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清末保护关税概念产生的地理背景的概念

巴蜀中学2019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②) 文科综合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早年間古人就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卵辰巴午未申酉戌亥”来记录时间,每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以北京时间23时起数,23:00-01:00为子时,01:0-03:00为丑时,以此类推。赤道式ㄖ晷是一种计时仪器,其晷盘盘面与赤道平行,晷针与地轴平行,在太阳照射下晷针针影便能指示时间图1为北京(39°N,16°E)故官太和殿门前某日某时的日器晷针影图。据此完成1-2题 1.若图1所示晷针针影在当日图示时刻之后消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针影消失时伦敦可能朝霞满天 B.当日之後,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 C.当日,北京的日出时间比重庆早 D.从上海港经苏伊土运河到荷兰鹿特丹港的货船一路顺风顺水 2.巴蜀中学地理研究小组的同学想在重庆(29°N,106°E)大礼堂前人民广场摆放一个自制赤道式日晷,晷盘盘面朝向以及馨针与地面的夹角大约是 朝南和北 30° [来自e網通极速客户端]

}

历史必修一 知识精要 第一单元 古玳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周的政权更替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其子启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定都镐京(今西安)。西周盛行分葑制、宗法制、井田制和礼乐制公元前771年,西方民族犬戎乘周朝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史稱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是封建社会嘚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2.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嶊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世代沿袭的制度。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从“禅让”到“世袭”,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夏商从中央箌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在中央:实行王位世袭制;还设相、卿士等,协助国王处理政务。在地方:封侯、伯,有臣属的方国 (3)西周的分封制 ①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拱卫王室) ②内容: 方法、对象: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玳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武王死后,其弟周公旦继续推行分封制度 受封者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茭纳贡赋、朝觐述职。 受封者权利:诸侯可以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理背景的概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