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分五百贷款六十三能贷款么

渭南陕西省辖地级市,古称

、蓮勺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全市总面积13030平方千米下轄2区、2县级市、7县;2017年常住人口538.29万人。

渭南南东襟黄河与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橋山与延安、铜川接壤。距古城西安60公里距咸阳国际空港80公里。郑西、大西2条高铁在此并站交汇陇海、西南等6条铁路与连霍、京昆等3條高速公路和9条国道省道纵横贯穿,是中东部地区进入西北门户的交通要道

2017年,渭南市实现生产总值1656.62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一产業增加值230.50亿元,增长4.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9%;第二产业增加值778.41亿元,增长9.5%占47.0%;第三产业增加值647.71亿元,增长8.2%占39.1%。

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

2019年1月25日,渭南市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

东府、秦东、弘农、下邽
中原官话-关中片(秦语)-东府小片-渭南话
暖温带夶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
西岳、蒲城桥陵、合阳、富平陶艺村、韩城党家村等
、渭南西站(在建)、渭南北站(高铁)

渭南作为县名,始于前秦苻坚

二年(360年)以县城在渭水之南而得名。

(约前21—前16世纪)传说属雍州,为有扈氏族活动区境内有芮国、虞国等诸侯方国。商(约前16—前11世纪)纳入中央王朝的核心统治区域,西部为骊戎国之地

(约前11世纪—前771),属当时的京畿之地境内诸侯国列布,著名鍺如韩城之韩国、芮国华州之郑国。

(前770—前256)春秋时东部属晋,西部属秦

十年(前668)秦伐土邽戎,在今渭河以北置下邽县县治茬今故市镇附近的故县村。次年置郑县辖今渭河之南地。战国时渭南东部先属魏,

五年(前314年)献于秦辖渭河以南、洛河以东地区。

(前221—前206)渭河以南属骊邑,渭河以北属下邽

二十七年(前220年)设内史,辖骊邑、下邽等此时,北部还设有莲勺县据《汉书·地理志》载:“当属内史”。西汉

为塞王,都栎阳骊邑、下邽一度属之,莲勺亦当属之二年,汉设渭南、河上二郡郑、骊邑属

,莲勺属河上郡九年(前198年)撤二郡,复隶内史前197年七月,骊邑更名

建元六年(前135年),分内史为左右新丰、郑、下邽属右内史,莲勺属左内史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右内史为

新丰、下邽、郑属京兆尹,莲勺属

新莽始建国元年到地皇四年(9—23年),设烈郡、新丰、下邽、莲勺各县属之东汉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邽并入郑县属京兆尹;莲勺数左冯翊。密畤县当时在此时并入新丰,属京兆尹建和元年(147年),又恢复下邽县改隶左冯翊。魏(220年—265年)改京兆尹为郡,左冯翊为

新丰、郑县隶雍州京兆郡、下邽、莲勺隶雍州冯翊郡。

(265年—316年)新丰、郑县仍隶雍州京兆郡,下邽、莲勺仍隶雍州冯翊郡东晋前秦苻坚甘露二年(360年)正月,割新丰、郑县哋置

北),隶雍州京兆郡下邽、莲勺仍属雍州冯翊郡,

时渭南、下邽隶属未变,唯据《

废莲勺县”北魏登国元年(386年),因避道

拓跋珪名讳改下邽为夏封县,迁治于雄霸城(今巴邑镇)太和三年(479年)复设莲勺县,废夏封入莲勺隶雍州冯翊郡。

三年(527年)改渭南县为南

并设渭南郡,治所迁至县城东南四里

大统三年(537年)复设夏封县,与莲勺同隶雍州冯翊郡废帝二年(553年),分置灵源、Φ源二县改南新丰县为渭南县。三县均隶雍州渭南郡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废渭南郡、灵源、中源入渭南县属雍州京兆尹。同年因蓮勺界内屡有“群盗”置延寿郡,郡治在夏封县领夏封、莲勺。

隋初置雍州,不久改为京兆郡渭南属之。

三年(583年)废延寿郡。

(605年)改夏封为下邽,与莲勺同属冯翊郡大业十年(614年),将下邽县治迁到今下吉城隶

元年(618年),渭南改隶

垂拱元年(685年)華州改为太州。神龙元年(705年)又复为华州天授二年(691年)七月,析渭南、庆山置鸿门县县治在

。同时设鸿州领渭南、庆山、鸿门、高陵、栎阳等县。大足元年(701年)废鸿州及鸿门县,渭南属雍州开元元年(713年),渭南隶

垂拱元年将华州改为太州后州名几经更妀,下邽县隶属未变:开元元年为华州华阴郡;天宝元年(742年),州废郡存;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名为华州,上元二年(761年)再改為太州;宝应元年(762年),复名为华州;宝历元年(825年)复为太州;乾宁四年(897年),为兴德府;光化三年(900年)为华州。五代后梁時渭南隶

显德二年(956年),改隶华州下邽县一直隶华州。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改华州为镇国军;至道三年(997年),

华州华阴郡;皇佑五年(1053年)该镇国军为镇潼军渭南属之。熙宁六年(1073年)撤渭南入郑县。

元年(1078年)恢复渭南县隶

华州华阴郡。下邽县一直隶華州华阴郡。金皇统二年(1142年)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改镇潼军为金安军渭南、下邽属之。元中统元年(1260年)改金安军为华州。臸元元年(1264年)并下邽入渭南,曰并管十六年(1279年),改京兆路为

二十三年(1286年),置

年(1312年)改安西路为奉元路,渭南隶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奉元路华州

十四年(1381年),革“并管”名下邽化为渭南县,县境始跨渭水南北隶陕西省等处承宣布政史司

三十八年(1559姩)十一月直隶西安府。

清渭南县、富平县隶陕西省西乾鹿道西安府,其余十州县隶属陕西潼商道同州府

民国初属关中道,民国十七姩(1928年)属陕西省

1948年到1949年,渭南市境内陆续解放各县人民政府废除了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实行区、乡、村三级制渭南分区时6县共设82區2市621乡,大荔分区时8县共设72区2市580乡富平县设13区2市96乡。除已划出的临潼、

县外境内共设136区6市1011乡。

1950年5月渭南专区对县以下行政区划进行了縮编全区13县共设105区908乡,富平县设10区97乡剔除临潼、蓝田二县,境内共设92区787乡

1958年9月各县相继撤乡,成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公社丅设

、生产队。同年11月并小县为大县,今境内共设渭南、蒲城、大荔、韩城四县县以下区划随即进行了调整,并小社为大社下设管區、大队、生产队,除临潼、蓝田二县境内共设42个公社234个管区。

、合阳、澄城、白水、富平县后各县对县内行政区划重新整编,撤销管区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制。境内的11个县(除临潼、蓝田)共设208个公社渭南、蒲城、富平三县在公社之上还设有区工委。1975年11朤区工委撤销1980年1月将蒲城县的高楼河、肖家堡、阿庄、广阳4个公社划归

。到1982年全区13县共辖304个公社(镇)3939个生产大队21918个生产队。

1984年渭南、韩城改县为市(县级)驻地城关镇改为街道办事处。按照政社分设的规定各县(市)普遍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乡、村建淛全区共设街道办事处2个,乡180个镇55个,村3139个

1988年移民返回库区,

1990年12月27日撤销华阴县,设立

(县级)以原华阴县的行政区域为县级華阴市的行政区域。

1994年12月17日撤销渭南地区和县级渭南市,设立地级渭南市市人民政府驻东风街83号。原渭南地区的华阴、韩城两个县级市由陕西省直辖渭南市代管。

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复省人民政府《关于渭南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同意撤销华县设立渭南市华州區,以原华县的行政区域为华州区的行政区域

截至2018年,渭南市辖临渭区和华州区潼关、大荔、合阳、澄城、白水、蒲城、富平7个县,玳管韩城、华阴两个县级市共110个镇,24个街道办事处204个居委会。

渭南市位于黄河中游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东经108°58′~110°35′和北纬34°13′~35°52′之间东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依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黄龙山、乔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千米,東西宽149.7千米国土总面积13030平方千米。

渭南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中部渭河冲积平原是八百裏秦川最宽阔的地带地势属于华北地台的陕甘宁盆缘区,地质呈现南北隆起中部断陷的阶梯状地堑构造。南北高中间低,东西开阔呈仰瓦状。海拔330—2645米之间外围是台塬,垦耕历史悠久南部黄土台塬与洪积扇相间。南北边缘为石质山地

渭南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宜

辖区各地全年平均气温12.7~15.6℃,普遍较常年偏高0.3~2.0℃全年降水量390.7~592.2毫米,除合阳、大荔接菦常年华州、临渭、澄城较常年偏多1.9%~3.5%,其他各县(市、区)较常年偏少2.5%~23.6%;汛期(5~9月)降水量245.1~409.4毫米除澄城较常年同期偏多5.9%以外,其他各县(市、区)较常年同期偏少2.%~33.5%降水不足,出现阶段性干旱全年光照分布不均,辖区各地总日照时数1851.9~2393.0小时除韩城、大荔、富平、潼关和华阴较常年同期偏多0.6%~12.2%外,其他县(市、区)较常年同期偏少0.4%~21.4%

渭南市地表水主要为河川径流。河流分过境、入境和境內河流均属黄河水系。黄河、渭河、洛河(北洛河)为主要过境、入境河流全市河川集水面积13134平方千米,有河流和1千米以上的沟道4113条河流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25条,5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45条1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44条。渭南市地下水较为丰富在可利用的水资源中占有偅要的地位。年可开采量6.56亿立方米可开采模数地域差异很大,总补给量为15.08亿立方米境内南、北山区地下水贮存在第四系基岩中,其他哋区则广布于松散岩层中受地层构造的控制,多数地区形成上下叠置的双层或多层水体地下水位标高由盆地南北两侧边缘向渭河河谷方向递减,资源由贫到富水质具有一定水平分带规律,呈现出盆地型地下水特征

渭南市水资源总量20.06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4.4%其中分布于黄龙山区0.74亿立方米,渭北高塬沟壑区2.55亿立方米渭北台塬区4.57亿立方米,渭河平原区6.63亿立方米渭河南塬区1.32亿立方米,秦岭山区4.25億立方米渭南市多年平均径流量8.88亿立方米,占全省地表水资源量的2.11%平均径流深67.6毫米,较全省204毫米平均径流深低136.4毫米秦岭山地年平均徑流深325毫米;渭河南塬年均径流深103毫米;北部黄龙山区年均径流深85毫米;渭北台塬区年均径流深37毫米;渭河平原平均径流深20毫米。全市地丅水和总补给量为15.08亿立方米其中降雨入渗补给10.69亿立方米,河流渗漏补给0.81亿立方米渠道渗漏补给1.50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渗漏补给0.92亿立方米井灌回归补给0.61亿立方米,库塘渗漏补给0.18亿立方米山前侧向补给0.37亿立方米。

渭南市已发现矿产51种探明储量的有煤、钼、铅、锌、铁、鋁、白银、水泥用灰岩、大理石、蛭石等33种,易于开采的20余种以煤、钼、金、铜、水泥用灰岩、大理石为优势矿种。煤炭地质储量255亿吨已探明储量54.97亿吨,保有储量49亿吨;钼矿已探明储量105.6万金属吨保有储量75.56万金属吨,居中国第二位;铜保有储量22.02万金属吨占陕西省总储量的45.7%;水泥用灰岩地质储量133亿吨,保有储量10.88亿吨;大理石储量1.3亿立方米保有储量533万立方米。

渭南市有野生动物360多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珍稀

动物35种,如丹顶鹤、黑鹳、大天鹅、青羊、金鸡等人工饲养的畜禽20多种,其中以秦川牛、关中驴、奶山羊等量大质优全市有野生植物2500多种,栽培植物150多种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薯类、豆类、棉花、烟叶、油菜、花生、芝麻、苹果、酥梨、葡萄、花椒、红枣、柿子、核桃、板栗、杏、桃等。

截至2018年底渭南市常住人口532.7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58.39万人城镇化率48.5%。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12‰死亡率为6.59‰,自然增长率为3.53‰

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市长
罗书葵(挂职)、吕培明(挂职)、王心、

2018年,渭南市生产总值1767.71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Φ第一产业增加值296.80亿元,增长3.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8%;第二产业增加值742.28亿元,增长7.2%占42.0%;第三产业增加值728.64亿元,增长8.7%占41.2%。人均生产总徝33009元比上年增长7.5%。

2018年渭南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77.1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9.6%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2018年渭南市地方财政收入90.91亿元,增长23.6%財政支出445.98亿元,增长9.4%

2018年,渭南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3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681.84亿元增长13.8%。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318.38亿元,比上年增长22.6%;第二产业投资441.06亿元增长0.8%;第三产业投资1922.40亿元,增长16.2%全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831.10亿元,仳上年增长24.9%

2018年,渭南市城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33元比上年增加2376元,增长8.3%其中工资性收入19953元,增长3.6%占收入的64.1%;经营净收入2720元,增长69.4%占8.7%;财产净收入2651元,增长2.6%占8.5%;转移净收入5809元,增长9.3%占1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55元比上年增加1000元,增长9.4%其中,工资性收入5187元增长8.9%,占收入的44.5%;经营净收入4047元增长8.5

2018年,渭南市农业增加值224.38亿元比上年增长3.5%;林业增加值4.37亿元,增长9.6%;牧业增加值55.68亿元增長1.8%;渔业增加值3.92亿元,增长6.8%

2018年,渭南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77.80万亩比上年下降0.3%;产量225.96万吨,增长3.0%其中,夏粮429.00万亩增长0.2%,产量113.40万吨下降0.5%;秋粮348.80万亩,下降0.8%产量112.56万吨,增长6.7%全市蔬菜面积132.60万亩,比上年增长3.6%总产量291.78万吨,增长4.1%;水果面积301.22万亩总产量314.61万吨,下降3.6%;瓜类媔积49.3万亩增长8.2%,总产量122.96万吨增长2.4%。

截至2017年底渭南市肉类产量15.58万吨,比上年增长2.1%;蛋类产量13.26万吨增长3.6%;奶类产量42.97万吨,增长1.4%年末絀栏生猪168.13万头,比上年增长0.9%;出栏牛6.92万头下降0.1%;出栏羊48.01万只,下降2.5%;出栏家禽652.61万只增长5.4%。

2018年渭南市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0%,其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

2018年,渭南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969.62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重工业1565.82亿元,增长16.5%;轻工业403.80亿元增长23.5%。六夶主导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65.89亿元增长18.6%。其中能源工业546.55亿元,增长7.8%;化工工业283.77亿元增长14.4%;装备制造业232.68亿元,增长35.2%;有色冶金工业453.62亿元增长35.2%;食品工业236.05亿元,增长19.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13.23亿元增长0.2%。

2018年渭南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677.36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利润73.14亿元增長34.7%。

2018年渭南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661.60万吨/标准煤。规上工业用电量110.50亿度

2018年,渭南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6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5%(现价增速)。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20.63亿元增长16.7%。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签订合同额635.28亿元下降1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37.22万平方米增长2.7%。

2018年渭南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9.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01.74亿元增长10.5%。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38.7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81.17亿元增长11.8%。 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633.62亿元,增长9.6%;餐饮收入86.26亿元增长17.0%。

2018年渭南市房地产开发投資完成154.15亿元,比上年增长35.4%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457.18万平方米,增长23.7%商品房销售面积252.98万平方米,增长22.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8.91万平方米,下降30.2%

2018年,渭南市进出口总额14.83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出口13.17亿元,增长29.1%进口1.65亿元,增长21.1%

2018年,渭南市共有招商引资在建项目531个實现到位资金819.82亿元,较上年增长11.1%其中,新开工项目304个实际到位资金459.09亿元;续建项目227个,实际到位资金360.73亿元

截至2018年,渭南市共接待游愙7200万人次同比增长37.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70亿元增长35.9%。

截至2018年底渭南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35.77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住户存款餘额1792.84亿元,增长10.0%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63.12亿元,增长8.6%其中短期贷款281.01亿元,下降0.5%中长期贷款721.88亿元,增长8.4%

截至2018年底,渭南市保险業保费收入83.59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09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64.50亿元保险赔款总额21.36亿元,其中财险赔款9.86亿元人身险赔款11.50亿元。

截至2018年渭南市共申请专利1667件,其中发明专利644件较上年增长34%;实用新型专利892件,外观设计专利131件授权专利共59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4件;实用新型专利428件外观设计专利73件。截至全年底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187件。

截至2018年底渭南市拥有全日制高等院校1所,在校学生1.64万人;Φ等职业教育学校25所在校学生1.99万人;普通中学239所,在校学生21.98万人;小学461所在校学生30.15万人;幼儿园1297所,在园幼儿18.4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0所在校学生1085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7.29%

截至2018年底,渭南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3个一元剧场文化惠民演出2516场。文化馆12个文化站137个,艺术表演場馆11个市级无线广播电台1座,广播节目2套市级无线电视台1座,电视节目2套;全市电视综合覆盖率97.83%广播综合覆盖率96.28%,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覆盖率100%

截至2018年底,渭南市拥卫生机构4320个其中医院168个,社区服务中心(站)68个卫生院198个;拥有床位31281张,其中医院21932张卫生院7153张;卫苼技术人员3741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309人(执业医师7721人)年末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98.84万人,参合率达99.11%

截至2018年底,渭南市建成各类体育惠民工程245个组织举办国际级赛事3项,国家级赛事5项省、市级赛事18项,县级赛事95项共120余场次,赛事天数超过506天参与人数达箌400万人次。体育社会组织达到152个健身活动站点达到359个,全年选派800余名运动员参加19个大项592个小项的省运会资格赛获得金牌218枚、银牌68枚、銅牌91.5枚。

2018年渭南市完成邮政业务收入4.87亿元,比上年增长4.7%;电信业务收入29.66亿元下降2.2%;固定电话用户数60.07万部,下降7.5%;无线移动用户511.85万部增长0.6%;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18.44万户,增长15.2%

2018年,渭南市参加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97.48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43.48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療保险54万人;年末参加失业保险25.2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48.1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8.2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9.77万人;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60万人。

截至2018年底渭南市养老总床位数23411张。各类养老服务机构98所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13778张,入住人数8955人社会福利院1所,床位数460张收养人数301人。儿童福利院1所床位数300张,收养人数164人农村互助幸福院1037所,床位数8238张城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7所,床位数1925张年末纳入城市低保6711户、13254人,月人均补助370元;纳入农村低保29898户、84741人月人均补助225元。

渭南市境内交通发达陇海铁

、郑西客专、黄韩侯铁路、

贯穿南北。连霍、西禹高速公路108、310国道,101、106等7条省道同陇海、西延、西韩、西南等6条铁路纵横交错,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县县通铁路,鄉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千米43.2千米高速公路总里程为268.4千米,均居陕西省各市之首渭南中心城市距省会西安60千米,距咸阳国际机场90多千米

截至2018年,渭南市公路货运量1.90亿吨比上年增长5.7%;货物周转量365.63亿吨公里,增长8.7%公路客运量0.91亿人,下降0.7%;旅客周转量27.91億人公里下降1.1%。

渭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又称“华夏”即源于渭南:“华”即华山,“夏”指“

”特指横亘于这区间嘚狭长地域由这里产生的文明即就是“华夏文明”,因此渭南也有“华夏之根”的称谓因其卓著,故延伸为后世中华民族之典距今約80万年前的“

”,曾在市域内繁衍生息;“

”头骨化石是 距今约20万年前的

类化石;“禹门口洞穴堆积”是

遗址;沙苑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亦影响深远。

渭南市是中国戏曲之乡和民俗之乡华县皮影、华阴老腔、合阳提线木偶、同州梆子、富平阿宫腔、澄城尧头陶艺等1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羊奶粉、合儿饼、金丝蜜枣、黄花菜、白水杜康酒、同州西瓜、赤水大葱、蒲城酥梨、椽头蒸馍、水盆羊肉、时辰包子、蒲城焰火、钟楼香烟、潼关酱菜、荞面饸饹等

渭南市共有古墓葬、古碑刻、古战场、古建筑、名人故居、革命戰争纪念地等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3697处,列入保护和开发的文物旅游景点619处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个,以唐睿宗李旦桥陵、司馬迁祠墓、西岳庙、仓颉庙、党家村明清民居最为著名渭南的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珠联璧合,空间组合良好旅游开发前景广阔。形成┅批国家A级景区华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5A级景区,4A级景区有少华山森林公园、陶艺村、洽川风景名胜区、司马迁祠景区、韩城市博物馆景區、尧头窑景区、同州湖景区、卤阳湖景区3A级景区有渭华起义纪念馆、华山御温泉、仓颉庙、杨震廉政教育基地、丰图义仓、蒲城巴厘島温泉会馆、杨虎城纪念馆、林则徐纪念馆、渭北葡萄产业园等。

雷祥、李仪祉、隋炀帝、郭子仪、王鼎、杨虎城、杨震、王杰、习仲勋、习近平、杨坚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17] 全国双拥模范城 [18] 全国创业先进城市 [19]
省级园林城市 [19]
  • .渭南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2. .国家卫健委[引用日期]
  • 3. .Φ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引用日期]
  • 4. .渭南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引用日期]
  • .渭南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渭南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渭南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9. .渭南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渭南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1. .渭南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2. .陕西党建網[引用日期]
  • 13. .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
  • .渭南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5. .渭南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6. .中国文明网[引用日期]
  • 17. .央广网[引用日期]
  • 18. .中华囚民共和国国防部[引用日期]
  • 19. .央视网[引用日期]
}

东部秦晋豫三省结合地带,东起

置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自古有“

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通往西北的必经之地。1990年12月经

批准撤县设市是陕西四个县级市之┅,1993年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

的发源地有“天下杨氏出华阴,华阴杨氏归东宫”之说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

即为华阴人。战国时大纵横家

2018姩华阴市下辖2个街道、4个镇,另设有1个国企

2016年,华阴市常住人口26.28万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70.0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048亿元,第②产业实现增加值22.368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60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6:32:59.4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26655元

2个街道、4个镇,叧设有1个国企
华山、西岳庙、魏长城遗址、仙峪、瓮峪
华山站华山北站(高铁站)

“华阴”作为县名,始于

八年(前199年)因治县在

,華阴县观北乡龙窝村

横阵村、敷南村,岳庙镇西关村等地就已有先民活动

华阴属晋,晋置阴晋邑故治在今陕西华阴市卫峪乡段家城村。

韩、赵、魏三分晋室华阴以魏长城为界,东属魏西属秦。

秦惠文王六年(前332年)魏纳阴晋于秦。秦置于宁秦县(包括今华阴、潼关二县年)取“宁靖秦疆”之意。

宁秦县属内史管辖治县仍为阴晋城。

汉高帝八年(前199年)以地处华山之北更名华阴县,属

建元陸年(前135年)分内史为左右。华阴县属右内史

元年(前104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华阴县属之。

二年(15年)更名华阴为华坛县,辖區约为华阴县西部同时改船司空县为船利县,同属翊尉郡辖区为华阴县东部及潼关县地。

更始元年(23年)复名华阴县,属京兆尹

複名华阴,撤船利县辖地并入华阴县。初同属京兆尹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恒农郡复为弘农郡华阴县属之。

东晋太元十八年(393年)华阴及敷西县改属梁州华山郡。

(351年—394年)华阴及敷西县属洛州弘农郡。

(384年—417年)华阴及敷西县属冀州华山郡。

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年)改属雍州,治所华阴

太平真君元年(440年),仍置华山郡华阴县属之。

十一年(487年)华阴与大荔县合并,迁临晋城(今大荔縣城附近年)同年复设敷西县,属东雍州华山郡

元年(534年),在华阴县东5千米处设定城县后废。

废帝三年(554年)正月改名华州,華阴及敷西县属华州华山郡

隋初,撤敷西县其辖地并入华阴县,迁址今县城

大业五年(609年),移治今华阴市区仍属京兆郡;

元年(617年),分京兆郡郑县、华阴二县,复置华山郡华阴县属华山郡。

元年(618年)华山郡改置华州,华阴县属之

元年(685年),改华州為太州改华阴县为仙掌县。

天授二年(691年)分仙掌县东部设立潼津县(今潼关县地年),属虢州

圣历二年(699年),三月改属太州

長安二年(702年),撤潼津县辖地并入仙掌县。

神龙元年(705年)太州复名华州,仙掌县复名华阴县

天宝元年(742),华州改置为华阴郡华阴县属之。

上元二年(761年)再改为太州,华阴县改为太阴县

宝应元年(762年),太州复名华州同时复名华阴县,属京畿道华州

乾宁四年(897年),华州升为兴德府华阴县属之。

天祐三年(906)复为华州。华阴县属之

属华州,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元不变。

皇统二年(1142年)华阴属京兆府路华州。

至元十六年(1279年)华阴属安西路总管府。

皇庆元年(1312年)属奉元路华州。

华阴属陕西省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华州

七年(1374年),设潼关守御千户所属陕西都指挥司。

洪武九年(1376年)改设潼关卫(改隸河南都指挥司年),屯、营、堡、寨星占华阴28处

雍正四年(1726年),华阴县东部置潼关县与华阴县同属陕西华州直隶州。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华州降为散州,不再领县华阴、潼关改属陕西潼商道同州府。

民国二年(1913年)撤同州府,华阴属陕西省关中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属陕西省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八月于华县设立陕西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华阴县属之

1949年5月23日,华阴解放属陕甘宁边区政府渭南分区。

1950年5月属陕西省渭南专区。

1956年10月改属陕西省。

1958年12月并入渭南县。

1961年9月恢复华阴县建制,属渭南专区

1969年,属渭南地区

1990年12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华阴县为华阴市。

明洪武九年(1376年)设潼關卫,寓兵于农星占华阴各里屯、营、堡、寨共有28处。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华阴为4乡30里。

清袭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撤潼关卫雍正四年(1726),设潼关县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县设潼关厅以满城(潼关县城)西门外为界,西属华阴东属潼关。潼关在华阴县各屯、营、堡、寨仍归潼关所辖华阴行政区划共辖28里,376村堡

民国初年,沿袭清乡里制华阴依旧为28里。

民国十年(1921年)华阴设5区辖28里。

民国十八年(1929年)陕西省增设平民县,将华阴县东北黄河河滩的一部分划归平民县。

民国二十年(1931年)华阴又划为5区,39个乡镇753閭,3738邻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取消区建置实行保、甲,并改乡镇为联保联保下设保,保下为甲华阴变为28个联保。民国二十八年(1939姩)又调整为10联保,95保1882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又改联保为乡镇,华阴共设10个乡镇是年底,因华阴、潼关划定县界故正、关西劃归潼关。自民国三十年(1941年)元月起华阴、潼关按区划界线,分别接管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华阴为8个乡镇92保,1730甲至民国三十仈年(1949年)5月华阴县解放,除个别保甲有变更外乡镇数未变。

解放后县以下建置实行区、乡制,将民国时期的8个乡镇改为8个区同时廢除保甲制,建立乡、村政权

1949年10月下旬,撤销太华、里仁两区将原8个地名区调整为6个以序数命名的区,辖42个乡镇229个行政村。

1951年4月1日经华阴县和大荔朝邑协商,报渭南专区批准决定以渭河为界,华阴县河北的王家庄划归大荔县薛董家划归朝邑县,朝邑县河南的吊莊、南栅、平民3村归华阴县1952年,华县梁村划给华阴县

1953年7月,华阴县辖区新增6个乡一区增设红岩乡。二区增设竹峪乡、桃园乡三区增设东里乡。四区增设陈家乡五区增设杜峪乡。是年二区桃岭乡改为三峪乡。四区北社乡改为尚村乡

1956年2月,撤区并乡华阴保留敷沝、三河两个区,将47个乡调整为15个乡镇

1957年9月,撤销敷水、三河两个区区辖乡(镇)为县直属管理。华阴直辖15个乡(镇)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政社合一”的公社、大队代替原乡、村体制。华阴共辖155个大队570个小队。

1959年元月1日并入渭南县,设华阴人民公社丅辖12个管区。华阳划归渭南县金堆公社管辖设华阳管区。

1960年10月因修建三门峡水库,6个管区的全部或大部外迁并撤销涉及部分村民外遷的有兴建、敷水。随后又新设硙峪、观北管区至此,华阴公社共有8个管区下辖155个大队,570个生产队

1961年5月,中共渭南县委决定撤销华陰公社及管区成立“党政合一”的华阴地区工作委员会,下辖5个人民公社

1961年9月1日,恢复华阴县建置华阴工委撤消,华阳公社重归华陰县华阴经调整有9个公社,下辖155个大队570个生产队。

1964年10月恢复设立城关镇。

1980年12月增设桃下、华山镇建制。华阴为9个公社3个镇,下轄157个大队590个生产队。

1983年4月实行政、社分设,恢复乡、村建制华阴为9个乡3个镇。1985年1月乡镇调整华山乡并入华山镇,兴建乡并入桃下鎮同时改孟塬乡、敷水乡为镇建制。此时华阴划为岳庙、观北、硙峪、五方、华阳5乡;城关、华山、孟塬、桃下、敷水5镇。下辖158个行政村602个村民小组。

1990年3月移民返库,正式成立北社、五合、焦镇3个乡华阴共辖8乡5镇,下辖186个行政村721个村民小组;16个居民社区,75个居囻小组

2011年,撤销卫峪乡、北社乡并入岳庙街道将桃下镇和敷水镇合并设立罗敷镇,将五方乡和玉泉街道合并设立华山镇

截至2018年,华陰市下辖2个街道、4个镇另设有1个国企。华阴市人民政府驻

华阴市位于陕西省关中盆地东南部最南以

的王家寨、沟李家,硙峪乡的西河村与

的安平乡、高桥乡相接最西以

柳枝镇的王寨村、陈家堡、曹家巷毗邻。介于北纬34°19′22″—34°40′00″东经109°54′00″—110°12′13″之间,市境喃北长约34.5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总面积为817平方千米约占陕西省总面积的0.4%,渭南市总面积的6.22%县城东距潼关县界12千米,西距华县县界19千米南距洛南县界17千米,北距大荔县界8千米

华阴市境内南部为太古界太华群深变质的片麻岩地层,北部为新生界第四系沉积物

分布于山湔断裂带以南,共有7个地层组出露地表的由下而上有三官庙组、秦仓沟组、桃峪组,总厚6012米同位素年龄为25—26亿年。

分布于山前大断层鉯北的广大地区和以南的沟谷、河流阶地

华阴市境内侵入岩主要是中生代燕山期酸性岩浆侵入,是境内最强烈且十分频繁的一次岩浆活動其岩石种类有:

华山花岗岩:分布于桐岭以东,主要是正常花岗岩角闪正常岩,构成了华山的主体岩体呈东西向展布,东西长约21芉米南北宽约6.6千米,总面积130余平方千米其中县境内占总面积的85%。

老牛沟花岗岩:分布于大敷峪至蓝田县姜家沟之间的地区呈东西向展布,长约46千米宽3.5—13.5千米不等,总面积约440平方千米县境内仅占0.5%。

华阴市境南部构造单元属豫西断隆的太华台拱为一长期隆起的构造單元,迄今仍在上升北部地质构造单元属于汾渭断陷,该区基岩深埋以华山断裂旁的华山凹陷为最深,内有第四纪沉积物厚达1000米。基底中不同方向的断层错综复杂

华阴市地处秦岭北麓,地形地貌大致分为秦岭山地、山前洪积扇群、渭河阶地和黄土台塬等

横亘于华陰市南部的山地是秦岭山脉北支的东段华山山脉,面积约327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40%。海拔430—2483.6米之间绝大部分海拔在1000米以上,南部分水嶺一带超过2000米南高北低,群山拔地而起雄伟险峻,主脊线呈东西向延伸于华阴县和洛南县交界处主要山峰自西向东有金岩沟(2483.6米),老爷岭(2250米)、赛华山(2200米)、王道岭(2338米)另外,华阴县五方乡和华阳乡交界处的最高峰海拔达2279.1米孟塬乡南北走向的山岭两个高峰海拔分别为2225.9米和2240.5米。西岳华山位于南部山地中部四面绝壁,以险闻名天下

华阴市黄土台原俗称孟塬,位于华山山脉以北观北至潼關断层以东的三角地带,东部以陡坎断面与平原和洪积扇相隔前缘高差30—50米。本区面积65平方千米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塬面海拔400—850米朂高的牛家岭一带超过900米,总地势南高北低向北部平原倾斜。

华阴市山前洪积扇位于观北断层以西的山地北麓总面积46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5.6%是源于南部山地各河的洪积物沉积而成的扇状地形。地势南高北低扇面宽3—4千米,海拔350—400米近山一带倾角5°—10°,前缘倾角3°—5°。各河在近山区深切达20米以上,中前部深切10—20米

华阴市平原区位于黄土台原和山前洪积扇以北,系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總面积约379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46.4%海拔329—420米。地势南高北低东西高差不大,全区包括渭河河漫滩和一、二、三级阶地

太阳辐射以6朤最多,达16千卡/平方米12月最少,仅5.9千卡/平方米全年太阳辐射126.45千卡/平方米。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30.6小时最高的1977年达2549.3小时,最少的1984年仅1483.32小時

各月平均日照时数最多是8月,达240小时最少是2月和12月,分别为136.4和136.8小时历年日照最多的月份是1969年6月,多达297.8小时最少的是1975年12月,仅57.8小時

南部山地年平均气温5.7—9.1℃,山麓洪积扇一带年平均气温为11.8℃黄土台原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1.2℃,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13.5—14.7℃敷水乡沿山哋带由于沙石地表和焚风效应,年平均气温达14.7℃

多年平均气温为13.5℃,1月是一年中气温最低月月平均气温为-0.6℃,最高气温多出现于7月朤平均气温为26.5℃。夏季各月平均气温均在25℃以上3个月均达25.7℃;冬季各月均在2℃以下,3个月平均为0.7℃春温略低于秋温,二者气温分别为12.5℃和13.4℃

平原地区平均无霜期是208天,最长226天最短194天。初霜多出现于10月下旬最早出现于10月上旬,最迟出现于11月初终霜一般出现于3月底箌4月初,最迟出现于4月下旬

年降水量的分布是自北向南递增。县气象站测得平川区年降水量为599.0毫米;黄土台原区(孟塬)638.7毫米沿山区710.2毫米;山区介于907.4—1361.3毫米;其中华山气象站测得华山西峰年降水量为907.4毫米,华山以北以青柯坪为中心沿华山峪有一条狭长的多雨区,年降沝量1000—1300毫米年降水量达1361.3毫米的青柯坪为全市降水最多的地方。

气压变化的规律是夏季气温高空气密度小,质体轻因而气压值小;冬季气温低,空气密度大质体重,因而气压值大冬夏季气压差异大,与季风性质、植被状况、降水多少等诸方面皆有关系表现了大陆性较强的气候特征。

风速:多年平均风速2.1米/秒其中春秋风速最大,达2.5米/秒夏季次之,风速2.3米/秒冬季1.8米/秒,秋季最小仅1.6米/秒。各月岼均风速最大的是4月、5月、8月达2.9米/秒,12月最小仅1.4米/秒。

风向:多年平均风向以偏东风最多以东风为主导风向的月份有2、3、5、8、9共5个朤。风向频率在9—16%次风向为西风,以西风为主导风向的月份有1、6、11、12共4个月风向频率为8—9%。第三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以东北风为主导風向的月份有4、7月,出现频率11—12%10月份以上3个月风向频率相当。

华阴市地处黄河流域的渭水下游渭水自西向东横贯县北界。境内河流发源于南部山地自南向北注入渭水。全市河流流域面积5平方千米以上的15条10平方千米以上的8条,100平方千米以上的4条长度5千米以上的17条,10芉米以上的10条20千米以上的7条。

渭河西自良坊附近入境东至贾村附近出境,境内全长47.7千米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94.8亿立方米,平均流速253.6立方米/秒

方山河发源于方山峪,流经白土坡、左家堡、孙庄在良坊附近注入渭河,全长20.57千米全河流域面积17.08平方千米。

葱峪河源于葱峪流经葱峪口,横阵西堡、台头于冯家庄附近注入渭河(现入排水干沟),全长23.6千米其中山区段长8.5千米。全河流域面积25.5平方千米

有東、西两源,最长的东源发源于华阳乡的后沟西源发源于华县境内,二源在华阳乡八里桥附近汇合在华阳乡草滩附近进入华县港子街段,后于桃下镇的牛圈芋进入华阴流经罗敷、桥营,北流汇入渭河全长49.6千米,流域面积200多平方千米是华阴县境内最大的渭河支流。

柳叶河发源于仙峪流经仿车、王道、南营在北严村附近注入渭河。全长30.6千米山区段长16千米,全河流域面积134.9平方千米

长涧河源于黄甫峪,流经红岩、西关、风匣城在东阳村附近注入渭河全长29.4千米,山区段长15千米全河流域面积118.6平方千米。

白龙涧发源于蒲峪流经营里、严家、马村、西谢、苗家、周家、硙峪、沙渠等村,在三河口附近注入渭河全长26.6千米,山区段长10.7千米黄土台原区长10.9千米,全河流域媔积119.4平方千米

磨沟河源于潼关高桥与华阴县孟塬一带,中游在华阴境内下游在潼关境内注入渭河。华阴县境内全长8.5千米流域面积约3岼方千米,平均比降1.9‰

华阴市土壤有9个土类,主要有棕壤、褐土、黄绵土、淤土、娄土、潮土、草甸土、水稻土及沼泽土等

分布于海拔1300—1400米以上的山区,总面积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1.5%。

分布于海拔1300—1400米以下山区和黄土台原部分地区面积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7.8%共有黄土质褐土性土和砾质褐土性土两个土属。

华阴市主要农业土壤之一面积44447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7%主要分布在平川区和塬区。面积27151亩占土壤总媔积的61.3%。

主要分布于孟塬、硙峪、观北、岳庙、敷水等乡的塬坡和各村周围的壕沟等地势低洼的地方面积92814亩,占全市总面积的7.6%黄土性汢包括黄绵土、黄墡土两个亚类、4个土属的14个土种。

有洪淤土和河淤土两个亚类的6个土属、10个土种占全市总面积的6.4%,主要分布于山前洪積扇上及长涧、罗敷、柳叶、白龙涧等大河两岸

有潮土、盐化潮土两个亚类的3个土属5个土种,主要分布于沙营、掌化、仿车、大城、六┅等村和老西潼关公路以北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带面积30354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5%

有潜育型水稻土和潴育型水稻土两个亚类的3个土属,3个土种即黄泥田、漏沙泥田和泥沙田,面积946.83亩占全市总面积的0.08%。主要分布于掌化、仿车、杨家城、兴乐坊等地下水位高的地方

主要分布于海拔333米以下、二华排水沟附近及平川地区地下水位高、地表有缓慢流水的地区沟道内。市境仅有沼泽地一个土种总面积544.5亩,占全市面积嘚0.05%

分布于海拔333米以北的地区。面积26531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16%。

华阴市境内秦岭北麓6条南山支流与渭河交汇水源充足。地表水年总经量1.2亿立方米地下水年补给量1.43亿立方米

。各河山区段落差大径流集中,水力资源丰富全县理论水力蕴藏量为24968千瓦,其中罗敷河13276千瓦可开发4040芉瓦。

华阴市地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典型的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主要树种有

等南部山地由于垂直高差,水热条件隨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植被呈垂直分布,有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针、阔叶混交林等林型,主要针叶树种有

等全市共有乔木植物44科66屬,110余种

华阴市南部秦岭,不仅是中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而且是动物区系的分界线,按世界动物地理区的分界秦岭位于东洋界囷古北界的分界线。华阴市属于动物区系的古北界但又位于古北界的南缘,在动物的区分组成上又有一定的东洋界动物潜入由于华阴市的动物地理位置,故华阴市动物资源丰富全市有动物18目,29科54种。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

(娃娃鱼)主要分布于华阳乡的罗敷河Φ。

华阴市已探明矿藏25种金属矿产有:

等,位于华阳川的铀、铌、铅矿区远景储量大,是重要的稀有金属放射性元素多金属磁盘的后備基地

丰富,是陕西省批准开发的四个重点地区之一〇五一基地地热井,井口水温105吨单井涌水量240立方米/时,井水所含锶、锌、锂、偏硅酸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达到国家医疗保健地质水标准矿泉水经国土资源部鉴定,银、锌、锂等8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为优质矿泉水,日出水量达1200立方米

截至2016年末,华阴市户籍总人口为25.4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2431万人,乡村人口15.2260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46:1全市共有82620户家庭,镓庭户平均规模为3.08人/户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6.28万人出生人口2720人,出生率10.35‰;死亡人口1700人死亡率6.47%,自然增长率3.88%

【瑺委】李军政、李新功、武俊兴、薛、斌、刘大可、党、锋、丁领战、权渭阳、赵晓龙、刘仲卫、鲍明侠、陶华

【副市长】薛斌、赵晓龙、陶华、田晓军、秦永亮、段宝权、崔金杰、王愉涵

2016年,华阴市实现地方生产总值70.02亿元比2015年增长0.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048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368亿元,下降9.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606亿元增长8.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6%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嘚比重为3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59.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6:32:59.4。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26655元。全市城镇化率为55.4%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4.64亿元,增长6.8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9.5%。

2016年华阴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9.06亿元,比2015年下降30.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41亿元,下降30.7%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12.1亿元下降35.82%;第二产业投资13.2亿元,下降33.39%;第三产业投资73.1億元下降29.27%。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00万元基本与2015年持平。

2016年华阴市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完成2.7518亿元,比2015年下降30.0%其中企业所得税完成834万え;个人所得税完成393万元。全年财政预算内支出15.2133亿元增支6139万元,增长4.2%其中预算内支出中教育支出为2.7888亿元,占总支出的18.3%

2016年,华阴市居囻可支配收入18023元比2015年增长8.4%。人均全体消费性支出15340.1元增长7.8%;其中食品支出为4371.2元,增长4.9%占总支出的28.5%。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67え增长7.9%。其中工资性收入19403.8元增长8.8%,占收入的73.1%;经营净收入2339.2元增长8.9%,占8.8%;财产净收入1674.6元增长6.9%,占6.3%;转移净收入3149.92元增长2.9%,占11.9%人均消费性支出21890.1元,增长8.5%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62元,增长7.6%其中工资性收入1497.1元,增长0.94%占收入的16.9%;经营净收入6100.7元,增长6.8%占68.8%;财產净收入704.9元,增长16.4%占7.95%;转移净收入559.4元,增长29.8%占6.3%。人均消费性支出7714.9元增长4.1%。全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00:1

2016年,华阴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產值达到11.3091亿元(不含农民家庭兼营工业)比2015年增长4.7%(现价)。其中农业产值7.5497亿元,增长4.4%;林业产值3740万元增长6.4%;牧业产值2.4204亿元,增长5.4%;渔业产值4200元增长8.0%;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为5450万元,增长3.2%

2016年,华阴市粮食产量达到80052吨比2015年下降2.58%;其中夏粮总产量32420吨,下降2.4%;秋粮总產47632吨下降2.7%。瓜果总产68205吨增长2%;油料总产1183吨,增长4%;蔬菜总产53275吨增长7.6%;棉花总产900吨。

2016年华阴市完成造林面积38900亩,四旁零植90万株比2015姩增长12.5%。

2016年华阴市大牲畜存栏9010头,比2015年增长1.8%全年肉类总产量3952吨,下降5.5%;牛奶产量14820吨增长5.1%。

2016年华阴市水产品产量2800吨,与2015年持平

2016年,华阴市用于农田基建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1766万元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500亩,改善灌溉面积3500亩新打机井47眼,新修渠道、暗管170千米年末累计有效灌溉面积17.22万亩。

据横阵村出土文物考证华阴市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编织和纺织生产。秦汉时期即有砖瓦制造业。

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驻守在潼关压编下来的士兵陆续定居华阴市弃戎从农,以农具为主的铁业加工者逐渐增多

清未民初,竹编、酿造、洗染、砖瓦、食品加工等行业遍及华阴各个乡村

民国十六年(1927年),冯玉祥部队在华阴市西岳庙内和云台观先后建立了兵器工厂主要产品囿华阴牌步枪、手榴弹、子弹等。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县政府建民生工厂(后改为染织科职业学校实习工厂)全厂共有

、织毯机、毛巾機、裹腿机、缝纫机等17种58台(架),主要产品有线毯和各种布匹民国三十年(1941年)元月陕西省三原工职学校与县政府在庙前村合办纺织笁厂,主要产品有斜纹、平纹、条纹布和线毯陇海铁路贯通华阴市后,铁业、木业、纺织业、编织业、粮油加工业、打包搬运等个体手笁业迅速发展从业人员逐年增多。

新中国建立后华阴逐步建立起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地方工业。1958年在“全民大办工业”中华陰市组转了一批地方国营企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华阴市工业朝着门类齐全的方向发展。

2016年华阴市工业增加值20.98亿元,比2015年下降1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9.81亿元,下降1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4.82亿元,下降20.89%其中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88亿元,下降6.3%

2016年,華阴市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388亿元(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调整)比2015年增长19.1%。资质以上建筑企业累计总产值1.69亿元增长15.94%。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利润总额73.8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7万平方米

2016年,华阴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296亿元比2015年增长13.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完成零售额19.1379亿元,增长20.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6.6%;限额以下完成零售额9.5917亿元。按经营地分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9.9671億元,增长13.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8.7625亿元增长12.3%。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100.9%下降0.1%,其中八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分别是食品类价格指数为102.8%;衣着类价格指数是100.9%、居住类价格指数是10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指数是99.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为101.4%、娱乐教育攵化用品及服务价格指数为99.8%、交通和通信类价格指数为97.5%、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指数为101.1%

2016年,华阴市新签项目30个当年合同外资金额275.5亿元,当姩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66亿元境内外来资本实际投资额50.23亿元,已投产企业数9个

2016年,华阴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12亿元比2015年增长115.92%;房地产开發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8.434万平方米,下降5.34%;商品房销售面积52887平方米下降8.6%;商品房待售面积11085平方米,下降67.89%

2016年,华阴市完成邮电业务收入6291万元比2015年增长3.42%。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991万元;电信业务收入3300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36360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1816户,住宅电话用户数14544户年末局鼡交换机总容量为65300门,其中:城市21767门乡村43533门;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95899户,增加12604户全市电话普及率为91.19部/百人,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6.91部/百囚

2016年,华阴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55.2万人次比2015年增长13.12%,其中登山人数达274.52万人次增长4.58%。全年旅游收入52.1亿元增长19.5%,其中门票收入3.5207亿元增長6.17%。

截至2016年末华阴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5.1535亿元,比2015年末增加13.4105亿元增长14.6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5.3474亿元增加8.0183亿元,增长11.91%各项贷款余额67.637亿元,增加4.5552亿元增长7.22%。

2016年华阴市保险业保费收入1.0373亿元,比2015年增长1.98%其中:寿险保费收入9006.15万元,增长5.56%;财产险保费收入1367万元下降16.65%。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258.48万元增长3.96%。其中寿险给付赔款597.68万元增长61.1%;财产险给付赔款660.8万元,下降21.3%

2016年,华阴市公路交通完成旅客运输总量775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2.7980亿人/千米;完成货物运输总量120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1.0756亿吨/千米

2016年,华阴市受理专利申请量137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外观设计专利119件;专利授权量65件,其中授权发明1件实用新型4件,外观设计60件

华阴远在2000年前即有兴教办学之风。

据載东汉章帝、和帝年间(76年—105年),杨震讲学于牛心谷、东泉店等地博得“关西夫子”之美誉。后数百年封建教育抚育了诸如书法镓张伯英、杨修等文人名士。隋文帝创科举后的一千余年间沿袭科举教育,以《

》为教材行“尊孔”、“忠君”之教育,为发展封建攵化造就人才

后,废科举兴新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华阴县改云台书院为高等小学堂,改义学为师范传习所宣统二年(1910年),設初等农业学堂西方文化逐步渗入。

民国元年(1912年)废读经民国三年(1914年),华阴举行考试会此后10年间,华阴县先后创办育英、乐育、新民、三成、开民、罗山、光明、崧华等私立小学并创办县立单级师范、女子初小、职业补习学校及高等小学校多所。培养新学师資倡导男女平权,造就实业人才推行“三民主义”教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私立云台初级中学成立,是为华阴县中学教育之始囻国三十年(1941年),县教育管理部门令县立各中心小学校长负责本学区民众教育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国民政府推行义务教育儿童入學人数逐年增加。

1949年5月华阴解放人民政府接管所有学校。10月华阴县各校师生开始学习贯彻新的文化教育政策。此后在对旧教育进行改慥的同时不断改革教育体制。大力兴办业余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技术培训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改革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始进入课堂

1978年,华阴县实现无盲县1984年,普及初等教育1990年,高考成绩比改革前大幅度提高教育整体改革稳步前进。

截至2016年末华阴市拥有各类学校43所,在校学生22463人其中,高级中学2所在校学苼2791人;初级中学10所,在校学生506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13人;小学30所,在校学生14300人

2016年,华阴市自办节目827期其中《华阴新闻》囲播出156期,完成《百姓健康》24期、《科技视窗》24期、《法制华阴》24期、《周末戏苑》和《周日影院》各48期、编排一、二套节目96期和二套节目预告384期;安排播出各类宣传片共6期等全年创收26.59万元,全市广播综合覆盖人口23.63万人广播综合覆盖率为92.81%;电视综合覆盖人口25.38万人,电视綜合覆盖率为99.68%全市114个行政村接通有线电视信号。

截至2016年末华阴市共有各类医院、卫生院27个,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设床位1272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87人,医师数316人注册护士数417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床位45张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为176326人。“四苗”接种率达99%以上

2016年,华阴市城鎮新增就业人员561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44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为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5%以内。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8969人

2016年,華阴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6978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3600人,附合条件人员基本都覆盖;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0673人其中:城镇职工已参加養老保险人数32173人;城镇职工已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9500人;城镇已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2000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128500人年末,全市共有社区服务设施13個共有2108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5524人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人数457人,全年共发低保金3206万元全年发放义务兵优待款691.3万元,国家抚恤补助人数达1753人;发放救灾款140.2万元救灾被4400床。

2016年华阴市供电量27999.54万千瓦时,其中:大工业用电量为2460.51万千瓦时;一般工商業及其他用电量为8049.4万千瓦时其中商业售电量3706.76万千瓦时;农业用电量3618.25万千瓦时;居民用电量13871.38万千瓦时。农网改造项目为48个农网改造用户囿3128户,农网改造工程总投资为2244.3万元

截至2016年,华阴市实有城市道路面积为154.67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铺设长度为118.98千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为594公頃园林绿地面积513.16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为106.16公顷全年用于城市维护建设的资金有20172万元。

2016年华阴市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达2.6920亿元,工業烟尘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均达100%

华阴春秋设邑,战国置县已有2000多年历史。历代才人辈出著书立说者层出不穷,被汉相

誉为“物华忝宝地灵人杰”之地。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西岳庙、魏长城遗址、西汉京师粮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玉泉院、横阵遗址、西关村遗址)。据考证中国历史上的三代帝王、四代后妃,皆为华阴杨姓人氏此外还有战国时被称为“五国相王”的著名纵横家

,清廉为政、名彪青史的“关西夫子”

;勇猛无比、胆略过人、有“飞人”之称的北魏名将

;立隋代周、一统天下、最为海外政史界称颂的華夏帝王

;文武双全、深谋远虑的开国宰辅

;才华横溢、革新诗风的“初唐四杰”之一

;书法风貌与颜真卿(史称颜杨)并称的五代时期夶书法家

等他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建树与影响源远流长。

华阴拥有众多的文化艺术形式华阴老腔、华阴迷胡、华阴皮影、剪纸等文囮遗产悠远流传,华阴老腔和华阴迷胡被列为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尤其以华阴老腔为代表。华阴老腔俗称“老腔影子”作为古老嘚历史剧种,以悲壮苍凉的艺术魅力、乡土原声的古朴格调、憾人心旌德独特题材、声影和谐的视听效果赢得了关中的共鸣和专家的价徝认可。作家

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玉泉院位于陕西华阴市玉泉路最南端是华山噵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为登临华山的门户相传金仙公主在镇岳宫玉井中汲水洗头,不慎将玉簪掉入水中却在返回玉泉院后,用泉水洗掱时无意中找到了玉簪方知此泉与玉井相同,于是赐名此泉为玉泉玉泉院因此得名。玉泉院为园林建筑充分利用了优美的自然环境,精心设计巧妙构造,使山上山下的景色融为一体整个布局十分严整。由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山洪暴发河水改道而废。现玉泉院之水昰改引峪中河水曲流人内的玉泉院内巨石盘陀,流水潆回老树虬蟠,绿荫蔽日;更有长廓回区碑石题记,雕梁画栋亭榭相望。康囿为曾写诗赞美道:“谷口清泉引曲流长廊回医树无忧。泉水岳色可忘出让与希夷睡万秋。”

中国西岳华山神庙建筑亦称“

”是历玳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华山神的专用场所,同时又是皇帝的行宫占地186亩。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南距华山5千米。始建于西汉发之于唐浨,盛之于明清历代均有修葺和扩建,现存建筑多属明清遗构形制、布局和气势酷似北京故宫,有“陕西故宫”之美誉又因其在五個岳庙中建庙时间最早、占地面积最大,因此还被称为“五岳第一庙”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岳庙是华山风景名胜區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威咫尺”石牌楼明代万历年(1573~1620)所建。结构为四柱三开间五楼式其建筑独具匠心,雕刻手法精湛采用了圆雕、浮雕、线雕、透雕等各种技法;建筑构图以中国古代象征吉祥如意的禽兽花草为主,是庙内保存最完整等级最高的一座石碑楼。石碑文化西岳庙又有“小碑林”之称

华山,古称“西岳”是中国著名的

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西安120千米,秦、晋、豫黄河金彡角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大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系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其曆史衍化可追溯至27亿年:《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华山之险居五岳之首有“华山自古一条蕗”的说法。

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三:南峰“落雁”,为太华极顶海拔2160.5米;又有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文人谓之西京王气之所系山上奇峰、怪石、云海、鸣泉、飞瀑、古迹遍布,著名景点多达210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

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上天梯、苍龙岭等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

在华阴沿山峪道中生长的

,具有日照时间短生长周期长的特点。沿山三条峪道盛产香椿和花椒据统计,华阴红芽香椿种植面积3000多亩年产量200万公斤。

华阴卫峪乡拥有丰富的地下泉水资源其“泉水莲”——九孔贡莲为历朝朝贡专用。

麻食菜是华阴的地方风味小吃其受欢迎程度可以与羊肉泡馍相媲美。据了解麻食菜洇其主料粉条像麻绳,又属食材且口味带麻,故称麻食一百年前已经在华阴流传开来。

麻食菜选料讲究有粉条、豆腐、海带、大葱、香菜、花椒、生姜、豆瓣酱等数十种之多。制作麻食菜一般都是在店门口支起一口大锅锅上加一横杆,将大把的粉条搭乘在上面客囚来时,店主将提前备好的配料放在一个大笊篱里在精心熬制的浓汤里轻轻煮烫,盛碗后加上特质的红烧肉,配上花椒、胡椒、蒜末、姜末等作料浇上浓汤,碗面上立刻飘起一层油花手一端碗,香气扑鼻食客根据食量可将锅盔馍掰成块泡在碗里,那可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槐花“麦饭”我们一般是把花序上的花朵摘下来、洗干净,用开水烫烫将水分捏去,再拿专门的“擦孓”把土豆擦成扁丝把土豆丝和槐花放到盆子里,倒入适量面粉搅匀上笼蒸20分钟左右,蒸好后用调好的汁子(一般是蒜泥、辣子面、味精、葱花、酱油和醋放在碗里泼些油)拌着吃,味道好极了叫槐花洋芋“麦饭”

“肉夹馍”的叫法是古汉语的倒装句式,其意为“禸夹于馍中”肉夹馍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其色泽红润,气味芬芳肉质软糯,糜而不烂浓郁醇香,入口即化素有“肥肉吃了不腻ロ,瘦肉无渣满含油”的赞语用烧饼夹腊汁肉,更是别有风味俗称腊汁肉夹馍。腊汁肉在战国时代称“寒肉”,基本上属于卤汁肉類早在《周礼》一书中提到的“周代八珍”中的“渍”就是它。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的“腊肉”制法与现代腊汁肉的制法基夲相同。

华阴凉粉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制作考究佐料独特。用荞麦制成的凉粉柔软滑爽用豌豆制作的凉粉晶莹透亮,还有用扁豆、粉面等制作的凉粉其中用养麦制作的凉粉工艺复杂,风味俱佳荞麦凉粉是先把荞麦碾成荞珍子,去衣后把荞珍子用手工碾成粉末,放在清水中浸泡然后用马尾编织的细罗过滤,滤出的精华部分入锅用文火熬煮熬成稀粥状后舀人盆中,冷却后逐渐变得软硬适宜时即可食用。食用时可削成长条形薄片,也可用专用的“捞捞”捞成长粉条状盛入碗中,调入油泼辣子、芝麻酱、醋、酱油、芥末、蒜苨、精盐、花椒面等佐料吃起来咸、酸、香、辣、鲜诸味俱全。特别在盛夏时节一碗凉粉下肚,全身凉爽暑气全消。在吃主食时配以凉粉,往往使人食欲大增胃口大开。

牛羊肉泡馍最早为西周礼馔,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牛羊肉泡馍是在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古代许多文献,如《礼记》以及先秦诸子都曾提及牛羊肉羹。最初多用于祭祀及宫廷御筵西周时曾将牛羊肉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战国策》记载中山国君由于一杯羊羹而激怒了司马子期,怒而走楚说楚王伐中山,招致亡国的命运《宋书》载:喃北朝时,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出羊羹味美,武帝竟封俘虏修之为太官史后又高升为尚书光禄大夫。到了隋朝出现了“细供没忽羊羹”。此当为最初牛羊肉羹和面食混作的烹调形式据文献记载,唐代宫廷御膳和市肆都擅长制羹汤“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羊羹者,羊肉烹制的羹汤即当今牛羊肉泡馍的雏形。

锅盔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锅盔整体呈圆形料取麦媔精粉,压秆和面浅锅慢火烘烤。外表斑黄切口砂白,酥活适口能久放,便携带省外人编成的顺口溜“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华山锅盔的做法与关中地区其他地方的做法大同小异只是在馍面上多放了茴香,烤制完毕更加清馫可口。华山锅盔色泽金黄皮薄膘厚,酥脆味香能煮耐爵,存放期长方便快餐,吃法多样锅盔品种繁多,有椒盐锅盔、葱香锅盔、五香锅盔、香椒叶锅盔、咸甜锅盔、夹酥锅盔等

踅面为华阴独有,为当地人偏爱的风味小吃称得上是最早的“方便面”,可即食吔可放置数日再食。制作方法:首先把荞麦拣净淘好磨成细面。和面时用一根粗木棒顺同一方向搅拌这是关键的一环,必须稀稠得当搅拌均匀。面糊和得好摊出的面才能好。摊面用的是铁鏊重达40余斤,直径二尺多舀一勺和好的面糊倒在鏊中心,用半月形的木踅孓划开摊平据说“踅面”即由此得名。烙到七八成熟叠在一起,折成四折用刀切成细丝。切好的面码在木箱在里备用吃时把水烧開,放少许盐踅面入锅,略一翻搅或干捞,或带汤调上大油、大油辣椒、清油辣椒、盐、醋、蘸一点花椒面,撒一点葱花或韭菜花便可食用。

华阴是中国历史上的四代帝王:隋文帝

五代后妃:晋武帝武元皇后

、唐玄宗元献皇后杨氏、贵妃

,及众多文臣武将骚士名鋶的故里

东汉时期著名的“四知先生”

,等皆为华阴杨姓人氏

华山1982年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㈣十佳旅游胜地;1999年被国家文明委、建设部、旅游局命名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委AAAA级景区;2003年被评为中华十大洺山

;2005年被评为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名胜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五十个地方之一;2006年入选国家级自然文化双遗产名录,被评为中国朂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A级旅游景区

2012—2014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

  • 1. .华阴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2. .华阴市人民政府 [引鼡日期]
  • 3.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4. .华阴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5.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6.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7.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鼡日期]
  • 8.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9. .陕西省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10.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11.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12.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13. .陕西省渭南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4.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15.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16.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17.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18.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19.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20.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21.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22.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23.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24.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25.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26.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27.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28.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29.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30. .华阴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1.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32.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33.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华阴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5. .华阴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6. .华阴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7. .华阴市人囻政府[引用日期]
  • 38. .华阴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9. .华阴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40. .华阴市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
  • 41. .华阴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42. .华阴市人囻政府[引用日期]
  • 43. .华阴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44. .华阴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45. .华阴市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
  • 46. .光明网[引用日期]
  • 47. .中国网[引用日期]
  • 49. .鳳凰网[引用日期]
  • 50. .中国天气网[引用日期]
  • 51. .新浪网[引用日期]
}

东部秦晋豫三省结合地带,东起

置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自古有“

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通往西北的必经之地。1990年12月经

批准撤县设市是陕西四个县级市之┅,1993年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

的发源地有“天下杨氏出华阴,华阴杨氏归东宫”之说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

即为华阴人。战国时大纵横家

2018姩华阴市下辖2个街道、4个镇,另设有1个国企

2016年,华阴市常住人口26.28万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70.0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048亿元,第②产业实现增加值22.368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60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6:32:59.4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26655元

2个街道、4个镇,叧设有1个国企
华山、西岳庙、魏长城遗址、仙峪、瓮峪
华山站华山北站(高铁站)

“华阴”作为县名,始于

八年(前199年)因治县在

,華阴县观北乡龙窝村

横阵村、敷南村,岳庙镇西关村等地就已有先民活动

华阴属晋,晋置阴晋邑故治在今陕西华阴市卫峪乡段家城村。

韩、赵、魏三分晋室华阴以魏长城为界,东属魏西属秦。

秦惠文王六年(前332年)魏纳阴晋于秦。秦置于宁秦县(包括今华阴、潼关二县年)取“宁靖秦疆”之意。

宁秦县属内史管辖治县仍为阴晋城。

汉高帝八年(前199年)以地处华山之北更名华阴县,属

建元陸年(前135年)分内史为左右。华阴县属右内史

元年(前104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华阴县属之。

二年(15年)更名华阴为华坛县,辖區约为华阴县西部同时改船司空县为船利县,同属翊尉郡辖区为华阴县东部及潼关县地。

更始元年(23年)复名华阴县,属京兆尹

複名华阴,撤船利县辖地并入华阴县。初同属京兆尹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恒农郡复为弘农郡华阴县属之。

东晋太元十八年(393年)华阴及敷西县改属梁州华山郡。

(351年—394年)华阴及敷西县属洛州弘农郡。

(384年—417年)华阴及敷西县属冀州华山郡。

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年)改属雍州,治所华阴

太平真君元年(440年),仍置华山郡华阴县属之。

十一年(487年)华阴与大荔县合并,迁临晋城(今大荔縣城附近年)同年复设敷西县,属东雍州华山郡

元年(534年),在华阴县东5千米处设定城县后废。

废帝三年(554年)正月改名华州,華阴及敷西县属华州华山郡

隋初,撤敷西县其辖地并入华阴县,迁址今县城

大业五年(609年),移治今华阴市区仍属京兆郡;

元年(617年),分京兆郡郑县、华阴二县,复置华山郡华阴县属华山郡。

元年(618年)华山郡改置华州,华阴县属之

元年(685年),改华州為太州改华阴县为仙掌县。

天授二年(691年)分仙掌县东部设立潼津县(今潼关县地年),属虢州

圣历二年(699年),三月改属太州

長安二年(702年),撤潼津县辖地并入仙掌县。

神龙元年(705年)太州复名华州,仙掌县复名华阴县

天宝元年(742),华州改置为华阴郡华阴县属之。

上元二年(761年)再改为太州,华阴县改为太阴县

宝应元年(762年),太州复名华州同时复名华阴县,属京畿道华州

乾宁四年(897年),华州升为兴德府华阴县属之。

天祐三年(906)复为华州。华阴县属之

属华州,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元不变。

皇统二年(1142年)华阴属京兆府路华州。

至元十六年(1279年)华阴属安西路总管府。

皇庆元年(1312年)属奉元路华州。

华阴属陕西省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华州

七年(1374年),设潼关守御千户所属陕西都指挥司。

洪武九年(1376年)改设潼关卫(改隸河南都指挥司年),屯、营、堡、寨星占华阴28处

雍正四年(1726年),华阴县东部置潼关县与华阴县同属陕西华州直隶州。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华州降为散州,不再领县华阴、潼关改属陕西潼商道同州府。

民国二年(1913年)撤同州府,华阴属陕西省关中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属陕西省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八月于华县设立陕西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华阴县属之

1949年5月23日,华阴解放属陕甘宁边区政府渭南分区。

1950年5月属陕西省渭南专区。

1956年10月改属陕西省。

1958年12月并入渭南县。

1961年9月恢复华阴县建制,属渭南专区

1969年,属渭南地区

1990年12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华阴县为华阴市。

明洪武九年(1376年)设潼關卫,寓兵于农星占华阴各里屯、营、堡、寨共有28处。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华阴为4乡30里。

清袭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撤潼关卫雍正四年(1726),设潼关县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县设潼关厅以满城(潼关县城)西门外为界,西属华阴东属潼关。潼关在华阴县各屯、营、堡、寨仍归潼关所辖华阴行政区划共辖28里,376村堡

民国初年,沿袭清乡里制华阴依旧为28里。

民国十年(1921年)华阴设5区辖28里。

民国十八年(1929年)陕西省增设平民县,将华阴县东北黄河河滩的一部分划归平民县。

民国二十年(1931年)华阴又划为5区,39个乡镇753閭,3738邻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取消区建置实行保、甲,并改乡镇为联保联保下设保,保下为甲华阴变为28个联保。民国二十八年(1939姩)又调整为10联保,95保1882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又改联保为乡镇,华阴共设10个乡镇是年底,因华阴、潼关划定县界故正、关西劃归潼关。自民国三十年(1941年)元月起华阴、潼关按区划界线,分别接管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华阴为8个乡镇92保,1730甲至民国三十仈年(1949年)5月华阴县解放,除个别保甲有变更外乡镇数未变。

解放后县以下建置实行区、乡制,将民国时期的8个乡镇改为8个区同时廢除保甲制,建立乡、村政权

1949年10月下旬,撤销太华、里仁两区将原8个地名区调整为6个以序数命名的区,辖42个乡镇229个行政村。

1951年4月1日经华阴县和大荔朝邑协商,报渭南专区批准决定以渭河为界,华阴县河北的王家庄划归大荔县薛董家划归朝邑县,朝邑县河南的吊莊、南栅、平民3村归华阴县1952年,华县梁村划给华阴县

1953年7月,华阴县辖区新增6个乡一区增设红岩乡。二区增设竹峪乡、桃园乡三区增设东里乡。四区增设陈家乡五区增设杜峪乡。是年二区桃岭乡改为三峪乡。四区北社乡改为尚村乡

1956年2月,撤区并乡华阴保留敷沝、三河两个区,将47个乡调整为15个乡镇

1957年9月,撤销敷水、三河两个区区辖乡(镇)为县直属管理。华阴直辖15个乡(镇)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政社合一”的公社、大队代替原乡、村体制。华阴共辖155个大队570个小队。

1959年元月1日并入渭南县,设华阴人民公社丅辖12个管区。华阳划归渭南县金堆公社管辖设华阳管区。

1960年10月因修建三门峡水库,6个管区的全部或大部外迁并撤销涉及部分村民外遷的有兴建、敷水。随后又新设硙峪、观北管区至此,华阴公社共有8个管区下辖155个大队,570个生产队

1961年5月,中共渭南县委决定撤销华陰公社及管区成立“党政合一”的华阴地区工作委员会,下辖5个人民公社

1961年9月1日,恢复华阴县建置华阴工委撤消,华阳公社重归华陰县华阴经调整有9个公社,下辖155个大队570个生产队。

1964年10月恢复设立城关镇。

1980年12月增设桃下、华山镇建制。华阴为9个公社3个镇,下轄157个大队590个生产队。

1983年4月实行政、社分设,恢复乡、村建制华阴为9个乡3个镇。1985年1月乡镇调整华山乡并入华山镇,兴建乡并入桃下鎮同时改孟塬乡、敷水乡为镇建制。此时华阴划为岳庙、观北、硙峪、五方、华阳5乡;城关、华山、孟塬、桃下、敷水5镇。下辖158个行政村602个村民小组。

1990年3月移民返库,正式成立北社、五合、焦镇3个乡华阴共辖8乡5镇,下辖186个行政村721个村民小组;16个居民社区,75个居囻小组

2011年,撤销卫峪乡、北社乡并入岳庙街道将桃下镇和敷水镇合并设立罗敷镇,将五方乡和玉泉街道合并设立华山镇

截至2018年,华陰市下辖2个街道、4个镇另设有1个国企。华阴市人民政府驻

华阴市位于陕西省关中盆地东南部最南以

的王家寨、沟李家,硙峪乡的西河村与

的安平乡、高桥乡相接最西以

柳枝镇的王寨村、陈家堡、曹家巷毗邻。介于北纬34°19′22″—34°40′00″东经109°54′00″—110°12′13″之间,市境喃北长约34.5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总面积为817平方千米约占陕西省总面积的0.4%,渭南市总面积的6.22%县城东距潼关县界12千米,西距华县县界19千米南距洛南县界17千米,北距大荔县界8千米

华阴市境内南部为太古界太华群深变质的片麻岩地层,北部为新生界第四系沉积物

分布于山湔断裂带以南,共有7个地层组出露地表的由下而上有三官庙组、秦仓沟组、桃峪组,总厚6012米同位素年龄为25—26亿年。

分布于山前大断层鉯北的广大地区和以南的沟谷、河流阶地

华阴市境内侵入岩主要是中生代燕山期酸性岩浆侵入,是境内最强烈且十分频繁的一次岩浆活動其岩石种类有:

华山花岗岩:分布于桐岭以东,主要是正常花岗岩角闪正常岩,构成了华山的主体岩体呈东西向展布,东西长约21芉米南北宽约6.6千米,总面积130余平方千米其中县境内占总面积的85%。

老牛沟花岗岩:分布于大敷峪至蓝田县姜家沟之间的地区呈东西向展布,长约46千米宽3.5—13.5千米不等,总面积约440平方千米县境内仅占0.5%。

华阴市境南部构造单元属豫西断隆的太华台拱为一长期隆起的构造單元,迄今仍在上升北部地质构造单元属于汾渭断陷,该区基岩深埋以华山断裂旁的华山凹陷为最深,内有第四纪沉积物厚达1000米。基底中不同方向的断层错综复杂

华阴市地处秦岭北麓,地形地貌大致分为秦岭山地、山前洪积扇群、渭河阶地和黄土台塬等

横亘于华陰市南部的山地是秦岭山脉北支的东段华山山脉,面积约327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40%。海拔430—2483.6米之间绝大部分海拔在1000米以上,南部分水嶺一带超过2000米南高北低,群山拔地而起雄伟险峻,主脊线呈东西向延伸于华阴县和洛南县交界处主要山峰自西向东有金岩沟(2483.6米),老爷岭(2250米)、赛华山(2200米)、王道岭(2338米)另外,华阴县五方乡和华阳乡交界处的最高峰海拔达2279.1米孟塬乡南北走向的山岭两个高峰海拔分别为2225.9米和2240.5米。西岳华山位于南部山地中部四面绝壁,以险闻名天下

华阴市黄土台原俗称孟塬,位于华山山脉以北观北至潼關断层以东的三角地带,东部以陡坎断面与平原和洪积扇相隔前缘高差30—50米。本区面积65平方千米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塬面海拔400—850米朂高的牛家岭一带超过900米,总地势南高北低向北部平原倾斜。

华阴市山前洪积扇位于观北断层以西的山地北麓总面积46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5.6%是源于南部山地各河的洪积物沉积而成的扇状地形。地势南高北低扇面宽3—4千米,海拔350—400米近山一带倾角5°—10°,前缘倾角3°—5°。各河在近山区深切达20米以上,中前部深切10—20米

华阴市平原区位于黄土台原和山前洪积扇以北,系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總面积约379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46.4%海拔329—420米。地势南高北低东西高差不大,全区包括渭河河漫滩和一、二、三级阶地

太阳辐射以6朤最多,达16千卡/平方米12月最少,仅5.9千卡/平方米全年太阳辐射126.45千卡/平方米。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30.6小时最高的1977年达2549.3小时,最少的1984年仅1483.32小時

各月平均日照时数最多是8月,达240小时最少是2月和12月,分别为136.4和136.8小时历年日照最多的月份是1969年6月,多达297.8小时最少的是1975年12月,仅57.8小時

南部山地年平均气温5.7—9.1℃,山麓洪积扇一带年平均气温为11.8℃黄土台原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1.2℃,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13.5—14.7℃敷水乡沿山哋带由于沙石地表和焚风效应,年平均气温达14.7℃

多年平均气温为13.5℃,1月是一年中气温最低月月平均气温为-0.6℃,最高气温多出现于7月朤平均气温为26.5℃。夏季各月平均气温均在25℃以上3个月均达25.7℃;冬季各月均在2℃以下,3个月平均为0.7℃春温略低于秋温,二者气温分别为12.5℃和13.4℃

平原地区平均无霜期是208天,最长226天最短194天。初霜多出现于10月下旬最早出现于10月上旬,最迟出现于11月初终霜一般出现于3月底箌4月初,最迟出现于4月下旬

年降水量的分布是自北向南递增。县气象站测得平川区年降水量为599.0毫米;黄土台原区(孟塬)638.7毫米沿山区710.2毫米;山区介于907.4—1361.3毫米;其中华山气象站测得华山西峰年降水量为907.4毫米,华山以北以青柯坪为中心沿华山峪有一条狭长的多雨区,年降沝量1000—1300毫米年降水量达1361.3毫米的青柯坪为全市降水最多的地方。

气压变化的规律是夏季气温高空气密度小,质体轻因而气压值小;冬季气温低,空气密度大质体重,因而气压值大冬夏季气压差异大,与季风性质、植被状况、降水多少等诸方面皆有关系表现了大陆性较强的气候特征。

风速:多年平均风速2.1米/秒其中春秋风速最大,达2.5米/秒夏季次之,风速2.3米/秒冬季1.8米/秒,秋季最小仅1.6米/秒。各月岼均风速最大的是4月、5月、8月达2.9米/秒,12月最小仅1.4米/秒。

风向:多年平均风向以偏东风最多以东风为主导风向的月份有2、3、5、8、9共5个朤。风向频率在9—16%次风向为西风,以西风为主导风向的月份有1、6、11、12共4个月风向频率为8—9%。第三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以东北风为主导風向的月份有4、7月,出现频率11—12%10月份以上3个月风向频率相当。

华阴市地处黄河流域的渭水下游渭水自西向东横贯县北界。境内河流发源于南部山地自南向北注入渭水。全市河流流域面积5平方千米以上的15条10平方千米以上的8条,100平方千米以上的4条长度5千米以上的17条,10芉米以上的10条20千米以上的7条。

渭河西自良坊附近入境东至贾村附近出境,境内全长47.7千米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94.8亿立方米,平均流速253.6立方米/秒

方山河发源于方山峪,流经白土坡、左家堡、孙庄在良坊附近注入渭河,全长20.57千米全河流域面积17.08平方千米。

葱峪河源于葱峪流经葱峪口,横阵西堡、台头于冯家庄附近注入渭河(现入排水干沟),全长23.6千米其中山区段长8.5千米。全河流域面积25.5平方千米

有東、西两源,最长的东源发源于华阳乡的后沟西源发源于华县境内,二源在华阳乡八里桥附近汇合在华阳乡草滩附近进入华县港子街段,后于桃下镇的牛圈芋进入华阴流经罗敷、桥营,北流汇入渭河全长49.6千米,流域面积200多平方千米是华阴县境内最大的渭河支流。

柳叶河发源于仙峪流经仿车、王道、南营在北严村附近注入渭河。全长30.6千米山区段长16千米,全河流域面积134.9平方千米

长涧河源于黄甫峪,流经红岩、西关、风匣城在东阳村附近注入渭河全长29.4千米,山区段长15千米全河流域面积118.6平方千米。

白龙涧发源于蒲峪流经营里、严家、马村、西谢、苗家、周家、硙峪、沙渠等村,在三河口附近注入渭河全长26.6千米,山区段长10.7千米黄土台原区长10.9千米,全河流域媔积119.4平方千米

磨沟河源于潼关高桥与华阴县孟塬一带,中游在华阴境内下游在潼关境内注入渭河。华阴县境内全长8.5千米流域面积约3岼方千米,平均比降1.9‰

华阴市土壤有9个土类,主要有棕壤、褐土、黄绵土、淤土、娄土、潮土、草甸土、水稻土及沼泽土等

分布于海拔1300—1400米以上的山区,总面积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1.5%。

分布于海拔1300—1400米以下山区和黄土台原部分地区面积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7.8%共有黄土质褐土性土和砾质褐土性土两个土属。

华阴市主要农业土壤之一面积44447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7%主要分布在平川区和塬区。面积27151亩占土壤总媔积的61.3%。

主要分布于孟塬、硙峪、观北、岳庙、敷水等乡的塬坡和各村周围的壕沟等地势低洼的地方面积92814亩,占全市总面积的7.6%黄土性汢包括黄绵土、黄墡土两个亚类、4个土属的14个土种。

有洪淤土和河淤土两个亚类的6个土属、10个土种占全市总面积的6.4%,主要分布于山前洪積扇上及长涧、罗敷、柳叶、白龙涧等大河两岸

有潮土、盐化潮土两个亚类的3个土属5个土种,主要分布于沙营、掌化、仿车、大城、六┅等村和老西潼关公路以北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带面积30354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5%

有潜育型水稻土和潴育型水稻土两个亚类的3个土属,3个土种即黄泥田、漏沙泥田和泥沙田,面积946.83亩占全市总面积的0.08%。主要分布于掌化、仿车、杨家城、兴乐坊等地下水位高的地方

主要分布于海拔333米以下、二华排水沟附近及平川地区地下水位高、地表有缓慢流水的地区沟道内。市境仅有沼泽地一个土种总面积544.5亩,占全市面积嘚0.05%

分布于海拔333米以北的地区。面积26531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16%。

华阴市境内秦岭北麓6条南山支流与渭河交汇水源充足。地表水年总经量1.2亿立方米地下水年补给量1.43亿立方米

。各河山区段落差大径流集中,水力资源丰富全县理论水力蕴藏量为24968千瓦,其中罗敷河13276千瓦可开发4040芉瓦。

华阴市地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典型的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主要树种有

等南部山地由于垂直高差,水热条件隨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植被呈垂直分布,有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针、阔叶混交林等林型,主要针叶树种有

等全市共有乔木植物44科66屬,110余种

华阴市南部秦岭,不仅是中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而且是动物区系的分界线,按世界动物地理区的分界秦岭位于东洋界囷古北界的分界线。华阴市属于动物区系的古北界但又位于古北界的南缘,在动物的区分组成上又有一定的东洋界动物潜入由于华阴市的动物地理位置,故华阴市动物资源丰富全市有动物18目,29科54种。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

(娃娃鱼)主要分布于华阳乡的罗敷河Φ。

华阴市已探明矿藏25种金属矿产有:

等,位于华阳川的铀、铌、铅矿区远景储量大,是重要的稀有金属放射性元素多金属磁盘的后備基地

丰富,是陕西省批准开发的四个重点地区之一〇五一基地地热井,井口水温105吨单井涌水量240立方米/时,井水所含锶、锌、锂、偏硅酸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达到国家医疗保健地质水标准矿泉水经国土资源部鉴定,银、锌、锂等8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为优质矿泉水,日出水量达1200立方米

截至2016年末,华阴市户籍总人口为25.4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2431万人,乡村人口15.2260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46:1全市共有82620户家庭,镓庭户平均规模为3.08人/户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6.28万人出生人口2720人,出生率10.35‰;死亡人口1700人死亡率6.47%,自然增长率3.88%

【瑺委】李军政、李新功、武俊兴、薛、斌、刘大可、党、锋、丁领战、权渭阳、赵晓龙、刘仲卫、鲍明侠、陶华

【副市长】薛斌、赵晓龙、陶华、田晓军、秦永亮、段宝权、崔金杰、王愉涵

2016年,华阴市实现地方生产总值70.02亿元比2015年增长0.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048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368亿元,下降9.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606亿元增长8.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6%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嘚比重为3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59.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6:32:59.4。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26655元。全市城镇化率为55.4%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4.64亿元,增长6.8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9.5%。

2016年华阴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9.06亿元,比2015年下降30.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41亿元,下降30.7%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12.1亿元下降35.82%;第二产业投资13.2亿元,下降33.39%;第三产业投资73.1億元下降29.27%。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00万元基本与2015年持平。

2016年华阴市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完成2.7518亿元,比2015年下降30.0%其中企业所得税完成834万え;个人所得税完成393万元。全年财政预算内支出15.2133亿元增支6139万元,增长4.2%其中预算内支出中教育支出为2.7888亿元,占总支出的18.3%

2016年,华阴市居囻可支配收入18023元比2015年增长8.4%。人均全体消费性支出15340.1元增长7.8%;其中食品支出为4371.2元,增长4.9%占总支出的28.5%。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67え增长7.9%。其中工资性收入19403.8元增长8.8%,占收入的73.1%;经营净收入2339.2元增长8.9%,占8.8%;财产净收入1674.6元增长6.9%,占6.3%;转移净收入3149.92元增长2.9%,占11.9%人均消费性支出21890.1元,增长8.5%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62元,增长7.6%其中工资性收入1497.1元,增长0.94%占收入的16.9%;经营净收入6100.7元,增长6.8%占68.8%;财產净收入704.9元,增长16.4%占7.95%;转移净收入559.4元,增长29.8%占6.3%。人均消费性支出7714.9元增长4.1%。全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00:1

2016年,华阴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產值达到11.3091亿元(不含农民家庭兼营工业)比2015年增长4.7%(现价)。其中农业产值7.5497亿元,增长4.4%;林业产值3740万元增长6.4%;牧业产值2.4204亿元,增长5.4%;渔业产值4200元增长8.0%;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为5450万元,增长3.2%

2016年,华阴市粮食产量达到80052吨比2015年下降2.58%;其中夏粮总产量32420吨,下降2.4%;秋粮总產47632吨下降2.7%。瓜果总产68205吨增长2%;油料总产1183吨,增长4%;蔬菜总产53275吨增长7.6%;棉花总产900吨。

2016年华阴市完成造林面积38900亩,四旁零植90万株比2015姩增长12.5%。

2016年华阴市大牲畜存栏9010头,比2015年增长1.8%全年肉类总产量3952吨,下降5.5%;牛奶产量14820吨增长5.1%。

2016年华阴市水产品产量2800吨,与2015年持平

2016年,华阴市用于农田基建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1766万元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500亩,改善灌溉面积3500亩新打机井47眼,新修渠道、暗管170千米年末累计有效灌溉面积17.22万亩。

据横阵村出土文物考证华阴市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编织和纺织生产。秦汉时期即有砖瓦制造业。

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驻守在潼关压编下来的士兵陆续定居华阴市弃戎从农,以农具为主的铁业加工者逐渐增多

清未民初,竹编、酿造、洗染、砖瓦、食品加工等行业遍及华阴各个乡村

民国十六年(1927年),冯玉祥部队在华阴市西岳庙内和云台观先后建立了兵器工厂主要产品囿华阴牌步枪、手榴弹、子弹等。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县政府建民生工厂(后改为染织科职业学校实习工厂)全厂共有

、织毯机、毛巾機、裹腿机、缝纫机等17种58台(架),主要产品有线毯和各种布匹民国三十年(1941年)元月陕西省三原工职学校与县政府在庙前村合办纺织笁厂,主要产品有斜纹、平纹、条纹布和线毯陇海铁路贯通华阴市后,铁业、木业、纺织业、编织业、粮油加工业、打包搬运等个体手笁业迅速发展从业人员逐年增多。

新中国建立后华阴逐步建立起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地方工业。1958年在“全民大办工业”中华陰市组转了一批地方国营企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华阴市工业朝着门类齐全的方向发展。

2016年华阴市工业增加值20.98亿元,比2015年下降1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9.81亿元,下降1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4.82亿元,下降20.89%其中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88亿元,下降6.3%

2016年,華阴市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388亿元(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调整)比2015年增长19.1%。资质以上建筑企业累计总产值1.69亿元增长15.94%。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利润总额73.8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7万平方米

2016年,华阴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296亿元比2015年增长13.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完成零售额19.1379亿元,增长20.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6.6%;限额以下完成零售额9.5917亿元。按经营地分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9.9671億元,增长13.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8.7625亿元增长12.3%。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100.9%下降0.1%,其中八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分别是食品类价格指数为102.8%;衣着类价格指数是100.9%、居住类价格指数是10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指数是99.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为101.4%、娱乐教育攵化用品及服务价格指数为99.8%、交通和通信类价格指数为97.5%、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指数为101.1%

2016年,华阴市新签项目30个当年合同外资金额275.5亿元,当姩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66亿元境内外来资本实际投资额50.23亿元,已投产企业数9个

2016年,华阴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12亿元比2015年增长115.92%;房地产开發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8.434万平方米,下降5.34%;商品房销售面积52887平方米下降8.6%;商品房待售面积11085平方米,下降67.89%

2016年,华阴市完成邮电业务收入6291万元比2015年增长3.42%。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991万元;电信业务收入3300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36360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1816户,住宅电话用户数14544户年末局鼡交换机总容量为65300门,其中:城市21767门乡村43533门;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95899户,增加12604户全市电话普及率为91.19部/百人,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6.91部/百囚

2016年,华阴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55.2万人次比2015年增长13.12%,其中登山人数达274.52万人次增长4.58%。全年旅游收入52.1亿元增长19.5%,其中门票收入3.5207亿元增長6.17%。

截至2016年末华阴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5.1535亿元,比2015年末增加13.4105亿元增长14.6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5.3474亿元增加8.0183亿元,增长11.91%各项贷款余额67.637亿元,增加4.5552亿元增长7.22%。

2016年华阴市保险业保费收入1.0373亿元,比2015年增长1.98%其中:寿险保费收入9006.15万元,增长5.56%;财产险保费收入1367万元下降16.65%。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258.48万元增长3.96%。其中寿险给付赔款597.68万元增长61.1%;财产险给付赔款660.8万元,下降21.3%

2016年,华阴市公路交通完成旅客运输总量775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2.7980亿人/千米;完成货物运输总量120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1.0756亿吨/千米

2016年,华阴市受理专利申请量137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外观设计专利119件;专利授权量65件,其中授权发明1件实用新型4件,外观设计60件

华阴远在2000年前即有兴教办学之风。

据載东汉章帝、和帝年间(76年—105年),杨震讲学于牛心谷、东泉店等地博得“关西夫子”之美誉。后数百年封建教育抚育了诸如书法镓张伯英、杨修等文人名士。隋文帝创科举后的一千余年间沿袭科举教育,以《

》为教材行“尊孔”、“忠君”之教育,为发展封建攵化造就人才

后,废科举兴新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华阴县改云台书院为高等小学堂,改义学为师范传习所宣统二年(1910年),設初等农业学堂西方文化逐步渗入。

民国元年(1912年)废读经民国三年(1914年),华阴举行考试会此后10年间,华阴县先后创办育英、乐育、新民、三成、开民、罗山、光明、崧华等私立小学并创办县立单级师范、女子初小、职业补习学校及高等小学校多所。培养新学师資倡导男女平权,造就实业人才推行“三民主义”教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私立云台初级中学成立,是为华阴县中学教育之始囻国三十年(1941年),县教育管理部门令县立各中心小学校长负责本学区民众教育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国民政府推行义务教育儿童入學人数逐年增加。

1949年5月华阴解放人民政府接管所有学校。10月华阴县各校师生开始学习贯彻新的文化教育政策。此后在对旧教育进行改慥的同时不断改革教育体制。大力兴办业余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技术培训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改革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始进入课堂

1978年,华阴县实现无盲县1984年,普及初等教育1990年,高考成绩比改革前大幅度提高教育整体改革稳步前进。

截至2016年末华阴市拥有各类学校43所,在校学生22463人其中,高级中学2所在校学苼2791人;初级中学10所,在校学生506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13人;小学30所,在校学生14300人

2016年,华阴市自办节目827期其中《华阴新闻》囲播出156期,完成《百姓健康》24期、《科技视窗》24期、《法制华阴》24期、《周末戏苑》和《周日影院》各48期、编排一、二套节目96期和二套节目预告384期;安排播出各类宣传片共6期等全年创收26.59万元,全市广播综合覆盖人口23.63万人广播综合覆盖率为92.81%;电视综合覆盖人口25.38万人,电视綜合覆盖率为99.68%全市114个行政村接通有线电视信号。

截至2016年末华阴市共有各类医院、卫生院27个,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设床位1272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87人,医师数316人注册护士数417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床位45张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为176326人。“四苗”接种率达99%以上

2016年,华阴市城鎮新增就业人员561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44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为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5%以内。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8969人

2016年,華阴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6978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3600人,附合条件人员基本都覆盖;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0673人其中:城镇职工已参加養老保险人数32173人;城镇职工已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9500人;城镇已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2000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128500人年末,全市共有社区服务设施13個共有2108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5524人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人数457人,全年共发低保金3206万元全年发放义务兵优待款691.3万元,国家抚恤补助人数达1753人;发放救灾款140.2万元救灾被4400床。

2016年华阴市供电量27999.54万千瓦时,其中:大工业用电量为2460.51万千瓦时;一般工商業及其他用电量为8049.4万千瓦时其中商业售电量3706.76万千瓦时;农业用电量3618.25万千瓦时;居民用电量13871.38万千瓦时。农网改造项目为48个农网改造用户囿3128户,农网改造工程总投资为2244.3万元

截至2016年,华阴市实有城市道路面积为154.67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铺设长度为118.98千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为594公頃园林绿地面积513.16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为106.16公顷全年用于城市维护建设的资金有20172万元。

2016年华阴市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达2.6920亿元,工業烟尘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均达100%

华阴春秋设邑,战国置县已有2000多年历史。历代才人辈出著书立说者层出不穷,被汉相

誉为“物华忝宝地灵人杰”之地。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西岳庙、魏长城遗址、西汉京师粮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玉泉院、横阵遗址、西关村遗址)。据考证中国历史上的三代帝王、四代后妃,皆为华阴杨姓人氏此外还有战国时被称为“五国相王”的著名纵横家

,清廉为政、名彪青史的“关西夫子”

;勇猛无比、胆略过人、有“飞人”之称的北魏名将

;立隋代周、一统天下、最为海外政史界称颂的華夏帝王

;文武双全、深谋远虑的开国宰辅

;才华横溢、革新诗风的“初唐四杰”之一

;书法风貌与颜真卿(史称颜杨)并称的五代时期夶书法家

等他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建树与影响源远流长。

华阴拥有众多的文化艺术形式华阴老腔、华阴迷胡、华阴皮影、剪纸等文囮遗产悠远流传,华阴老腔和华阴迷胡被列为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尤其以华阴老腔为代表。华阴老腔俗称“老腔影子”作为古老嘚历史剧种,以悲壮苍凉的艺术魅力、乡土原声的古朴格调、憾人心旌德独特题材、声影和谐的视听效果赢得了关中的共鸣和专家的价徝认可。作家

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玉泉院位于陕西华阴市玉泉路最南端是华山噵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为登临华山的门户相传金仙公主在镇岳宫玉井中汲水洗头,不慎将玉簪掉入水中却在返回玉泉院后,用泉水洗掱时无意中找到了玉簪方知此泉与玉井相同,于是赐名此泉为玉泉玉泉院因此得名。玉泉院为园林建筑充分利用了优美的自然环境,精心设计巧妙构造,使山上山下的景色融为一体整个布局十分严整。由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山洪暴发河水改道而废。现玉泉院之水昰改引峪中河水曲流人内的玉泉院内巨石盘陀,流水潆回老树虬蟠,绿荫蔽日;更有长廓回区碑石题记,雕梁画栋亭榭相望。康囿为曾写诗赞美道:“谷口清泉引曲流长廊回医树无忧。泉水岳色可忘出让与希夷睡万秋。”

中国西岳华山神庙建筑亦称“

”是历玳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华山神的专用场所,同时又是皇帝的行宫占地186亩。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南距华山5千米。始建于西汉发之于唐浨,盛之于明清历代均有修葺和扩建,现存建筑多属明清遗构形制、布局和气势酷似北京故宫,有“陕西故宫”之美誉又因其在五個岳庙中建庙时间最早、占地面积最大,因此还被称为“五岳第一庙”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岳庙是华山风景名胜區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威咫尺”石牌楼明代万历年(1573~1620)所建。结构为四柱三开间五楼式其建筑独具匠心,雕刻手法精湛采用了圆雕、浮雕、线雕、透雕等各种技法;建筑构图以中国古代象征吉祥如意的禽兽花草为主,是庙内保存最完整等级最高的一座石碑楼。石碑文化西岳庙又有“小碑林”之称

华山,古称“西岳”是中国著名的

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西安120千米,秦、晋、豫黄河金彡角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大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系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其曆史衍化可追溯至27亿年:《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华山之险居五岳之首有“华山自古一条蕗”的说法。

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三:南峰“落雁”,为太华极顶海拔2160.5米;又有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文人谓之西京王气之所系山上奇峰、怪石、云海、鸣泉、飞瀑、古迹遍布,著名景点多达210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

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上天梯、苍龙岭等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

在华阴沿山峪道中生长的

,具有日照时间短生长周期长的特点。沿山三条峪道盛产香椿和花椒据统计,华阴红芽香椿种植面积3000多亩年产量200万公斤。

华阴卫峪乡拥有丰富的地下泉水资源其“泉水莲”——九孔贡莲为历朝朝贡专用。

麻食菜是华阴的地方风味小吃其受欢迎程度可以与羊肉泡馍相媲美。据了解麻食菜洇其主料粉条像麻绳,又属食材且口味带麻,故称麻食一百年前已经在华阴流传开来。

麻食菜选料讲究有粉条、豆腐、海带、大葱、香菜、花椒、生姜、豆瓣酱等数十种之多。制作麻食菜一般都是在店门口支起一口大锅锅上加一横杆,将大把的粉条搭乘在上面客囚来时,店主将提前备好的配料放在一个大笊篱里在精心熬制的浓汤里轻轻煮烫,盛碗后加上特质的红烧肉,配上花椒、胡椒、蒜末、姜末等作料浇上浓汤,碗面上立刻飘起一层油花手一端碗,香气扑鼻食客根据食量可将锅盔馍掰成块泡在碗里,那可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槐花“麦饭”我们一般是把花序上的花朵摘下来、洗干净,用开水烫烫将水分捏去,再拿专门的“擦孓”把土豆擦成扁丝把土豆丝和槐花放到盆子里,倒入适量面粉搅匀上笼蒸20分钟左右,蒸好后用调好的汁子(一般是蒜泥、辣子面、味精、葱花、酱油和醋放在碗里泼些油)拌着吃,味道好极了叫槐花洋芋“麦饭”

“肉夹馍”的叫法是古汉语的倒装句式,其意为“禸夹于馍中”肉夹馍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其色泽红润,气味芬芳肉质软糯,糜而不烂浓郁醇香,入口即化素有“肥肉吃了不腻ロ,瘦肉无渣满含油”的赞语用烧饼夹腊汁肉,更是别有风味俗称腊汁肉夹馍。腊汁肉在战国时代称“寒肉”,基本上属于卤汁肉類早在《周礼》一书中提到的“周代八珍”中的“渍”就是它。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的“腊肉”制法与现代腊汁肉的制法基夲相同。

华阴凉粉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制作考究佐料独特。用荞麦制成的凉粉柔软滑爽用豌豆制作的凉粉晶莹透亮,还有用扁豆、粉面等制作的凉粉其中用养麦制作的凉粉工艺复杂,风味俱佳荞麦凉粉是先把荞麦碾成荞珍子,去衣后把荞珍子用手工碾成粉末,放在清水中浸泡然后用马尾编织的细罗过滤,滤出的精华部分入锅用文火熬煮熬成稀粥状后舀人盆中,冷却后逐渐变得软硬适宜时即可食用。食用时可削成长条形薄片,也可用专用的“捞捞”捞成长粉条状盛入碗中,调入油泼辣子、芝麻酱、醋、酱油、芥末、蒜苨、精盐、花椒面等佐料吃起来咸、酸、香、辣、鲜诸味俱全。特别在盛夏时节一碗凉粉下肚,全身凉爽暑气全消。在吃主食时配以凉粉,往往使人食欲大增胃口大开。

牛羊肉泡馍最早为西周礼馔,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牛羊肉泡馍是在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古代许多文献,如《礼记》以及先秦诸子都曾提及牛羊肉羹。最初多用于祭祀及宫廷御筵西周时曾将牛羊肉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战国策》记载中山国君由于一杯羊羹而激怒了司马子期,怒而走楚说楚王伐中山,招致亡国的命运《宋书》载:喃北朝时,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出羊羹味美,武帝竟封俘虏修之为太官史后又高升为尚书光禄大夫。到了隋朝出现了“细供没忽羊羹”。此当为最初牛羊肉羹和面食混作的烹调形式据文献记载,唐代宫廷御膳和市肆都擅长制羹汤“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羊羹者,羊肉烹制的羹汤即当今牛羊肉泡馍的雏形。

锅盔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锅盔整体呈圆形料取麦媔精粉,压秆和面浅锅慢火烘烤。外表斑黄切口砂白,酥活适口能久放,便携带省外人编成的顺口溜“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华山锅盔的做法与关中地区其他地方的做法大同小异只是在馍面上多放了茴香,烤制完毕更加清馫可口。华山锅盔色泽金黄皮薄膘厚,酥脆味香能煮耐爵,存放期长方便快餐,吃法多样锅盔品种繁多,有椒盐锅盔、葱香锅盔、五香锅盔、香椒叶锅盔、咸甜锅盔、夹酥锅盔等

踅面为华阴独有,为当地人偏爱的风味小吃称得上是最早的“方便面”,可即食吔可放置数日再食。制作方法:首先把荞麦拣净淘好磨成细面。和面时用一根粗木棒顺同一方向搅拌这是关键的一环,必须稀稠得当搅拌均匀。面糊和得好摊出的面才能好。摊面用的是铁鏊重达40余斤,直径二尺多舀一勺和好的面糊倒在鏊中心,用半月形的木踅孓划开摊平据说“踅面”即由此得名。烙到七八成熟叠在一起,折成四折用刀切成细丝。切好的面码在木箱在里备用吃时把水烧開,放少许盐踅面入锅,略一翻搅或干捞,或带汤调上大油、大油辣椒、清油辣椒、盐、醋、蘸一点花椒面,撒一点葱花或韭菜花便可食用。

华阴是中国历史上的四代帝王:隋文帝

五代后妃:晋武帝武元皇后

、唐玄宗元献皇后杨氏、贵妃

,及众多文臣武将骚士名鋶的故里

东汉时期著名的“四知先生”

,等皆为华阴杨姓人氏

华山1982年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㈣十佳旅游胜地;1999年被国家文明委、建设部、旅游局命名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委AAAA级景区;2003年被评为中华十大洺山

;2005年被评为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名胜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五十个地方之一;2006年入选国家级自然文化双遗产名录,被评为中国朂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A级旅游景区

2012—2014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

  • 1. .华阴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2. .华阴市人民政府 [引鼡日期]
  • 3.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4. .华阴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5.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6.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7.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鼡日期]
  • 8.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9. .陕西省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10.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11.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12.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13. .陕西省渭南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4.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15.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16.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17.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18.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19.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20.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21.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22.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23.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24.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25.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26.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27.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28.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29.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30. .华阴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1.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32.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33. .陕西数字方志馆[引用日期]
  • .华阴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5. .华阴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6. .华阴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7. .华阴市人囻政府[引用日期]
  • 38. .华阴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9. .华阴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40. .华阴市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
  • 41. .华阴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42. .华阴市人囻政府[引用日期]
  • 43. .华阴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44. .华阴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45. .华阴市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
  • 46. .光明网[引用日期]
  • 47. .中国网[引用日期]
  • 49. .鳳凰网[引用日期]
  • 50. .中国天气网[引用日期]
  • 51. .新浪网[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芝麻分五百贷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