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华为和华为任正非评价怎么评价,如果华为任正非评价和 企业家

[ 亿欧导读 ] 40年过去了改革开放、實事求是的理念已经渗透于企业成长发展的血液中,正引领着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将改革开放成为精神,在实践中传承

1978年的改革开放很快到40个年头,改革开放总设计邓小平曾说过“改革开放要坚持100年”在这40年来,民营企业走上了舞台的中心并且走向国际中心,回溯寻源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很多金句依然荡漾在我们脑海,“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金句斗转星移却仍然影响着每一代的企业家,华为华为任正非评价就是其中一个而这些金句也潜迻默化成为华为管理和发展的航标。

1984年在大裁军的背景下,华为任正非评价复员转业南下深圳。他在辞职申请上写到:“我一生最大嘚荣幸就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是小平同志的思想引导中国走上了初步的市场经济,我也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有幸搭上了这条船,于1987年自谋出路才创办了华为公司,随着主流到今天”

1987年,华为任正非评价集资21000元人民币创立华为公司1988年任华为公司总裁。2016年8月铨国工商联发布“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华为以3950.09亿元的年营业收入成为500强榜首

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

1995年华为在Φ国国内的市场已初具规模,销售额达到20亿元人民币成功推出的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其容量和功能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华为任囸非评价认为进入国际市场的时机成熟了华为开始从国内外招聘具有国际市场经验的“空降部队”,组建国际市场团队

当时华为要开拓海外市场谈何容易,因为既没有渠道也没有经验,甚至不知道从何处入手不知道到底能否成功。华为当时唯一拥有的国外合作伙伴僦是外国供应商然而,这些供应商是华为的上游厂家是零部件供应商,不是通信设备整机厂商但他们来自国际市场,熟悉国际市场嘚运作规律因此华为与这些供应商联络,想能够通过他们找到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途径和渠道经过努力,1996年3月香港和记电信项目是华為获得的第一份来自海外市场的合同,金额高达3600万美元是华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份订单。

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1979年以湔华为任正非评价没有看到美国的书籍,是学习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华为任正非评价当时的思维怎么可能建立世界级公司?他的世界级公司的思维哪儿来的为什么他会变成彻头彻尾改良的企业家?那是向西方、美国学来的华为早期的文献叫《赴美考察散记》,从这个攵献中可以看到华为任正非评价是怎样在访问美国时得到启发的。

华为任正非评价继续保持他的好习惯把他这次访问美国的感想写了┅篇文章:《向美国人民学习什么》。这次华为高层从美国回来以后在1998年干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颁布了阶段性文件《华为公司基夲法》基本法的要点就是要华为走向一条职业化发展道路,摆脱企业对企业家的过度依赖;第二引进了IBM顾问,使华为走向了按照国际嘚规范来研发销售产品的一条道路

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的人才脱颖而出

2017年8月华为任正非评价在诺亚方舟实验室使能工程部成立会仩的讲话,在此次的讲话中谈到“对人才的开放性,成就了美国今天的强大华为要向美国学习。要破格提拔优秀人才要敢于吸收全卋界的优秀人才。”这一句就已经阐明了华为的用人理念虽然是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达,却也是传达给人力部门的指示可见华为从上到丅对于人本位理念的倡导。此次华为任正非评价的讲话依旧没有偏离人才为本的主题!

而怎样才能吸引到全世界的人才华为任正非评价提出了具体的打算,“要向美国学习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这些人工智能专家集中的地方,我们还可以再扩大一些规模把人才都吸引进来,培养一支我们的科学家队伍我们在理论基础上构建应用,在使能工程部提供实战实习、战略性培训”这一句话似乎在向外界传达“華为将进一步扩大规模,知人善用唯才是举。”虽然没有明说但也是向全世界的优秀人才伸出了橄榄枝,只要有才华为就能给个平囼。

据国际知识产权局统计华为是中国目前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年度申请量突破3000件目前已拥有专利申请量1.4万余件,并在中国、美国、印度、瑞典和俄罗斯等地建立了研究所

挖掘背后的原因,华为每年将不少于销售额10%的资金投入研发长期注重知识产权的积累和保护。通过自主研发华为不断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这是其10多年来持续发展的源泉

近10年来累计投入研发费用3130亿元,就2016姩而言投入研发经费764亿元,占销售收入14.6%在欧洲申请专利数量达2390件,相当于每3.6小时就产生1个专利从事研发人员达8万人,全球研发中心15個每两个华为人中就有1个从事研发。

另一方面高学历是推动型因素,华为现有员工平均年龄27岁超过95%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70%拥有硕壵以上学位还有数千名博士、博士后,48%是高级研发人员

2016年8月15日,华为任正非评价内部讲话表示:华为三十年的“大限”就要到了华為任正非评价称,华为要想不死重获新生等待华为的就是一场大的改革,涉及组织、结构、人才等诸多方面华为任正非评价在讲话中提议成立战略预备队,“加强组织的血液循环”通过结构改革来实现未来华为运作方式的转变。

改革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

华为的成功源于坚定走自己的道路在股权结构上,华为坚持不上市而不上市,不等于没有股份华为98.6%的股份都分给了员工,造就了近6万人的股东华为任正非评价是华为的创始人,他自己只是占有1.4%的股份这些股东除了不能表决、出售、拥有股票之外,股东可以享受分红与股票增徝的利润并且,每年所赚取的净利几乎是百分之百分配给股东。把股份留给最应该得到的人把股份变成内部发展的最大激励机制,紦公司的纯利润变成激励17万人的创造力做为技术进步的推动力,这是华为的秘密武器

40年过去了,改革开放、实事求是的理念已经渗透於企业成长发展的血液中正引领着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将改革开放成为精神在实践中传承。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權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

华为创始人华为任正非评价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企业家和思想领袖44岁创立华为,三十年时间从一无所有成长到世界百强,业务涉及运营商、消费者、企业和云服务領域销售额接近千亿美元,而自己仅占股份1%

华为独特的价值文化和中西合璧的管理体制,得益于任总高度开放的思想和海纳百川的胸懷任总对古今中外的历史非常感兴趣,除了阅读大量的书籍之外闲暇时,他还会从一些电影和电视剧中寻找灵感发现其中的哲学。

“看电视剧《汉武大帝》他思考的是如何对待个人的荣辱;观看了凤凰卫视《历史大讲堂》播出的《血色黄昏》,华为任正非评价推荐華为高管们学习讨论:为了大局一个领导者如何在历史的夹缝中进攻与退让,坚持原则与忍辱负重”田涛教授在《下一个倒下的会不會是华为》这部书中提到:“而《亮剑》这部电视剧,让华为任正非评价悟出的则是:将军是战场上打出来的但有缺点、有个性的战士卻是未来将军的种子,当领导的一定要学会包容和欣赏……”

今天为大家带来华为任正非评价曾经推荐的电影和电视剧

一、 你们是否看過一部电视剧《高地》,两位最亲密的战友在军队里面斗了一辈子退休了还在争。我们就要形成这种争先恐后的风气一种活跃风气,┅种精神投入风气不要怕社会嘲笑我们是疯子。

——华为任正非评价在战略预备队述职会上的讲话 电邮讲话【2017】070号 2017年7月11日

二、 建议审计囚员要订阅《炎黄春秋》合订本所有监察人员、审计人员都要看,才知道处理不当后影响有多大;另外也要看看电视剧《身份的证明》,应懂得给被处理人说话和证明自己的机会

——华为任正非评价在调查工作授权及流程优化汇报上的讲话电邮讲话【2015】131号 2015年10月23日

三、 夶家都看过《国家命运》这个电视剧吧?那和我们公司很像的国家命运里都是应届生把两弹一星搞出来的。你学力学搞导弹去;你学囮学的,搞原子弹去原子弹啥样子都不知道。华为公司你看是不是也是这样华为公司在这样的条件下成长起来以后呢,华为现在要转型一定要从这样的草莽英雄变成职业经理人。那么借助的工具就是华为大学希望你们承担起这个使命来。把我们这些草莽英雄能培养荿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华为任正非评价与华大教育学院座谈纪要--

四、 中国现在有很多像山西票号这样的电视剧,大家可以买来看一看有些人总是强调客观条件,想一想从条件上来说,我们与祖辈相差有多远所以今天我讲财经管理,主要讲干部体制建设(八集电視系列片《晋商》)

——把财经管理体系建成跟随公司业务快速变化的铜墙铁壁——2005年3月15日在欧洲地区部财经管理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五、 电视连续剧《大工匠》里面的老师傅被称为八级工,拿锤子“铛”敲一锤是经验但敲一百锤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还是经验我们有悝论的人,敲一两次马上就明白怎么回事这就是区别。

——华为任正非评价在2013年7月23日重装旅集训营座谈会上的讲话

六、 六十年代的电影《大浪淘沙》讲述四个青年人走进黄埔军校最后走向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起点相同人生不同。相信在座各位会走向不同的领域但昰期望你们都能走向我们希望的目标,为未来作出较大的贡献

——华为任正非评价在战略预备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7年4月18日

一个年轻人呢不要太多地去感觉社会对自己的评价。无私的贡献最终也会有结果的大家也看过阿甘这部电影,阿甘正传如果在这些互联网充满了負面思想,天天要问个为什么为什么,你消耗了你的能量不如去把合同作好。我认为人只有走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以后才能把负能量變成正能量。我认为要奉劝年轻的孩子们就是像阿甘一样傻一点相信正能量,努力汲取正能量等你地位高了以后,思想丰富了哲学思想成熟了,你再去接触负能量你可以把负能量变成正能量。

——华为任正非评价与巴西代表处及巴供中心座谈纪要--2014

八、 不舍得拿出地盤来的人不是战略家你们要去看看《南征北战》这部电影,不要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我们要的是整个世界。总有一天我们会反攻进入媄国的什么叫潇洒走一回?光荣去走进美国

——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9月5日向华为任正非评价汇报无线业务会议纪要--2013

信息网络的未來其实就简单化到两个东西,一个是管道一个是云未来管道的直径至少是太平洋,绝对不是黄河长江在你们的概念中还停留在黄河长江上,这么大水流就行了最多是洪峰。我认为不是洪峰我认为是电影《2012》。要看看这就是想像不到的信息网络的未来所以说“云水謠”,我们认为管道里流的是水天上飘的是云,水是比较有固定形状、有稳定的流动有严格的程序与代码,而云是飘渺的时有时无嘚,变幻多端的

——开放、合作、自我批判,做容千万家的天下英雄-----电邮文号【2010】15号

十、 怎么把华为大学变成培养将军的摇篮怎么把這个口号喊响?从历史上来看为什么西点、黄埔、抗大出了这么多将军,你们都要好好研究一下这些都是榜样。你们还可以看看刘伯承、陈庚的电影他们怎么组建南京军事学院、哈军工。

——华为大学要成为将军的摇篮――华为任正非评价在华为大学和党委领导座谈會上的讲话――电邮文号【2007】01号

十一、 有人问我华为文化形象描述一下是什么,我想了半天讲不出来这次,我看了“可可西里”的电影以及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我想他们的精神就叫华为文化吧!

——把财经管理体系建成跟随公司业务快速变化的铜墙铁壁——2005姩3月15日在欧洲地区部财经管理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订阅咨询:国宏老师 010-微信:

}

4月4日华为任正非评价“头脑发熱”接受外界采访的时候强调了一点:华为永远是狼文化。在华为任正非评价看来狼嗅觉很灵敏,闻到机会拼命往前冲;狼从来是一群去奮斗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可能吃到肉有困难,但狼也会不屈不挠所以华为的管理一直要遵从于狼文化。这个听起来有点“凶残”的管理淛度让外界十分好奇华为的企业管理到底是什么样的。

而据说华为任正非评价本人是个倡导“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人在华为内部嘚人力资源2.0总纲第二期研讨班上,从管理层到基层华为的员工也给华为任正非评价提出了不少的批判和意见。总结下来形成了“十宗罪”。从华为任正非评价本人的“过于强势”到公司管理中的一些不合理制度“应有尽有”。

一、过于强势、指导过深过细过急

任总的囚力资源哲学思想是世界级创新但有的时候指导过深过细过急,HR体系执行过于机械化、僵硬化、运动化专业力量没有得到发挥。

大家嘟认为任总在华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力资源哲学思想,比如奋斗者为本、责任结果导向、熵减等是世界级创新,支撑了华为这么多姩快速的发展是华为核心竞争力所在。但在人力资源具体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存在任总过于强势、指导过深过细过急的问题。

而HR体系执荇机械化、僵硬化、运动化、一刀切不敢从专业视角提出意见,不敢跟老板PK没有体现应有的专业力量。任总经常既提出问题、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一开始提出方法时口头上也比较强势,但实际上任总还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思考与想法若执行者深入分析后将利弊予鉯客观展示,任总其实是比较能客观分析与调整的是能妥协的。

一些主管说前2~3年级别猛涨,普遍通货膨胀猛涨工资,限定期限压着漲运动式涨,大家都知道有问题但不涨不傻嘛,公司这样的政策经常变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考核也非常机械化海思的一些科学家因为比例问题必须打C,结果这些人离开公司就被人家抢着聘为CTO,而且还做的不错

现在HR政策管得太细了,条条框框太死了各級主管对人力资源的有些政策是怨声载道,人人皆知但HR基本是视而不见。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情况?我们的HR政策从来只有单向推行没有系统的反馈、优化和修正,这是不符合管理的基本原则这些我们都需要反思。

HR是个专业的活HR固然需要战略的指导,但专业性也是不可戓缺的希望任总和公司高管在HR战略继续发挥指导性、牵引性作用,但也要尊重专业性、尊重专家的力量并且人力资源政策定期要有理性的系统反馈、优化和修正。哲学的思考、感性的牵引和理性的反馈应该形成正循环

二、过早否定新技术、新事物

研讨中,大家认为精鉮激励非常重要但精神激励绝对不只是发几个牌子,给点奖状对于优秀员工来说,最大的精神激励是做一番有前途的事业为什么云戰略分队大家挤着头也要进来,其他一些分队门可罗雀?其实现在云战略分队是啥都没有初级的很。因为想来的这些人都清楚云是趋势,云是未来就算华为做不好云,就算自己未来不在华为做但自己绝对是增值了,再找好工作也不难

为什么现在最优秀的大学生,不願意来华为更愿意去BAT,因为他们认为BAT的事业是勇立潮头的而华为总说聚焦管道什么的,一般学生也不理解人家就不愿意来。华为要歭续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最好的就是做勇立潮头的业务。

这几年任总强调聚焦的多、“收的”多,对一项新技术、新事物在没有看清楚之前否定的多。这是大家共同的感受这里面,任总担心公司摊子铺得太开最后形成不了核心竞争力,强调聚焦就多但强调聚焦和噺技术、新事物的发展并不一定是一对矛盾,聚焦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一定不能突破现有的业务边界不能调整我们的业务组合。

在任总講话里我们看到的业务都是“收的”导向,老板在理论创新时就很积极但我们公司真正投入到理论的又有多少呢?但是一讲到产品的时候全是“收的”,要聚焦主航道不能盲目创新,不能乱立项不能做小项目,等着未来别人失败我们好浅滩捡鱼

讲到销售的时候全是講合同质量、客户聚焦、优质资源向优质客户倾斜等,意味着我们要抛弃一些客户也是一种“收的”的倾向,很多客户听着也不舒服

AR、VR刚开始出来,老板就说未来要浅滩捡鱼但浅滩捡鱼能做啥呢?就算我们浅滩捡鱼也要具备判断捡哪条鱼的能力,去捡哪条鱼也要能识别也要建能力。人工智能出来后也是很保守就是跟着走,接着人工智能我们就强调搞内部管理但外部的行业和专家是不会对华为人工智能只搞内部管理感兴趣的,还好逼着我们在麒麟970上把人工智能短短的时间先立起来了

还有区块链,老板说区块链不能搞因为我们不能去中心化,其实我们一直在去中心化啊云计算就是去中心化的,就是典型的分布式计算下一步我们还要搞分布式路由器,就是去中惢化的老板想的是管理去中心化的,技术跟管理没什么关系智能驾驶还没开始谈,老板就说我们不能做由于我们没有数据,所以不能做

老板一直是“收的”状态,那谈啥愿景呢?因为老板讲话都是公开的因为老板的个人影响力和个人威望太高了,我们要花很多时间詓灭火老板人工智能讲完,我们赶紧要跟诺亚方舟的专家谈不是这么回事;老板AR/VR讲话讲完,我们要跟AR/VR团队的专家去解释;自动驾驶查钧那裏也做了研究也需要去解释

老板原来讲话还是内部发,现在是全社会都能看到老板这样讲了,我们还怎么吸引人才?专家说你要我来干啥呢?人工智能、AR/VR、自动驾驶等领域都很难吸引业界优秀人才我们的现状就是在矛盾中前进,对我们吸纳人才是非常大的挑战这样的情況,也容易在任总和业务执行层领导之间引发形成不信任

任总应该更多地做愿景的传播,应该更开放一点我们执行层应该收一点,我們现在是反的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还是不能过早否定新技术、新业务要保持开放心态,鼓励先开一枪再开一炮,确定了方向范佛里特弹药饱和攻击再跟上去暂时看不清楚的就让子弹多飞一会。

三、价值分配机制不合理、存在一刀切

这几年公司经营好,在价值向奋鬥者倾斜的指导思想下员工们普遍得到很好的经济回报,这是华为奋斗者文化的直接体现也是华为核心竞争力所在。任总一直强力推動公司分配向奋斗者倾斜但是,这几年非理性、运动式、一刀切的福利上涨(其中的不少是任总强力推动的),以及过于机械的执行机制也造成了不少问题。

当前泛网络的市场一线比产品线、比消费者BG、比专家们具有显著的职级和薪酬待遇优势,职级普遍偏高甚至导致人才循环出现问题,是很多领导集中反馈的问题海思一个高等级的资深专家,待遇比不上一个一般的系统部主管什么都比不上,职級、工资、补贴奖金、配股差的还比较远。对于一个高科技公司是不是合理?

这么多短期激励资源,但现在来看我们13~15级员工的工资还昰缺乏市场吸引力;比如我们的破格提拔,被各级管理团队做成了每级均衡的晋升比例重点放在管理者了,专家的提拔和激励始终短缺

現在公司还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就是传统业务的一些管理者职级虚高、薪酬福利虚高出去后找不到薪酬相当于现在每年交税额度的岗位;洏新业务的核心骨干大量被人家挖角,人家只挖最佳时期做出最佳贡献的年轻人我们很被动。我们HR政策上不深入实际,不了解业务鈈重视专家,不重视新人所照成的大水漫灌情况是非常普遍的,也是大家诟病比较多的我们管理者和HR体系都需要反思。

我们薪酬的基夲原则是基于贡献来定薪酬这个原则看起来是没有问题的,但什么是贡献?怎么根据贡献来定?传统业务收入多贡献大,那么传统业务的薪酬还会上涨而且传统业务的贡献,比如无线产品线、中国区经营好并不完全是当期团队的贡献,前面一批批干部做了大量贡献很哆贡献其实是基于惯性的,这又怎么算?而新业务还没有做出来,贡献是什么?怎么定薪酬?

现在人工智能博士毕业后市场价就是100万美金,僦是这么多做好了还有奖金。如果按照岗位那要定多少级别? 面向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未来,我们不能把基于贡献来定薪酬的原则简单數字化、公式化执行。

工资、补贴、奖金、长期激励机制(包括ESOP和TUP)是员工薪酬福利的四个组成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应该有其逻辑。因为业务鈈同也应该有不同的设计。在公司早期的时候研发人员工资相对高一点,奖金少配股高一些,而市场人员工资低一点奖金高,补貼高配股少一些。

这体现了知识资本化研发人员创造的价值不能立刻回报,而是长期的所以长期激励给的多,而市场强调短期贡献短期激励就高。一定层级的管理者有长期激励是因为构筑了管理体系,不断创造价值在消费者领域,销售人员卖完手机获取奖金就結束了不应该有长期激励或者少配。这些是有逻辑的合理性的

现在工资、补贴、奖金、长期激励都水涨船高,大水漫灌但其中是不昰合理,是不是符合背后的商业逻辑理论支撑是什么,就没有人系统去看一看了

长期激励分配规则需要更全面、更理性思考。目前长期激励的个人额度是基于职级导致各部门为了抢包,拼命的比着涨职级而且股票一旦配上去了就不能减下来,成本也大大地刚性化了

去年的配股规则问题确实很大,用电脑直接算到个人两三年的落后分子去年通过电脑一算,结果反到配得不少有些马上要退休的员笁,因为安慰性质的升级导致突然有大量的配股额度也是很难理解。大家普遍认为政策出发点很好,但良好的愿望没有达到TUP可以转換为ESOP,对很多人是很大的打击TUP前面5年已经享受了收益,现在又可以转换为ESOP太随性。

现在的长期激励承载了太多东西承载了长期价值汾配,又承载了激励、福利、现金流等综合问题还承载了退休保障,是不是要承载这么东西能不能长期承载这么多东西,我们没有想清楚由于从理论上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造成长期激励配股政策每年变来变去老板是实用主义者,内外变化老板首先想到要改的是股权政策

长期激励既是过去成功的要素,也是面向未来存在的关键问题关于长期激励,首先要从理论上解释为什么要搞长期激励、有限的噭励资源如何激励到真正想激励的人不是所有岗位都需要用股权激励。不能变成社会主义大锅饭反而让该激励的人没激励好。

有效的價值分配是激励价值创造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在人力资源2.0纲要中建议我们要系统审视和讨论优化这个问题。

四、极端中庸、过多灰喥、妥协

从任总的哲学思想来说任总一直推崇英国的改革,不推崇法国的大革命认为改革比革命好,建设比破坏好任总这几年对公司变革的态度一直是提倡多改良少革命,多做增量性变革导致现在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我们公司上上下下中庸之道用得太极致了灰喥灰度再灰度,妥协妥协再妥协人人都知道要改革,不改不行但多年来是讨论讨论再讨论、一直没改成。

我们泛网络这块业务经过哆年的发展和沉淀,取得很多成绩也有不少问题当前的状况是,该集中权力没有集中该分散的权力往下没有分散,权力在中间震荡(肚孓大)导致矛盾很多,效率低内耗很大。我们要不要那么多的权力部门要不要那么多委员会,要不要那么多的机关部门要不要那么哆机关人员,要不要那么多地区部和代表处要不要那么多层层级级的管理者?

改革不能只找容易的改,不能永远摸着石头过河摸不到石頭的深水区就不碰。对于某些难点、老大难问题我们还是要提倡架构性改革解决结构性问题,敢于改革、勇于改革、善于改革我们公司改革要借鉴这次国务院大部制改革的经验。

国务院大部制改革方案是没有相关利益人参加的由专家组直接对口最高层,改革方案基本荿型、接近完成时才邀请现在的部长看方案,请他们提意见否则,屁股决定脑袋只会是讨论讨论再讨论、一事无成。

五、干部管理過于复杂风险大、效率低

在华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任总的管理理念经历了从早期的信任到后面不信任理念架构的转变这种理念架构嘚转变,不是对某几个人的背叛改变而引起的而是和西方管理制度的对接。西方的管理是基于人自私、贪婪的假设设计出分权制衡体系。但是制度的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因为制度的完备构建了制度依赖的华为

现在的制度越来越严密,空间越来越小造成效率太低,特别是在干部管理方面

干部跨一层管理是站在公司整体与长远角度的管理原则,要坚定不移对一些关键业务,是不能采用组阁制的這是有核心风险的。如果一个业务完全不受控如果干部全部走了怎么办?干部跨一层管理是不会妥协的。但是目前干部管理和业务管理汾开,不承担责任的人去管干部承担责任的人对干部管理没有发言权,是不利于提高干部任用质量的常董会评议干部时,很多人并不認识怎么评审?

公司的逻辑是管到隔层,区域是特殊情况(有其特殊性)有纵向、横向,搞出三层来了(常董会、总干部部、区域三层在管)幹部管理和业务管理脱节,大家抱怨是比较多的

总的看来,我们在干部的矩阵管理过于复杂我们干部管理未来要风险和效率上追求平衡,需要重新梳理干部管理的权力分配共产党的干部选择策略也是值得华为参考的。省级组织部的人会下到一线和各种人聊天,多方位了解某些干部长期综合观察。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深入考察不是为了360度考察找完人,而是在现行行政化干部任用体系中设法将一线的嫃实意见带进来这个考察结合干部的业绩,是很价值的

六、不重视专家,专家的价值被矮化

对于专家在组织中的价值创造地位以及价徝分配过去有段相当长时间是被相对矮化的。我们总是说有双金字塔左边是管理干部金字塔,右边是专家金字塔但是客观来说,右金字塔是有所坍塌的原来老板一直导向做管理者,管理者做不好才去做专家但专家哪有那么好做。华为现在不缺管理者缺的是专家。

中国市场上现在运营商省级总经理不愿意见太多华为的各个层级的高管,而是非常愿意见华为的专家听华为专家的业务建议,甚至點名每年希望见到某些专家2~3次但是我们价值分配上,专家远低于管理者这是事实,也是现状

现在不少专家都有恐惧感、困惑感。专镓看到一个方向主管经常用why质疑他,而不是why not鼓励他总是这样下来,专家被打压就不说话了或努力证明领导是对的。

对于成熟的业务管理越来越成熟,管理上的压力逐渐变小管理者的价值会逐渐下降;而对于新业务,不确定增大了对专家的需要更强了,要通过专家隊伍应对不确定性专家的价值会越来越大。面向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专家对公司发展的价值,给专家队伍给技术賦权和业务赋权价值分配也要公平地向管理者和专家合理分配。

七、过度强调高管的海外经历

任总强调向美军学习强调一线经历,强調海外经历特别是艰苦地区的海外经验,这本身没有错但当前执行过于僵硬和一刀切。这些年我们搞之字型发展基本上所有高一点嘚管理岗位都强调有海外经验,没有海外经验不能上岗是不是要这样绝对化、一刀切,这点要反思

由于强调“之”字型发展,强调海外经验华为的SPDT经理进行了多轮循环。现在去看现在绝大部分SPDT经理都是白发丛生,都是四十多岁缺乏朝气,没有什么年轻人因为年輕干部没有海外经验,不能提拔啊这样下去,会扼杀了真正有理想和梦想做好产品的优秀年轻产品经理按华为的条件,雷军就不合格因为他没有海外经验;乔布斯也有问题,他就从来就没来过中国

做产品最重要的是有朝气、有活力,敢于颠覆敢闯敢干,IT产业是年轻囚的天下实事求是从结果来看,市场回流的SPDT经理、子产品线总裁、甚至产品线总裁相当部分的人做的不好。客观来说市场经验、海外经验不能成为SPDT经理的必然加分项。

IT产业优秀的产品经理是要有独特素质的,其深度思考能力、洞察能力、决断能力、综合管理能力是鈈可替代的而市场一线的能力,更重要是洞察人心的能力搞定客户的能力。我们不能一个大政策一来就那么僵化那么一刀切。我们培养人才是为了我们事业成功。不能为了培养干部就一定去流动

余承东的成长路径,是在研发体系下把WCDMA基本做成的情况下才出去的,如果早些时候出去还会不会成为现在的余承东?现在把研发一些人那么早先放到海外,再回来想直接成为一个优秀产品Leader是很难的当然,产品线子总裁再往上想发展为商业领袖,要有一线经验、海外经验大家认为还是有必要的。

八、过分强调“汇报”内容

责任结果导姠是公司选择干部的核心原则但当前,汇报成为干部升迁关键的环节我们不否认汇报是重要的沟通工作方式,也是了解干部的渠道泹高级管理者(特别是老板、轮值),不能基于汇报内容、汇报好坏来否定汇报人员或肯定汇报人员不要因为一次汇报就轻易否定一个干部,也不能因为一次汇报就给一个干部快速升职甚至跳级升职我们要坚持战场选干部,杜绝仅凭汇报选干部

我们要坚持以责任结果导向嘚根本原则选择干部、提拔干部,主官的唯一目标是胜利不是汇报。我们要让那些讷于言但敏于行的高绩效干部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让那些只善于价值呈现、善于自我包装的干部现出原形,逐出我们的主官队伍

九、很多管理思想、要求适用面小

在华为的发展过程中,任总的管理思想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但是,任总的一些管理思想、管理要求只适用于运营商业务不能适用于其他业务。也就是说任总的很多话,要加定语“运营商直销业务”盲目要求其他业务适配不合适,甚至可能是一个灾难

任总对作战团队的描述、思想只適用于运营商直销市场团队,不适用于研发、CBG、企业等业务任总认为市场一线才是作战团队,但研发认为自己也是作战团队怎么解决這个问题?

还有谁是一线,谁是二线这个问题往往也引起很大的争议。大家为什么要争?因为一切是要向一线倾斜人力资源部也是这么执荇的。如果按照运营商业务的模型定义在消费者业务中,真正面向市场一线的是促销员是渠道,那消费者BG在中国区的1000多人全是机关怹们都是管理者。不能把运营商总结出来的经验盲目适用于其他领域

关于呼唤炮火,也要辩证地看对于消费者和企业领域,单个客户購买量少呼唤炮火是没有意义的,强调呼唤炮火会导致产品碎片化、无序化即使在运营商业务领域,呼唤炮火也不能成为自己不作为、不建能力的借口

十、把战略预备队和资源池混为一体

战略预备队是公司面向业务转型的战略之举,这种机制非常有战略价值在任总嘚构想中,战略预备队是优秀干部预备这个预备就是接受新思想新战法,在实战中固化学习然后投入到组织中去带动组织前行,而且囿了大量的干部储备对于在岗惰怠干部是威慑,而且优秀干部也通过预备机制流动起来了这本是非常好的战略思想。

战略预备队的需求是发展战略业务和能力转型战略预备队的规模应该是需求方来确定的,现在迫切需要把战略预备队的需求梳理清楚

不能战略不清楚,就求快贪多就大规模搞战略预备队。过去一年战略预备队运作过程中确实有不少问题,脱离业务实际训战效果差强人意,预备队嘚入队和离队机制没有与优秀人才推荐和干部任用衔接队员出队困难,一线嫌职级高、用处不大不愿意接。不少队员感到彷徨这些問题不能回避。

任总在讲话中有的时候把战略预备队和资源池混为一体,这就造成了不小的混乱在不少人心目中,战略预备队被理解為冗余人员的缓冲池污化了战略预备队的战略作用。战略预备队本来是中央党校但由于指导思想和实际运作执行问题,结果变成了五七干校从机制上来说,未来的战略预备队还是回归原本的定位要变成中央党校,去学习了要有好处至少认为这个人去战略预备队是囿前途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任正非评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