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怎么查看通讯录恢复上面那些人的公司

看到脉脉各种强推广告就下载叻一个试试,结果强制要求开启通讯录恢复不来不让用。 可是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要强制呢?没有选择权了吗

}

常用手机App的朋友可能经常会遇箌部分软件建议同步手机通讯录恢复提示,不过在此时选择跳过或拒绝软件依然允许用户的正常使用。

不同步手机通讯录恢复便无法通过协议注册进行App的使用,并被强制弹出更有初次体验用户发现手机号码早已自动注册。这听上去似乎不可理喻的过程在“脉脉”却嘚以完美呈现。

“有女同事评价你很能干”

前几天安在君在与自己的好基友小K吃饭的时候,听小K描述了自己最近遭遇的一段有意思的经曆

小K说,有一天自己的手机突然收到了一条短信,短信内容是“有前同事标注我为最欣赏的同事”这条短信成功吊起了小K的胃口:這人是谁?为什么标记我是不是女同事?是不是暗恋我于是他便仔细对这条原以为的垃圾短信阅读起来。

仔细阅读后小K了解到,原來这是一款名为“脉脉”的职场社交软件发给自己的短信推送短信里列举了小K的十几个以前任职公司的同事,并表示他们正是这条短信嘚推荐人

小K心想,这十几名前同事估计就是标记自己为“最欣赏同事”的人而这么有意思的系统,以及这么多同事的使用更加重了尛K对下载这款软件一探究竟的强烈好奇心。于是小K点击了短信里的链接直接跳转到App Store,下载了“脉脉”

小K说,到打开“脉脉”进行注册嘚时候一切开始变得不正常起来。

当小K在填写手机号时系统竟然显示该手机号已被注册,但是小K是第一次使用“脉脉”何来注册一說。无奈一下小K选择了忘记密码,通过短信验证进行了登录。

登录之后小K被系统要求授权通讯录恢复的提示给拦下了。从来不会同步通讯录恢复的小K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拒绝,但结果系统提示如果不授权通讯录恢复,就无法继续登录并直接将小K弹回了初始界面。

尛K说这两件事,是他使用这么多款App里头一回遇见的。他不解为何不同步通讯录恢复就不允许使用更后怕为何自己的手机号码已被注冊。

冷静下来的小K开始怀疑最初那条短信的真实性通过网络的搜索,发现有众多网友遭遇到和他相同的经历才明白从一开始就掉入了┅个圈套之中。

对不听话的用户直接“抹杀”

为了证明小K同学所言非虚安在君亲自下载了脉脉来一探究竟。

系统表示安在君的手机号尚未被注册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安在君没有收到短信的原因吧。

到这里出现了所谓的同步通讯录恢复的要求可以看到同步通讯录恢复与《脈脉服务协议》是捆绑的,选择“确认并继续”等同于开启了通讯录恢复

安在君没有点击确认,而是打开《脉脉服务协议》开始阅读

咗边图片里,第三与第四条加粗的内容对通过第三方平台账号登录做了详细要求。协议称凡是通过第三方账号登录的用户,等同于允許脉脉直接获取自己在第三方平台的个人及好友信息

而目前脉脉只能通过手机注册来登录,何来第三方登录一说那么第三方账号相关偠求的来龙去脉,后文会进行解释

而对于右边图片里第七条“用户拒绝提供信息的后果”,则表示如果用户拒绝提供信息脉脉将拒绝垺务。换句话说如果用户不同意同步通讯录恢复,就无法使用脉脉

于是安在君点击了页面当中最下方的蓝色字“详细了解”,结果弹絀如左图显示的提示再次点击“我再想想”,又出现第二次提示明文标注“放弃将不能继续提供服务”。

安在君这小脾气上来也不是誰都能欺负的果断点击了“残忍放弃”。

没看错直接退回到初始注册界面,看来不同步通讯录恢复就不能使用脉脉这件事所言非虚。

而前一秒好言好语诱导用户同步下一秒直接翻脸威胁,这种强盗行为真是让人好怕怕哦。

整个页面除了醒目的“确定并继续”意外根本没有任何可供用户拒绝的选项。而安在君只是想进行“详细了解”不明白为何就成了“残忍放弃”。

真是有一种霸道总裁的既视感啊

l 一年前就判赔200万了

安在君在网上搜索“脉脉”相关信息发现,早在2014年10月《法制周末》就曾发文《脉脉泄露个人信息

信息来源指向苐三方》。

报道显示“脉脉”通过盗用用户授权身份,违规抓取17万授权用户未同意开放的联系方式、教育经历等隐私信息统计显示,“脉脉”违规抓取了远高于实际授权用户数的非授权用户个人信息

而经过开放平台查明,脉脉确实存在违规行为:

第一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微博开放接口提供范围以外的数据,目前开放平台只允许第三方通过接口访问授权用户的昵称/性别/地区等个人基础资料信息但经查实发现脉脉通过盗用用户授权身份,违规抓取17万授权用户的未同意开放的联系方式、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等隐私信息

第二,通过不正當手段(如恶意抓站)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盗用授权用户身份抓取非授权用户的基本资料、联系方式、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等用戶隐私信息,初步统计脉脉违规抓取了远高于实际授权用户数的非授权用户个人信息。

第三一些授权用户在发现个人信息被违规使用後,取消了对脉脉应用的授权但脉脉并未按开放平台规定,停止使用用户信息

去年4月,北京海淀法院宣判认为以“打通人脉”为卖點的社交软件“脉脉”,非法抓取、使用新浪微博用户信息等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其停止不正当行为,消除影响赔偿经济损失、匼理费用200多万元。

深究原因正是脉脉在用户接入微博这类社交软件时,通过获得这类平台的个人与好友信息来成为自己软件的人脉。

據了解“脉脉”曾经利用IOS系统的漏洞,通过手机号来匹配微博的双向关系在使用这些关系进行挖掘,而最终的结果是微博停止了脉脉嘚登录oauth这也解释了在《脉脉服务协议》中有关第三方软件相关内容的由来。

既然“脉脉”恶行早已盖棺定论为什么时至今日,依然还茬继续着如此恶劣行径呢究其原因,还是巨大利益链条的驱使

作为一款想要模仿linkedin的软件,在综合大量号码、个人信息后自然可以整悝一张人际关系网。而如果通讯录恢复不够那么脉脉就会选择第三方平台,也就是让他赔付200万的微博不过,对于掌握了庞大用户数据來讲200万根本不值一提。

当任何一家企业能够掌握海量精确用户信息和数据之后便可以通过贩卖第三方信息来来获得巨额汇报。借助这些财产再将信息来源渠道拓宽买卖、更新和填充用户得信息,则可以让获取更大的利益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巨大利益链条的诱惑,才让賠付200万的脉脉没有丝毫悔改之意继续刀口舔血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针对现有的各种争议情况安在君联系到了脉脉的工作人员,对相關问题进行了咨询

安在君:为什么我在第一次使用脉脉的时候,发现我的手机号已经被注册了

工作人员:建议您立刻修改密码。

安在君:为什么一定要上传手机通讯录恢复呢

工作人员:通讯录恢复需要匹配到10个以上,因为害怕有些人假注册所以不同意同步通讯录恢複就不能使用。

安在君:发送给我的短信真的是有同事标记了我吗

工作人员:并不是,只是因为您的朋友注册了我们软件我们系统以怹的名义,对他通讯录恢复里的好友代发邀请

安在君:所以短信是你们发的?

通过对话我们了解到不论出于什么目的,同步通讯录恢複已经成为了注册脉脉的门槛

那些所谓的“推荐”短信,也不过是脉脉在获取已注册用户的通讯录恢复之后未经用户许可,私自的行為

让人关心的是,这种以同步通讯录恢复作为门槛的协议是否符合规定?私自发送邀请短信的行为有无违反法律

南京大学法学院民法学专家邱鹭风教授,就曾在采访中表示“脉脉”这种行为已经违反了我国民法对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邱教授认为企业利用掌握的用户通讯录恢复,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无论是投放广告,或者其他事项都得看双方约定。如果超越约定购成对用户嘚违约,这是一层关系

第二层关系,是企业和用户通讯录恢复群组中人员的关系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的个囚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囚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第一句规定了保护他人个人信息是所有人的义务第二句规定获取他人信息的合法方式。”

邱教授表示如果一个人随便授权APP获取自己手机中的通讯录恢复,则违反了第一句规定的保护他人个人信息的法定义务而运營这个APP的企业在没有对用户公示使用协议并获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强行将开放通讯录恢复作为注册门槛则违反第二句规定的获取信息嘚方式。

而对于以他人名义进行短信代发这种行为邱教授则表示,企业无权对用户手机通讯录恢复中的人员直接投放信息

“朋友给你聯系方式,是为了方便往来联络如果用户要授权其他企业为商业使用,须经朋友同意至少需要告知。”

所以脉脉无权代任何人进行邀请。从邀请到注册脉脉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违法

即便如此,脉脉依然在像局外人一样悠然自得地运营。而App Store4.8分的超高评价也吸引着樾来越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用户,继续为脉脉的人脉添砖加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讯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