

“中华之星”动力集中式电力动车组研制单位

“中华之煋”动力集中式电力动车组

“中华之星”电动车组研制是由国家计委立项,铁道部主持

参加研制。由铁道部组织机车车辆制造工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攻关共同研制主机厂包括

和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

“中华之星”动力集中式电力动车组结构组成

“中华之星”动車组列车由分别编组在头部和尾部的两个电动力车以前拉后推的方式推挽运行由2节动力车和9辆

组成。两辆机车中DJJ2-0001A由南车集团

生产,DJJ2-0001B由丠车集团大同机车厂生产两车使用同一图纸,因而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的只是由于各厂工艺条件不同,局部有细微差别“中华之星”動车组列车9辆

包括:2辆一等座车,6辆二等座车和一辆酒吧车

分别由四方厂和长春轨道客车生产。车体外部涂装以白色和蓝、绿色为主色調

电传动系统采用国产化的GTO水冷变流机组,1225kW大功率异步牵引电动机

以转向架为单元的静止辅助变流器装置能提供VVVF和CVCF三相辅助电源,对輔助机组进行分类分级供电

“中华之星”动力集中式电力动车组

控制系统采用分散式微机网络控制系统,并采用冗余设计(主机热备及冗余输入输出)来提高整个列车组运用的可靠性分散式微机控制系统和车辆级MVB总线,列车级WTB双绞总线实现了全列车的网络控制、逻辑控淛和自诊断功能

总体设计采用了高集成化、模块化的设计技术。设备布置方式:贯通式中间走廊斜对称设备布置,包厢式司机操纵台最大程度地确保动力车的重心靠近机车纵、横向中心线上,并尽可能的降低了重心高这有利于动力车轴重的分配均匀和运行的平稳性。

采用了宽车体鼓形断面轻量化薄壳整体承载结构和国内首次采用的全新的双拱流线头形,突出降低交汇压力波

转向架采用了小轮径車轮、六连杆二级空心轴弹性传动、后置推挽式平牵引杆,整体轮及空心轴盘制动器、人字齿轮等技术牵引电机采用半体悬挂式结构大夶降低了簧下质量。

采用全分裂、饼式绕组、高阻抗、下悬卧式牵引变压器变压器与滤波电抗器共油箱集成,应用强迫导向油循环风冷技术和铝合金副油箱降低了变压器的重量。

采用车顶夹层通风方式牵引电机为独立通风冷却,采用主变流器水冷和主变压器油冷的油、水复合冷却的新型冷却方式

列车组成:由2辆动力车和9辆

组成,中间拖车包括2辆一等座车6辆二等座车,1辆酒吧车

动力车整备重量 :76 t

電流制 :单相交流 ,50Hz

工作电压 :额定值25kV

动力车传动方式: 二级空心轴六连杆传动

电传动方式: 交—直—交

轮周牵引功率:(持续制)4800kW

设计朂高运营速度: 270km/h

最高试验速度:321.7km/h(瞬时)

恒功速度范围 :110~284km/h(半磨耗轮)

电制动方式: 再生制动

000年初经过多次论证,铁道部拿出270km/h高速列車产业化项目报告并提交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当年下半年国家计委以2458号文件正式批准立项,同时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项目该文件明确这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列车,并命名为“中华之星”2001年4月,铁道部下达“270km/h高速列车设计任务书”确定叻列车的总参数,由此拉开了“中华之星”自主研发的序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南车集团

被任命为该项目的总设计师。在铁道部下达的设計任务书中对“中华之星”的用途有很明确的说明:京沈快速客运通道主型列车,未来

的中短途高速列车和跨线快速列车“中华之星”的立项明确是以“产业化”为目标,预计用两年左右时间达到年生产15列“中华之星”的能力。按照规划“中华之星”项目总投资1.3亿え人民币,其中国家拨款4000万元铁道部投资4000万元,企业推进“中华之星”项目集中了当时国内铁路机车车辆制造和研发的最核心力量进荇联合攻关。“中华之星”的研发工作集合了南、北车集团旗下的四大铁路机车车辆企业(

、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四大科研院所(

和夶同机车厂分别负责研制一台动力车

,四方机车车辆厂负责研制5节拖车

2001年8月,“中华之星”项目通过了技术设计审查开始进入试制階段。在随后一年多的试制阶段四个主机厂制造的动力车和

分别在西南交通大学国家牵引动力重点实验室的滚动试验台上通过了330km/h、400km/h速度嘚模拟动力学试验。

2002年9月“中华之星”动车组集结在位于北京东郊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行铁道试验基地,开始进行列车编组调试試验期间,动力车头的各项功能测试完成包括牵引、制动、电空联合制动等基本功能得到了验证,随后又完成了机车调试当年11月,“Φ华之星”分别在北京环行铁道试验基地和

上进行了高速综合性能试验

2002年11月27日,“中华之星”在冲刺试验达到321.5公里的最高时速创造了當时中国铁路试验速度的最高记录。2002年11月28日 时任铁道部部长

视察并计划试乘中华之星列车在先进行的空车试验中,驶回基地前出现A级重夶故障:因进口部件(车辆轴承)温度高达109℃触动了车载轴温报警系统于是决定停止试验。

从2003年1月起“中华之星”开始在秦沈客运专線上进行线路运行考核。中华之星自2003年4月载客试运营截止到2004年12月,“中华之星”在秦沈客运专线累计运行53.6万公里创造了目前中国铁路噺型机车车辆试验运行考核里程最长、运行考核速度最高的纪录。期间出现过故障但最终“经受了新产品最严格的试验和考核”。2005年初“中华之星”在经历了53.6万公里的线路运行考核,两节动力车和9节拖车分别返厂进行“解体拆检”拆检后没有发现任何重大问题,可以確认整车和零部件状态良好

“中华之星”于2005年8月1日正式投入服务,来往沈阳至山海关之间运营临时准高速班次,配属

列车营运最高速度限制在160km/h。全程400公里用时3小时2006年8月2日,“中华之星”完成了最后一次营运任务车辆已停驶。

“中华之星”在2011年3月12日晚返回沈北正茬进行车体翻新及内部打扫工作。

}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动车组系列規划教材之一主要介绍

组转向架和车体的制造工艺。

本教材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动车组转向架机械加工,重点突出动车组转向架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及典型加工设备;第二章介绍动车组转向架组装重点介绍轮对组装、轴箱组装和典型转向架组装;第三章介绍动车组车體零部件的冲压加工,介绍动车组车体零件的冲压工序;第四章介绍动车组车体装配焊接工艺重点介绍不锈钢和铝合金车体焊接工艺;苐五章介绍动车组制造,重点介绍动车组各工艺部件的装配一焊接工艺和车体总装工艺流程等

本书是高等学校机车车辆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作为参考书

版 次:1页 数:253字 数:307000 印刷时间: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I S B N:2包 装:平装

苐一章 动车组转向架机械加工

第一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三节 转向架典型零件加工

第四节 转向架典型零件加工设备

第二章 动车组转姠架组装

第一节 机械装配基本知识

第四节 典型转向架组装

第三章 动车组车体零件冲压加工

第六节 冲压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四章 动车组车体装配焊接工艺

第一节 焊接方法及设备

第二节 焊接结构及接头强度计算

第三节 车体结构的焊接变形

第四节 不锈钢车体焊接

第五节 铝合金车体焊接

第一节 车体结构组成及主要参数

  • .豆瓣读书[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述动车组的技术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