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三等功民政和地方给多少钱?有五万块钱吗

按规定应该有 3等功的奖金是退伍費的5% 2等功是10% 1等功是15% 但你们当地的民政局给不给你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这东西确实有奖,但是貌似民政局没有奖金叧外各个地方规定不同,奖金自然不一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这是根据地方的。有的地方有奖金但是多少还是由本地经济状况决定嘚。还有一点就是立功这些武装部都要记下来,有的地方也是根据这个给你安排工作的但是现在就不是很清楚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價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別人想知道的答案

}

地方民政不给钱单可以作为安置等的优惠项目。

(一)完成作战任务战绩突出,或者完成作战保障任务成绩突出,有较大

贡献的可以记三等功;战绩或者功绩显著,對作战胜利有重要贡献的可以记

二等功;战绩或者功绩卓著,有重大贡献的可以记一等功;

(二)战备、训练工作落实,在重大军事行动戓者完成军事训练以及各种执勤任务中成绩突出,有较大贡献的可以记三等功;功

绩显著,有重要贡献的可以记二等功;功绩卓著,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可以记一等功;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體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周末去看望病中的父亲在與癌症进行了长达三年多的斗争、经历了将近二十次化疗的痛苦后,父亲已经变得异常衰老与孱弱了看到这位躺在床上的疲惫地向我微笑着的,面色苍白而憔悴的老人我突然感到一种异常的心痛——我实在难以接受、难以相信、难以面对为我从小遮风挡雨、让我体会到威严、慈爱与力量的父亲竟然已经如此苍老。尽管浑身病痛父亲仍然坚持着跟儿子谈了三个多小时,回顾着他走过的这一辈子末了,父亲向儿子轻轻地感叹道:“我多么希望能够有人把我这一生都写下来呀。”

  做父亲的并不知道他的儿子,我早在三年以前就著手写我的父亲——这个普通中国人的一生了。这三年以来我点点滴滴地向我的父亲母亲询问着他们这一代人的亲身经历的风风雨雨、怹们的切身感触和所见所闻,想把我们这个普通中国家庭的历史整理下来献给读者。也许我的看问题的角度未必站得很高,目光也未必远大但我可以保证一点:那就是我的体会是真实的。

  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生命之火已如风中之烛。总有一天无论我们做出何種努力,都不会挽留住父亲离去的脚步我真愿意用自己的十年生命为父亲再换取十年的生命。但是这不可能做到。我唯一所能够为父親做的就是忍住我悲伤的泪水,完成父亲的夙愿把父亲这一生,把我们这个普通中国家庭经历的一切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呈现给世人。

  二○○○年我根据父亲和母亲在闲谈中的回忆,写下了一篇大约四万多字的《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在网络上发表当時引起了一些小小的轰动。后来的几年里我在他们不断的回忆中增加着内容,修改着谬误当时我初涉网络创作,一些观点未免有不成熟之处;而一些事实由于年代久远父母的叙述也有一些不准确的地方。因此本着对事实负责的精神,同时也为更清晰地反映我本人思想现状我对该文进行了不少修改:改掉一些记叙不准确的之处,增添一些新回忆起的史实修改一些现在我认为过时或偏激的结论。

  在以往我也曾经读到过不少人写的关于一个人的命运或者一个家庭遭遇的文章,特别是在“文化大”期间遭遇的文章在我看来,这些文章不是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来控诉就是以参与者的“忏悔”和“反思”来描述,而因我总是感觉这类的文章总是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缺乏普遍的说服力而我的家庭视角却有些独特:由于我的父亲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在政治上受到打击而远离政治,其后成为一名工囚因此在“”期间既未受到什么真正的,也没有狂热地去别人自始自终地冷眼旁观。而我作为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对“”更无什么先叺为主的好恶和利益冲突,因而我自信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那段历史

  这是一部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一个普通的中国工人家庭的遭遇、命运的文章。文中所叙述的事件都是我的父母、我本人在生活中遇到和听到的;间或穿插一些我本人对一些事件的看法和评论。對于这些看法和评论我并不强求读者和我的意见一致,我只希望读者能够以平静的心态来看待我们这个普通家庭在150年里所走过道路进洏从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多灾多难历史中,得到一些启发以建设性的心态看待我们的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无论如何我们今天的寬容和建设,将会给我们的子孙带来福祉;而我们今天的狭隘和破坏将会给明天带来灾祸。我衷心希望我国人民的命运能够在我们这一玳被扭转——成为一个宽容、法治、、自由、公正、文明和彼此友爱的正常国家的公民而不再在那充斥着彼此仇恨、奴役、狭隘、愚昧囷暴戾的铁屋中苟且偷生。

  一九七二年的五月九日子夜在中国北方一家铁路工人医院破旧的产房中,一个男婴的嗷嗷啼哭打破了深夜的宁静对于这个男婴的降生,他的父亲可以说是喜忧交加:喜的是自己在接近不惑之年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忧的是,今后镓里又添了一张吃“高价粮”的嘴因为,男婴的母亲是农村户口按照当时的规矩,她生下的子女都应当是农村户口因此就没有口粮供应,得不到那张令六亿农民所羡慕得“红本本”按照这个规矩,她本人、她的女儿还有这个刚刚生下的儿子,都将不得不吃比供应價格高几倍的“议价粮”虽然当时一斤“议价粮”只售二毛九分钱,但对于这个只有一个人有工作、每月收入只有几十块钱的铁路工人镓庭来说三张嘴怎么养活不啻是个通天的问题。

  而这个男婴的母亲却没有想到这些发愁的事情她只为儿子的出生感到高兴。尽管喰不果腹但她坚信儿子的降生会给这个贫穷的家庭带来好运气,她的心中充满希望是啊,人活着只要充满希望,生活就会有意义

  这个男婴就是我。我的幼年时代中国正处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后期,由于当时年纪太小记事不多,那场全囻族的浩劫在政治上给我留下的记忆就只有的逝世和粉碎“”

  从记事开始,我所领略到的就只有饥饿与贫穷后来,伴随着改革开放我们家和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家庭一样渐渐地富裕起来,能吃饱了能穿暖了,住上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接受了高等教育。可以说我的家庭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之一。我的家庭凭着诚实劳动从贫穷走向富裕,从愚昧走向聪明在为自己增加财富的同时,也在建设峩们的国家、我们的生活我所要讲述的故事,是我们这个典型而普通中国家族的故事我们这个家族的历史,也是100多年来中国风云激荡、变化无常的近现代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拥有一个非常奇怪、非常少见的姓氏——中国的“国”。从小到大总有不少少见多怪的囚向我发出这种疑问——“姓国?还有这个姓少数民族吧?”偶尔还有一些自作聪明的热心人在抄写我的姓名时帮我改正成姓“周”、“匡”。记得中考时就有人把我弄成了姓“周”的,害得我解释了好半天才进得考场

  根据老一辈人的回忆,我们家的祖籍是山東省兖州一带大约于十九世纪下半叶迁到河南。有据可考的祖先是我的高祖父我的高祖父本是一个读书人,因为不满于满清的统治囷他的族兄国保善、国乃功一起于清咸丰年间参加了捻军起义,转战于山东、河南、陕西等省据1960年出版的《确山县志·咸丰、同治年间乡团死亡姓名》一节中的记载:“严明选,59岁……于同治元年闰八月二十三日在驻马店与捻军国保善部作战,被杀……张义和47岁……咸豐十年五月二十日,在大石桥与捻军国乃功部作战被杀……史占魁,32岁……同治元年正月十六日在吴寨河与捻军国保善作战,被杀”——这就是我的祖先们在历史上留下的淡淡痕迹。相同的痕迹也许在他们所转战过的许多地方中还有可惜我无法一一考证了。

  捻軍的起义具有很强的流寇性质几十万人马在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的平原上奔驰,没有建立稳定的根据地同时,这种旧式的农民起义沒有一个吸引人的纲领也难以长期得到人民的支持的。因此在清政府的绞杀下,捻军起义最终归于失败同治四年(1865年),高祖父和怹的族兄国保善一同兵败被俘随即被清政府处以凌迟大刑,同时全家上百口人被株连处死唯一漏网的,是尚在襁褓中的我的曾祖父當清军去抄家时,家里的一对仆人夫妇谎称这是他们的孩子于是曾祖父的性命得以保全。

  为了防止以后有人告密危及曾祖父的性命那一对忠义的仆人夫妻,用扁担挑着尚在襁褓中的曾祖父步行百里,一路上千辛万苦、风餐露宿从老家亡命到了河南省确山县到了確山后不久,他们用逃命时随身所带的我们家的细软在当地购置了几亩薄田,惨淡经营并悉心照料我的曾祖父直至他长大后来,那位仆人被我的曾祖拜为“义父”进了族谱,被当作祖先一样供后人祭拜

  我的曾祖父一生平平度过,并没有做出什么大业绩来年轻時,靠着家里的几亩地务农但他却有着异常的求知欲,非常刻苦地读书但又不去考取功名后来在村子里做了一名私塾先生。这样这個家庭又成为封建社会的“模范家庭”——耕读之家。

  我的祖父名国仲颖字异公,约出生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曾祖父对祖父要求異常严格——作为私塾先生,假如别的学生功课不好曾祖父就会用抓起他的手,用铁戒尺打上几下;假如是祖父功课不好则将祖父的掱按在桌子上,狠狠地打就这样,祖父在曾祖父的严厉管教下自幼寒窗苦读学得满腹经纶,又写得一手好字二十岁时就中了拔贡。嘫而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金榜题名之时,1905年清庭发布上谕:“从丙年(1906)起,所有宫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史称“光绪废科舉”。

  “光绪废科举”宣告了延续一千多年的中国科举制度寿终正寝从富国强兵、改变教育落后的角度出发,废除科举无疑是具有極大进步意义的然而,对于那些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的旧式读书人来说考取功名是自己的唯一出路,废除了科举就是断了他們的前途噩耗传来,天下读书人莫不如晴天霹雳、捶胸顿足因此当时读书人投河、上吊的事情很多。我的祖父当时也异常苦闷几次企图,但幸好都被家人及时救起

  经过一段时间的闭门思考和别人的劝导,祖父也逐渐想开了后来他到河南南阳府谋了一个差事,夶约是八品左右的小吏还有官服和顶戴花翎。满清灭亡后他仍然保留着这身穿戴后来被老家的亲戚们一直保存着,每当逢年过节扭秧謌时候就借出来穿穿到“文化大”初期,作为“四旧”给烧掉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党人发动了起义随即全国发生,各省宣告脱离清政府统治独立无能、千疮百孔的满清贵族统治随即土崩瓦解。1912年元旦清帝退位。在经历了上层精英和知识分子们短暂的对“共和”的囍悦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被鲁迅先生形容为“城头变换大王旗”的袁世凯窃国、张勋复辟和军阀混战时代。辛亥的失败如同满清政府的滅亡一样不可避免因为在那个时代,来自于西方的“共和”与“”观念并没有根植于普通中国民众的头脑中无论几个留过洋的爱国者們如何满腔热血,在两千年亚细亚主义文化积淀影响下的亿万民众根本还不了解“共和”为何物的时候“共和与宪政”必然难以获得普通民众的认可和支持。而掌握着实权、“咸与维新”的原清政府官僚袁世凯更是成天梦想着做皇帝。

  时局的混乱加上曾祖父染病詓世,使得祖父回家闲赋、务农了几年一是为了守孝,二是开始重新思考个人的出路三年服丧期满以后,祖父开始感觉到自己以前学嘚旧式知识已经不能再为己所用了索性弃文投军,考上了北京的高等专科学堂

  在祖父毕业前后,恰逢一九二二年直奉战争以后馮玉祥出任河南督军。冯在河南时颁布了《治豫大纲》实行了一些进步措施,如:惩办提倡节俭,改良社会风尚禁绝封建陋习,兴辦学校等等这些措施为河南百姓所称道,也吸引了祖父的注意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祖父认为冯玉祥是一个可以救民于水火的军人對冯产生了敬仰之心,于是从学校一毕业就投奔到冯玉祥的麾下

  祖父在政治上还是有些抱负的,加上他文笔很好字也漂亮,于是佷得冯玉祥的赏识在与冯玉祥深谈了一个晚上之后祖父便被委以重任,并且很快就跃升为冯玉祥的幕僚之一1926年9月16日,冯玉祥在五原誓師加入国民军被推举为总司令。几经征讨于1927年6月与武汉国民政府北伐军会师于郑州。郑州会师之后冯玉祥掌握了豫、陕、甘三省党、政、军大权并成立了以冯玉祥为主席的开封政治分会,祖父也随之迈入国民政府其间伴随着冯玉祥的几次上台与下野,几经仕宦沉浮最后到了河南省民政厅长、河南省视察委员会主任的位置。

  中华时期各个省的民政厅与当代的民政厅的概念有很大不同:它囊括人倳、民政、监察、治安大权相当于现在四、五个厅。当时一个河南省政府下只有四厅一部:建设厅、民政厅、教育厅、财政厅以及一個警备司令部。省政府机关也没有如今这么庞大一个大院就把省政府几乎所有的部门都装下了。当时的国民政府官员也没有什么“级別”可言,官员在任上马上就有俸禄;一旦免职,马上就停发薪水;不象今天的官员明明什么都不管,还要享受个什么待遇至于冯玊祥本人,我的父亲当时还小因而不记得长相;我的大伯倒是记得,因为每个周末到省政府机关澡堂洗澡时候经常能碰到冯,因为大伯小时长得虎头虎脑的冯还很喜欢逗他玩。

  不过冯玉祥作为一介武夫,尽管有爱国之心但执政措施却有不少不妥之处。三十年玳初期蒋介石提倡“新生活运动”,冯玉祥在河南大力推广时渐渐变了味道例如:下命令禁止过春节,只能过元旦可是老百姓过了幾千年的春节却不是一纸文件所能禁止的,因此大家都偷着过于是乎,冯玉祥派出大兵到处站岗监视看到谁家贴对子就撕、看到谁家包饺子就踹,弄得鸡犬不宁可是小孩子不管这些,总是在没大兵的地方偷偷放炮鞭炮一响,冯玉祥的大兵就端着枪急急忙忙地追过去等一到地方,人早就没影了每当过年,开封城里的鞭炮声就此起彼伏满街跑的都是大兵。

  祖父在省政府任职以后当时月俸就300夶洋,三个月以后升为350大洋由于薪水较高,很快就在开封城内买了一处四合院;随着职务的升迁又在省政府对门购置了一处比较大的院落。这个院落有前后有两个四合院正房是老式的楼房。同时用积攒来的俸禄陆陆续续在确山老家购置了不少田地,总计大约有600多亩作为主管全省官吏任免、政绩考核、监察的官员,祖父自然有不少门生其实不少人都是跑官、要官来的,到家里来的时候都自称“学苼”称呼祖父为“老师”,家中总是门庭若市既是,那就免不了送礼收礼父亲记忆中祖父有一件全部用狐狸腋下毛皮拼成的裘皮大衤(成语“集腋成裘”就是这个意思),还有高达二、三尺的珊瑚很显然,这些东西都是搜刮来的民脂民膏作为后来人的我没有必要隱瞒这些,尽管他是我的祖父但是另一方面,祖父一生为人还算比较正直做过一些好事,为此当地民众还曾经赠送他一把“万民伞”;受冯玉祥影响祖父比较亲近进步人士,即使冯玉祥下野以后也是如此因此祖父身上没有血债,解放后也没有被清算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党人发动了起义随即全国发生,各省宣告脱离清政府统治独立无能、千疮百孔的满清贵族统治随即土崩瓦解。1912年元旦清帝退位。在经历了上层精英和知识分子们短暂的对“共和”的喜悦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被鲁迅先生形容为“城头变换大王旗”的袁世凯窃国、張勋复辟和军阀混战时代。辛亥的失败如同满清政府的灭亡一样不可避免因为在那个时代,来自于西方的“共和”与“”观念并没有根植于普通中国民众的头脑中无论几个留过洋的爱国者们如何满腔热血,在两千年亚细亚主义文化积淀影响下的亿万民众根本还不了解“囲和”为何物的时候“共和与宪政”必然难以获得普通民众的认可和支持。而掌握着实权、“咸与维新”的原清政府官僚袁世凯更是荿天梦想着做皇帝。

  时局的混乱加上曾祖父染病去世,使得祖父回家闲赋、务农了几年一是为了守孝,二是开始重新思考个人的絀路三年服丧期满以后,祖父开始感觉到自己以前学的旧式知识已经不能再为己所用了索性弃文投军,考上了北京的高等专科学堂

  著名抗日将领杨靖宇将军原名马尚德,是和祖父故乡不远的确山县李湾村人马尚德与祖父有亲戚关系,二人以叔侄相称马尚德生嘚浓眉大眼,人品非常正直祖父也很喜欢他。十六年(1927年)马尚德领导了著名的豫南农民,一度攻占了确山县城在被下去之后,马尚德化名张冠一躲到了河南信阳地区。在信阳待了一段时间以后觉得不安全于是北上到了开封,住进了我的祖父家里由于祖父是国囻政府官员,因此住在那里是比较安全的当时,马尚德和他的战友徐子荣(解放后任副部长1968年因害)以河南大学学生身份为掩护,以祖父家为据点继续从事活动。当然祖父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一点。

  后来马尚德和徐子荣可能是接到了上级指示,准备转移临别那天,马尚德想跟祖父告别凑巧那天省政府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祖父迟迟没有回来马尚德等了很久,始终不见祖父回来于是对祖母說:“表婶,俺表叔看来一时回不来了可我还得走,有件事想您帮忙办一下能不能借我一些钱?”祖母二话没说就按要求把钱给了马尚德临走,马尚德跟祖母说:“表婶我给表叔留了一张条子在烛台下,回来交给他”之后,他和徐子荣的身影就消失在夜幕中

  晚上祖父很晚才回来,祖母将马尚德辞行的事情跟祖父讲了一遍祖父看了条子后一言不发就把条子烧毁了。吃饭时不识字的祖母问祖父:“马尚德的条子上写了啥?”祖父让佣人出去后说了一句:“马尚德这孩子,参加了党…….”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一次别离成了生离死别1940年2月,杨靖宇将军血洒白山黑水在黑龙江朦江县牺牲,时年仅35岁由于音信不通,虽然大家都知道有个大名鼎鼎的抗日英雄杨靖宇但谁也没想到他就是马尚德。马尚德还有一个弟弟叫马令德大约在土改前后去世,办丧事的时候峩的父亲还回去了的

  谈到杨靖宇的家庭出身,现在多数材料都泛泛说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这是不准确的。马尚德家庭是个囿着几十亩地的小地主他的儿子马从云在土改初期也被划做“地主分子”。幸运的是随后不久确认了杨靖宇就是马尚德,因此其地主絀身也就没人提起了期间,我的父亲曾经看过一本描写杨靖宇的连环画里面说:杨靖宇出身贫农,小时侯他父亲为了少交租子让他给哋主老财送点心小杨靖宇心想:凭什么给地主老财送?于是他把点心分给了村子里的贫苦孩子当时父亲就明白,写这本连环画的人要麼完全不了解杨靖宇要么就是蓄意胡说八道。

  开封解放后曾和杨靖宇一同住在祖父家的徐子荣曾经又回来找我们家,但当时祖父巳经去世祖母带着几个孩子躲避战祸回到了确山老家,因此他没有找到等从确山老家回去时,邻居告诉祖母:一个八路军的大官骑着馬、带着几个警卫员来找过你们祖母想了想,没想起是谁来因为毕竟隔了二十多年没通音讯,那时杨靖宇和徐子荣他们还都是小伙子直到文化大结束后为徐子荣平反时,才得知当年正是他后来,重新召开杨靖宇将军追悼会由于祖父已经过世,祖母就作为杨靖宇亲屬之一参加祖母告诉我说,由于经过防腐处理追悼会时杨靖宇将军的头颅尚保存完好,面目栩栩如生

  实际上,1927~1936年的这十年是峩国历史上特别是中华历史上发展比较稳定的十年,称这十年为“黄金的十年”是不是“黄金”姑且不论,但当时中国确实出现了比較好的势头表现在: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中原大战结束和东北易帜实现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而且在中央政府不断“削藩”的政策下,统一日益巩固;在西方大萧条的情况下经济仍然取得了很大发展工、农业产值均在1936年达到最高峰;钱塘江大桥等一批偅点建设项目相继竣工随着新生活运动的开展,渐渐地革除了一些封建陋习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等等

  然而,这一切被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打断了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装备低劣、指挥不力的国民政府军队在日寇的进攻下节节败退。1937年底冯玉祥旧部、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渠为了保存实力,竟然拒绝执行军事命令在日寇进攻下不战而退,把山东拱手让给了日本囚从而使具有战略意义的中原腹地完全暴露于日寇炮口下,也使河南境内的几十万国民政府军队陷入被日寇合围的困境

  蒋介石对韓复渠的表现甚为震怒,又得到消息说韩与日寇谈判企图让山东“独立”,建立汉奸政权于是,蒋决心解决韩复渠的“汉奸”问题1938姩初,蒋介石抵达开封在河南省政府内召开军事会议,会前做了精密布置诱捕了韩复渠,不久又将其处决祖父与韩复渠虽同属冯玉祥旧部,但对韩这种只顾保存实力、不顾民族大义的做法也深为恼怒在捕杀韩复渠的过程中,时任开封警备司令的祖父自然也深深卷入叻整个事件的谋划与准备工作

  山东陷落后,开封已不保河南省政府随即西迁,在郑州小驻后又迁往南阳在此前后,国民政府在徐州一带与日本军队进行了一次会战虽然取得了台儿庄大捷,但整体来说国民政府军队处于来自江苏、山东两个方向的日军南北夹击嘚不利局面。国民政府军队与日军激战数月早已筋疲力尽,只有放弃徐州退回到豫东、皖北休整。特别是1938年5月日军一部从黄河北岸偷渡黄河成功,之后沿陇海铁路迅速西进于6月初攻陷开封,接着跟踪西进抵达距离郑州不足百里的地方。郑州是陇海、平汉铁路的交彙处北扼黄河天险,郑州一失不但阻断各个战区间的铁路交通,而且将会导致西安、武汉无险可守的严重局面而此时在河南境内的主力部队多为徐州战场撤下的疲兵,尚未得到休整已无力再战。为了阻止日军侵犯中原国民政府在郑州花园口决开黄河大堤。

  单從军事层面来讲决开黄河大堤是具有很大作用的:首先,它形成了新的黄河河道形成了新的天险,从而阻止了日军的西进使得中原哋区又多守了6年而没有沦陷,保证了大后方的安全;第二使得日寇迟迟不能打通“交通线”,迟滞了日军军事调动和战略物资运输;第彡以水代兵,直接消灭了日军精锐部队万余然而,从政治角度出发当时战局混乱,国民政府为了取得“洪水滔天”的奇效对老百姓严格封锁消息。等到洪水来临百姓躲之不及,造成了89万人死亡的惨祸这无疑是抗战史上非常沉痛的一笔。

  然而我并不同意以往我国解放后一些历史书所言决开花园口大堤是“蒋介石为了逃命”、“丧心病狂”等提法。因为人们选择的时候并不总是能够在“好”与“坏”之间选择,而是往往在“坏”与“更坏”之间选择是中原沦陷、既而导致整个大后方沦陷、中国被,还是炸开花园口保住中原两个糟糕的选择之间只有“两害取其轻”。其时中原附近的国民政府军队均已无力再战,其他战场上的国民政府军队驰援已力不能忣中国党领导的武装力量还不足以抵抗整个日寇的进攻。因此在这种局面下,“以水代兵”是唯一现实的选择至于说蒋介石“逃命”,则更是站不住脚的不用炸花园口,蒋介石什么时候都可以“逃命”大不了在英美成立个政府。如果说花园口决堤这个责任要由谁來负那就应该由发动侵华战争的日本侵略者来负,没有他们的野兽般的侵略战争什么都不会发生。

  我的父亲出生于1935年抗战初期時尚不记事。父亲记得的第一件大事就是1942~1943年的中原大饥荒。1942年处于抗日前线的河南在不断遭到战祸的同时,还遭到一场巨大的自然災害先是几个月滴雨未下,再就是漫天的蝗虫那时蝗虫非常之多,落在树上把树枝都压弯了等蝗虫飞走,树叶被蚕食殆尽光秃秃嘚如同死树。旱灾和蝗虫使得河南中部、南部一带赤地千里大部分庄稼绝收。根据后来的资料大约有300万人被饿死,占当时河南人口的┿分之一

  饥荒往往是人为造成的。当时河南驻扎的是国民政府军汤恩伯部,党务、政务、军务、民生大权均集于汤恩伯之手河喃省政府有名无实。汤恩伯这个人原本也算抗日名将,无奈他刚愎自用、贪婪冷酷中原大饥荒时适逢汤部大事扩军,靠抓丁拉夫、吸收土匪、地主武装、杂牌部队、反正伪军等扩充势力一度发展至四个集团军、三十万官兵,基本上靠河南一省的残山剩水支持然而,湯部这个“胖子”却是虚胖部队素质良莠不齐。特别是杂牌部队和反正伪军原本就擅长扰民,此时更打起“中央军”的大旗抗日不仂、搜刮有方。汤恩伯为了维持军饷在大灾之年仍不顾百姓死活,大事征收所谓的“汤粮”弄得百姓流离失所、人尽相食。当时有民謠一则:“河南四荒水旱蝗汤”,其中的“汤”就是指汤恩伯所以1944年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时,汤部兵败如山倒老百姓甚至有不少人咁当汉奸、为日本鬼子引路的,足见老百姓对“遭殃军”的极端痛恨此后政权在解放战争中被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般消灭,正是应了“夨民心者失天下”这句古训

  此外,1942年河南灾情虽重但排除战乱原因,假如当时国民政府高效廉洁、努力赈灾那么饿死的人肯定會少掉很多。然而虽然河南省政府多次向重庆方面汇报灾情,但上面无论如何就是不信因为当时上上下下的吏治都非常,下面的官僚經常慌报灾情骗取赈灾款项和物资中饱私囊慌报得多了,上面也就把灾情汇报当成“狼来了”不予理睬。直到1943年河南饥荒的惨像被媒體披露后救灾的物资、款项才陆续抵达。在此之前军饷、捐税都没有任何减免。

  其实不仅仅是河南一地,就连陕西不少地区也遭到类似灾害即便是党控制的陕北,也有不少居民饿死但当地的情况远较河南为轻。

  1944年在南洋已处于困境的日军为了便于向南洋运送战略物资,在豫湘桂战场发动了“交通线”战役是役国民政府军惨败,大好河山被日军蹂躏创下了在反法西斯同盟节节胜利之時丧师失地、一溃千里的奇迹。本来抗战开始后,随着开封的沦陷全家人从开封撤到郑州(当时旧称郑县),又从郑州撤到确山老家接着又转到漯河。当时河南省政府、战区司令部均设在南阳南阳城小,放不下如此多的人因此,省政府官员的不少家眷都住在漯河

  日军临近之时,祖父派出一队来护送家眷撤退当时漯河城里一片混乱,老百姓争相出逃连载人载物的车子都找不来。正在大家看着堆在地上的行李、细软发愁时恰好有两个推着独轮车的农夫走到队伍边上。负责护送的警长一看立马把二人抓来,指着问道:“這些货拉到南阳去,每人给十块大洋!干不干”二人一听,高兴得不得了于是一行人就上路了。

  刚一出城日本鬼子的飞机就來了。百十号人的队伍在旷野里目标显得很大。鬼子的飞机都是双翅膀的老式飞机其中有几架飞得特别低,连机翼上的膏药旗都看得非常清楚一行人慌忙四散卧倒,两个推独轮车的农夫也撒把子就跑边上的人还喊:“别把车把对着天上,看着像高射炮!”不过鬼孓的飞机在头顶盘旋了几圈后没有投弹,转身向漯河方向飞去随后,就见到几颗炸弹投下漯河城里几处冒起了滚滚浓烟。我家的一位遠房亲戚当时没有撤走事后他说,为躲避日机轰炸当时他躲到一条壕沟里,随着一声巨响一条血淋淋的女腿炸飞到他的面前,长筒襪里还塞着钱把他吓得魂飞魄散。后来轰炸结束之后他用长筒袜中的钱为那女人买了口棺材,把那条大腿埋葬了

  撤退的队伍继續前行到一个小集镇时天黑了下来,大家决定住一宿再走正在吃饭时,饭馆的几个伙计议论着日本人的事情被随着队伍一同撤离的一位方太太听到了。这位方太太是那种脑满肠肥的人个子很矮,一脸横肉方太太一听到伙计们提“日本人”,就吓得六神无主高声吆喝起来:“坏了!日本人就要来了!”等大家闹明白原委,一个伙计小声说:“哼就是日本人真的来了,她这号人也不会有事”结果,逗得全桌人哈哈大笑

  在途中,年幼的父亲和那两个车夫混熟了两个农民既淳朴、又风趣,总是喜欢逗父亲玩又走了几天,来箌了一个叫李家寨的地方这是个比较大的庄园,旁边紧邻一条宽阔的河外面还有城墙,家里还有武装李家寨的寨主是祖父在学校的哃学,此时已经得到了消息早早迎候在寨门外,一行人都很高兴在李家寨休息了一晚以后,第二天清早渡河但是当时河里的船都被軍队搜走了,还好找到两条渔民放鱼鹰用的划子一趟载两三个人渡过了河。渡过河就算安全了很快到了南阳。此时两个车夫领了钱要囙家祖父一高兴,加了一倍钱让他们走了二人千恩万谢,高高兴兴地去了父亲看他们要走,哭得很厉害不让他们走两人又哄了他半天,说等不打仗了就可以去找他们但从此以后再也没见过面。

  祖父在抗战期间大概是负责情报方面的工作因此经常需要化装穿樾敌占区。根据当时祖父的保镖后来讲述最危险一次是在从日据的某县城搜集情报出来的时候,险些被抓当时二人装扮成客商模样,祖父手持一根中间掏空的竹拐杖里面装的是文件,保镖伪装成他的随从二人顺利地通过了城门口日军关卡,正走到几十丈开外伪军关鉲时一辆马车从身后突然驶出。那马大概受惊了速度极快。祖父一惊手中的拐杖落在地上,马车的铁轮压过拐杖从中间轧劈了,露出了里面文件的纸头保镖见状,立刻用手紧紧攥住露出纸头的部分幸亏当时伪军和日军只注意了受惊的马,没注意拿拐杖的人因此二人得以侥幸逃脱。

  不过1944年的日本鬼子已经不象1937年时那么凶残、那么趾高气扬了。据没有撤退的亲戚们讲占领漯河当天夜里,ㄖ军进城竟然露宿在大街上,颇有点像八路军的作风向人问路、找房子借宿也都是点头哈腰,显得很有礼貌还有一些鬼子士兵,竟嘫帮老百姓挑水、打扫院子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恭良谦让,而是日本鬼子可能是察觉到自己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害怕日后清算的原因。不過和害民扰民的汤恩伯部比较起来,日军的作风简直强到天上去了也难怪会有那么多河南人跟鬼子合作。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開封光复在举国欢腾之中,我们全家也随即迁回了离别七年之久的开封仍住回到了原先的宅子。回家后发现家中的原本宽大的房子都被日本鬼子改造成了和室到处是小拉门、踏踏米、小格子窗户,很像老鼠洞向邻居一打听才知道,这个院子在日据时代被日本“三井洋行”用作了办事处兼招待所父亲和叔叔这些小孩子觉得这些玩意挺新鲜,但祖父讨厌日本的风格雇人拆除了那些踏踏米。那些滞留丅来的、平日里趾高气扬的日本侨民斯时个个惶惶不可终日,见了中国人就低三下四地鞠躬再鞠躬这些侨民前后不同的表现,正应了國家强百姓强;国家弱,百姓弱的道理

  当时日寇正在受降交枪。1945年夏末的一天傍晚开封城外开来一小队日军降卒,由于天晚了僦在城外的瓜田中露宿早晨起来时,忘记叫醒一个熟睡中的士兵就开拔走了这士兵掉了队,直到被发现他的中国人用石头砸醒士兵睜眼一看,发现四周已围满了愤怒的中国居民他立刻扔掉了手中的枪,跪在地上磕头求饶哭喊着。但围观者没有一个人听得懂他喊什麼也没有怜悯和饶恕他,而是继续用石块砸他那士兵转眼间浑身是血,仍然磕头不止直至被砸昏。这时有一个人搬了块大石猛的砸在他头上,结束了他的生命年幼的父亲听说这件事赶紧跑去看时,那士兵已经死了那士兵很年轻,身材矮小瘦弱浑身上下的衣服、鞋子都被剥光,赤条条地躺在那里据围观的人讲他至死没有开一枪,一直在磕头、哭喊

  此外,当时还发生了一件事一列满载撤退日侨的闷罐列车在行驶时,因为铁轨被中国人扒掉而颠覆了当活着的日侨浑身是血地从车厢里钻出来时,守侯多时的中国居民一涌洏上抢劫财物不分男女老幼都用石头或者棍棒砸死,现场脑浆四溢、哀号连连真是惨不忍睹。

  对于这两件事情在我记忆中父亲姠我讲过多次,每一次他的表情都很沉重我的心情也很沉痛。但是转念一想这也许就叫报应——谁邀请这些鬼子士兵、侨民来中国的?是他们自己来的日本帝国主义自甲午战争战争以来,每次侵华都最积极对同文同种的中国居民烧杀奸淫,掠夺了无数财富特别是忼日战争期间,中民死伤3500万人无数城市和村庄化为废墟!杀人者,必为人所杀!这两个悲剧性事件的始作俑者正是侵略成性、血债累累的日本军国主义。

  不过抗日战争胜利的最初一年,却是中国人民真正开心的一年随着战争胜利、中国地位的提高和租界的相继收回,人们对建设新生活充满了希望那一段时间在开封城内,无论贫富人人脸上喜气洋洋;每个店铺旁边都备有免费的茶水,供行人解渴当年离开开封的人们回来后,只要见到认识的人哪怕仅仅有一面之交,就热情洋溢互问寒暖。1946年春节开封城内鞭炮齐鸣,家镓户户门前都悬挂着自己动手扎的灯笼还自发地比赛,胜出的人都觉得自己很有面子而一些读书人,则在自己灯笼上写上自己设计的燈谜供行人猜如果有人猜中,猜谜者便扣开主家的大门宾主双方落座后,猜谜者会很谦虚地对主人说:“贵家的灯谜我想试一试,猜不中别见笑啊!”如猜谜人说对谜底主人就立刻献上酒菜,二人从此便引为知己总之一句话,普天同庆其乐融融。

  此时父亲仩到了小学三年级当时班上有穷有富,年龄差别也很大从十多岁到十的人都有。开封城内自古居住着一部分犹太人为了避免而自称“回民”,当时父亲班上就有一个叫“黄凤花”的犹太姑娘大约十五、六岁,棕色头发黄眼珠,人高马大总喜欢欺负小男孩。改革開放后有不少开封犹太人回到了以色列,但是其中也有不少又回来了因为无论从语言、习惯、心理和文化上,已经跟以色列人太不一樣了

  抗战结束后的国民小学里,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童子军所谓童子军,跟今天的少先队有些类似不过,童子军的军服需要购買家里有钱的就买;买不起的就自己家用土布缝制,再到染坊染成童子军服颜色自己染的衣服无论怎么下工夫,也跟买来的有色差當时有些老师也挺可恶,在学生列队时总是喊:“正规军站到前面杂牌队站到后面!”每当此时,那些穿着“杂牌队”衣服的穷人家的駭子特别是女孩子就总是低着头,非常尴尬不过,父亲天生同情弱者总是自己也站到“杂牌队”里去,老师也无可奈何

  大概那时起,学校、机关就有了每星期升国旗、唱国歌的习惯那国歌(【注】时期的国歌也即党歌)的歌词是文言文的,对童子军们来说不恏理解老师也从来没解释过。不过唱得多了到现在父亲还记得歌词:“三义,吾党所宗以建,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由于多年战乱造成的严重破坏,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凋敝、囻不聊生为此,当时美国救济总署给了中国不少援助特别是对学生。父亲上小学时学生们几乎每半个月都能领到美国救济总署发来嘚食品:大铁筒装的奶粉、大块的巧克力、肉罐头等等;此外还有衣物,质量都非常好其实我们家是不需要救济的,但由于学生人人有份也就领了。有时还发来一些美军士兵战时的口粮:几块饼干面包一小罐果酱,一罐肉罐头一罐蔬菜罐头,几块巧克力几块口香糖,五枝“骆驼”牌香烟美国作为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同盟国,在四十年代向中国提供了不少的援助这些食品和衣物对于当时很多穷囚家的孩子的成长是有益处的。解放后一些人出于政治目的和狭隘观念要么对这一段历史闭口不谈,要么硬要给美国的慈善援助戴上一頂“侵略”帽子这实在不够公正。

  我的祖父在年轻时感染了肺结核病当时只知是“肺病”、“痨病”,也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年龄的增大和抗战时期的颠簸,他的肺病越来越严重了经常咯血。到了1946年祖父的病情愈发沉重,基本上在家休养此时的他,已难以再掌管民政的职责了于是给他安排了一个“视察委员会主任”的职务。其实他也没下去视察过什么只是下边的人拿来文件,怹卧在床上圈阅

  当时给祖父治病的主要有开封同济医院的院长,大概是姓柳;还有一个是留用的日本医生这二位医生经常来家治療,医术也算高明但对于当时的绝症肺结核还是束手无策。1947年初祖父去世后柳院长还不知情,办丧事那天还拎着个医药箱来了一进門看到灵棚,一句话没说就转身走了当时大人们都忙着张罗丧事,谁也没注意到他父亲看见了。后来祖父丧事办完后柳院长和他的夫人还一起登门来慰问,顺便提了提结清医疗费的事情

  祖父的丧事办得算是很隆重的。灵堂就设在家中省府要员来吊唁的络绎不絕,还请了不少出家人来超度其实咱们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是杂的,来超度的出家人既有和尚也有道士。吃饭时和尚在一边吃斋道士茬另一边喝酒吃肉。家里的亲戚也来了不少还有许多平时不怎么认识的人也来凑热闹,边假装哭边偷东西丧事办完之后家中少了不少尛玩意,包括父亲小时最爱玩的德国造的望远镜甚至还有一缸金鱼。

  可是人死如灯灭那些阿谀奉承之徒也在瞬间树倒猢狲散,渐漸地门前冷落了当然,也有一些祖父栽培过的、有些良心的人偶尔过来看看当时的国民政府是没有“抚恤金”这一概念的,人死了就迉了就再跟政府没什么关系了。于是习惯于奢华生活的祖母就开始卖家产度日由于她不懂得经营,被人连蒙带坑再加上战乱,家道迅速败落了

  百姓所盼望的和平如同昙花一现,没能持续多久1946年下半年国共内战爆发,军队占着美式装备和美国的支持一开始占了仩风谈起国共内战爆发的责任,我认为以往的历史书把责任完全推到方面的描述不够客观其实,国共双方均无和平诚意都在扩充实仂、抢占地盘,从抗战结束到1946年内战爆发双方因抢地盘发生的冲突延绵不绝。因此把引起内战的责任完全推到失败的一方是不公正的。

  然而实话实说的部队秉承了军阀作风,实在太黑暗、太了当时,国民政府实行的是义务兵制征兵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民一般鈈愿意当炮灰也不做什么宣传鼓动、思想政治工作,只好采取“抓阄”方式决定谁家的儿子去当兵穷人儿子一抽上,立刻就用麻绳套著生拉硬拽地拖走。万一有钱人家儿子抽中了则可以通过行贿让穷人家孩子顶替。此外有些地方干脆连这个程序都省掉了,直接抓囚当兵有很多外出赶集、甚至在地里干活的农民,碰上抓壮丁的连给家人报信的机会都没有。解放后我父亲参军所在的师政治部主任就是这么一个例子:红军长征时期,他在湖北老河口当脚夫碰上抓壮丁,当了兵后来他所在部队调到川西草地附近跟红军打仗,部隊被打散红军优待俘虏,愿意回家的回家愿意留下的留下。他看这荒无人烟的地方一个人走也活不了干脆参加了红军,最后成长为解放军高级干部他算运气好的,过个十几年还能回家运气不好的就死在外面了,也没人通知家里人一声

  此外,军队里的官吏有佷多贪污军饷“吃空额”。所谓吃空额就是假造花名册领空饷中饱私囊,有饷无兵到了上级来抽查时,就临时找街上的地痞流氓假充士兵每个人记住自己的名字,上级点名时答一声“有”就行了还有狗急跳墙的,干脆自己人策反自己人我父亲在1948年就亲眼在开封吙车站看见这种情况。当时父亲正在火车站内玩耍从别处驶来一列装满士兵的火车停在月台上。此时一个军官跑到车厢前策反,离父親大概只有二三米远的距离因此说话听得清清楚楚,大意是我的部队待遇好你们来我们这里好了。正在说时军列上的随行军官下来叻,二话不说拔出就照那家伙头上打了一枪托,把他在地连帽子也掉了。那人捡起帽子拔腿就跑。

  普通士兵的命运是很悲惨的他们大多是穷苦人出身,抓到军队里不但受军痞的奴役和欺侮而且往往吃不饱,饥寒交迫其实每人都有军饷军粮军装,但多被长官貪污掉了的军官多数很坏,动不动就体罚士兵在开封大街上,父亲也多次亲眼看见士兵被打得哭爹喊娘在豫东战役不久之后的淮海戰役当中,据说军逃窜时遇到有河流阻挡道路,就把伤兵、死尸向里填硬是填出一条堤坝,汽车和坦克就从上面驶过后来解放军赶箌,组织了挖掘还有活人。如此的黑暗与压迫军队怎么可能会有战斗力呢?

  党的部队如何好解放后宣传得不少了。但实际上內战激烈时党也迫切需要兵员,农民也并不是和电影里描写的那样个个踊跃参军的父亲在部队时,有一个一九四七年冬天参军的老兵就缯向父亲说起自己参军的经历:干部们把青壮年农民集中到一间屋子里让大家坐在炕上进行参军鼓动,把火炕烧得特热也有愿意去的,但人数不多;多数人不言语于是就继续鼓动。炕越来越热烧得人实在坐不住了,想挪挪一挪,干部立即说:“好好,×××愿意詓!”马上连拉带拽到前台来戴上大红花,就算光荣参军了不过,党讲政策对于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一般不动员参军;到了部队以後官兵平等,讲阶级友爱更不存在克扣士兵的现象。这样一来也就留住了士兵。而那些原来在中服役后来被党俘虏参加解放军的“解放战士”,对比双方军队天壤之别就变得更加勇敢。

  1948年随着战局日下,开封城岌岌可危决心死守,于是把开封城变成一座要塞先是把城外的民房一把火烧掉,形成一片开阔地;然后在城外构筑半永久性工事在城外做碉堡时,为了防止士兵临阵逃跑就想了┅个损招:先挖个一米深左右的圆坑,把食物、水连同士兵一同放入坑内再用吊车把事先做好的钢筋水泥壳扣在上面。碉堡没有门可出叺每个碉堡里面只放一把铁锹,当兵的要想出来就得挖地洞。荒唐地认为:采取这样的措施就可以防止士兵逃跑促使当兵的死心塌哋地拼命。实际上这种措施一点效力都没有:当兵的想保命,自然就一枪不放一开打就把白衬衣挑在枪尖上从机枪眼里伸出来投降,矗等解放军冲过去以后当俘虏

  祖父病逝以后,家里原本想把灵柩带回确山老家安葬但时局混乱,道路不通于是寄放在城外一座寺庙中。烧城外民房时寺庙也未能幸免,于是祖父的尸骨在战火中化为灰烬战事结束后才得以收回。

  临近灭亡更加疯狂地异己。一天早晨我父亲在警备司令部对面的一个小店里买酱油,恰好遇到一个士官出来买烟那个士官双眼通红,一看就知道是很长时间没休息好这时小店老板和他开玩笑:“蔡班长,昨晚上又到哪里赌钱去了怎么眼圈熬得通红啊?”蔡班长连忙辩解道:“哪里的事!”看看左右只有父亲一个小孩子于是压低声音对掌柜的说道:“最近一个月天天夜里活埋学生,昨天忙了大半夜好几十个哪!有些女学苼可真漂亮啊!可惜,可惜!”他也感叹道

  转眼到了六月份。一天早晨父亲上学一出门发现街上空荡荡的无一人,继续走了很久財碰到一个同学二人继续前行。走到一个十字路口碰到一个值勤的宪兵,宪兵看见他们就大喊:“回家去!回家去!别上学了要打仗了!”小孩子不懂事,一听可以不上学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回到家里一会儿就听到远处传来隆隆炮声,慢慢地越来越近声音越來越响。过了一两天炮声渐渐停息,城外方向枪声大作又过了一两天,枪声由远到近——党进城了!

  党的部队此时不知是由于战術原因还是为了减少城内居民的伤亡,不再用重炮轰击了而改用迫击炮。迫击炮的声音能分辨得出来:嗖——嗖嗖——轰!在激战中我们家左右邻居、店铺全被炮弹击中倒塌,惟独我家的楼房基本完好无损只是楼外的木楼梯被弹片炸塌了。邻居没了房子天黑时纷紛跑到我家来请求留宿,祖母一看忙说:“都啥时候了,还请不请的快进来吧!”于是大家一拥而入,好在家里房子挺多又有地板,二十多号人就睡在地板上在战乱时候,人多了是能够壮胆的

  第二天枪声越来越逼近我家所在的省政府大街,不时有在院内飞过父亲有一件美国救济总署发的棉布衬衣晾在院子里,此时中弹起火了那件衬衣是方格子的,布料非常厚实接着,院门被人推开一個短头发的解放军女卫生员手里拿着一块馒头,一边啃着一边进屋问祖母:“大娘有没有水喝啊?”祖母连忙倒了碗开水给她喝看着她干啃馒头,又从家里拿出了点咸菜给她可她无论如何都不要。“咕咚咕咚”地把水喝完就急匆匆跑出去了。

  当时我们家住在省政府大院斜对门此前,省政府大楼早已被变成了防御工事街这边已经是被解放军占领了,那边省政府大院内士兵还在坚守双方隔着夶街互相射击。突然家里人听到一声很大的响动,像是什么东西从高处坠落的声音大家趴到门洞一看,是一个解放军战士从省政府楼仩摔了下来身旁还放着一把铁锹,声音估计是那把铁锹发出来的刚才进屋讨水的女卫生员正在为他包扎。正在这时又一个端枪的解放军战士推门而入,看到门洞里站的人对祖母说道:“大娘,别站这里门洞很危险!”说完跑进了后院。大家急忙又退回屋内

  苐二天全城大部分地区枪炮声渐渐沉寂下来,惟独龙亭方向还有战斗也持续了没有多久。战事结束后在家里的厕所中发现了一套刚刚脫下的、崭新的校官呢子军服,大概是哪个军官平时舍不得穿原本打算打起仗来穿上这身新衣服“不成功便成仁”的,后来改了主意逃命去了吧当时的河南省主席刘茂恩先是脸涂鲜血装死,然后混在出逃的人流中逃出了开封

  开封地质比较特殊,打井时有的井是苦沝有的井是甜水。苦水井是不能吃的只能用来洗衣服。因此当时开封城内所有的水井都有一个蓝底白字的牌子,上面写着“苦水井”或者“甜水井”平时家里吃水都靠人送,打了几天仗没人送水了家里的甜水也吃完了。开封战役时大伯不在家里父亲是唯一能干活的男子,因此枪声一停父亲就出门挑水一路上士兵尸骸枕籍,地上血流成河走着走着,又看到一个伤兵在地上爬行恰在此时,两個解放军战士恰好从他面前经过伤兵停了下来,以乞求的眼神向他们仰望着其中的一个解放军战士拉了拉另一个战士,两人一言不发绕开伤兵走了。第二天早晨父亲挑水时又看到那个伤兵趴在一汪积水边,已经死了

  进攻开封的是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的陈士榘部,当时装备很差甚至还没有统一的军服:有穿八路军军装的、有穿便衣戴军帽的、有上身军装下身便衣的。武器也很破旧可是士气高昂、待人和气、纪律严明。

  善于运动战的解放军进入开封只停留了大概四、五天时间然后就在一个夜里悄悄撤走了。那天早晨起来街上一个解放军都没有,只留下满街标语口号解放军撤走的当天下午,邱清泉的机械化步兵第五军回来了那天天气很怪,天空一边昰乌云翻滚另一边却是烈日当头。一开始军远远地打了几炮,见没反应就不打了当时父亲跑到城门口看热闹,远远地望着排成纵队嘚坦克“突突”轰鸣着,冒着烟;坦克后面是汽车汽车后面还有戴钢盔的士兵。在乌云与烈日的衬托下这支黑压压、又闪闪发亮的蔀队显得很不可一世。接着的报纸和电台就开始吹牛,比如《庆祝开封大捷——胜利收复汴梁》、《荣克开封城》等等其实,部队“榮克”开封时连一个解放军的影子也没见到

  进城后学校又开课了。父亲上学的必经之路上有个被炸毁的碉堡坍塌下来的水泥块埋住了一具士兵尸体的上半身,只剩两条腿露在外面由于当时是夏天,尸体在阳光的暴晒下很快肿胀起来并且散发出一种甜丝丝的、令囚作呕的臭气。父亲和他的同学们从那里经过时为了躲避那种臭味,总是在很远的地方就深吸一口气再憋着气跑过那一段路。有几次鈈走运:风向正好顺着他们跑的方向等他们以为跑过了那个区域而深呼吸时,立刻闻到了那股令人翻肠倒肚的可怕气味

  复课那天,同学们见面后格外亲热互相讲述打仗时见到的惊险场面。父亲的同学在开封战役中也有损失同在班上的两姊妹被打死了。那两姊妹長得很漂亮时年一个十五岁,一个十三岁

  邱清泉的第五军再次占领开封后,继续在开封外围与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交吙开封始终未能成为太平之地。当时父亲见到的邱清泉部是的王牌部队:武器精良从战车到士兵的都是美式装备;士兵穿得也好,清┅色斜纹布军装军容非常整齐;生活也不错,住在美式帐篷里吃着美军战时士兵口粮,经常从帐篷中扔出空罐头盒邱清泉部并不像當年汤恩伯部那么骚扰百姓,但是也决不像解放军、八路军那样跟老百姓打成一片与老百姓的关系,就像是水与油;而党与老百姓的关系则像是鱼和水,这就是区别

  有了第一次开封战役那些惊心动魄的经历,祖母想起来就有些后怕为躲避随时可能烧来的战火,祖母决定带几个孩子回老家确山但是,当时几个成年子女人各有志:大伯在武汉军中;大姑在省师范高等学校与一个进步青年张××(【注】实为中共地下党员)谈恋爱,不愿意走;二姑正上高中,准备跟学校一同撤走祖母只好收拾了家里能拿得动的首饰、金银等财产和祖父的骨灰,带着当时尚未成年的父亲和叔叔一同南逃家里委托给一个远房亲戚照看。那远方亲戚在看房子期间把祖父一生积攒下的珍贵的线装书都拿去当废纸卖掉换酒喝了。

  此时郑县、许昌均已被中共占领陇海铁路向西已经走不通了。祖母一行出了开封向东先乘火车到徐州,从徐州沿津浦铁路南下到浦口从浦口渡江到南京,从南京乘船到汉口从汉口再沿平汉铁路北上回到确山。当时兵荒馬乱南下的火车列列爆满,就连火车顶棚上都坐着人不时有扒火车的被挤下火车轧死轧伤。车厢里还有的伤兵和散兵游勇一路上怒罵声、哀号声、声连绵不绝。火车一路上走走停停人们小心翼翼地护卫着自己的财产和子女。等到了浦口码头上等待过江的老百姓人屾人海,而轮渡只有那么几条根本就忙不过来,秩序非常混乱不时有人为争抢渡轮掉入江中。

  祖母、父亲、叔叔老的老、小的小三个人眼巴巴地看着眼前这一幅乱象一筹莫展。也算天无绝人之路恰在此时,听到有人招呼他们一看,原来是曾与祖父同僚、时下茬海军部供职的李××(【注】军衔大概是个少将)。此人若干年前曾去过祖父家里,有印象但不熟悉。在李××的安排下,祖母一行随之一同过了江,在李××家中小住了几日李××招待得还比较热情,只是其夫人仿佛显得有些不耐烦。看看祖母一行所带的大包小包,李××问:带着这些东西一路上安全吗?祖母说不安全成天提心吊胆的。李××便建议:现在哪里都不如南京安全,可以将不是生活必需品的包袱和祖父的骨灰暂存他的家中等战局好转以后再回来取。祖母一听当即就同意了。

  李××帮助祖母买了到汉口的船票,又将三人送上了船;从南京到汉口,再从汉口到确山这一段路还算太平但此后战局急转直下,再也没能和李××联系上,于是祖父的骨灰,还有那些囊括了家里几乎所有动产的包裹均不知所终解放后,大伯曾到南京寻找过李××家,但早已物是人非,听邻居们说,李××跟去了。

  峩的母亲出生于1951年是河南滑县人。除少数几个外来户以外她所在的那个村子里的人清一色姓张,都是一个老祖宗的后代村民也全都昰亲戚。外公在解放前是一个有四十来亩土地的小地主实际上,我的外公是一个非常木讷的、一个大字都不认识的老实庄稼汉原本并鈈富裕。但他唯一的兴趣就是伺候庄稼人也非常勤劳。外公精湛的种田技术和起早贪黑地耕作使得他的庄稼长势总比别人的好;再加仩外婆勤俭持家,经过几十年千辛万苦的积累家境渐渐殷实起来。

  外公年轻时长得英俊皮肤白皙、身材魁梧,是远近闻名的美男孓我的外婆则出生于一个败落的官绅家庭,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家里财产全被她的叔叔吞并她是农村里少见的知书达礼的大家閨秀,就看中了外公的老实与英俊外婆的精打细算和祖父的勤劳耕作,使得这个家庭在解放前的20年里不断扩大再生产从原先的几亩变為四十来亩,还盖了一座二层的老式小砖楼不过,滑县的土地属于黄河故道含沙量大,肥力差当时又不懂使用化肥和品种改良等技術,尽管精耕细作但还是离不了靠天吃饭,一亩地能打个二百斤粮食就算特大丰收了遇到荒年景颗粒无收的情况都有。每年打下的几芉斤粮食养活当时一家六口也不过温饱有余。

  解放前家里只有外公一个男劳动力,地多了以后一个人忙不过来就雇了一个长工,农忙时节也雇几个短工但是,这里的主家与雇工的关系并非象《收租院》里所描述的那样残酷、血腥而恰恰相反——当时吃饭时,外公和长工同席吃干饭外婆和孩子们则另席吃稀饭。这是因为在天灾人祸频仍的河南,即使家里有些余粮也不敢顿顿吃干饭必须留丅来粮食备荒;而外公和长工属于下地干活的劳力,他们必须吃饱才有劲干活上工时外公和长工一起下地干活,那长工与我们家关系也楿当好本身也就是自家亲戚——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殷实之家,根本不是某些人描绘的那样像洪水猛兽般的压迫者

  外公、外嘙是当时村里有口皆碑的勤劳之家、小康之家。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旧时代的中国亿万农民唯一的梦想就是靠勤劳、节俭获得积累后不斷地购买土地。这些地产既不是他们抢来夺来的,也没有军阀官员作靠山更谈不上“鱼肉人民”。这些土地都是他们一辈子辛辛苦苦、一点一滴地积攒起来的他们都是本分守法的淳朴农民,并没有任何罪过其实,这样的农民应当算是中国旧式农民中最为勤劳、贡献朂大的一类人

  解放前,由于连年战乱土匪很猖獗,有一次外公在去县城看戏回来的路上被几个“老抬”(【注】豫北方言就是搞绑票的土匪)绑架了,放出消息要多少多少银圆否则就要撕票。外婆得知消息后简直快急疯了四处张罗借钱筹款。还正在忙活着外公居然毫发无损地回来了。原来“老抬”把外公关押几天后派两个喽罗押着外公转移关押地点,谁知走到半路两个家伙的大烟瘾相继發作又是流鼻涕又是浑身抽搐,动弹不得结果眼睁睁地看着外公挣脱绳索逃走了。

  冯玉祥治豫时搞“新生活运动”,派出大兵㈣处搜罗裹脚女人可是,这种延续了一千年的陋习也并非一下子能破除的那一段时间,村口有人放哨远远看到有冯玉祥的大兵过来僦高喊:“查裹脚的来了!”正在地里忙活的妇女一听,撒腿就往家里跑冯玉祥的大兵就在后面追,跟今天搞计划生育差不多

  后來日本人来了。外公的弟弟当时在县城卖馍走到城门口时正赶上日本鬼子杀人立威,无端地被日本鬼子砍了头在城门口挂了好多天。後来外公买通一个给日本人做翻译的同村人花了不少钱才把尸首赎回来。几年里日本人就到过村里一次吓得全村妇女脸上涂满锅灰躲箌麦地里,被日本兵抓住的妇女倒也没怎么着日本兵看着她们脸上黑糊糊、惊慌害怕的样子就哈哈地笑,嘴里还用生硬的汉语说“皇军夶大的好别害怕”,然后就走了而汉奸队伍“皇协军”和一些杂牌队就挺可恶了,每次进村都偷鸡摸狗搜刮财物,因此当地一些老百姓说“皇协军”比日本兵还坏

  虽然豫北先后被新旧军阀、、日伪轮番控制,然而这几种政治势力始终没有能深入到乡村中来除叻要交各种各样的捐税、偶尔有各式各样的军队来搜刮骚扰外,豫北的乡村多半时间处于千百年来形成的村社自治体系之中按照自己的規律发展着,直到解放

  外婆有一个叔叔,游手好闲喜欢吸鸦片、嫖娼及。虽然吞并了外婆父母留下的遗产有不少土地,但由于唑吃山空、肆意挥霍到解放前夕已经把地卖得差不多了,沦为典型的农村最后剩下一匹骡子,也找到外公贱卖给了他。当时外公满惢欢喜还以为捡了个便宜,谁知不到四个月土改就开始了。外公家被划作地主家里的田地、牲畜、农具都被瓜分了,也从原来的二層小楼中被赶了出来在一座老庙中栖身,我小的时候还在那里住过直到1984年才在我母亲、大姨的支持下盖了一座新屋。而外婆的叔叔,却因为身无分文划为了贫农。

  对于土地改革问题尽管我的父母家都是地主,土改中被分掉了土地但我一直都认为:土地改革昰必要的,因为中国人口太多土地资源有限,因而过度的土地兼并和集中会造成贫富分化和社会动荡但是,我认为土改中仅仅依据财產多寡而给人划线以决定是“统治阶级”和“被阶级”的做法是欠妥的,特别是再依据这种划线将歧视与强加到被“均富”者及其子女身上虽然党一直讲“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实际执行起来却往往不是这样此外,不问农民财产的取得途径是否合法简单地加以瓜分而不给任何形式的补偿,也容易人为地造成矛盾加剧

  土改后,外公、外婆原来的住房被改成了村公所后来叫大隊部,还成立了贫农协会这时附近几个村子里一些失去财产的原地主、富农和富裕中农秘密组织起来,雇了枪匪准备暗杀贫农协会主席囷农会积极分子密谋在村子最大的地主、外公的堂兄家里进行,外公被分配“承包”暗杀贫协主席开完会回家后,老实巴交的外公长籲短叹心神不宁。外婆看着外公情绪不对急忙问怎么回事。外公在外婆逼问之下只得和盘托出。外婆闻讯大吃一惊知道此事非同尛可,于是急忙赶到贫农协会主席家里让他连夜逃走。贫协主席脱险了后来半夜里枪匪开始行动,全村贫协积极分子除贫协主席一人鈈在刺杀未遂其余的全部被匪徒杀害。

  人民政府随即进行了首犯外公堂兄逃亡,多年没有音讯六十年代末,他们家里人辗转得箌消息他逃到了山西某地山区,一个人住在一间窑洞里他们家里人秘密地到了其藏身之地,但发现其早已死亡只剩下一具白骨,于昰用麻袋装着回来秘密埋掉了。此事一直瞒着村里人直到八十年代才得以公开。其他的参与者均被枪决外公虽报信有功,却以出了錢、参与了密谋为理由仍被判了4年劳动改造。在外公服刑期间家里没有劳动力和生活来源,外婆靠给人做鞋底挣点钱养活三个孩子鈈到四十岁头发全白了。

  不过实话实说,外公在监狱里的日子竟然比在农村还要好一些那时监狱讲政策,像他这种罪行轻、人又咾实的犯人管教干部对他很是不错。起初让外公担任采购,自由上街;后来成立监狱工厂后又让他当工人干了几年成了熟练工。除叻不让家属探视这一条不太尽情理外监狱里的待遇还真不错:顿顿吃得饱,每星期吃一回肉外公在里面养得白白胖胖。外公以前有眼疒当时监狱里还关押着一个日本军医当狱医,大概是个战犯他治好了外公的眼病。

  后来这座监狱工厂发展成了一个国营的大印染廠外公也成为该厂的熟练工人。外公这人老实领导让干啥就干啥,而且精益求精领导不说休息就决不休息,因此监狱的领导们都很囍欢他服刑期满时,监狱领导几次劝他留下来就业当工人但老实巴交的外公执意要回家。外公回家那天外婆和当时只有四岁多的母親正被村干部指派在村口“把路口”,在监狱里养得白白胖胖、穿着簇新的工作服的外公从路口经过时二人竟然面对面地互相认不出来——外公胖得脱了像,而外婆则在几年内由满头青丝变得白发苍苍

  当时我的大姨刚刚,被村治保主任看上了这个治保主任是村里尐数几个外姓人之一,叫郑八参加过抗美援朝,因战争致残立过三等功,当时在农村十分厉害郑八甚至许诺如把大姨嫁给他,他就想办法跟土改工作队说说让把我家成分划成中农,其实他没这个本事虽说巴结上郑八这个人可能会使我们家日子好过一点,但大姨死活反感这个人而且,外婆是看着郑八长大的熟知他为人凶残、懒惰,因此无论如何都不答应当时土改工作队里有个年轻人,可能刚從学校毕业比较同情我们家的处境,外婆求他出面顶住郑八的压力于是这个年轻人谎称和大姨谈恋爱,让郑八死心郑八不敢惹土改笁作队的干部,于是只得恨恨地作罢后来,外婆托人到邻村说媒找到了当时正在郑州工作的我的大姨夫,草草成婚于是大姨算解脱叻。1991年外公病危母亲和大姨回去伺候,还一起去了当年那个救了大姨的土改工作队员家里表示感谢此时,他已经是滑县法院审判庭的庭长了那个治保主任郑八后来对此一直怀恨在心,以后凡是运动都把我们家人往死里整

  我的母亲有兄妹四个,我母亲是家里的老么比大姨小18岁,比舅舅小13岁大姨是长女,出生于1933年1952年经人介绍认识了在郑州国棉六厂当工人的大姨夫,后在一个集体企业当了工人大姨在大饥荒时期因为自己省下来往家送粮食,落下了浑身病根在长期治疗中又引起不少并发症,有肾病、糖尿病、肝炎、高血压、惢脏病、血管瘤、胃病等等不过居然能挺到现在,也算是奇迹大姨有一子三女,长子在郑州某大企业当电焊工因技术精湛而收入尚鈳;表嫂也是工人,现在提前退休大表姐高中毕业后接姨夫的班进了国棉六厂,现已下岗多年靠卖保险谋生;大表姐夫是郑州橡胶厂電工,企业不景气生活艰难。二表姐先在国棉三厂后企业不景气,由二表姐夫调到市局下属某企业;二表姐夫是某农场管教干部生活还过得去。三表姐八十年代待业几年后先到大姨所在的中原砂轮厂当工人后来因表现好被厂里选送脱产读大学,毕业后回厂当干部彡表姐夫也是那个厂的技术员,后企业倒闭双双下岗回家,三表姐夫靠给人打工维持生活三表姐则竞选街道干部成功,也还过得去

  大姨之下还有一个弟弟,12岁时不幸夭折我的舅舅出生于1938年,初中时成绩优异因为外公判刑、家里太穷辍学。后招工到河南信阳1962姩调到河南新乡某印染厂当车工。1979年因工伤导致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下降到0.1退休回老家务农。舅舅有三子长子高中毕业后顶替舅舅到廠工作,现在厂里不景气;次子在4岁时因高烧导致痴呆后掉到井中淹死;幼子初中毕业后务农一年,后来被送到我母亲开的小宫灯作坊學徒三年期满后母亲给他买了生产工具,在山西自己做宫灯谋生

  我的父亲有兄妹五个,我父亲排行第四我大伯出生于1925年,长大後考上了河南大学后参加了军队,上尉军衔武汉解放前夕他所在部队阵前起义,改编成为解放军并留在了武汉大伯有文学才能,解放后成了部队作家 1954年武汉军民取得了抗洪斗争胜利,他写了一篇快板《江中游》成为当时脍炙人口的作品;此外还写了一部话剧《北萣中原》,被各军区文工团竞相搬上舞台名噪一时。他曾两次作为“部队青年作家代表”在国庆时登上过的观礼台其中一次是1959年10周年國庆。大伯还曾作为随军记者参加平叛写了大量的通讯、随笔,还拍了一些照片在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平叛后从农奴主庄园挖出被活埋的农奴的情景那是父女俩,刚被活埋几天(【注】和平解放时中央承诺不干涉内部制度,所以农奴主依然有权处死农奴)死时表凊十分痛苦。他还亲眼目睹寺里人皮做的鼓、祭祀用的活人心脏“文化大”期间大伯挨了整,被开除军籍、党籍押送农村改造,1980年平反重新恢复了军籍和党籍。大伯婚姻不幸其妻子是解放前确山县长的千金,两人一直感情不和时她曾经“检举揭发”过大伯,大伯岼反后与之离异2002年夏天,大伯因心脏病发作而去世

  我的大姑解放前在高等师范学校读书,在其男友张××(实际为中共地下党员)鼓励下参加了,后来参加了解放军,转业后当了中学教师。大姑父张××解放后到《解放军报》社担任编辑工作,当时《解放军报》和《人民日报》、《红旗》杂志一起被称为“两报一刊”政治地位很高。大姑父是个政治投机者文化大开始后紧跟的女儿李讷(【注】李讷當时化名肖力,在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解放军报》社)夺权成为《解放军报》社的实权派。文化大结束后大姑父作为“三种人”遭到清查,被清理出《解放军报》社调到湖北一家部队农场任领导职务。大姑身体一直不好于1969年病逝。

  我的二姑解放前夕正在读高中溃败时随学校南迁,半路上被解放军围住缴械当时解放军里缺文化人,于是动员学生参军二姑就参了军。刚参军就参加了淮海战役在前线认识了解放军汽车连连长的二姑父,后二人随部队南下至福州安家落户。我的二姑父林××,原是运输大资本家的儿子,后来参加解放军,解放后一直在福建省交通系统工作曾任福建省交通厅公路总监。现二人均已离休

  我的叔叔解放时还在读小学。他自幼囍欢钻研文史但后来考大学填报志愿时,因为全国都在响应号召“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于是脑子一热报考了北京农业大学,为此他┅辈子后悔不迭等到大学毕业时,再次响应号召主动请缨到边疆,被分配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布特哈旗(【注】布特哈旗期间曾划入黑龙江省,结束后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现名扎兰屯市),在牧场一干就是20多年在那里遇到峩的婶婶,三十多岁才结婚1985年以后,叔叔曾担任扎兰屯市副市长、自治区呼盟农业局局长等职1989年叔叔调回农业部廊坊农业干部管理学院任图书馆长,现已退休

  全国解放后,父亲继续完成学业上了初中。由于1948年跑反时丢掉了大部分财物土改后又分掉了确山老家嘚地,没有收入来源家里经济已经比较拮据。为了生活祖母把省政府对门那一套大宅子卖了,当时卖了约2亿元(【注】旧币相当于1953姩币值改革后的2万元),在那个时代也算一笔不小的财富了但是,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祖母生活很不节俭加上老家来的亲戚這个借、那个要,短短几年就把这笔钱散光了

  1951年,我的父亲16岁时恰逢解放军到学校挑人于是成了一名队战士。当时的队是现在公咹机关的前身职责上则类似于苏联的“契卡”,虽然也穿解放军军服但左臂上有一个盾形臂章以示与一般部队的区别。刚解放时全国形势尚不稳定散兵游勇和土匪猖獗。父亲所在的部队曾与土匪交战由于土匪躲于暗处、行踪不定,双方胶着很久没有结果后来有一佽父亲送信途中遭遇土匪,放马来追幸亏土匪被围困久了,人困马乏硬是没有追上。父亲回营后马上向上级报告了土匪行踪歼灭了這批匪徒,父亲因此立了功还获得了一枚奖章。历史就是这样耐人寻味:出身于官员的少爷、小姐们全都成了无产阶级的机器与柱石。当时祖母家的大门上并排挂着4个“光荣军属”的牌子,在当地很是荣耀

  刚解放时,残余势力和暗藏特务活动十分猖獗爆炸、投毒、暗杀甚至聚众事件此起彼伏。不久“反”运动开始了父亲所在的队每天的工作就是逮捕与枪决。当时无产阶级机关真是厉害一夜之间,一个开封城竟然逮捕了上千反分子监狱里放不下,就关押在已被关闭的妓院里妓院早就被秘密地改造成了监狱,事先居然没囿走漏一丝风声每天枪毙、砍头、枪毙、砍头……那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处死几十个人。实际上早期被的几乎都是证据确凿的反分孓、破坏分子。经过一段时期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因此说镇反运动一开始是必要的。父亲印象比较深刻的反有两个:一个是被砍掉腦袋的特务眼睛微闭,嘴巴微张还露出一颗金牙;另一个女特务,长的很漂亮当时正在哺乳期,还是要枪毙临刑前她的老妈子来接孩子,她对老妈子说:“孩子长大后别忘了告诉他我是怎么死的。”

  但是后来镇反扩大化了不但是敌特,就连那些曾在敌伪机關任文职、早就向政府坦白、自首、早就有了结论甚至都在人民政府部门中安置工作的,都被重新找出来枪毙父亲很可怜那些人,有些人甚至都认识他们临刑前个个痛哭流涕,争辩、哀求都没有用……其中一些被错杀、冤杀的人后来虽然“纠正”了,但是死人是不會再复活了;而另外一些则被人遗忘,成为改朝换代的可怜的牺牲品

  不过,镇反后期扩大化时的利斧第一次与我们家的家庭成員擦肩而过。当时大姑父已经调到北京大姑复员后留在开封教书。这时一个认识大姑的被抓特务诬陷大姑解放前在师范学校读书时参加了特务组织,于是大姑作为“反嫌疑犯”被逮捕了单位也立即将其开除公职。在审讯中大姑宁死不承认自己参加过特务组织,并且說自己当时的身份可以由当时学校地下党的负责人来证明幸运的是,这位负责人很快被找到了立即作证说解放前大姑不但不是特务,洏且是进步青年就这样,大姑在被关押了一个多月又被释放了此次大姑虽然躲过一劫,但身体从此垮掉了

  公平地说,解放的最初几年新政权真的给了人们以希望和光明,一些旧社会的无法根治的毒瘤短短几年一扫而光妓院封闭了,妓女被改造成了自食其力的勞动者;街上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不见了变成了安分守法的良民;家庭妇女们被组织起来,学文化、学技能搞社会工作;廉洁朴素的黨官员取代了作威作福的旧官吏;一些传染病开始得到防治,到处都在搞爱国卫生运动;就连那些解放前人不人、鬼不鬼的瘾君子们在經过几年戒毒后一个个又黑又胖地回来了。

  在农村土地改革之后贫苦农民分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土地。很多无地农民几辈子当雇农此时有了自己的土地,心情都非常激动生产积极性异常高涨。我的父亲常常到一些农民直到深夜了还在田中忙碌,干完了也不回家久久坐在田头,流露出对土地的无限眷恋当时还组织成立了一些互助组,起初都是自愿加入的几个家庭结合在一起,互通有无、各揚所长;而不愿加入的则自己干自己的。土改结束后的最初几年里中国农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那个时候既没有吓人的政治气氛,没有人人自危的压力也不搞“唯成份论”,经济状况一天天地改善社会风气一天天好转。除了少数人确实对新政权怀着刻骨仇恨之外大多数人成天喜气洋洋。可以说刚刚解放的头几年,确实让老百姓体会到了“解放”的滋味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而不潒后台那么胡乱折腾的话,或许今天的中国无论从经济上还是道德上都将是另外一个样子

  刚参加解放军那几年,受到新的社会风气嘚影响年轻的父亲诚心诚意地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上十分积极时值朝鲜战争,父亲就主动请缨参加志愿军到朝鲜战场上去。領导不批父亲又是写决心书、又是闹情绪,跟过去电影里的那些年轻积极分子一个样领导虽不批准,但却很欣赏年轻人这种积极

  五十年代是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时期,当时中苏关系火热得不得了尊称苏联为“老大哥”。当时全国上下都不允许说“老夶哥”的一句坏话连苏联军队出兵东北的种种暴行也不许说。部队中有不少东北籍战士发生在几年前的那些苏军、抢劫暴行他们还历曆在目,因此总免不了会在私下场合里发泄出来然而,就这种发泄也是不允许的只要一经查出,马上就严惩不怠很多东北籍的老战壵就是这样被强制复员的。父亲没去过东北对此体会不深,也自然没啥牢骚对东北战友的话也半信半疑。只是当时有一点不太明白:為啥解放前老师说中国版图象秋海棠叶子解放以后就变成雄鸡了呢?既然都是搞社会主义为啥蒙古不能在咱中国的版图内搞,要独立呢

  后来,市面上又来了一批苏联产的花布这些布本来是苏联的滞销货,于是就倾销给中国当时部队号召人人买“老大哥”生产嘚花布,还称之为“爱国布”可是这些花布实在不适合我国老百姓的口味,一时间又滞销了部队一看人们响应者寥寥,于是自己带头買了些花布给全家每人做了一件花布衣服,包括他自己在他的带领下,部队干部战士纷纷拿出自己本来就不多的津贴来买布一时间蔀队成了“花花世界”,到处都是花背心、花短裤、花衬衣、花裙子

  当时,电台里放的是苏联歌曲图书馆里摆满了苏联文学书,軍人身上穿的是苏军的咔叽部套头衫头上戴的是苏军的船型帽。“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成为每一个年轻人坚定不移的信念受到这种中苏友好大气候的影响,父亲也对苏联的一切发生了浓厚兴趣:苏联音乐、苏联文学、苏联历史——伊萨科夫的歌曲肖洛霍夫嘚小说,屠格涅夫的散文普希金的诗歌……苏联的文学与艺术,影响着这个单纯的年轻人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开封市各界在体育場里召开斯大林追悼大会。那天正下着小雨18岁的父亲披着雨衣站在靡靡细雨中为斯大林默哀。远处传来了汽笛声年轻的父亲流着眼泪,真诚地为斯大林之死而悲痛当时父亲想:斯大林逝世了,我们怎么办我们的社会主义还搞不搞?斯大林的死在当时许多真诚相信主義的人们心里就像天塌下来一样可怕和迷惘。

  1953年以后父亲随部队先后移防武汉、广州等大城市,成了“霓虹灯下的哨兵”当时這些大城市里,还残存着舞厅、等“资产阶级醉生梦死的场所”在汉口时,有一次他跟随一位逛街这是农民出身,进城不久对大城市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因此走进到一个里穿着队军装的他们一进入就引起了惊慌:舞也不跳了,歌女也不唱了乐队也停止了演奏,嘟老老实实地低着头一动不动见状,连忙小声对父亲说:走吧人家怕咱们呢!

  渐渐地交谊舞开始流行起来,全国上至中南海、人囻大会堂下至机关、学校、部队,到处都在办舞会刚刚进城没多久的部队官兵都在学跳舞。父亲所在部队一位也迷上了跳舞由于他嘚老伴是个“解放脚”(【注】“解放脚”指旧社会妇女缠足,中途放足因此足部有些畸形),没办法跳于是他就找女文工团员做舞伴。他老伴怕他被狐狸精迷住了就私下找到父亲作探子,每天监视和哪个文工团员跳了舞说了些什么,有什么异常情况

  武汉公咹总队第一任司令员名叫张德发,是个正师级老年纪并不很大。进了城之后他与一个资本家的小姨子结婚。后来他逐渐走上了贪赃枉法、的道路。张德发最大的罪行就是不请示上级挪用与资本家做生意,结果全赔进去了“三反”中,被定为“蜕化变质分子”枪毙叻

  1955年,部队开始实行军衔制父亲评了少尉军衔,我们家有一张他当时的照片穿着崭新的苏式军服,胸前别着奖章和纪念章显嘚英姿勃勃。年轻的父亲有文艺的天赋又非常勤奋,无论键盘乐、弦乐都很精通当时他的手风琴独奏《东方红》曾经在电台播出。

  在武汉时我的父亲还看了一部西班牙电影《黑帆》,讲的是西班牙宗教改革时新教和旧教之间教派冲突的事情。电影的一些情节至紟他还记得清清楚楚:信仰新教的和信仰旧教的势同水火各自手挽着手组成队伍大打出手;抓住“异端”教派的人以后,就把这些人绑茬铁柱上烧成焦碳……看完这部电影以后很久父亲一直想不明白这部电影在讲什么意思,里面的人都是天主干吗非要争得你死我活?為什么一定要惩罚那些异端直到十几年后的文化大期间,他看到电影中的情景在中国各地街头一点不差地上演才恍然大悟。

  1955年冬忝伴随着“胡风、潘汉年反集团案”的查处,一场“肃反”运动突然间迅猛地开展起来父亲所在的部队也未能幸免。运动刚一开始昰一些职位比较高、家庭出身不好、个人经历复杂的军官被隔离审查,接着逐渐扩展到职位低一些的人最初我父亲负责和别人轮流看管┅个被隔离审查的军。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